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
一、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的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者,在积极学习成长,享受新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需对周围潜在的危险有所认知,防范。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上升,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人口结构和整体素质。当代大学生学会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这是当前较为关键的任务。
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已经从高危人群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青少年已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处于活跃时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知识尚不完整,性观念又比较趋于开放,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来抗击艾滋病,让自己免于艾滋病的侵袭,因此,有学者将大学生也归为了艾滋病毒的高危易感染人群。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不安全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我国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逐渐开放,性行为的发生率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高校学生卖淫嫖娼的行为以及男性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的新闻报道也已屡见不鲜。另外,虽然政府机构在积极倡导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但由于艾滋病对人体巨大的危害和至今为止的不可治愈性使恐艾心理在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的调查,有74%的同学表示不愿意和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住同一个寝室,有72%的人表示如果自己不幸感染率艾滋病将会选择不将其公之于众。因此,面临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逐年上升,对该群体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日常生活防控措施
自艾滋病发生十多年来,医学界的专家们在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免疫学、诊断学、预防学等领域里,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对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提供了科学依据。人们应当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因此,预防艾滋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可以做得到的。对个人预防来说,除掌握有关艾滋病知识外,尚须做到:
(一)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二)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三)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四)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三、大学艾滋病防控措施建议
高校需加大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学校可开设生理卫生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选修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述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艾滋病。举办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前来讲学。另外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校园内外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活动,例如在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举行以艾滋病预防控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等各种不同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学校在举办这些活动的时候应按照宣传教育为主、培养文明健康生活的方式,坚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活动的实际效用,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只为完成任务,要将经常性的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开辟新的引导途径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 人们都通常更愿意听取与自己年龄相仿,背景、兴趣爱好等相近的朋友或同伴的看法和建议,特别是大学生还处在迷茫、叛逆的青春期,需要那种可以相互讨论怀孕、性、吸毒等一些敏感话题的同伴,因此在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中,大学生的同伴教育有时远比老师的说教有效得多。招募一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对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有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沟通能力等的培训,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行为方式。这些志愿者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为示范等来影响和教育周围的同学,以此类推,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形成积极的影响和效应。
鼓励学生自发的组织干预,在社会的防艾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楼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空前加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
们的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作为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大学
生,如何在目前人们思想十分功利、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时期保持住
那一丝清明?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
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包括幸福
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
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
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
不同。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
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
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
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
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
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人
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
本对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
