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月是故乡明——关于我国古代思乡诗词的研究
月是故乡明——关于我国古代思乡诗词的研究
摘要:思乡怀人是我国古代诗词最常见的主题之一,思乡情结仿佛是诗人们无法逾越的心篱。他乡为官,戍守边疆,却又道路崎岖,交通落后,通信不便,这使得古人离久逢难,难免产生无尽的思乡怀人之情,并最终通过一定的含有别情离绪的意象、特定的表达技巧来寄托这一深沉、浓郁的乡情、乡思与乡愁。
关键字:诗词
思乡
一、我国古代思乡诗词的产生
提起关于思乡的诗词,我们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李白的“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是故乡明”,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等,不胜枚举。那么,古人为什么会写下如此之多的思乡诗词呢?
1.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这是宋代欧阳修在《送惠勤归余杭》的诗句,它道出了一个千古不变的事实:安土重迁、依恋故土是人类的真性情,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飞鸟尚且故巢难离,又何况人呢?一个人,对于故乡,那是生于斯,长于斯,是人生记忆的发源地,是情感的寄托所。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亲朋,在离别后都成了思念的对象,特别是在一个人得意或者失意时,千头万绪涌上心头,而此时最不能少的事情便是思乡、怀人了。可是,路遥途远,通信不便,如何释放、传递此种情感呢?那就只有把它写下来,形成诗词,用这种最能抒情的方式来解决了。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古代诗词中思乡内容多与道路崎岖,交通工具落后有直接关系。从古人诗词中可见一般。如“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的《蝶恋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从这些诗词中可以读出以下信息,古代高山连绵,碧水无尽,而水上交通工具却只有落后舟船,陆路只有原始的车和马,与我们现在天堑变通途,交通工具先进便捷而多样,千万里的路程几个小时便可到达的状况相去甚远,他们思念故土亲人时,若要见面,往往经年累月地跋涉才能实现。
此外,古代缺少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也是思乡诗词繁盛的一个原因。现代社会,除纸张外,又发展出了电话、网络等信息载体及传递工具,而古人却只能将思念之情刻在简上,写在绢上、纸上,通过舟船、车马,或者行人来传递,其速度之慢可想而知。因此,情感传递不畅的结果便是积淀下来诉诸笔端,形成诗词留存下来。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战争频仍、残酷及战时久长也是古代思乡诗词兴盛的原因。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等诗词均有体现。古代君王或扩边,或抗敌,使得国家战事频繁,且处于冷兵器时代,战争起来后敌我双方以近身厮杀为主,常造成旷日持久作战的局面,因此参军的将士与家乡亲人别离后往往成为永诀。在此种情况下,将士的思乡之情又怎能不浓重?于是,诉诸诗词。
二、我国古代思乡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诗词贵在含蓄,诗词作者对于情感的表达总是比较委婉,突出特点就是以意象的使用代替直抒胸臆。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向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在漫长的的诗词发展进程中,一些特定的事物被古人不断运用于诗词中,其被赋予的某种内涵便被固定下来,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了表达某种情意的常用意象。如“月”“鸿雁”“杜鹃”“梦”等便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常用意象。
1.月
表现思乡情感的意象中,“月”是最常见的意象。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都极具代表性。人间共赏一轮月,常引他乡之人想起故乡的月,引起乡愁无限。而且,月有圆缺之变,远在他乡之人,往往感怀,月圆之夜,发出月圆人难圆的感慨;月缺之时,又会兴悲欢离合之语。只一轮月悬于广阔夜空,它的孤寂,又可映照游子独在异乡的情形。总之,诗人抓住了“月”的形态及圆缺的变化,以及天下共月、月只一轮的特征,把自己望空对月时的寂寞孤独和思念家乡亲人的心境融于“月”之中,创造出了蕴含离情别绪的思想意象“月”,也寄托了诗人的希冀和渴盼。
2.鸿雁
传说古代四美之一的王昭君出塞后思念故土,常望着南飞的鸿雁兴叹,叹雁可归乡,而人却不能。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关于鸿雁的描写。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杜牧的“带霜南去雁„„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杜甫的“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朱敦儒的“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等诗词名句都以鸿雁为意象表达思想念远之情,读来令人潸然。之所以如此,与“鸿雁”随季节迁徙的生活习性有关。诗人们见鸿雁南飞,便会想到回家,想到借鸿雁传书递送思念,然而这却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将思乡之情借“鸿雁”抒发于笔端。久而久之,“鸿雁”成为了承载讯息、书信的那种企盼感的意象,有了游子羁旅在外的伤感和急迫思乡之情的蕴涵。
3.杜鹃
“杜鹃”这一意象蕴含了凄凉哀伤的思乡之愁,这大概源于我国古代“望帝啼鹃”的故事。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鸣,声若“不如归去。”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思乡意象了。《华阳国志》中有:“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别恨乡愁。”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如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再如,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黄庭坚《醉蓬莱》:“杜宇声声,催人到晓,不如归是。”柳永《安公子》:“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等均是以杜鹃寄托思乡之情。
4.梦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听角思归》(顾况)就诗中作者怎样运用记梦来表达乡思之情,我们可做这样的理解:“诗人描写梦中的故园已经荒废,说明离家已久,思情更切,长夜漫漫,梦魂颠倒,梦醒时分更觉断肠,继续入梦已不可能,起看残月,顾影徘徊,复听晓角,更是悲从中来。”写梦境表达思乡主题的还有,武元衡的《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司空图的《华下》:“敲园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五更惆帐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戎昱的《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寒江近户慢流声,竹影当窗月乱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另有诗中家信,诗中节日,诗中之声等,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篇:月是故乡明思乡怀人诗词总述
月是故乡明
——“思乡怀人”诗导学案
(一)编写:二组审稿:王晓雨 2012-11-21
