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专题 冰心宗教文化散文鉴赏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第四专题 冰心宗教文化散文鉴赏
重点: 1.基督教文化对冰心散文主题的影响
2.冰心“母爱”、“童心”、“大自然之爱”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作品中的显现
3.“冰心体”散文的抒情艺术特征 4.“冰心体”散文的语言风格。
难点: 基督教、佛教文化,儒家思想对冰心人格形成及其散文的影响
一. 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冰心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代开拓者,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创作年龄最长的女作家,著名的诗人、散文大家、儿童文学家和翻译家。她于1919年8月25日在《晨报》上以谢婉莹的名字发表《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为营救被捕的爱国学生仗义执言而第一次登上文坛,在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和社会活动中,她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为儿童的教育事业,为中外文化合作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在散文领域,冰心是中国现代美文的最初奠基人。“五四”新文学初期,在新文学散文园地里,大多是以杂感、议论为主的匕首、投枪式的杂文,如《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的鲁迅、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等,对黑暗的现实和封建思想展开猛烈的批判,洋溢着昂扬奔放的战斗激情。与此同时,另一派持缜密、漂亮风格的“五四”美文也异军突起,且为数众多,几乎囊括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两大文学社团的主要作家。而冰心的散文的影响不在持平和、冲淡的周作人的美文影响之下。她创造的带有“小诗”味的散文更容易引起涉世未深的青年读者的共鸣与模仿。正如阿英曾在三十年代中期所评价:“谢冰心这个名字,和中国新文学运动初期的历史,是很密切的联结着的”。她的散文“在青年的读者之中,是曾经有过极大的魔力。一直到现在,从许多青年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冰心体’的文章,在当时,是更不必说了。青年的读者,有不受鲁迅影响的,可是,不受冰心文字影响的,那是很少。”①
二.何谓“冰心体”散文?
指以凝炼、典雅、清隽、行云流水似的文字,倾诉自己心中的话与真情,即宣扬以母爱,童真之爱,自然之爱为内容的“爱的哲学”思想;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巴金在1941年曾深情地回忆道:“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了的母爱。” ①
阿英:《〈谢冰心小品〉序》载《现代十六家小品》,1935年光明书局出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② 散文是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她说:“我知道我的笔力,宜散文而不宜诗。”她的《笑》,发表于1920年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上,是现代文学上较早的引人注目的美文小品。刊载后,学校竟相选入课本,语法学家把它做通篇读解,可见影响之大。在漫长的八十年创作历程中,冰心一直是纵横驰骋在散文的广阔天地,她一生写了800多篇100多万字的精美散文,相继出版过15本散文集,堪称一代散文大师。人们提到新文学美文,总是以“冰心、朱自清”并称。那么,让我们走进冰心散文的思想艺术世界。
第一节 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一、冰心散文的理性色彩 作家独特的艺术世界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作家对现实人生世界的理解与态度,以及对自我人格的思索。表现在其作品中,便是通过作品题材的选择,意图的构思及语言的选择运用所表现出的作品的主题、是非观念、爱憎情感。这是作家“艺术世界”的深层次的内涵。
二是作家表现这种理解与态度所采取的艺术形式及风格。这是作家“艺术世界”的表层次的内涵。从这两方面进行较深入的探寻、研究对冰心散文的整个“艺术世界”是很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
冰心散文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如基督教、佛教文化等影响。其中主要是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并渗透在其散文的理性思考和人格塑格之中。冰心从不隐讳自己同宗教的关系,她以基督教“爱”的精神和思想作为自己最崇高的人生宗旨,尤其钟情于基督的“爱的人格”,并在自己的作品里与为人处事中总自觉不自觉地将基督教新教中的自然神论和自由主义神学融合在一起,使她的作品显示出独特的理性色彩和人格光辉。然而,在过去多年的极左政治文化高压下,冰心为此受到批判、迫害;文坛评论因怕被扣上“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或怕陷入“信仰主义”而回避这个问题,从而导致对冰心散文理解错位,因此,近年来已有研究者关注到这一现象并进行探索,这是很有意义的。
(一)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针对人生的探索
1.对生命主题的探讨
这是冰心早期散文突出的主题之一。例如:在《往事<“无限之生”的界线>》中种种疑问,以及认识的冲动与终极实在者结合的愿望。它混合着人类的宗教情绪,促引着冰心去思索,并痛苦地,艰难地寻求着答案。
《往事·问答词》是冰心对生命主题的探讨,也是“现实我”与“灵魂我”的较量。“现实我”,②
巴金:《〈冰心著作集〉后记》,1941年转引自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汇编》第255页,北京出版社1984年12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感受到人生虚无与浑噩,“我想什么是生命!人生一世,只是生老病死,便不生老病死,又怎样?便流芳百世又怎样?百年之后,谁知道你?千年之后,又谁知道你?人类灭绝了,又谁知道你?便如你我月下共语,也只是电光般,瞥过无限的太空,这一会儿,已成了过去渺茫的事迹”;冰心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于是冰心想从幻想的理想世界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中寻求解决办法。然而,冰心发现,撇下人生来赞美自然,讴歌孩子,一般是自欺,自慰,世界上哪里快乐光明?“这只是闭着眼儿想着,低着头儿写着,„„„抬起头儿,幻象便走了!乐园在哪里?天国在哪里?依旧是社会污浊,人生烦闷!”
“灵魂我”的回答是:人应将自己融入自然界与宇宙并赞美它们,永远存有希望,并不停创造,生命的真谛正在于脚踏实地。这代表了冰心的基本人生观,生命观。2.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往事》
(一)的二十篇散文中。比如:
第一篇;是对生命过去的怀念,现在的热爱、珍惜和对未来的神秘感。
散文开篇第一段便充满着浓浓的诗意:“将我短小的生命的树,一节一节的斩断了,圆片般堆在童年的草地上。我要一片一片地拾起来看:含泪的看,微笑的看,口里吹着短歌的看。难为他装点得一节一节,这般丰满而清丽!”第一个圆片让冰心看到的是在大海边度过的快乐、憨嬉而又寂寞的童年,大海培育了冰心宽广的胸怀,沉思而极富想象力的秉性;第二个圆片,让冰心看到了自己五彩缤纷的青春时光;第三圆片,充满了神秘,又充满了迷惑,它富有吸引力:生命是如此美好,充满生机。因此冰心在文中两次抒情道;”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第二篇充满人生哲理。
冰心开头便是一句“黑暗不是阴霾,我恨阴霾,我却爱黑暗。”而作者“颂美”、“讴歌”黑暗的原因,是它能将现实中的一切“消灭调和于虚空混沌之中”,进入一个“无人我的”世界。于是,人与人相对已分不清是自己还是他人,没有了任何隔阂,只是片心心相印,“入耳都是天乐一般。”但华妹无意中递给“我”的一朵茉莉花却打破了这个佳境,因为花香让黑暗中的“我”显形。因此,冰心说“华妹呵,你终竟是个小孩子。槐花、茉莉花,都是黑暗中最着迹的东西,在无人我的世界里,要拒绝这个!”其间的为人处事的哲理意味深长。
第三篇,通过回忆自己幼时在黑夜中登楼盼母归的体验,象征性地揭示出人生如同飘浮在大海之中的一盏明灭的孤灯,只有点燃生命的爱的灯光,生命之灯也才能点燃。
而“爱”能将人从绝望中拯救出来,让生命之灯变得如此美丽,充满希望:“生命之灯燃着了,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爱的光从山门边两盏红灯中燃着了!”
第五篇,通过观戏从热闹到曲终人散,感悟到人生如戏。但即使如此,冰心仍坚定执着地唱道:“我爱这几小时如梦的生命!”这种对人生、对生命愈悟得透彻,愈更珍爱的豁达,睿智贯穿着冰心的一生。她在《霞》一文中说:“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这正是一种阅尽人生昭示来者的箴言。
第二十篇,写对海葬的壮美的向往,充分表现出冰心对世俗生死观念的超越。
‚躯壳用缟白的轻绡裹着,放在一个空明莹澈的水晶棺里,用纱灯和细乐,一叶扁舟,月白风清之夜,将这棺儿送到海上,在一片挽歌声中,轻轻的系下,葬在海波深处。……以万顷沧波作墓田,又岂是人迹可到?‛然逝者并不孤独,‚更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悦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的乱星孤月,水面的晚烟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从此穆然,超然,在神灵上下,鱼龙竟逐,珊瑚玉树交枝回绕的渊底,垂目长眠:那真是数千万年来人类所未享过的奇福!‛
真是字字玑珠,璀璨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展示出作者丰富、神奇的想象,豪迈、洒脱的气魄,空灵、瑰异的意境,将海葬描写得真如同天堂一般。其文笔的清丽,潇洒且富有哲理,充分显示出一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冰心思想的深邃。
因此,冰心在《十字架的园里》,对生与死的意义有了更透彻地领悟:“纵然天下事都是可怀疑的,但表示我们生命终结的那十字架,是不容怀疑的,不能怀疑的。在有生之前,它已经竖立在那里,等候着我们了。生前的友!死后永久的伴侣”而那长眠的人,“他们已将历史中的悲欢离合,交还给了世界,自己微笑着享受他们最后的安息了!”“在这里,什么界限都消灭了”,生与死“只隔着一个神秘的十字架呵!”正是基于这种对生命的领悟,冰心在散文结尾以诗的形式道出了她的大彻大悟:“ 人类啊!/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这就将对生命价值思考的终点归结到一个“爱”字”。
(二)对世界本质“爱”的概括,即针对人性的思考,是体现冰心散文理性色彩的又一重要方面。冰心“爱的哲学”的内涵是由母爱、童真之爱、大自然之爱三者组成,可谓三足鼎立。这三大主题贯穿了冰心全部创作(小说、诗、散文)。“爱”成为冰心作品宣扬的总主题,也成为冰心作品独具魅力之所在。冰心的“爱的哲学”有着自己深思后的逻辑思考体系。
1. 母爱”。
在冰心看来这是一种本能的、原始的、无条件的、血统的爱,它最无私且最深沉、弘博。‚只要我能倚在她的身旁,伏在她的肩上,闭目宁神在她轻轻的摩摸中,我就能得到莫大的慰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安与温暖,我就能再有勇气,再有精神去应付一切。‛
(1). “母爱”在冰心的眼中,俨然是点燃生命之灯的圣火,是使世上人和人,人和万物种种之间幻出一种互助和同情的如火如荼的“爱力”。这“圣火”与“爱力”将“使这疲缓的人世,一步一步的移向光明,”使“人类在母亲的爱光之下,个个自由,个个平等”
(2). “母爱”也是公正的。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只有普天下的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量,„„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小朋友!我敢说,也敢信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敢来驳我这句话。当我发觉了这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① 冰心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作品涉及了伟大的母亲的爱,对母爱的颂赞渗透在字里行间。
例 《寄小读者·通讯十》里,冰心通过母亲回忆之口,叙写了自己幼时体弱多病,是母亲那像大海一样的深厚、宽广、无私的爱,为自己幼小微弱的生命之舟护航。(略)
例 《纸船》
(略)
(3).“母性的爱”也即那神秘而伟大的“宇宙之爱”(“造物者之爱”)。冰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的爱都植立于“母性的爱”,换言之,“母性的爱”是宇宙间一切爱的基础和源泉。而“母性的爱”也即那神秘而伟大的“宇宙之爱”(“造物者之爱”)。她在《悟》里这样解释“母性的爱”与自然之爱,人类之爱、“宇宙之爱”之间的关系:“自此推想,你就可了解了世界。茫茫的大地上,岂止人类有母亲?凡一切有知有情,无不有母亲。有了母亲,世上便随处种下爱的种子。于是溪泉欣欣的流着,小鸟欣欣的唱着,杂花欣欣的开着,野草欣欣的青着,走兽欣欣的奔跃着,人类欣欣的生活着,万物的母样彼此的互爱着,万物的子女彼此互爱着,同情互助之中。这载有众生的古地,便不住的徐徐前进。懿哉,宇宙间的爱力,从兹千变万化的流传运行了。”
因此,冰心发现了一个神圣的秘密:“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浅显,而大人们以
②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冰心特地将这句饱含哲理的话加了引号和着重符号,我认为是有其深意的。它可以说既是冰心“爱的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又是其理性思考的终极结果和目标。它将看似“幼稚肤浅”的“母爱”提升到了一种“大爱”,一种“神爱”,一种“宇宙之爱”。而这种对世界本质的“爱”的概括,恰充分体现了冰心“爱的哲学”观点的深刻性和超越时空的意义和价值。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今天,我们终于明白了八十多年前,年轻冰心的那个关于母亲与母亲,孩子与孩子,即人与人从前生到今生到来世都紧紧相连,都应心心相爱的著名公式,并非“玄 ①②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冰心散文》第166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见《冰心散文》第166页,同前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乎”,并非“幼稚可笑”,甚至蕴含着的也决不只是冰心的一片纯真和热诚,而更是凝结着她冷静的,超越时空的理性思考:人类社会本身是缺乏爱的。而没有了爱就没有一切,不懂得爱就无所谓苦难,不理解爱的人,也不会真正体会到苦难的味道。爱与苦难并不是相对立的,而恰恰是一体的。因此,冰心并非无视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苦难,她也清楚她所宣扬的“爱”的思想的效力。但她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坚定地传达出一个强烈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就能化解一切。所以,“爱”在冰心那里,并不是治愈某种苦痛的具体药方,而是一种超越现实苦难的精神寄托,或者说是一种宗教精神的“祈祷”。
对于人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当代西方的思哲们已经清醒地看到了理性主义和物性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所陷入的无法摆脱的窘境。“我思,故我存在”与“我欲,故我存在”这两个陈述话语不仅难以表达人之存在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反因理性主义和物性主义的二无对立,使人陷入悖论所编织的怪圈,“人没有理性就不成其为人,而理性的沉积越多,人丧失的也就越多;人是自然界的生命机体,但当人完全沉落于自然本能之中,人就变成了物。”①
因此,加谬说“我反叛,故我存在”。它使人从反叛之中获取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直接地面对生存境遇中荒诞,勇敢地正视生命存在的虚无,并用自己的生存方式去与荒诞和虚无抗争,从而获得一种西绪弗斯式的崇高。但这并不是满意的答案,因为当反叛与抗争的过程一旦停止西绪弗斯便会陷入极度悲苦之中,人之存在的价值又体现在何处呢?“人总得有条有路呀!”这是陀斯妥耶夫斯基面对无奈、荒谬所发出的呼声。
于是,有神论存在主义者认为,可以引入“无限者”、“上帝”、“存在之上的存在”等概念。认为人的祈祷是一种人向神性的召唤,是人召唤神性引领人的飞升,而进入一种超然旷远的境界,让人彻悟宇宙人生的奥义,感受心灵律动与宇宙律动的隐秘冥契,从而将人之生存提升到一个神圣的高度。
《约翰福音》第8章中,基督耶稣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真理又是什么呢?基督耶稣是“宇宙间爱的结晶”,是“天婴”,基督就是真理;当人充满了“爱”的时候,对宇宙万物的一切,就会从心所欲,也就求得了自由,并服务于众生。燕京大学校训——“以真理得自由而服务”便是由耶稣的话转化而来。作为燕大的“斐托斐(phi tau phi)名誉 学会”的金钥匙奖获得者冰心来说,这条校训对她“爱的哲学”和爱的人格的形成是颇为关键的。
冰心在作品中,把她的“爱”奉献给孤寂冷漠的超人,奉献给天真的儿童,奉献给纯净的大自然,同时又用爱来鞭挞无情冷酷的社会,鞭挞婢琐自利的小人。
①
宋一苇:《诗性、神性与人的无限敞开性》见《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她坚信“世界上的力量,永远没有枉废:你的一举手,这热力便摧开了一朵花;你的一转身,也使万物颤动;你是大调和的生命里的一部分,你带着你独有的使命;你是站在智慧的门槛上,请更进一步!”④ 冰心相信“爱”是点燃生命之灯的“圣火”,人虽然不可能真正达及或直面神性,但人却可以借助内在的爱感受的心去感受体悟神性,而世上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的互助和同情就会产生一种如火如荼的“爱力”,这“爱力”就将推动着“这疲缓的人世,一步一步的移向光明”。这就是冰心的“爱的哲学”要传递出的坚定信念。
2. “童真”,即追求童心的复归。
这是冰心“爱的哲学”三足鼎立中另一重要的一足。她在《寄小读者》、《往事》、《山中杂记》等为孩子们写的散文里,模仿小孩子口气,说天真的话,不仅尽情地展示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写出儿童的情态美,心灵美,而且总是用优美的笔触,把大自然的美和纯洁的情感奉献给孩子们,使孩子们得到美的享受。
冰心的作品充满了对童心的崇拜,成人的互相倾轧,伪善诡诈及“烦杂之心”常与儿童善良、纯真、富于同情心相对立。冰心认为这珍贵的“童心”,正是“从宇宙之灵”给人类“极大无量的快乐与慰安”的源泉。认为儿童的天真纯洁的互爱精神,可以扶持慰藉苦难的人生。
因此,她在《好梦》、《寄小读者》系列散文中,执著的强调这种怜念的同情心是创造建立大事业的本钱,从而进行讴歌和赞美。冰心在《寄小读者·通讯一》中向小读者们立下志向:“有一件事,是我常常用以自傲的:就是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到我转入另一世界时为止,我恳切的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冰心以她一生的为人为文,充分证明她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例 《寄小读者·通讯一》(略)
例《往事
(二)·二》中,冰心写下这样一个充满了姐弟挚情的动人场面:
冰心留美即将离家。晚上与友人话别回到家,刚走到院子里,明明听见母亲与两个弟弟在断断续续说话。但等到冰心进去时,却“声音都寂。母亲只低着头做针线,涵和杰惘然的站了起来,却没有话说,只扶着椅背,对着闪闪的烛光呆望。” 原来是母亲舍不得冰心走,又不愿让女儿知道。当小弟杰吞吞吐吐说出这个缘由,竟引得大弟涵的指责,于是兄弟俩起了争执:
杰嗫嚅着说:‚我想……我想不要紧的……‛ 涵截住他:‚不,我不许你说!‛ 声音更严厉了。
④
冰心《往事·问答词》见《冰心散文》第44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4月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这时杰真急了,觉得过分的受哥哥的诃斥。他也大声的说:‚瞒别人,难道要瞒自己的姊姊?‛他顽固的抵抗着。
……
涵的声音凄然了,‚正是不瞒别人,只瞒自己的姊姊呢‛
两对辛酸的眼光相触,如同刚卸下的琴弦一般,两个人同时无力的低下头去。我神魂失据的站在他们中间。
电灯又灭了,感谢这一霎时消失的光明!我们只觉得温热颤动的手,紧紧的互握着,却看不见彼此盈盈的泪眼!
