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一点认识
远景设计研究院
关于休闲农业发展的一点认识
休闲农业依托农业、农村、农民独特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充分挖掘和开发农村丰富的自然、景观、文化以及农业生产等资源的多种功能,向社会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观光休闲、风情感受、文化欣赏、农事体验等休闲服务和农产品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在很多地区已得到长足发展,给农村的经济建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何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开辟一条富有竞争力的农业发展新路,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
1、重要性和必要性
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崭新的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观光休闲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休闲农业是休闲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以其融入自然、注重休闲的优势成为一个新型产业,两大产业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发展生产、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环境改善
发展休闲农业将传统农业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并将第一、二、三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远景设计研究院
产业有机连接,突破传统农业的掠夺式的生产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注重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因此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农民具有的勤劳、淳朴、善良的优良传统美德值得发扬光大。但同时不可否认农村经济、文化落后,也有一些不良习惯长期延续下来,如环境卫生差、不文明的用语等依然存在。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城乡休闲农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相互交流、学习,吸收对方的优点,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城乡文明共同发展。
2、对策措施
2.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积极宣传,提高认识
激发农民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让农民认识“自身”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成为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的主体。发展休闲农业能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发展更需要农民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城市文明,在多层面的交流中,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能力的重要性,用管理城市的理念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用发展现代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加大宣传,促进营销
根据发达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市场推广对于休闲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甚至被看成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我们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要重视休闲农业的市场推广和信息发布。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远景设计研究院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本地区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特色鲜明、效益较好的休闲农业园,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和发展休闲农业。在市场推广、信息发布方面,要有效利用互联网。善于推介
根据各地特色,适当多召开推介会、交流会、展销会、各类文化节等,全方位向社会推介休闲农业。利用农村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要帮助企业加强同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切实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2.2突出特色,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规划
规划是发展休闲农业的龙头,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依据。发展休闲农业首要的工作是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密切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发展休闲农业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纳入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之中,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坚持以“农”为本
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作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依托农业特色、优势和高效农业,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农民是否拥护、农民是否受益作为衡量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准。突出特色
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远景设计研究院
突出乡村特色,增强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重视乡村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防止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性开发,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乡村大国,发展休闲农业条件优越,内容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远景设计研究院休闲农业规划专家提到说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农业将会蓬勃发展,成为广大农村具有生命力的新型产业。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分享【专注农业规划、养老养生规划、(仿)古建筑设计、旅游规划】
