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批改是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
作文批改是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不能判断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如何进步,如何提高。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的圈圈点点,有几个学生会认真去看或看得懂?在现行教材中,也找不到关于学生作文批改能力的专项训练点,学生从课本上找不到批改的方法。而批改的方法与格式,广大教师也是各有千秋。笔者认为,时下最紧要的是:语文教学界要统一作文批改的符号,让师生真正重视并规范作文批改行为。作文评点报上使用的作文批改符号值得推广,现摘录如下。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另外:
1981年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GBI一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22种,常用的有以下9种。
删除号是删去字、词、句的符号。第一个符合用于删去句、段;第二个用于删去数字、词或标点符号。
调位号是调整字、词、句次序的符号。第一个和第二个符号用于个别字或少数字的转载自百分网http://转
载请注明出处,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临邑县邢侗中学 单祥歧
古以来,学生的作文老师批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语文老师也常常为此而花费很多的时间,付出许多精力,可是最终效果与老师的付出不能成正比,因此,研究怎样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提高批改效率,把语文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让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标志着作文教学思想的重要发展。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笔者以新课程的基础理论为依据,希望在作文教学上开“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先河,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合作评改小组
根据班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写作水平相近为原则,每六个人一小组,由学生自选组长一名,全面负责本组的评改活动。合作小组活动时围成一圈,这样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也便于开展合作修改作文活动。
二、确定评价重点,制定分等级目标
作文批改要确定重点,首先要考虑每次作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要求,平时每次作文训练一般都有侧重点,如“动作描写训练”、“心理活动描写训练”、“突出中心训练”、“观点与材料统一训练”等侧重点训练,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本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来评改,只有突出训练重点评改,才能解决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不能在每次作文批改时都来个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审题、立意、选材篇章结构直至字词句的细小问题都平均使用力量,这样,学生就找不出自己的弱点,不明确主改方向,要使他们提高将会是很困难的,当然,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也要照顾一般的问题,如错别字、标点符号、文理通顺等问题,要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把突出批改重点和照顾一般问题统一到作文评改中来。
确定了评价重点之后,还要制定分等级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把学生的作文划分为优、良、及格和待评四个等级,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要具有可操作性。
当然,学生的作文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评价重点和制定等级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区别对待,作文能力差的学生可放低要求,评改时应当以表扬、鼓励为主;作文能力强,但态度不认真,进步太小,就适当批评。三 搭建课堂平台,实现学生作文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改革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搭建课堂平台,实现学生作文的自我评改和互相评改,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评改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作主,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作出相应的评价,再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来提高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一)示范批改,为学生能自改和互改作文指明方向
教师在课堂上作批改示范,在整个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的过程中是首要的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拿到了作文本,往往觉得无从下手,老师的批改示范,就为学生的批改作文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说具体一点,老师要根据每次作文的实际情况拟定出几点训练要求。例如: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须注意这几点:①先叙后议,叙事简洁,联系合理;②论点明确;③论据充分;④结构完整层次清晰;⑤语言流畅;⑥书写美观等。将以上几点要求眷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逐条明确。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老师再给学生示范批阅习作,对照习作要求,边读边提问、讨论,写上眉批、总批(注意位置),然后打上等级,写上批改目期。注意,在初次指导中此环节可多下点功夫,先三篇(优、中、劣)不同层次的习作示范批改,让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感受领悟本次作文的写法、评改法。
(二)小组讨论,巡回指导
在完成老师批改示范这个环节以后,学生的心中自然有了“谱”,手中有了“尺”,此时,趁热打铁,真正让评改小组着手评改习作。评改时,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品读,并作简要评价,再精读其他同学的作文。在集体评析时,每位作者必须先发表对自己文章的看法,这类似于鉴赏文学作品时,对作家的思想及时代背景的介绍,其它三人边听边评,在初次感知中完成对字、词、句的评点;然后逐段研读,对照习作要求,写出眉批,最后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再写出总批,尽量写具体些,不足处写出修改意见,打出等级,签上日期和批改者姓名。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互相交流个人意见,利用已知研究未知,变他知为己知,进而转化为全组共识。教师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巡回指导。
(三)全班交流,精讲佳作
在小组活动大体完成预定任务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全班大范围地交流,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地赏析,这样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同学们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方式可采用组长汇报、组内推荐代表或教师指定等等。其发言人要向全班报告本组讨论的情况,既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学生的评改完成了老师规定的内容和达到预定目标,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评改还有欠缺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无法回答时,教师可通过追问,引导、启发或者再给时间讨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四、反馈检测,总结评价
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合作学习,最大的有优点就在于“三最”,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聚集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扎实地参与合作并在合作中受益,教师必须对评改的结果进行反馈检测和总结评价
检测的方式大致有:①全班交流;②抽样检查;③个别交谈;④再次训练。教师根据掌握的情况应采用各种方式做好跟踪评价,确保合作评价的实效。谢谢!