1、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6、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8、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1、贾岛《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2、宋之问《渡江汉》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3、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推荐阅读 资料链接
一、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客处异乡的孤寂、惆怅、落寞、凄清,怀念亲友、思念家乡。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二、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内在―― 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
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
三、常见思乡怀人诗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寓情于景 情景相生 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例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人于吟咏寻常的事情之中,潜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后两句不仅点明了重逢的时节,而且是乐景写哀,“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与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衬;下句“落花时节”则另有寄托:国势日衰,盛年已过,流水落花,好景难再,不禁凄然相问,潸然泪下。2.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后两句作者写自己想象“遥想”这一天“兄弟”们想念自己的情景和“少一人”的心理活动,烘托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情感曲折有致,更浓郁,更鲜明。
3.修辞传情(比喻 拟人 夸张 双关 对比)
4.因梦寄情
思江南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四、常见意象的特定内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1.月——思乡的代名词。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思乡怀人的情思是最常用的笔法,还可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2.杜鹃鸟(子归)——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A、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B、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C、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鸿雁:音信、消息、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4.鹧鸪——羁旅乡愁
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柳A、“柳”、“留”二字谐音,折柳又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所以“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经常暗喻离别,表示 留恋、伤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B、“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C、“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6.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沙鸥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第三篇: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梅花魂》教学反思
蠡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亚芳
《梅花魂》学完了,我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我,也为学生。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透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根据对新《课标》的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思考和尝试。以下就是我对在教学《梅花魂》时的收获。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
《梅花魂》一课学生刚看到课题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我顺势以质疑入手,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梅花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首先,我提出“同学们见过梅花吗?你们对梅花有哪些了解?”在学生简单回答后,我利用多媒体图片向学生们出示了傲然风雪中的梅花,引出《梅花魂》一课并要求学生自我读课题质疑。学生普遍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梅花魂”是什么?为什么用“梅花魂”做课题?这就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了作者的回忆当中。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为兴趣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资料有内在兴趣。对这课我采用了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我利用精心设计的导语配合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大背景,从而对学生们陌生的时代里产生的英雄产生好奇,激发了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体味文意抓主旨,深入学习
课文中的精彩片断,作者借助于语段中委婉含蓄的意思来表达一种情感。教学时我注意抓启发学生用心思维,细细体味语段中含着的弦外之音,一旦学生理解这个意思,就能激发情感。
例如《梅花魂》中,重点是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写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那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是统一的。因此,课文中写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出眼泪来,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 哭起来;有的是透过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在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乎娟给了外孙女。
在导入新课后,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资料,能解答刚才的疑问,请把它划下来。划完的同学出声读读你划的语句,你从中感受出什么了,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很快找到了第13自然段,在学生简单的说出他们的体会理解后,我结合课件中声情并茂的傲然风雪中的梅花图片引导他们感知梅花的特点。在充分体会了梅花“旁的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的特点后,再读这几句话,想一想这品格,这灵魂,仅仅是梅花的特点吗?由此问题就上升到了文章的主旨:梅花的的特点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特点,是中国人的特点,是有气节人物的特点。
