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课月球之迷
教材:《月球之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课文。作者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着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球表面景象,接着列举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查阅相关资料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4.通过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途径,加深对月球魅力的感受。
5.增强关注科技世界,了解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知道文中写了哪些月球的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运用想象、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等手段,感受月球的魅力和神秘,并体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填写的表格。
学生课前搜集并整理的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以及描写月亮的古诗词、与月亮有关的传说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想象皓月当空的景象,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小组内交流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感受月亮的魅力。)
2.月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
1.指导识字。注意“悬”不要读成“xián”;“遐”不要读成“jiǎ”;“怒”不要读成“lǔ”;“藻”不要读成“zhǎo”。
[评析:学生识字不是从零开始,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交流已经认识的字。此处只重点解决生字读音的难点。]
2.指导写字。“幕”字下边不要写成“土”,注意与“慕”区别字形;“奥”上半部不封口;“临”左边不要写成竖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竖。
[评析:根据汉字字形结构特点,扎扎实实写好每一个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初读感知
1.我们把学习课文当作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现在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2.谁愿意告诉老师,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作者在哪一个自然段进行描写?把它画下来,并读一读。
[评析:以读代讲,让学生画出描绘月球景色的句子,想象月球上神秘的景象。]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评析:采用学生喜欢的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找找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这些景色的,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奇异)
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个别读,齐读。)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太不一样了,那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吧!(课件显示)
观察插图,看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这样走的原因是什么?
[评析:结合课文引导观察并学习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6.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奇异”的理解和感觉都有可能不同,那就请你把心中那份奇异感觉读出来吧!
7.是啊!月光是那么皎洁,可月球表面却是一片凸凹不平的荒漠,这两种景象你更喜欢哪一种?自己练习读一读课文中的有关句段。
[评析: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我想读、我要读、我来读”的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和“提升阅读的乐趣”。]
四、细读品味
1.从地球上看月球,它是如此美丽,如此迷人;或许有一天,我们登上月球或其他星球,在上面看地球,地球会更美丽。可有一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2.月球的魅力更在于她的谜团重重。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评析: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感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地说出自己的体会、感想和疑问。]
3.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学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指名大声朗读自学要求:读——小组大声朗读课文相关内容;画——用横线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之谜;写——小组内就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写猜想。)
4.全班交流。
5.齐读用植物做实验的一段课文,读后说说各自有什么想法。
6.作者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导朗读感叹句,体会月球之神秘。)
[评析: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意、未了之情。]
五、鼓励质疑,引导想象
1.同学们,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为了揭开月球上的谜团,你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我们的“科学发布会”现在开始,相信你一定有许多要说的话。老师有两点建议:
第一,小组朗读最感兴趣的谜。
第二,请小组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对谜的猜想。
2.作者在课文中提出对月球的疑问,那你有没有不同的问题呢?
3.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教师梳理后板书。)
(1)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3)作者在文中用什么表示还有许多不解之谜没有列举出来?(意味深长的省略号,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揭开的谜,月球因此显得更神秘了。)
(4)“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啊!”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推测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月球之谜的谜底。
[评析:自然地把资料交流和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此处设计体现差异教学,问题分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4.教师小结:文章中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评析:课堂上,孩子提出的关于月球的问题五花八门,其难度和深度不是老师都可以解决的。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鼓励孩子课后广泛阅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实,这些关于月球的问题有很多是目前人类无法解开的谜团,但我们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及阅读的过程。这才是语文课中语文味的体现,而“谜”只是激趣的手段。]
六、拓展说写,运用语言
1.月亮在天文学上又叫“月球”,它还有很多美称,有谁能告诉大家?(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阿斯泰罗„„)
2.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月亮的不朽诗篇,有谁能告诉大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3.课文后也列举了一些诗句,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诗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4.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评析:让学生交流有关月亮的诗句、美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智慧,逐渐丰富知识储备。]
第二篇: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迷
《月球之迷》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创设情境,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课前欣赏音乐:《春江花月夜》、同时让学生背背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2、课件出示月亮的图片: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读遐想,理解意思。)
3、课件出示句子: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
二、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朗读体会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色。)(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因此也就出现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阳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尽管太阳高悬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和太阳一起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10、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11、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12、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3、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三、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1、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3、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第三篇:公开课——旅鼠之迷
《旅鼠之迷》教案
一、师导入:
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北极旅鼠也在其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位梦华先生一同前往北极,见识一下这个跟老鼠差不多的小东西吧。简介作者
PPT1:位梦华:山东人,从事地质研究工作。1982年去南极考察,1991年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 1992年回国以后,在对北极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为中国的北极考察事业奔走呼吁。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位梦华任总领队,率领25人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95年5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点。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那究竟作者要跟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旅鼠之谜》。
二、品读课文
1.请一同学上黑板来把以上生词注音:
PPT2:注音——①媲美②挑衅③迷惘④啮齿⑤苔藓 核对后,学生齐读1遍。
PPT3:解释——①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②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③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④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⑤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⑤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2.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筛选相关信息,概括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是什么?教师提示:注意文中标志性的文句: “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 “这就是旅鼠的第二个难解之谜”
“这就是旅鼠的第三大奥秘”。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旅鼠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旅鼠的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
旅鼠的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师:旅鼠身上有太多的谜团,类似细胞分裂的繁殖速度,原本会让其成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大威胁,然而它们却用群体自杀的席位来控制种群的数量。真让人想不通。但是作者在本文中就只是为了向我们说明旅鼠的这三大奥秘吗?还是别有所图?(明确:为了警示人类)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文末一句)
3、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讨论一下,课文说的对不对?为什么?参考下一段文字,有什么启发?