学生自已批改作文,可以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可以把作文 批改分成10个部分,每个部分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
1看格式(5分)
初批作文,只要求同学们看作文的格式是否正确,批改作文时只 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 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看卷面(5分)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找错别字(5分)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 后面写上正确的字。一篇文章至少3个学生错别字。如果找得粗心,不正确,要受到惩罚。学生批改之后,老师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 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 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 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病句减1分,减分,不再多减。
5.纠标点符号(5分)
补充回答: 4找病句(5分﹞
补充回答: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 一处扣1分,有五处扣5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 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 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5分)
要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集中、新颖、深刻、准确。这四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集中、新疑、深刻、准确,其中关键要 抓住两点;深刻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 批得符合实际。学生批改时将文章的中心是否集中、新颖、深刻、准确写入尾批。集中占3分,深刻占2分。
7,看文章的选材(5分)
这一条批语提三点要求:1文章是否围绕中心选材。2 材枓是否 符合生活实际。3材枓是否具有典型和代表性。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 第一点,隨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堤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在 批改时,将中心材料用波浪注明在文章的下面,同时把符合生活实际 的材料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的材料,分别注明在文章的旁过:尾批时 也将用材料的情况写进去。第一点占3分,后面两点各占1分。
8,看文章的结构(5分)
就文章的结构而言,批语也要写清三点:1层次段落是否清晰。
补充回答: 怎样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补充回答: 2 过渡是否自然。3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或者自然。第一点2分,其 他两点1.5分。
9,看表达方式(5分)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
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正要看其是否符合 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旳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 文,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章中结合得怎么样。尾批时写 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根据文章情况,可酌情减分。
10看语言(5分)
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用词是否确切。语言不简练,重 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指有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街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用词不准确酌 情扣分。并将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用词是否确切写在尾批中。
每篇文章都要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进行,久而久之,学生批改作
文的能力自然有所提升,写作水平自然能够提高。我是如何批改作文的如何进行作文批改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全批全改,个个写评语,但由于所教班级学生多,作文数量大,学校查得紧,我们又不得不在作文评语上打点儿折扣,有时候便免不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结果是耗时费力,效果并不见佳。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批改真正地对学生作文起到指导作用呢?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一问题,也做了一点儿尝试,下面我就和大家谈一谈自己在作文批改中的几点做法。
一、分类阅读,全批全改
学生写一篇作文很不容易,他们急切地期盼着老师的评语,如果我们因为时间紧而不作批改,他们会非常失望,对下一次的作文也会失去兴趣,往往敷衍了事,所以我认为全批全改是必要的。但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全批全改确实困难重重,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我的做法是:分类阅读。如何分类呢?第一,对自己所教学生的作文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的作文我要精心批改。这类作文一般不需要大动,批阅时,我先用曲线画出好词好句,并在旁边注明“好”、“很好”等评语,总评时,我也是先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然后再针对问题指出不足及修改意见,最后写一些鼓励的话,以利他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中等生的作文,我不但要精心修改,还要指导得具体,必要的时候我还要帮他写一写,因为他们进行自我修改比较困难,是最需要具体指导、最可塑造的群体;对于写作水平较差的同学,我就适当的批得粗略一些,因为这一类学生的作文,几乎都是流水账,且文不通,字不顺,如果详细修改,我等于老师得重新给他写,我们真的没有那个时间,所以,对于这一类作文,我重点指导它的选材,对于语言,我只做一些引导,但我要在评语中告诉他,你要多读别人的作文,学习别人的语言。对于一些典型的病句,或不得体的话,我会及时地把它记下来,拿到讲评课上让大家一起为他修改,这样他们会切实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些同学甚至自觉地去写第二遍,效果也很好。第二,在作文批改过程中,如果我发现学生的作文存在着同一类的问题,或普遍写得不行,那么,我就不再一个一个地写评语,而是把重点放到课堂讲评上。分类批阅,速度会稍微快一些,也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公平。
