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蒲公英的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导读
师:同学们,这两天我们已经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对蒲公英这种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蒲公英?
生:我了解到蒲公英是一种草本植物,开黄色的小花。
生:我还知道它的花谢了以后,种子就会形成一个白色的绒球,可以随风飘散。这是我搜集到的蒲公英的图片。(出示给大家看)
师:看得出大家都对蒲公英的特点有了一些了解。说得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这里的故事就与蒲公英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师:那么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蒲公英吗?它对于文中的妈妈和我来说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我想这应该是值得大家在阅读本文时用心思考的问题。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在这里安排学生介绍蒲公英,既检查了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使全体学生对蒲公英这种植物本身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又亲切自然地引出了课题。同时教师有目的的质疑,也为学生下一步的阅读起到了导向与铺垫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轻地把语文书翻到这一课,谁能为大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名按自然段轮流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并及时正音)
师:大家读得很仔细,很认真。下面我们要听写本课的7个生字,看看我们 预习和自学的效果如何。老师要看谁写得规范、工整、美观。(听写时,教师巡视,并在反馈评价时选择学生写得有难度的生字随机指导书写)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懂的字词,想办法解决疑难。你可以查找工具书,可以和小伙伴共同研究,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生:(用心默读,边读边画一画,查一查,或者研究研究,向人请教请教。)
师: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让我们再一次浏览全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生:文章写了“我”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收到妈妈送给我的一些有关蒲公英的礼物。在妈妈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带着她的希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终于像蒲公英一样飞出了大山,并努力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的事。
师:(出示课后的表格)同学们,我们看到这张表格还有一些没有填写的内容。现在就请你根据刚才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再一次快速读文,理清文章思路,试着将这张表格填写完整。生:思考后填写,汇报表格内填充的内容。师:你能依此顺序将本文划分出段落吗?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倡课前预习,课上检查交流自学情况。因此字词的教学,不占用过多的时间来教,而是让学生在课前就自学字音、字义、字形等。然后在课堂上采取不同层次的朗读,力求每一次读文的设计都有明确的目的,从而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给方法,品读感悟 师:读了课文,我们发现在“我”—也就是作者成长的每一步,妈妈都为我做了一些和蒲公英有关的事,这里面一定有着妈妈的特殊用意。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课文,随着文中那优美、感人的语言文字深入作者与妈妈的内心世界,来感悟“会飞的蒲公英”的真正含义。
(一)精读1—3自然段 师:请大家把语文书轻轻翻到第67页。我们首先明确这样两个问题:文中的我和妈妈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条件怎样? 生1:贫穷。生2:偏僻。生3:落后。
师:很好。这是我们课前就了解到的。其实细心的孩子从课文中就能找到有关的词语来说明这一点。快速浏览全文,看谁最先找到这样的词语来说明那里的贫穷、偏僻、落后。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的词语。生1:小木屋。
生2:油灯。山路。生3:小山坡。生4:山路。„„
师:同学们果然很细心。童年的我就生活在这样偏远、贫困的山区。而妈妈就常常带着我去看那山坡上的蒲公英。(板书:看薄公英)请大家默读文章的1——3自然段,思考:作者看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的?妈妈眼中的蒲公英有什么特点?可以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想想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我与妈妈眼中的蒲公英的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生默读后汇报:
生1.作者眼中的蒲公英很可爱。我是从“逗人”、“圆圆的”、“白白的”这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2:我觉得作者眼中的蒲公英还很好玩。从这句话就能体会得到:“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我与妈妈眼中的蒲公英的不同之处。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生3:我体会到蒲公英虽然平凡,却很淡雅,朴素。虽然不起眼儿,但它的种子会飞。我是从作者描写其它花与蒲公英的对比中体会到的。
师:你人说得都有道理。那么谁能把蒲公英那可爱、好玩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呢? 指名朗读——评读——再指读——齐读。
师:多可爱的小白花啊!那么在妈妈的眼里,蒲公英还有哪些特点? 学生思考。
师:(大屏幕出示)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请大家把这句话再轻轻地、用心地读几遍,你觉得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蒲公英的特点? 生:不满足、闯荡
师:很好!再想想,对于蒲公英来说,“偏僻的角落”和“外面的世界”分别指什么地方呢?它靠什么去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生:它会飞。
师:是的。风儿一吹,它就会轻轻地飞起来,飞向高处,飘向远方,找到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生根发芽。让我们一边想象蒲公英勇敢地飞出去的情景,一边读这句话:(生齐读)师评价、指导。
师:刚才我们抓住了“不满足”“闯荡”这两个词语感受到蒲公英的特点,现在我们依然关注这两个词语——“不满足”、“闯荡”,读了这两个词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由蒲公英联想到—— 生:人!