PPT: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明确:对,因为如果人类继续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随着数量的急剧增加就要有更多的物质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向地球掠夺更多的资源,对环境的破坏也会更大,总有一天地球会不堪重负的。而那时人类也将面临着灭顶之灾。所以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三、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师提问:我们从课文中还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
第一“旅鼠之谜”“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由此联想开去,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继续探究。
第二:美国的丹尼斯、中国的位梦华等科学家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第三:“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第四: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四、品读课文,体味课文独特的写法
1.教师提问: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为我们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判断这是否是一篇记叙文,要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文的六要素应该包含哪些?(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快速浏览课文,并六要素找齐。PPT:记叙的框架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
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可见,记叙的要素很完整,那么这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将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这篇“记叙文”还有一个特点,通篇几乎都是我和丹尼斯的对话,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一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既通俗又亲切。PPT 所以从文体上可以说,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是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是说明文和记叙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2.教师也可选例,组织学生集体评议。
如: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作者写来烦而不乱,请细细品味。
(明确: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作者一代一代说下来,总体上看,是详细说明,详说之中,也有详有略。第二代详说,第三代,第一胎、第二胎详说,其他几胎就不再一一详说。就是一、二两胎,仔细比较,详细的程度也有差别。第四代,详说第一胎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就概说总数。至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都只说总数,最后是祖孙八代的总数。可见,作者的写法是逐步展开,有详有略。第几代第几代一一交代明白,所以让人觉得烦而不乱。)
五、课外延伸
师:自然界中还有没有其他动物也和旅鼠一样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这边老师也举一个例子启发一下大家。
???
请大家回家以后,也去找找类似的例子,写下来,然后跟同学们互相交流。要写下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还有原因。
六、课堂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教育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能悟到许多„„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下来。
第四篇:昆虫迷评课稿
苏坡小学四年级组观摩在线视频课分享
观摩时间:2010年4月28日下午
观摩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周丽莉 黄秀兰 冯成霞(李云霞老师外出学习)整理记录:周丽莉
教研流程:
观摩吴婷老师选拔课《装满昆虫的口袋》。
分享观课的感受。
讨论汇总:
《装满昆虫的口袋》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大自然、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怎样成为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怎样迷恋昆虫的这是课文的重点。课文主要通过两件事写出了发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一是抓纺织娘,二是放鸭子时观察小虫子。吴婷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有很多亮点:
一、语文味浓。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这堂课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语文味,课堂呈现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体现出了教材的深度,又拓展了文本的广度。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节课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老师生动的讲解还是精美的图片都让学生融入了教材,激发了探究之心。
二、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的基石。这堂课我们看到老师随时关注学生能力的训练,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不流于形式,体现了扎扎实实的训练特色。我们看到学生朗读有生成性的突破,勾画圈注恰到好处。
三、以学定教,收放自如。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课堂上逐节与学生读讲,无疑既费时又乏味。老师从学生学情出发,既有粗线条的问题又有细节的推敲,课堂有种大气之感,老师在收与放之间调控自如,使课堂呈现较为活跃的状态,学生的思维充分激活,都能做到有话可说,拓展不空洞生硬。
四、训练语感,读悟结合。
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吴老师摒弃了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非常注重让学生抓重要词句,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一开课就直奔主题,找准切入点——“迷恋”。在学生对上节课进行水到渠成的巩固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就自己喜欢的事品读,勾画,并着重训练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入情入境。
另外,吴婷老师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老师亲切的语言,自然的教态,过硬的素质等。我们也有一些小小的困惑,这节课的学生有较好的素质和知识储备,与教师切合紧密,如果面对着相对而言习惯和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又该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呢?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希望有更多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学水平。苏坡小学三年级组观摩在线视频感想
《装满昆虫的衣袋》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吴老师教学这一课时,从题目入手,抓住“迷恋”,让学生悟情、悟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复习入手,引出重点。
吴老师这堂课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节课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体现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两个实例,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印象。这堂课一开始就以复习上节课内容入手,引出“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回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件,抓住“迷恋”一词,提出本节课研究的重点。过渡自然,学生在回忆旧知的过程中过渡到新知的学习。
二、抓住“迷恋”,逐层分析。