二、潜心阅读,抓准问题
要使作文评语真正地对学生作文起到指导作用,那么,评语就要写得有质量,而写出高质量评语的关键就是我们要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抓准学生作文中出现突出问题。每次判作文,我都强迫自己耐下心来,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认真阅读每一篇作文,找出每一篇作文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写出修改意见,这样就避免了评语的盲目性和千篇一律。
三、讲求实效,精批细改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精批细改并非一件易事,但如果我们只求数量,作文批改便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在作文批改上不过分地追求数量,而是讲求实效性。抓准问题之后,该指出问题指出问题,该精批的精批。值得修改的作文,我一定精批细改,指导到位,我认为,哪怕是学生们有一点点的收获,我们的作文批改就有了实效,我们就没有做无用功。
四、示范写作,指导语言
在批改作文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语言都是介绍性或一般叙述性语言,象记流水账,很少有同学能做到有重点地、具体生动地叙事。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选材非常好,但就是读起来无滋无味,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作文语言,表达能力差。对于这样的作文,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写出“ 叙事没有重点,语言平淡”的批语,那么这就等于是一句空话,对学生作文没有任何的指导作用,因为学生不知道话该怎样说。对于这一类的选材比较好,语言缺乏生动性的作文,我就在批改中不改变原意地帮他写一写,让学生知道这个意思该怎样表达?什么样的语言是生动的语言?作文本发回去之后,学生对老师写出的文字会非常感兴趣地、认真地去读,然后比较自己的文字,他们就会找出不足,就会在下一次作文中改进自己的语言,我们的作文批改便起到了应有的指导作用。这种示范,我觉得效果还不错。
以上是我在作文批改中的几点做法,究竟怎样批改效果更好些,老师们各有各的体会,相信大家还会有许多更好的方法,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辞劳苦的精神,不断地进行工作创新,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在我们的指导下得到应有的提高。
第二篇:培养作文批改创新与学生能力
培养作文批改创新与学生能力
几十年来,学生作,教师改,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作文批改能不能创新呢?叶圣陶先生的话值得深思:“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方向。作文批改创新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通过批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因为一篇文章从构思到完稿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只是学生写,教师改,却不符合写作本身的规律,因此,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尽管教师为批改作文整天忙得手忙脚乱,却收效甚微。那么,怎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学生自批互改,教师浏览批改,重点讲评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
一、讲意义,让学生重视。
就是在让学生自批互改之前,教师要讲清这样做的目的意义,告诉学生这样做是为达到“终身受用”之目的,并不是单纯为减轻教师的负担。
二、教方法,让学生会改。
首先,学生写完后,自己独立修改一至两遍,看一下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等。
其次、要求学生互改时注意两点:一是既要省时又要注意质量。需“三遍法”:首遍快速浏览,勾出错字、病句;二遍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写好眉批;三遍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批语。二是批改要抓关键,抓重点。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文风是否端正,语言是否通顺,字体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恰当。(当然每次作文侧重一两个问题)
再次、批语有共同要求。要写好眉批和总批。告诉学生眉批要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建设性。总的要求是多表扬,少批评。
三、分小组,让学生互改。
可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四人一组,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两人批改一本,写好眉批和总批(评语由一个写字好的执笔)。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分,有组长集中四个人的分数进行平均,然后有组长将四人的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
四、勤指导,让学生改好改对。
在学生批改过程中,教师巡回加强指导,既解答学生遇到的各种繁杂的问题,又要及时指导好学生的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不知道批语如何写,错字、病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等,因此,教师要随叫随到,别怕麻烦,并鼓励学生多查字典、词典、讨论或查阅手头资料,同时告诉他们,遇到问题多集思广益,不轻易下结论,批语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五、做笔记,让学生有收获。
批改或复阅本组其他学生的作文时,要求学生要边批边记,即把四本作文的优缺点找出来,以便与自己的作文比较。通过看、记,把妙语佳句、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记下,为以后写此类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六、写后记,让学生谈体会。
学生轮流批阅后,再发给作者,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要看批语,改正错字,病句,甚至重写,然后对照笔录的别人作文的优点,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七、再审阅,使教师心中有数。
学生写完作文后记,再次交上来,教师既看原文,又看批语,还看后记,并随时做审阅记录,为讲评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阅后记,以发现学生收益。
八、搞讲评,让学生晓之作文之理
教师经过浏览审阅,对全班学生作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在写出讲评提要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每次作文情况作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讲评要每次侧重一两个重点。