弟弟“顽强抵抗”的天真,哥哥严厉喝斥的着急,都只为一个字“爱”,爱自己的姊姊。舍不得她走,又生怕让她知道而伤心、牵挂。就连十二岁的小弟弟冰季也悄悄在姊姊书中留别赠言“别忘了小弟”。这份真挚动人的情,是那样的珍贵,已超出一般骨肉手足至爱之情,更有心灵相通,朋友般的心心相印之情。所以冰心在《寄小读者·二十三》中借苏轼怀念弟弟子由的诗,转赠给最小的弟弟冰季:“‘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小弟弟,我今天以这两句从万里外遥赠你了!”
这种童真之情,促使着冰心为她的小读者写下了大量优美、富有哲理和情趣、充满知识性的散文通讯。直到她的晚年,八十岁时因骨折住院,她仍充满童心地在病房写下了散文《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乐观而不无豪迈地写道:“孔子说他常觉得‘不知老之将至’,我是‘无知’到了不知老之已至的地步”!“这无知要感谢我的千千万万的小读者,自从我二十三岁起写《寄小读者》以来,断断续续地写了将近六十年。正是许多小读者们读《寄小读者》后的来信,这热情的回响,使我永远觉得年轻!„„我希望在一九八一年我完全康复之后,再努力给小朋友们写些东西。西谚云‘生命从四十岁开始’。我想从一九八一年起,病好后再好好练习写字,练习走路,‘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努力和小朋友们一道前进!”
八十岁的冰心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又续写了《我的童年》、《我到了北京》、《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大学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我回国后头三年》等篇。冰心对“童心”的崇拜、赞美,不仅表现在她的作品里,也更融溶在自己的一生的性格里。
冰心以自己血与泪蒸出来的真文字和自己的行为,充分证明她实践了自己在七十多年前在《寄读者·通讯一》中对小朋友许下的诺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时为止。”用母爱和童心来医治社会和青年的心理、精神疾病,使人们快乐起来,并使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逐渐地走向进步,这是冰心善良而真诚的愿望。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3.大自然之爱,是冰心“爱的哲学”三足鼎立中的另一重要之足。
除此之外,冰心还把求援的手,伸向了美丽的大自然。对大自然之爱。美丽而神奇的大海造就了冰心丰富的想象力,宁静、沉思的性格以及宽厚的胸怀;风、花、雪、月、太阳、山、湖更陶冶了冰心那多情善感的秉性。冰心对自然有着一种泛神的宗教的思想,是完全从自然之美感中得来的。冰心认为大自然是壮美、庄严的,而人类却人为地创造出什么贫、富、智、愚、劳、逸、苦、乐等等烦恼,这便是人类社会与美丽的大自然不相和谐的地方。而当你把自己放在自然景物极美的地方,脑中被美感所鼓荡,便不仅可以令人忘却现实,可以忘却自我的存在,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达到“打破自己,与自然调和”的境界。① 这是冰心对大自然的理解。
歌唱自然,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千姿万态给予深情地描写,在冰心前期散文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大海,是冰心的最爱。她4岁时随父母居住在烟台8年,大海成了她幼时朝夕相依的亲人,大海是她的精神之父,情感之母。海“化育”了她,而她彻底地把大海人化与神化了,大海成了她的人格神,而她成了海的女儿——成了“海化”的诗人,这便是她与大海的关系,也是她与自然的关系。
她这样将大海与湖对比进行着赞美“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海是深阔无际,不着一字,她的爱是神秘而伟大的。我对它的爱是归心低首的。湖是红叶绿枝,有许多衬托,她的爱是温和妩媚的,我对她的爱是清淡相照的②”。
她在《繁星·一三一》一诗中这样唱道: 大海呵!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到“海”在冰心整个生命中,乃至整个创作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可以说“海”强有力的主宰了她的精神,影响了她的思想,影响并帮助了她的诗人、散文家的天才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的发展。每当她苦闷的时候,她便觉得是“坐久了,推窗看海罢!将无边的感慨,都付于天际微波。”③
冰心最爱写,写得最多最美的是大海。但冰心写海,从不孤立地纯然地描写海的自然风光,总 ①②
冰心《月光》载《晨报》1921年4月19日——20日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见《冰心散文》第152页,同前 ③
冰心:《繁星·九十》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是把笔深入海的精神内涵,写出她心灵深处对大海的永远倾慕、依恋、赞叹、敬畏之情。
《往事
(一)·十四》鉴赏
这是一篇以海为题材,充满诗情画意,饱含哲理的美文。散文构思精巧。开头二句便是欲扬先抑,先数落海的单调乏味:“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每次和朋友们谈话,谈到风景,海波又侵进谈话的岸线里,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默然,终于无语。”实际上这是正话反说,表面“怨海”,实则“爱海”;用海表象的“单调”,反衬出海内涵的“丰富”,仪态万千。冰心巧妙地通过与弟弟们夏夜乘凉闲聊争强斗胜,比词锋,比联想的情景设置,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夸张等手法,从不同角度展开新奇、丰富的想象,缘情造景,而又借景抒情,描绘了大海的精魂——海的女神。
例(略)
冰心写自然之美的散文有二个鲜明的特征:
● 不仅以她独具的慧心只眼,去发现、观察、描摹自然的表层景色,状态之美,而且深入到情感的哲思的潜层,去体认自然的玄深,去感悟自然的灵慧,使景、情、理三者交相融合,显现出人与自然的相亲、相通、相容的和谐关系。
冰心笔下的星空、明月、雨夜、雪晨、朝霞、暮霭、海波、湖光、山色、塔影、秋树、春花均时时带象征的意味,处处有泛神的情调,似写自然,又似写人写人情,自然与人与己浑然一体。自然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和人的灵性,而人又有着自然的真性,真正做到了“打破自己,与自然调和”的境界。
例(略)
● 大自然对于冰心来说,除了是美的享受,性情的净化、陶冶,灵智的开启之外,更焕发降临着“母性之爱”,“宇宙之爱”的恩泽,使她常常沉浸在自然之爱的温暖,甜蜜之中。
例(略)
总之,母爱,童真之爱,自然之爱构成了冰心“爱的哲学”思想内涵,对于冰心来说,“爱的思想,有基督教的影响,但决不是一种教义的强加,而是她自我心灵反复感悟后的升华与认同。是从生死之间,从母亲的无私、博爱的人格美之中,从人的本性——善良之中,从自然之爱,宇宙之爱的本质之中体验到的一种普通存在的本质现象。正如她所说“感谢上帝,在我最初一灵不昧的入世之日,已予我心灵永久的皈依和寄托。”②
②
冰心:《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冰心散文》第139页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三)冰心“爱的哲学”探源
冰心“爱的哲学”思想的形成,我认为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影响:
1. 来自于基督教教义的影响。而基督教对冰心的影响又主要来自于学校的教育。
冰心在《冰心全集·自序》里清楚地说:“因着基督教的教义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爱’的哲学。”基督教的宗旨,就是爱的宗旨。这一点在后面第十章“爱的人格”模式中,将重点探讨。
而基督教对冰心的影响又主要来自于学校的教育。众所周知,1914年冰心进入北京贝满女子中学读书,1921年从燕京大学毕业,这两所学校均是美国基督教教会所办。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冰心又到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从14岁到26岁整整12年的学校教育时间里,冰心系统地学习和接受了基督教教义的教育,并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这12年是冰心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黄金时光,也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求知欲望最迫切,接受能力最强,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冰心在此期间所接受的基督教的教育,无疑将终身影响到她的思想、人生态度并投射在其文学创作中。
留学初期,冰心曾重病住进了美国青山沙穰疗养院。在治病期间,她得到了教友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怜。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亲自到疗养院看望冰心,并邀请冰心毕业后回燕大任教,这使冰心大为感动。留学期间,基督教新教义否定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信仰权利交还给每个人,肯定个人价值,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博爱思想深深影响了冰心。
冰心再次深深体味到《约翰福音》第13章上基督所言的“彼此相爱”的温暖和慰藉,她不由得感慨道“同情和爱,在疾病忧苦之中,原来是这般的重大而慰藉”,“这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世界之所以成世界呵!”她甚至觉得能悟透这一点,连疾病变得不值得一提了,“我一病何足惜?病中看到了人所施于我,病后我知何以施于人。一病换得了‘施于人’之道,我一病真何足惜!”生病的经历使冰心更加坚定了自己“爱的哲学”思想,她由衷地写下发自自己心灵的情思: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①
因此,冰心情不自禁地抒情道:“小朋友!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②”这便是一种爱感和信仰召唤的力量。正如冰心从《圣经》中“上帝是我的牧者——使我心里苏醒——”诗句中获得感悟一样。由此可见,基督教的神性至爱在冰心“爱”的思想中已世俗为一种“母亲至爱”,并将这种至爱的普遍实现寄望于“孩子”,而童真的获得与保持又归结于自 ①②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二》见《冰心散文集》第203页,204页,同前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见《冰心散文》第165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然境界里。
冰心在《赞美所见》中说道:“谈到我生平宗教的思想,完全从自然之美感中得来。不但山水,看见美人也不例外!看见了全美的血肉之躯,往往使我肃然的赞叹造物。”有学者认为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到,冰心“爱”的宗教是基督教的影响,又不全是。但刘小枫近年在《圣灵降临的叙述》中提出英美新教的上帝,“已经是‘自然神论’的上帝”的观点。其理由是,“美国国父们正是以这个自然神论的上帝名义发动了一场世俗革命,建立起一个民主的共和国,自然神论式的基督教随之也成为美国的民族国家式的国教”。①从这个角度看,冰心的大自然之爱的自然神论观点也正同美国新教相吻合。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意义。总之,冰心“爱”的思想的形成,及“爱的哲学”中母爱,童真之爱和大自然之爱三大主题的内涵,无疑是深深烙上了基督教影响的烙印。
2. 来自于家庭的影响。
冰心的家庭,既有着西方式的民主、平等,又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浓浓的爱,这也是潜在地感染、培育冰心“爱”的思想的又一重要源泉。
冰心出生在一个非常幸福、美满且近乎于完美的家庭。她在81岁高龄时写下的《童年杂忆》中深情地回忆道:“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父亲、祖父、舅舅、老师以及我周围的人都帮助我的思想,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
冰心在许多散文篇章里深情地,甜蜜地回忆,赞美父爱,母爱兄弟童真之爱。
例 《往事
(一)·七》语言清丽婉约,感情纯真,将母爱的至真至美表现出来,使人为之深深地感动。(略)
例《寄小读者·通讯十》冰心回忆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说自己童年的事,父爱母爱与童真之可爱的情状跃然纸上。(略)
3. 来自于“五四”新文学时期的影响。
宣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五四”时代的文化主题和人格精神之一。
鲁迅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有爱,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①
陈独秀在《基督教与中国人》一文中认为,要在冷酷黑暗污浊中拯救起中国国民和文化向世界行进,就必须寻求一种新的信仰,即把西方基督教中,耶稣崇高伟大的人格和热烈深厚的情感,培养在中国国民的血液里,将崇高的牺牲精神,伟大的宽恕精神,平等的博爱精神培植在人们心里成 ①①
刘小枫:《圣灵降临的叙述》第26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见《鲁迅杂文全集》第45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为一种国民素质。
李大钊在《什么是新文学》里更是直接提出新文学要以博爱心为基础。这并非说基督教宣扬的“爱”,能解决一切人生矛盾问题,二十年代前期,新文化阵营内部开始分化,冰心象不少“五四”热血青年一样,陷入了彷徨的境地。如何疗救“五四”青年的时代病及自己的彷徨呢?
