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7诗三首 含答案
课时作业 7
[基础演练] 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 造房 ..B.心远地自偏
精神超脱世俗 ..C.悠然见南山
安闲自得 ..D.飞鸟相与还
互相参与 .【解析】 应该是“一起,成群结队”。【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解析】 A“多少”;C“感情深厚”;D“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答案】 B 3.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解析】 “西晋”应该为“东晋”。【答案】 C 4.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解析】 不是夸张手法,应该是借物写人。【答案】 D 5.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物。按春夏秋冬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枝。②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先看儿童捉柳花。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却月,当场意气射生来。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A.④/③/②⑤/①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②/①⑤
D.①④/③/⑤/②⑥
【解析】 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答案】 C 6.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点。(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答案】 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它们既形象,又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觉得格外亲切。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的“翼”字,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禾苗的景象,如在我们眼前。“中夏贮清荫”的“贮”字,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
7.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人生短暂。请你围绕“人生”写几个比喻句,表达出你对人生的看法,只要与“人生”有关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人生就像一条河,经历丰富,才能源远流长;人生就像一座山,经历奇特,才能蔚为大观。
阅读《归园田居》,回答8~13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
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
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
荫:遮蔽 .【解析】 方,四周。【答案】 B 9.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解析】 应该是“喻指官场生活”。【答案】 A 10.对下列加点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误落尘网中 ②狗吠深巷中 ..③久在樊笼里 ④依依墟里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 ①②都是名词,内、里;③是名词,里面;④与“墟”组成双音词,墟里,村落。
【答案】 B 11.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解析】 “随意拈取”说法不妥。【答案】 C 1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解析】 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也不是写思念故乡。【答案】 D 13.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解析】 全诗是写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答案】 D
[课外迁移](一)阅读《迢迢牵牛星》一诗,回答14~15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4.本诗运用了大量的叠音词,不仅使诗歌产生强烈的韵律美、音乐美,而且在诗意效果上也十分突出。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迢迢”写了距离之远;“皎皎”写了星光之亮;“纤纤”写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对写景、写人起到了景情并生的作用。
15.简析画线诗句是如何表现牛郎、织女的哀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反衬。以“盈盈”之水美,“脉脉”之情美与“不得语”之残酷形成巨大矛盾反差,情景并生,从而更加哀怨动人。
(二)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
归园田居(之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1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三)阅读陶渊明的《饮酒》诗,完成18~22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8.第一句中虚词“而”表________关系。【答案】 转折
19.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0.“问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1.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以劳动为乐的情感。(四)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和《龟虽寿》,回答后面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3.请简要分析概括曹操对人生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②在有限的人生中,勃勃雄心不能消沉,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能停息。③人总是要死的,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④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不能听凭上天安排。⑤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暮年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⑥人生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只要符合诗意即可。)
第二篇: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5离骚 含答案
课时作业 5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B.溘(kè)死
载体(zǎi)..兰皋(gāo)
戛然而止(jiá)..C.延伫(zhù)
应届(yìng)..鸷(zhì)鸟
擢发难数(zhuó)..D.攘诟(gòu)
芰(jì)荷 ..岌岌(jí)
相形见绌(zhuō)..【解析】 B项中“载”应读为“zài”;C项中“应”应读为“yīng”;D项中“绌”应为“chù”。
【答案】 A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偭规矩而改错
B.忳郁邑余侘傺兮 C.何方圜之能周兮
D.宁溘死以流亡兮
【解析】 A“错”通“措”,施行;B“邑”通“悒”,苦闷;C“圜”通“圆”。
【答案】 D 3.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而攘(忍受)诟(耻辱)。....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观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解析】 四荒,指辽阔的大地。【答案】 D 4.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闻穷巷多怪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析】 C项与例句同,都是困厄的意思。【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怨灵修之浩荡兮 ④忽反顾以游........
