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诗歌与散文_试题与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一、选择题1分10分
1(B)。
A
B
C
D射杨遵彦书》
2(C)中的两大类。
A
B朝乐府
C
D
3(A)。
A
试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试题
一、选择题1分10分
1(A)。
A.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C
D
2(D)。
A
B
C
D
3作品中不属于苏轼的是(D)。
A
B
C D
B
C《儒效》
D
4(C)。
A
B
C
D田居》
5(D)。
ABC十年生死两茫茫D.《满庭芳》
6(A)。
A
B
C
D.张炎
7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A)的作品。A
B
C
D
8(D)的词以个人的不幸写出人生普遍的悲苦的追问。
A晏殊
B
C
D
9(D)。A
B<黄鹤楼》CD
10.著名的怀古词《永遇乐》(C)抒发爱国之志、表现英雄情怀的作品。
A
B
C辛弃疾
D
二、填空题1分10分
11.诗人
苏轼
的作品善于阐发人生哲理由渑池怀旧》、七绝中的《题西林壁》等。
2王安石
绝句多写景抒情之作船瓜洲》可为代表。
1孔雀东南飞
》中的女主人公。
1周邦彦
的慢词艺术成就极高
15.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出自汉代作家 司马相如 的散体大赋
柳宗元
谪居永州期间所作最令人称道的山水游记。
辛弃疾
常借助“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玉案》和<摸鱼儿》
杜甫
在七律方面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和<蜀相》等是其七律的代表作品。
柳永
描写羁旅行役之感的作品有些兴象高远
20“
辞章
”的统一。
三、简答题10分30分
21(1)主要内容是追忆往日恋情感情深沉真挚。(2)将牢骚不平之气溶解在悲欢离合的题材中浓重的感伤情调。(3)继承令词传统的表达技巧外
22(1)平仄上
1816
(2)押韵上固定的。
23(1)“子长爱奇”是指司马迁偏好记载奇异的人事。(2)选择性格行事奇特的人进行描写。(3)叙写人物的传奇经历。
四、论述题25分50分(1)议论文
(2)叙事记游之文游中阐发哲理。②常打受为线索贯穿全文。
2(1)李白多用乐府旧题
(2)李白多抒写个人情志胸怀
(3)表现手法上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
4(A)。
A
B
诗
C
D 5(B)的词以小令为主
A
B
C
D
6(A)。
A
B
C
D
7(A)擅长创作七言绝句关”是其代表作之一。
A.王昌龄
B
C之涣
D
8是南宋词人(C)作品。A.吴文英
B
C
D
9(B)的散曲小令作品悟。
A
B
C
D
(C)。A
B
C
D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填空题题1分10分
1染了采桑女
罗敷的美貌诗篇。
12.著名的抒情小赋《归田赋》的作者是
张衡
13.宋代诗人__王安石__晚年所作绝句被称为“王荆公体”
14.著名作家
庾信
的骈文著名一时是其骈文代表作之一。
15.宋代词人__周邦彦__的慢词在章法结构上回环往复、跌宕多姿
》可为代表。
16.“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
杜甫
一最著名的七律代表作品。
李白的七古多以乐府古题抒写自己的情怀
水天上来
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
王维
一描写山水田园、隐居生活的绝句多为五绝如《鹿柴》、《鸟鸣涧》等。
20>和《西湖梦寻》是作家
张岱
追忆早年经历
三、简答题题10分30分
21.以温庭筠和李煜为例(1)花间词以女性情感为题材(2)南唐词则在词中注入士大夫的忧患之感和生命意识
22.举例说明辛弃疾的词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1)辛弃疾继承了传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2)代表作品《青玉案·元夕》、《摸鱼儿》
23.韩愈的古文创作是如何实践他的古文理论的(1)韩愈的古文理论
(2)韩愈的古文创
作
言平易。
四、论述题25分50分
24.杜甫新题乐府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1)善于通过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展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2)叙事手段丰富(3)化用汉乐府的神理乐府诗的表现手法。
25.司马迁《史记》的叙事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分析。(1)有“事核”的特点(2)精心剪裁(3)擅长运用“互见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一、填空1分20分
170卷《 毛诗正义 》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意义的著作。
2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和《_召南___》。
3生民
》一诗叙述了周民族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业、定居邰地并开创祭礼的历史。
4关雎
》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歌
?与子同袍”。采薇
》中的句子自身遭际的哀伤。
7东君
》一诗中的句子包含着英雄主义的精神。
8王逸的《楚辞章句》本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9惜往日
》最后说
10.“若有人兮山之阿
山鬼
-》一诗中描写山中女神的句子。
11.“故人西辞黄鹤楼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句子。
2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景明丽 13.北宋词人 周邦彦
情无极”一句更是造语新奇。14.辛弃疾 的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5.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唐代诗人高适《别董大》中的送别名句。16.西晋诗人 左思 沉下僚”这样的句子反映了在门阀世族社会里出身低微的士人怀才不遇的痛苦和愤懑。17 宋之问 的山水诗也写景的名句。18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的名句。19.唐代著名诗人 王维 的《夷门歌》一诗赞颂了侯赢慷慨任侠 20.“不求形 杜甫 的《房兵曹胡马》即是一例。1040 21.艺术表现手法的总结。(1)(2)比喻。(3)所要写的内容。22.简叙《天问》一诗的结构层次及其思想内容。(1)(2)(3)关于鲧(4)关于大地、四方灵异问题。后半部分是对人世间国的现状。
2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词中的“杨柳”这一意象。(1)(2)柳》曲也多写离愁别恨。(3)唐宋送别诗词中多用“杨柳”的这一意象来抒写离别之情。24.(1)格律诗与词的句法的(2)格律诗与词押韵规则这些皆由格律规定。
三、论述题 25.结合作品分析《诗经》婚恋诗的艺术成就。(1)(2)特点鲜明的形造了许多鲜活的少男少女形象。(3)(4)生动活泼的语言。26>(1)(2)由于诗人(3)由高超的、独神话世界、往古世界、香草美人世界。
27.试结合作品分析李白山水诗的特色。李白山水诗的总体特色是
(1)
(2)
28.试结合作品分析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1)“诗”与“史”