作为一个以“问题小说”开始创作并极具责任感的作家,冰心推荐给当时郁闷的青年,同时也以此来安慰自己寂寞和苦闷心灵的一剂灵药便是——“爱”。母亲之爱,童真纯洁之爱,大自然之爱。“爱的哲学”便是冰心吸取中外文化,哲学思潮并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之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观念,也是贯穿冰心一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贯穿冰心小说、散文、诗歌创作的母题。冰心作品无不饱含着对自然、对人事、对生活的顿悟和理性认识。而这种顿悟和理性认识将冰心作品的思想感情上升到哲理性的高度,使之更具有概括的力量和理性的魅力。可以这样说,“爱的哲学”鼓动起冰心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而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又在渲染、传播着她的“爱的哲学”,二者相融合,便化为强烈而激荡的感人力量。
于是,她早期宣扬“爱的哲学”的代表作《超人》中,那个曾信仰尼采哲学,认为人对人都是狼,因而憎恨一切的冷血青年何彬,最终也在一个儿童的启发和一番自我灵魂交锋后,认识到“世界上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
在散文集《寄小读者》中,对大自然的赞颂、热爱;对父母之爱;对兄弟、朋友真情的礼赞;对儿童天真纯洁的互爱精神的崇拜,都被冰心当作解决人生烦闷、社会矛盾的动力,当作可以扶持慰藉苦难人生的一种精神,并一再强调,这种爱和同情心是创建大事业的本钱。
三.冰心“爱的人格”模式
冰心“爱的哲学”不仅是贯穿冰心整个作品创作的母题,也是贯穿冰心99年人生历程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表现在她的人格方面,便是“爱的人格”。它体现在冰心独特的女性观与自己的人格定位和人格理想之中。
(一).基督教、佛教、儒家思想对冰心“爱的人格”的影响:(略)1.基督教教义的影响。
(1)基督“爱的人格”中首先强调“完全的爱”。基督教的伦理生活观的核心有这样一条威力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巨大的命令:“你应当全心全意地爱上帝,爱你周围的人,犹如爱你自己。”②保罗说:道德行为和永生同样被表现为一种内在圣灵的丰收。“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善良、信实、温柔、节制。”⑤
因此,基督教其宗旨便是“爱”。这个爱,首先体现为“爱一切人”。基督教主张尽管爱的对象中可能有许多东西,如令人不喜欢的缺点等,但仍应虔诚地爱他,因为他的本质(婴孩时期)是美好的。于是这种“爱”便体现为一种对所爱者善的关心,一种为他人服务,尽管这种“善的关心”可能是由许多苦楚构成。
这种爱有些类似于母亲的爱,或者说母爱类似于一种宗教情绪。母爱与情欲的爱相比,情欲的爱是自私的——是由快乐决定的,而母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爱,是一种神的本质的爱,“自然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而“任何真正的爱——不管钟爱者本人是否这样认为——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宗教的情感。”“爱是对一切存在物的愉快感知和祝福,是灵魂的袒露,这灵魂向一切存在的表现敞开胸怀,感到一切存在的神意。正如使徒在爱的赞歌中所说:‘爱是坚忍的,是慈善的,爱不嫉妒,不妄行,不自大,不贪荣誉,不求自己的私益,不念旧恶,不喜欢不义的事,唯喜欢真理,万事都容忍,万事都信实,万事都盼望,万事都忍耐’①”。
冰心在《人格》中,恳请上帝,藉自然之力帮助人们创造高尚的人格:“万能的上帝!求你默默的藉着无瑕疵的自然,造就我们高尚独立的人格。”因为冰心认为,最理想的人格模式,便是神之子也是人之子的基督耶稣那种伟大的“爱的人格”。基督耶稣“爱的人格”包含着“完全的爱”和“完全的牺牲”两方面涵义,这不禁令冰心无限的感动,无限的神往。她在1921年5月21日写的一篇散文:《我+基督=?》中,她谈到自己听了一个演讲“西门+基督=彼得‘自己’+基督=?”后,感慨万千,不禁沉思:
“以西门的勇敢,渗在基督的爱里,便化合成了彼得,成了基督教的柱石。我要是渗在基督的爱里,又可得怎样的效果呢?”
冰心认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基督耶稣那样的济世报负和爱意,他的人生便是有价值的,他的人格便是有光彩的。她写道:“基督说‘我是世界的光’。又说:‘你们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使徒约翰说:‘ 那是真光,照亮凡生在世上的人。’”冰心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天才,但若不笼罩在基督的爱的真光里,便“枯寂,黯淡,不精神,无生意。也和走肉行尸没有分别”。而要做“光明之子”,就必须将基督爱的 “真光”渗透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②⑤
舍勒《基督教的爱理念与当今世界》转引自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学选》第1066页,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英]多德:《保罗对今天的意义》,转引自同前,第285页,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①
(俄)弗兰克《爱的宗教》见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第367页,上海三联出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而且要时刻铭记这个方程:“我+基督=?”。
(2)基督“爱的人格” 还有“完全的牺牲”
按照基督教文化,基督耶稣的一生是受难的。他作为上帝唯一的儿子,由圣灵感孕,为童贞女马利亚所生,是真的上帝之子,也真的是人之子。照马太及路加福音书作者看来,耶稣的童年,他的出生及伯利恒的马槽无疑是受难的标记。
冰心曾在《天婴》一诗中歌颂耶稣在马槽降生及伟大的“爱的人格”:“他是王子,/他是劳生;/他要奋斗,/他要牺牲。”
20世纪最有影响的基督教新教神学家,辩证神学代表,巴塞尔大学系统神学教授,巴特说:“耶稣的生活不是胜利,而是屈辱,不是成功,而是失败,不是欢乐,而是苦难。正因为这些理由,它显示人对于上帝的叛逆,以及势必随之而来的上帝对于人的愤怒;但它同时却显示上帝之仁慈,在这种仁慈中,上帝会把人的事当作他自己的事,因此把他的屈辱、失败及苦难,也当作自己的屈辱、失败及苦难,这样,这些再不必是人的事了。”①
例 基督耶稣牺牲在十字架上的圣经故事及其原因、意义。(略)
冰心在大学期间就极其仰慕耶稣拯救人类的牺牲精神。她在1923年写的《往事
(二)·八》中回忆自己从小的志向是做一个“守灯塔”的人。其理由是“守灯塔”的人是“光明的使者”,是具有牺牲精神的最伟大、最高尚的人。
3.包含佛教、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
而这一点具体通过她母亲的人格形象和魅力深深地影响、感动着冰心,也成为塑造、规范自己人格的楷模和准则。它们共同构成了冰心近乎完美的人生和人格模式,从而成就了自己的独特的存在和价值:既有着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新道德内涵,又不悖离中国传统道德,有着如善与慈,忠与孝,人伦亲情,同情舍己,隐忍的爱等内涵。因此,在冰心“爱的人格”模式里,中西方道德观念,新、旧道德的人伦理性,如此和谐地呈现出一种默契与互补。于是它满足了当时人们一方面向往打碎旧文化旧伦理的枷锁,回归人性的天然,建立更人性更科学的新道德的理想,另一方面又解决了因文化传统中的旧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意识,作为集体无意识又隐秘地支配着读者的心理深层意识和接受意识,而带来的困惑与不快,从而得到读者广泛的认可和赞赏。值得提出的是,冰心“爱的人格”的这种“中和之美”与“中庸之德”,并非有人所说的是向旧道德“妥协”,相反,我认为这是在中西方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之上,经过冷静、深刻的理性思考、探索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人道德审美特征的,合理合情的人格模式。
①
巴特(karl Barth):《教义学纲要》(Dogmatics in Outline)基督教辅侨出版社1963年版,第149—159页,转引自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第257页,上海三联书店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二)新的女性观
“五四”时期,是一个倡导妇女像娜拉那样反抗、叛逆,张扬个性,冲出家庭藩篱的时代,妇女解放成为先进思想界的广泛共识。恩格斯说:“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① 而女性要重返社会生活领域,争得做人的权利,首先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五四”运动初期,女作家陈衡哲率先喊出女人应自己掌握自己命运,她说:“„„世上的人对于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②“造命”便意味着反抗命运,彻底否定卑弱顺从的传统女性意识,这是闪烁着现代个性主义内涵光彩的人生观。在“五四”女性作家笔下,便出现了“叛女”与“淑女”两类女性形象和女性观。
“叛女”的特征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反叛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空前凸现,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任性又自负。她们毫不留情地讽刺和否认扼杀人性的三从四德传统女性观。大胆、主动地追求爱情,表现出一种任情于至的反叛情绪和与旧历史决裂的气势。丁玲笔下的莎菲,便是“叛女”的典型形象。莎菲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敢于正面痛快地、坦率地暴露自己心灵深处对爱情、性爱饥渴和深深失望,对男性中的弱者和败类尖刻讽刺和否定的“叛女”典型形象。莎菲式的爱情追求洋溢着全新的价值观与精神气息,预示着中国女性将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而“震惊了一代的文艺界”。①
然而,“叛女”们的结局往往是悲剧性。伴随着她们对既过的否定而来的是对现实的幻灭,觉醒的女性一接触现实,便往往陷入精神困境。这困境,首先是黑暗的现实社会根本没有提供女性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可能。正如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指出那样:“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女性不能掌握经济权,没有钱也无处可以挣到钱。而“人必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否则,女性的独立、自尊和自信只能是昙花一现。
其次,传统家庭生活方式,也阻挠着女性踏上社会,与男子一齐享有服务于社会,自由选择爱情的平等权利。再次,即使有些青年女性走出了家庭,进了女子学校,接受现代教育,却又因对“新女性”内涵的肤浅理解或误解而遭到社会非议。因此,鲁迅慨叹“娜拉”们“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当这种绝望和幻灭感发展到极至,便是人物性格,行为的变态,形成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当时一批年轻的女作家,如冰心、丁玲、陈学昭等敏锐地注意到这一妇女问题。她们在其作品里倾诉着对社会黑暗,生命不自由的痛切感受。丁玲《暑假中》描写了一群女小学教员冲破封建 ①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上册,第7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陈衡哲《我幼时求学的经过》见《陈衡哲散文集》下册,开明书店1938年第1版 ①
钱杏邨:《丁玲》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枷锁后,又无路可走而附入精神空虚深渊,以至于心理有些变态,热衷于同性恋的畸形生活。
女性应怎样努力才能得到社会的欢迎和承认?怎样实现个人价值?
1.冰心在提倡彻底反叛封建礼教、封建的女性意识的同时,提出了与丁玲等“叛女”世界截然不同的另一类女性观——新“淑女”型或称作“新贤妻良母”的模式。
1919年她在《晨报》上的一篇散文《“破坏与建设时代”的女学生》,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五四”时期所谓时髦的“女学生”的反感与批评。冰心认为,培养出既是新式女性的生活方式,又未悖离旧式女性某些美德的“新淑女”—— “新贤妻良母”型。这便是冰心的女性观的内涵与标准。冰心主张的这种“新淑女”,“新贤妻良母”型兼有着西方现代民主、平等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冰心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由于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血缘氏族制度,这使得中国社会的宗族、家庭观念历来十分强烈,中国哲学成为一种特别注重家庭伦理道德的“伦理型”哲学。儒家思想以“孝悌”为本,即以亲子之间的爱为社会结构根本的思想,在中国人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若将这种家庭成员之间的“孝悌”精神推而广之到整个社会,便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梁启超曾在《新民说·论公德》中,将中国封建旧伦理与西方资产阶级新伦理比较后说,中国旧伦理“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而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不备滋多”。佛教强调“孝诸父母”。《善生经》曰:“凡有所作为,先白父母”,“父母所为,恭顺不逆”。佛教道德的行为准则是“善”,要求“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丈夫“怜念妻子”,“妻事夫”,“善敬顺夫”。佛教所讲的“善”,大体上“有两种基本内涵:一是要尊重众生,不侵犯众生,不损害众生,进而要帮助众生,乃至度脱无限众生,也就是慈悲博爱;二是排除一切不利于自我修持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也就是说,个人的思想、言论和行为都要有利于修行成佛。”②这与基督教耶稣为了拯救人类,为了使人类与上帝、与世界达成和解,不惜牺牲在十字架上一样让冰心感动。而冰心散文的哲理性正是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宣扬“爱的哲学”,正是为注重作品的道德感化作用。佛教的“忍辱”、“牺牲”是要求信徒坚定信念,忠于信仰,宁愿忍受“汤火之酷,菹醢之患”,也决不作有害众生的事。这与冰心的女性观中赞美的“隐忍”“忠诚”美德相一致。
从平凡人生的点点滴滴中确认母爱的神圣性,集体赞颂母亲隐忍、牺牲、忠诚的崇高,伟大品格,是“五四”女性作家创作的主题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的第一次。因为它烛照了女性生活中一个极为温暖又长期因封建父权、夫权的压制而被文学所忽略了的一个侧面。因此,对母爱神圣性的 ②
参见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257页,第26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赞颂本身就具有反封建的新女性价值观。
但是,由于传统女性长期被困于家庭,所以基本上处于家庭女奴的地位。她们沉默、隐忍,缺少文化,更谈不上觉悟、呐喊。出于天性真挚的亲情、母爱,她们是子女的庇护者,但同时又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和维护者,是无法反抗命运的弱者。所以,“母亲”在“五四”女性文学中大多是慈爱、无私但苦难深重的形象。
冰心,是“五四”女性文学中对母爱赞颂最为突出的作家。她眼中和笔下的母亲形象,却一扫传统母亲的“受害者”、“封建道德的维护者”和“弱者”的形象,而是作为冰心的新女性观的形象代表而出现,即兼有西方新道德和中国传统美德的高尚,伟大的女性——“新贤妻良母”型。这具体通过冰心对自己母亲的人格赞颂而展示出来。
例 冰心在1941年写的《我的母亲》(略)2. 冰心的女性观的价值
一开始就是根植于深厚的东西方文化土壤之中,既属于新观念,又保留了传统道德中某些美好的价值的成分,既不完全现代,也不完全传统。这种新观念与旧意识观念形态相一致,具有“中和之美”与“中庸之德”的文静、稳健而理性的女性观念和意识,它实际上展示出一个中国女性理想的模式或双重追求:做一个扶老携幼,扶助丈夫的贤妻良母,同时做一个充满生命感、创造力、独立有个性的女人,而只有实现了这双重追求的融合,才是具有完整意义的现代女人。因此,冰心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得到不同层面读者的广泛而深入的认可和赞赏,也成就了冰心自己的良知角色和人格模式。
(三)做一个“带着爱的锁链的使者”
贯穿冰心一生的人格精神内核,便是一个“爱”字:爱真理,爱祖国,爱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人民,爱亲人、朋友、师长、儿童、大自然„„。冰心有句格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她一生的行为准则,冰心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有人这样比喻冰心的作品及人格:“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束带刺的玫瑰;„„是历尽沧桑后的大彻大悟,是能爱!又能恨的一团火。”③
从《寄小记者·通讯一》到《通讯十九》,可以清楚地看到冰心“爱”的思想一步步的发展过程,这主要来自于她在异国他乡一场重病的经历。“慰冰湖畔”大自然的宁静和优美的风光,抚慰着她,冰心的心情开始慢慢平复。尤其是疗养院中那些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病友,教友们对她的同情和爱怜,她的同学,师长们怀抱着一束束鲜花上山来看她,连远在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思学院的吴文藻(冰心后来的丈夫)也专程赶到山上看她,给她带来了同情、温暖、关怀和爱,这令冰 ③
参见李辉《晚年冰心》见《世纪之爱:冰心》,第197结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心非常感动,使她深深感受到了“爱”——这世界上最真诚最宝贵的情感。
她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九》中对“小朋友”们深情地写到沙穰养病经历给她的感受(略)
这段发自肺腑的心语,充分证明,冰心早年形成的“爱的哲学”思想,已有了一种更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更进一步的升华:由亲人骨肉之爱上升为一种人类之博爱!因此,冰心决定把“爱和同情”的“施于人”之道,当作实施“爱的人格”的行为准则。因此,冰心对着“小朋友”和这个世界发出誓言:
‚我只愿这一心一念,永住永存,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颂扬这神圣无边的爱!圣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过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是:‘我为这福音的奥秘,做了带锁链的使者!’小朋友,请你们监察我,催我自强不息的来奔赴这理想的最高的人格!‛①
显然,正是这种基督耶稣式的爱的理想和背负十字架的献身品格成为了冰心人生的精神支柱,使她在任何新与旧,苦与乐,荣与辱,得与失,是与非面前都葆有一种真挚与忠诚。一种人格的纯洁性。
她终身是一个爱国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她初期小说《一篇小说的结局》有段独白:“有两件事,我心中永远不至于模糊,就是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母亲”。在这里,“母亲”与“祖国”可以说是同义语了,将祖国等同于自己亲爱的母亲。因此,她在去国之后,对北平苦苦的思念,她说“国内一片苍古庄严,虽然有的只是颓废剥落的城垣宫殿,却都令人起一种‘仰首欲攀低首拜’之思,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故国呵!”③这同样是真诚。
(四)温婉与铮铮风骨。
1945年2月,抗战胜利前夕,郭沫若领衔在重庆起草了《文化界时局进言》,以抗议国民党的独载统治,使文化界遭受更残酷的迫害。当时臧克家找到冰心签名,冰心稍作考虑,便毅然在《进言》上签了名。2月22日,重庆《新华日报》以头版头条登出了有三百多文化人签名的《文化界时局进言》。国民党当局惊惶失措,派人四处动员签名者发表反悔声明。也派人去冰心家,问她“这名是你自己签的吗?”冰心义正辞严的回答:“是”。那人悻悻地走了。这一“是”字,见出了冰心的风骨。“文革”中,臧克家与冰心均下放到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看菜园子。臧克家对冰心说:“你这‘是’字,真是一字千金,掷地有声!”⑦五十年代,冰心曾满怀激情地写道:“我引吭高歌,歌唱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歌颂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歌颂创造我们幸福生活的英雄人民,我描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幸福地生活的新一代„„”这是冰心对祖国,对共产党的爱与忠诚。
①③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二》见《冰心散文》第173页,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版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六》,见《冰心散文集》第188页同前 ⑦
参见臧克家:《遗爱在人间》,见《人民日报》1999年3月19日第12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晚年的冰心,更是将爱与忠诚发挥到极致,这体现为她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爱愈深厚,对不正之风,就愈痛恨。她曾经用“甜、酸、苦、辣”四个字概括自己写作历程中不同阶段和不同风格。她晚年的散文、随笔,最大的特点便是一个“辣”字,她的散文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民请命,干预生活,切中时弊。真是“披肝沥胆、直抒胸臆、无所顾忌,一语破的,展现了一位正直的老作家的嶙嶙风骨,坦荡胸襟”。①
88岁高龄的冰心抓住知识分子待遇不公问题,挥笔写下《我鸣咽着重新看完<国殇>》。冰心针对教育问题,连续写《我请求》、《我感动》、《无士则如何》等文章,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刊载,真是振聋发聩,社会反响极大,充分展示了一个老作家的良知和人格。
正如最了解他的萧乾在“冰心文学创作生涯七十周年展览”开幕式上致词:“冰心大姐深深地爱咱们这个国家,这个古老的民族,这个党,所以对生活中一切不合理的现象才那么痛恨。”
为此,冰心更是身体力行。她为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奖学金、宋庆龄基金会、安徽灾区、福建家乡办学、农村妇女教育和发展基金会、全国希望工程等教育事业,捐赠自己的稿酬近20万元。
就连自己,冰心也愿意奉献给后辈作学术研究的“标本”。1992年,成立了“冰心研究会”。92的岁冰心写了一封仅100 多字的“上同人书”,上面写着她希望“研究者象一位握着尖利的手术刀的生物学家”,把她当作“待解剖者”来冷静、沉着、深入、不容半点私情地进行“解剖”,“对学生详细解说,让他们好好学习”,也以便她来“改正自己”。这是多么宽广而伟大的胸怀,这就是冰心的人格。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生生大德”的人格美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神圣之爱”,泰戈尔的印度宗教中的“梵”的超越三者相互渗透,融和,共同构成了冰心“爱”的世界——一个真、善、美的同一世界。冰心正是在这融合着中西方文化底蕴,交织着现代思想与传统意识的“爱”的础石之上,建立起了自己的良知意识和人格模式。她以自己99年的人生经历及浩瀚的作品,真正实现了她最喜爱的梁启超手书赠予她的龚自珍的两句诗:“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正是她人格理想与境界。
第二节 “冰心体”的抒情艺术
所谓“冰心体”散文,指冰心极富个性特征的散文风格,它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冰心散文的情感的表达方式,即婉约的倾诉,满蕴着温柔,又微带忧愁,含蓄细腻,有着女性委婉清丽的风致;二是行云流水般的语体风格,这是使“冰心体”大放光彩的最主要特征。在中国现代散文为确立白 ①
霍达:《别情依依忆冰心》,李朝全主编《世纪之爱冰心》第183页,同前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话文的文学正宗地位,同时形成自己审美观念的过程中,“冰心体”散文的产生,显示了中国新 文学的一种新倾向的存在。
一、“顿悟”:睿智的闪光
通过“感悟”,或者“顿悟”来进行抒情达意,是冰心散文最重要的抒情表现方法
(一)什么是“顿悟”?