第二篇:金川区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金川区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南缘,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是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之一,南与永昌县相连,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东与武威市相连,西与张掖市毗邻。金川区始建于1985年,系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镍矿储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区内有金川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八冶建设集团公司,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环境。金川区旅游资源主要有新石器时代的“三角城”遗址和大庙城遗址;有夹沟遗址和黄毛沟遗址、亥姆寺石窟;有夹沟(属马家窟文化)和赵家沟(为汉代墓群)两处古墓群;汉明长城遗址以及西部特有的大漠风光。城区内主要景点有金水湖、金川公园、龙泉公园和矿山公园等3个人工公园,以及人民文化广场、五彩城广场和多个街心公园。
一、金川区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近年来,金川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利用各类农业资源,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区域规划、市场运作、合力推动的发展思路,以“新农村、新风尚、新体验、新内涵”的发展理念,为城乡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服务的休闲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金川区建成马家崖农家乐休闲一条街,陈家沟农家乐休闲广场,古城村农家了休闲点,葡萄长廊(园),节水示范园,红辣椒、葵花观光园,瓜果采摘园等46个,建成休闲农庄78个,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到872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15人,预计全年接待15万(人次),休闲农业收入1000万元。由农村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既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三产业就地融合的创新模式,又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更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范例,为农家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二、基本经验和做法
金川区的休闲农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其基本经验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合力支撑。作为一种新的时尚和趋势,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一诞生,就受到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区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区委、区政府曾多次出台政策,从税收、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对赵家花苑等部分休闲农庄给予了资金支持。2009年,市财政投资1000万元,在马家崖村开通了天津路、南昌路、昆明路3条市政道路,并在该村进行了人畜引水管线架设及农网改造。2010年,在市、区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工建设了长春路、北环路等3条市政道路,并对天津路“农家乐一条街”全部门面进行了仿古改造,从而改善了农村环境,搭建了农民增收平台,走出了一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子。
(二)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以城市的标准建设农村的发展理念,从规划、投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每年都安排项目资金,对村庄道路进行全面硬化、绿化,改善基础设施。对陈家沟村、古城村、马家崖村进行村容整体包装,修建文化大院,陈家沟村道路两侧修建太阳能路灯,改造建设了泰安路绿色走廊、贵阳路绿化景观、龙泉景观带和新华村庭院葡萄长廊、金陈公路葡萄景观长廊和新华村现代农业示范园。
(三)立足特色、创造亮点。区委、区政府按照“规划先行、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思路,突出村落特点和民俗特色,编制完成村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详细规划。初步建成了古城仿古节能型、陈家沟生态环保型、西坡商住一体型、下四分自然村落型、马家崖特色饮食一条街和陈家沟生态休闲园初具规模等一批各具特色、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民新村。
(四)因地制宜、拓展功能。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巴丹吉林沙漠地质公园、圣容寺等周边旅游资源,先行启动以镍工业基地为中心的旅游线路,通过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引进实力较强的品牌旅游企业,开发旅游资源,激活人气、财气,逐步与省内外黄金旅游线路联接,培育形成具有西部风情、镍都特色的旅游产业。主导产业的切入与支撑,是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陈家沟生态休闲园、农家乐一条街、赵家花苑等休闲农庄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旅游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农村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既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三产业就地融合的创新模式,又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更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成功范例,为农家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五)规范管理、注重质量。为加强对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管理,近年来,区党委、区政府采取措施,狠抓严管,出台了一批规范性的制度、标准,保证了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规范、健康、稳定发展,先后出台了《“农家乐”服务质量标准》,下发了《规范农家乐经营秩序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农家乐”服务人员礼仪常识》,对全区“农家乐”进行了专项整治,使接待户做到了持证经营。并从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特色项目六个方面开展了评比工作。同时,组织邀请专家对“农家乐“业主及服务员进行技术培训,为逐步建立起农家乐长久发展的有效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定期对农家乐进行调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防坑客、宰客和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发生,为游客创造了安全良好的旅游环境。
三、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金川区休闲农业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因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目前休闲农业开发管理涉及到农业、林业、旅游、乡镇企业、环保、国土、建设、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存在着明显的体制不顺的问题。作为行政主管部门由于自身在权限、编制、职级等方面参差不齐,导致对休闲农业发展缺乏较强的调控能力,无法对项目设臵、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品市场布局等进行统一部署和管理,这使得在休闲农业开发过程中,涉及多部门利益时,协调工作量大,很难付诸实施。同时也导致在开发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和混乱性,并造成重复开发建设,布局缺乏统一规划,产品质量低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浪费问题。