(2)“咏史”与“言志”的统
(3)“古”与“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
一、120
1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_召南_》。2_诗学___》
宾之初筵 出了与宴者在不同阶段的神态变化态百出的醉鬼形象。采薇 》
6.桃之天天
福。7
洞庭波兮木叶下 ”两句
是写景的妙句 8 惜往日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9 乐莫乐兮新相知 ”
10.五代赵崇祚所编词集《 花间集 》对后世的词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1.南朝齐诗人 谢胱
12.阳关三叠 》广为传唱。13.刘桢 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4.北宋词人 周邦彦 的名作《兰陵王·柳》一词就借咏柳来抒发离愁别恨。15._
16.原的作品《 河伯
名句有关。
17.宋代苏轼的《 浣溪沙
18.柳宗元的《渔翁》-歙乃一声山水绿
19.与沈俭期一起开创沈宋体的唐代诗人 宋之问 的山水诗也很
景的名句。1040 1
品进行说明。
(1)史诗中对创造和
(2)农事诗中对农业生
(3)徭役诗中对破坏农业生产的战争徭
役的怨恨等。2(1)(2)(3)关于鲧
(4)关于大地、四方灵异问题。后半部分是对人世间楚
途的强烈忧患意识和企图力挽狂
题思想所在。3
(1)的辛劳的描写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2)艺术手法上盛唐田园诗多用典型事件来反映普遍的社会现象。
4作进行分析。(1)(2)
三、论述题 1
(1)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在明确的政治功利目的指导下创作的优(2)(3)艺术水而提高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2<
高洁美好的品德。屈原还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
诗
(1)从描写对象(2)格。
4(1)“诗”与“史”
(2)“咏史”
(3)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
一、120 170卷的《 毛诗正义 》集唐前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2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 》《 召南 》。3 无衣 》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
4《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 载驰
责批评。5 氓 老色衰。6 君子于役 》-诗中的句子。7 楚辞章句 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8 国殇 》雄气概。10.谢胱 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
、波撼岳阳城 ”却气势壮阔。
12.皮日休 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 刘禹锡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 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惜。
15.刘桢 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6..疏影
和国家兴亡之痛。
17.宋代词人 张元干 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人侵、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慨之情。18.千古风流人物 ”是宋代作家苏轼《念
19.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的名句。
1040
1(1)
人际遇的忧生之情。(2)其精神实质上的共同点是对国家命运的的2你对此的看法。
(1)
(2)
诗篇中的回环复沓。3
(1)
(2)1)
(2)
中。
40分j
(1)
(2)
(3)
<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2
(1)
(2)由于诗(3)由高、往古世界、香草美人世界。
(1)这一意象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2)“南浦”成为送别
别诗词中“南浦”出现地更为普遍。(3)“南浦”在不是描来写惜别伤离之情或羁旅愁怀。4
(1)
(2)“咏
(3)
由伸展的容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
一、填空(每题l20分)1 贾谊
2是 申培。鹿鸣
《清庙》为颂之始。
4中的周民族史诗《 绵 》中。5 板 》
硕人 比喻把美丽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7 湘夫人 说君兮君不知”。8 国殇
狐死必首丘 ”这样的句子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10 离骚 》以上”。11?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词人 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12 宋之问 最后完成了律诗的“回忌声体”。13 谢灵运
波撼岳阳城 ”却气势壮阔。
辛弃疾 的怀古词《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的句子。16 张元干 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神州路)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人侵、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慨之情。17(平林漠漠烟如织)和《 忆秦娥 》(箫声咽)苏轼 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不别赋 来。出师未捷身先死
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名作《蜀相》中的句子。
二、简答(每题l0分。共40分)1?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统一。(1)
(2)《诗经》政容得以表现的。2?(1)(2)楚王能理解自己。(3)
(1)(2)韩盂诗派发展杜甫奇(3)元白诗派继承杜甫诗歌的写妻(4)刘禹锡和柳宗元的创作自成一家。
社会里才能无法施展、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愤懑。如其二借金张世家和冯唐的诗的发展开阔了的道路。
三、论述题(都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1
(1)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2)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3)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
有很强的节
(4)只能通过中心词的变换来叙事状物、写景抒情。2
(1)《九歌》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南楚沅湘地区的民间祭歌(2)(3)
祭礼有关。《九歌》与楚地的神巫文化的关系印证了楚辞的产生与
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宗教活动有密切的关系。3
(1)
(2)追求画意
4?