透过理解“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更进一步的体会了文章的主旨,感受到了外祖父的深深的爱梅情结。在这个环节上,学生又结合古代有气节的人物的事例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补充了课外的资料。为了更好的感受外祖父的爱国之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你想象一下外祖父当时说这段话的情绪,你再读读这段话。”这不仅仅体会了外公的感情,也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词语积累练习。把第13自然段的资料理解体会后,对于其他四件事的理解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进行了略处理,主要体会着老人的情绪读一读这样思乡的诗句,然后想象一下,外祖父除了给我讲这些诗句,还会给“我”讲些什么,由此又钩连上第7自然段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外祖父是那样的眷恋祖国,“我”提到祖国是那样的自豪。
第3自然段的事件中能够看出外祖父分外爱惜书房里的那幅墨梅图,“我”偶尔摆弄家中的古玩,他也不甚留意,而不留意在墨梅图上方留了个脏手印,慈祥的外祖父竟大发了一通脾气,然后“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透过阅读体会“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感受对墨梅图的珍爱。“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抓住这句话,问道:到底什么是不能玷污的,再回过头去读一读第13自然段,你对这句话又什么新的理解?实际上这不能玷污的是民族魂,是爱国心,正是这华侨老人对 墨梅图这种特有的感情证明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爱。因为在华侨老人心中,梅花是最纯洁最有品格最有骨气的,它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之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段过渡语“是啊,再外祖父心中,这梅花就是民族气节的象征,就是祖国的象征,是圣洁的不能玷污的。他是那么的宝贵这幅图,又为什么将她送给我了呢?”引导学生联想外祖父的对我的用心良苦以及深深的眷恋祖国的感情。
“在凉飕飕的腊月天,老人亲自来到码头,泪眼蒙胧地把一个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递给了我”,这一情结是透过学生深情地朗读来再现的。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当学生感受到外祖父那思念祖国的深情,那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
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间。设计这以环节使学生积累了语言,同时发散了思维,拓宽了思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理解的多元性,尊重了他们独特的见解,同时也在这个问题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了语言。
当然在此次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了对《课标》的运用,但几个环节还有问题。如:在整体把握上,文章可略讲的部分用的篇幅太大了,显得“详略”不是很恰当。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的更充分。
总之,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注重对于学习新《课标》的尝试运用,努力营造科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的多元性,重点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议”的方法学习课文,学生感悟到了“月是故乡明”的含义。对于阅读教学研究和尝试,我还是个初学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继续摸索,使自我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第四篇: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一、活动背景
背景分析: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中秋起源、中秋习俗、月亮传说、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学生现状: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已表现出严重的“营养不良”;老师对如何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这一载体,培育队员民族精神的认识尚不足;对如何挖掘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能力还不强„„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明月这一意象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通过了解中秋的蕴意,培养学生传统观念,重视亲情友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热爱和向往美好的生活。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参与吟诵、猜谜、唱歌等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社会实践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考察访谈、亲历实践、深度探究、亲身体验,参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搜集诗词、月亮传说、中秋习俗等资料做成卡片
播放音乐的录音机
教学环境的布置:黑板明月图画设计 书写“月是故乡明”
2、学生准备
自学课文做好预习布置的问题
搜集资料(与月有关的图片、诗文、音乐)
亲自实践赏月(在周末独自完成)
四、适用年级:三年级4班
活动时间:综合实践课时间、课余时间
五、活动过程
开展“主题一 月是故乡明”活动
第一阶段
自主探究学习(25分钟左右):
三个小组把做成的幻灯片由一位同学有选择地放映,或播放选好的曲目。时间为2-3分钟,展示自己收集来的成果。
(参考内容:三潭印月等图片投影、歌曲《床前明月光》的播放、有关月的歌曲名《月牙泉》《十五的月亮》《月是故乡明》《月亮代表我的心》《二泉映月》《彩云追月》,名家短诗吟诵。)通过这个环节把学生带入情境。
问:谁能告诉我它们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思乡之情。
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最富有诗情画的思乡之情的散文。第二阶段
解题、分析课文:
问题设计:从本文的题目中同学们有可能联想到其他诗句?三组学生竟答收集来的诗句。
(参考内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儿弯弯照九州等教师搜集资料)
从以上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月这一灵妙的意象寄托了人们无限的深情。作者季羡林老先生也一样,虽然功成名就,但仍念念不忘那个小山村。
(投影季羡林的有关资料,设计为感动中国2006——季羡林 东方学大师【颁奖辞】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大声朗读课文,无论有什么疑问的地方都提出来。(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回答,教师加以点拨指正。)
指导教师指导重点: 教师设计问题:
1.既然作者如此热爱想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他不常回家看看呢?