原是佛教语。指对“真理”的顿然觉悟。佛教提倡信仰证悟,认为只有神秘的直觉才能证得佛教的最高真理。“圣智”便是佛教的最高智慧,是达到解脱的根本途径,是无形相,无名称的,只能意会,不能言说的。后来禅宗更是强调只能用比喻隐语来使人参悟,体证“真如”。而“顿悟”便是与“圣智”的神秘主义方法论密切相联系的佛家语。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创作及古代文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例 敦煌本《坛经》强调“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意即众生对本性由迷到悟的转变在一刹那间,一念相应,觉悟到本性就是佛。①
例 谢灵运十世孙,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文章宗旨》中专门讨论诗歌的体制与作法,他极赞其远祖谢灵运的诗作“发皆造极”,“直于情性”,“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强调言语道断和顿悟是直达诗人最高境界的不二法门。
例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严羽认为“悟”是学诗、作诗的根本途径,不能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他又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段话中的“兴趣”,即美感。认为诗歌的美就在于,它是抒情的,能通过有限的文字给人以无尽的启示,追求含蓄深远,意余言外的深远意境,也即清人王士祺所提出的“神韵”说艺术准则。这恰是冰心散文的主要抒情风格。
“顿悟”亦即“灵感”。它的获得有两个条件: 一是长期知识和思考的丰富积累,二是偶然契机的有效触发。
冰心的散文素以表现事物角度的新颖、见解睿智而见长,但这个角度的获得决非搜索枯肠得来,而往往是“灵感”被契机触发的结果,是一种经过长期思索之后突如其来的使问题得到了澄清的顿悟。冰心非常重视“灵感”,她认为,写散文,重在“要捉住‘灵感’”,即她常提到的所谓“神来之倾”。它或是一个鲜明的形象,或是一个闪光的思想,或是闪电一样激发的诗情。“当作者‘神来’ ①
参见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33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之倾,不但笔下所挥写的形象会光华四射,作者自己的风格也跃然纸上”。①冰心的美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冰心散文存在有三个世界:现实世界,心灵世界,宇宙世界。1.在冰心笔下,现实世界是悲哀的,令人心郁气闷,感到悲观虚妄。例1921年4月10日的散文《法律以外的自由》
2.冰心散文里的心灵世界和宇宙世界却是极为开阔和开放的,有着极大的张力和想象的空间。冰心的心灵和思绪常常超越现实世界和人生的苦难而飞升于天地之间,在大自然中,在心灵世界中去自由地体会、感悟天地之心,自然之道,去倾听和抚摸来自宇宙某种神秘的声音和光芒。并借助自然界无数的意象,如星、光、云、霞、月、影、风、雪、海、树、花、石小动物等自然精灵,将捕捉到的那些使自己深为感动,身心沉醉的超越于世的感受,那些“道心”,那些“灵光”诉诸于笔下,去开启人的愚冥,给读者一种如甘露洒心,如醍醐灌顶之感,使人心感悟、明澈、超脱,进入无滞无碍的自由境界。所以,冰心的散文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神圣”的魅力,充分展示出冰心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境界。
例 《“无限之生”的界线》就是一篇饱含生命哲理的散文。(略)
例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在文中冰心述说了她偶觅到良师与知音的狂喜之情。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及艺术手法对冰心的影响可谓是震撼性的。(略)
例 《寄小读者·十七》鉴赏
该文借助“意象”——蒲公英的特性是平凡、低贱、貌不惊人,它没有“玫瑰的浓郁”,“桂花的清远”之香味,没有菊花的“高贵清华”之千姿百态,所以,它引不起风流高雅人士的青睐,也不曾出现在文人骚客的笔下。但它的品质是却是高贵的。它顽强地跻身于人工精心培植的草坡上,它盛开在深山的积雪中,浓黄而生机勃勃,“竟与梅菊一样的耐寒”。它是野草花,却“很带着菊花的神意”。它从不曾上过“美人头”,但今天“我”感动着它的“情”,把她编成花冠“竟让她在美上头上,照耀了几点钟。” 作者透过这个曾经“戏玩”场面的回忆而获得了顿悟:“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能偏憎”。“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但这种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爱的小朋友,有谁知道?”这与斯宾诺莎、泰戈尔的“泛神论”思想一样,认为万物都是神,实际上否定了神。当天下人都做到了“爱”,那么,对“爱” 的呼唤也就无须存在了,因为“爱”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普遍的习惯。如此境界正是冰心理想的世界。是那样的普通,但冰心却能捕捉到如此深奥的哲理“灵光”,并为之感动,身心沉醉,从中受到启迪。这在“五四” ①
冰心:《关于散文》,见1959年《文艺报》第14期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时期,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冰心的这些充满哲理的,诗意的散文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神奇魅力。
二、满蕴着似水柔情
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说:“区分真正的艺术与虚假的艺术的肯定无疑的标志,是艺术的感染性”。冰心的散文除了散发着醒目醒心的睿智灵光之外,还因其浓厚的抒情色彩而充满艺术的感染性和魅力。冰心的情感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她有着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文艺观。
(一)冰心崇奉和信仰“真”
冰心为人为文第一强调的是真诚。她说:“‘真挚’是一切创作的灵魂和力量!”冰心刚踏入文坛之初,就主张“能表现自己的文学,就是‘真’的文学”。而“真”文学,必须要有个性,是自然的。她说:“真正的文学作品,是充满了情绪的。”“是创造的,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这其中有作者他自己的遗传和环境,自己的地位和经验,自己对于事物的感情和态度,丝毫不可挪移,不容假借的,„„”。①
冰心作品中最美最动人的文字,是她那讴歌纯真的人类感情的“爱的哲学”,以及赞美优美的自然风光的散文。而母爱、童真、自然三者有着相同点:真性。
文学的极致在“真”,而“真”的本质就在于“表现自己”“发挥个性”,这本是文学,尤其是散文创作的基本规律。但值得注意的是冰心在“真”“即”表现自己的基础上,发展了其特殊的内涵:即一是保持作者自我的“神秘境界”;二是始终保持作者自我的“自由境界”。在创作中这两种境界常常交融在一起。
“五四”时期,由于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攻击和张扬个体本位思想,使“五四”的文化主将们无意间构成了一个挑战者的整体,挑战者崇尚“动”,反对“静”的心态使他们的叛逆性格中先在地具有了一种进攻性,这一进攻性在思想深处则可概括为一种“尚力”意识。②即崇尚以“力”为象征的阳刚雄性文化,力图救亡图存,洗涤“东亚病夫”的耻辱。早在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就断言:“二十世纪之新精神,殆将立狂风怒浪之间,恃意力以辟生路者也”。③ 这种“尚力”的雄健之风迅速从当时遍布“中和”之美的艺苑中骤然升腾,而改变了中国柔性文化,获得了审美的胜利,雄健之风成为二十世纪主流文学的特征。
如果说郭沫若可以作为“五四”时期文学“尚力”雄健风潮,以“力”为象征的阳刚雄性文化的代表之一,那么,冰心也可以算作“五四”时期,中国“柔性”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当时归 ①②
冰心:《文艺丛谈》,《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
参见郭国灿:《近代尚力思潮》,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2年6月号 ③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杂文全集》,第19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于“柔性”文化的冰心、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等作家,“虽然都自由地敝开了心扉,但他们的感伤、多愁、苦闷和哀婉不仅有悖于时代潮流,同时有悖于这一审美的时代要求而被排斥于主流文学之外。”①
冰心散文强调即兴抒写,至情流露。她在散文中倾注了对人类全部的爱与真诚,不仅表现了她的信仰、思想和对理想的坚定不移执著而痴情的追求,同时袒露了她的整个心灵,具有动人的感染力。正如茅盾所说:“在所有‘五四’时期的作家中,只有冰心最最属于她自己。”“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没有”。⑤与“五四”同时期女性作家相比,如果说庐隐的抒情哀呤缠绵,清浅直切;陈衡哲的抒情炽烈情热,委婉曲折;石评梅的抒情缠绵忧伤、哀婉深沉,那么,冰心的抒情风格可以用她的《诗的女神》中的诗句来概括:
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
徘徊在冰心前期创作中的,就是这样一位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的女神。温柔、典雅、含蓄、秀逸是她的抒情突出的风格特色,正如同张天翼所言:“显示了作者的女性,使你咀嚼到温柔、细腻、暖和、平淡、爱”。⑥
(二)冰心一生的“儿童情结”
冰心曾说:“我一生只需孩子们追随着我,我要生活在孩子的群中。①因为“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②冰心在《繁星·二·童年》一诗中深情地唱道:“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1923年,在冰心一再提议下,7月24日《晨报》新辟《儿童世界》专栏,第二天,冰心就为小读者写出了《寄小读者·通讯一》。她著名的散文集《寄小读者》,便是当年把陆续发表在《晨报》副刊的《儿童世界》栏上的通讯汇集而成。冰心在《<寄小读者>四版自序》里写道:“母亲付予了我以灵魂和肉体,我就以我的灵肉来探索人生。以往的试验探索的结果,使我写了寄小朋友这些书信。这书中有幼稚的欢乐,也有天真的眼泪!”全书分为《通讯》和《山中杂记》两部,《通讯》共27篇,每篇都是写给“亲爱的小朋友”的,每篇都饱含着对儿童爱的柔情。
1,冰心用童心来写作儿童散文。这表现在选材、叙述手法及语言运用上,表现“童心”,但同 ①⑤
孟繁华:《百年中国:作家的情感方式与精神地位》,《文学评论》1996年4期
茅盾:《冰心论》,载《文学》1934年8月《文学》第3卷第2号 ⑥
张天翼:《冰心》,《文艺月刊》第1卷第3期《十年来中国的文坛》署名克川 ①
冰心:《冰心全集·自序》,《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 ②
冰心:《可爱的》《冰心全集》第1卷第216页,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时,又融入了成人的经历与体验,给予儿童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益智的知识介绍和审美熏陶,如山川地理,自然风光,小动物,人物等。总之,用美好的,高尚的,正义的感情去启迪、感染、教育小读者。
2,冰心在精神上却又把儿童一直当作与自己完全平等的“成人”来尊重。了解他们的自尊心,从不居高临下的以教训者态度写作,也不把小读者当作玩具,而是把小读者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讲述自己生活、欢乐、愁苦、怅惘、怀念,甚至悔恨、内疚„„从而拉近了小读者们与作者的距离,甚至使成年“大朋友”,读了冰心的散文,也有“反老还童”之感。这是冰心散文之所以几十年来一直深受儿童、少年、青年们喜爱的原因。冰心的《寄小读者》除了受到基督教平等、博爱思想影响外,也受到当时胡适和她的老师周作人“儿童本位论”影响,以及从丹麦安徒生写的童话,美国马克·吐温写给儿童看的小说中汲取营养。
例 《寄小读者·通讯二》 《寄小读者·通讯十五》 《山中杂记·埋存与发掘》
3,将叙述语言设计成“孩子气的语言”,以达到体现“孩子们烂漫的天真”目的,这往往是冰心散文也最能激发起小读者的共鸣,充满似水柔情的魅力所在。
例 《寄小读者·通讯六》:
(三)冰心散文中的“柔情”
1.冰心对所描写的对象含着无限的脉脉深情。在冰心看来,人生是“爱”不是“憎”。她曾说:“我生命中只有‘花’和“光”和‘爱’;我生命中只有祝福,没有诅咒”。⑦而“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底有了象温泉水似的柔情”。⑧
例 《寄小读者·通讯十》
《寄小读者·通讯十三》
2.对一切充满着爱,充满着同情,使冰心笔下的大自然也充满了温柔的人情味,充满了灵气。例 《寄小读者·通讯七》鉴赏
这段景色描写和抒情,紧扣住一个“柔”字:不断地拍打着岸边的,是湖水的“微波”,它们层层地漫过湖石,涌到“我”脚边,似乎在温柔而执着地要求着“我”把它介绍到遥远中国的小朋友那里去。
为了强调湖光之“柔”,冰心用了两个夸张的比喻:湖上游泛着的舟“轻如羽毛”,水更是“柔 ⑦⑧
冰心:《寄小读者·十三》《冰心散文》第175页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学·散文二集·导言》转引自范伯群《冰心研究资料》第403页,北京出版社,1984年12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如不胜桨”,以舟轻来烘托水柔,就连湖的名字“Lake Waban”也那么温柔、细腻,而且善解人意,仿佛为体贴“我”正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家乡,祖国的乡愁似的,竟巧合地谐音会意为“慰冰”,于是,眼前的湖便仿佛仁慈的上帝专派来安慰“我”的天使。瞧,这天使般纯净,如诗如画的“慰冰湖”,在美丽而略带忧愁的黄昏时分是如此的“艳冶”、“柔媚”:“岸上四周的树叶,绿的,红的,黄的,白的,一丛丛的倒影散在湖面。”“慰冰湖”笼罩在夕阳的霞光之中,宛如一位“仪态万千”,娇媚的少女。作者的思绪更是浮想翩翩了:湖是海的女儿,因此,慰冰湖应该与海相通的,就象女儿与母亲不管远隔万水千山,心却是永远相通的一样!而太平洋是与我亲爱的父母、兄弟、祖国相连结着的呵!因此,情因景生,情景交融,“我在湖上光雾中,低低的嘱咐它,带我的爱和慰安,一同和到远东去。”慰冰湖景色色彩柔美清新,气氛安宁静穆,情调淡远恬适。作者的思念之情甜蜜而略带忧愁,正如徐志摩那几句写情愁的名句:“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柔美的景色与深沉的思念之情共同营造出一个“温柔之乡”,使读者不禁为之深深地陶醉了。
3.冰心的“温柔”里也不乏风骨与热血。
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爱国军人的女儿。因此,冰心留美时,在《寄小读者·通讯十八》里谈到在日本观光时,见到博物馆中的中日战争纪念品和壁上的战争的图画,“周视之下,我心中军人之血;如泉怒沸”。
71年过去了,在冰心95岁高龄,甲午海战100周年时,她竟然很想写一部关于甲午海战的“大作品”,并且作了充分的资料收集,采访等准备工作。后因几次提笔都象个孩子似的,豪恸大悲,以致于病倒住进了医院而未能完成夙愿。
舒乙先生在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签字薄上,庄重地写下了一行题词:“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舒乙先生说:“十年前,吴文藻先生病逝时,来了许多吊唁的友人和学生,冰心先生当着人没有落过泪。谁都知道,她和吴先生是模范恩爱夫妻。她把泪藏在心里,坦然度过了那段最痛苦的日子,后来写成一篇纪念长文,文字却非常活泼,还写了大量吴先生的笑话。可见,她并不有泪轻弹”。
冰心的豪恸全是为了朋友,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舒乙先生说:“她是一位真人,坦诚而透明,她落的泪,就是她的诗,一种最激烈、最博大、最无私、最奔放、最抒情的诗,字字都厉害,铿锵有声。”②
②
舒乙:《梦和泪》,见《中国作家》1996年第2期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三、“行云流水”与“动中法度”
行云流水似的率真抒情与“动中法度”相结合,使她那“不绝如缕,乙乙欲抽”的柔婉情思,既抒发得从容自在,又如苏州园林曲折有致,曲径通幽,充分显示出冰心温雅、含蓄、端庄的才女性情。这是冰心散文抒情艺术的又一显著特征。
(一)崇尚“表现自己”的“自由境界”。