上述学生自批互改,教师浏览审阅,重点讲评“八法”,体现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指导思想,符合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精神,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八法”使学生得到了传统作文批改法中得不到的三个提高过程:
(一)从写到改的提高过程。即从写、批两个方面来看,评价同一文章是一个把自己和别人的作文对照、比较的提高过程。在同一个作文题目下,自己做了,又看了别人如何做的,这就从选材组材、段落安排、开头结尾、中心确定、词法句型、修辞运用上一一进行比较。指出了别人的优点就学到了别人的长处,发现了别人的缺点,就避免了自己再犯类似的错误,使学生在比较中进步,在评论中提高。
(二)从“批改”到再写“后记”的提高过程。学生改罢别人的作文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作文,品味别人给自己的批语,有一个重新看待、重新认识自己作文的过程,这就是在评价、比较过程中,在眼界比较开阔、标准比较明确的前提下,来一个回头望,来一个比较客观的自我掂量,从而写出后记,谈出体会和收获,这无疑是知识、能力提高升华的过程。
(三)从“审”到“评”的提高过程。这一过程不光是教师的工作,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归纳的过程。学生在评价别人的作文,量度自己的文章,谈了体会后,很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原文,别的同学对自己文章的评价,以及自己写作后记中的体会给予订正、纠偏、评价,所以,浏览审阅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对学生原文、批改评语、后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在讲评过程中分析、归纳、综合,使学生在如何写文章、如何评价文章、如何对待别人评价等方面得到一个完整的认识和提高。这一提高的效果,只有在学生写、评、后记几个环节后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谈的作文批改创新,与让几个尖子学生替教师判作文是截然不同的,既有质的区别,又有量的差别,这表现在:
学生自批互改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效果不同。教师让几个学生代劳判作文是看完了事,而本文让学生自批互改,是全体学生的参与,重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学生活动面不同。这里有部分与全体的目的不同。教师让几个学生代而劳之判作文是单纯为减少教师工作量,而本文让数量之差。
心理状态不同。前者有雇佣思想,后者是主动参与,有主人翁责任感。
教师的工作量不同。前者教师可不在场,而后者在课堂上有教师的巡回指导点拨,解答疑难,并教之以方法,再加上浏览审阅,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必然多。
综上所述,作文批改创新八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符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第三篇:培养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能力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自古以来,学生的作文老师批改,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语文老师也常常为此而花费很多的时间,付出许多精力,可是最终效果与老师的付出不能成正比,因此,研究怎样改进作文批改方法,提高批改效率,把语文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正在逐渐形成和快速发展中,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修改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所以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研究目的通过互相批改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培养学生互相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互相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三.研究内容:
1.在作文互相批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使学生会批会赏文章,以使学生乐于读,乐于写。教师把学生习作阅览一遍,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写作基本情况,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找出评价点,修改点,学生评改才能积极主动。师生共评是学生进行自评、他评最直观最快捷的一种方法。
2.在作文评讲中转换师生角色,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会评讲文章。具体内容:教师先确定一篇典型作文,抄在黑板上,拿到课堂上集体修改。老师向学生提出作文评改的基本要求,按照中心思想要明确,围绕中心去选材,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开头结尾,错别字、标点、语句等统一要求和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共同讨论,评议优劣,肯定成功之处,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分组讨论写出评语,接着综合各小组评改意见,师生共同给文章用符号修改,初一教材上就有修改符号,这些要学生记住;.会眉批。能改正错别字,改正病句;能评析词语用得优劣;会旁批。能看出优美语句,并能赏析,能对文章开头结尾、段落层次、总体结构等进行点评;能够根据不同文体来下总评语。能够评出作文的优缺点;会评讲。能看出别个同学评语的准确与不准确,并能提出正确的建议。学生们批改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一种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作文水平高的学生批改水平差的作文,会帮助作文水平差的同学提高;差生批优生作文会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评价修改后,由学生再一次誊写,张贴在优秀作文栏中展览。在适当时候,向有关报刊推荐。集体评改作文真正调动了同学们的思维,激发了同学的兴趣。文中优点是学生指出的,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发现的,如何改,又是学生想出来的。开发了学生智力,教给了学生方法。
3、自我评改就是学生自己评改自己的作文。这一步也极其重要,自我欣赏优点,找出缺点。因同学已有集体评改、他人评改的经历,自我评改也就水到渠成了。尽管水平不同,但同学知道了从何处下手,按老师要求一项一项有条不紊地认真修改。审核自己习作过程,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升华和飞跃。自己评改自己的习作,是评改作文最终的落脚点。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学生作文互相批改现状以及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并加以分析综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实验研究法:以课题研究计划为目标,对各个阶段的研究不断地进行计划、研究、总结、修正,使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合理。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不断地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来指引今后的教学工作。
