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 梯形说课稿 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3 05:4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 梯形说课稿 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 梯形说课稿 新人教版》。

第一篇: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 梯形说课稿 新人教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平阳镇中学八年级数学:19.3 梯形(1)

说课稿新人教版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梯形》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梯形》是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四边形》的第三节内容。本节课是中考考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它对整章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接触的另外一种特殊的四边形,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几何学习中的一些计算问题、简单推理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另外,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向学生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和五种基本辅助线。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使学生在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 ⑵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们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愉悦;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成三个层次:

1、掌握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的相关概念;

2、熟练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

3、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梯形的基本辅助线作法。

教学难点确定为:灵活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原因是解决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刚刚接触梯形的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

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努力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突破——以学生主体观念突破教师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突破课堂中心、以学生主体参与突破讲解中心、以学生主体经验突破书本中心、以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突破考试中心。在这样的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充分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想。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 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3、学情分析:(说学法)

(1)知识水平: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知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自主探讨习惯基本形成。

(2)心理水平:好奇,求知欲,表现欲较强。

(3)思维水平:想象力丰富,认识事物时经验占主导。

(4)创新水平:还未形成明确的科学研究观,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学生阅读课本;整理梯形的相关概念

用大屏幕表示出梯形的定义,然后再梯形的图上依次画出底、腰、高,分别用红、绿、蓝等鲜明的颜色,给学生良好的视觉感受有利于梯形有关概念的掌握。(2)由生活实例体现梯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直观展示把学生带人到丰富的数学世界,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究等腰性质,体验由猜想变为性质定理的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从多个方面完善了学生对梯形的认识。学生不但体悟到学习方式的转变,还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本领,也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4)讲解例题。对于典型题目要领会其解题本质,做到举一反三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然后运用平添辅助线的方法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发展中合情推理最后,我还设计了“还有别的方法么?”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考。(5)能力训练。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

题从易到难,有步骤的添加辅助线,强化本节内容,从根本上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主人的思想。

梯形问题常用的方法

(1)“作高”:使两腰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

(2)“移对角线”:使两条对角线在同一个三角形中.(3)“延腰”:构造具有公共角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4)“等积变形”,连结梯形上底一端点和另一腰中点,并延长与下底延长线交于一点,构成三角形. 综上所述: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已经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5总结结论,(以提问的方式总结)1)梯形的有关概念. 2)梯形性质

3)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解决梯形问题时,常用的几种辅助线.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认知水平,从而促进数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更好进行知识的构建,实现良性的循环。7板书设计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教材P179中2、3、4 顶尖学案P74----P75

第二篇:新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

二次根式

知识回顾

1.二次根式:式子(ge;0)叫做二次根式。2.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⑶分母中不含根式。3.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开方数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4.二次根式的性质:(1)()2=(ge;0);(2)5.二次根式的运算:

(1)因式的外移和内移:如果被开方数中有的因式能够开得尽方,那么,就可以用它的算术根代替而移到根号外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代数和的形式,那么先解因式,•变形为积的形式,再移因式到根号外面,反之也可以将根号外面的正因式平方后移到根号里面.(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age;0,bge;0);(bge;0,agt;0).(4)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ang;C=90deg;ang;A+ang;B=90deg;(2)、在直角三角形中,30deg;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ang;A=30deg;可表示如下:BC=AB ang;C=90deg;(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ng;ACB=90deg;可表示如下:CD=AB=BD=AD D为AB的中点

4、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三角形中的中位线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四边形

1.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1)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deg;;(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deg;.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deg;;(2)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deg;12.等腰梯形的判定: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3)∵ABCD是梯形且AD∥BC

∵AC=BD

there4;ABCD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1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15.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一次函数

一、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ne;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为常数,且kne;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为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ne;0))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

(2)性质:当kgt;0时,直线y=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bgt;0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2)kgt;0,blt;0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3)kgt;0,b=0图像经过一、三象限;(4)klt;0,bgt;0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5)klt;0,blt;0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6)klt;0,b=0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一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

求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ne;0)时,需要由两个点来确定;求正比例函数y=kx(kne;0)时,只需一个点即可.5.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方程组

