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比较

时间:2019-05-13 05:0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比较》。

第一篇: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比较

浅议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之比较

班级:10对外汉语

学号:100213050

作者: 杨斌 内容摘要: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的发轫之作,它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伊利亚特》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战争的杰作,《奥德修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个人命运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作品。它们以史诗的规模,全面而广泛地反映了古希腊有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出色地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当时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最早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虽然同样是记叙事件,但荷马史诗和《诗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诗言志”、《诗大序》的观点出发,解读、阐释《诗经》叙事诗和荷马史诗在情节和人物性格上中西方文学差异。

关键词:荷马史诗

《诗经》叙事诗

情节

人物

语言

正文

一、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诗创作手法

(一)荷马史诗的故事情节安排

1裁剪得当、布局巧妙、结构完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

《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是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的叙事长诗。两部作品各自涉及十年间发生的事件,广泛地描写了希腊社会。但都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高地集中的手法,把情节集中到一个中心人物、一个完整事件、一小段时间上,使众多的人物、丰富的生活画面,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如《伊利亚特》既没有描写战争的开始,也没有描写战争的结束,而是集中描写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52天内发生的战事——阿喀琉斯两次“愤怒”的前因后果。此时,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了骁将阿喀琉斯的战俘和心爱的女人,后者一怒(第一次)之下退出战斗,特洛伊人遂在主将赫克托耳的率领下大举反攻,希腊联军连连失利,不得不退回到船上。在特洛伊人火攻希腊联军时阿喀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冒充阿喀琉斯出战,却被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为此雷霆大怒(第二次),为此,他与阿伽门农和解,穿上他的辉煌铠甲,一手拿剑,一手持盾向特洛伊人进攻。最后,杀死赫克托耳,并拖尸泄愤。老国王普里阿摩斯讨回儿子的尸身,特洛伊人隆重地殡葬了他们的英雄。有别于《伊利亚特》,《奥德修纪》主要描写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的10年海上历险经历和他重建家园的故事。

2两条线索交错平行发展,多种叙述手法并用 ○史诗在叙事上采取双线结构以及倒叙、插叙、顺叙的结合使用,使主要情节与插曲有序结合,从而文章在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凸显上宏伟丰 满。

如《奥德赛》设计了两条情节线索:一是,奥德修斯的海上历险;二是,家中贵族求婚子弟的胡搅蛮缠和帖雷马科外出寻父。两条线索围绕一个中心——全家团聚展开。而《伊利亚特》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主线,设计了有声有色、极富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即主人公与阿伽门农、赫克托耳之间的冲突),通过他的怒而罢战和怒而参战的神来之笔使全作结构奇巧而单纯、清晰而明了、精密而完整。另一方面,在描写这场战争,人与人互相斗争,同时也穿插着神之间的斗争。

(二)《诗经》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1忽略故事而又极易转向抒情

○ 《诗经》的叙事并不表现为营构曲折的情节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对事件进程的简笔勾勒和静态铺排(复沓)的手笔表达主题。

如抒情性叙事诗《氓》,诗中的女子回顾了自己与氓从恋爱到结婚,到受虐待被抛弃的全过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寥寥数字就对时间原委作了客观交代。诗的第一章、第二章尚能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恋爱、订婚。而第三章有转为纯粹的抒情,直到第四章叙述又出现了大幅度跳跃,叙事不完整,常出现断层。

二、荷马史诗与《诗经》叙述语言特色

《诗经》整齐中富于变化的语言特色。从字法上看,诗经运用了叠字、连绵词和语气词。叠字如“关关”、“忡忡”、“翳翳等。从章法上看,多采用重章叠唱的复沓形式,运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情感,是实在音韵 上和修辞上都收到审美效果。荷马史诗根据古代希腊人口头传说汇集而成的。因此它在语言上多使用自然朴素的语言写成,而且使用了大量口头艺术表现手法,如夸张、比喻、排比、烘托等。这些手法的使用,第一与关照全局,突出重点结构是分不开的;第二,使文章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洋溢着浓郁的英雄主义特征。