2.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故乡的小月亮相形见绌? 3.思乡到底什么滋味呢? 以学生回答互动为主,教师点拨。
教师总结: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房子、门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唤儿女的声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份惦记。在一个个团圆的日子不管如何的万水千山,都要赶回自己可爱的家乡。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人们的乡思乡愁。学了这篇课文,希望我们对明月和家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下面我们就针对最能引起乡思之情的“月与故乡”展开第二个环节的活动。
第三阶段
实践活动(15分钟左右):
1.“月亮”与“中秋”知识竟猜:(教师主持,三组学生竟猜。)主要内容设计有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传说故事,拜月、吃月饼、猜灯谜、观潮等风俗。2.吟诗对联:三组各取一句同学吟诵自己准备的短诗。
中秋对联趣谈介绍师生互动完成(内容设计: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教师总结: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愿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有所收获,对家园有更深的体会与感悟。
开展“主题二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课题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学习
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做好活动的准备。
(二)学生活动内容与方法
(一)启发提问,明确目标
1、分组,确定小组活动子课题。
根据活动课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查找相关资料,提出若干研究问题,组建活动小组。全班45人,分成六个小组。
可研究的的问题例如:(1)秋天的节日有哪些?(2)一年之中哪些月份属秋天?(3)口头描述秋天的景色与特点。
(4)讨论区:如何理解“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2各小组讨论如何开展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填写活动计划表。3组长分工的时候要和组员商量,以免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活动的开展。
(组队的时候要考虑男女比例,还要考虑活动中要采取哪些方式,谁比较适合担任,成果展示可能采取什么形式,谁比较在行等等)
4、明确目标: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叫《中秋节》。(板书)
(二)活动指导,教给方法
1、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统计、参观、访问和查找资料,开展中秋节的课题探究。自主选题,科学分工,小组合作,是有效探究的一个好办法。参考课题:
(1)中秋节的来历;(2)金秋诗词欣赏;(3)中秋节风俗调查;(4)中秋美食;(5)中秋佳果;
(6)月饼的变迁;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中秋节》的活动方案吧!
(三)制定方案,布置任务
1、分六组(把观察目标接近的分为一组)安排活动地点,确立分课题,活动目标,活动方法。
小组名:....组 ; 小组分工:小组长:...; 小组成员:......; 探究课题:中秋佳果 ;
探究活动方案:...和...先查找中秋佳果的资料,...和...再带中秋佳果回来,...把雕水果工具带来大家一起雕刻水果图案,...把带来的照相机找出水果雕刻,...来记录过程,最后用找出来的相片剪贴报展示成果;
2、活动步骤:观察,参观,收集资料,记录;
3、口头整理:你看到了什么?收集到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活动目标:走出课堂,搜集、调查、积累、整理信息资料,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1、学生分组展开实践调查活动,搜集整理信息资料,作好档案记录。
(二)、学生活动内容与方法
(1)为家里设计一个中秋赏月的活动方案,或从外观、色香味角度设计一种月饼。(2)小实践:制作一个中秋花灯。
(3)电脑作画:电脑制作一幅关于秋月的美丽图画,并打印出来贴在下面的画框里。主题:月到中秋分外明。景物要求:月色、山水、楼阁和人物。
(4)秋游登高: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望远,写下你的感想。
(5)赏花灯:以小组为单位或在家长陪同下,逛一次花灯游园会。记得搜集花灯的款式和灯谜哟。
(四)、指导教师指导重点
1、跟踪、参与、指导学生的每一个活动实施过程。
2、提醒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集有关的资料。
3、如何整合收集到的各类资料。
4、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边评价。第三阶段(总结汇报)
(一)、活动目标: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
(三)、学生活动内容与方法
一、小组交流:
在这次亲身实践活动中,你们什么收获?
请你们把找到的“中秋节”的材料和组长、组员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与其他小组交流哪些内容?
二、小组汇报:
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吗?