(1)(2)
(1)以物拟
(2)
(3)
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
一、填空(每空l2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 曹植 的诗歌《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2 关雎
3-笃公刘 ”作
为首句t表达了周人对公刘的爱戴赞美之情。采薇 》的哀伤。5 蒹葭
诗中表达了因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而产生的怅惘忧伤。6 豳
风
载驰 离骚 》
一诗中的名句。
9·屈原短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 涉江 》一篇记叙了屈
东君 》
1杜甫 韩孟诗派 和崇尚浅俗的元白诗派。前者的代表人物韩愈“以文为诗’’的倾向对宋诗影 13·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是南朝诗人 谢灵运
波撼岳阳城 ”却气势壮阔。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一诗中的名句。16 旧时王谢堂前燕 ”是唐代诗人刘禹佳作。17
王维
立业的热望。
18·署名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 忆秦娥 》(箫声咽)
感。19 张元干 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神州路)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人侵、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慨之情。20·北宋词人 周邦彦 别情无极”一句更是造语新奇。
二、简答(每题l0分。共40分)21
(1)《诗经》
份地位和道德品质的象征。(2)《诗经》作品的内在结构受周人的来塑造人物形
象、以思乡怀归之情来反映战争徭役。这两者对后世的文学作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2? 答 :
(1)借对往古盛(2)(3)
23?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内容上生活的辛劳的描写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2)艺术手法上盛唐田园则多用典型事件来反映普遍的社会现象。
2(1)(2)
(3)又多善于浑化典故。
三、论述题(25、2625、27题判分。每题2040分)25价值。
(1)真实地再现(2)多方面反映了西周时期农业生产的(1)(2)撷取富有深意的生产生活 26(楚辞)
(1)祝的宗教巫术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都对楚辞体的形式文采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2)从产生时代来说'对楚辞体的形式文采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27
(1)题
(2)入艳情。(3)巧、纤柔香艳。28
(1)这一意象多
(2)“南浦”成为送别
(3)唐宋送别诗词中(4)“南浦”在不是描写送别的诗词中举。宋代人创作的《南浦》词牌多被用来写惜别伤离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
一、填空(每空l2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 毛亨
2族史诗《 绵 》中。3 鹿鸣 开篇就以“"了一种和谐融洽、欢快热烈的基调。4”“是《王风· 采葛 达了男女之间缠绵深挚的相思之情。5《鄢风》中保存了她的诗《 载驰
6”“是屈原《 离骚 》一诗中的名句。7” 洞庭波兮木叶下 “是写景的妙句。8 天问
诗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9 涉江 》一篇记叙了”余幼好此奇服兮
“
橘颂
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橘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作为自己的师表。11 曹操 的《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又称《观沧海》)可以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
12”“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唐代诗人 王维 的诗和画的评价。13在《蜀道难》一诗中用” 难于上青天 “这样的句子 来渲染蜀道的雄伟、奇险和神秘。14”“是南朝作家江淹《 别赋 》
”
何“ 1
5(旧时月色)和《 疏影》(苔枝缀玉)。
16”“
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诗中的句子。17诗人左思的《 咏史八首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咏史诗
”“反映了在门阀世族社
会里出身低微的士人怀才不遇的痛苦和愤懑。18”柳“
北宋词人 周邦彦 的名作《兰陵王·柳》(柳荫直)一词就借咏柳来抒发离愁别恨。19 古风 》其十赞美了战国名士鲁
”吾亦澹荡人'“表达了诗人意欲追步
古人的豪迈情怀。
20” 旧时王谢堂前燕 “是唐代诗人刘禹佳作。
二、简答(每题l0分。共40分)
1-《诗经》战争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内容?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周民族作为核心(2)同仇敌忾抵御外
(3)抵御舒侮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2?
(1)
(2)第二次升天
即”求女“
(3)第三次上游天界象征诗人想要另谋
3?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
fit
家生活的辛劳的描写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2)艺术手法上盛唐田诗则多用典型事件来反映普遍的社会现象。4有什么特征?试以辛弃疾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1)勉。(2)悲壮。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题2040分)1·《诗经》中的讽喻规谏诗和怨刺批判诗在思想情感上有哪些异同?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
现为对周王朝行将倾圮的命运的忧心如焚慨个人际遇的忧生之情。(2)其精神实质上的共同点是对国家命运
神。2
(1)
(2)
(3)《九歌》的。
《九歌》与楚地的神巫文化的关系印证了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宗教活动有密切的关系。3”诗庄词媚“一语的理解。
”诗庄词媚“(I)题材
(2)
入艳情。(3)巧、纤柔香艳。
4”不粘不脱''的?(1)所谓“不粘不脱”也就是要求咏物诗既紧扣所脉之物的具体(2)唐代咏物诗的“不脱”表神。(3)唐代咏物诗的“不粘”表现为在描写物态的同时或以物拟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
一、填空(每空l2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 鹿鸣
《清庙》为颂之始。2一的《生民》一诗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他发明农 3(豳风)周初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4依。今我(采薇)了久戍不归的士卒对故乡的怀恋、对自身遭际的哀伤。5(蒹葭)达了因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而产生的怅惘忧伤。6《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 楚辞章句 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7 离骚 》一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8 橘颂 》是诗人屈原早
哀郢
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10 乐莫乐兮新相知
11中十八
12诗奠定基础的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114词人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十里荷花)”更是脍炙人口的佳句。1别赋 》中的 16(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17片冰心在玉壶”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的名句。18(左思)的《咏史八首》是魏晋南北朝时阀世族社会里出身低微的士人怀才不遇的痛苦和愤懑。19人(周邦彦)的名作《兰陵王·柳》(柳荫直)一词就借咏柳来抒发离愁别恨。20(野渡无人舟自横)”充满了宁静闲逸的野趣。
二、简答(每题l040分】 1?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深切的(2)对个人劳苦和命
2? 《离骚》一(1)(2)
(3)借历史上君(1)格律诗与词中常有三二、三四节奏。(2)定。(1)物在词中的分量(2)(3)
三、论述题(20
40分)
1?(1)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在明确的政治功利目的指导下创作的优秀作
(2)
(3)高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2?这些特征的形成和楚地的乐曲、民歌有什么关系?(1)如屈原的《离骚》、《天问》等篇章体制都很长大复杂。(2)句式的的标志。
(1)楚辞(2)楚辞句式
特征则与楚地的民歌关系密切。李白山水诗的总体特色
(1)
(2)从艺术
4(1)
(2)“咏史”与“言志”的统
(3)“古”与“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
一、填空(每空l分。共2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 周南 》和《召南》。2“ 笃公刘
燕民
重臣仲山甫的人格之美。4 采葛
5穆夫人
中保存了她的诗《 载驰
篇抒情诗集《九章》中的《 涉江 》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
7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 楚辞章句 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8首丘”是屈原的《 哀郢 》一诗中的句情。9 若有人兮山之阿 鬼》一诗中对山中!