五.研究成员——初三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陈芹
六.研究对象:初中初三年级学生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10月—— 2010年11)学习理论,酝酿方案,起草论证,形成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按计划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整,搜集整理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并小结;
第三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0月)资料整理、总结,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八.预期成果
1.形成成果研究报告。
2.教师发表论文和学生发表的作文
3.学生的互相批改体会和讲评体会资料
4.自主互动作文批改减轻了教师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学生形成互相批改习惯,会评讲作文,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了理解与沟通
第四篇: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魏书生)
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魏书生)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需要不需要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看法就不一致了。
有的领导,有的学生家长,也有的老师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在一些地区,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个别教师刚刚引导学生自批或互批几篇作文,立即受到指责批评,全盘否定。
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千百年来,许许多多高水平的老师,认真负责,不辞辛劳,斟酌权衡,仔细批改,引导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写出了上亿篇好文章,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无缘得遇良师,无钱能进学校,他们便刻苦自学、多读勤写,自思自悟、自批自改,却也能够无师自通,写出大量的好文章,好作品,有许多甚至是世界名著。
我觉得两者都不应以自己的成功为论据,来否定对方存在的价值,那势必使自己的思维进入狭隘的片面的误区,互相指责,一团混战,共同堕入偏见的狭谷而离真理的高峰越来越远。双方都应在自己的成功与对方的成功中得出这样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可以各异,殊途能够同归。通俗一点儿说,就是一件事儿有一百种不同的做法。
这些年来,我用的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方法,边指引学生写作文,边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教两班语文课,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两座大山,于是我们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学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
为了提高学生的批改能力,我从1979年3月起,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两座山。
开头有人议论纷纷,说我偷懒的有之,说学生水平低批不好的有之,说作文水平会下降的有之。但我心里有数,因为学生在批改过程中积极性很高,批改得比我还认真、还仔细。批改后,学生们对同学写的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以前关注我写的批语的程度,有的还为一条批语是否准确展开热烈的争论。既然这样,学生成绩一定能提高。
果然,半年以后我们班的作文成绩在全县就遥遥领先了。领导、家长所关心的无非是成绩,学生成绩高了,又学得积极主动,你采用的方法,尽管他们不理解,也就不再干涉了。
自那时到现在,我已经有16年零6个月的时间没批改过一篇学生作文了。我心里清楚,这种一篇不批的方法绝不是最好的方法。倘若我批1/咸或1/10,学生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得更快。但我为了证明教师不批,学生作文水平一样能提高,就一直坚持不批一本。学生能学会批改吗?回答是肯定的。后进学生也能学会吗?也能。
怎样批改作文?我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10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10个方面写出批语了。
以下10个方面,每个方面给5分,一篇作文满分为50分。
1.格式是否正确
刚入学,我喜欢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锗,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意卷面了。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文要经过甲、乙、丙、丁4个人之手。甲批错别字六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丙发现本文错字是八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我还要抽查,重点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有五处扣五分,超过五处,不再多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他进步了》,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芦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家乡赞》,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结合得怎么样。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练,重复、罗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句之间衔接不连贯者,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由于我讲课用的时间极少,批改作文的任务多数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200字以上。有一次我们班学生写作文《仙人掌》,这篇文章的平均字数才600,可全班同学批语的平均字数却有260字。有一位同学用红笔写满了两页作文纸,仍意犹未尽,在第三页又写了几行,批语竟达560字之多。