师:说得好,这两个词语一般都是用来描写人的。而妈妈却用这两个词语来描述蒲公英,她会由蒲公英联想到谁了呢?
生:自己的孩子!
生:作者!
师:那就请你试着像妈妈那样把蒲公英和自己的孩子联系起来,再来自由地读一读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妈妈的内心在想什么吗?
生:练习读。
师:(指名读并随机指导。)
师:对于“我”来说,偏僻的角落又是指哪儿?外面的世界呢?妈妈希望我怎样去闯荡?
生回答,相机引导。
师:看来我们都读懂了妈妈的话。这里包含着多少希望与期待啊!请大家再想像一下,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能不能试着补充一下:擦掉“说”,换成“()地说”。把补充后的这一段内容再读给大家听听,注意要读出“意味深长”的语气。(指名读)随机指导评价。齐读。
【设计意图:对于妈妈这句话的理解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深入思考、体会,并运用联想、换位的方法来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由蒲公英本身的特点联系到作者所处的环境、生活状况,进而体会到妈妈这句话里面蕴藏的深刻含义。学生对妈妈这句话的含义感悟得深刻了,后面的理解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师:小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抓住了重点词语来感悟,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希望大家在阅读时充分运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自己感悟语言的能力。
【设计意图: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法可依”。】
师:妈妈的话对童年的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你是从哪一段文字读懂的?能给大家读一读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从我的梦境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也想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在广阔的世界里闯荡。
师:(指导朗读)
师:妈妈的话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播种在我幼小的心田上,使我也萌发出要像蒲公英那样在广阔的世界里飞翔的愿望。带着这个愿望,我踏上了求学之路。而妈妈则通过“蒲公英” 时时给我鼓励与希望。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会飞的蒲公英》,体会母亲的殷切期望,体会我的不懈追求。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主读书,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准确的结语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强烈欲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读4—6自然段
师:默读课文4—6自然段,想想在小学阶段,妈妈为我做了哪些事情?我又是怎样表现的?可以随时在相关文字旁写下自己的阅读收获。1.学生先自读自悟; 2.指名汇报。随机板书。
师:(以下列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妈妈为什么要在书包上绣上 “会飞的蒲公英”这几个字?从这一细节你能读懂什么? ●从“歪歪斜斜” “飞来飞去”等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再读读下文,“我”还有哪些表现让妈妈高兴、激动呢?
●这里有一处关于妈妈神态的细节描写,用笔画出来,读一读,试着用句中的一个词概括妈妈此时的心情。(激动)妈妈为什么激动?(孩子学到了知识,在一点点地成长。她感到孩子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所以很激动。)
● 目光“亮亮”的,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是啊,自己的孩子终于开始像蒲公英一样起飞了,妈妈是多么欣慰、激动啊!但她并不满足,从她那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的目光里,我们能体会到妈妈对我的未来更高的期望和无尽的遐想。带着刚才的感悟,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齐读。)
师:这一部分我们重点抓住了细节描写体会到妈妈的内心世界。“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这也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大屏幕出示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引领,使学生明确怎样抓住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及时总结方法,使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落在实处。】
师:同学们,文中的“我”在妈妈期待的目光中,把那个飞得更高更远的梦深深植根在心里。那是怎样一个承载着希望的梦呀——
(师范读)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师:请你像老师这样大声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这个梦境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内心。生:1.自由练读2.指读3.男女生赛读
师:大家读得多么投入,多么动情啊!对于这样的美文佳句,我们运用反复品读的方法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自己语言的积累,这样就能很快提高我们的语文素质。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在阅读中多多积累。(出示方法:反复品读佳句,丰富语言积累)【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激发情感,激活学生的想象,调动他们读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
二、精读第7自然段
师: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上了中学。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运用前面我们总结出来的阅读方法深入地理解这一部分,可以随时随处写下阅读批注。1.生默读7自然段。
2.汇报交流。提示学生可以按这样的方式来说: ●我知道这一段主要写了()
●读了这一段,我感受到(),我是抓住()、()等词语体会到的。●读了这一段我知道了„„我是从()、()知道的。
(重点抓住“几个深夜、望、好久好久、守”等词语来体会妈妈的对我的爱与希望。抓住“飞来飞去”想象我上中学后穿行于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的忙碌的身影,体会我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情景。)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学到的方法,自主阅读,强化训练。】
师小结:妈妈将自己的爱与希望又绣在了连衣裙上,带着妈妈那满怀期待的爱,伴着那会飞的蒲公英,我也在不断地飞、飞、飞!飞到那实现梦想的大学殿堂!而妈妈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激励着我,教育着我。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剩余的部分,来感悟“会飞的蒲公英”所包含的更深意义。
三、回顾学习方法,精读8—14自然段
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运用了很多好的读书方法。你能试着把这些方法再介绍给大家吗?(师随机出示:
1、抓住重点词语,感悟人物内心。
2、关注细节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3、反复品读佳句,丰富语言积累。)
如果我们学习每一篇文章,都能自觉运用好的读书方法,你的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更快的提高。下面我们继续品读后半部分,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真正读进去,悟出来,从而领会文章题目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在前面教师引领阅读,总结出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回顾、归纳,使学生能再次明确阅读时可以运用的基本方法,这样便于在下文的学习中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以加强学法的实际运用,逐步内化为学生的阅读能力。】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8—10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语句比较重要,画出来,再用心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来深入体会妈妈的内心。1.学生默读,写批注。
2.指名读。交流读后的感受。
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神态的词语“盈满了泪花”以及描写妈妈语言的句子来谈体会,抓住“更高”来体会妈妈对我的希望。
3.师:听了妈妈的话,我是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对我的期望的?
