第一篇:预防爱滋病计划 Microsoft Word 文档
黄荆中学2011年预防艾滋病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结合我校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标本兼治和因地制宜,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动员各班级积极参与,完善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预防的社会环境,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二、预防爱滋病的教育目的和要求
我校预防毒品和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广泛动员,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预防毒品和艾滋病宣传工作,培养健康行为,塑造优秀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以法律为准绳、以科学为依据,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学校开展预防毒品和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广大师生了解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现在就应行动起来;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毒品预防知识;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行为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行为。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对我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实施,确保预防毒品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建立由学校领导负责和有关部门参加的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领导小组,认真组织落实规划和实施方案,切实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充分认识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教工作的重要性,开展预防艾滋病宣教活动不仅能使青少年能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同学们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二)实行分类指导,确保落实计划目标。
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落实中小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足开好有关课程,注重在学生中开展青春期和性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禁毒知识的普及教育,同时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态度、价值观及基本技能,最终达到抵御艾滋病的综合能力。
(三)掌握工作原则,注重教育宣传的多样性。
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要根据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及性知识、性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规范人们的健康行为,抵御艾滋病的侵害。要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把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综合效应。
五、工作目标
(一)、在学校的宣传栏中要设有专门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园地,并定期更换。要充分运用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艾滋病课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宣传图片及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尤其要利用每年的艾滋病宣传日(12月1日),采取上述形式集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为使广大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切实按照《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将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教学计划。落实教师专门负责教学工作,要有具体教学计划和教案,开课率达到100%。
(三)、本学年开学初,向高年级学生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达到100%。
(四)、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的读物。
(五)、加强对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活动前有计划,活动中有记载(含书面、图片、影像资料),活动后有总结。
具体做法:
1.确定专任教师,安排课程,每学年保证6课时。并保证课程实施到位和正常开展。
2.加强专任教师的培养,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3.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态度、价值观级基本技能,最终达到抵御艾滋病的综合能力。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预防艾滋病防治的行为。
5.结合世界“预防艾滋病日”,进行宣传活动,通过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刊、电视等传媒手段,形成校园预防艾滋病的氛围。
6.举行主题班会、作文竞赛等活动,使预防艾滋病在活动中不断内化为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骨干培训
我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实行宣教骨干强化培训与广大师生普及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在参加上级培训的基础上,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训面要达到100%,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黄荆中学 2011.2.21
第二篇:学校预防爱滋病教育教学教案
学校预防爱滋病教育教学教案
学校名称:禾库中学 教师姓名:唐晴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在艾滋病无情的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全社会都在关注这一灾难,而青少年正处于对异性,吸烟的好奇阶段,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正确引导,为此我从爱滋病的高危行为有那些来告诉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背景分析:
1、艾滋病虽然至今没有特效药可以医治,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就可以约束自身的行为来保护自己,所以学习它的高危行为是及其重要的;
2、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艾滋病的了解甚少,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并结合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爱滋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艾滋病的概念;
2、什么是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3、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有那些;
4、怎样预防艾滋病。
教学材料清单:多媒体 教学概要:
1、什么是艾滋病;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有那些高危行为;
4、应怎样预防。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1、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学生易接受;
2、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将内容阐述的浅显易懂;
3、课下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关知识并在课前三分钟互相进行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教案使用建议:最好用多媒体教学
教案细节:
一、课下让学生找相关资料;
二、课前三分钟学生互相进行讨论;
三、课后让学生写份心得体会;
四、教案:
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一)什么叫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
(二)什么是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所谓“高危”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度而言的,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哪些行为就是高危行为。换句话说,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具体说来,高危行为是指与别人发生体液交换的行为,即别人的体液进入到他们的身体内,或他们的体液进入别人的身体内。
(三)爱滋病的高危行有
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 :
(1)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频繁的性生活易于造成HIV感染。调查结果表明青年人从事非保持性性活动非常频繁。例如,在第三类流行地区,尽管发现50%以上的人具有关于阴茎套的知识,但他们使用阴茎套的次数却非常少,即使处于高危人群中的个体亦如此。在第一类流行地区,尽管青年人对自我保护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但他们的性活动也通常无保护性。例如,在一项关于加拿大青年的研究中发现,那些自称经常性交的大学生只有14%的人在性交时总是使用阴茎套。
青年人中较高的怀孕和流产率表明了阴茎套和其它避孕措施的失败。青年人的怀孕率因国家而不同,它同时也显示出性活动的变化,以及包括阴茎套在内的避孕法应用率的变化。在发达国家里,美国具有最高的青少年怀孕率。1988年在对20个国家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希腊的怀孕流产比例最高(51%的女性怀孕后流产),爱尔兰最低。芬兰、法国的美国的意外怀孕率很高(超过总怀孕人数的1/2),而荷兰却相对较低只有17%。
(2)性乱交传播。男性同性恋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口交都会传播HIV。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
(1)静脉注射吸毒:吸毒者经常合用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后再传给别人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进行消毒,这就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其中一个人的血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被这种血液污染了的针头和注射器就成了最危险的传播媒介。
吸毒者把毒品注射入静脉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尽可能利用毒品,将血液回抽进注射器,用血液来冲洗附着在注射器壁上的残余毒品,然后再注射进静脉中,重复数次,使大量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附着在注射器内部,当下一个人使用这一注射器时,便同时把大量病毒注入血管,因而受到感染。在我国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大多数是吸毒者。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2)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3)共用针具的传播: 使用不洁针具可以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4、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这是因为多种性病常常会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疡,皮肤和粘膜的创口是艾滋病毒进入人体的最好门户。患有性病的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如果与已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人发生性关系,那么对方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毒就会通过性器官上的性病病变部位侵入人体使其感染。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HIV的危险。
5、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染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 4 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使其感染。
(四)怎样预防爱滋病:
1、怎样预防经血液传播艾滋病:
首先,避免使用血液或血制品,必须使用时,要使用经艾滋病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避免不必要的静脉注射,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其次,不使用毒品,已有毒瘾者应尽量不要静脉吸毒,静脉吸毒者不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再次,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店、美容院剃须、修脚、纹身等。
2、怎样避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安全套。(3)及时、规范地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第三篇:学校预防爱滋病教育教学教案
学校预防爱滋病教育教学教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在爱滋病无情的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全社会都在关注这一灾难,而青少年正处于对异性,吸烟的好奇阶段,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正确引导,为此我从爱滋病的高危行为有那些来告诉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背景分析:
1、爱滋病虽然至今没有特效药可以医治,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就可以约束自身的行为来保护自己,所以学习它的高危行为是及其重要的;
2、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爱滋病的了解甚少,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爱滋病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关于爱滋病的知识并结合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爱滋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爱滋病的概念;