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竞周容以为度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④⑤⑧
D.②③⑤
【解析】 ①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②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今义:经济困难。③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形容雄伟或壮大。⑥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
【答案】 C 6.下列句子既用了比喻又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B.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解析】 A、C、D没有对偶修辞。【答案】 B 7.多用“兮”字是楚辞的形式特点之一。“兮”字通常出现在三种位置上,各有不同的作用。第一种是在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有感叹的意味;第二种是在一句话末尾,表示语意未尽,需待下句补足;第三种是表示一个句子中间的延长,不可读断。
把下列句子归类,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C.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山林。
D.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E.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F.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属于第一种的有:______________。(2)属于第二种的有:______________。(3)属于第三种的有:______________。【答案】(1)A、F(2)B、E(3)C、D
阅读下列诗句,回答8~13题。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8.下列各句中的特殊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吾知其亦已兮 A.吾独穷困乎此时也。B.謇朝谇而夕替。C.微斯人,吾谁与归? D.长余佩之陆离
【解析】 都是宾语前置句。【答案】 C 9.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活用方法和例句相同的是()例句:步余马于兰皋兮 .A.鸷鸟之不群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屈心而抑志兮
D.高余冠之岌岌兮 ..【解析】 都是使动用法。【答案】 C 10.下列各句均有“以”,其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B.既替余以蕙.兮 又申之以揽茝 .C.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D.宁溘死以流亡兮 伏清白以死直兮 ..【解析】 前者为并列关系,后者是把„„作为。【答案】 C 11.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哀民生之多艰
B.亦余心之所善兮 C.又申之以揽茝
D.固时俗之工巧兮
【解析】 C项是“代词”,其他三项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 C 12.选出翻译不妥当的一项()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本来啊,这批世俗之人善于投机取巧,既不遵守规章制度又不肯改正错误。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忧闷失意啊,只有我在这时走投无路。C.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与圆怎能配合呢?哪有道不同能彼此相安?
D.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眼看到芬芳与污垢混杂在一起啊,只有我洁白的本质没有受到损伤。【解析】 “改错”为古今异义词,改变措施。错,通“措”,措施。【答案】 A 1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善于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如“冠之岌岌,佩之陆离”,有力地突出了诗人高洁的品质。
B.“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写出了诗人后悔的心情,如此昏庸的君王,如此奸佞的小人,怎能与之为伍呢,故诗人决定返回原路,即不同流合污。
C.该诗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崇高的理想,峻洁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D.该诗不仅有揭露、有谴责、有决不向反动势力屈服和不变志从俗的坚强决心,还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感。
【解析】 “后悔的心情”错。这里写出了屈原的矛盾犹豫。留下,自己的理想不被理解,而且惨遭迫害。选择离开的话,与他深厚的爱国感情不能相容。所以诗人在犹豫彷徨。
【答案】 B
[创新迁移] 阅读屈原的《涉江》,回答14~18题。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4.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的结构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A.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B.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解析】 例句属于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A是定语后置,C是“之”构成的宾语前置,D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
【答案】 B 15.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B.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C.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D.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解析】 应为“幽/独处乎山中”。【答案】 B 16.屈原很奇怪,好奇服,带长剑,佩美玉,行为异常,怎样理解这种奇异的打扮?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奇服异装是一种象征,表明诗人一直保持着正直美好的品行不肯改变。B.穿奇服,带长剑,佩美玉,说明诗人在遭受打击后仍然保持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C.奇装异服显示着诗人与污浊腐朽的社会现实的极不调合,虽得不到认同,但也不肯改变。
D.不管怎么看,诗人行为异常,都说明他在遭受打击后,精神错乱,意志消沉了。
【解析】 要把握奇服异装的象征含义。【答案】 D 17.诗中有四类情况值得体会,如“好奇服”,提到接舆等历史人物,写到鸾鸟凤皇,也写到燕雀乌鹊,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1)“好奇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历史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香花美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象征诗人正直美好的品行。
(2)以历史人物自比,并总结历史规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香花美禽喻忠臣,燕雀乌鹊比喻奸佞小人,二者形成对比。18.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江》叙述屈原从鄂渚到溆浦的一段行程。因为从渡江开始,故题为涉江。
B.诗人从幼到老都好奇服带佩饰,这表明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品质,也象征了他的与众不同。
C.诗歌第四段列举古代贤士的种种遭遇,抒发悲愤,表示了诗人决不同流合污的不妥协精神。
D.全诗叙事生动,抒情真切,激情澎湃,议论合理,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愤世嫉俗、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和忧国忧民、眷恋楚国的情感。
【解析】 不是从渡江开始,而是一路沿江而行。以涉江为主。
【答案】 A