对比:、一是由于中西文化传统思想的不同和文章形式上的制约,两者形成鲜明的差异。《诗经》叙事诗要么有宏大的场面,而缺乏具体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要么有个人经历的描述和人物刻画,而缺乏宏大的历史场面。然而,荷马史诗则两者兼有,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史诗”叙事学理论,“叙述”与“故事”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以简洁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系列丰满的英雄形象。二是,两者在叙事上表现手法的侧重不同导致两者呈现着不同。正是因为:第一,荷马史诗上的口头化的语言特色,使得它更易于按时间顺序构筑文章。第二,大量夸张、“荷马式”的比喻的运用,使得文章形成了宏大的场面。而《诗经》则侧重于“言志”,因此抒情性韵味浓重。且诗经叙事往往是“一事一叙”的结构,造成文章短小,在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上不足,常常只抓取典型特征来表现,而场面上更是相形见绌。

结束语

荷马史诗和《诗经》都是人类文学史上的文学瑰宝,对后世中西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第二篇: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读书报告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希腊民族的一部瑰丽的史诗。我读了之后,却有着自己的一点见解,也许这些见解与壮丽的史诗实在是沾不上边,也许是我断章取义,仅仅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言者无罪。

远射神阿波罗神听到祭司克律塞斯的祈祷后,大为盛怒,降给阿开奥斯人以瘟疫。可见,神也有人性,他们会愤怒,也会眉开眼笑,只是他们神通广大,可以带给人们痛苦和快乐,可以送来阵阵和风,他享有人们虔诚的信仰,并护佑着信徒,维护着他们的利益。

阿伽门农为了平息远射神阿波罗的愤怒,忍痛将深爱的克律塞伊丝交出来,可见对于当权者来说,权力与地位远比爱人重要,女性只是附属品。阿伽门农又从阿基琉斯手中夺走了他的战利品——布里塞伊斯,使得两人的仇恨更深,于是人们创造了红颜祸水这个说法,认为妹喜亡夏,妲己灭商,是美丽的女人葬送了君王的江山。

众神也像人世一样,有着地位高低之分。闪电神宙斯是众神之父,白臂神赫拉是众神之母,是宙斯的发妻,她总是疑心重重,认为宙斯的一举一动难逃她的眼睛,可是她非但控制不了宙斯,反而使她在宙斯心中的地位下降。这分明就是那些封建大家族中,正房夫人的普遍心思,想把丈夫牢牢抓在手中,于是她嫉妒并总是怀疑她的丈夫与其她女人有染,这非但不能提高她在丈夫心中的地位,反而使她被丈夫厌烦。

神匠赫菲斯托奉劝他的母亲赫拉主动地讨宙斯的欢心,得到宙斯的谅解。他的劝言使赫拉眉开眼笑。在现实中,女性总是处在弱势的地位,尽管赫拉有着不弱的实力,但在她的丈夫宙斯面前她也得小心翼翼的讨他的欢心,因为她的权利是宙斯所赐予,离开了宙斯,她将一无所有,按现在的话来说,赫拉没有掌握经济的所有权。所以她尽管怀疑,也只能不了了之,并仍然全力支持宙斯的决定。

宙斯答应阿忒斯使阿基琉斯重获荣誉,为一己之私,使计欺骗了众神,要阿开奥斯人和特洛亚人进行拼搏和鏖战,让双方都承受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他的私心使千万生灵罹难,只为了让阿基琉斯获得战争的机会,让阿开奥斯人记起他的战功和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西方有众神,有天父宙斯和天母赫拉,有阿波罗阿塞冬,有雅典娜维纳斯,东方有仙佛,有玉帝王母,有女娲鸿钧,有接引准提。他们的形象都是分别根据西方人和东方人的相貌特点所创造出来的虚拟形象,神界和人界一样,都有着地位高下之分;神的家庭情况与人一样,有父母妻儿;神与人一样,有着愤怒和开心等各种情绪。传闻中,神创造了人;现实中,人创造了神。

可见,东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很多,东方的仙佛之争,西方的神魔之争,蚩尤与撒旦,分别是东西方所谓的大魔头。当然,政治制度也一样,毕竟人类的发展史无法改变,从原始时代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方向。

第三篇:古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

古代希腊神话

与荷马史诗

一、神话

1、神话

•神话是古希腊人最早的意识形态,是欧洲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是人类最早的思维方式。–神话思维是具体思维的高级阶段,它大约萌芽于蒙昧社会中级阶段晚期。同氏族社会的产生相一致,它初步兴盛于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高度发达于父系社会。