2、什么是爱滋病的高危行为;
3、爱滋病的高危行为有那些;
4、怎样预防爱滋病。教学概要:
1、什么是爱滋病;
2、爱滋病的传播途径;
3、有那些高危行为;
4、应怎样预防。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1、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学生易接受;
2、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将内容阐述的浅显易懂;
3、课下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关知识并在课前三分钟互相进行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案使用建议:最好用多媒体教学 教案细节:
一、课下让学生找相关资料;
二、课前三分钟学生互相进行讨论;
三、课后让学生写份心得体会;
四、教案:
爱滋病的高危行为
(一)什么叫爱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 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
(二)什么是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所谓“高危”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度而言的,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哪些行为就是高危行为。换句话说,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具体说来,高危行为是指与别人发生体液交换的行为,即别人的体液进入到他们的身体内,或他们的体液进入别人的身体内。
(三)爱滋病的高危行有
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 :
(1)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频繁的性生活易于造成HIV感染。调查结果表明青年人从事非保持性性活动非常频繁。例如,在第三类流行地区,尽管发现50%以上的人具有关于阴茎套的知识,但他们使用阴茎套的次数却非常少,即使处于高危人群中的个体亦如此。在第一类流行地区,尽管青年人对自我保护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但他们的性活动也通常无保护性。例如,在一项关于加拿大青年的研究中发现,那些自称经常性交的大学生只有14%的人在性交时总是使用阴茎套。
青年人中较高的怀孕和流产率表明了阴茎套和其它避孕措施的失败。青年人的怀孕率因国家而不同,它同时也显示出性活动的变化,以及包括阴茎套在内的避孕法应用率的变化。在发达国家里,美国具有最高的青少年怀孕率。1988年在对20个国家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希腊的怀孕流产比例最高(51%的女性怀孕后流产),爱尔兰最低。芬兰、法国的美国的意外怀孕率很高(超过总怀孕人数的1/2),而荷兰却相对较低只有17%。
(2)性乱交传播。男性同性恋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口交都会传播HIV。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
(1)静脉注射吸毒:吸毒者经常合用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后再传给别人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进行消毒,这就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其中一个人的血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被这种血液污染了的针头和注射器就成了最危险的传播媒介。
吸毒者把毒品注射入静脉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尽可能利用毒品,将血液回抽进注射器,用血液来冲洗附着在注射器壁上的残余毒品,然后再注射进静脉中,重复数次,使大量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附着在注射器内部,当下一个人使用这一注射器时,便同时把大量病毒注入血管,因而受到感染。在我国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大多数是吸毒者。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2)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3)共用针具的传播: 使用不洁针具可以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4、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这是因为多种性病常常会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疡,皮肤和粘膜的创口是艾滋病毒进入人体的最好门户。患有性病的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如果与已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人发生性关系,那么对方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毒就会通过性器官上的性病病变部位侵入人体使其感染。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HIV的危险。
5、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染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使其感染。
(四)怎样预防爱滋病:
1、怎样预防经血液传播艾滋病:
首先,避免使用血液或血制品,必须使用时,要使用经艾滋病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避免不必要的静脉注射,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其次,不使用毒品,已有毒瘾者应尽量不要静脉吸毒,静脉吸毒者不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再次,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店、美容院剃须、修脚、纹身等。
2、怎样避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安全套。
(3)及时、规范地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
第四篇:爱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摘要: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终生具有传染性.HIV 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可感染人类并导致AIDS.在实验条件下,HIV-1可感染黑猩猩,HIV-2可感染恒河猴,可导致病血症及血清抗体转为阳性,但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从HIV感染者外周血,精液,乳汁,脑脊液,唾液,泪液和其他体液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不过目前尚无经泪液,唾液和汁液等感染HIV的报道.HIV一般通过血液和精液和,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性传播,通过性行为在男同性恋者之间及异性间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接受HIV感染者捐献的血液或器官,使用受HIV污染的血染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针头而被感染,此外,接触HIV感染者体液或HIV培养物的医务人员和实验人员存在感染HIV的职业危险性;
(3)母婴传播,感染HIV者的母亲,可在子宫内或在分娩时将HIV传染给新生儿(Connor,1997).除此之外,人与人的一般接触并不会导致HIV的传播,对此不必过分敏感和恐惧.在体外,HIV可感染CD4+T淋巴细胞(T4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在其中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中,表明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HIV主要的靶细胞.此外,HIV还可感染正常B淋巴细胞,经EB病毒转化形成的B淋巴母细胞系,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中幼粒细胞及多种细胞系(O'Brien,1997)
在体内,HIV除感染结缔组织中的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外,还可感染上皮组织中的朗格汉细胞(Langerhanscell)及神经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脑内皮细胞,其分布遍及骨骼,胸腺,脑,心,肺,肠,眼,肾,皮肤和性腺等器官
(Dittmar,1997a).HIV具有如此广泛的细胞和组织嗜性,同它所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缺陷,淋巴腺病,卡波西肉瘤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多脏器症状是相吻合的.高度的变异性是HIV及其他反转录病毒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突变主要来自反转录过程,其中env和nef等基因变异幅度最大,而gag和pol等则相对保守,变异程度较低且多为沉默的点突变.根据env和gag等基因的变异, 至少可将HIV-1划分为2群,共11个亚型.其中M(main)群由10个亚型组成,即A-J亚型.欧美主要为B亚型,非洲流行A,C,D,E等亚型;在我国B亚型占优势,其次为C亚弄和A亚型;此外,M群中还存在着各亚型之间的嵌合体(mosaic),如A/E,G/A等.O(outlier)群主要分布于西百和中非,由于成员较少,常被视为一个亚型(O亚型).根据同样的方法,可将HIV-2划分为A,B等亚型(UNAIDS,1997).不仅各地区或不同个体之间HIV存在很大的变异,即使在同一个体内部,差异同样明显.事实上,每个HIV感染者所携带的都是一个异质性的病毒群体,各种突变株共存于体内.高度变异性有助于HI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同时也为HIV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设置了巨大的障碍.怎样预防艾滋病 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建议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治疗性病.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2008.3
组
长:副组长:组
员:
艾滋病预防组织机构
张庆功
明国庆
李仁强 李秀媛
各班班主任
艾滋病预防实施方案
安庄镇寨子小学
为切实加强我校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要求,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充分认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着眼国家民族的未来,从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要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教学工作计划,认真研究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和行动措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我防护意识,以强有力的宣传方式和科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营造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指导原则
1、以预防为主,坚持常抓不懈地做好宣传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以普及知识为主。
3、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普及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三、工作目标
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到2005年底,使我校师生对预防艾滋病常识教育知晓率达100%,预防艾滋病、性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90%。
四、措施及要求
1、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并纳入健康教育课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做到有教案和学生笔记,开课率要达到100%。要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艾滋病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合我校实际,坚持适时、适地、适当的原则,健康教育的重点为讲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以及无偿献血、禁毒等知识。
2、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预防艾滋病作文评选、参观图片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要充分利用板报、校刊、广播、校内电视、校内墙报等宣传媒介,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要在每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后集中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声势,提高效果。
3、把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其他教育相结合起来。
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综合效应。
4、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有专人分管健康教育教研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纳入教研工作计划,主动开展有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2008.3
安庄镇寨子小学艾滋病宣传材料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称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病毒性疾病
2、慢性疾病
3、传染性疾病
2、艾滋病病毒特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英文缩写HIV),也称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体液和组织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眼泪、唾液和尿液等以及淋巴组织中如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核淋巴结等。
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病毒浓度最高;其他体液,包括唾液、眼泪等的含量都很少,尚不足以构成传染。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低于乙肝病毒,在干燥环境中很快失去感染性,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3、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异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及制品等)。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分娩、哺乳等)。
4、艾滋病病毒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
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等。
5、青少年是预防艾滋病的生力军!