文章的开始就提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正因为着迷,才能够潜心研究,才使法布尔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迷恋”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线索分明。由上节课的事例引入到本节课的语段、句子直到词语的品味,对学生的训练层次由低到高,层层深入。比如吴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到有关语句后,针对这些重点句子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虫子的喜爱之情,读出父母责备的语气,读出法布尔不情愿地扔掉小虫子的难过心情。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入情入境,读得感情充沛,引人入胜。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学生带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吴老师的课尊重学生独特感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件事去研究,品读,勾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四、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样读中,引导学生去领悟句子蕴含的情感,再过渡到重点词语的推敲,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读来体会在文
字中间蕴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
五、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吴老师这堂课十分重视学生的拓展训练,做到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使课内教材有限的内容与课外拓展无限的延伸有机结合,做到了忠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放得开,又能自如的收拢。十分欣赏吴老师这堂课的拓展训练,尽管拓展的时间有接近20分钟,但是训练的内容不同,训练的要求不同,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即达到了训练量度,又有训练的质量。
六、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就像一曲流淌在田野间的美妙的音乐。
说点题外话,录像效果不太好,特别是声音忽大忽小,我们边听还得
边调节声音的大小。
听课感悟
成都市实验小学红碾分校 三年级组
今天听了吴老师的《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觉得吴老师这节课的特点有: 1.重点突出,落实训练
这篇课文语言简单,孩子很容读懂,吴老师从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入手,通过找两件事中体现迷恋的句子,从句子到词语,从词语到句子,再回到句子整体感知,一步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感知。
其中,有以下几个训练:
捉了几天昆虫,这三天里法布尔会遇到什么困难?
看到这两个高高鼓起的口袋,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
(培养学生的和想象能力)
你的宝贝是什么?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感受人物特点)
用“无论„„还是„„”说说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仿说)2.朗读指导有层次 3.抓住文本细节,补充阅读资料,丰富人物形象。建议:
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到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程度,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这方面的资料,让人物的形象更生动。
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四年级组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情况,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抓住重点词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词上表现出来。教学本课时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抓住“三天前”“终于”“一动不动”“小心翼翼”“宝贝”等重点词语,通过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让学生谈体会、感情朗读、造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会品味课文。
二、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上语文课关键还是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每节语文课都得渗透一个点或者两三个点的语言文字训练。这节课上老师着重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复述能力。在学生学完捉纺织娘的段落后,老师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去介绍纺织娘。学完第二个故事后让学生练习复述故事。老师想学习语文不是仅仅让学生读懂每一篇课文,更重要的是提高全面的语文素养。结合自己的教学简单地总结了一下:
1、从以学懂一篇课文为目标转变为进行某项语文能力训练为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目标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和检测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先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应该熟知,并且懂得每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目标是这一“目标系列”中的一个环节,能力训练的内容既不可简单重复,又不能“跳跃式”超前,应该循序渐进。
2、从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转变为安排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许多语文老师把阅读教学课上成阅读课,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其实,阅读课与阅读教学课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在许多语文课读得太少、讲得多、问得多、讨论多,其结果,教过的课文学生竟未能读通!要给“读”定一个指标,低年级学生对全篇课文,中高年级学生对重点句段要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有的会背诵、默写。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初读知大意,精读品文字,熟读体情感,说与写的训练穿插其间。写的训练也要加强,读写结合是一条重要经验。初读、精读、熟读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相应地安排写的训练。
3、从以集体教学为主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学习为主学
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在学生自身的语言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所以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学会学习。
三、整合教材内容,拓展课程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真实地再现或模仿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引领学生走进情真意切的感性世界,吸引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当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利用其具有的文本、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语文知识和能力分为“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和“写作”四个项目分别评价,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状况。所以应该加强落实哈字的语言训练。
观课有感(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绿舟小学三四年级组 蔡鹏英、杨锡琴、吴小莉、尹小凤)
我们学校三四年级的4名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在网上观摩了成飞小学的美女吴老师上的《装满昆虫的口袋》,看完课后,大家不禁惊叹于实小孩子训练到位的常规,还有老师循循善诱、端庄大方、完美的教学设计。
词语教学和语段教学是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两个基本点。如何在细读文本时关注词句,把阅读的触角伸向咀嚼词句的滋味,玩味词句的意蕴,这是中段阅读教学重视的问题。
我们几位老师就课堂上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探讨,我们认为这堂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归纳如下:
1、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抓文中的中心词入手展开教学。
老师在整堂课中紧紧抓住“.迷恋”,引导学生感悟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由兴趣衍生的对昆虫的各种痴迷的活动。在学习理解法布尔是怎样迷恋昆虫的?教学时设计了有助于形成多元阅读理解的环节,让个性化阅读成为可能。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揣摩,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2、抓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充分品读,在读中感悟。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了“每到„„就„..”和“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体会,深入地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读感悟,读中熏陶,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3、课堂上的训练点落实,给够学生思考的时间。篇二:假如你在野个迷了路评课稿
《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评课稿-------杨梅 有幸听了崔老师所执教的《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弱,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崔老师“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作为教学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崔老师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原则,每个环节都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评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崔老师以读中感悟,突破难点;创设情境,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创编诗歌等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实践,这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评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老师用“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办?”的这个问题入手,把学生自然地带入文本。同时出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1、教师引领,渗透学法
太阳就是天然的指南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方向的呢?在学生发现太阳怎样指明方向后,再利用课件进一步明确方向,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2、学生自学,运用学法
结合课件、实验着重理解怎样利用大树、北极星、沟渠道里的积雪来辨别方向,同时理解“稠”和“稀”的意思,用沟渠里的积雪辨别向尤其是一个难点,若不细读课文,详加分析,老师也一时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老师采用了实验的方式给学生直观形象,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在沟渠里的积雪,北面化得快,南面化得慢这一现象。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后,让他们填写表格,为学生的自学和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3、朗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素养之一就是让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本课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还培养了语感。
4、创设情境,实践运用
创设小朋友去郊游迷路了,需要有人帮助指点方向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本环节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如同一首交响乐,让学生沉浸在其中朗读体会、思考讨论、表达运用,使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三)延伸拓展,创编诗歌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学生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受到美的启发,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诗歌就会从他们的心里流出来。崔老师先让学生
说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再利用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创编诗歌。这个环节我认为用得非常好。
三、评设计理念
(一)快快乐乐学语文
崔老师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寓学于乐。老师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兴趣十足,比如:“帮迷路的孩子找方向”这一情境,让学生去演一演,既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降低难度,会学乐学。在学习课文环节中的表格填空、口语交际,拓展环节中的创编诗歌,老师都作了适当的示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3、多向互动,感染快乐
教学要面向全体,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伙伴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课堂上1+1往往会大于2,学生在小组学习、交流讨论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欣赏,形成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整体。
4、激励赞赏,体验快乐
教育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需要赞赏的语言,激励的目光,崔老师在整理堂课的教学中很好地运用了各种激励的语言,学生受到肯定,心里充满了自信,学得更好、更快乐。
(二)扎扎实实求发展
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感的感悟,那就不成其为语文了,崔老师上的这堂课就做到了以下几点:
(1)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求知的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老师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进行总结,渗透用表格学习课文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完成表格,让学生在读中尝试着自己去理解课文内容,去感悟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2)根据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一般都注重情感性、人文性,容易忽视思维性,根据教材的特点,老师在课堂上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密度,结合课件让学生在脑子里构建起空间方位框架,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有上面提到的表格,实际上又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一个有效的训练。
(3)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落实到读和写上,要重视写话能力训练,挖掘训练点,让孩子多练笔,为三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是仿写诗歌非常好的体例,于是,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天然指南针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先说后写,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写。还有为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而设计的,口语交际,这些都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评教学效果
通过学习课文,基本上所有学生都知道了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五、提几点个人意见:
1、在导入部分若能加入实物指南针,让学生看到针的指向,就更直观,它的作用就更明显,学生就能够介绍出来指南针的作用了。
2、老师的语言有些平淡,班内的学习气氛没有充分调动。在学生初读时提的要求太泛泛,应更具体。
3、本课的教学目标中提到的“积累语言,仿写诗歌”在本堂课中没有太多体现,若能请同学仿写几句,然后大家一起来评议一下,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4、这一课是第二课时,我认为还可以指导性地让学生去试着背诵课文,如果老师事先准备一些关键的连接语句加以提示,学生应该可以背出课文。2012、4、2篇三:观课报告