第三篇: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2故都的秋 含答案
课时作业 2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饱尝(chánɡ)赏(shǎnɡ)玩 ..领略(lüè)疏疏落落(lào)..B.陪衬(chèn)落蕊(ruǐ)..颓废(tuí)混混沌沌(dùn)..C.譬如(bì)幽远(yōu)..萧索(suò)潭柘寺(zhè)..D.折去(zhé)情趣(qù)..点缀(zhuì)一椽破屋(chuán)..【解析】 A项中“落”应读luò C项中“譬”应读pì “索”应读suǒ D项中“折”应读shé
【答案】 B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领略 策略 掠夺 攻城略地 B.清净 清静 净土 耳根清静 C.缓慢 慢待 曼妙 轻歌慢舞 D.橄榄 悠闲 幽怨 枉废心机
【解析】 B项“耳根清静”应为“耳根清净”。指耳朵旁边很干净,也说“六根清净”。C项“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形容音乐轻快,舞姿柔美,“曼”是柔美,不是缓慢。D项“枉废心机”应为“枉费心机”,指白白花费心思。
【答案】 A 3.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解析】 比喻是不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答案】 B 4.下列句子,表述最确切的一项是()A.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少风。
B.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有味,下得奇,下得更像
样。
C.墙头,屋角,灶房门口,茅房边上,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西山的虫唱,钓鱼台的柳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解析】 B先说“奇”,突出自己的总体印象,再说“有味”说明自己的感受。C按空间位置应为: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D按空间位置,西山景物不应分开说。
【答案】 A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声有色,有人有物,有动有静,色彩缤纷,气氛喧闹。
B.文章开头与结尾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且前后照应,抒写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爱之情。
C.本文通过描写故都秋景,寄寓了作者在特定的时代里,作为一个文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之感。
D.秋蝉的残声在文中具有以动衬静的效果,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故都的秋更显得“清、静、悲凉”。
【解析】 本文总体格调是清、静、悲凉,并非“色彩缤纷,气氛喧闹”。【答案】 A 6.课文中“廿四桥的明月”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原诗四句的合理语序是()①二十四桥明月夜 ②秋尽江南草未凋 ③玉人何处教吹箫 ④青山隐隐水迢迢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解析】 此诗有三个韵脚,不押韵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必然处在第三,故AB可以排除。再从句意看,全诗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草未凋”),第④句应放在第一。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②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③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④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⑤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⑥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7.这段文字通过描写清晨在院子里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段文字融情于景,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整体品味,进而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落寞之感。
8.这段文字共有6句话,请用“/”把它们分成两个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解析】 第①②句是提出身“在南方”常常想起北平之秋这一话题。③④⑤⑥句具体描写了北国的秋景。
【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
9.这段文字是现实写真,还是想像中的真实?这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透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写景抒情并不是现实的写真,而是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怀念与遐思。
【答案】 想像中的真实。从“能看得到、听得到、能感觉到”等词语可以看出。
10.这段文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段文字没有一个“情”字,但句句含情,字字蕴意,其浓厚的感情全都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
【答案】 将故都的秋色与个人的情思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或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3题。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描绘了清晨在院中的所见所闻。
【答案】 形 音(或声)色
12.文中对牵牛花颜色的评说“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蓝色”或“白色”是冷色,与清晨的“一椽破屋”“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等意象协调,突出了寂寞、冷落之感。
13.“牵牛花底”为什么还要用“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陪
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虚笔描绘,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蕴,更加细腻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悲凉心境。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16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4.选出能概括南国之秋特点的句子()A.南国之秋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B.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C.南国之秋色彩很浓,同样有它的特异之处。D.南国之秋虽无特异之处,但同样令人回味。【答案】 B 15.概括两节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节: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第二节: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16.模仿第1节最后一个比喻句的形式造一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示:①有表示两者相比的事物。②运用博喻。
[创新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写给秋天 罗兰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