青年人对未来充满憧憬 有理想,敢拼搏 思想活跃
敢于承担社会责任
6、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其实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日常生活并不会传播艾滋病,我们没有必要谈‘艾’色变
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病毒,而非艾滋病感染者/病人
2008.3
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摘要: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终生具有传染性.HIV 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可感染人类并导致AIDS.在实验条件下,HIV-1可感染黑猩猩,HIV-2可感染恒河猴,可导致病血症及血清抗体转为阳性,但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从HIV感染者外周血,精液,乳汁,脑脊液,唾液,泪液和其他体液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不过目前尚无经泪液,唾液和汁液等感染HIV的报道.HIV一般通过血液和精液和,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性传播,通过性行为在男同性恋者之间及异性间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接受HIV感染者捐献的血液或器官,使用受HIV污染的血染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针头而被感染,此外,接触HIV感染者体液或HIV培养物的医务人员和实验人员存在感染HIV的职业危险性;
(3)母婴传播,感染HIV者的母亲,可在子宫内或在分娩时将HIV传染给新生儿(Connor,1997).除此之外,人与人的一般接触并不会导致HIV的传播,对此不必过分敏感和恐惧.在体外,HIV可感染CD4+T淋巴细胞(T4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在其中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中,表明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HIV主要的靶细胞.此外,HIV还可感染正常B淋巴细胞,经EB病毒转化形成的B淋巴母细胞系,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中幼粒细胞及多种细胞系(O'Brien,1997)
在体内,HIV除感染结缔组织中的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外,还可感染上皮组织中的朗格汉细胞(Langerhanscell)及神经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脑内皮细胞,其分布遍及骨骼,胸腺,脑,心,肺,肠,眼,肾,皮肤和性腺等器官
(Dittmar,1997a).HIV具有如此广泛的细胞和组织嗜性,同它所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缺陷,淋巴腺病,卡波西肉瘤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多脏器症状是相吻合的.高度的变异性是HIV及其他反转录病毒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突变主要来自反转录过程,其中env和nef等基因变异幅度最大,而gag和pol等则相对保守,变异程度较低且多为沉默的点突变.根据env和gag等基因的变异, 至少可将HIV-1划分为2群,共11个亚型.其中M(main)群由10个亚型组成,即A-J亚型.欧美主要为B亚型,非洲流行A,C,D,E等亚型;在我国B亚型占优势,其次为C亚弄和A亚型;此外,M群中还存在着各亚型之间的嵌合体(mosaic),如A/E,G/A等.O(outlier)群主要分布于西百和中非,由于成员较少,常被视为一个亚型(O亚型).根据同样的方法,可将HIV-2划分为A,B等亚型(UNAIDS,1997).不仅各地区或不同个体之间HIV存在很大的变异,即使在同一个体内部,差异同样明显.事实上,每个HIV感染者所携带的都是一个异质性的病毒群体,各种突变株共存于体内.高度变异性有助于HI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同时也为HIV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设置了巨大的障碍.怎样预防艾滋病 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建议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治疗性病.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2009.2
组
长:副组长:组
员:
艾滋病预防组织机构
张庆功
明国庆
李仁强 李秀媛
各班班主任
艾滋病预防实施方案
安庄镇寨子小学
为切实加强我校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要求,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充分认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着眼国家民族的未来,从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要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教学工作计划,认真研究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和行动措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我防护意识,以强有力的宣传方式和科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营造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指导原则
1、以预防为主,坚持常抓不懈地做好宣传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以普及知识为主。
3、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普及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三、工作目标
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到2005年底,使我校师生对预防艾滋病常识教育知晓率达100%,预防艾滋病、性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90%。
四、措施及要求
1、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并纳入健康教育课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做到有教案和学生笔记,开课率要达到100%。要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艾滋病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合我校实际,坚持适时、适地、适当的原则,健康教育的重点为讲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以及无偿献血、禁毒等知识。
2、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预防艾滋病作文评选、参观图片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要充分利用板报、校刊、广播、校内电视、校内墙报等宣传媒介,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要在每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后集中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声势,提高效果。
3、把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其他教育相结合起来。
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综合效应。
4、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有专人分管健康教育教研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纳入教研工作计划,主动开展有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2009.3
安庄镇寨子小学艾滋病宣传材料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超级绝症”?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病毒的袭击。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体内,这种良好的防御体系便会土崩瓦解,各种病毒乘机通过血液、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人体内一些像癌细胞之类的不正常细胞,也会迅速生长、繁殖,最终发展成各类癌瘤。通俗地讲,艾滋病病毒是通过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和机体抵抗能力,而给人以致命的打击。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员及经费投入惊人。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近4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成千上万人命丧于此。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艾滋病当前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我国正处在艾滋病真正大流行的前沿,艾滋病感染者估计累计人数为100万,目前存活85万,我们现在发现的只有4万多例,也就是说,95%的传染源我们根本就不知道。2003年12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此时,关于艾滋病的话题又一次成了人们谈论的焦点。艾滋病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是否会进入暴发流行期?对此,央视《面对面》栏目的记者对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领域的首席专家邵一鸣研究员进行了专访。记者:如果纵向地看中国的艾滋病情况,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邵:第一个时期叫传入期,从1985年开始,每年只有几例感染者被发现,多数是国外来华的人士,或者是我们出国的人士,这样大概持续了四五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出现了第一个流行期,在云南边境,中国开始了艾滋病的流行。第三个时期就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叫快速增长期,其特点就是以很快的速度波及全国。从1994年到现在,将近10年的时间,一直是以两位数在增长。记者:多少?邵:40%以上的速度增长。记者:这个速度具体来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邵: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到8%,是全球最高的,这个速度可以使得我们的经济连续翻番,艾滋病比这个速度要高得多,以这种翻番的速度,我们1993年估计的一万,1995年我们估计数字就是10万了,那么到2002年累计数字已经到了100万。记者:(对于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我这里有三个数字,一个是100万,一个是85万,也有一个500万到600万,到底哪个数字是准确的?邵:我认为100万是我们所能掌握的一个最接近于真实情况的科学猜测。85万是一个更科学的(数字),它反映我们现在还有多少感染者和病人,这些是仍然存活的,可以作为传染源传播疾病,100万是加上过去已经死亡的,他们已经不可能再传播疾病。记者:100万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多大?邵:我认为由于我们还存在着监测上的一些薄弱环节,所以这个数字只能说是我们掌握资料的一个科学猜测。我们找到的只是它当中的冰山一角,我们现在发现的只有4万多例,而我们估计累计是100万,那么也就是说,95%的传染源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控制好的国家,多数的传染源他们都是能掌握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报告数字和估计数字之间只有20%左右的误差,而我们是多少?我们是只掌握了5%,完全倒过来了。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控制就不容易做得有力。记者:作为中国艾滋病的首席科学家,你现在最担忧、最忧虑的问题是什么?