(二)缺乏科学规划。休闲农业激发了投资商的投资热情、农村的开发热情、旅游企业的经营热情及游客的参与热情。但是现有的休闲农业活动大多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下,自发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基本上是以涉农单位、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没有行业标准,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三)档次不高,特色不突出。目前休闲农业发展多为规模小、档次低、品牌单一,而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特色鲜明的较少;绝大多数休闲农业企业经营者缺乏品牌化经营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休闲农业品牌建设滞后、科技创新手段方法不多;多数观光休闲农业区设施简陋、内容不够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不多,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有的还存在圈地占地,掠夺性经营的现象。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休闲农业区大都在农村,不论在配套设施建设上,还是在管理服务上都比较散乱,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在安全、卫生等方面也不规范。娱乐设施简单、旅游购物设施少、卫生条件差,景区基础设施在数量和档次上都满足不了城市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使游客享受不到相应的服务,影响了市民的出游热情。
(五)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休闲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或其它行业的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旅游服务人员也大多不是正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的虽然进行了短期培训,但时间短,不够规范,从整体上来看素质仍然偏低,导致了接待水平低下。设施不完善,卫生、服务落后,不但给游客带来不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地的形象,降低了旅游地的档次,减少了景区的客流量。
(六)宣传促销不力。多数休闲农业景点的旅游功能多为其生产功能的延伸,处于次要地位,使得人们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宣传营销观念不足,除了当地城镇居民外,外地游客对它们都不熟悉甚至不知道。部分硬件设施基本过关,服务质量和水平也较好的景点,却由于开发经营者的促销不力,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休闲农业景点不能被游客认识和了解,潜在客源难以变为现实的观光休闲农业消费者,观光休闲农业也就难以获取较好的收益。
(七)文化内涵不深,科技含量不高。目前大部分休闲农业经营者没有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并有机融入到产品之中,土特农副产品向旅游商品的开发转变落后,没有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产品的研究。旅游商品开发的深度也不够,不但品种单调、质量偏低、包装粗糙、新产品开发不力,缺乏地方特色和农业特色,同时也未能充分利用高科技、现代手段等将农业资源开发成产品,项目科技文化含量不高,导致旅游产品对游客缺乏吸引力,使游客有购物的欲望,但难以实现其购物行为,农业资源优势也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培养新型农民,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休闲农业是推动农业转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是优化资源配臵、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站在加快富民强农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实施意见》,大力扶持和引导休闲农业的发展,使休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科学规划,突出特色。规划是发展的龙头,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依据。一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尊重客观规律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 的原则,做好全区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二是要按照地理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经济、环境及民俗等因素,对全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城中区、城郊区、远郊区等三个区域进行战略布局规划,重点发展以农业科技主题园和参与、体验性强的休闲景观群,结合农业产业带,发展特色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风景区观光农业和农耕文化休闲农业。三是要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突出乡村特色,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时要结合当地农产品的特色,树立品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挖掘其蕴藏的文化资源,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和谐与统一。
(三)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旅游、农业、国土、规划、文化、交通等部门的作用,分工负责,协调管理。制定休闲农业发展地方标准,进一步完善星级休闲农庄评定办法,从资源、环境、市场、服务、交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从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等各方面都按规章办事。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及服务水平。
(四)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休闲农业应该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首先,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区域性基础设施应作为投资的重点。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也应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重点。同时,也可以吸引国内和国外企业或公司的资金以股份制或合资经营等方式进行开发。完善基础设施,主要是搞好交通、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环境治理、安全保障等,并规范住宿设施、饮食设施、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建设标准要求,做到设施齐全,标准规范,科学发展。