课堂教学流程观课报告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陈朝祎
教学过程设计的前提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有效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依据课程标准对本年段学生的学习要求、教材所呈现的课程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知识水平来设定,因学定教。因此,对于本堂课的教学过程观察,我主要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效果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因学定教,确定有效教学目标
通过对李老师教案的阅读与分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李老师充分分析了教材和学情。
(一)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在本篇课文中有着丰富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如清晰的叙述内容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列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充满童趣的语言可以用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通过重点词句所表达的作者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个性特点可以用来指导学
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特点,也可以用来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想象故事情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通过重点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因此,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依据小学语文五年级段的课程标准要求,李老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二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是学习、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知道怎样写批注。充分体现了因学定教的设计理念。
二、遵循规律,设计教学过程 任何事物只有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才能呈现出完美合理的状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阅读教学应该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组织教学,体现“感悟——积累——运用”的阅读教学三层次。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由五大环节组成: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精读课文,学习运用方法;4.课堂练习,情感升华;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其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并充分 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实际。五大环节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以《昆虫记》中的一个故事片段引出主人公的简介将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昆虫王国,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接着,教师让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进一步了解学情,因学定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接着检查词句的朗读、理解词语,并引领学生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该环节将预习放在课内,做到了预习的扎实有效。从生词的认识到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分层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字词认读、课文朗读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借助浓缩语句、提炼主要部分的方法概括出小标题,培养了学生概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披文入情。
这是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的主要教学过程。教师以“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画出来并简要地写出你的感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试着找关键词,作批注。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总结抓关键词的方法,如反复读、联系上下文、删除关键词等,并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完善自己的批注。在教师引导点拨的基础上,教师接着放手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自学课文的4——10自然段,并出示学习要求:一是反复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句;二是揣摩关键词句,写上批注。学生先自读学习、小组交流,最后小组选出代表进行班级交流,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及时地点拨与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课文的重点内容2—10自然段的学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教师引导学习2、3自然段,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第二个步骤是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课文的4—10自然段,放手让孩子们进行读书,找具体的语句,体会法布尔而的对昆虫的痴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的个体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默读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更符合孩子掌握知识的规律。同时,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小组交流、班级汇报,让学生学会合作,产生思想的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借鉴别人的优点补充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充分利用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
(四)课堂练习,情感升华
教师通过“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 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这一问题,以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总结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说说你的收获”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总结与反思,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出示法布尔的名言激励学生。最后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了说、听、写、读等不同的作业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去重读人物,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完成了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完成了从开放到开放的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建构。
同时,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从学生的有效学习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从第三大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向第四环节“精读课文,披文入情”过渡时,教师设计了如下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段落、语句或是词语能表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边找边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或想法。”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深入学习。整堂课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课堂提问设计精心,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三、注重生成,学生稳步提升