邵:我现在最担忧的问题是,我国正处在艾滋病真正大流行的前沿,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很大,100万相对于13亿来说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我们正处于以高危人群为主的一种流行状态,能不能阻断他们进入到一般人群,这是一个能不能在中国控制艾滋病的关键。这一工作给我们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我国进入快速增长期已经十年了,我们绝不可以再丧失亡羊补牢的最后机会。央视《面对面》供稿 艾滋病的病原学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是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从而发生机会性感染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病死率几乎达100% HI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灵长类免疫缺陷亚属。现已证实HIV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它们又有各自的亚型。不同地区流行的亚型不同,同一亚型在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差异。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HIV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此病毒主要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大量增殖使细胞破坏。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极其重要的免疫细胞,它的破坏,逐渐导致免疫功能衰竭。这样,即使一个对正常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感染,如小伤口或普通感冒,也可以致艾滋病人于死地。艾滋病机会感染的临床表现 所谓机会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一种感染的条件,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尸检结果表明,90%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的感染。1.原虫类(1)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氏肺囊虫是一种专在人的肺内造穴打洞的小原虫。人的肉眼看不见,而且用一般的生物培养方法也找不到。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通过空气与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免疫功能受到破坏,这时卡氏肺囊虫便乘虚而入,在病人体内大量繁殖,使肺泡中充满渗出液和各种形态的肺囊虫,造成肺部的严重破坏。卡氏肺囊虫肺炎在艾滋病流行前是一种不常见的感染,过去仅发现于战争、饥饿时期的婴幼儿,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在6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属于最严重的机会感染,约有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发生一次卡氏肺囊虫肺炎。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时,首先有进行性营养不良、发热、全身不适、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病程4~6周。发热(89%)和呼吸急促(66%)为肺部最常见的体征。某些人肺部还可听到罗音。卡氏肺囊虫肺炎常复发,病情严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卡氏肺囊虫肺炎病人胸片显示两肺广泛性浸润。但少部分患者(约占23%)其胸片可示正常或极少异常。据对180例卡氏肺囊虫肺炎X线胸片检查所见,表现为两侧间质性肺炎的77例,间质及肺泡炎症45例,肺门周围的间质炎症26例,单侧肺泡及间质炎症24例,未见异常者8例。肺功能测定示肺总量及肺活量下降,随着病程的进展而进一步加剧。气管镜或肺穿刺所取之标本可以查到卡氏肺囊虫,有时还可以查到其它病原体,此时为混合性机会感染。本病病程急剧;亦可缓慢,终因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发展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其病死率可达90%~100%。(2)弓形体感染:艾滋病人得弓形体感染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弓形体病,其发生率为26%。临床表现为偏瘫,局灶性神经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发热等。CT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局灶性病变。依据组织病理切片或脑脊液检查可见弓形体。极少数弓形体累及肺部(1%)。该病是由寄生性原虫动物鼠弓浆虫所致的一种动物传染病。人的感染途径,先天性感染是由母亲经胎盘传给胎儿.后天性感染是因吃了含有组织囊虫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而感染。(3)隐孢子虫病:孢子虫是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小原虫,人感染后,附于小肠和大肠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泻,病人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大量水样便,每日5~10次以上,每天失水3~10升,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诊断靠肠镜活检或粪便中查到原虫的卵囊。2.病毒类(1)巨细胞病毒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表明,巨细胞病毒广泛存在,多数巨细胞病毒感染者无症状,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人可在尿、唾液、粪便、眼泪、乳汁和精液中迁延排出病毒。并可经输血、母亲胎盘、器官移植、性交、吮哺母乳等方式传播。艾滋病伴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常表现为肝炎、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皮疹等。确诊巨细胞病毒感染必需在活检或尸解标本中找到包涵体或分离出病毒。根据Guarda等对13例艾滋病人尸解的研究,最常见的诊断是巨细胞病毒感染(12例),其次是卡波济氏肉瘤(l0例)。所有1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均为播散性,并且经常影响两个或多个器官。(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和性接触,也可经飞沫传染,病毒可由呼吸道、口、眼、生殖器粘膜或破报皮肤侵入人体。孕妇在分娩时亦可传给婴儿。感染病毒后可引起艾滋病患者皮肤粘膜损害、累及口周、外阴、肛周、手背或食道以至支气管及肠道粘膜等,以唇缘、口角的单纯疱疹最常见,其损害呈高密集成群的小水疱,基底稍红,水疱被擦破后可形成溃疡,其溃疡特点为大而深且有疼痛,常伴继发感染,症状多较严重,病程持续时间长,病损部位可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活检可查到典型的包涵体。(3)EB病毒:该病毒在艾滋病人中感染率很高,有96%的艾滋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EB病毒抗体,EB病毒可致原发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溶血性贫血、淋巴结肿大、全身斑疹,T细胞减少等。3.真菌类(1)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粘膜上,可从皮肤和粘膜分泌物、大小便、痰液中培养出来。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机体菌群失调时,可使白色念珠菌变为致病菌导致念珠菌感染。可分为皮肤念珠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后者多见为鹅口疮--口腔粘膜、舌及咽喉、齿龈或唇粘膜上的乳白色薄膜,易剥离,露出鲜湿红润基底。多见于严重疾病的晚期,或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果同性恋者持续有鹅口疮无其他原因解释时,往往表明患者已感染了艾滋病毒或将发展为艾滋病的指征。念珠菌性食道炎可造成吞咽困难及疼痛或胸骨后疼痛,食道镜检查可见食道粘膜有不规则溃疡和白色伪膜。其它尚有念球菌性口角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内脏念珠菌病等。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和求助于真菌检查。(2)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容易经呼吸道,偶可经肠道或皮肤入侵致病。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很高的病死率,表现为发热、头痛、精神错乱及脑膜刺激症状。肺部隐球菌,以亚急性或慢性发病,伴咳嗽、粘痰、低热、胸痛、乏力、X线检查为非特异性改变。对隐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确诊。4.细菌类(1)结核杆菌:结核病常发生于有艾滋病感染但尚无艾滋病的病人,这可能因为结核杆菌的毒力强于其它与艾滋病相关的病原体,如卡氏肺囊虫等,所以结核病更易发生于免疫缺陷早期。74%~100%的艾滋病感染伴结核病人有肺结核,其症状和体征常很难鉴别于其他艾滋病相关的肺部疾病。艾滋病患者常表现为扩散性的感染。艾滋病感染病人并发结核最突出临床特征是高发肺外结核,艾滋病伴结核病人或发现结核而诊断艾滋病人中70%以上有肺外结核。艾滋病伴肺外结核最常见的形式为淋巴结炎和粟粒性病变,还常波及骨髓、泌尿生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2)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为艾滋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波及肝、肺、脾、肾、血液、骨髓、胃肠道、淋巴结等,其表现为发热、消瘦、吸收不良、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为非特异性,确诊靠病原分离培养及活检。(3)其他常见的致病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等均可引起机会感染。卡波济氏肉瘤的临床表现卡波济氏肉瘤原为一种老年男性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北美及欧洲确诊为艾滋病的人约30%伴有这种肉瘤。卡波济氏肉瘤并发于艾滋病者,在初期同性恋中占46%,一般为27%,在有卡氏肺囊虫并存时为16%,而异性恋或静脉药物成瘾者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病率仅为3.8%。卡波济氏肉瘤多侵犯皮肤,但由于艾滋病合并卡波济氏肉瘤时,其病变迅速扩散,可侵犯全身多种脏器,尤其是肺、消化道和淋巴结等。引起胸腔积液、咳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肺部卡波济氏肉瘤很少出现症状,常与肺部机会性感染并存。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其周围结节样浸润,并有双侧间质性改变,胸腔积液是其典型X线表现,把有卡波济氏肉瘤者与无卡波济氏肉瘤病人作比较,发现有卡彼济氏肉瘤者,其肺部及胸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肝脏的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生率为14%~18.6%,多为播散所致,但也有原发于肝脏者,尚无临床诊断方法,死亡前通常已累及肝脏。艾滋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不洁性交、吸毒/静脉注射、母婴传播。接吻会传染艾滋病吗? 在日常生活中与艾滋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进行通常性的交际接吻一般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不过如果与滋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进行较亲密的深吻,则被感染的机会会随同接吻的程度会呈现上升趋势,因为在接吻过程中虽然肉眼很难看到皮肤的损伤,但实质上,口腔中的毛细血管损伤会随道接吻程度的加强而加大,这样就会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无形的通道,其传染机会相对性传播要小得多。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哪几个发展时期,各有多长时间? 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2)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可达15年以上,平均5-7年。