(五)加大宣传,塑造休闲农业品牌。首先,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进行宣传促销。利用农村节庆假日,组织观光旅游,举办展览会和科普培训等活动进行宣传。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及时收集、发布信息的机制,在黄金周期间和双休日期间,集中发布乡村游景点和休闲农庄信息,分流游客,带动区域范围内休闲农业旅游的共同发展。另外要注重塑造休闲农业品牌。一是要注重休闲农业公共品牌的培育。政府要从区域休闲(旅游)业的整体利益出发,通过鼓励相关主体成立休闲(旅游)地休闲农业品牌管理机构、为休闲(旅游)地休闲农业品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加品牌建设资金投入,树立休闲(旅游)地休闲农业整体品牌形象等措施来整合休闲(旅游)企业的力量,打破休闲(旅游)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休闲(旅游)地公共品牌构建的合力。二是休闲农业企业要注重品牌塑造。休闲农业企业要在以目标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既要积极优化休闲农业产品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延伸企业品牌的内涵。又要开展休闲农业产品促销活动,利用各种节日,举办各具特色的中小型节庆活动,丰富产品形式,吸引游客,提高本企业休闲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再次要加大科技应用力度,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休闲农业是休闲与农业相结合的特色产业。要使休闲农业具有多功能的特色,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化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应用力度,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品种和新技术,要不断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达到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农业传统特色与现代科技相统一。
为加强对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管理,近年来,区党委、区政府采取措施,狠抓严管,出台了一批规范性的制度、标准,保证了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规范、健康、稳定发展,先后出台了《“农家乐”服务质量标准》,下发了《规范农家乐经营秩序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农家乐”服务人员礼仪常识》,对全区“农家乐”进行了专项整治,使接待户做到了持证经营。并从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特色项目六个方面开展了评比工作。同时,组织邀请专家对“农家乐“业主及服务员进行技术培训,为逐步建立起农家乐长久发展的有效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定期对农家乐进行调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防坑客、宰客和不正当竞争现象的发生,为游客创造了安全良好的旅游环境。
第三篇: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范文模版)
关于青岛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2010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 2010年,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签署了共同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开展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行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近期,我们针对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特点、存在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休闲农业的基本情况
我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统计,全市已有休闲农业经营单位305个,其中,农业园区79个,休闲农庄19个,农业观光采摘园区54个,“农家乐” 153个,从业人员22679人,其中农民工19273人,带动周边农户20000多户。崂山、城阳、黄岛、胶南等地已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群。全市休闲农业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有34家,亿元以上的有8家,拥有市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有12家。2009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约为960万人次,实现收入10.3亿元,休闲农业企业接待游客150万人次,营业收入3.1亿元,实现利润8260万元,促进农民增收3个多亿,已成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根据统计情况分析,全市休闲农业经营者不断创新经营方法、拓展经营领域,主要形成了四种经营模式:一是休闲观光型。以休闲观光为核心,内容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文化、绿色餐饮文化、假日休闲文化、农耕体验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如胶州市三里河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公园,规划占地8000亩,分为百果园、农业公园、乡村民宿庭院(农家乐)等功能区。还有崂山区石老人农业观光园、黄岛区周家夼生态农业园区、兴华绿环生态园区等。这一类型充分利用区域自然优势,开发生态观光园区,集观光、旅游、餐饮为一体,为市民在工作之余提供休闲好去处。二是复合经营型。开展生态型立体循环经营,如平度市茶山旅游区,该景区主要以休闲度假为方向,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山石、山泉、山花”是项目建设的主题。度假区大体分为生态观光旅游区、人文景观区、山野疗养区、山地特色体验区、苗木种植培育区、体育
扩大,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休闲旅游农业拉动了我市经济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素质、村风文明,促进了先进文化传播。但目前我市休闲旅游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许多问题:
从产业内部看。一是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在项目建设上随意性强,经营项目雷同,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规模偏小。二是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三是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员工没有接受规范的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原来多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四是从投资主体看,工商资本投资仍占主体,农民投资偏小,不利于农民创业。
从外部环境看。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存在模糊认识,没有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放到解决“三农”问题大局上考虑,没有与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和建设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管理服务上不到位。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方的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内部建设还可以,但周边环境建设落后,水、路、电等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进入。三是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目前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大都是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在财政上缺乏支持。同时由于土地、房