湘
夫人 1
1?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词人 李煜 的《虞美人》(春花毛月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12坼 乾坤日夜浮 ”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13沈宋体的唐代诗人 宋之问
1乌江亭 》中 15
骆宾王 的《在狱咏蝉》就借
周邦彦
是造语新奇。17
后来被谱成名曲《 阳关三叠
辛弃疾 著名的怀古词《水 19 柳永 的《望海
潮》(东南形胜)
十里荷花”更是脍炙人口的佳句。20
歙乃
一声山水绿 ”
二、简答(每题l0分。共40分)
1?
试举例说明。(1)情。(2)
2结构层次及其主旨。《天问》一诗的前
(1)关于宇宙(2)(3)(4)
3?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1)和田的辛劳的描写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2)艺术手法上盛唐田园诗多用典型事件来反映普遍的社会现象。左会里才能无法施展、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愤懑。如其二借金张世家身价值的肯定。其对咏史诗发展的贡献在于真正将“诗”和“史”发展开阔了的道路。
三、论述题(都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1)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2)
(3)二节拍的节奏韵律(4)重章复沓的章法和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的锤炼。重章复沓是短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
2?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1)诗《离骚》的主旋律。(2)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及其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的最后抉择。3 “诗庄词媚”(1)词多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2)
(3)语(1)意象的(3)诗词中“南浦”的使用非常频繁。(3)愁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
一、填空 1 毛诗。2 文王
庙》为颂之始。采薇
自身遭际的哀伤。4 新乐府运动 ”是我国历史上第——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5 君子好逑 ”是《诗经》 6 生民 》一首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的诞生以及
7《离骚》一诗中用“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8诗集《九章》中的《 涉扛 》一篇记叙了屈原晚年被流放江南的达了诗人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的精神。9
王逸 的《楚辞章句》
温庭筠
1波撼
岳阳城 ”却气势壮阔。1杜甫 的《房兵曹胡马》。1
4梆宗元的《 渔翁
1苏轼 的咏物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
绝妙。16
江淹 的 17
出师未捷身先死
唐代大诗人杜甫伤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
代诗人所赞赏。20
周邦彦
二、简答
1?试结合作品
战争徭役的怨恨。如《周颂•载芟》中的人们津津乐道于农业的丰
写到秋天的收获。他们在祭坛上献上最好的粮食贡品以娱乐祖先和
编织着生活理想
致的表现。(1)拟人化的自然
洁的品格和无
美的一位女神。(2)
她进入洞房。(3)
感情。1
自由奔放的语言和自由解放的精神相得益彰。4 1
三、论述 1(1)现实主义的写
2?《离骚》的比兴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 《离骚》的比兴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 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的比兴往往只是一首涛的片断
3的意境、醇雅的意趣。(2)的艺术效果。4
(1)“诗”与“史”(2)“咏史”与“言志”的统
(3)“古”与“今”
(1)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
第二篇:古代诗歌与散文作业答案2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
《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
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如《咏怀古迹》中“伯仲之间见伊吕”一句,“见”处本应用平,现用了仄声,用“伊”这一平声来拗救。
(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1、押韵规则:
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须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咏怀古迹》其五首句不押韵,二、四、六、八句押ao韵,韵字在每联的对句句尾,一韵到底。
2、对仗规则:
答: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但不像平仄那么严格。
如颔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和颈联“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出句和对句符合对仗的规则。
二、青认真研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所讲李白七古《将进酒》,完成下列任务。并从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对比,进一步加深对七律格律要求的理解。
1、从原诗中节选八句抄录于下,并标出其平仄。《将进酒》是古风,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仄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平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平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平仄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仄平平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平
2、写出其韵字。
停、听、醒、名
裘、酒、愁
3、指明其中对仗的句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
第三篇:诗歌与散文
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之一
歌与散文
高一教师 陶永平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性质、目的、编制思想和课程模块已有简明、全面的阐释。选修模块之一诗歌与散文分为三个选修小模块。它们分别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这本教材基本是着眼于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阅读量,引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选文中突出艺术性、思想性,兼顾趣味性,考虑中学生的特点和现实生活的需要,尽可能配合必修课教材中已有的古诗文作品和文学史常识。这本教科书共6个单元,分别是:以意逆志、论世知人;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把握形象、赏文析义;整散缓急、一脉贯之;贴近生活、体味情趣。每个单元包括“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