找出我写给妈妈的那段话,认真读一读,你能就这句话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
生:我是怎样飞得更高的?
全体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朗读妈妈的话和我的话。
师:刚才我们结合文章内容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深入地思考,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值得大家在今后的阅读中学习,运用。(在学习方法3后接着出示:
4、结合文章内容,质疑深入思考)下面大家就试着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余下的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第11—14自然段,看谁能提出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供大家思考讨论。1.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指名汇报交流: 生1.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
生2.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又是什么?
师:(补充提问)妈妈让我做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仅仅是为了走出大山吗? 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解答。)
师:是啊,母亲不仅仅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走出大山,也希望千千万万山里的孩子能像自己女儿一样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理想,在人生道路上越飞越高,同时永远保留大山的淳朴,这也是山里所有母亲的殷切希望。
【设计意图: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教给学生在阅读基础上质疑的方法,再辅以教师的点拨,就能达到“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的境界,真正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
四、回读全文,升华主题 1.总结写法
师:通过刚才的品读感悟,我们再来看课题——会飞的蒲公英,仅仅是在说蒲公英吗?你认为它还有哪些象征意义?
师:请大家结合板书再回顾一下全文。本文在叙述的过程中,除了以时间为线索之外,还出现了几条比较明显的线索,你能试着找出来吗?像这样按一定线索来叙述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条理,内容更集中,主题更鲜明。值得我们在写作文时借鉴。
【设计意图:学生回读全课,揣摩和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及课题的象征意义。总结文章的表达特色,感悟其好处;使读与写紧密结合,突出本节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2.激情展望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我相信,《会飞的蒲公英》这一课会深深地留在我们的心里。其实,在父母和师长的眼里,你们每个人都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寄托着一份厚重的希望。尽管你曾经是那么平凡,那么不起眼儿,你也一样可以飞得很高、很远,只要你趁着青春年少,努力学习,用知识为自己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你就是那朵真正的(指板书,示意同学齐读课题)—— 会飞的蒲公英!
【设计意图: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给予他们希望,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使本课的三维目标得到充分、圆满的落实。】
五、开放实践,拓展阅读
1.推荐阅读: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巴金的《梦之船》和马丁•路德•金 的《我有一个梦想》。2.把你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在日记本上。
3.运用本课中提炼的方法自选一篇文章来读,练习在文章后作阅读批注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性散文,全文共14个自然段。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字里行间蕴涵着山里的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希望,也写出了作者在母亲的鼓励下不断进取、追逐梦想的奋斗经历。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以作者及母亲与白色的蒲公英的联系为主线连缀成篇,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及思想教育的优秀范文。
依据教材内容,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
1、把握课文脉络,学习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按一定线索进行写作的方法;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体会“会飞的蒲公英”与妈妈殷切期望的相似之处,学习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并按一定线索进行叙述的写法。教学本课计划用两课时。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本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中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但是我总觉得我的学生在平时的语文阅读课上表现得并不主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缺乏自主性。学生没有养成独立阅读思考的习惯,自然总是离不开老师的提问和讲解这根拐棍儿。究其原因,应该是平时的教学中只重视了教师如何去教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关注,从而导致了自己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
第二篇:《蒲公英》教案
《蒲公英》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嘱咐”造句,理解意思。
3、理解有关句子,懂得要听长辈的正确指导,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关句子,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情,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蒲公英花瓣落下,可爱的绒球随风飘荡的情景。
2、揭示课题
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读了很多童话故事,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同学们读得真不少,看来,大家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1)、你知道蒲公英是什么吗?:蒲公英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形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飞散。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出示生词。同学们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准吗?
