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雄浑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熟悉主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要求学生在气息控制下快速有弹性的演唱。
同学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说说感受。
生:我有一种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师:国歌是我们人人必唱的歌曲,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国歌《歌唱祖国》。我们先来听一听感受一下。
播放《歌唱祖国》音乐。
设问:
1.你听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
2.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生:每当我们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的时候唱这首歌。
生:我们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也听到这首歌。
师:同学门真棒,每当我们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时,都可听到“开始曲”雄浑有力的音乐声,这就是歌曲《歌唱祖国》的曲调。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5月,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伟奋进的步伐。
师: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生:1.歌曲分几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2.旋律中那些乐理符号是什么?
3.这首歌曲的主要节奏型有哪些?
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聆听歌曲。
播放《歌唱祖国》音乐。
二、解疑合探
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谁可以回答?
生甲:歌曲出现反复记号。
生乙:歌曲用了大量弱起小节和附点音符。
师:这些同学回答的真好。那么歌曲的主要节奏是什么?分小组讨论一下,三分钟后演板。
生讨论后演板:
1.2/4 ox.x|x x|x x|x.x|xx.x|x x| x.xx x|x-|| 2.2/4 x.x x|x.o |x.x|x x.x|xxxx|x-||
师问:同学们,这两位同学写的全面吗?
一学生回答:不够全面,有一个地方没写出来。
师:那你能写出来吗?
这位同学上台演板: 3.2/4 xxx|xxx|xx|xox|x.xxx|x.x|x.xxx|xo||
师总结:这些同学写的很好,大家一起来把这些节奏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师带领学生练习节奏。
师再次播放音乐,让同学们解决第一和第四个问题。
师:这首歌曲分几部分?每一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分小组讨论两分钟)
生:歌曲有四段,每段分两部分。
师总结:歌曲有主歌和副歌组成,在号角式的引子之后,副歌从弱拍开始,有分解的主和弦音构成的上行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给人以豪迈雄壮的感觉。主歌包含三段歌词,在雄壮有力的音调中,柔合了真挚深切的赞美之情。主歌与副歌在节奏、音调、结构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歌曲在主歌副歌交替后,以副歌结束全曲,构成了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
师: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让我们唱应该怎样唱?
生:歌曲比较雄浑有力。
生:我们应该用有力的声音来表现这首歌。
师:同学门说的真好,我们一起再来听听歌曲。
(播放音乐)
三、质疑再探:
师出示一组选择题: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
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C、雄浑有力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C、中版 壮大行进地
3.我们应该怎样唱?
A、用雄浑有力的声音
B、婉转细腻柔美的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一组选择题,巩固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学生做完题后学生评价,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
(1)跟琴轻轻地把歌词填入。
(2)分成三组或四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
(三组分为每组一段歌词;四组分为另一组讨论第二乐段的处理。)
(3)各组简单汇报一下对各段歌词的处理设想。(速度、各乐句的力度、特殊词句的处理等),并进行试唱,大家集体帮助处理完善。
(4)选出领唱的同学,按教材上的要求试唱。请四、五位同学用打击乐伴奏。
(5)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按他们设计的形式歌唱表演。
(6)小结。
通过对歌唱祖国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新中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捍卫她,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
第二篇:歌唱祖国
一、做休止符节奏练习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1、同学们会唱这首歌曲吗,试唱一下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学习歌曲
A:完整欣赏一遍
B:师示范演唱歌曲 C:完整演唱歌曲 D:及时纠正(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 “家乡” “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进行曲速度,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常用2拍子和4拍子。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活动)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五、巩固训练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第三篇:歌唱祖国
作者:刘矿
啊,祖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祖国,古老悠久的祖国,多灾多难的祖国,不断复兴的祖国!
毛主席指挥人民子弟兵打下人民的江山,自从毛主席在~上慎重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来了”,中国共产党就带领全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穷则思变”“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一个越来越美的画卷展现在全世界和全中国人民的眼前。
祖国以“愚公移山”“革命加拼命”的精神,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变天换地,让日月换新天,换来祖国的春天。粮食自足了,钢铁上去了,卫星上天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越来越高了,朋友遍天下!
祖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春天,在经济复苏的基础上,进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通铁路了,农民免税了,义务教育免费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成功了,“神七”飞天了,再一次告诉世界,拥有13亿人口的这片热土,不仅通畅、生动和微笑,而且充满激情、梦想和活力。我们有能力战胜各种自然灾害,我们有能力将祖国变得更美好!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59个生日。这是一个精彩的生日,也是一个快乐的生日。当前,全党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就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规律,也是发展的理念。指引我们奔向更美好的前程!
祖国啊祖国,我们为您骄傲,为您自豪,为您快乐,为您付出,虽然我们前边的路还很长,也很艰难,但为了祖国明天更美好,我们愿在党的带领下,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永远向前进。
第四篇: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 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 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第五篇:歌唱祖国
第一课 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初步了解我国作家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采一朵鲜花》,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欣赏歌曲《歌唱祖国》,感受歌曲两个部分的不同情绪,体会个去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4、掌握旋律的进行——上行的音乐知识。
5、能准确听辨和演唱符点四分音符。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聆听
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聆听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提问导入: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那么有关它的知识你们知道多少呢?和学生分享(围绕曲名、作者等)。(2)归纳并介绍。2、3、4、5、聆听独唱、齐唱。讨论: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结合讨论。教师介绍进行曲。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介绍作曲家、音乐家聂耳生平及代表作。
第二课时
聆听
歌曲《歌唱祖国》
1、初步欣赏歌曲。设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请同学们谈谈对歌曲的感受。读一读歌词,说说表达了什么养的思想感情?