一向欣赏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导引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寞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寞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曾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记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17.第2段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秋天安闲明澈的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怡然地拥有了万物;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
18.“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活中有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也有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
19.作者说:“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智慧的低语”具体含义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②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③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④生命不是空虚,它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
20.试用七八十字的篇幅简要概括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欲表达的是对秋天的爱。爱秋天的宁静,爱秋天的安闲,爱秋天的宽容和博大。文章用拟人手法,视秋天为有情人,用写信的形式和语言,写出了对秋天的一往情深。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1~23题。
《故都的秋》中说:“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节选)解答文后问题。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21.“声”乃听觉形象,稍纵即逝,不好捕捉,然而欧阳子却写得真切,读来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
(1)文中对秋声所作的正面描写,可分为三步,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8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2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0字)(2)为了增加描写的形象性,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比喻,赋予秋声以动感和立体感,请以三点作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9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限4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0字)【答案】(1)①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②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 ③其触于物也,金铁皆鸣。
(2)①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②金铁皆鸣 ③赴敌之兵,人马之行声
22.欧阳子对秋声之“势”,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刻画得栩栩如生,似呼之欲出。
①对秋声之势所作的正面描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9字)②所作的侧面描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3字)【答案】 ①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②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23.文中对“童子”作了两次描写。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两次描写分别是
①________描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描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语言“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②神态“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第四篇:高一语文课时作业7
高一语文课时作业
1.下列各句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后,剧作家沙叶新先生接受网站采访时称,羡林先生无论是在学问上还是人品上,“都是出类拔萃的”。
B.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看似复杂的事情,可以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解决,哪怕看似不太可能的事,也不妨试一试这种“直线思维”。
C.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我们一家人去狼牙山旅游,结果家里被小偷登堂入室,损失惨重。警察同志提醒大家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
D.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他表示,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到基层,要精细,不能大而化之,要把精力花在推进工作落实、提高效率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面对国内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不利形势,长虹电器集团积极更新技术并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B.在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说:“在扶贫助教期间,农民们向我们吐露了心声。农民的话对我们基层干部很有感触。”
C.江南出芳草鲜花、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同时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出无数的骁勇斗士。
D.大学毕业后,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最后任职于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仿建复古商业街,不仅会造成城市历史文脉的割裂,最终也会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致。②破解城市发展中新与旧的难题,关键是需要更多的因地制宜,需要对文化的真心热爱。③许多文物保护专家对城市化进程中对文物的“大拆大建”有过担忧和提醒。
④如果把文化底蕴深厚的旧城仅当作消灭的对象,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现。⑤“拆旧”与“仿古”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
⑥但同时也应该承认,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重建、仿建未必是坏事。
A.⑤③⑥④②①B.⑤③④①⑥②C.③⑥①④⑤②D.③⑥⑤②④①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①__,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②__,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③__(诗句)”的奇效。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请你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分)
有人曾问过某位登山专家这样一个问题:“①__ ”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②__”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③__。
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不超过30个字。(5分)