可爱 绒球 记住 降落伞 迷惑 亲切 嘱咐 沙漠 迷惑 生根长叶 金灿灿 泥巴
富翁 茁壮成长 竞相开放
2、词语读得很好,生字能不能写好呢?让我们来试一试。
强调:绒、降、嘱、惑、四字中一些关键笔画。师范写“绒”字。生描红。
这是两个多音字-------泊、数,你知道他有哪些音吗?能组词吗? 泊 bo 停泊 po 湖泊 数:shu 数一数 shu 数字
(2)师:同学们生字词记得不错,那课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地读一读这个故事,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屏幕显示蒲公英花、种子的图片。)师深情讲述: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它们都飘向哪儿呢 ?(看动画)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自由自在,心情会是怎样的?对,很愉快,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小降落伞们的愉快心情吧。(齐读。)
这时,太阳公公看见了,它对小降落伞们说了什么呢?(屏幕显示动画)
请同学读一读。
(1)出示句子,指名读,评价。
(2)师:你看,太阳公公是怎样对它们说的呢?(找出“亲切地嘱咐”)怎样就是“亲切地嘱咐”呢,平常上学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怎么跟你说话的呢?(学生交流)
师小结:哦,长辈对晚辈很温和地说话叫“亲切地嘱咐”;“亲切”就是,很温和的让人心里暖洋洋的样子。
(3)太阳公公对小降落伞说话也是“亲切”的,听老师来读一读,大家想想,太阳公公让小降落伞不要干什么,要干什么?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指答。
(4)见过沙漠、湖泊吗?映图描述理解沙漠“金光闪闪”。为什么小种子不能去?(没水干死)映图描述理解湖泊“银花朵朵”,为什么小种子不能去?(没在水中没空气,淹死闷死)映图简单描述理解“黑黝黝”,只有泥土里有空气、水分、养料,所以(引齐读)“只有„„的地方。”
(5)太阳公公的话多重要啊!跟上学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切嘱咐我们一样。学着太阳公公也来向小种子亲切嘱咐一下,全班齐读第二段。现在,什么是“嘱咐”懂了吗?那你能不能用“嘱咐”造个句子呢?学生造句。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太阳公公让小降落伞落到泥土里,而不要落到沙漠上和湖泊里。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小降落伞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出示:“放心吧,太阳公公!我们一定到泥土中去生长!”师范读,你们听出了什么?(体会小种子们坚决的态度)齐读。
2.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小降落伞都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呢?学生发现不是的。还有两颗小种子不这样想。师:请同学们在第3自然段找一找“一颗小种子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另一颗种子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学生找句。
重点理解以下几句话。(屏幕显示)
★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1)自由读一读,教师点拨指导:这颗种子一心在想什么?(发财,当百万富翁――随机理解“百万富翁”)它怎么会忘了生根开花,想发财了呢?(被沙漠“金光闪闪”的表面所吸引,被迷住了――师:这就叫“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板书)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想想“瞧„„百万富翁”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2)师生评议再点拨:想象一下,此刻,这颗种子也许会想到些什么,也许有怎样的表现?指答,学生答时追问: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觉到的?(“瞧”、“金光闪闪”――充满惊喜;“一定”、“准”――肯定,充满信心”;“数不尽的宝贝”、“百万富翁”――满脑子金银财宝,也许眼睛发光了)谁能读好这样的意思和感觉?训读。
(3)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呢?(读出瞧不起的感觉,从“!”里也可发现)训读。
(4)两句联起来齐读。
★另一颗种子落在湖泊里,他得意地说:“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映图,见到湖面“波光粼粼”,另一颗种子会得意地想些什么?看看图读读句,思考,指答。答时追问:从那个词语中体会到的?(“波光粼粼”――充满神奇和秘密,师追问也许可以做什么;“一定”、“欢乐”――肯定,自信,兴奋。它的想法对吗?只想着追求玩乐,没有想到这个地方适合不适合自己,也是脱离实际,想入非非,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总之,这颗种子和前一颗种子一样,都不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也就是都不“实事求是”(板书))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要读出什么语气?对,得意。谁来读一读?
3、指导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这两颗小种子没有听太阳公公的话,落到了沙漠里和湖泊里,结果怎么样呢?同学们知道吗?
1、自读第四自然段,看一看落在沙漠里的种子怎么样,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又怎么样呢?
2.映画显示前两种子的命运(干死、淹死)。为什么它们会被干死、淹死呢?(生答)
3.落在泥土里的种子的命运怎么样呢?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动画显示泥土里种子生长情况,指生看图叙述“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怎么成长开放的?”(长得碧绿、茂盛――随机串解这叫“茁壮成长”,蒲公英花开了又开――随机串解这叫“竞相开放”,在秋风里变成了许多小降落伞)大地变得多美啊!