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是否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在课后对学生课上作业、课后测试和学生访谈的统计与分析中我们欣喜的看到了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成长。
(一)课上作业分析篇四:同课异构三个一评课稿——评析封卫东老师执教《迷人的夏天》
同课异构三个一评课稿:那感觉真好
——评析封卫东老师执教《迷人的夏天》
张 正 良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听了四位选手的上课,首先,我对四位上课老师进行一个放松式的、诙谐式的点评——
迷人夏天趣味多,不及飞凤上课情。老师像高雅的凤凰,学生如百鸟朝凤。(刘飞凤老师)欲把艳子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课美,人更美;学生可爱,老师更可爱。(占艳老师)毕竟语文课堂中,封哥不与美女同。一帅歌pk三美女,欠扁。哈哈!(封卫东老师是唯一的男选手)
一天好景君须记,最是菊花香飘时。这正是早有早的风采,晚有晚的魅力。(付菊老师是最后一节课)
[当时的氛围特轻松,特爽朗。哈哈] 现在,我将从课前、课中、课尾对封卫东老师的课谈谈个人感受,在专家面前拍砖了!
第一板块:课前 微笑,抒写课堂基调
封老师在课前互动时,脸带微笑地问同学们是否认识他,当学生用稚嫩的童音回答他时,那笑容犹如迷人的夏天般铺满了他的面庞。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笑,一下子就拉近了陌生的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神放松,如沐春风,这为整堂课奠定了一个温馨的基调。在老师这样善意的、真诚的笑脸中上课,那不是幸福是什么?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封老师的笑,那爽朗的笑,那真诚的笑,那赏识的笑,一直贯穿了整个课堂。说真的,做封老师的学生真幸福。
第二板块:课中 训练,培养语文素养
语文,从不回避训练。没有训练,就不可能有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发展。就“训练”而言,大体存在三种表现:一种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学生没有训练的经历和感受,我们称之为“无训练”;另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我们称之为“有训练”;还有一种是教师有训练意识,但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经历训练过程,我们也称之为“无训练”。语文追寻的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训练”。
封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其一、写字训练
封老师在板书课题《迷人的夏天》时,故意把“夏”字中的“目”字写得很大很长,让学生谈谈看了这个“夏”字后,有什么感觉,学生从字的框架结构方面一一说出“目”字要写扁一点,就好看了。你看,封老师不从字的框架结构上明着来指导学生要把字写规范,要注意字的框架结构,而是让学生自己揣摩,自己发现应如何把字写规范,同时又“训练”了学生对字的自我欣赏能力。这种看似没有训练的“训练”,比说教式的“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品词训练
语文教学从来都离不开词语教学,特别是低年级更是如此。对词语教学的最佳效果是把冷冰冰的词语读出温度来,读出情感来。封老师正是这样。
在教学“火辣辣”一词时,封老师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什么样的热才叫“火辣辣”,又从课文插图中感受太阳的“火辣辣”,如此把“火辣辣”一词读出了温度。同样的,封老师把“尽情地”读出了活泼、童真、童趣,把“五颜六色”读出了众多的色彩。封老师就是这样,在一个个看似“无训练”中进行了“无训练”,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一次次看似不是告诉的“告诉”,一次次地唤醒了学生对中华文字的韵味美的感受。其
三、品句训练
可以说,“那感觉真好”一句是文章的文眼。封老师品读这句时,采用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有的放矢。当教师引导学生用西瓜招待朋友是,一是体会出西瓜的美味,二是体会出西瓜的清凉,三是体会出朋友之间的情感。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与朋友在一起“那感觉真好。”
第二步:辐射全文。通过第一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找,你认为小朋友们做的事情还有哪些事情真的是“那感觉真好。”
第三步:走进生活。之后让学生畅谈你在生活中做过的哪些事情让你觉得“那感觉真好。” 综观封老师的写字训练、品词训练、品句训练,教师是有意识地进行了训练,而学生却一直没有感觉到那就是“训练”。这就是一种隐藏了训练意图的“训练”,是一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训练”,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中和课境中的“有机训练”。封老师的这个片段教学课堂技艺的运用让听课老师和学生感觉到“那感觉真好。”
第三板块:课尾 课尽,感觉回味无穷
封老师在下课的哨声响起后,对同学们说:“我们今天这节课的感觉真好。铃声已响起,我们下课吧。”突然,一学生脱口而出:“下课的感觉真不好!”就是这么一句发自内心肺腑的童音,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出那是学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心声,也可以体会到学生进入了课堂,留恋了课堂,正所谓课已尽而意无穷也。二是体现了学生对这一语式已完全了解与掌握了,而且能活学活用,就明课堂中的“无训练”已融入到学生的心里,内化为学习能力,正所谓学以致用,用得恰当。第四板块:亮点 体现教育智慧
当然,封老师的课还有几下以个亮点:
亮点一:人文关怀。如学生用“尽情”一词说话时:“我不听奶奶的话,在雨中尽情地奔跑。”这是,封老师凭着教育机智引导学生要听大人的话,在玩耍中要注意安全。这充分体现了封老师的人文关怀。亮点二:板书设计。封老师把板书设计成一张可爱的儿童笑脸。这种看似无心的设计,富有童趣,与二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相吻合,易于让学生接受。二是告诉学生生活是充满了开心、快乐、笑脸。第五板块:微瑕 瑕疵不掩真瑜
当然,人无完人。同理,封老师的课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如:生字词的教学未过关,可让学生多读几遍;在后来的教学中,也可让开始没有过关的学生再读读相应的段落,以此检查学生对词语的学习是否过关了。又如:学生在畅谈“那感觉真好”时,如能让学生再多谈谈自己生活中的“那感觉真好”的故事,可以更好地把语文的外延拓展到生活中,这就更能体现大语文教学的理念了。
第六板块:评课 那感觉真好
总之,听封老师的课“那感觉真好”,就怕评委老师听我的评课“那感觉真不好”。篇五:《装满昆虫的袋子》评课报告
《装满昆虫的衣袋》评课报告
看了李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我感受很深。从整个教学流程看,整节课主要由五大环节组成: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精读课文,学习运用方法;4.课堂练习,情感升华;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李老师设计的教学程序符合教学内容特点,符合学生实际,思路清晰。在各环节中,李老师还做到有效的提问和指导。
结合我们莱州实施的课堂八大效率看:李老师在环节的精细化上下了功夫。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应的环节;在操作方式上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相映,而且能随时关照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李老师还能够灵活运用教法,真正的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探究问题时,做到了师生、生生的的共同合作,平等交流。
李老师运用故事导入新课,介绍了法布尔及作品,有利于学生对名人名著的了解,然后用质疑方法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李老师是这样导入的:“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想知道些什么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阅读,便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使学生产生初步的阅读感受。
在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这部分,李老师要求学生先自由读课文,识记生字,读词语,再读课文。李老师还培养学生学抓关键词,边读边批注的方法。如:痴迷、迷恋、着迷。与此同时,李老师又采取了默读的方法来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件事,把难度降低了,学生就很容易找出并概括出这两件事:一是失踪捉纺织娘,一是抓甲虫被父母责骂。李老师提供的读书方法很多,有自读、默读、齐读等。这样既训练了语言,又训练了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多思的习惯。