四部分内容。另有两篇知识短文,分别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这本教科书力求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总体面貌、表现方式、文体知识和文学史知识,陶冶审美情趣,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在引导阅读时,着眼于启发学生学会发掘、理解和品味作品的文体特点和审美特性,在接受人文熏陶的同时,培养纯正的审美感受和灵敏的语感。这本教科书共12个单元。分别是:“生命的律动”“挚情的呼唤”“爱的心语”“大地的歌吟”“苦难的琴音”“风景的眺望”“那一串记忆的珍珠”“心灵的独白”“一粒沙里见世界”“如真似幻的梦境”“自然的年轮”“在语词的森林中”。每个单元包括选文、思考与探究以及诗歌散文欣赏要点等内容。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这本教科书精选外国诗歌散文作品,突出经典性和可读性,培养鉴赏外国诗歌散文作品的兴趣和能力,丰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这本教科书共8个单元,分别是:“诗歌是跳舞,散文是走路”“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像闻玫瑰花一样直接闻到思想”“寻找文字的炼金术”
“让故事本身说话”“准确把握人物精神”“与自然为友”“让生命沉思”。每个单元包括导言、选文、思考与探究等内容。
通过以上对诗歌的研修,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散文作品,并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名篇,同时,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第四篇:古代散文论述答案
一、诠释题
1、春秋笔法
相传孔子修订《春秋》时根据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务和人物作了评判选择他以为适当的字眼来暗寓批
驳之意。譬如记叙战争它往往根据战争的性子、情形、效果和作者的看法划分选用 “伐”、“侵”、“袭”、“取”、“克”、“灭”、歼”等差此外词语来表达即所谓 “以一字为批驳”。这种以一字为批驳寓批驳于叙事之中蕴藉谨严而带有倾向性的文字人们就称为 “春秋笔法”。
2、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看法孟子提出的文学品评的原则和要领。出自《孟子·万章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以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涯头脑以实时代配景有着极为亲近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相识作者的生涯头脑和写作的时代配景,才气客观地正确地明白和掌握文学作品的头脑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品评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品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 “不知昔人之世,不行妄论昔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昔人之身处,亦不行以遽论其文也。”知人论世,应当是 “论世”第一,“知人”第二,举行文学品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气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3、赋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生齿。但在古
代,特殊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举连称,从曹丕的 “诗赋欲丽”和陆机的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眉目。赋萌生于战国,郁勃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险些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以致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许甚至于诗。《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以是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楚辞》的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意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它与 汉代的诗文一起,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绚烂光耀与绚烂。
4、清峻通脱
清峻通脱是曹操散文的特点,所谓清峻就是简约严正,所谓通脱就是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5、苏海韩潮
苏轼、韩愈两家古文皆具雄浑豪爽威风凛凛气魄,故以浪潮为喻。谓文章波涛壮阔,纵横自如。
6、六一风神
六一风神是指欧阳修散文中那种别开生面的盘旋跌宕的韵味,形成的感伤唱叹、委婉曲折、从容自得的特色。
7、古文
唐宋古文运动中普遍盛行的 “古文”一词,是指同魏晋以来讲求对偶、辞藻、声律、用典的骈文相对,近乎先秦两汉普遍运用的不讲对偶声律,奇句单行、质朴自然的散体文章。“古文”这一观点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以为自己的散文继续了先秦两华文章的传统,以是称 “古文”。
8、四六文
四六文,骈文的通行别称。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又称四六文。四六文常用于表章奏记的撰写。
9、文以明道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看法。韩愈的 “明道”具有政治上再起儒学、重振王纲、阻挡破裂的重要内容,在其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文学革新的角度来说,“文以明道”就是要批判骈文的内容朴陋,言之无物,写作有为,有用之文,而不作徒有华美形式而没有现实价值的浮文、空文。有文而无道,文章失去存在的意义;有道而无文,道则无法运行而远播。也就是说,头脑内容和形式必须联合,而头脑内容则是文章之本。
10、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这一理论观点见之于韩愈著名的《送孟东野序》。此文开篇就提出了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进而慨叹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尔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韩愈继续而且生长了司马迁 “立志著书”(《报任安书》)的观点,以为诗文是 “不平则鸣”的产物,把 “明道”与批判社会不公,抒发郁愤联合起来,指出了古文与现实的关系,展现了散文立志抒情的奇特作用。
11、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是北宋作家苏轼在文学威风凛凛气魄上的文学主张。所谓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指作家要无拘无束,自由抒写,又要波涛横生,千姿百态。文理要出于自然,姿态要千变万化。
12、义法
方苞在散文创作中探索为文之道,逐渐探索出一套奇特的创作理论,其焦点就是 “义法”。“义”即 “言之有物”;法即 “言之有序”。以义为经,以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用当今语言诠释,义即内容,法即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从而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基了坚实基础。
二、简答题:
1.先秦散文的 “深于比兴”、“深于取象”。
答:深于比兴就是善于引用比喻,比兴,深于取象的意思应该是善于运用寓言。
2.《春秋》记事的特点。
答:①《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批驳于记事的“春秋笔法”。②《春秋》叙事“简而有法”,用语严谨准确,一字不苟。
3.《冯谖客孟尝君》是怎样描画冯谖形象的?