多,不乏财力雄厚的企业,具有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的资金,可以出台相关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力的支撑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3、便利的交通运输。全市现已形成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青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形成了“一小时都市圈,三小时半岛服务圈”的公路网络。同时,政府通过县乡公路改造,加快了我市乡村公路建设,农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工程,98%的农村通公交车或客车,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便利。
4、可观的客源市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从客源上看,2009年,我市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890.33亿元,增长12.2%,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人均超过50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68元,增长9.3%,人均消费16080元,实际增长7.2%。我市城市人口已超过300万人,居民的闲暇生活出现可喜变化,休闲方式将更趋多元化,城市居民到市郊休闲度假更加常态化,因此客源市场增长潜力很大。
四、加快发展我市休闲农业的建议
加快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政府应研究制定出台《促进我市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大对休闲农业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使休闲农业成为我市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业,一要靠政策支持。要使投资休闲农业的企业或个人,特别是经营“农家乐”形式的个体户,享受到与其它企业一样的“国民待遇”,降低和减免有关农业税。二是靠多元化的资金投入。包括政府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各级部门根据职能,对休闲农业项目建设给予积极支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特别是引进外资、管理经验、服务理念于休闲农业;积极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倡导群众参与和支持;探索农业贷款的新路子,发展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小额贷款。
3、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旅游品质。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载体,以旅游观光为动力,因此增强旅游品质成为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把星级服务理念嫁接到休闲农业上来,加强配套服务措施,进行高标准设定,高水平运作,提高休闲农业服务水平。对庄园式开发的休闲农业应要求应在餐饮、娱乐等方面必须达到相关服务标准,对个体经营户应加强管理和培训,用行政措施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我市休闲农业最佳软环境。要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开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的好做法,就从业资格、经营场地、接待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经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尤其对接待食宿的农户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用水及公共娱乐场所作出更加具体详细规定,提高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饮食安全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加大休闲农业人才培训。应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分担旅游教育培训费用的路子,促进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与人才开发的协调发展。鼓励支
第四篇:浅谈我国休闲农业发展
浅谈我国休闲农业发展
(二)时间:2013-04-10 22:18来源:中国休闲农业 作者:佚名 点击: 278 次
二、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主要是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休闲吸引物,开发不同特色的主体休闲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休闲农庄类。主要是以农业庄园为背景,综合食宿、会议、娱乐等多功能的休闲农业。它以良好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田园景观为重点,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农产品、特色的餐饮和住宿,让游客既能享受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安全农产品,又能享受到较高水平的休闲服务。如湖南的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浩博农庄、百果园、新江生态农业产业园、湘楚和道源、滴翠山庄,北京的蟹岛农庄、华坤庄园等。
2、农业科技园类。主要是高科技农业园区对外开放、拓展功能发展而来,是在农业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利用科研设施作吸引物,以高新农业技术为内容,向游客展示新技术、新品种,使游客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的休闲活动,是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科研教育为一体的新型科教农业园。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江苏傅家边农业科技观光园等。
3、采摘体验类。主要是利用农业长产成果,供游客休闲体验。采摘是休闲农业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验活动,采摘果园也是最为传统的休闲农业经营业态,收益直接,因此分布广泛、数量最多。市民通过参加采摘活动,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从中体验自摘、自食、自取生活的田园乐趣。典型园区如北京御香观光采摘园、北京金福艺农番茄联合国,浙江宁波天宫庄园等。
4、观光游乐类。主要是利用当地资源环境经,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经营活动、农业生产过程、优质农产品等,以大田农业和果林业为重点,开发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如江西国洪生态园、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安徽宁国恩龙农业观光园、河北省北戴河集发农业、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七彩蝶园、浙江碧云花园等。
5、农耕文化类。主要是休闲农业企业(园区)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业生产生活用品、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的农业文化游戏。如辽宁省的葫芦山庄。
6、市民农园类。主要是将位于大城市近郊的农业用地规划为若干小区,出租给市民进行农耕体验和农业品自给的园区,它的发展是基于都市居民对食品安全与可持续生活的追求。典型园区如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北京万科艺园农业体验园、北京乐和仙谷有机农场、浙江绿谷开心农场等。
7、其他类型。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优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生态的湿地、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水等休闲旅游