不过,在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时,我觉得也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认真地听读,哪些字容易读错?”我觉得这样提问比教师直接强调容易读错的字这种方法更好,更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并发现问题。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鸟栖虫居”中“栖” 的读音和意思,较好地完成识字教学。
李老师指导写字时,先让学生提出难记难写部分,再强调生字出错的地方并范写,重点板书“察”、“殿”,一边板书,一边讲解,利于学生正确识字,达到了正确书写的目标。总之,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必须付出努力,学生才会真正受益。
第五篇:揭开大国崛起之迷
揭开大国崛起之迷---《大国崛起》观后感
乐趣老人看了CCTV2套21点30播出的12集《大国崛起》连续报道,感慨万分。英、法、德、日、苏、美等大国的崛起,展示了人类社会由爬、走、跑、飞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从1494年哥伦布通过航海发现新大陆开始,到今天500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能不说这与大国的崛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以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为标志的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
思想文化的进步,吹响大国崛起的号角。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情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英国正是有了莎士比亚的文学、牛顿的力学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思想文化的进步,才有了大国的崛起。纵观各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都有其理论观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这是吹响大国崛起的进军号角。
社会革命的兴起,推动大国崛起的步伐。
各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种种阵痛,为了政治民主而进行的国内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国的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苏联是在“一战”和国内推翻沙皇的战争后崛起;美国是在国内南北战争和“二战”后崛起。可见社会革命是带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人们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是大国崛起的推动力,而战争便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经济体制的创新,开辟大国崛起的途径。
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美国反托拉斯的政策出台,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等,都是由上至下的经济体制创新,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计划经济更不能离开市场机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是开辟大国崛起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大国崛起的基础。
500年间,从航海技术开始,全球经历了以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为代表的三次工业大革命,这些科技的发明创造及推广运用,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事实完全可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大国的崛起,因此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美国有4000所大学就足以说明教育和科学技术在大国崛起中的显著地位和重要作用。
民族精神的宏扬,掀开大国崛起的篇章。
任何大国的崛起都想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都想从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出发来调整世界格局,因此民族精神在大国崛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自强不息和秀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精神为大国的崛起谱写了一幕幕新篇章。当然本民族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其距离也是越近越有生命力。正如德国的考问世界是伟大的,而拷打世界则以失败告终。所以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离开全球利益的民族利益是没有出路的。
500年前因为人类在海洋上的航行,开启了大国崛起之门;500年后因为人类在天空飞行和太空行走,将开辟大国崛起的新进程。500前通过战争使大国崛起,人类付出了昂贵的代价;500年后通过和平促进大国崛起,人类将得到和谐与幸福。500年前以残酷的竞争为主要手段,推进大国崛起;500年后将以公平正义友好为宗旨的区域结盟为主要途径,加强国内精神文明、政治民主和社会和谐的建设来推进经济富强,实现大国的崛起。500年前的大国崛起以称霸世界为奋斗目标,500年后的大国崛起将以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人类世界为努力的方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中国应当也有可能成为21世纪新崛起的大国。
恩里克王子、伊莎贝尔女王、奥登巴恩维尔特、伊丽莎白女王、拿破仑“波拿巴、俾斯麦、明治天皇、彼得大帝、乔治”华盛顿……
格物致知,我们不难发现,伟大时代的背后总会有一支巨擎、一只伟大的推手。历史呼唤英雄,英雄也领航着历史前进的风向标。
《大国崛起》显然是命定中国的,那么新世纪中国的这只推手——如果有找到的话——你准备好了吗?
开启海洋时代的大幕之后,崛起的魔棒先后在9个国家中相继传递,粲然全球角落。当时在东方的泱泱大清帝国并不是没有机会图强,1840年国门破开之时,日本还没有步入明治维新时代,比肩而启的中日两国,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彻底改变格局。厘清落后的原因可能很繁杂,但其中根本之一要归咎于当时所谓大一统的封建文化:禁海、禁锢人文思想、四书五经等儒学教科书历经百世不更新,世世代代用“之乎者也”的老旧模型造人、造物、造社会,结果导致中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人文没有进步、科技没有创新、社会没有发展……,被人乐道的康乾盛世说白了也不过是农业盛世,老百姓混得有口饭吃饱而已,好像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就是以温饱为荣光的。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要呈现多元的文化,而多元的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这个民族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去接纳新思想,学习新文化,最终创造新的强势文明。
缪斯女神就这样被错过了,那时时间定格在19世纪。
20世纪,百年沧桑,然而图腾已经复健。
21世纪,新的千年,第三次信息革命风口浪尖中,谁主沉浮?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中国特色之大国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当结束语播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似乎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那些“大国”崛起的思考之中。无论是是葡萄牙,还是荷兰,还是英国,美国等等这些历史上的真正大国都直接受资本利益驱动而取得了最终的崛起。实践决定认识。是资本促进了崛起的发生发展和完成。奥斯曼帝国,使地中海贸易受到根本影响。航海家开始探索新大陆,有意思的是后来在地图上“瓜分世界”,用笔在当时还不是很完整的地图上划上界限,然后和别人签字,在他们眼中谁发现的,就是属于谁的phx002 后来殖民者都是这么瓜分殖民地的。而且航海的时候国王亲自参加投资,并且分红phxy001。后来的某国的崛起也挺有意思的,本来已经归顺另一个国家了,可是当要交纳一些税用,而影响到资本家利益的时候,却联合起来进行独立战争的反抗phxy004。……还有某国的崛起是一直向别人学习的,不过效果不错呢,我觉得主要是君主开明phx001。还有李鸿章千里迢迢拜访德国皇帝,(在这个片子里第一次看到他的身影)我猜想后来的洋务运动也就是向德国学习的吧?不过无奈的是当时清庭的制度是谁也改革不了的,否则的话我们早就富强了,现在的国情早就是另一个样子了,也许!
当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把资本看做第一的时候,就也许有崛起的迹象了吧?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来,只有把资本看作一回事了,才能是找到了国家发展的正确道路。phx001 尤其是大国。而且可以看出来的是:和平是相对的和平,战争是绝对的战争。没有一个大国是用相对的和平而换得资本的雪球的。没有一个大国可以通过放弃武力手段而得到真正的崛起。从历史的第一天开始,武力就是广义经济发展的一种保障体系,甚至是直接的财富源泉。
认识的直接目的是找到真理,并最终付诸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检验标准!