2、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最早的文学,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关于希腊的神的故事,一是关于希腊传说中英雄的故事。

3、希腊神话的内容

•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①神的故事

–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谱、神的故事及人类的起源等内容。

神谱(旧神)

•卡俄斯(混沌)

•该亚(地母)

•乌拉诺斯(第一代天神)

•克洛诺斯(第二代天神)

旧神神话的特点

1、有着明显的杂乱两性关系和“血缘家庭”的痕迹。

2、女神起着突出的作用,是母权社会的一种反映。

3、有着明显的吃人痕迹。

奥林波斯神统

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首的神的家族,因住在俄林波斯山上而得名。主要的神有阿波罗、阿瑞斯、阿佛洛狄忒等。体现了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宙斯(ZEUS)主神、雷电之神

•赫拉(HERA)神后

•波塞冬(POSEIDON)海神

•哈台斯(HADES)冥神

•阿波罗(APOLLON)太阳神

•阿瑞斯(ARES)战神

•赫淮斯托斯(HEPHAISTOS)火神 工匠之神

•赫尔墨斯(HERMES)神使

•雅典娜(ATHENE)智慧女神

•阿尔忒弥斯(ARTEMIS)月神 狩猎女神

•阿佛罗狄忒(APHRODITE)爱神 美神

•厄洛斯(EROS)小爱神

早期希腊神话的形态

•希腊神话的最初形态是人兽不分的,表明人与自然的浑然不分状态。如鸟首人身的海妖塞壬;

半人半羊的山林和畜牧神潘;蛇发、女面、尖牙利爪的美杜莎;牛眼赫拉、猫头鹰眼睛的雅典娜等,都表明了这一点。

②英雄传说

•英雄传说起源祖先崇拜。传说中的英雄都是半人半神。主要有:

–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神功,赫拉克勒斯之名意为“赫拉给予光荣的人”或“因受赫拉的迫害而建立功业的人。”

•伊阿宋智取金羊毛的故事

•为民除害的忒修斯的故事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

•特洛亚英雄的故事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地位及影响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神人同形同性。

–哲理性强。

•古希腊神话的地位及影响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希腊神话故事在希腊古代散见于《荷马史诗》、赫希俄德的《神谱》还有其他古希腊作品中。•后来,德国的斯威布编辑《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二、《荷马史诗》

(一)《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公元前12世纪初期,曾发生特洛亚战争,之后,在小亚细亚各地及希腊流传着许多关于这次战争的歌谣和传说,歌颂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公元前9世纪,盲诗人荷马将这些歌谣进行加工整理,编成两部长诗。公元前6世纪,雅典城邦的统治者庇士特拉图下令记录史诗,使其基本定型。公元前3-2世纪,经亚历山大城的学者最后编定而成。

赫克托耳

阿喀琉斯

•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在希腊军中举足轻重。但急躁、任性、甚至残忍。其性格中亦有重友情的一面,体现在与帕特洛克罗斯的关系上;当特洛亚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向其跪求其子尸体时,他顿生同情之心,慷慨还尸。

俄底修斯的旅程

俄底修斯的旅程

•吃莲国

•独眼巨人国

•浮岛骚西岛

•艺人国

•特里那克里亚岛

•俄古癸亚岛

•斯刻里亚岛

•伊大卡岛

俄底修斯

《荷马史诗》的思想

•《伊利亚特》通过部落战争的描写,展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表现古希腊人民的集体主义和

英雄主义精神。

《伊利亚特》中的战争的道义观念

•《伊利亚特》中不存在战争的道义观念,诗人对战争双方的英雄均采取了歌颂的态度,这种情况缘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还不是阶级矛盾,而是部落之间的冲突。战争的结果不是某一阶级的存亡,而是关系到整个部落的存亡。战争的非阶级性决定了史诗没有战争的道义观念。

《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成就

•战斗精神、乐观精神、进取精神,对人的力量的肯定;

•严谨的结构 前51天,前42天;

•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阿加门农的傲慢;阿喀琉斯的英勇和任性;安德洛马克的贤惠;珀涅罗珀的忠贞;卡吕普索的痴情;美丽的海伦等。

•《伊利亚特》中,战争进行了近十年,希腊人每天都围在城外,不停地叫喊交出海伦,连特洛亚人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有人建议让长老会来决定。当海伦走到特洛亚城长老们的会场,这些尊贵的老人看见了海伦,便彼此私语道:

没有人会责备特洛亚人和希腊人。

说他们为了这个女人进行了长久的痛苦的战斗。

她真像一位不朽的女神啊!