从“数”的角度看,自变量(x)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并

求出这个函数值

解方程组从“形”的角度看,确定两直线交点的坐标.数据的分析

数据的代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1)含有一个未知数;(2)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3)是整式方程。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ax2+bx+c=0(ane;0)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时,应满足(ane;0)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2+bx+c=0(ane;0)。

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化成ax2+bx+c=0(ane;0)后,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4.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是b的平方根,当时,,当b”、“=”、“lt;”)。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若加上ADBC,则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现在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得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图中不再添加点和线)转眼之间一个学期也将过去了,同学们也迎来了期末考试,希望上文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能帮助到大家。

精编八年级数学下册《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2016学年初二下册《反证法》知识点归纳:例题解析

第三篇: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80班、81班均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两班比较,81班优生稍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0班学生单纯,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二章 数据的描述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更好地理解数据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较大的数据信息,本单元首先安排了有关大数的感受与表示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估计,对于所收集的数据,还要清晰、有效的进行展示,以尽可能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教材安排了扇形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的认识与制作,不同的统计图表的选择等内容。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四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80班、81班均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两班比较,81班优生稍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0班学生单纯,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二章 数据的描述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更好地理解数据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较大的数据信息,本单元首先安排了有关大数的感受与表示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估计,对于所收集的数据,还要清晰、有效的进行展示,以尽可能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教材安排了扇形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的认识与制作,不同的统计图表的选择等内容。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四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www.xiexiebang.com

五、教学进度

周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11。1。1变量(1)11。1。2函数(2)

211。1。3函数的图象(3)11。2。1正比例函数(1)11。2。2一次函数(1)

311。2。2一次函数(3)11。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

11。3。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

411。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第十一章小结(3)

512。1。1条形图与扇形图(1)12。1。2折线图(1)12。1。3直方图(1)

12。2。1用扇形图描述数据(1)12。2。2用直方图描述数据(1)

612。3课题学习(2)第十二章小结(2)

713。1全等三角形(1)13。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813。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13。3角平分线的性质(1)

第十三章小结(2)

9段考

1014。1轴对称(3)14。2。1轴对称变换(1)14。2。2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

1114。3。1等腰三角形(3)14。3。2等边三角形体(2)

12第十四章小结(2)15。1。1整式(1)15。1。2整式的加减(2)

1315。2。1同底数幂的乘法(1)15。2。2幂的乘方(1)15。2。3积的乘方(1)

15。2。4整式的乘法(2)

1415。2。4整式的乘法(2)15。3。1平方差公式(2)15。3。2完全平方公式(1)

1515。3。2完全平方公式(2)15。4。1同底数幂的除法(1)15。4。2整式的除法(2)

1615。5因式分解(1)15。5。1提公因式法(1)15。5。2公式法(3)

17第十五章小结(3)总复习

18总复习

19总复习

20考试

第四篇: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内容。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课标

二.说教材(编写特点、体例安排、知识内容、中考要求)三.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说课标.1、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下册书的基本要求:

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理解代数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并证明基本性质及判定。

数学思考:在探索勾股定理、四边形转化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解决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与态度: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2、初中数学四个领域,针对各章内容的要求: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1)a(a0)是非负数;(2)

a22a(a0);(3)aa(a0);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探索并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十八章四边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会进行相关计算。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利用图象数形结合的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会计算加权平

均数、方差。

二.说教材.(一)编排特点:

本书编写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1、知识的横向联系

如二次根式的运算以整式的运算为基础,在 进行二次根式的有关运算时,所使用的运算法则与整式、分式的相关法则类似;

2、知识的纵向联系

勾股定理已知两边求第三边运用了解方程的思想,体现了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3、数学美的体现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从而体会数学的简捷美,以及学习四边形体现了数学的图形美。

4.保基础供发展

每章每一节习题的配备都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给有能力的同学提供了更多选做题,实现了分层教学。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

5.螺旋上升的逻辑思想

二次根式的学习为勾股定理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体现了知识螺旋的逻辑思想。

(二)体例安排.1.每章开始都配有反映本章主要内容的章前图和引言,可供学生预习用,也可作为教师导入新课的教材.2.正文设置了 “思考”“探究” “归纳”等栏目,栏目中以问题、留白或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3.正文的边空设有“小贴士”和“云朵”.“小贴士”介绍与正文相关的背景和知识,“云朵”中是一些有助于理解正文的问题.适当安排了 “实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等选学栏目并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4.章末安排课题学习,供选学。5.章后安排了“小结”,包括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和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