4、齐读第4节。
三、总结全文
1.、教师小结:是呀!大部分种子听从了长辈的正确指导,落到泥土里,茁壮而快乐地成长着,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多么美好呀!而两颗种子却为了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4、你就是那颗落在沙漠里的种子、就是那颗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会对其他种子说些什么呢?
5、从中我们要懂得: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要实事求是地去想问题、做事情,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四.作业。
1.这个故事多有意思呀!课后练习讲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 沙漠 金光闪闪 干死
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
不切实际 蒲公英的种子 湖泊 波光粼粼 淹死
落在
泥土 黑黝黝 茁壮成长 实事求是
第三篇:蒲公英教案
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
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被
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课文运用拟人、对比
等手法突出人物个性,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 可爱
”“ 亲切
”
造句。
⒊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
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一、导入揭题:
1.多媒体出示:蒲公英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小绒球的动画。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植物,你知道吗?
2.板书课题:8.蒲公英齐读课题。
3.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你能说说吗?(生自由答)
4.师简介蒲公英。(蒲公英别称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冬末春初时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训就像白色绒球,有风时随风飞散。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读谁生字字音;
(2)读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带读生字词。
(2)(增加难度)多媒体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花托 绒球 降落伞 嘱咐 记住 表面 沙漠 迷惑 湖泊 黑黝黝 瞧 富翁 波光粼粼
指名读,齐读,指读。(注意两个多音字“泊”“降”及“黝、翁、粼、嘱咐”的读音)
(3)(进行表扬、鼓励,再增加难度)多媒体出示句子:
①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②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A.指名读,学生评议。
B.出示停顿符号,再齐读。
(4)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生:4个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找愿意读的学生,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读的段落)
三、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并指名说说大意。
(2)多媒体出示蒲公英图片,想一想:
①“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生:蒲公英的种子)
②“花托”是什么?(生:老师我想用鼠标在图上点出来)(生:老师我用手做个动作来表示)
(3)指导用“可爱”造句。你觉得那洁白的小绒球长得怎么样?(生:很可爱)你能用可爱说一名话吗?
(4)指导朗读。(媒体出示前面蒲公英花瓣落了,小降落伞随风飘荡的动画)
同学们看,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也许要到飘落天涯海角。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多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这一段?(生:激动、愉快)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上课内容。
2、学习第二——四自然段。
3、复述指导。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
花托 绒球 降落伞 嘱咐 记住 表面 沙漠 迷惑 湖泊 黑黝黝 瞧 富翁 波光粼粼
2、提问: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四自然段(第2、3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小降落伞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干什么?下同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生:太阳公公叫小蒲公英们不要落到沙漠里,也不能落在湖泊里,要落到泥土里。)
(2)这是太阳公公看见小蒲公英们在空中飘荡时,嘱咐他们的话。
A.“嘱咐”是什么意思?(生:告诉别人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生:告诉别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B.能不能换成“教育”、“命令”或“吩咐”?(生:不能,这里是太阳公公对小蒲公英说话,是长辈对晚辈说话,当然用嘱咐。)(生:太阳公公讲话很亲切,而“教育”、“命令”和“吩咐”不能表示讲话亲切。)(生:“教育”一般是老师对学生是教育,而“命令”和“吩咐”一般是上级对下级,都不亲切,所以不能换成“教育”“命令”或“吩咐”)
C.动动脑筋,看看“嘱咐”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用?(生:我觉得同辈之间也可以用,比如说同学经常忘带红领巾,我就可以嘱咐同学带红领巾。)
(给予奖励)
D.用“嘱咐”造句。
现在你们都开情了嘱咐的用法,那么你能用嘱咐说一句话吗?
(3)指导读出太阳公公的语气。(带头饰读,指名读,齐读)
(4)太阳公公告诉小蒲公英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地方能去?(多媒体出示列表。生答师填写。)
沙漠是什么样的?湖泊呢?泥土又是什么样的?(看图体会沙漠是金光闪闪的湖泊是银花朵朵的,泥土是黑黝黝的情景。)
(5)学习关联词:“只有(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才„„”并造句。
A.太阳公公告诉小蒲公英们,除了黑黝黝的泥土,其它地方可以去吗?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多媒体出示书中“只有„„才„„”的句子。)
B.讲明只有后面的句子是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除了它,其它的都不行。
C.谁能用只有„„才„„造句?
2、学习第3自然段:
(1)设置小蒲公英们出发后准备落脚的情景:
A.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小蒲公英们,我们可以动身去旅行了。到哪儿去安家呢,咱们还是一边旅行一边决定吧1孩子们,风伯伯来送我们了,来,动起来!
(学生带着小银条做自由飞行状)(多媒体发出风声)
B.出示画有湖泊、森林、小河、房屋、田野、沙漠的板画。
C.孩子们,在快乐的的旅行中,你见到了什么?你想住在哪儿?请你们边旅行边说说自己看到的和自己决定住下来的地方。决定好了就住下来吧!