这便是神往于“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的自由境界。冰心的散文,不以故事、情节或人物塑造取胜。更多的是表现刹那间涌上心头的一缕幽思,一种挚情,一段佳意。所以,她的散文具有一种素朴、单纯、真挚的美韵和诗意,它体现了冰心的审美标准:“最单纯、最素朴的发自内心的欢呼或感叹,是一朵从清水里升起的‘天然去雕饰的英蓉’”。③
因此,冰心的散文与朱自清的“漂亮缜密”不同,一般没有严谨的结构布局的束缚,而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飘逸。但又不像周作人那样的“舒徐自在”,更不像郭沫若的那种天马行空的狂放不羁,它是一种半严谨的自由,有引线的飘逸。
(二)“哀而不伤,动中法度。”
她的抒情是只在自然中浅斟低吟,在爱的理想或幻境中徘徊留连,既没有徐志摩式的丰富驳杂,“浓得化不开”,也没有郁达夫式的“颓废”感伤,她只是天真地抒唱着自己的情与爱,创造着真、善、美同一的境界,连她的感伤也是至纯至洁的,而且含蓄、温柔,“言在意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这“法度”,就是继承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传统——既抒写真性灵,又蕴藉,典雅,凝重;情感虽刻骨铭心,却并不泼洒血泪,而具有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和东方的静穆情调。这“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①
(三)擅长于从生活最细微处寻觅片断情思,然后通过饱蘸着浓情的深切抒写,使作品感人之至。
例 《往事·
(二)·九》写留美离家前夕的离别之痛。文章里感情浪花的每一次冲击,都为这最后的“一恸”蓄势,使那凝重滞涩的惜别情感,最终化作滔滔的泪水。(略)
例 《往事·
(二)·六》中抒写“乡愁”鉴赏:
这篇散文写于1923年9月26日。冰心首次离开父母,祖国,孤身远在大洋彼岸,又恰逢祖国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节”,自然格外思念亲人。
散文始终抓住“看月多归思”,这一主旨,一再渲染自己在中秋即将来临之际,对月亮的极度“恐惧”心理。并通过抒情性描写、议论,不仅揭示出冰心“畏月”的缘由,使前面“畏月”—— ③①
冰心:《<垂柳集>序》,《冰心全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转引自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第404页,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庆幸”——“伤月”——“痛月”之情得以合情合理的成立,关键还道出了文学作品中“月”与人的情感之间,为何有着那样密切而微妙的关系的根由。因此,读来让人不仅深受感染,而且有迷津顿开的审美愉悦。
苏东坡先生性情旷达,潇洒,能够发出“天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能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冰心却是多情善感,细腻且柔弱的。睹月思乡,就没有东坡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古难全”的豁达,洒脱,她“开始诅咒了!”痛切地感到:
‚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泛泛流动的悲哀!
我一翻身匆匆的辞了她,回到屋里来。匆匆的用手绢蒙起了桌上嵌着父亲和母亲相片的银框。匆匆的拿起一本很厚的书来,扶着头苦读——茫然的翻了几十页,我实在没有力气再敷衍了,推开书,退到床上,万念俱灰的起了鸣咽。我病了——‛
至此,“明月”完成了引爆“乡愁”之情的导火索的全部任务。冰心对“乡愁”痛彻骨髓,震撼魂魄的描写、抒情也达到顶点。“乡愁”本是一种复杂的,丰富的,刻骨铭心而又说不清,道不明的,很抽象的一种情感。如何把这种作者个性化体验真切、细腻、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出来,以感染读者,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
冰心首先用了几个比喻:“如立近万丈的悬崖。”“下临无际的酸水的海”,形象地描述了朗朗明月勾起作者“乡愁”的那种“惊悸亡魂”的震撼!紧接着,作者用了“麻痹”这个词,极准确地展示出“乡愁”如“夏空的急电”突降,将以为已“躲”过了“明月”的思乡刺激,心理上毫无戒备的作者震懵了,以致于在这一刹那间,竟似乎失去了知觉和意识能力的情态真切地展现出来,从而具体、形象入木三分地揭示出“明月”对作者心理的打击和情感的破坏程度。这真是一段扣人心弦,而又充溢着浓郁的诗意和女性似水柔情的描写与抒情,使我们好像看到了作者那种被浓浓“乡愁”折磨得柔肠寸断的情景。其文体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又如草蛇灰线式曲折有致,一直蓄势至最后这悲情的大恸,对读者情感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是巨大的。在愈趋浓郁的艺术氛围里,无顾忌地展示自己的心灵,并让它和意境的创造构成完整的统一体;体式上畅达而婉约,缠绵,惊心动魄而又“动中法度”,这便是“冰心体”的抒情风格。
第三节 “冰心体”的语言风格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一.冰心、朱自清语言风格比较
这两位现代散文史上齐名的美文大家,都是一代语言大师。他们散文语言的共通之处均是体现出深厚、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和修养,其文章的简洁精炼与文采,不让于上品古文。他们都以自己精美、清新且广为流传的优秀散文,为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但二人的语言风格却迥然不同:如果说
(一)朱自清从早期散文“漂亮精致”的风格而向中、后期散文的口语化,“谈话风”发展,以朴素、自然、简练、风趣、通俗为其语言风格的基调和主流,为推动中国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及语文现代化进程立下了汗马功劳,“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①。
(二)冰心散文的语言,则是将白话文、文言文、西文融化调和成典雅而明快清新隽丽,活泼、凝练而又行云流水般畅达的文学语言。
二、冰心散文语言特征:
周作人曾将冰心与徐志摩的散文风格归为一体:“中国散文现有几派,适之仲甫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平伯废名一派涩如青果。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轻脆,在白话的基本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份,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一个贡献了”。④
我认为“流丽清脆”并不是徐志摩散文的主要语言特征,徐志摩散文的语言风格更倾向于华丽而热烈。他在一篇名为《浓得化不开》的文章中,主张散文的状物抒情,“要红,要热,要烈,就得浓,浓得化不开,树胶似的才有意思”。因此,他多用短句、感叹句、排比句来表达作者纷至沓来的感兴或写景抒情。而“流丽清脆”确是属于冰心的语言特征。
(一)“新”与“旧”杂糅,典雅、明丽、凝炼。
冰心自幼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等的熏陶。青年时期又经受了“五四”新文化思潮的洗礼,并接受了基督教文化和泰戈尔清新、浪漫、柔美而充满睿智的诗、散文的影响。留美期间读的是文学的硕士,更直接大量地接触并研究了中西方文学。西文、文言文、白话文外语这三种语言,在她聪慧的心灵里得到了自然的融和。在修辞上也“爱浸些旧文学的汁水进去”②
因此,“冰心体”散文的语言是将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的意境、情韵和文言文的精萃,西方语言中结构繁复的句式语汇,以及白话文非常适度地谐调在一起,从而形成典雅、明丽、凝炼的文学语 ①④
朱光潜:《回忆朱佩弦先生》,《文学杂志》第二卷,商务图书馆,1948年
周作人:《志摩纪念》,《新月》第4卷第1期 ②
张天翼:《冰心》载《文艺月刊》第1卷第3期《十年来中国的文坛》署名克川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言。冰心散文写景状物,其抒情语言高雅清新,凝练而又流畅自如,像涓涓清泉、沁人心脾,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与情感的陶冶。在白话文刚刚推行的短短几年里,冰心就写出了文质兼美的“冰心体”散文,有力地证明了白话散文的成功和辉煌前景,这是难能可贵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基本词汇和语法以白话为主,同时恰当选用文言词语、句式,多用文雅的书面语,将古典诗词、典故自然融入句间,以形成流利、凝练、文雅、含蓄的独特风格。
(1)冰心喜欢在形容词、动词后加文言“然”字,使写景抒情更加简洁凝练。如“黯然神伤”、“笑颊粲然”、“静境砉然”、“月意沓然”、“超然”、“倏然”、寂然“殿中洞然”等等;
冰心特别注意对动词的推敲
“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
《往事
(二)·三》
“襟怀”的“感悟”是一种比较抽象的体验,但用动词“滤”,便极形象、传神又贴切地将因山光松影的陶治、净化,胸怀如被清泉冲刷,已滤掉一切杂质之后的那种大彻大悟的清醒、坦然和平和的感觉表现出来了。同时,又用“水晶般”来比喻“襟怀”的“清澈”状态,更是锦上添花,充满了视觉上的美感。
例《往事
(二)·八》 冰心这样描写在海上观星光的感觉:
“船身微微的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的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而动!”
文中的“欹斜”、“徐徐”、“莹然”、“灿然”,“如招呼,如接引”等均是文言用法。它们非常简洁而传神地写出了人在大海波涛中左右倾斜的船上,透过海上飘浮着的薄雾所看到星光时的感觉:星光随着船身的波动,似乎也在轻轻地,隐约地起伏着,一会儿朦胧,一会儿光灿,如同海上指引着船的方向和安全的灯塔,如朋友般在亲切地问候、迎接、导引着作者,使人倍感温暖和感动。同时又因自己想做一个守灯塔者的理想不得实现而失望、伤感,悲从中来。(2)也常常保留古汉语的用法,将数词直接附在名词前边,以使文字更简练,如“一如来”“一世界”“一花”等等。
例(略)
冰心用带有文言味的凝炼而典雅的语言向小读者介绍美国人居家的风俗人情,其间自然而巧妙地穿插着一些中国古典诗词的名句,平添几分文采,显得古朴,幽默,且富有情趣。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即使是描写重病中的幻觉,冰心也写得幽古、深邃而惊心动魄。那是在美国圣卜生疗养院的一次重病中“梦”游“天国”的情景。
例 《往事
(二)·六》(略)
(二)“流丽清脆” 的音乐美与“行云流水”的潇洒
冰心极善于选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段,尤其是排比修辞手段,或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成串地并列起来,造成排比辞格;或把几个自然段并列形成排比段中有比喻、对偶,造成强烈的节奏连贯美和铿锵的音律,以获得“流丽清脆”的音乐美。
例 《往事
(二)·三》鉴赏: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视袖,璎珞矜严。
……
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生,会踏毁了这平整匀纤的雪地;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铁甲,会缭乱了静冷的月光。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燃枝野餐——火光中的喧哗欢笑,杯盘狼藉,会惊起树上稳栖的禽鸟;踏月归去,数里相和的歌声,会叫破了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凄意已足,语音已微;而且是抑郁缠绵,作茧自缚的情绪,总是太‚人间的‛了,对不上这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纵使林中月下,有佳句可寻,有佳音可赏,而一片光雾凄迷之中,只容意念回旋,不容人物点缀。
我百般回肠凝想,忽然一念回来,黯然神伤……
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些女孩子,这些病中依枕看月的女孩子!‛
这是写在美国青山沙穰疗养院的一个冬夜,作者面对眼前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庄严”的月下青山,不禁浮想联翩,勾起病中的“我”千种情思,万种乡愁。本文开篇,冰心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月下青山的清淡、莹洁比喻为“娟娟”“静女”。
为了突出其幽静,冰心采用了反衬法,连用四个排比段进行否定性议论抒情:“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燃枝野餐”,“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在每个排比段中,又分别有一个对偶句,如“那从骑杂沓„„,会踏毁„„;朵朵的火燎,„„会缭乱„„”等等,总之,极写今夜林中不宜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于热闹、喧哗,也不宜于情意绵绵,因为“我”在病枕上“百般回肠”,“黯然神伤”,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一派“凄楚迷离”。因此,“今夜的青山只宜于”“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
作者的想象力是异常丰富的,其思绪如天马行空,其文笔如神来之顷,其语言是意到手随,空灵、飘逸。排比句中又有对偶句,成语,精炼,新颖,优美的句子长、短句间杂,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时而轻快,时而低沉,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既有排比段造成的节奏连贯,富有气势美,又有对偶句形成的对称美,整饬而富有变化;情感既婉转缠绵又畅快淋漓,如行云流水似的一泻千里。尽管文中,作者不禁对人生、生死、前途有着一种叹息,然于凄婉迷惘之中又透着一股决不肯向命运低头的豪放、潇洒、倔强之气。
此段文字用语也极为典雅:如“杯盘狼藉”、“作茧自缚”等成语;“从骑杂沓”、“传叫风生”、“平整匀纤”、“喧哗欢笑”、“如怨如慕”、“高士徘徊”、“美人掩映”、“光雾凄迷”、“意念回旋”、“黯然神伤”、“百般回肠”等精炼、优美的四字句。形容青山之幽静、秀雅,除用象“涓涓的静女”喻之外,又用“璎珞矜严”将青山拟人化为一并不浓妆艳抹,只戴着晶莹剔透的珠子项链,端庄而文静,泛着淡淡哀思的少女。这真是景中含情,情中有“我”,月下的青山,分明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整段描写抒情充满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这段文字用了排喻,对偶句倾诉着自己的青山沙穰疗养院因病得闲,可以抛撇一切,尽情地游泛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惬意,从而展现出冰心在病中旷达、乐观的胸怀和人生观,颇有苏东坡“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的达观之气度。
综上所述,“冰心体”散文巧妙而自然地融化了“新”与“旧”,“中”与“西”语言精髓,在吸收,融化古典诗词意境、文言词语句式、元曲格调方面尤为突出。正如阿英所说:“冰心的文字,是语体的,但她的语体文,是建筑在旧文字的础石上,不在口语上。对于旧文学没有素养的人,写不出‘冰心体’的文章。”①
(三)、清丽、典雅的绘画美
以善变的笔调,清新隽丽的文字,明朗丰富的色彩,将人、景、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幅情景交融格调清丽、典雅、充满诗情的画面。这是她散文语言艺术的又一重要特色。
(1)冰心是擅长于着色铺彩的丹青高手,对色彩的审美有着独到的眼光。
冰心追求的绘画美,一是体现在词藻的色彩的选择、搭配浓淡相宜,二是体现情调的色彩和谐,二者常完美结合地体现出散文的诗情画意之美。
例《寄小读者·四版自序》中的“山雨欲来风满楼”图(略)
①
阿英:《谢冰心小品·序》见《现代十六家小品》,1935年光明书局出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四)、清空、飘逸的诗情
宋人张炎在《词源·清空》中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味。” 清人张谦宜在《茧斋诗谈》中提出“诗品贵清”主张。并进一步解释何谓之“清”,“清在神不在相,清在骨不在肤,非流俗所知也。”意即所谓“清空”,指诗歌创作的一种清寂虚灵的艺术意境。此虽是论诗,实际也提出了文学创作的一种美学标准。
而如何才能达到“清空”境界呢?