6.每章的习题分为练习、习题、复习题三类。练习供上课使用;习题供课内或课外作业时选用;复习题供复习全章时选用。其中习题、复习题按照习题的功能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

7.每章均安排了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或全章的复习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层次的结果.(三)知识内容.本册共包括五章: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主要内容包括: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运算;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学习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的合理性,学习本章的关键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考点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计算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结论并加以证明,从而得到勾股定理,然后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结合此项内容介绍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重点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考点:

1、利用勾股定理在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时求第三边;

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易错点: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求第三边时未指明直角,易忽视讨论环节。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本章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都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扩充的。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则是本章的教学难点。学好本章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考点: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解决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 易错点:错用判定定理判定平行四边形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本章学生第一次接触函数,是初中函数部分的起始章,是后续学习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础.主要内容是由具体实例引出变量与常量的概念、函数概念、自变量与函数;.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函数知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考点: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运用。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主要是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根据《标准》的要求,本章着重研究了加权平均数。考点:①考查一组数据平均数的计算(填空题或选择题);②考查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解答题)③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方差的计算。三.说建议.(一)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2)用好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4)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5)关注证明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二)评价建议.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

本册教科书呈现了大量由具体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的实例,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类比、猜想等思维过程.所以,评价应关注学生在这些具体活动中的投人程度——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

2.关注学生对各章知识内容的实质性认识,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关注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注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适当评价学生说理和推理的水平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延迟评价学生运算的熟练程度.

4.关注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主要以学生为本,抓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点。善于挖掘教材,把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点。总之,只要我们多开动脑筋,多想想办法,积极努力,就一定能获得丰硕的果实。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八仙筒镇中学 田芳

2014年2月28日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下册《梯形面积》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关于大纲对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求。大纲指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践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关于本课知识在整个学段,在本册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本课知识是对前面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知识的发展、巩固和应用,梯形的面积是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为后面的组合图形的求积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做好铺垫。学习梯形的面积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关于教材的编排意图:

(1)本课教学的知识点是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本课知识在编排时是按照知识的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进行有序编排的。第九册中的几何初步知识是在学生学过直线和线段、角和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而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梯形的概念、特征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之后进行的,尤其是在学习过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学生对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已学过的图形的计算方法已初步掌握,这为本课学习求梯形面积的思想方法打下了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放手指导学生根据旧知识自己发现规律,在掌握运用规律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4.关于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并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有关梯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结合教材教育学生,梯形面积计算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要认真学好这些知识,以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通过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初步懂得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事物。

5.关于教学重点:掌握和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6.关于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教学指导思想及教法、学法设计:

(一)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改意图

1.充分体现现代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把数学学习过程变为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去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数学教学的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以传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指导下亲自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想一想、看一看,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动耳,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数学心理素质,加深数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3.充分体现练好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在练好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适时渗透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思考策略,对数学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提高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法、学法设计

1.运用电教、实物演示、操作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投影仪显示图形的合并、分化过程,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剪拼图形的实践活动中感知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巧妙地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拼图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发现“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身于数学规律的探索之中。

3.运用迁移规律学习数学新知。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知识是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这两个基础知识以及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

4.运用尝试教学法。①在探索梯形面积公式时,进行尝试;②学习例3时进行尝试。

5.运用化归的思维方法学习本课知识。化归法就是将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转化,归结为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本课教学中,先把梯形的面积转化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又把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转化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和梯形的高,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可以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分化点,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6.讲练结合,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在新授过程中依靠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探索规律;揭示公式之后,立即学习例3巩固新知;在巩固练习中,设计有坡度的题目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堂完成,及时反馈,培养学生正确的技能和思维能力。

(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及若干制好的图片,铅笔刀、粉笔。学生自制若干梯形图片、一个平行四边形图片、一个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剪刀一把。

三、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设计,本课按以下几个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约3分钟)

首先投影出示一组平行四边形图形,并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公式,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然后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图形,并复习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再投影出示一组包括一般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各种梯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怎样判断它们是梯形,指出它们的底和高。这一过程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准备工作。