答:主要通过行为(弹铗歌颂等)、语言(详细对话)和事务(薛地收债、资助孟尝君恢复相位、在薛地建立宗庙牢固孟尝君职位等)。表现出了冯谖善于视察、有盘算的智慧形象。
4.《论语侍坐》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孔子的平和可亲、谆谆教导、诲人不倦;子路的直爽冒失;冉有、公西华的谦逊审慎;曾皙的淡泊潇洒;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答 “①威风凛凛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舞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分析原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6.贾谊、晁错散文的异同。
答:贾谊和晁错都主张重农抑商、削弱诸侯势力、抗击匈奴扰乱,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但贾谊颇有迂阔之论,不如晁错之文详细切实,少少空疏之谈。贾谊之文富于文采,有战国纵横之风;晁错之文威风凛凛恢宏,明快畅达,论析透辟,冷峻严谨,颇有先秦法家之风。
7.为什么说《史记》是 “史家之绝唱”?
答:所谓 “史家之绝唱”。首先,这是集先秦、汉初之大成的文史著作,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富厚,都是亘古未有的。它记事博大精湛,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
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生长状况,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其次,《史记》结构之严密,体制之完整,也可以说是空前的。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的通史体例,给后世史家树立了规则。再次,是《史记》表现出的秉笔直书的 “实录”精神,这一点不仅是空前的,而且,至少在阶级社会里,也是绝后的。
8.中唐、北宋古文运动的异同。
答:北宋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生长,它和唐代古文运动在提倡古文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也有差别之处;第一是北宋古文运动是和诗歌革新运动亲近地联系在一起的,唐代古文运动就不是这样;第二是唐代古文运动在革新文风方面,主要是阻挡浮艳纤弱的文风,北宋古文运动除了要求根除浮艳纤弱的文风外,还要阻挡艰涩怪僻的倾向,这在一定水平上制止了唐代古文运动的缺陷。
9. “唐宋八各人”称谓的由来。
答: “唐宋八各人”,是我国散文生长史上,唐宋时期出现的八个有良好成就的散文作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明初朱后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各人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各人”今后得名。
10.韩愈散文的语言特点。
答:韩愈的各体散文,各具特色,而威风凛凛磅礴,雄奇旷达,波涛曲折,富于变化是其总的特色。这一特点是说韩文如河海般辽阔深挚,威风凛凛充沛;而又波涛横生,不拘常格,往往出人逆料。这是他 “气盛言宜”论文主张的实践。韩文的威风凛凛气魄特征,富于变化是说韩文构想章法,奇诡多变,文无定式,篇无定局,句无定法,完全依据叙事、说理、抒情的需要而 “戛戛独创”。韩文的语言精练准确,鲜明生动。
11.苏辙的 “养气”说。
答:苏辙指出,养气有两个途径:一是内修,二是外阅。把作为创作原动力的 “气”,跟作家的头脑修养的增强、生涯阅历的扩大明确地联合起来,他的气也就不指先天的禀赋,神秘玄妙,而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头脑修养所致,这就把创作放在质朴唯物主义熟悉论的基础之上了。苏辙的这个看法,比之前人更全面、更详尽,因而也更正确。
12.归有光散文的特色。
答:归有光的散文,从内容上看,大多记一些一样平常生涯琐事,无惊人的事务、曲折的历程,但由于作者善于捕捉生涯中的细节,以小见大,于细微毫末处寄寓情谊,给人的印象就异常深刻。从艺术上看,他善于即事抒情,用质朴精练的文笔剪辑刻齐整些一样平常生涯的断片,以寄托情感和理想,纡徐平庸,娓娓而谈,如叙家常,亲热感人,正所谓 “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三、叙述题:
1.试述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
答:上古文学只有口头形武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歌谣的文体属性为诗,是没有异议的,而神话传说在文体方面却陷于无所归属的状态,缘故原由就是通行的观点以为必先有文字,然后才有散文,故我国最早的散文是商代的甲骨文。这种看法显然割裂了口头文学阶段与书面文学阶段的联系。事实上散文也有过口头形态,古代神话传说就代表着口头文学时期散文的最高成就。甲骨文时期,另有铸于铜器、书于简帛的散文,散文已经脱商了萌芽状态。只有字句而不成篇章的甲骨文只是其时散文的一种特殊类型,根据其主要特点及内容可以称之为占卜文。
2.《战国策》的头脑倾向。
答:《战国策》的头脑比力庞大,今略举大端。其前进头脑表现在:(1)反映了民本头脑。战国时期民本头脑十分盛行,《战国策》有些文章表现出对平民心力的重视,如 “赵威后问齐使”把平民的职位放在君位之上,以为 “苟无民,何以有君?”(《齐策四》)这和《孟子》的 “民贵使文章艰涩难晓,这都是倒霉于古文生长的。至晚唐,出现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的小品文,短小精悍,笔锋犀利,为晚唐文坛增添了色泽。五代至宋初,浮靡华艳的文风又一次泛滥,北宋真宗年间还出现了以杨亿、刘筠等人为代表的西昆派,“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欧阳修《苏氏文集序》)。这一次,挽转文坛、诗坛颓风的使命落到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身上。由他们掀起的诗文革新运动的浪潮,就文的方面来说,是直接继续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的,也可以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生长。以是在文学史上,也经常连称为唐宋古文运动。宋代的古文运动不再标举学习先秦两汉而主张直接取法韩愈,如欧阳修在《记旧本韩文后》就以为,“学者当止于是而止尔”。这也说明晰宋代散文与唐代散文一脉相承的关系。宋代的散文作品,更多地朝着 “文从字顺”的偏向生长,比韩、柳的古文更进一步缩短了与口语的距离,因而更有利于心情达意,也更为人们所容易接受。明代的朱右曾将韩愈、柳宗元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散文作品合编为《八先生文集》,厥后茅坤又继之编选了《宋八各人文钞》,今后,“唐宋八各人”便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文人写作散文的楷模。明代的唐宋派,清代的桐城派、阳湖派,其散文成就都与唐宋古文运动有着渊源关系。从对后世所发生的深远影响来看,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说,唐宋古文运动,是我国古代散文生长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5.韩愈的古文理论。