•语言朴实自然

–史诗中大量运用比喻,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取比,有“荷马式的比喻”之称。如“葡萄紫的大海”“牛眼赫拉”等。

荷马史诗的影响

•荷马教育了希腊

•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荷马史诗》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第四篇:《荷马史诗》读后感

有一本书,名叫《荷马史诗》,它包括了两个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我最喜欢《伊利亚特》这个故事。《伊利亚特》叙述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希腊人为夺回海伦,组成十万联军,远征特洛伊城。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年。希腊最勇猛的将领阿基疏斯面对节节失利的危急

局面,抛开与主帅的个人恩怨,奋勇作战,扭转了战局。最后,希腊人用木马计智取特洛伊城,大获全胜。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人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世界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这两篇故事都是古希腊盲人歌手荷马所作,因此统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个故事歌颂英雄的威武勇敢,赞美希腊民族历史。阿基疏斯是个不完美的英雄,他勇敢、富有同情心、重视荣誉,同时有具有固执、易怒等弱点,这些弱点往往会酿成大错。

《荷马史诗》叙事生动明确,语言流畅。书中的英雄人物热爱生活,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荷马史诗》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世界文学殿堂。

第五篇: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1

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古中国到古埃及,从古印度到古巴比伦都有他们各自的文学经典:《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红楼梦》《安徒生童话》……我最喜欢的是《荷马史诗》,在这个寒假中,我把它读完了。

《荷马史诗》分为两部分:伊利亚特涸奥德赛。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奥赛德”。

这一部分讲的是奥德修斯和他的士兵们因为风暴,所以和大部队分开了。而在路上,他的士兵因为惹怒了太阳神阿波罗而被卷进风暴失踪了。而奥德修斯因为刚开始得罪了海神波塞冬,所以回家的路十分艰辛。

终于,他历尽艰辛回到家乡,将那些背叛自己的人杀了,和自己的妻子佩涅和儿子特勒团聚了。

《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让我们领悟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

正所谓“十年寒窗中状元”。咱中国有许许多多的状元,可他们那一个不是苦读出来的'?他们经历了十年的艰苦奋斗,只为了科举的那一天中状元。是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你努力了,就可以得到回报。

通过读《荷马史诗》,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通过自己汗水浇灌过的果实,才是真正的丰收,才是真正的喜悦!

荷马史诗读后感2

读了《荷马史诗》这部巨著,我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的一言一行,亦成为永恒的经典……

第一部分中的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都是热血与勇敢的化身。为了亲人与正义,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还有帕里斯的哥哥赫克托耳,虽然他在整本书中是一个次要且负面的人物,可是他的那种爱国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与此同时,天神们也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开始了凡人般的斗争,真可谓是无稽之谈,我们不能不能不说这是对神的一种大胆的讽刺。第二部分中的主人奥德修斯既坚忍不拔,也有勇有谋,给我的触动也最大。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上了岸没有盲目地证明自我的身份,而是不辞辛苦,从别人口中得知真相。可见,他是十分谨慎和理智的。

信念能够改变一切:为了夺回海伦,希腊人不惜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为了与家人团聚,奥德修斯再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磨难后,依旧不改当初……

就让那些信念永存心间的人们,一齐携手相成功的道路上奔跑吧!

荷马史诗读后感3

《荷马史诗》的作者是公元前的伟大诗人荷马。该书是其代表作,也是使荷马至今广为流传的原因。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讲述了阿珈门农,阿开奥斯人的国王,阿特柔斯之子,在十年前,在盛大宴会上,因为大蛇吞食九只雏鸟与一只成鸟而得到了宙斯的神谕:他们将乘上巨大的'船只所组成的舰队,集结众多优秀而同天神般的领袖,号召其最为英勇的勇士,将这些英雄豪杰聚集起来,背井离乡,踏上十年征程,以征服最为宏伟庞大的特洛亚城(伊利亚特)。最后,满载战利品与荣耀而归,同时,也是为他的兄弟,伊里斯报仇,重夺荣耀的故事。