(二)游戏导入,激趣引新。(约4分钟)

先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若干梯形纸片拼图,并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图形在投影中显示,如图:

(岗亭)(轮船)(台灯)(飞机)

然后让学生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分别在图中的各种梯形中“铺”方格,提问能否很快准确数出究竟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

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提问:“能不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我们熟悉的图形,来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此时,教师用彩

笔将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圈起来,学生定会受到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的启发,积极动手拼图。这一过程可以较好地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

(三)操作思考,探索规律。(约12分钟)

第一步: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动手操作,将游戏拼图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

第二步:将学生操作过程反映在投影上,观察双片投影演示:先显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再抽移转动图片,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出示思考题。

①原来是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下底及高有什么关系?

提问板书: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上底+梯形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提问后板书: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第三步是学生再观察教师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切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带的平行四边形也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思考:

①把平行四边形剪开后得到什么图形?

②剪出的梯形上底、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

③剪出的一个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第四步是判断推理、得出规律。提问根据板书和操作,你认为梯形面积怎么求:

根据提问板书:

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平行四边形)=(上底+下底)×高÷2(梯形)

第五步是将梯形的面积公式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加以对比,强调“÷2”的道理。

第六步是看书进一步验证自己推导公式的思考方法是否正确。

这一过程通过“拼”和“剪”的两个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适时进行转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看、听、动、思等活动充分感知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对公式中“上底+下底”和“÷2”的理解。

(四)学习例题,运用规律。(约5分钟)

先提问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同时告诉学生梯形面积公式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学好它,为祖国建设服务,然后出示例3,读题后教师用铅笔刀垂直切下一支粉笔,告诉学生小刀切后出现的图形叫做“横截面”,最后让学生独立尝试解题,计算后看书对照。

这一过程是教育学生梯形面积公式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再让学生尝试运用公式进行解题,理解并运用公式。

(五)及时练习,反馈巩固。(设计课堂检测,约8分钟)

第一题是基本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米,下底是8米,高是6米,面积是平方米。让学生对照条件将数字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第2题指出拼图游戏中的一个梯形的上、下底和高的长度,口头列式求它的面积,这样照应开头。

第3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变式的梯形进行口头列式求出面积。

第4题是课本第71页第3题,看图中堤坝中的数字进行列式解答。

第5题是选择填空(如下图)。目的在于让学生正确地找出图中的上底、下底和高,求出面积。

题目是:正确的求积算式①(15+8)×4÷2

是()②(15+8)×10÷2

③(4+10)×15÷2

④(4+10)×8÷2

第6题是设计一条发展智能的提高题给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题目是:将三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连接横放,后锯掉两边正方形的一个角,形成一个梯形(如图),求梯形的面积。

这一过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前面1、2、3题是口头回答,第4题完整解答,第5题进行讨论解答,第6题是智能发展题,一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外完成。

(六)完成课堂作业,进行课堂总结。(约8分钟)

课堂作业是练习二十第1题三条题目,课后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课堂总结提问: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梯形面积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它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一过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进行课内作业,当堂完成,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娇正。课堂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进一步理解公式中“除以2”的道理。

附: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

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2

=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下载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 梯形说课稿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 梯形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1)班一共有32名学生,其中男生18名,女生14名,学生总体比较活泼多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听课,,30 %的孩子成绩极不稳定,学习习......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A第五单元 5.21《与朱元思书》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梯形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幼儿园中班数学说课稿:梯形 导读: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 我说课的......

    新人教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下)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祁永成 一、学情、班情学生动态分析 九年级学生上学期成绩比较理想,但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学生不重视学习,学习习惯较差。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说课稿

    大荔县安仁初中 赵聪亚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叫赵聪亚,来自安仁初中。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我将按照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的流程......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说课稿全集[五篇范文]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说课稿全集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设计说明等几个方面对我的教学设......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英语unit8知识点及练习题大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Unit8单元知识讲解及练习Unit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知识点拨 一、重点短语 1. on page 25 在第2 5 页 2. the back of the book 书的......

    新人教八年级下册英语Unit1拓展总结

    Unit1 一 1. —Will people live to be 300 years old? —_________. A. No, they aren'tB. No, they won'tC. No, they don'tD. No, they can't 2. There will be ______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