学生批改作文,关键在于同学生商量,研究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学生心理,组织得好了,才有实效,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
有一名学生问我:“老师,您猜我最爱上什么课?”我说:“不是体育,就是音乐!”“都不对,我最爱上批改作文这节课。”“为什么?”“我特别愿看别人的作文,又很愿给人家挑毛病。”
1984年,我让我担任班主任的两个班的学生投票表决:是老师给批改作文好,还是互相批改好。共106名同学投票,98人认为互相批改好,只有8名同学认为老师批改好。同学们分析,这8名同学为什么愿让老师批改呢?同学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刚转到班级不久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尝到互相批改的甜头。
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处呢?十几年的实践,使我觉得有五点好处: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第四,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五,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如果认真找,还可以找出互批作文更多的好处。不能否认,世间万事万物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失,互相批改作文既然有好处,便也一定有弊端,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强的班集体,弊端可能会更明显,倘组织引导不好,会弄得一塌糊涂。正因为如此,试行学生互批作文的教师才更应认真思考,细致分析,耐心具体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以兴利除弊。16年学生互批作文的实践告诉我,互批作文,利大于弊,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我是不会再重走被两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路了。如果有变化,那就是再探索更好、更科学、更节省时间的作文批改之路。
第五篇: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作文批改又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大课题。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师全批全改作文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教师工作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把作文的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作文批改课要有学期或学年的计划,并能长期坚持;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会批改作文;加强流程管理,组织学生互批作文;注重实效,合理组织评议,并及时总结批改成果,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得到提高。
关键词:课程标准作文批改方法探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作文批改又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大课题。长期以来,语文老师的一般做法就是老师全批全改。但由于所教班级学生多,作文数量大,学校查得紧,我们又不得不在作文评语上打点儿折扣,有时候便免不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结果是耗时费力,效果并不见佳。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批改真正地对学生作文起到指导作用呢?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一问题,也做了一点儿尝试,下面我就和大家谈一谈自己在作文批改中的几点做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所以教师必须利用作文修改课引领学生自己进行作文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那么该如何上好作文修改课呢?
一、教师对作文修改课要有学期或学年的计划,并能长期坚持。因为作文修改课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节课两节课就教会学生全部。谁都知道,一篇作文包含的要素很多,标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立意是否深刻、构思是否合理、中心是否集中、选材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晰,况且每个要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教师或整个教研组制定长期计划,统一协调。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改作文
首先,教会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完作文后,应该自己独立修改一至两遍,看一下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等等。
其次,要求学生互批互改。互改时注意两点,一是既要省时又要注意质量,第一遍,学生快速浏览,勾出错字、病句;第二遍,学生精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写好眉批;第三遍,学生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总批。二是批改要抓关键,抓重点。就是 1
看中心是否明确,段落是否分明,观点是否正确,文风是否端正,语言是否通顺,字体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恰当(每次作文可侧重一两个问题)。
最后,要求学生写好眉批和总批。告诉学生眉批要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准确性;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具体性和建设性。总的要求是多肯定,少批评。
三、加强流程管理,组织学生互批作文
(一)同桌互评,这只限于简单问题的修改,例如标点符号的用法、格式,错别字等。大多同学在作文中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一“逗”到底,甚至一篇文章中没有一个标点。有的不注意标点符号运用的格式,在每行开头的第一格用句号、逗号、顿号等标点,这些问题较简单,让每个学生批改,是能完成任务的,同时也通过“挑别人的刺”,意识到了自己下次写作文可要注意的问题。
(二)小组共评。教师在课前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作文,课堂上把学生按不同水平分成四至六人为一组,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修改一两篇作文。在修改过程中,每个人都要进行阅读,然后发表见解。如遇到自己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改,并征求作者意见。对有争执的问题,老师要给予点拨解决。这样,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特别是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环境,体验自己的力量;既发挥了群体的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自改的能力。