指名说说自己想住的地方是哪儿?为什么想住这里?(生做飘的动作到黑板前表演说:我想住在森林里,那里有许多花草树木可以做我的好朋友陪伴我;我想住在屋顶上,可以看到远方的风景;我想住在沙漠里,那里阳光充裕,可以天天晒太阳;我想住在湖泊里,那里波光粼粼,一定很好玩;我想住在城市里,那里热闹繁华,一定会生活得很舒服„„)(2)好的,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小蒲公英们又是 怎样想的。(看书中大部分蒲公英们的想法。)
A.师引读小蒲公英们大声答的话。
B.抓住两个感叹号指导读好语气。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句的标点符号有些特殊?(生:有两个感叹号。)为什么呢?(生这里表示小蒲公英们很肯定,他们的决心不动摇)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生:肯定,不可动摇的语气。)
指名读,分大组齐读。(3)小蒲公英们都这样做了吗?
A.“一颗种子”是怎么做的?指名读。
a.“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用什么语气读?指名读。
b.“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这句话中有两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到吗?(生:一定,准会。)这颗小种子他自己以为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准会变成百万富翁,事实上,一定是这样吗?(生:不一定。)这句话又该读出怎样的语气?(生:自以为是。)指名读。
c.齐读这颗种子的话。这颗种子觉得到金光闪闪的地方会怎样?(生:会变成富翁。)(多媒体出示:富翁)
B.另一颗种子又怎样呢?(生读书中句子)用得意的语气读。(齐读,分男、女生读)(3)分角色朗读第2、3自然段。
3、学习第三段(第4自然段):
(1)设置小蒲公英们落脚后的情景:
①好,你们和书上的小蒲公英们都找到了自己想住的地方,那么一年后我来看大家过得怎么样。(多媒体出示:一年后„„)
②时光过得真快!一年过去了,谁能告诉我,你生活在哪?现在什么样子?(师下去采访:我生活在森林里,有大树的呵护,我生活得很好;我生活在湖泊里,很不幸,我被淹死了;我生活在城市里,环境很不好,又没有泥土,在水泥地板的缝里生活得很不好;我生活马路边,生活还好,只是很瘦;我生活在沙漠里,早已被干死了„„)
(2)你们由于当初的选择不同,于是有了各自不同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的两颗小种子的结果又怎样呢?齐读第4自然段。(填多媒体的表格)
三、总结全文:
1.去沙漠的小蒲公英干死了,去湖泊的小蒲公英淹死了,这是为什么呢?(生:蒲公英本来就应该生长在泥土里才对。)
太阳公公的话多有道理呀,让我们再读一读太阳公公的话!
2.由蒲公英种子的不同结果,你想到了什么?(生:做人要脚踏实地。)(生: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生:做事要实事求事,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生:还要听取前辈正确的指导)生边说师边板书。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种子? 板书设计:
8、蒲公英
地方
(表面)现象
结果
沙漠
金光闪闪(富翁)
早已干死
湖泊
银花朵朵(欢乐)
早已淹死
泥土
黑黝黝
茁壮成长
第四篇:蒲公英教案
《会飞的蒲公英》
一、复习导入:
1、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表格:
A 上节课初读课文后老师留了一个表格作业,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表格的内容,同学们打开书,同桌交流一下你们的答案。
B点击出示
C小结:
散文虽然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但每篇文章中都有一条织女手中的纱线:第一竖行中的四个时间词犹如四颗莹白的珍珠,作者用它串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第二竖行中的几件礼物,好似美丽的贝壳,作者用它串成了一条富有个性的手链;第三竖行中的几条小路就像爬山虎的枝蔓,作者用它编织出了一顶美丽的花环。指说——时间、礼物以及我的路这是本文的三条线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品味它深刻的内涵。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
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
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A、板书:播种希望 参考题目: 书包:妈妈的期望妈妈的礼物梦的书包永不忘记的礼物 孩子跑:快乐的飞翔自由的飞翔 快乐的女孩导入:同学们看一看这份表格遗漏了哪个时间段。(童年)2 在童年时妈妈带我去看了什么?(蒲公英)。读一读,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文中作者怎样写蒲公英的?找句子——指名读——出灯片——在读 A哪个词体现了蒲公英的特点?汇报:可爱、逗人(读出可爱、美丽),4 对比:在文中还有许多其他的花,像文中提到的火红的„,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花吗?在这些鲜艳的花朵之下蒲公英显得那样的——朴实,5 妈妈眼中的蒲公英 A妈妈还是怎样评价蒲公英的?(指读、出灯片 齐读、指读)
灯片出示:这是蒲公英,它在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
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B 偏僻的角落指那些地方,外面的世界指哪些地方?