材料:据史料记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组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
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
结论:中国对黄岩岛拥有领土主权的依据是:
7.(2013·河南省商丘市第三次模拟)请仿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再写两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6分)
生命的欢乐来自何处?雄鹰高傲地飞翔在蔚蓝的晴空,在与白云的嬉戏中享受自由的快
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行者坚忍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在与坎坷较量中享受欣赏的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自然生命体,还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都要尽力释放生命的能量,将最美丽的姿态呈现给多彩的世界。
8.仿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示例:
生活是酒,只要把它喝入口中,就能陶醉我们;
生活是画,只要把它挂在眼前,就能打动我们;
生活是诗,只要把它藏于心里,就能涵养我们。
答: __。”除了登山,④
第五篇: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作业
作业:把“项王留饮”与“樊哙闯帐”改写成剧本
作业:把“项王留饮”与“樊哙闯帐”改写成剧本,用原文,不添字。
高一(5)班
高嘉祺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范增起,出召项庄)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项庄(则入为寿。寿毕)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 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 今日之事何如?
张良 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樊哙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客何为者? 张良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 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 壮士,能复饮乎?
樊哙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不恐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坐。
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教授《荆轲刺秦王》时,我有感于场面描写乃本文的最大写作特色,于是提前让一学生李卓遥在我讲课最关键时刻故意打翻水杯,然后让学生用文言文描写当时的场面。择两段文字如下:
一
高一(5)班
刘力
先生姓金,授《荆轲刺秦王》,一手持书,一手指板,神态自若,烨然若神人焉。及妙时,吾等坐于堂下,或倚桌而睡,或左右顾之,或细听其言,形态万千也。李卓遥者,关中人也,其字不详,乃吾班之电教司也。当是时,卓遥亦倚桌而睡,俄顷,惊觉欠伸。然其杯于桌,且有水焉。卓遥不甚撞之,倏尔杯倒,中间杯倒流水之声,水溅四流。遥引身而起,见桌湿。遥不知所措于乱中,前取帚而欲净之。方持帚而反,众人不知遥何故往反也,皆参差而怪之。先生亦异焉,怒发上指,叱之曰:“尔何为?”遥见众人皆引颈而观,且诚振怖先生之威,顿觉愕然失措。众人见遥之狼狈,皆大笑矣。未几,先生展颜,曰:“上课矣!”四座寂然,复凝神静听。
二、李卓遥洒水记 高一(5)班
雷丹
当是时,吾等皆闻于师,卓遥不慎以水洒地,其笑而不语。师一手执书,一手指板,立于台,甚异之。只见卓遥自引而起,倏尔跑至后门。观众人,或笑之,或奇之,满坐无不伸颈侧目而视之。遥笤而归,挥手于师曰:“水洒也,吾欲以之除水。”师曰:“可。”乃除尽。遂复小跑至后,置之,反于坐。未几,众人窃窃私语也,师怒,吼曰:“静。”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俄顷,师又复讲
焉。我心伤悲
——《离骚》翻译改编
高新一中2015届(2)班 金柳
掩面长叹,不觉泪已滑下。百姓生活竟是如此艰难。我虽然按美德约束自己,早上进谏晚间便被罢黜,那夜,月还未升。只因为我赔带了兰草,收集了兰芝。那花儿的芳香,我已拥有。我喜爱的东西,即便多次死也不后悔。那荒唐的怀王,不察民心,听信谗言。嫉妒我高尚的人们,诽谤我,给我造谣。世俗原来可以投机取巧啊,违规任意改变,任意歪曲,竞相苟合取悦于人。我烦闷,我失意。只有我走投无路呀。怨天保佑,让我死去,也不随波流逝。若这样,我如何忍受?前世已定下规矩,鸿鹄与燕雀不合群。哪有方枘和圆凿相和?哪有不同追求却相安无事?只有委屈自己,忍受责骂与侮辱。相向前朝圣贤推崇的一样,保持清白,为正直而死。
悔呀!选择路时不仔细观察,久久伫立在小路上,我想要返回。回转我的马车,毕竟才刚迷路,长满兰花的水边高地,只有我的马在那儿慢慢行走,就要疾驰到长满椒树的山冈,但在哪儿休息呢?出仕不受待见,归隐吧,我要整理我以前的衣服。荷叶是上衣,花瓣是下装。不了解我就罢了,只要我的情感高洁。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加长我长长的衣带。我的芳香和光泽混合,只有光明纯洁没有损失。辽阔的大地,放眼望去,一片混沌。佩戴更多的装饰物,芬芳更加明显。每个人都有爱好,我独爱美。我的心不容易改变,即使是被肢解。
秦伯心理活动 2014届(5)班
高嘉褀
秦伯正盘坐在军营中与将领商议如何攻郑,面前是一张小桌,桌上铺着围攻郑国的地图。
守卫:禀告大王,郑国烛之武请见。秦伯:(稍作疑惑、面露好奇)宣。
秦伯心中起疑,正值攻城之际,郑应自我调整,整理军队,为何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派人来求见?
烛:(烛之武缓入)参见秦伯。秦:为何此时来营?
烛: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 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秦:言之有理,但为何信尔?
原来是郑伯来游说我的,我肯定不会上他的当。这老头再能说,也不能破坏我们的秦晋之好。就任由他说吧!
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秦:(有些动心,但不露声色)
若使这样倒可以获利,可谓之唇亡齿寒。晋的实力如惊鸿之箭,激增儿不可不防啊!烛: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秦:(点头示意)寡人知也。
果真是这样的呀。晋一直贪得无厌,微吾之力不及此。为何要薄己而厚邻?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烛: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露出笑容)
秦与郑人结盟,当夜撤军。
把下面的故事翻译成文言文。
有个孩子在座位上纳闷,因为他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他的同桌想考第—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为什么呢?
回家后他问道:“我难道比别人笨吗?我和他是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啊!”妈妈望着儿子,没有说话。她没有回答的原因,是她想为儿子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有赶上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
现在这位儿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因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清华录取。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他讲了小时候的那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鸥却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西洋的还是海鸥,因为它们不停地飞!”
优秀作业 一子惑于坐,不得解:其同桌欲得第一则得第一,其欲得第一而仅得二十一,何也?
既归,言于其母:“吾岂笨于同桌乎?吾与之同听先生之言,同一于课业也!”其母望之,未语。其所以不应者,欲为其子寻妙解也。
小学既毕,虽刻苦于前,然亦未能逾越同桌也。然相较于前,乃得以提升矣。以奖励故,其母遂领其观海。
今其子早已不惧名次矣,因其以举校一级甲等之佳绩为清华所取。寒假归,校要其讲学于学子及家长,乃讲幼时之事:“吾与母坐于沙滩,吾母指前言于吾曰,尔观夫争食之鸟于海边,及浪扑过,速起飞者,小灰雀也,振翅二三即升空矣;而海鸥拙矣,其必用时极长乃翔于空。然诚能飞越大西洋者,海鸥也。因其飞之不息也。”
2014届(5)班
刘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