答:韩愈为古文运动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主张,解决了前代古文家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特殊是他关于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学说,给统治文坛数百年的骈体文以致命的打击,为人们整理骈体文的形式主义文风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为唐宋和后世散文的生长奠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以后的散文能在明确的理论指导下自觉地生长,可以说,韩愈在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的生长上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孝敬。韩愈向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为中唐古文运动组织了一支人数众多的队伍,造就和造就了一代古文作家,使中唐的古文运动取得了庞大的成就。韩愈创作了大量优异的古文,建立了既差别于三代两汉的散文、又差别于六朝以来的骈体文的新体古文,这种散句单行、以文言书面语言为主的新体古文,为当世和后世的散文树立了楷模,成为中国传统文籍中经典的、正统的文体。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我国古代最良好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文学理论和范例作品,以至他富厚多彩的表现手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集前人之大成,而又给予后世庞大的影响。
6.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的艺术特点。
答:最大的特色是议论与叙事精密联合。前半部门偏重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谬论举行驳倒,在驳倒中补叙许远的事迹。后半部门偏重叙事,着重记叙南霁云的感人事迹,补叙了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前者之议论为后者叙事之 “纲要”,后者之叙事是为前者之议论提供事实佐证。其次是人物形象描画得鲜明突生动,色泽照人。再次,本文威风凛凛充沛,激情丰满,无论叙事抒情,作者的主观情感色彩均极为浓重,饱含其对英雄的信托与敬慕。
7.柳宗元散文的成就。
答:⑴在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如在文学的看法上否认六朝的 “文笔”之分,把散文引入了杂文的生长路途,在创作实践中重视辞采、语言和技巧,突破了一切文体的界线和成规旧制,把大部门应用文写成了艺术性很强的文学散文。从辞采来说,阻挡 “绣绘雕琢”、“类乎绯优者之词”的骈文末流,在自己的文章中只管吸收骈文的优长,用不少整齐有力的四字句夹杂于散体文句之间,造成是非错落、音调铿锵的声请效果。力主博采众长而自铸伟词,在写作时 “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情,固而存之欲其重”,对遣词造语和文势的营造给予了极高的重视。⑵将浓郁的情
感之如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田地。他的书信,充溢着锥心泣血的身世之悲;他的游记,渗透着人与自然的亲和之情;他的论说文具有 “笔笔锋刀,无坚不摧”的特点,于浑朴坚实中寓有一气贯注的精神情脉和情感气力,展现出异常鲜明的个性特征。此外,他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提高,他不是对山水的纯客观形貌,而是在形貌中贯注了一股浓郁的寥寂意绪,且借对山水的传神写照来表现一种永恒的悲悯情怀。
8.苏轼散文的威风凛凛气魄。
答: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旷达、挥洒自如的威风凛凛气魄。正如他自己所说: “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威风凛凛磅礴,雄辩滔滔。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通,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真所谓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散文中的随笔、书札、杂说,有时大笔挥洒,妙趣横生;有时淡淡几笔,描绘出了一种新的境界。在文章威风凛凛气魄上,苏轼崇尚自然,阻挡雕琢。
第五篇:高中古代诗歌与现代流行音乐
古代诗歌与现代流行音乐
组长:张瑜珊 组员:廖映 吕伟豪
首先研究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发展和特点:
(一)唐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讲求平仄、韵脚和对仗等。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机关报养料和素材。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诗赋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其特点: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二)宋词
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词”就这样产生的。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其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拨气息的文学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三)元曲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引《弦索辨讹》称:“三百篇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明王世贞《曲藻》又称:“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说明了曲的起源。曲与词的主要区别是,词的字数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数不定,词韵大致依照诗韵。前期主要是文人和戏曲家创作后期产生专业的散曲作家,起了重要作用,使曲坛更为绚丽多彩。元散曲分为豪放、清丽两大派别。其特点:元曲韵密,有时每句用韵,甚至句中押韵,同时元曲平仄要求更加严格。元曲可加衬字,尤其是套曲,衬字较多,如不分正字衬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四)流行音乐
当代的流行音乐在古代诗词曲的基础上,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集景、事、物于一体,作为词源,而后配以音乐,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美的语词曲综合体,抒发人类情绪。其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浓,在特定时期的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没有严格的韵律要求,比较随意。
下面我们来看看古代诗歌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联系 很小的时候过一首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夜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歌曲由一位名叫朱小玲的女歌手演唱,其唱腔清新哀婉,年少的我虽未经风雨,仍是被那种忧伤的气氛年感染----考虑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映衬着历史的雕梁画栋时,耳畔仍会不知不觉地响起这首歌。后来,我才知道她唱的是唐后主李煜于国破后所填的词《虞美人》,道不尽对故国的思念。这是我接触由中国古代诗歌改编的现代流行歌曲的伊始,它间在当年众多咿咿呀呀的所谓“甜歌”中,竟有着一丝独自绽放的山百合的味道。