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
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
最高的目标。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
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
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价值观念是
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
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
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
提供充足的理由。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
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家经济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我们的每个家
庭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各个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善,我们当代大学生
有比长辈接受更高质量和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总体上看,我们这一代思维活跃,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敢于尝试,多才多艺,也涌现出许多德才兼备、刻苦学习、奋发创业,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但也存在一些令人学习、生活以及十分忧虑的问题、现象和不足:一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在处人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以自已为中心,缺少高度、厚度,有的经不起挫折,有的缺少社会公德,有的甚至违法乱纪,给自己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男生因为没通过英语四级而挑楼自杀,引起了我无尽的感慨!云南大学马加爵连杀4室友藏尸寝室,北京大学大三学生被同学用利器砍死,吉林延边大学一学生绑架小学生勒索撕票,复旦大学研究生收养猫咪加以残害,这些事件已经表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有严重的偏差了。二是人生观、价值观错位,汲汲于名利,心态浮躁,幻想一朝成名,一夜暴富,把社会地位高低和拥有财富的多少当作人生的理想、目标和成功的评判标准。理想信念动摇,缺少大局和责任意识,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和社会丢之脑后。马加爵犯罪后说了句“没有理想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这句话总结了自己犯罪的缘由,也点醒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迷茫。我们拥有什么?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可以说当代许多大学生都是失败的。平时,浑浑噩噩过日子,学习不怎么努力,也没有想过为社会国家做什么贡献。想到的、关心的都只是自己的那点心事。在大学,很多学生没有什么更高的追求,甚至有些人考研,也不是为了什么学术上的贡献,只是为了讨一份生活。这又是为什么呢?正是缺少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导致的。
2009-9-6 10:45回复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当代大学生的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知和定位不容忽视。其实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心态问题:我们知道,这一代大学生都是80年后期的,在或多或少受了上一代进了大学就不用做体力活思想的影响下,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少就没吃过多少苦,以及父母的期望,自身的想法等等原因才导致了大学生对工作岗位及薪水的要求过高现象。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或者是你的儿子大学毕业了,愿意自己或他去当民工吗?我想愿意的不多吧!思想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只要国家放宽就业政策,鼓励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和就业,学校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理念和规划,我想,当代大学生必能对自我进行重新定位,也定能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下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毕业生们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定要正确认识自我和分析就业形势,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清晰定位。要树立正确的就职观念,不挑三拣四。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待遇的单位发挥才智和作用。并以合格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及以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理性爱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GDP以每年9%的增速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人均GDP还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但是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大。
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的影响地位也在不断增强.中国这头巨龙正在苏醒。但是就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中国的周边却并不太平。先有菲律宾军舰非法抓扣黄岩岛的中国渔民,后有日本非法逮捕我国渔船船长。种种事件威胁到了我国的领土主权。
是可忍孰不可忍,首先外交部发表谴责声明,然后各界爱国人士发表声明。后有各省人民游行谴责日本的不法行为。全国上下都表现出对日本的强烈不满,但日本方面却置若罔闻,中日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从日本扣押中方保钓人士,到日本右翼分子组成“慰灵团”登上钓鱼岛,又有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更有甚者企图将钓鱼国有化。日本一系列行为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各地爆发反日活动的初期,可以看到群情激奋的民众打着“钓鱼岛是中国的”的旗号,强烈谴责日本的行为。可后来却经常能看到国人打砸日系商店、烧毁日本生产的产品,甚至暴打日系车车主,至使很多无辜的民众受伤丧命。对于以伤害同胞的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来体现爱国是爱国还是害国引发了国人对于如何理性爱国的思考。
掀翻的汽车、冒烟的街道、暴戾的表情——当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时,“非理性”的抗议,正中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的“下怀”。
泄愤式的爱国,保卫不了钓鱼岛,更保卫不了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失去了对法律底线的恪守,激情就会变成恶魔。砸车,损害的是公民的个人财产;袭击日餐店,累及无辜;抵制日货,也让国货一并受损。爱国和害国,有时候只是一步之遥,理性是两者的分界线。
理性爱国首先是合法爱国,而不是违法爱国。现在是高新和尖端武器时代,毁灭是不可言喻和无法想像的,我们要忍让,用一个理智的人去理智的解决。毕竟还有比战争、比暴力更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经济制裁,以中国庞大的消费观,去遏制日本产品的进口和消费。足以导致其经济瘫痪。比如抵制日货、上海车
主烧毁自家本田车声援保钓、日剧香港取景遭驱逐、沈阳爱国车贴卖断货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凡是正在购买或者打算购买日本品牌的消费者都会掂量再三;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面对中国市场这块到嘴和原本就在嘴里的肥肉现在却要吐出来,日本的经济大佬们不着急才怪。理性爱国才是真正的爱国。违法爱国不叫爱国,叫害国。