A妈妈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引读: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对比:闯荡、飘荡
B大屏幕:出示两句话,说说这两个词有的区别(同学在读,并
讨论)
闯荡(看屏幕)从图中不难看出马从门中猛冲出来,闯
荡的意思也只为了一定的目标而奔走,勇往直前。
飘荡(做动作)指在空中随风摆动或在水面上随波浮动。
C同样是说蒲公英妈妈的话用闯荡,而我的梦用飘荡。
小结:因为妈妈赋予了蒲公英思想与性格。可是在妈妈的眼里
蒲公英却是一个希望的种子。而在“我”的眼里蒲公英就是一
个很普通的玩具,我想像蒲公英那样自己又自在的飞翔。
D、齐读(体会这两个词不同)
带着妈妈的希望,带着我懵懂的梦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
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林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参考题目:
表演:快乐的蒲公英快乐的表演孩子的礼物目光:妈妈的期望妈妈的爱无限的期待母亲的期待 梦:梦中的蒲公英飞翔的蒲公英漫山遍野的蒲公英白色的梦梦中的期待
(一)导入自学
刚刚学过的童年这部分内容中,王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母女在这篇叙事散文中,还出现了许多语句也为我们展现了如
(二)汇报预测: A、小学阶段
导入:让我们先进入作者的小学阶段(还有那些语言像画面一
蒲公英一样能够飞出大山,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拥有自己的理想。
过渡:那么作者背着妈妈为他缝制的花书包又有了哪些收获
呢?儿歌灯片出示。齐读、2、理解句子
“妈妈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那目光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A、这是什么描写(心里描写)B、感受妈妈怎样的心情?(激动地心情)C、从哪里体会到的?(目光亮亮的)D、妈妈用这亮亮的目光追随着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在此刻,妈妈的眼中看到的小白花,心里想到的是谁? E不是,妈妈眼中的小白花就是女儿。妈妈似乎在朦胧的目光中,看到了女儿日渐成长的身影,看着这飘飞远去的小白花,就像看到自己正在进步中的女儿女儿。理解“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
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眼
光中”
A过渡:从妈妈的目光中,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B这朵白色的花还会飞过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
想,老师来读
C汇报:(一条条蜿蜒的河流、一座座巍峨的高山、一幢幢高大的楼房、一片片碧绿的田野)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理解句子
A导入:在如此昏黄的灯光下,妈妈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示填空)生说,让我们把刚刚说的话连成一段话。B语言训练:
在昏黄的油灯下,妈妈扎破了手,可她依然在缝制 在昏黄的油灯下,妈妈熬红了眼,可她依然在缝制 在昏黄的油灯下,妈妈累酸了腰,可她依然在缝制。
参考题目:
灯下:妈妈的爱母亲的礼物爱的针线缝制希望
(出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盈满了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荫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母亲,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这幅画里,我读出了母亲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么?参考题目
山坡:飞得更高梦想成真起飞的蒲公英飞得更高的梦插上翅膀的理想
画:爱的实现孩子的梦载满希望的小山坡永远的期盼
共同的梦高飞的蒲公英
1、理解句子
A、想让女儿有更高的追求、更高的目标
B、引读:所以在临行前:母亲没有说让我在大学里怎样努力学习,他只轻轻的说了一句,读——
母亲没有再送我任何礼物,她只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读—— 母亲将所有的爱与希望都融入了一句话,她轻轻地说—— 理解句2
(人生的追求,要有坚定的目标,有理想还要经历风雨战胜困难不断努力,只有这样,人生的蒲公英才能飞得更高)
总结:潘晓娴为我们展现出如此多的图片,它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力,本文运用了象征的写法,蒲公英象征着谁?(孩子),蒲公英象征的不光是作者自己,还象征着千千万万个山里的孩
子。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志向,所以都想要飞出大山所以飞是本文的文眼。在老师眼中你们就是一个个即将起飞的蒲公英,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孩子带着自己美好的梦想去奋斗,飞向更高
更远的蓝天!让我们用一首小诗来结束这节课。
第五篇:蒲公英学教案
《蒲公英 》学教案
(日本)壶井荣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掌握“聘”、“炮制”、“觅”、“蹂躏”、“炮制”等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2、学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控诉战争罪恶、祈望和平幸福的思想感情,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对文章寄寓着作者控诉战争罪恶、祈望和平幸福的感情的理解。教学难点:学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欣赏电影《巴山夜雨》中的插曲《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种子》。(多媒体播放歌曲)。
师:刚才的画面上除了蒲公英外,还有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的父母双双被关押在敌人的监狱里,小女孩思念亲人时,就会轻轻哼起爸爸教给她的歌。战争阻隔了父女的团聚,但无法阻挡小女孩像蒲公英一样顽强地生活。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中也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不同的是他是一个日本的小男孩。(板书《蒲公英》)
二、新课教授
(一)作者及文章背景
壶井荣(1900~1967):日本女小说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二十四只眼睛》《没有母亲的孩子和没有孩子的母亲》等。对人类的悲悯和爱心,几乎作为一种情愫,流淌在她的作品中,尤其是对妇女儿童、对一切被侮辱被损害的生灵。众所周知,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他们本国人民也深受其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许多孩子成为孤儿,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所以她的作品常以控诉战争为主题。
(教师口述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分析课文
1、感知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出示词语,先找两个学生读,然后全班齐读。)A读准下列加点词语: Рìn Рáo Μì RóuLìn 聘 炮制 觅 蹂躏 B解释词语: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2、理解
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给段落加序号,并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须知你们是从被践踏、被蹂躏里,勇敢地生活下来的,今后再遭践踏、再遭蹂躏,还得勇敢地生活下去,却不要再尝那已经尝过的苦难吧!” 师:这句话中的“你们”指代的是两个礼物。“战争留给我家的两个礼物”或“两个礼物”。(板书:两个礼物)
师:“两个礼物”分别是什么?