3)艾滋病发病期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人。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艾滋病患者常见症状和特征艾滋病有哪些表现特征,大家应该了解,这是早期发现病人不可缺少的依据,也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帮助医务人员对该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当感染艾滋病毒后,多数成为无症状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表现症状不明显,即医学上称为亚临床患者,仅部分病人出现有临床症状。艾滋病毒感染者约为艾滋病例人数的50~100倍,究竟有多少可能发展为艾滋病呢?据新近资料分析表明,艾滋病毒感染后在5年内只有10%~3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25%~30%可能发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绝大部分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10年内发展为艾滋病,一些感染者还可发生艾滋病毒神经系统疾病,艾滋病以致命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其主要表现,病死率极高。并发症主要有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占60%)和卡波济氏肉瘤(占33%)。艾滋病毒感染后的3~6周,可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寒战、关节痛、腹泻等症状,持续7~14天,2~3个月后可出现血清抗体阳性,随后感染者转为无症状期(潜伏期)。艾滋病的潜伏期(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随患者的年龄不同,感染途径不同,感染病毒的剂量及种类不同而有差别。据近年报导,一般认为成年人潜伏期8~9年,儿童平均为1.2年。也有部分病例虽然感染多年,仍为持续性无症状的艾滋病毒携带者。经输血感染艾滋病毒的剂量较大,潜伏期相对较短。儿童平均为1.97年,成人8.23年,老人5.5年。性接触感染的剂量较小,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6~8年,最长为15年。不同的种类,如艾滋病毒(HIV-Ⅱ)所致的艾滋病潜伏期长达16~19年之久。患者在潜伏期虽无临床症状,但艾滋病毒携带者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传染源。
(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 1,全身症状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约占72%),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可达5~22公斤),继之极度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且常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原因。根据38例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以上症状及体征均占总病例数的80%以上。2.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55%~100%,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肿大的淋巴结虽然是全身性的,但是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皮肤无改变。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此外,艾滋病伴发有淋巴瘤,包括Burkitts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及何杰金氏病等亦可发生淋巴结肿大。3.皮肤损害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全身瘙痒、尖锐湿疣,接触性湿疣、荨麻疹等。但皮肤损害最具特征的是卡波济氏肉瘤的皮肤改变,其损害表现在后面章节还要专门介绍,在此不多述。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儿童与成年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有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在尸体检验中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高达7Q%~80%,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与各种机会感染引起的症状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本病为原因不明、无明显炎症反应,非特异性白质变性、常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往往以疲倦、性欲减退等起病,后期发展为严重痴呆。据美国纽约对102例患艾滋病死亡者作尸检时发现,96例(占94.1%)有弥散性或局限性脑病变。这些患者死前显有痴呆症的65例中,45例(占69.2%)有弥散性脑病变。此外还有报导,对235例艾滋病患者做精神神经病的会诊,发现有121例(占51.5%)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另外,后期患者常可见条件致病菌所诱发的脑炎或大脑炎。儿童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儿童艾滋病的临床表现,除无淋巴结病变、卡波济氏肉瘤及机会性感染外,其他症状与成人患者相似。几乎所有艾滋病儿童均有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炎和发育差的表现。对记录艾滋病存活者资料的分析表明,艾滋病诊断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年龄都与存活率有关。有50%的儿童在确诊后存活12个月,不足12月龄的卡氏肺囊虫肺炎患儿的一年存活率仅为30%;年长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患儿为48%;其他病情的年长儿为72%。这些发现在性质上与不同临床中心调查的结果相一致。临床表现的特征出现在儿童组早期,通常在4~8月龄的儿童中出现包括卡氏肺囊虫肺炎、消瘦综合征和脑病等症状。在表现较早及较迟的儿童中都会出现从持续性中耳炎直至重型细菌性脑膜炎或肺炎。在机会性感染中儿童艾滋病患者与成人患者不同之处是儿童艾滋病患者细菌性感染十分多见,而卡波济氏肉瘤较成人少见。实验室检查中大多数儿童艾滋病的淋巴细胞绝对数正常,这是区别于成人艾滋病的唯一免疫学指标。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指的是易感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如男性同性恋者、静脉药物成瘾者等),出现一组艾滋病的症状或体征。由艾滋病毒携带者或急性感染发展而来,表现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伴有不规则的发热、疲乏、夜间出汗、慢性腹泻、厌食、体重减轻、舌尖毛状白斑病,及各种神经症状。也可出现轻度机会感染,如鹅口疮,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软疣等,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贫血,T4细胞减少,T4/T8比值下降,变态反应性消失;细胞免疫指标和免疫功能低下,血清球蛋白增多,血清中可检出艾滋病毒抗体。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HIV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的叮咬而感染,甚至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HIV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1)性交传播 HIV可通过性交特别是性乱交传播。男性同性恋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口交都会传播HIV。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HIV的危险。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2)血液传播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共用针具的传播:使用不洁针具可以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3)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谁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人们经过研究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个人群统称为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又 称之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患 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1.男性同性恋患者男性同性恋者,包括双重性生活者(指既有同性恋又有异 性恋者)占全部艾滋病病人的70%~76%,在美国为75%。这类人的性关系混乱,常常大量使用非法的性刺激药物。2.吸毒者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 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而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具无疑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 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3。血友病患者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 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美国略高,这一比例为1%~3.6%,西班牙为0.2%。血友病病人之所以易感染上艾滋 病,因为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得的疾病,如 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则病人可以在受轻微外伤后就 流血不止。据报导,凝血因子Ⅷ主要存在于治疗血友病的血液 制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是近年的产品,暴 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大,每一批号浓缩剂来自2000 至5000个不同供血者的血浆,目前在美国约有6%~8%的 供血者带有艾滋病毒,故有许多例子证明用美国生产的凝血 因子Ⅷ引起血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据统计,接受这种因子Ⅷ 治疗的A型血的血友病人,血清艾滋病抗体阳性率高达60% ~90%。在我国大陆曾有数例因使用因子Ⅷ而染上艾滋病的 报导;在香港的一次调查中,有71.2%的感染者为血友病患 者。另外,根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机 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轻 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制品(浓缩血细 胞、血小板、冷冻新鲜血浆)的输注也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关。首 次报告的与输血相关的艾滋病患者是一名婴儿,该婴儿接受 了1名艾滋病病人提供的血液后发病。最近,有人总结了美国 18例与输血有关的艾滋病病例的资料,这18例患者从接受 输血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为10~43个月(平均24.5个月)出现卡波济氏肉瘤的时间是在受血后16个月。这18例艾滋 病病例分别接受了浓缩血细胞(16例)、冷冻血浆(12例)、全 血(9例)和血小板(8例)。在调查中至少发现8名供血者属于 艾滋病危险人群。所以受血者受染与否与供血者是否艾滋病 人或是否属艾滋病危险人群有关。另据广州卫生检疫所在 1986年9月至1989年期间对我国进口的10批丙种球蛋白 进行艾滋病毒检测,其中有8份(80%)艾滋病抗体阳性,这表 明使用进口丙种球蛋白者也可成为艾滋病毒感染对象。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同性恋的易感性在前面已提过,这里主要讲一下与高危人群 有异性性关系者对艾滋病的易感性。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艾 滋病可以在异性性生活中相互传播。