2.美化殖民主义
《大国崛起》充斥着美化殖民主义的言辞,对殖民人物往往赞赏有加。哥伦布被誉为“英雄”,麦哲伦被冠以“勇士”。麦哲伦的确是“勇士”,在入侵菲律宾时,狂妄自恃,率领一小股“远征队员”向目坦岛上的居民发起进攻,结果被愤怒的人群所杀。至于哥伦布显示了什么样的“英雄”本色,让我们仅仅引述一段历史记载加以说明。“到了1496年,即在哥伦布初次来到海地后的第四个年头,海地泰诺人饿死、累死、病死、自杀而死和被西班牙殖民主义强盗砍杀而死的泰诺人,就达全岛人口的三分之一,即三十万人中的十万人。”
又如,《大国崛起》在谈到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形象时,可谓激情飞扬。女王在万国博览会上兴奋得反复讲:“光荣、光荣、无尽的光荣”。“她完整地见证和享有英国的荣光”;“恰恰是这位看起来什么都不做的女王,让那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了力量,开启了至今都让英国人津津乐道的维多利亚时代。”(第4集)但是,纪录片却只字不提正是在这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将屈辱强加给中国人民,把中华民族推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恰恰是这个“什么都不做的女王”,于1877年兼任印度女皇,把所有印度土邦王公都变成了她的臣属,确立了英王的最高权力地位。
《大国崛起》在谈到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新大陆上的生活,为什么没有在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氛围中延续下去?”(第10集)请看这里的措辞:“田园牧歌式的氛围”!让我们引述一段史实,看看新大陆的生活怎样地“田园牧歌式”。“那些谨严的新教大师,新英格兰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们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100镑,每俘获一个男子得105镑,每俘获一个妇女或儿童得50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50镑!”[2]
这就是《大国崛起》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式的氛围”。
《大国崛起》对美国的“西进运动”也是极度赞赏。“那是一段历时近一个世纪、漫长而艰险的历程。到达西部的人们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荒漠。他们必须在这里学会生存,而且要一代代地生存下去。”“西进运动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充满开拓、勇气与冒险精神的一页,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它,塑造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19世纪末,经过开垦和耕种的大草原变成了沃土桑田,曾经荒无人烟的西部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粮仓。”(第10集)这里提请读者注意《大国崛起》反复强调美国西部曾经是无人的荒漠。这样的话,老实说,连严谨的美国资产阶级学者都不会讲。
让我们看一看尊重史实的学者们是怎样写的。“西部的开拓是在剥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过程中实现的。对特库姆塞领导的泛印第安人运动的镇压,结束了东部印第安人联合抵抗白人侵犯的历史。在1830年代,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中西部农业商品生产和南部棉花种植园经济的扩大使白人扩张主义者急切地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1830年国会通过了《迁移法》(Removal Act)。这是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法律依据。印第安人部族如索克斯(Saux)和福克斯(Fox)人在酋长黑鹰领导下进行了反抗斗争,于1832年试图返回伊诺斯西北部的家园,遭到伊利诺斯州长派出的民兵的杀戮。住在佐治亚西部至密西西比河和向北到北卡罗来纳西部和田纳西东部的四大印第安人部族奇卡索人(Chickasaws)、克里克人、乔克托人(Chocktaws)和切罗基人进行了抵抗。佛罗里达的塞米诺尔人也一直顽强抵抗,但都遭遇到失败。1844年,美国东部的3/4的印第安人被迫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而未迁走的30000印第安人大多留在苏必利尔湖的偏远地区。印第安人在迁徙中约减少了1/3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这段文字摘自杨生茂、陆镜生著《美国史新编》的第160-161页。这本书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以上史实大学文科生是应该知道的。为什么《大国崛起》的制作者们就不知道呢?《大国崛起》这种无视历史事实、美化殖民主义的地方不胜枚举。
3.推崇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大国崛起》饱含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推崇,这里仅举两例。第12集讲:“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比如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这样的一套政治制度,在英国都是最早地确立。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地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所以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谈到美国时讲道:“这样的一个国家,它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宪法》,在《宪法》下面有一套很完整的法制体系,通过这个权力制衡,相对来说呢,就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和腐朽性,《大国崛起》则刻意掩饰,在这里阶级分析法不见了。
4.迷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大国崛起》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褒扬,可以说达到了迷恋程度。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盛赞之中。《大国崛起》给了《国富论》异常高的地位,着墨极为厚重,不仅大量引用亚当·斯密的原话,而且排出强大的专家阵容叠加赞赏。让我们摘取几段精辟文字。“‘自由竞争’这个今天已经被人熟知的概念,成为贯穿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基石。”“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1815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这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亚当·斯密对英国的贡献。这一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对于这一轮新的英法较量,有人这样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第4集)
对《国富论》是如此热情,而对《资本论》却是那般冷漠,只字不提。不错,《大国崛起》http:///733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