清人田同之在《西圃诗说》中一语中的:“诗文妙处无他,清空而已。然不读万卷,岂易言清;不破万卷,又岂易言空哉!杜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神’者,清空之谓也。”田同之认为,要达到“清寂虚灵”的艺术的意境,关键在于“读万卷”和读“破”万卷,这样落笔才奇妙莫测,若有神助。田同之强调说,杜诗中所言之“神”,与“清空”的艺术意境存在着相通之处。
冰心和朱自清都有着深厚、扎实的中外、古今文学功底和文化修养,其散文都称得上“文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诗情画意。“清”是他们二人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他们在描写艺术和语言艺术上又各自有着独特的风格。
1.如果说自清的散文于“清”之外,还追求一种“实”和“细”,则冰心的散文于“清”之外,更追求一种“空”和“疏”。
冰心对事物的观察是直觉的、综合性的,因此,她对笔下景,物不太注重细节描写,或不作精细的描绘,而更注重“以形写神”。常用诗一般象征、含蓄、精炼、典雅的文学语言写意式勾勒,而重点抒发因此景此物所引起的一缕幽思,一种挚情,一段佳意,一番妙趣。显得清空而不质实,灵秀而又隽逸,时时闪烁着哲理的睿智。如雪后的山林是那样的冰清玉洁,让人洗净凡心:
例《寄小读者·通讯十六》、《好梦》(略)1. 喜欢用诗似的语言句勒景色的同时,包蕴着某种哲理,蕴藏着某种深意。
而这种对生活的本质,人生的真谛的深刻启示和感悟,发人深省,也使文章熠熠生辉。例《往事
(二)十》(略)
冰心散文清新隽丽的文字,轻倩灵活的笔调,充满着画意和诗情的一篇篇美文,在现代散文史上将永远“如镶嵌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又如一池春水,风过处,扬起锦似的涟漪。”②
②
李素伯:《小品文研究·冰心的<寄小读者>》1932年1月新中国书局出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第二篇:宗教文化
姓名:王显柒学号201010201122班级:冶金101
我对宗教信仰的看法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从人类进化的那一天开始,他便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的思想时刻贯穿在在我们的思维和遗失当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人民,同时也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普通劳苦大众用它来作为精神支撑,自宗教文化让人们对大自然的未知欲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满足,共同的宗教信仰也让 人们的生活更加有序,让人们培养了共同的精神追求,他与民间道德相依相存,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依相存,他们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也对不同的民族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在远古时期,人类力量机器有限,人们对自然怀着崇拜和恐惧,不断延续着生命和文明,宗教的意识和文化.也帮助人们在传承 文明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让人们看到希望,在人们面临困境的时候让给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宗教文化中正义,平等,仁慈,友爱,修身,牺牲等一些高贵的品质也得益于宗教文化的力量在原本野蛮的人类社会得以成长,让人类在几千年的生存进化中变得更强大,才拥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地球文明。
但宗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局限于但是落后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滋生了一些阻碍人类健康发展,文明进步的东西,对自然的愚昧和恐惧,对神灵的盲目崇拜,在宗教信仰的同时,主观上忽视了人类自身的力量,是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受到了制约。那些跟宇宙和自然规律相背离的价值观也让人们变得愚钝,更有不法之徒利用宗教的幌子蒙蔽群众,宣扬暴力,破坏了社会安定,让人们的思想扭曲,一直污蔑和蚕食了我们的优秀文化成果。
宗教是伴随人类社会生长和发展起来的,它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深厚的背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资源,也是历史留给人类解决的难题,他吸纳 了人类文明的精华,但也在很多方阻碍了人类向前发展,是人类有了信仰,但也使人类沉迷于虚幻,我们应该正确 的对待这笔资源,让他有益 的东西为人类所用,与此同时,要摒弃他的糟粕,不能让他蚕食人类灿烂的文明,让他为人类服务。
第三篇:浅谈宗教文化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浅 谈 宗 教 文 化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 班级:热能11-A1班 姓名:孙克庆 学号:120113206029
浅谈宗教文化
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广义上讲,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宗教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影响。
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丰富了传统历史文化宝库。宗教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浩繁的书籍、绘画、建筑等宝贵财产。它们跨越历史的时空,传承着深厚的宗教文化传统。如佛教经典丛书《大藏经》,最先翻译的印度佛教著作,已是鸿篇巨制,再加上我国古代佛教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学者的阐释和著述,形成了经、律、论三藏,更加蔚为大观,成为研究我国古代哲学、伦理、逻辑、文学、艺术、历史的宝藏。
正
文:
一、宗教文化及其功能
宗教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与功能。宗教是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而被实体化了的一种社会体系和文化生活方式,这便是宗教的文化属性。这种具有异化反映方式特征的宗教文化,并非一种孤独的思想游魂在空中飘来飘去,它总要附着在某种文化实体上,通过一定的文化系列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实际的作用,例如通过宗教道德、宗教哲学、宗教习俗、宗教活动,影响人们的思想情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宗教文化大致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 容。器物文化包括进行宗教活动所需的用物、工具和场所,如寺院、教堂等。这些宗教器物是宗教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制度文化包括构建宗教活动的一切形式和方法,如宗教的组织结构、宗教礼仪、宗教习俗等。这些宗教制度是宗教得以建构的组织力量。精神文化包括宗教意识活动及其形式,如宗教教义、宗教艺术等。宗教精神文化是宗教器物文化和宗教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可见,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是 宗教文化的物质外壳,精神文化则是宗教文化的内核。
二、河南宗教文化浅析
佛教旅游文化在河南的旅游文化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佛教文化是河南宗教文化的核心。
1、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佛教是人类文化的最初源泉之一。我国的佛教旅游资源风格独具。佛教旅游历史悠久。旅游使佛教走向世俗化,使中外游客了解到佛教文化的真谛。
佛教文化是根植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土壤里的一种价值创造,迄今已是具有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极其真实的传统,活在当代,活在你我他心灵深处。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一)佛教文化是当今世界信仰重建的重要资粮
佛教文化之悲智双运、真俗无碍、德性与知性并重的智慧,可以为信仰重建提供新理路。其关于空、无、缘起的哲学知见,经创造性的诠释,可使人们窥见本相,认识自我。
(二)有助于中国文化之重见
佛教哲学的深奥精妙已为学人所公认。本世纪以来,佛家智慧已成为东西方哲学得以汇通的桥梁,同时也成为许多思想家诸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漱溟、马一浮、熊十力等人构筑自己哲学体系的基石,它在文化重建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已经很显然。
(三)可以纠正当前人们的某些精神偏向。
佛教文化的真实内容,实际是生命本真的启迪和觉悟,是对生活中虚幻、染污、执迷等现象的斥除,可以彰显佛教的现代意义,纠正当前佛教发展中的一些偏向。
2、佛教文化对河南旅游的影响
(一)对山水景区的影响
“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以来,名山与宗教就有着扯不断的历史渊源关系。大约在仰韶文化时代(约BC5000年—BC3000年),由万物有灵观念引发的山水崇拜,就已经是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和活动的重要内容了。贯穿中国文化史的“天人合一”思想,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是源于原始宗教意识中那种对自然的依赖心理。而佛教,早在印度就有在山林石窟中坐禅苦修的传说,主张在僻静清幽的山林中,习精修炼,以求达到涅磐极境。
(1)奥岳嵩山
嵩山是天然地质博物馆,是一部地球发展的史书,是一部华夏历史发展的史书,也是佛、儒、道三教萃之地。宋代以后,出现三教合一,所以嵩山有许多宗教建筑: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寺法王寺,有禅宗祖庭少林寺,有唐代的会善寺,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嵩岳寺塔,有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塔群少林寺塔林。所以嵩山的每一个地方,几乎都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曾有“三里一寺,五里一庵”的形象描述。足见嵩山文物古迹之多和文化底蕴之厚了。嵩山博大精深,独领风骚,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向人们展现出华夏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壮丽画卷。
(2)灵山
灵山风景名胜区属大别山区,是豫鄂两省信教群众经常朝拜的佛教圣地。灵山佛教源远流长,风行甚广。山上寺庙广泛分布,其中以灵山寺规模最大,名望最高。灵山寺最初建于唐朝。灵山寺素有“三奇”:一奇是山门朝东。在我国,寺宇一般门朝正南,据考证,唐明皇之女入寺为尼时,地狭庙窄,朝廷扩建时,依山就势,把寺门朝东而建。二奇是蓄发修行。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三奇是僧尼同诵。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实施,僧尼归来,古刹逢春,灵山寺重新对外开放,并逐步得到修缮、恢复,成为参观游览和进行佛事活动的胜地。
(二)寺院旅游的繁盛(1)释源白马寺
“寺”本是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而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的名称,此后,随着佛教的兴盛和发展,“寺”就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专称了。白马寺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历来有“中国第一古刹”和“释源”之称。白马寺在唐代规模宏伟,香火隆盛,宋明曾重修。现存寺宇面积约四万平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清凉台和毗卢阁等五层大殿,四周还分布着钟鼓楼、法堂、僧舍、庖厨数十间,形成一个个院落式布局,现存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和唐宋元明各代的经幢碑刻以及齐云塔、腾兰墓、焚经台、清凉台等古迹。
白马寺历经多次的战乱和灭佛,饱经沧桑,屡毁屡建,现存寺院虽为明代所建,但它作为中国第一古刹,在中国佛教史和对外文化交流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却是任何中国佛教寺院所不能取代的。
(2)少林寺
位于登封市西北嵩山少室山的丛林中,寺以山名,故称少林。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曾来此宏授禅宗,被佛教史上推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遂被尊为禅宗祖庭。这里是我国佛教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塔林中的和尚墓塔数量位于全国第一,有“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作为一个宗教派别,它的唯一信仰是“自心”,迷在自心,悟在自心,苦在自心,解脱在自心。“迷即佛众生,悟即终生佛”。禅宗的特点就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讲究静坐苦修,为防止疲劳和防身,寺僧们模仿禽兽等动作,创造了心意拳,自少林和尚救驾秦王李世民后,少林寺名胜大震,素有“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
(三)河南名窟
石窟是佛教建筑的最古形式之一,源于古印度。原来是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坐禅苦修的石窟,在印度称“石窟寺”或“僧伽蓝”。随着佛教的传播,逐渐发展成集建筑、雕塑与壁画于一体的石窟文化综合体,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极珍贵的组成部分。我国佛教石窟艺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近来著名的石窟都成为众多游人参观、朝拜的对象,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1)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市南12公里处,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2000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至宋,现有龛窟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达十万尊。雕刻内容除佛像外,还涉及建筑、服饰、音乐、书法、医药等,如同一座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龙门石窟的形制比较单一,题材内容简明集中,大多突出主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中国佛教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漫长的接纳、改造、融合、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到龙门奉先寺的这尊庐舍那佛,终于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进程,中国佛教艺术在这里也得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
(2)巩义石窟
位于郑州巩义市区北15公里的黄河南岸、伊洛河畔的大力山下,唐宋时称净土寺,清改称希玄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东西魏、北齐、隋、唐至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石窟呈方形,有中心柱,柱四周凿龛造像。佛像脸形方圆,衣纹疏朗,多呈静态。构图简练生动,为我国现存佛雕中较完整者。
佛教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绚丽多彩、在河南分布区域广泛,成为河南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宗年,河南旅游宗教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教材,2005.8 [2] 流方,旅游与宗教,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3第一版 [3] 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1第二版 [4] 王玉宝,河南旅游精品景点,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8第一版 [5] 罗哲文,刘文渊,韩桂艳,中国名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 [6] 罗哲文,王去非,王小梅,中国名窟,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 [7] 陈蔚德,王玉宝,河南旅游基础,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8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8] 王玉宝,导游基础,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8第一版 [9] 李高阳,河南旅游演艺的重大突破,人民日报,2007.04.25
第四篇:冰心散文读后感
冰心散文读后感
冰心散文读后感1
近段看书,却最是喜欢冰心的散文集《十字架的园里》。冰心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她的《再寄小读者》《小桔灯》一直存在心底,如一颗闪烁的启明星,指引着我在文字中步步前行,对于文学的喜欢,也许最初就是缘于这些美好的文字。而最让我开始关心她的,却是始于她翻译的一些泰戈尔散文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她的才情,让我倾佩,她的纯真,让我感慨。
可以这么说,真正让我走近她的,正是眼前的这本散文集。冰心无疑是幸福的,她拥有幸福的童年,拥有完美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体弱多病,生逢战时。在她这么多的文章里,最让我感动的,是纪念她母亲的文字《南归》,字字血泪,句句深情,令人潸然泪下。我一个人捧了一杯绿茶,坐在沙发上,边看边抹眼泪,而适时响起的忧伤的音乐,把我的这种情绪推向高潮,我不得不放下书本,埋首而泣。看这篇文章,我竟然几度停滞,不因为别的,就为了冰心的这片深情与痛彻心骨的悲哀,世界上最深重的悲痛,不是鱼和飞鸟的不能相聚,而是看着自己挚爱的人,渐渐走向死亡,自己却无能为力。
冰心散文读后感2
冰心是一位充满童趣、爱幻想的人。这是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受。读前言,我知道了冰心的真实名字叫谢婉莹。
在“往事”这个主题中,我喜欢《‘无限之生’的界线》。文章里面写了同冰心一个宿舍的人,宛因去世了。那里边的一段话我非常欣赏:“死啊,你是一个破坏者,你是一个大有权威者!世界既然有了生物,为何又有你来摧残他们,限制他们?”冰心爱幻想,她也爱自己。短短的一篇文章,却让我对人生有了无穷的遐想。在《我》这篇文章里,最有特点的一句话是“周旋世界的我啊!在纷扰烦虑的时候,请莫忘却清夜独坐的我!清夜独坐的我啊!在寂静清明的时候,请莫忘却周旋的我!”