有人报告过两例非静脉 吸毒成瘾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她们也没有输血史,但是她们 都有固定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性伙伴,尽管这种性关系是在 男患者诊断之前就已存在,但是轻症或无症状的艾滋病同样 有传染性。与同性恋者、血友病患者、受血者、静脉吸毒者等高 危人群发生性关系都可能染上艾滋病,因而成为艾滋病传播 的易感人群。另据我国10个省市性病及艾滋病感染联合调查组最近报导,对性病高危人群中的2687人进行了分析统计,男性 1027名,占38.2%,女性1660名,占61.8%、15~29岁年龄组的2119名,占78.9%,平均年龄24.3%岁。在2687名被调查者中,发现性病患者885例,以淋病为主(占74.3%),女性患病率(34.0%),是男性(16.0%)的2.1 倍,2687人中,艾滋病抗体虽然全部阴性,但是为艾滋病发病 危险人群。如有艾滋病流行,这批人将为主要发病对象。6.艾滋病的其他高发人群艾滋病从理论上说任何人群都可易感,但真正的艾滋病 易感人群主要为上面所提的五类人群。从年龄上,艾滋病虽可 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事实说明90%以上发生于50岁以 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发生在两个年龄组,即20~40岁的 成人组和婴幼儿组。据从美国对21726例艾滋病的分析中可 看出,发病率以中青年为主,20~49岁占89%,其中30~39 岁占47%。在扎伊尔病人中,平均患病年龄为33.6岁,其中 3/4的病人在20~39岁之间。这说明青少年在艾滋病发病者 中居于重要位置。而且青少年艾滋病患者在以前大多为男性,但是统计数字表明女性患者正在增加,男女性别比例已由 1985年的4:1下降到1988年的3:1,在1987年~1988年 间女性患者增加了80%,那么,青少年患艾滋病的危险因素 有哪些呢?低年龄组(20岁以下)主要因使用血制品和接受输 血而感染。据报导在15~16岁因接受输血或血制品患者的比 例为72%,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比例则下降,到17~19岁 降为20%;但是因性行为而染上艾滋病的则随年龄的增加而 增加,从13~14岁的9%上升到15~16岁的24%和17~18 岁的69%,而20~24岁的男性患者中,90%以上是由于性接 触而染上艾滋病的,其中36%的患者是因同性恋行为而感 染,有7%还有静脉注射毒品史。在女性中,最常见的原因是 异性恋接触(约占44%);其次为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占 28%),但是在所有女性青年成人的艾滋病患者中,有28%的 人其配偶为男性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由于性别、民族或种族的不同,青少年艾滋病的发病率及 发病原因也不同。在美国13~19岁年龄组中艾滋病发病率男 性(18/百万)为女性(4/百万)的4.5倍,黑人患者(27/百万)和拉丁美洲人患者(25/百万)分别为白种人(7/百万)的3.8 倍和3。6倍。在白人青少年中,大部分(50%)经血制品感染。24%经同性恋接触感染;在黑人中,44%的艾滋病患者经同性 恋接触感染,19%因异性关系感染;在拉丁美洲青少年患者中 有35%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29%经同性恋性接触感染。与 白人相比,黑人和拉丁美洲青少年中异性恋性接触和静脉注 射毒品者比例较大,这是因为他们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多。由于患有艾滋病的母亲也可通 过胎盘、产道、乳汁传播给出生前或出生后的婴幼儿,因而由 患有艾滋病的妇女所生的小孩,也是艾滋病的易感者艾滋病在全世界的流行情况(2003年的报道)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摘自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3年11月26日数据),2002年,全世界已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有500万——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亚洲和一些人口大国仍在继续蔓延。目前,世界上艾滋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仍然是非洲,紧随其后的则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报告说,亚太地区2002年有97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到720万,比2001年增长了10%。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艾滋病病毒也在蔓延: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已达100万人,官方预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今后10年这一数字可能会成倍增加;印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更是达到了397万,而且今后很有可能大幅增长。东欧和中亚地区则是世界艾滋病增长最快的地区。2002年,这两个地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有25万人,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120万人。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和一些中亚国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速度也在加快。报告警告说,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到4200万人,如果不扩大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在2010年前,世界126个中、低收入国家还将有4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40%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我们决不能对此熟视无睹。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26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2年,全世界已有300万人死于艾滋病,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有500万——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亚洲和一些人口大国仍在继续蔓延。目前,世界上艾滋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仍然是非洲,紧随其后的则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报告说,亚太地区2002年有97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到720万,比2001年增长了10%。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艾滋病病毒也在蔓延: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已达100万人,官方预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今后10年这一数字可能会成倍增加;印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更是达到了397万,而且今后很有可能大幅增长。东欧和中亚地区则是世界艾滋病增长最快的地区。2002年,这两个地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有25万人,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120万人。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和一些中亚国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速度也在加快。报告警告说,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达到4200万人,如果不扩大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在2010年前,世界126个中、低收入国家还将有4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40%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我们决不能对此熟视无睹。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具有迅速变异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为什么说性病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和机会性传播疾病易造成生殖器或生殖道的皮肤或粘膜的炎症、破损、溃疡,在性交过程中易造成进一步的破损和出血,从而使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更加容易。一方面,可以使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另一方面,也使性病患者更容易将体内艾滋病病毒传给性伴。另外,孕妇的生殖道粘膜破损和出血,会造成艾滋病病毒在产程中的母婴传播。所以说,性病会增加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和机会。一旦感染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有些感染者在HIV进入人体内约2~4周时,可能出现类似流感一样的表现,如发热、肌肉疼痛和皮疹等,不会引起重视也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有这些表现。艾滋病病人则发生多种疾病,如严重的腹泻、肺炎、结核病或某些癌症,最后病人因身体的衰弱而死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无症状期或潜伏期)。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初期一般性感染消耗症状:持续发热(低烧)、盗汗乏力、慢性腹泻、体重下降;中期淋巴结及神经系统检查的症状:浅表浅淋巴结肿大、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甚至痴呆和瘫痪; 晚期会出现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以及全身衰竭恶病质等。
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摘要: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终生具有传染性.HIV 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可感染人类并导致AIDS.在实验条件下,HIV-1可感染黑猩猩,HIV-2可感染恒河猴,可导致病血症及血清抗体转为阳性,但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从HIV感染者外周血,精液,乳汁,脑脊液,唾液,泪液和其他体液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不过目前尚无经泪液,唾液和汁液等感染HIV的报道.HIV一般通过血液和精液和,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性传播,通过性行为在男同性恋者之间及异性间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接受HIV感染者捐献的血液或器官,使用受HIV污染的血染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针头而被感染,此外,接触HIV感染者体液或HIV培养物的医务人员和实验人员存在感染HIV的职业危险性;
(3)母婴传播,感染HIV者的母亲,可在子宫内或在分娩时将HIV传染给新生儿(Connor,1997).除此之外,人与人的一般接触并不会导致HIV的传播,对此不必过分敏感和恐惧.在体外,HIV可感染CD4+T淋巴细胞(T4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在其中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中,表明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HIV主要的靶细胞.此外,HIV还可感染正常B淋巴细胞,经EB病毒转化形成的B淋巴母细胞系,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中幼粒细胞及多种细胞系(O'Brien,1997)
在体内,HIV除感染结缔组织中的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外,还可感染上皮组织中的朗格汉细胞(Langerhanscell)及神经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脑内皮细胞,其分布遍及骨骼,胸腺,脑,心,肺,肠,眼,肾,皮肤和性腺等器官