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近代以来,有那么多进步青年举起爱国的大旗进行游行示威活动,当然中间也少不了毁坏、流血。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要求还我主权。后学生冲入曹宅,痛打章宗祥,焚烧曹宅。1925年5月30日,当上海工人、学生万余人在南京路上示威时,遭到英国巡捕的镇压,当场死伤数十人,酿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当然你也可以说同样是游行示威,同样是打砸,却为什么他们是爱国,而那些人是危害国家。这是因为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
其实,爱国并没有那么难,不打仗同样可以守卫国家,不参政同样可以支持发展,身边点滴小事都能体现是否有爱国的意识,是否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而不是当钓鱼岛事件发生之后把自己家里的尼桑丰田本田马自达贴上国旗挂上国旗,喊着“抵制日货,小日本滚出钓鱼岛”。爱国,需要理智思考,需要我们客观的去对待外交问题。
作为学生党员,我们应该从外交的角度为我们透彻地分析了国际形势及中日关系,使我们看待问题更加全面、更加理性。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等活动,在任何场合都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做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事情,有勇气敢于制止影响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的过激爱国行为;珍惜和利用好难得的学习机会,更多向老师同学虚心学习,致力科研,把更多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个人素质的实际行动,为了让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更具有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
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应该德才兼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许多优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价值。今天,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理想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而是对未来事物的合理想象和希望。每个人的理想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古人尚且懂得苦尽甘来的道理,何况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呢?总之,养成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美德,不仅仅是21世纪新青年们所需要的良好道德素质,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都应该共同树立的美德.当然,作为一个青年人,我不可否认我们的身上还有使命,作为新青年,我们有梦想,有激情,有十足的动力,我想这种精神是一切朝气蓬勃的生物体所必须的,不仅仅是体现在青少年身上,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正确的发挥,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会比现在更强。
理想,是力量的源泉;理想,是心中的绿洲;理想是指路的明灯,引领人们走向成功。
理想,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为“志”。古人是很重视理想的,即使到了贫无立锥之地,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穷”的信念,坚持他们的理想。古人为何如此重视理想呢?因为理想是沙漠中的绿洲,是黑夜里的灯光,是吹响生命的号角。诗人流沙河曾经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青少年失去了理想,生活就会失去光彩,生命就会枯萎。有了理想,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生命就会闪光。山溪的理想是大海,泉水的理想是池塘,幼苗的理想是栋梁。物尚有理想,作为万物灵长的人,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作为新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就更应该有理想。
从远古时代的盘古开天辟地到如今的知识爆炸、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志士仁人都有着崇高的理想。但他们受到时代的限制,有许多人感到生不逢时,饮恨终生。江洲司马,沦落天涯,泪湿青杉;东坡居士,赤壁岩下愤呼“人生如梦”陆放翁临终低吟“万事空”;秋瑾女士狱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然而,那种令人诅咒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门的祖国已是“天公重抖擞,九州生气扬”的时代了。今天,是昨天父辈们用蘸着鲜血的理想建成的;明天,更需要我们用蘸着汗水的理想去创造!过去,祖国在无数中华儿女的理想和信念上站立起来;将来,祖国更需要我们用开拓和进取是她富强!我们大家正处于风华正茂、年富力强的青春时期。青春正是人生的春天、早晨的太阳,蓬蓬勃勃,灿烂火红,绚丽多彩。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充满活力,富于探索,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黄金。青春的魅力,应当使枯枝长出新叶,沙漠变成绿洲。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
青少年朋友们,科学的时代,深奥的宇宙,信息的社会,多变的春秋,一天一个样,一时一个气候,为了揭开生活的秘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们有丢掉烦恼和忧伤,丢掉埋怨和叹息,丢掉悲观和失望,从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天地了勇敢地走出来……挽起理想的手臂,挽起知识的手臂,昂首挺胸地向前走。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一束阳光,合起来就是一轮太阳,就是一个春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束纤维,织起来便是一叶巨大的风帆,就可以推动祖国的航船前进。同学们,我们是龙的传人,是华夏子孙,是五月的花海,我们应该用青春拥抱未来。前方,是新世纪的曙光,是我们的用武之地。我们正当青春年少,应该依照古人的雄心壮志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灿烂的理想之花,用拼搏的双手去开拓祖国美好的未来。
青年一代的我们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梁启超老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能否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我们自己,决定着我们能否担当起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关系着我们党能否继往开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朝气蓬勃,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拥有人生中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为关键的期,只有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理论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成为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成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的把握有限的青春年华,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对此的前提条件就是学习的保障,因为学习是我们青年的重要任务,是我们青年成长的重要途径,而且不仅是现在学习,更是将学习作为终身的事业。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经历中最宝贵的时间,更要好好珍惜,充分利用,切不可虚度光阴,持之以恒的学习,用知识来充实自己,武装自己。学习古今中外所有优秀的文明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能用自己的力量来促使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