冰心笔下的作品,大多数我都能读懂。《除夕的梦》是我感觉最好的一篇。她和一个女孩在梦里建立了一个未来的世界,但是那个世界破坏了,她们因此自杀。我不知道她们为什么要这样,但我知道人生是很短暂的,要珍惜。
冰心,一个令我敬佩的人。她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是用心来写作。
冰心散文读后感3
冰心写的散文风格清新,文体秀美。在散文《寄小读者》中,冰心通过描写她儿时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泪水,尽情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
《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因而最能表现出冰心率真的个性,塑造出冰心纯真的自我形象。《寄小读者》体现出冰心的性格、气质、才情和思想风貌。通讯中无论是描写母亲的慈爱,姐弟的情谊,或是大自然的每秒,无不映射出冰心的鲜明的自我形象。
冰心在《寄小读者》中不停地在纯洁的孩子面前忏悔,许多事情是她的灵魂受了隐痛。在《通讯二》中,冰心会想起自己因“杀死”小生灵而悲痛。而现在的我们,不正像那时的冰心,又何尝不会为了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们也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们也许也做过不仁爱的事,但毕竟我们的心灵是纯洁,是善良的。
冰心散文读后感4
小时候,我根本分不清南京市、江苏省、中国这些概念,更加不明白什么是祖国。上学后,祖国对于我也只是一个词语,我和祖国的'关系存在于语文书和默词本上。慢慢地,书籍让我了解了祖国,让我和祖国心连心,这其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冰心。
“我和祖国”是什么关系?从冰心的散文中可以受到启示。1923年,冰心留学美国,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内容大都是报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异乡时的一些生活感受,表达她出国期间对祖国的关注和深切怀念。1940年移居重庆,热心从事文化救亡活动,写了《再寄小读者》,冰心深情地写到:“这三十多年之中,我们亲爱的祖国,经过了多大的变迁!这变迁是翻天覆地的,从地狱翻上了天堂,而且一步一步地更要光明灿烂。”冰心的心一直和祖国紧相连,她曾在《世纪印象》一文中写到:“九十年来……我的一颗爱祖国,爱人民的心,永远是坚如金石的”。
冰心散文读后感5
冰心散文集是冰心的著作中的重要的著作,她的著作分四个部分,一是:往事,二是:寄小读者,三是:关于女人,四是:冰心自转。冰心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投入新文学活动,在这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等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冰心写的散文风格清新,文体秀美。在散文《寄小读者》中,冰心通过描写她儿时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泪水,尽情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
《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因而最能表现出冰心率真的个性,塑造出冰心纯真的自我形象。《寄小读者》体现出冰心的性格、气质、才情和思想风貌。通讯中无论是描写母亲的慈爱,姐弟的情谊,或是大自然的每秒,无不映射出冰心的鲜明的自我形象。
冰心在《寄小读者》中不停地在纯洁的孩子面前忏悔,许多事情是她的灵魂受了隐痛。在《通讯二》中,冰心会想起自己因“杀死”小生灵而悲痛。而现在的我们,不正像那时的冰心,又何尝不会为了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们也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们也许也做过不仁爱的事,但毕竟我们的心灵是纯洁,是善良的。
第五篇:冰心散文读后感
冰心散文读后感
冰心散文读后感1
冰心散文集是冰心的著作中的重要的著作,她的著作分四个部分,一是:往事,二是:寄小读者,三是:关于女人,四是:冰心自转。
冰心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从19“五四”运动开始,投入新文学活动,在这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等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冰心写的散文风格清新,文体秀美。在散文《寄小读者》中,冰心通过描写她儿时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泪水,尽情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
《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因而最能表现出冰心率真的个性,塑造出冰心纯真的自我形象。《寄小读者》体现出冰心的性格、气质、才情和思想风貌。通讯中无论是描写母亲的慈爱,姐弟的情谊,或是大自然的每秒,无不映射出冰心的鲜明的自我形象。
冰心在《寄小读者》中不停地在纯洁的孩子面前忏悔,许多事情是她的灵魂受了隐痛。在《通讯二》中,冰心会想起自己因“杀死”小生灵而悲痛。而现在的我们,不正像那时的冰心,又何尝不会为了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们也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们也许也做过不仁爱的事,但毕竟我们的心灵是纯洁,是善良的。
《冰心散文集》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其中,我最喜欢《一只小鸟》文章。
《一只小鸟》讲述的.是一只小鸟对大自然充满了新意,它飞到枝上唱起了歌,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倾听一般。树下的许多孩子听见那歌声后,觉得非常优美动听,从此,孩子们每天都来听它唱歌。可不久后,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小鸟正唱着动听的歌儿,突然,一颗子弹从下面射了过来,小鸟翻了个身从树上跌了下去。这时,两只老鸟从丛林中飞了出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滴的落到地上来。从此,孩子们再也没听到那歌声。
读了这篇文章,我为那只小鸟而感到伤心。我们不能去伤害它们,而是去保护它们,因为只有和谐才能创造和谐。
冰心散文读后感2
寒假我读了冰心散文集一书,其中包括了《寄小读者》。《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主题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这也正是我最大的感悟。冰心在这本书中对于爱的描写,非常让人感动,回味无穷。
首先就是对于孩子的爱,是寄小读者的主题。在寄小读者的自序中,冰心写道“小朋友,冰心应许你在这一春中,再报告你们幼稚的快乐,天真的眼睛,虽然她也怕在生命花刺渐渐握满之后,欢笑不成,眼泪不落……”她教导小朋友爱惜生命,做个好孩子。冰心要求孩子监督她的行为,这也是从另外的一面教育孩子要像她所说的那样做人。其中也有很多话语是冰心把自己融入小朋友中,成为小朋友而说出来的,其中不乏可爱的言语,像我的话完了,小朋友拍双手赞成等,显得更加亲切。当然也介绍了很多的海外景色和穿插可很多小诗。
其次是对于兄弟姐妹的爱,文中也有涉及,在冰心的妈妈逝去前后,她始终没告诉海外的弟弟们这消息,怕他们在海外伤心,没人照顾。再者是和丈夫的爱,简朴的.爱,在举手投足之间表现了近代的爱情。
最后是对母亲的爱,这是我最感动的地方,在这本书中描写的最深刻。在往事一中冰心就自比是红莲,母亲是荷叶,表现出了母亲对冰心的呵护和冰心对母亲的爱。她喜欢常常挨着母亲,要求母亲讲冰心孩时的故事。在冰心离开故园出国时,母亲和冰心都是非常的伤心。最后在南归中写了母亲病逝前后的故事,这也是他写给在国外的弟弟的。母亲病逝之前依然很关心家人,而冰心也每时每刻守在母亲身旁,这里是我看得最感动的地方。
母亲为我们付出太多,而我们要学会回报,这里就和我们寒假的作业相呼应了。读完这本书我得到最深刻的就是要理解父母的爱,关心父母,回报父母,有空没空也要多给父母打打电话,不要等他们给你打,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我们看到的已是很多,看不到的就更多。
冰心散文读后感3
我负责读冰心的书,是缘分使然。书是前年买的,是儿子的初中语文师长教师列举出的学生必读课外书本之一。买回来后,儿子并没有怎么看,促翻阅一下便扔在书橱里了。前些日子,我清理房子,翻出来,便想起我本身小时刻,读冰心的课文《寄小读者》、《一盏小桔灯》,印象很深刻。那时刻,师长教师也是极其推许冰心的,只是,孩子们更愿意积极踊跃地去懂得比小桔灯还要别致的大年夜大年夜千世界(我儿子如今也是如斯),所以便将冰心抛在脑后了。至此,冰心留给我的,就是一位慈眉善眼的老奶奶形象,就像我的外婆。只是,冰心会写文章,外婆是文盲。我脑海里,外婆年青的时刻,是在给本身缝制旗袍嫁衣,那么,冰心年青的时刻,一个上个世纪初的`女子,在那样动荡的年代,她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最后成就了如许的事业,成为万人敬佩的文学尊者?她的文章到底是若何的好?对这些,我很好奇。
读冰心的文字,就似乎是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慢慢流进读者心坎。读者也慢慢感触感染到冰心的心坎世界,仿佛是阳光照过的暖和、清风吹过的和煦,多半时刻,很沉着,很舒畅。水草摇曳时,是冰心在呐喊,因为不是唯唯诺诺的那种旧式女子,所以,她有本身果断的声音,大年夜胆的用文字含蓄表达对时事的不满。一点点接触,我就妄自评判这位白叟,汗颜!但都是钦佩、敬佩的话,所以大年夜大年夜胆的写:她就是一个文化素养极高的人、有崇高品德的人,她有安详平和的心态,有识破世事的睿智。我欲望她是我的榜样,在我读她的时刻,可以或许起到潜移默化的后果,也拥有安详平和的心态。
喜好看冰心的《繁星。春水》,这本书里收集了冰心的多篇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比来一段时光,余暇的时刻,我一贯在翻阅。读的过程,仿佛在和冰心做心灵的交换,年纪的差距并没有在我们之间有任何鸿沟。认为她就似乎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裴姐姐、窦姐姐一样的人,知道她有时刻高兴,有时刻惆怅,有时刻我又跟着她的视线懂得上个世纪的风土情面、冷暖人生。
也许如今,也许将来,不让这个浮躁社会搅乱我的心,做一个静心的人。
冰心散文读后感4
《冰心散文集》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其中,我最喜欢《一只小鸟》文章。
《一只小鸟》讲述的是一只小鸟对大自然充满了新意,它飞到枝上唱起了歌,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倾听一般。树下的许多孩子听见那歌声后,觉得非常优美动听,从此,孩子们每天都来听它唱歌。可不久后,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小鸟正唱着动听的歌儿,突然,一颗子弹从下面射了过来,小鸟翻了个身从树上跌了下去。这时,两只老鸟从丛林中飞了出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滴的落到地上来。从此,孩子们再也没听到那歌声。
读了这篇文章,我为那只小鸟而感到伤心。我们不能去伤害它们,而是去保护它们,因为只有和谐才能创造和谐。
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我就被受感动。我仅仅读了第二篇文章连我这个男孩子都情不自禁的掉下了眼泪:
文章题目《一只小鸟》讲得是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不丰满,不能飞;每日在巢中唱歌。这一天早晨,它的爸妈都去觅食了。只有它一个人在巢中,它很无聊,便又唱起了歌,它唱的歌满怀着清轻和美。许多人听到了歌声都来听它唱歌。小鸟也很乐意唱歌。就这样,小鸟天天出来唱歌,人们也天天来听它唱歌。可有人就是图谋不轨,想乘小鸟唱歌时用弹弓将小鸟打下来。这一天小鸟唱歌时,一个弹子从下面射上来,它一翻身从树上掉下来。斜刺里它的爸妈子弹似得飞了过来,接住了小鸟,将小鸟衔到了巢里轻轻地用嘴把小鸟流出来的血舔干,可小鸟流出来血好象无穷无尽,血越来越多,都沿着树干流到了下面人的脚上,人们还想听见小鸟那清轻和美的声音,可是,再也听不见了,人们很后悔,就把这一天定作“后悔日”
这一篇文章,表明了我们人类十分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别人的欢乐幸福安详。人类们啊!不要再这样破坏下去了,好吗?
浮躁的心终于静下来了,也许与天气有关。也许并不,心静自然凉。
冰心散文读后感5
冰心是一位古今中外的作家,她真实的名字是谢婉莹,完成过许多部作品,最著名的是《冰心儿童文学》和《冰心散文》中的小桔灯。
小桔灯这篇文章很感人,那位小女孩,妈妈生病了,爸爸失踪了,完全是靠自己养活自己,当然,还有那位妈妈。从小女孩编桔子灯的那段描述看出小女孩非常独立,能够那么熟练的`编好桔子灯。其实,每个孩子完全可以像小女孩那样独立的完成一些事情,但是因为有父母在,就会完全的依赖他们,心里会有一种既然父母可以完成,那就不用自己完成的一种想法,你仔细想想,如果有一天你的遭遇和小女孩一样,那你怎么养活自己。父母也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学会独立自主。
冰心最喜欢的教师是T老师,在她心目中,T老师是女老师中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的一位,可以用“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来形容。冰心小时候是T老师认为神速聪明,长大以后更是出众。但冰心说,其实有一大半是T老师的功劳,要不是她给自己补算学这一课,自己又怎么能继续在这个由比她大的同学组成的班级中学习呢?虽然有一句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成长的路上并不能缺少老师,就算父母是什么研究生、博士,也不能取代老师给予孩子的帮助和教育。
冰心认为在她见过的女孩子中,最出挑,最漂亮的是C女士,她很有气质,而且在学校中也担任大官,每次都能听见她在台上演讲,她的声音清晰、响亮,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冰心曾说过,她去过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罗马、柏林、莫斯科??但从来没有见过比C女士更漂亮,更有气质的人了。
冰心散文里的吸引人的内容还有很多,讲述了冰心的伙伴、家人,讲述了她经历的各种事情,冰心就是这样出众。其实,只要我们能坚持、努力,也能像冰心这样,成为一位大作家。
冰心散文读后感6
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散文里有其余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斥爱,也是冰心所神往的世界……大年夜大年夜文学家舒乙曾说过:“任何一个读过冰心文章的人,哪怕读过几篇;任何一个和她谈过话的人,哪怕只谈过几分钟,都邑被她的心深深冲动。是啊!我也被她冲动了,他的情怀让我冲动了,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无数的事理,它虽不像金银珠宝那么宝贵无比,也不像钻石翡翠那么绚丽能干,然则它却向世界文物那么值得收藏,里面的一个个事理,都让我受益匪浅,然则,这些事理都像宝石一般的深藏地下,只有居心发掘才能收成它,让我们读的每一篇文章都居心领会吧!
这是一本多么富有诗意,蕴含哲理的文章啊!每一个字多是那么具有韵味,细嚼慢咽,细细咀嚼,各类各样弗成思议的故事搜罗万象,它深深吸引着你。它如同一个幻想王国,有着无穷的魅力,使你留恋往返,经由过程工作告诉了我们一个个深刻的事理,她把每个读者算作笔友,互相诉说心中的波动,思虑到什么,接洽到什么,就倾泻在字里行间,居心灵的飞鸽传书来让大年夜大年夜家分享心中的另一篇寰宇。
每小我都有色彩斑斓的童年,那是人生中最深刻最美好的时段。冰心的童年没有任何的玩具陪伴玩耍,老是勤奋耐劳的进修。养成了她敏而好学的习惯,这种执着的'肄业精力让我们寂然起敬,更是我们毕生值得进修的处所,书中一些细节的描述,给我们描述了一位仁慈慈爱,和蔼可亲的奶奶形象。在一个春夜,冰心奶奶正收视反听地看书,一只小老鼠从一个小洞钻进她的房间,在边上偷偷吃地上的饼屑,因为安静老鼠变得大年夜大年夜模大年夜大年夜样用力啃着发出很大年夜大年夜声音惊醒到她,跟着声音她发清楚清楚明了老鼠,便用书盖住了小老鼠,奇怪的它没有溜走,逐渐地,汪汪几声小狗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逮住了小老鼠,把它咬去世了。冰心奶奶是以十分懊悔,她想:小老鼠初次觅食,却遭受生命的价值,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一条小生命却因本身的一个打趣就停止了,她十分懊悔,假如再有一次,她必定会保护它的。冰心为了这眇乎小哉的小事也感概万千,足以显示她崇高的人格和大年夜大年夜度的博爱。
冰心散文读后感7
静谧的夜,轻推开窗,夏夜独有的微凉空气一下扑面而来,“夜凉如水”正应了此时此景。天幕繁星点点,一轮明月静置其中,将四周衬映得清晰浮动,这幅夏夜图仿佛从哪里见过……我思考着……
记得以前在图书馆,借得一本积满灰尘的书,轻轻抚去,“冰心精选集”这五个大字呈现在粉色碎花封面上,随手翻开,一段文字令我沉默了——“四顾廓然,湖光满眼。环湖的山黯青着,湖水也翠得很凄然……”这如水一般的文字轻轻地,悄悄地沁入我心田,使人耳目一新。现在,许多人都热衷于那些世俗的小说,迷恋于那些风花雪月,自作多情的文字,殊不知,他们的心也不知不觉变得世俗不堪,而这些名家著作,这些清新淡雅的文字,都被他们遗忘在角落,尘封于世……
不得不说,冰心的作品真是让人叹服叫绝。每词每句,都用得极其到位,“湖水也翠得凄 然”,这“凄然”二字,刻画出了冰心那无尽的.乡愁,无尽的痛苦。“我惨默无声,我已拼着鼓勇去领略。正如立近万丈的悬崖,下临无际的酸水的海。与其徘徊着惊悸亡魂,不如索性纵身一跃,死心的去感觉那没顶切肤的心酸的感觉。”“乡愁麻痹到全身,我掠着头发,发上掠到了乡愁;我捏着指尖,指上捏着了乡愁。是实实在在的躯壳上感着的苦痛,不是灵魂上浮泛流动的悲哀!”这两段文字字字之间流露出一种伤感,一种悲哀,一种痛苦。尽管冰心是一个大作家,尽管冰心的文字那么精巧,但她不是大圣人,她也身在异乡,她也要饱受乡愁的折磨!