3、复听《歌唱祖国》全曲。问: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什么情绪?带给你什么感受?
4、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第三课时
演唱
歌曲《采一朵鲜花》
1、初听歌曲,让学生说说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感受是什么。
2、3、朗读歌词,寻找感情基调,并学唱歌曲。
结合第二部分的曲调,认识符点四分音符,找出歌曲中的相应的节奏,跟着老师打节奏。
4、5、学唱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唱,去听。认识五线谱,了解最基本的识谱方法和符号。
第四课时
复习1、2、3、复习本课所学习的基本音乐知识。
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采一朵鲜花》
请同学们观看爱国的影视资料,例如《开国大典》、《风云儿女》。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4、扩展知识,收集各国的国歌,介绍这些国歌诞生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课 家乡美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我国各地极富特色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家乡和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聆听小提琴独奏《牧歌》,了解蒙古族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小提琴的音色美与丰富的表现力。
3、聆听《故乡是北京》,感受歌曲中的京腔京韵,了解戏歌的基本知识。
4、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5、学唱《大雁湖》,感受鄂温克族的民族特点,感受不同节拍的不同特点。
第一课时
聆听小提琴曲《牧歌》
1、情境导入——介绍蒙古大草原的风光。
2、请学生跟随琴声用“嗨”哼唱歌曲,谈谈感受。
3、熟悉主题,感受音乐上下乐段的特点。
4、再次聆听《牧歌》。分辨乐段,它的音色给你什么感觉?
5、讨论:根据歌曲,介绍小提琴的相关音乐知识。
6、再次听乐曲,构想场景。互相交流。第二课时
聆听歌曲《故乡是北京》
1、以歌曲的独特风格导入,欣赏《故乡是北京》。设问:给你什么感受?它和平时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简单介绍戏歌。
3、再听一遍,讨论作品与本科主题的联系。
4、复听歌曲,随范唱哼唱,学一学京剧的唱腔元素。
5、小结:请在课后学唱家乡的歌曲。第三课时
演唱
歌曲《柳树姑娘》
1、初听歌曲,了解民族基本知识。
2、交流后教师简单介绍这首民歌。
3、让学生跟录音反复哼唱歌曲,熟悉曲调。
4、学唱歌曲时要把握好曲调,衬词。
5、随着歌曲笵唱
6、学会后进行歌曲表演。第四课时
歌唱
《大雁湖》
1、介绍歌曲风格,为教学顺利进行做铺垫。
2、聆听歌曲笵唱,说说歌曲带来的感受及表现的情景。
3、朗读歌词,然后跟录音哼唱歌曲。
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
5、再唱会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唱一唱这首歌曲的曲调。
6、随音乐边唱边跳。第三课
快乐的校园
1、通过聆听和演唱一组反映校园课间、课余生活的音乐作品,感受音乐表现的课间、课余生活的放松、快乐和有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良好情趣和品质。
2、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并能有力度对比的声音,表现乐段不同的情绪,表达快乐的心情。
3、在实践中初步掌握2/4拍的音乐知识,能感受歌曲的二拍子音乐特点。
4、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感受和了解变奏曲的结构,感受节奏、音符的变化所表现的不同音乐情景。
5、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家来唱》。
6、聆听管弦乐《陀螺》、《打字机》,在音乐中加大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第一课时
聆听
钢琴曲《乒乓变奏曲》
1、由歌曲《哦,十分钟》复习导入节奏练习。
2、聆听歌曲,说说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3、再听乐曲主题部分,学生们跟着音乐节奏,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进行律动。
4、指导学生模唱主题律动,熟悉律动,感受旋律进行特点。画一画,利用图形谱唱一唱。
5、聆听歌曲,讨论其曲目的变化和场景。
6、分段聆听,说说音乐的变化,用色板表现出来。第二课时
聆听
管弦乐《陀螺》
1、由乐曲标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初听全曲。
3、跟着音乐律动。可以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动作。
4、试唱主题旋律,引导学生说说乐曲的节奏和特点。感受快速的节奏和大跳音所造成的欢快、热烈的气氛。
5、复听全曲,再一次随音乐律动。第三课时
聆听
管弦乐《打字机》
1、图片导入,介绍课题及作者。
2、初听曲目,整体感受。讨论其感受。
3、再听乐曲,感知音乐结构和特点。
4、复听乐曲,随音乐模仿打字动作。
5、总结: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你会发现音乐随时陪伴着我们。第四课时
歌曲《哦,十分钟》
1、谈话导入。
2、聆听歌曲,让学生说说听后的心情和感受。
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调的内容和情绪。
4、随歌曲学唱,讲解节拍知识。学习打节拍。
5、跟着教师借助柯尔文手势唱出来。
6、学唱歌词,利用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记住歌词。第五课时
歌曲《大家来唱》
1、聆听导入。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它有几个声部。
2、再次聆听,教师划三拍子的图示。
3、讨论。说说给你的感受。
4、学唱曲调。二声部合唱歌曲,学生可以分声部练习。指导合唱。
5、分句进行合唱,唱好之后合唱。
6、唱出音乐的强弱对比。介绍歌曲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