第五篇: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
****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农业局
****位于广西东南部,土地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全境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历届****委、市政府和勤劳的****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设着****,发展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水稻高产之乡的美誉。****重视休闲旅游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起步较早,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休闲旅游农业的档次不高,知名度低,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探索和实践。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进行了休闲旅游农业的实践探索,十多年来,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休闲旅游农业园区资产投资总额达****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达****万元,年营业收入***万元,实现利润****万元。主要发展形式有:
1、农业休闲旅游示范建设。结合生态农业和生态家园建设,以沼气池为纽带,实施农村“五改十化”,美化村容村貎,在此基础上,发展一些与旅游配套的农业生产。比较成功的如*****,该村从1999年开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全村沼气池入户率达到90.3%,同时,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进行村级道路硬化,全村18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了道路硬。几年间,****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此后,结合农村旅游开发,农业部门引导进行休闲旅游农业的探索,先后建设80多亩的休闲果园,30多亩的休闲垂钓鱼塘,20多亩的无公害野菜,100多亩的提子采摘园、10多亩的草莓采摘园以及冬油菜花、冬潮菜、冬萝卜等生产。2006年该村获得了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的称号。目前,每年到该村来的游客约**万人,旅游收入***
1万多元。
2、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先后在****镇才旺村、****镇中灵村、****镇*村等地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其中***镇**村示范园以优质瓜菜大棚种植示范为主,****镇中灵示范园主要是从台湾引进四季竹、番石榴、甜杨桃等示范种植,****甘村示范园一开始种植黑美人西瓜等优质瓜果,后来进行秀珍姑等食用菌生产,以上这些后来都由于生产效益不理想,后续投入资金不足而停止建设。2006年,由个体老板在****镇甘村投资建设了绿满地优质提子生产示范园,该示范园规划面积2000多亩,现已种植南方优质提子500多亩,进行了园区道路、农田基础设施等建设,同时,正在陆续建设餐饮、烧烤、休闲等功能区。2009年,该示范园农产品销售收入达400多万元,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
3、农产品采摘园建设。比较固定的有***村的提子园和****提子园,此外,一些农民在城郊、旅游景点旁边种植草莓等,供市民休闲游玩采摘。
二、****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做法
1、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对一些有基础的镇村,市镇两级政府都进行积极的引导,如***村生态旅游示范村的建设中,市委宣传部、*****镇政府和市旅游局等积极帮助该村搞好旅游规划,市农业、交通、水利、能源、建设等部门也从各个方面给予物质和技术上的扶持,从而加快了该村旅游开发建设的进程。
2、财政引导,增加投入。对一些潜力和示范带动意义的产业,*****安排一定的资金进行适当的扶持,如在******观光示范园建设中,一开始投资老板还有些犹豫,市农业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政府进行适当扶持,得到政府的采纳,当年市财政就扶持了建设资金****万元,政府的支持激励了老板的信心,当年便建成观光园200多亩,几年来,带动全市种植提子面积达5000多亩。
3、投资主体多元化。坚持以个体老板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为主,如*****观光园个体老板投入了1000多万元,而且目前还在不断的增
加投放完善相关设施,展现出了很好的前景。而以前一引起政府主导的示范园建设,大多由于后续投放资金不足而停止建设。
三、存在问题
1、产业缺乏统一规划。市对休闲旅游农业没有统一的规划,只能是见子打子搞建设,在项目建设上随意性强,很多经营项目雷同,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规模偏小。如以前的草莓采摘园在丛义、中灵、勾漏都是种植一样的品种,现在罗政村提子观光园和绿满地的提子观光园在品种上也有很大的雷同。
2、参与休闲旅游农业开发的人员素质不高。一些投资者原来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从而使得休闲旅游农业的开发档次不高。
3、对休闲旅游农业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存在模糊认识,没有与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和建设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具体工作上没在思路,没有行动。
4、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目前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大都是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土地、房产等不能抵押,融资困难,影响产业发展。
四、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强对休闲旅游农业的研究、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认识,切实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考虑,充分发挥休闲旅游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休闲旅游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要重视科学规划。要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地区特点,依托当地资源条件、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发展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功能定位与开发,要坚持突出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科教功能和载体功能。
3、要优化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加强领导和服务,要围绕解决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各种问题。
4、注重优势企业、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的培育。提高休闲旅游农业的影响力,关键是要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要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休闲旅游农业的产业基础,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通过培育品牌产品,带动种养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附件2: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