(三)示范修改。教师展示四五份作文,示范性地全班集中批阅,然后再让学生批阅其他作文。
值的注意的是课堂作文修改,尽量不要让学生批改自己的作文,因为自己作文存在的毛病不一定自己能发现得了,自己的思维定势也限制了自己不一定能改得更好。
二、加强流程管理,组织学生互批作文
1、教师将学生的作文作初评,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组合,力求优中差搭配好,然后按六人一组分为若干份。
2、学生自由组合,(最好是就座位围拢),六人一小组,选出小组长。组长将教师分发的六篇作文编号,然后分发给每个组员。
3、按照教师批改作文的要求,学生批改作文,写好眉批和总批。每个组员看完一篇作文后,按编号将所给分数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组员之间交换作文,评完六篇后,将分数交给小组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不同
意见或者拿不准的问题,可以在组内商量、辩论,也可以请老师参与解决。组长汇总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然后再算出总得分。最后将分数写在作文上。
四、注重实效,合理组织评议
1、组长从六篇作文中找出一篇得分高和一篇得分低的,组织全组人员进行评议,要说得具体,说清为什么给高分,为什么给低分,做到给分有据,扣分有理。
2、学生评议的方法可以灵活掌握,自由实施。例如,可以将得分高的作文展示在黑板上,或者利用多媒体作平台展示,或者复印若干份分发给全部学生,或者在课堂上表情朗读。得分低的作文的评议要注意照顾到作者的情绪,要让作者既明白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又不受到自尊心的伤害,以促进其努力写作。对有创新意识的作文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褒扬,对文章中的不足也要言之有理,提出其希望。当然也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给予适当指点,正确引导。
3、学生做笔记,写后记。在批改或复阅本组其他学生的作文时,要求学生把妙语佳句、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记下,为以后写此类文章积攒经验。
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时,既要看原文,又要看批语,改正错字、病句,甚至重写,然后对照笔录别人作文的优点,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学生的每次作文都会有一个升华。
最后,笔者希望真正能扭转对于作文修改课的一些偏差认识。过去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了“写”,宁可花两课时让学生写,也不愿花两课让学生改,课堂写作文天经地义,课堂改作文就有点“奢侈”,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再者不能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天经地义的责任,让学生修改作文是老师偷懒、责任心不强。我还是要说,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过程是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积累、自我表达、自我完善的一个有效平台。也只有在课堂上教会了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作文修改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外进行修改,那时,也许才真正会“事半功倍”、“教是为了不教”呢。
总之,只要教师肯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方法,关注细节,就一定能够搞好作文评改,为自己的作文教学迎来美好的明天。
*************************
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我要求他们:1.自念自改。把自己写好的作文至少自念两遍,做到边念边改.2.互念互改在自念自改的基础上,找一个最喜欢的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同学听,由同学修改,再让那个同学把自己的作文念给他听,由他修改。为使他们的作文在自念自改、互念互改中取得好的效果,我为他们提供了六条修改作文的要领:
1、改正错字。
2、理顺句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顺当。
3、改正标点。4.看作文内容与题目是否相符。
5、详略是否得当,条理是否清楚,层次是否分明。
6、是否有中心等。这样,不仅使他们知道了作文应该改什么、怎样改,还使他们知道了好作文是靠改出来的。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这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所以我们新课标下的作文批改,应该让学生主沉浮。
多少年来,有人慨叹:写作文,难!其实评改作文更难。“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成了衡量中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能力和态度的重要标志。学校和家长也都认同此理,认为只有这样做的语文教师,才是最认真、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语文教师无不叫苦不迭,于是将学生的作文圈点成“满堂红”,累
死累活不说,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未见多少起色。那么我们该怎样有效率批改作文呢?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做法提几个建议。
1、教师将学生的作文作初评,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组合,力求优中差搭配好,然后按六人一组分为若干份。
2、学生自由组合,(最好是就座位围拢),六人一小组,选出小组长。组长将教师分发的六篇作文编号,然后分发给每个组员。
3、按照教师批改作文的要求,学生批改作文,写好眉批和总批。每个组员看完一篇作文后,按编号将所给分数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组员之间交换作文,评完六篇后,将分数交给小组长,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拿不准的问题,可以在组内商量、辩论,也可以请老师参与解决。组长汇总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然后再算出总得分。最后将分数写在作文上。
五、要及时总结批改成果。无论是同桌互评还是小组共评,都要及时挑选出优秀作文,老师点评,以巩固强化训练内容。同时及时纠正学生在批阅中的错误地方,由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狭窄、技能有限,可能会把较好的原作改得面目全非,可能会把正确的句子改得成了病句,甚至改变原文好的立意。更有些态度不端的同学可能会在原作上胡写乱画,引起原作者的不满。总结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修改者、原作者之间共同讨论的过程,更是教师深入实际的指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