而故事开始,是在同特洛亚开战的最后一年时,人民的国王,阿伽门农,在这第十年第51天中因为一个战利品,一个女人,同人群中最杰出的勇士,阿基琉斯,佩琉斯之子争吵,而双方的争吵使阿基硫斯和阿伽门农分道扬镳。阿基琉斯因为受到国王的羞辱,而拒绝参战,以同人民的国王阿伽门农斗气,而阿伽门农在这预言胜利的一年中再次发起攻城,而在这次塵战中,国王失去了他最好的勇士之一,而大受损失……

荷马史诗读后感4

有一本书,名叫《荷马史诗》,它包括了两个故事:《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我最喜欢《伊利亚特》这个故事。

《伊利亚特》叙述的是古代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希腊人为夺回海伦,组成十万联军,远征特洛伊城。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年。希腊最勇猛的.将领阿基疏斯应对节节失利的危急局面,抛开与主帅的个人恩怨,奋勇作战,扭转了战局。最终,希腊人用木马计智取特洛伊城,大获全胜。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人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世界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这两篇故事都是古希腊盲人歌手荷马所作,所以统称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个故事歌颂英雄的威武勇敢,赞美希腊民族历史。阿基疏斯是个不完美的英雄,他勇敢、富有同情心、重视荣誉,同时有具有固执、易怒等弱点,这些弱点往往会酿成大错。

《荷马史诗》叙事生动明确,语言流畅。书中的英雄人物热爱生活,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荷马史诗》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世界文学殿堂。

荷马史诗读后感5

荷马史诗是对人性的描写,写得很华美,也很真实。可以看作是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作深刻的写实。

史诗第一部《伊利亚特》,从写神的争斗开始,写的`是神的欲望和贪婪。而女人们似乎是情欲的贪婪者,但事实上,她们什么都不想放弃。她们不会和流亡的王子浪迹天涯,即使他风姿依旧;更不会与战败的国王床第之欢,即使他腰缠万贯。

从这个角度上讲,女人比起男人来,似乎更加贪婪。阿喀琉斯、赫克托耳、阿伽门农,男人们的英雄,因为女人而死;女人们也死了,被更不肖的男人杀死。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自杀的,死在自己的欲望和贪婪之中。

史诗第二部《奥德赛》,也描写了人类相同的贪婪。但这部后期作品,谢天谢地,也展现了人类美好的品质——女人对爱情的忠贞,男人对家庭的依恋和责任。俄底修斯是特洛伊之战的智者。也许,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知道,只有美好的品质才能帮助自己找到幸福之源,欲望和贪婪只会毁掉自己。正如赫克托尔所说:“幸福的日子其实很简单,辛勤的劳动;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丈夫;同情弱者。”

《荷马史诗》,一本蕴含哲理的书。

下载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荷马史诗与诗经叙事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伟大的荷马,伟大的史诗,就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背着七弦竖琴的荷马,双目失明的荷马,四处漂泊的荷马,亦说亦唱的荷马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1 荷马史诗是对人性的描写,写得很华美,也很真实。可以看作是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作深刻的写实。史诗第一部《伊利亚特》,从写神的争斗开始,写的是......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 《荷马史诗》读后感1 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古中国到古埃及,从古印度到古巴比伦都有他们各自的文学经典:《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红楼梦......

    与希腊神话以及荷马史诗相关的GRE单词(范文模版)

    与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相关的GRE词汇 1. Chaos:开天辟地的混沌之神 <反> cosmos:宇宙, 有序的整体 universe = unanimous :全体意见一致的 2. TITAN 十二泰坦神  titanic 巨大的, 强大......

    诗经与上帝

    诗经与上帝 中山大学哲学系 08本科 梁潇月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五经》中的一部。其他4部是《易经》《书经(尚书)》《礼记》《春秋》。传统认为由孔子编订,也有认为是......

    诗经与耶稣

    《诗经》是孔子亲自所编。但孔子为何要编《诗经》,《诗经》究竟为何重要,竟而成为中华文化之经典呢?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揭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原来,《诗......

    浅析 《诗经》与爱情

    浅析 《诗经》与爱情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

    《诗经》与《楚辞》

    《诗经》与《楚辞》 一、填空 1.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 国风 和代表《楚辞》的 离骚 并称为“风”“骚”。 2.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等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