(Dittmar,1997a).HIV具有如此广泛的细胞和组织嗜性,同它所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缺陷,淋巴腺病,卡波西肉瘤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多脏器症状是相吻合的.高度的变异性是HIV及其他反转录病毒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突变主要来自反转录过程,其中env和nef等基因变异幅度最大,而gag和pol等则相对保守,变异程度较低且多为沉默的点突变.根据env和gag等基因的变异, 至少可将HIV-1划分为2群,共11个亚型.其中M(main)群由10个亚型组成,即A-J亚型.欧美主要为B亚型,非洲流行A,C,D,E等亚型;在我国B亚型占优势,其次为C亚弄和A亚型;此外,M群中还存在着各亚型之间的嵌合体(mosaic),如A/E,G/A等.O(outlier)群主要分布于西百和中非,由于成员较少,常被视为一个亚型(O亚型).根据同样的方法,可将HIV-2划分为A,B等亚型(UNAIDS,1997).不仅各地区或不同个体之间HIV存在很大的变异,即使在同一个体内部,差异同样明显.事实上,每个HIV感染者所携带的都是一个异质性的病毒群体,各种突变株共存于体内.高度变异性有助于HI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同时也为HIV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设置了巨大的障碍.怎样预防艾滋病 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建议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治疗性病.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2010.3
艾滋病预防组织机构
组
长:
张庆功 副组长:
明国庆
李仁强 李秀媛
组
员:
各班班主任
艾滋病预防实施方案
安庄镇寨子小学
为切实加强我校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要求,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充分认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着眼国家民族的未来,从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要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教学工作计划,认真研究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和行动措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我防护意识,以强有力的宣传方式和科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营造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指导原则
1、以预防为主,坚持常抓不懈地做好宣传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以普及知识为主。
3、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普及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三、工作目标
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到2005年底,使我校师生对预防艾滋病常识教育知晓率达100%,预防艾滋病、性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90%。
四、措施及要求
1、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并纳入健康教育课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做到有教案和学生笔记,开课率要达到100%。要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艾滋病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合我校实际,坚持适时、适地、适当的原则,健康教育的重点为讲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以及无偿献血、禁毒等知识。
2、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预防艾滋病作文评选、参观图片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要充分利用板报、校刊、广播、校内电视、校内墙报等宣传媒介,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要在每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后集中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声势,提高效果。
3、把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其他教育相结合起来。
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综合效应。
4、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有专人分管健康教育教研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纳入教研工作计划,主动开展有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2010.3
安庄镇寨子小学艾滋病宣传材料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超级绝症”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病毒的袭击。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体内,这种良好的防御体系便会土崩瓦解,各种病毒乘机通过血液、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人体内一些像癌细胞之类的不正常细胞,也会迅速生长、繁殖,最终发展成各类癌瘤。通俗地讲,艾滋病病毒是通过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和机体抵抗能力,而给人以致命的打击。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员及经费投入惊人。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近4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成千上万人命丧于此。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2010.3
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摘要: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终生具有传染性.HIV 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可感染人类并导致AIDS.在实验条件下,HIV-1可感染黑猩猩,HIV-2可感染恒河猴,可导致病血症及血清抗体转为阳性,但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从HIV感染者外周血,精液,乳汁,脑脊液,唾液,泪液和其他体液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不过目前尚无经泪液,唾液和汁液等感染HIV的报道.HIV一般通过血液和精液和,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性传播,通过性行为在男同性恋者之间及异性间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接受HIV感染者捐献的血液或器官,使用受HIV污染的血染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针头而被感染,此外,接触HIV感染者体液或HIV培养物的医务人员和实验人员存在感染HIV的职业危险性;
(3)母婴传播,感染HIV者的母亲,可在子宫内或在分娩时将HIV传染给新生儿(Connor,1997).除此之外,人与人的一般接触并不会导致HIV的传播,对此不必过分敏感和恐惧.在体外,HIV可感染CD4+T淋巴细胞(T4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在其中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中,表明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HIV主要的靶细胞.此外,HIV还可感染正常B淋巴细胞,经EB病毒转化形成的B淋巴母细胞系,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中幼粒细胞及多种细胞系(O'Brien,1997)
在体内,HIV除感染结缔组织中的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外,还可感染上皮组织中的朗格汉细胞(Langerhanscell)及神经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脑内皮细胞,其分布遍及骨骼,胸腺,脑,心,肺,肠,眼,肾,皮肤和性腺等器官
(Dittmar,1997a).HIV具有如此广泛的细胞和组织嗜性,同它所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缺陷,淋巴腺病,卡波西肉瘤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多脏器症状是相吻合的.高度的变异性是HIV及其他反转录病毒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突变主要来自反转录过程,其中env和nef等基因变异幅度最大,而gag和pol等则相对保守,变异程度较低且多为沉默的点突变.根据env和gag等基因的变异, 至少可将HIV-1划分为2群,共11个亚型.其中M(main)群由10个亚型组成,即A-J亚型.欧美主要为B亚型,非洲流行A,C,D,E等亚型;在我国B亚型占优势,其次为C亚弄和A亚型;此外,M群中还存在着各亚型之间的嵌合体(mosaic),如A/E,G/A等.O(outlier)群主要分布于西百和中非,由于成员较少,常被视为一个亚型(O亚型).根据同样的方法,可将HIV-2划分为A,B等亚型(UNAIDS,1997).不仅各地区或不同个体之间HIV存在很大的变异,即使在同一个体内部,差异同样明显.事实上,每个HIV感染者所携带的都是一个异质性的病毒群体,各种突变株共存于体内.高度变异性有助于HI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同时也为HIV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设置了巨大的障碍.怎样预防艾滋病 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建议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治疗性病.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2011.3
组
长:副组长:组
员:
艾滋病预防组织机构
张庆功
明国庆
李仁强 李秀媛
各班班主任
艾滋病预防实施方案
安庄镇寨子小学
为切实加强我校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要求,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充分认识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着眼国家民族的未来,从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高度,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要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教学工作计划,认真研究部署,明确工作目标和行动措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我防护意识,以强有力的宣传方式和科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营造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指导原则
1、以预防为主,坚持常抓不懈地做好宣传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突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以普及知识为主。
3、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普及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三、工作目标