脸颊上传来一丝冰凉——下雨了。我清醒过来,心中却难以平静。冰心的文字清新秀丽,没有过分华丽的词句,却把自己的情感诠释得无与伦比,朴实却又优美得让人惊叹。而许多人却认为这些文字十分繁琐,读起来费劲,从而抛下这些名作去阅读那些无病而呻的现代都市小说,这是何苦?
我衷心希望那些被世俗迷了眼的人们推开这尘封的大门,拾起这些名作……
冰心散文读后感8
这次我在书店一直想该找一本书什么样的书呢?结果就看到冰心的作品,
我不知道我确实领会了多少冰心所作的作品中的心情和怀想,但我已满足于她的文字给我宁静的心境。
于是我就一幅幅现实“清美”的图画已让我迷恋,加之那微微的一笑,更让我神往,这就是冰心笔下的《笑》。在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有着圣洁的天使、可爱的孩子,聪明的妇人,还有她们独特、唯美的笑。
《笑》表现了人间那温馨而有无须回报的爱。冰心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好似人间仙境的图画,又展现了三个充满爱意的笑。我想那不止是人间乐土,更是爱的家园,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对生活的爱。也许,这就是作者所要真正展现给我们那发自内心、通过微微一笑的爱吧!
笑究竟是什么?是独特而又平凡的笑,它给人带来“春风般温暖”,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你会发现那温馨而又无须回报的爱。让我们用爱去对待每一个,让我们用爱意去温暖每一个人心里,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爱的世界。
笑是一种快乐的表情。那安琪儿的笑,那小孩儿的笑,那老妇人的笑,是那么纯正,那么美好,那么友善,她们的笑不仅打动了冰心,更打动了我的心。那种笑,是表情,也是快乐,在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中,她们却充满快乐,这种快乐溢于言表,这微微一笑,让生活在快节奏中城市的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和谐与温馨。她们的笑是那么清纯,让人为之一振。
笑是一段美妙的音乐。虽然很短,却令人刻骨铭心。那抱着花儿、扬着翅儿、赤着脚儿、微微一笑,就好像是动人的音符,串连在一起,成为一段音乐。音乐给人以享受,而笑也给人享受,快节奏生活中的我们,浮躁、紧张,这微微一笑让我们放松了心情,能够静下心,享受生活中的乐趣。这笑是那么自然,让人难以置信。
笑是一种唯美的爱。三个微笑,笑容相似,神韵相同,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暖暖的爱意。世界并非如此冰冷,只是我们难以发现爱,而这微微一笑,表现了生活中那温馨而又无须回报的爱。这笑是那么平凡,让人惊讶。也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笑吧。
冰心散文读后感9
《冰心散文》真是一本好看又有意义的书,它的作者就是冰心奶奶,冰心奶奶是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原名叫谢婉莹,故乡在福建省福州市。
曾记得,语文老师说过:散文,形散神聚。所以,我就不由自主地翻开了冰心散文,大概就想体会一下那种“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的滋味吧……
从冰心的这些早期散文中间,我感觉到她那时的心是多么的温软细腻,清新秀丽,令人忍不住生出万般的怜爱。
冰心说: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像诗,雄浑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精锐得像戏剧对话。难怪冰心这么喜欢写散文,而且曾说过:散文是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
当我真正看完冰心的散文后,我发现了冰心写作不单是爱用“呵”字这样简单。在她的散文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个字:爱。冰心爱美丽的自然'相关的">;大自然,她爱海,因为在她眼里:海是温柔而沉静,海是超绝而威严,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广博……也许在冰心的.心里,爱海就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起来的。冰心爱儿童,在她生病的其间,还为小朋友写了《寄小读者》可见在她心中,小朋友地位的重要。冰心爱母亲,她甚至这样形容过她的母亲:母亲的话句句可使做儿女的人动心,母亲的字一点一划都可使做儿女的人落泪。冰心也曾傻傻地问过母亲爱她的原因,而母亲告诉她: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数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踏地的爱她,而且死心踏地的容她爱你?冰心爱亲人,爱父亲,爱三个弟弟,爱她的同学……
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散文里有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满爱,也是冰心所向往的世界……
冰心散文读后感10
冰心是一位古今中外的作家,她真实的名字是谢婉莹,完成过许多部作品,最著名的是《冰心儿童文学》和《冰心散文》中的小桔灯。
小桔灯这篇文章很感人,那位小女孩,妈妈生病了,爸爸失踪了,完全是靠自己养活自己,当然,还有那位妈妈。从小女孩编桔子灯的那段描述看出小女孩非常独立,能够那么熟练的编好桔子灯。其实,每个孩子完全可以像小女孩那样独立的完成一些事情,但是因为有父母在,就会完全的依赖他们,心里会有一种既然父母可以完成,那就不用自己完成的一种想法,你仔细想想,如果有一天你的遭遇和小女孩一样,那你怎么养活自己。父母也要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他学会独立自主。
冰心最喜欢的'教师是T老师,在她心目中,T老师是女老师中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的一位,可以用“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来形容。冰心小时候是T老师认为神速聪明,长大以后更是出众。但冰心说,其实有一大半是T老师的功劳,要不是她给自己补算学这一课,自己又怎么能继续在这个由比她大的同学组成的班级中学习呢?虽然有一句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成长的路上并不能缺少老师,就算父母是什么研究生、博士,也不能取代老师给予孩子的帮助和教育。
冰心认为在她见过的女孩子中,最出挑,最漂亮的是C女士,她很有气质,而且在学校中也担任大官,每次都能听见她在台上演讲,她的声音清晰、响亮,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冰心曾说过,她去过东京、纽约、伦敦、巴黎、罗马、柏林、莫斯科……但从来没有见过比C女士更漂亮,更有气质的人了。
冰心散文里的吸引人的内容还有很多,讲述了冰心的伙伴、家人,讲述了她经历的各种事情,冰心就是这样出众。其实,只要我们能坚持、努力,也能像冰心这样,成为一位大作家。
冰心散文读后感11
这个暑假我读了《冰心散文集》,其中我最喜欢《母亲节》这篇文章,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母亲节》讲的是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对失去了父母的贫穷小姐妹,在母亲节那天,受到了一些无知的同学的冷嘲热讽,她们一颗伤心、寂寞的童心变得更加无依无靠,但她们没有因此而被命运所打垮,而是重新振作起来。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流下了热泪,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她们失去了爸爸妈妈,只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姐姐为了妹妹,只得靠自己的一双手出去赚钱,来养活自己和妹妹。比起她们,我们的生活实在是太优越了。我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有爸爸妈妈精心的呵护,还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不应该生在福中不知福,而应努力认真学习。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更是人身中不可或缺的的一部分,文中的母亲也像天底下的母亲一样,关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却显得平淡无奇,就像书中说的就像山上一株不起眼的小野花,没有玫瑰花的热情奔放,也没有茉莉花的迷人芳香,但却自然纯洁,用自己的纯朴默默的装点这个世界。无论是谁,没有了母亲,就会无依无靠,就像文中开头所说的没妈的孩子像棵草,所以我们要经常关心这些没有母亲的'孩子,让他们的感到温暖和快乐。
文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对小姐妹,在命运前不低头,在困难前不弯腰。他们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自尊和坚强的小女孩从妈妈的临终前的遗言里,获得的生活的勇气和信念。“不要怕!振作起来,妈妈的遗愿就是我们能够茁壮成长力量!”姐姐用这样的话激励着自己和自己的妹妹,让妹妹重新振作起来。我相信,姐妹俩心中的太阳重新升起来,把光明带给所有的人。我们也要向她们两姐妹学习,学习她们的坚强,记住,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更要报答咱们的妈妈!
冰心散文读后感12
刚从书店买回《冰心散文集》时,看了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瞧,薄薄的一本,拿在手上也不觉得有多么的沉重,但薄薄的书页间却透着一股莫名的书香气息……
刚打开这本散文集时,粗粗的翻了一下,发现在冰心的文章里面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修饰,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大。突然,我想到了这学期刚学的“煮书”的方法,就是把书给读懂,读透……于是,我再次捧起这本仿佛蕴含这无穷知识的`书,一字一句耐着性子读了下去。
我记得冰心曾经说: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像诗,雄浑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精锐得像戏剧对话。难怪冰心这么喜欢写散文,而且在人们品味她文章的同时,使人沉浸在书的意境中……
当我真正看完冰心的散文后,我发现了冰心写作不仅是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修饰这样简单。在她的散文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个字“爱”。冰心爱美丽的大自然,她爱海,因为在她眼里:海是温柔而沉静,海是超绝而威严,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广博……也许在冰心的心里,“爱”的海洋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
冰心爱儿童,在她生病的其间,还为小朋友写了《寄小读者》可见在她心中,小朋友地位的重要。冰心爱母亲,她甚至这样形容过她的母亲:母亲的话句句可使做儿女的人动心,母亲的字一点一划都可使做儿女的人落泪。冰心也曾傻傻地问过母亲爱她的原因,而母亲告诉她: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当你看见了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千百倍的爱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踏地的爱她,而且死心踏地的让她爱你?所以冰心爱亲人,爱父亲,爱三个弟弟,爱她的同学,爱一切爱她的人……
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散文里有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满爱,也是冰心所向往的世界……
冰心散文读后感13
冰心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从19“五四”运动开始,投入新文学活动,在这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等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散文《寄小读者》中,冰心通过描写她儿时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泪水,尽情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
《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因而最能表现出冰心率真的个性,塑造出冰心纯真的自我形象。《寄小读者》体现出冰心的性格、气质、才情和思想风貌。通讯中无论是描写母亲的慈爱,姐弟的情谊,或是大自然的每秒,无不映射出冰心的鲜明的自我形象。
冰心在《寄小读者》中不停地在纯洁的孩子面前忏悔,许多事情是她的灵魂受了隐痛。在《通讯二》中,冰心会想起自己因“杀死”小生灵而悲痛。而现在的我们,不正像那时的冰心,又何尝不会为了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们也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们也许也做过不仁爱的事,但毕竟我们的心灵是纯洁,是善良的。
长大后,我们也会远离自己的父母,亲人,去独立生活,只不过提前在冰心的笔中感受到了些辛酸泪。冰心在描写与父母,姐弟分离时的'悲伤,并为有用华丽的词句,但朴实的语言也着实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一生的悲欢离合。
冰心的作品不少是给青少年看的,而我在一次又一次读了她的作品后也有不同的体会。就把下面的“冰心语丝”送给大家吧:
这如火如荼的爱力,使这疲缓的人生,一步一步地移向光明!
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
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散文读后感14
喜欢看冰心的《繁星.春水》,这本书里收集了冰心的多篇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最近一段时间,空闲的时候,我一直在翻阅。读的过程,仿佛在和冰心做心灵的交流,年龄的差距并没有在我们之间有任何鸿沟。感觉她就好像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裴姐姐、窦姐姐一样的人,知道她有时候开心,有时候难过,有时候我又跟着她的视线了解上个世纪的风土人情、冷暖人生。
我认真读冰心的书,是缘分使然。书是前年买的,是儿子的初中语文老师罗列出的学生必读课外书籍之一。买回来后,儿子并没有怎么看,匆匆翻阅一下便扔在书橱里了。前些日子,我清理屋子,翻出来,便想起我自己小时候,读冰心的课文《寄小读者》、《一盏小桔灯》,印象很深刻。那时候,老师也是极其推崇冰心的,只是,孩子们更愿意积极踊跃地去了解比小桔灯还要新奇的大千世界(我儿子现在也是如此),所以便将冰心抛在脑后了。至此,冰心留给我的,就是一位慈眉善眼的老奶奶形象,就像我的外婆。只是,冰心会写文章,外婆是文盲。我脑海里,外婆年轻的时候,是在给自己缝制旗袍嫁衣,那么,冰心年轻的时候,一个上个世纪初的女子,在那样动荡的年代,她是什么样的经历,让她最后成就了这样的事业,成为万人敬仰的文学大师?她的文章到底是怎样的好?对这些,我很好奇。
读冰心的文字,就好像是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慢慢流进读者心田。读者也慢慢感受到冰心的内心世界,仿佛是阳光照过的温暖、清风吹过的和煦,多数时候,很平静,很舒服。水草摇曳时,是冰心在呐喊,因为不是唯唯诺诺的`那种旧式女子,所以,她有自己坚定的声音,勇敢的用文字含蓄表达对时事的不满。一点点接触,我就妄自评判这位老人,汗颜!但都是钦佩、敬仰的话,所以大胆的写:她就是一个文化素养极高的人、有高尚品质的人,她有安详平和的心态,有看透世事的睿智。我希望她是我的榜样,在我读她的时候,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也拥有安详平和的心态。也许现在,也许将来,不让这个浮躁社会搅乱我的心,做一个静心的人。
冰心散文读后感15
这是一本多么富有诗意,蕴含哲理的文章啊!每一个字多是那么具有韵味,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故事应有尽有,它深深吸引着你。它如同一个幻想王国,有着无穷的魅力,使你留恋往返,通过事情告诉了我们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她把每个读者当作笔友,互相诉说心中的波动,思考到什么,联系到什么,就倾泻在字里行间,用心灵的飞鸽传书来让大家分享心中的另一篇天地。
每个人都有色彩斑斓的童年,那是人生中最深刻最美妙的时段。冰心的童年没有任何的玩具陪伴玩耍,总是勤奋刻苦的学习。养成了她敏而好学的习惯,这种执着的求学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更是我们终身值得学习的地方,书中一些细节的描述,给我们描述了一位善良慈爱,和蔼可亲的奶奶形象。在一个春夜,冰心奶奶正专心致志地看书,一只小老鼠从一个小洞钻进她的房间,在边上偷偷吃地上的饼屑,由于安静老鼠变得大模大样用力啃着发出很大声音惊醒到她,随着声音她发现了老鼠,便用书盖住了小老鼠,奇怪的它没有溜走,渐渐地,汪汪几声小狗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逮住了小老鼠,把它咬死了。冰心奶奶因此十分忏悔,她想:小老鼠初次觅食,却遭遇生命的代价,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一条小生命却因自己的一个玩笑就结束了,她十分后悔,如果再有一次,她一定会保护它的。冰心为了这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感概万千,足以显示她高尚的人格和大度的博爱。
冰心把这种爱化为一种极为清丽,极为温婉的文笔,写成了散文……散文里有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充满爱,也是冰心所向往的世界……大文学家舒乙曾说过:“任何一个读过冰心文章的人,哪怕读过几篇;任何一个和她谈过话的人,哪怕只谈过几分钟,都会被她的心深深感动。是啊!我也被她感动了,他的情怀让我感动了,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无数的道理,它虽不像金银珠宝那么珍贵无比,也不像钻石翡翠那么绚丽夺目,但是它却向世界文物那么值得收藏,里面的一个个道理,都让我受益匪浅,但是,这些道理都像宝石一般的深藏地下,只有用心挖掘才能收获它,让我们读的每一篇文章都用心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