1、成果展示展示你所在小组拍摄、制作的图片、灯笼作品。
2、赛诗会与故事会:朗诵小组搜集的有关秋天的诗词,看谁搜集得最多,谁朗诵得最好。
3、集体评议(互相评价),表扬鼓励。
(四)、指导教师指导重点
1、指导学生对活动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
2、指导撰写活动交流材料。
3、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收获进行总结、反思、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
3、注意对学生的成果形式进行补充。
六、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尝试,主要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学生的表现情感、态度、探究愿望与热情、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是很强的。值得思考的是在活动过程中,问题设计的针对性问题,教师的引导应变能力。学生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和知识的智慧,激励他们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课堂和社会生活。
第五篇: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安振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节的头等大事就是回老家看父母。尽管经常回家,可每次回老家,心里都充满兴奋与激动,与小时候从县城的中学回家时的感觉一样,那时风华正茂壮志在胸,如今虽华发早生但仍壮心不已。
走进村落,寂静无人,儿时的玩伴都已为人夫为人妇,远走高飞,老人大多已经故去,全村常住人口不到百人,双节期间此番情景让人感到些许落寞。只有孩子们对农村的草木鸡狗稀奇不已。父母早早的在院门口等候,看到几个孙子孙女叽叽喳喳围上去,他们比见到我们这些儿子还高兴。父亲特地把养了几年的鸡公留到了今天,又从西淝河的亲戚那里弄来两条肥硕的鲇鱼和乌鳢给我们尝尝鲜,尽管我们衣食无忧,但是母亲做的饭菜最对我的胃口。午饭没有推杯换盏,一家人围在一起,静静地享受这难得的团聚。这时候,童年的美好回忆也悄悄溢满心头。
午后在院中小憩,一阵秋风掠过,院中桂花树上金色的花雨飘飘洒洒、香袭阵阵。如小米大小的花朵不争奇斗艳却没有人愿意冷落它,静静地开,悄悄地落,随风而逝,不招摇,不妖艳,惹人怜爱。经风雨、斗寒霜、忍暗夜、耐凄凉,傲骨铮铮,不改其志,那持久不败的暗香,沁人心脾。因了自己性情直率火暴,对这品性相异的桂花,在十分欣赏的同时更感觉是对自己的一种教化和训诫。
傍晚时分,父亲开始给几个孩子扎火把,我和母亲到院后的树林里开始摘柿子,今年阳光充足,柿子长得好,光影流动间,那一颗颗红彤彤的柿子,俏皮地扑入视线,让人心动。还有两颗脱涩的柿子树,一点都不起眼,那是父亲特地栽种的,虽然没有艳红的外表,但是仍然勾起我的好奇和食欲,随手摘下一个,用手擦去表面的白霜,咬上一口,甜甜清爽的滋味彻底征服了我的舌头。
中秋之夜是最值得期待的,除了吃月饼赏月的习俗,我们这地方的农村还有打火把、“摸秋”的习俗。孩子们早就亟不可待得燃起火把,在田野里奔跑嬉戏,这是我们童年最爱的游戏。也会有人趁夜色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些大豆、红薯、冬瓜等农作物,俗称“摸秋”或“偷秋”,民间有俗话“八月摸秋不算偷”。这个时候偷地里产的东西是没人怪罪的,就像我们在农场里玩的“偷菜”。相传在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部队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有一年中秋,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在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位士兵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不料此事被主帅发觉,等天亮了便准备将那几个偷东西的士兵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士兵的过错,有一老人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士兵因为此话而获赦免,从此淮河一带便留下了“摸秋”的习俗。我们小时候也经历过偷红薯烤毛豆的光辉岁月。
看着孩子们在远处的田野里玩火把,我们坐在院门口陪着父母聊天。远处的月亮从东方的树林深处缓缓升起,“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和小时候看到的一样,乡村的中秋满月那样光洁静谧,播撒满地光辉与清凉,不像城市上空的月亮,在霓虹灯和喧嚣的映衬下显得那样落寞无神。月光如水一直照进我浮躁的心里,荡去我内心的暗晦。
静静地陪伴在父母身边,往昔恍然,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而今父母已经身形老迈,沐浴在这如儿时的蒙蒙月光下,令我怀旧的情愫蔓延于夜空,一丝颤动掠过心灵。明月为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感触截然不同。明月历千古不改行色亘古不变地朗照,一如我们对父母和家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