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到2005年底,使我校师生对预防艾滋病常识教育知晓率达100%,预防艾滋病、性病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90%。
四、措施及要求
1、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并纳入健康教育课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做到有教案和学生笔记,开课率要达到100%。要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艾滋病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合我校实际,坚持适时、适地、适当的原则,健康教育的重点为讲解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以及无偿献血、禁毒等知识。
2、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组织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预防艾滋病作文评选、参观图片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要充分利用板报、校刊、广播、校内电视、校内墙报等宣传媒介,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要在每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后集中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声势,提高效果。
3、把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其他教育相结合起来。
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综合效应。
4、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有专人分管健康教育教研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纳入教研工作计划,主动开展有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2011.3
安庄镇寨子小学艾滋病宣传材料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提出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名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英文缩写HIV,它侵入人体后破环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有哪些不同之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超级绝症”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病毒的袭击。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体内,这种良好的防御体系便会土崩瓦解,各种病毒乘机通过血液、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人体内一些像癌细胞之类的不正常细胞,也会迅速生长、繁殖,最终发展成各类癌瘤。通俗地讲,艾滋病病毒是通过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和机体抵抗能力,而给人以致命的打击。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
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人员及经费投入惊人。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近4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成千上万人命丧于此。据专家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2011.2
第五篇:学校预防爱滋病教育教学教案
学校预防爱滋病教育教学教案
学校名称:青铜峡市职教中心 教师姓名:张思明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在爱滋病无情的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全社会都在关注这一灾难,而青少年正处于对异性,吸烟的好奇阶段,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正确引导,为此我从爱滋病的高危行为有那些来告诉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
教学背景分析:
1、爱滋病虽然至今没有特效药可以医治,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就可以约束自身的行为来保护自己,所以学习它的高危行为是及其重要的;
2、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爱滋病的了解甚少,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爱滋病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关于爱滋病的知识并结合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爱滋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爱滋病的概念;
2、什么是爱滋病的高危行为;
3、爱滋病的高危行为有那些;
4、怎样预防爱滋病。
本教案适合的教学对象及教学班级大小: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四十人左右
教学材料清单:多媒体 教学概要:
1、什么是爱滋病;
2、爱滋病的传播途径;
3、有那些高危行为;
4、应怎样预防。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1、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学生易接受;
2、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将内容阐述的浅显易懂;
3、课下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关知识并在课前三分钟互相进行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教案使用建议:最好用多媒体教学
教案细节:
一、课下让学生找相关资料;
二、课前三分钟学生互相进行讨论;
三、课后让学生写份心得体会;
四、教案:
爱滋病的高危行为
(一)什么叫爱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艾滋病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治疗此病的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进而预防艾滋病。
(二)什么是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所谓“高危”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度而言的,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哪些行为就是高危行为。换句话说,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具体说来,高危行为是指与 别人发生体液交换的行为,即别人的体液进入到他们的身体内,或他们的体液进入别人的身体内。
(三)爱滋病的高危行有
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 :
(1)无保护性交、多个性伙伴、频繁的性生活易于造成HIV感染。调查结果表明青年人从事非保持性性活动非常频繁。例如,在第三类流行地区,尽管发现50%以上的人具有关于阴茎套的知识,但他们使用阴茎套的次数却非常少,即使处于高危人群中的个体亦如此。在第一类流行地区,尽管青年人对自我保护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但他们的性活动也通常无保护性。例如,在一项关于加拿大青年的研究中发现,那些自称经常性交的大学生只有14%的人在性交时总是使用阴茎套。
青年人中较高的怀孕和流产率表明了阴茎套和其它避孕措施的失败。青年人的怀孕率因国家而不同,它同时也显示出性活动的变化,以及包括阴茎套在内的避孕法应用率的变化。在发达国家里,美国具有最高的青少年怀孕率。1988年在对20个国家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希腊的怀孕流产比例最高(51%的女性怀孕后流产),爱尔兰最低。芬兰、法国的美国的意外怀孕率很高(超过总怀孕人数的1/2),而荷兰却相对较低只有17%。
(2)性乱交传播。男性同性恋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口交都会传播HIV。无论是同性、异性、还是两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
(1)静脉注射吸毒:吸毒者经常合用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后再传给别人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进行消毒,这就为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其中一个人的血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被这种血液 污染了的针头和注射器就成了最危险的传播媒介。
吸毒者把毒品注射入静脉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尽可能利用毒品,将血液回抽进注射器,用血液来冲洗附着在注射器壁上的残余毒品,然后再注射进静脉中,重复数次,使大量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附着在注射器内部,当下一个人使用这一注射器时,便同时把大量病毒注入血管,因而受到感染。在我国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大多数是吸毒者。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2)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HIV,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
(3)共用针具的传播: 使用不洁针具可以把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另外,如果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一只未消毒的注射器,也会被留在针头中的病毒所感染。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
3、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4、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这是因为多种性病常常会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疡,皮肤和粘膜的创口是艾滋病毒进入人体的最好门户。患有性病的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如果与已受艾滋病毒感染的人发生性关系,那么对方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的艾滋病毒就会通过性器官上的性病病变部位侵入人体使其感染。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HIV的危险。
5、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染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 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使其感染。
(四)怎样预防爱滋病:
1、怎样预防经血液传播艾滋病:
首先,避免使用血液或血制品,必须使用时,要使用经艾滋病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避免不必要的静脉注射,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其次,不使用毒品,已有毒瘾者应尽量不要静脉吸毒,静脉吸毒者不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再次,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不到消毒不严格的理发店、美容院剃须、修脚、纹身等。
2、怎样避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安全套。(3)及时、规范地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