年纪再大些,陆陆续续又听了好些这种由中国古代诗歌改编的歌曲,其中全文选录编曲的,以邓丽君演唱的苏轼《水调歌头》最为著名。词风豪放清奇的东坡居士,肯定没有想到,他在密州任所对天空奇妙景象的驰想,对月之阴晴圆缺及人生这悲欢离合的感叹,于九百余年后,竟会再度被谱上新曲,传唱于大江南北,感动着更多新的痴男怨女。我个人认为古诗词之新编新唱,此曲堪称经典。
继而,在香港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出现了粤语版的《满江红》,罗文用他低则婉转、高则激昂的中国古典式唱腔,把岳飞抗敌雪耻、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和英雄气慨演绎得畅快淋漓,于高昂处,那磅礴的气势和激越的情感由不得你不随之动容。
类似的感受,你也可以从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同时也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中获取,“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豪气,委实曾让我有未生于斯世的遗憾。
将中国古代诗词新编于现代流行歌曲中的尝试,从些也渐渐屡见不鲜。全篇改编难免会有它的局限性,莫若取其数理化,用在新歌的关键之处,以求“画龙点睛”。
于是港星蒋志光、韦绮珊的对唱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识》中,有了《瑟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所不同的是,白乐天欲抒发的是被贬谪的凄苦,而新歌中的男女主人公似是想藉此名句来呼唤久候的爱情。是啊,同样的一句话,流入处在不同境遇、有着不同渴望的不同的耳里,自然触动着不同的心事,自古就是如此。
又看到陈百强的歌曲中竟出现了《对酒当歌》的名字,不禁大惑:难道此君亦有着曹公“时光易逝、功业款就”的苦闷吗?忙细细听来:干净的声线,深情且难掩忧伤的基调,竟是在倾诉着一个“失了踪”的爱情故事,“这颗心”虽“真的很痛”,但仍“不断地寻梦”,“两眼尽红”地“依稀觉得这样傻也只是为情重”。歌曲内容固然与《短歌行》所表达的相去甚远,但感情之充沛、情调之悲凉,未必就逊之多少。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我觉得当属邓丽君。邓本身是以唱台湾小调起家,本身已有不少民族文化气息的濡染,加上台湾一批执着于传统文化的音乐人,共同创作出许多与原诗歌同样经典的作品。邓丽君曾经出版过一张名为《淡淡幽情》的个人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和多位宋代词坛名家的经典作品,有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秦少游的《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等等。以上歌曲由台湾声名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扬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再加上邓的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使这张专辑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世代传颂的极品。
古代诗词创作与现代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的一些比较
一、现代流行歌曲歌词与古代诗词的情感:“以歌传情”是流行歌曲的核心,每首歌词都确定一定的感情基调,在些基础上细细雕琢,于字里行间中寻觅有激发听歌都情感的催化剂。以词抒情、以情带声是创作者于声乐创作中的重要追求。
中国古代诗词也是我们祖先情感的载体。《诗经》用章节重迭、反复咏叹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在劳动、爱情等多方面的生活,也透露出不同阶级在不同生活环境中的情感方向。唐诗大家李白以清新明快的语言,驰骋大胆的想象,抒发奔放豪迈的情感,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亦摘取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雅号。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也凭借着爱国爱民的情感,以“诗史”真实而深刻地提示了尖锐的社会状况,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尽抒心中情。此外,李清照的婉约、柳永的风流倜傥、辛弃疾的豪放,不也是将其个性充分渗透在所作词中了吗?呵,“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古代诗词创作思路,竟与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有着相似之处呢。
二、现代流行歌曲歌词与古代诗词的声韵:
流行歌曲的创作过程通常是先有曲调,再依据曲调的行乐特点及思想内容填词。音乐的美感来自于它舒缓若涓涓细流、渐进若行云流水、高昂若夏潮涌至的起跌动感,而这动感之美源于韵律的协调搭配及能够随乐之起伏配以的压韵的、上品的歌词。因而,这就要求填词者具备较高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较好的文学素养,才能较为准确地将曲与词融于一体,创作出声情并茂的好歌。
而古代诗歌与音乐也是孪生姐妹。《诗经》的风、雅、颂本是不同阶级于不同场合的骊歌,故古诗皆可被之管弦,至汉始有不入乐的诗。“乐府”这一称谓即是铁证。魏晋南北朝时期沈约以“新体诗”开格律诗先河,至此诗歌创作更注重声律;
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五言排律的产生与发展,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诗韵”的内涵。试想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妙句,何尝不是帝王家辅以管乐吟唱的精品?可见现代流行歌曲里对韵律的追求,也并非是无源可溯的。
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就说:现代流行歌曲里的古代诗词元素,是对古代诗词的继承与发挥,是贴切得体、值得提倡的。古代诗词之所以能历经数十世而魅力不减,与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奴隶制朝代的压抑,成就了大批无名而朴素的底层劳动人民诗人;群雄纷争的乱世,出现了如曹操般充满抱负与进取精神的枭雄诗人。大唐帝国的空前繁荣,涌现出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人、以岑参、王之焕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以及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更是将诗歌创作推上了顶峰。宋朝社会追求物质及精神生活享受到极致,开是出现了唯美的柳永、秦观,婉约的李清照;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渐恶化,又出现了爱国忧民的苏轼、辛弃疾。如此不胜累数。纵观诗词创作的历史,逢乱世必出豪迈之士,遇太平难掩浓词艳赋。有了变化不定的社会底蕴,自然诗歌也变得精彩分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