一个是蒲公英,一个是“孙子一般的小儿子”。(板书)
师:对于这两个礼物,哪个写得多? 蒲公英。
师:围绕蒲公英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分别用4——7个字的短语概括。(学生相互讨论回答)
吹蒲公英的种子、吃蒲公英、栽种蒲公英(或蒲公英的繁殖)。(板书:吹蒲公英的种子、吃蒲公英、蒲公英的繁殖)
师:在写吹蒲公英的段落中找出描摹蒲公英种子飞舞的句子。
“蒲公英的茸毛像蚂蚁国的小不点儿的降落伞,在使劲吹得一阵人工暴风里,悬空飘舞一阵子,就四下里飞散开,不见了。”
师:吹蒲公英时的情景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高兴、快乐、幸福。(板书)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文章中还写了吃蒲公英,为什么吃蒲公英,是因为蒲公英味美可口吗?
不是,因为战争没有饭吃,只能吃糠咽菜。
师:吃蒲公英时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痛苦(板书)
师:战争留给我的另一个礼物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战争留给我的礼物呢? “孙子一般的小儿子”
师:由此可见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仅仅是吃糠咽菜吗?
不,有战争就有人伤亡,不管是战胜者还是战败者,所以更可怕的是战争使很多人妻离子散,使许多孩子成为孤儿。(板书:战争人民家破人亡)
师:我们都喜欢现在的和平幸福生活,对战争生活是怎样的感情?作者呢? 不喜欢、厌恶等。
师:本文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控诉战争的罪恶,祈望和平幸福(板书)
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之中,应该倍加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3、研读
师:文章第14段中,作者对“孙子一样的小儿子”的另一个称呼是什么? “蒲公英儿子”
师:作者为什么把“孙子一般的小儿子”称为“蒲公英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点?朗读10——15自然段,从中找出相关词语或句子。
蒲公英:长在路旁,被人践踏、被人蹂躏,变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势 虽处逆境,顽强生存 儿 子:战争夺去了他的父母。
(命运、生存状态相似——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师:由此可见,文章对植物浓墨重彩,对人轻描淡写,而写蒲公英最终还是为了写人。
师:哪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多次?
“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扛箱笼”
师: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讨论一下各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引出正文;第二次、第三次:是写当时的情形; 串起事物 第四次:既写当时的情形,又照应开头。
小结:
本文通过写蒲公英和与蒲公英有关的事,控诉了战争的罪恶,表达了祈望和平、祈望幸福 的愿望。同时也鼓励像蒲公英一样的受欺压的弱小者,要坚强地生活。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应倍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
4、拓展
①看图片,说句子。
本文采用了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如第8段的第一句话:“我爱它忍耐的坚强和朴实的淳美”,这句话概括了蒲公英的品格,也是对饱受战争痛苦但对生活不失去信心的日本劳动人民的赞美。要求你根据图片提供的对象,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②比较阅读:课下阅读郭风的《你是普通的花——再至蒲公英》,分析它与课文的异同。
留言: 教案中有两处需说明:
1、研读部分下面这个地方应在“虽处逆境,顽强生存”之前有一个大括号,把前面的三行括在括号里。
蒲公英:长在路旁,被人践踏、被人蹂躏,变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势 虽处逆境,顽强生存 儿 子:战争夺去了他的父母。
(命运、生存状态相似——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研读部分下面这个地方应在 “串起事物”前由各大括号。
第一次:引出正文;第二次、第三次:是写当时的情形; 第四次:既写当时的情形,又照应开头。
串起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