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肖像描写的整体性解读

时间:2019-05-13 06:4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肖像描写的整体性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肖像描写的整体性解读》。

第一篇: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肖像描写的整体性解读

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肖像描写的整体性解读

作者:(838200)新疆鄯善县第二中学高中部语文组 徐广舟 ***

为了备课,我参考很多《林黛玉进贾府》的教案版本,这些教案对于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分析,让我觉得甚不过瘾,特别是对他们的肖像的解释,让我有一种“没有说透”的感觉。在此,我对这三个主要人物的肖像描写做一番细部分析式的整体性解读。所谓细部分析,即针对肖像描写中的用词进行深度挖掘和深度分析;所谓整体性解读,即把人物肖像和人物在整部红楼梦中的典型性表现进行互相印证。在分析之前,我需要预先声明一下,虽然我相信相由心生,但同时我更相信人不可貌相——我的目的是审美不是宣扬相面术——我意在把我们下意识的审美心理和人物性格互相印证,就曹雪芹笔下的人物肖像进行的文化意义的分析。

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一双丹凤三角眼

丹凤眼,这是我们古典文化中对英雄和美人描写时常用的一种眼型,如关羽“丹凤眼,卧蚕眉”,我们说起古典美人时常用“一双丹凤眼水汪汪地含着一波碧泉”来形容。丹凤眼英雄美人共有,容易让人产生“英雄富有魅力,女子有豪侠之气”的联想。我们说一个比较有性格的女子生气时往往说“杏眼圆睁”,这已经够“辣”了,相比较而言丹凤眼比杏眼更加有不可侵犯的威严,往往会让人心生敬意。三角眼,科学的解释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中老年人皮肤松弛以后往往会出现;但在我们的文化心理上这是奸臣的标志,意味着奸诈、凶狠、权谋、毒辣、工于心计等,如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明朝奸相严嵩、《三侠五义》中马朝贤。丹凤三角眼,美而奸诈,王熙凤的这点性格主要例证有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贾瑞迷恋她的美貌,前来骚扰,行为固然可恨,但“罪不至死”;借刀杀人害死尤二姐等——因为吃醋要了两条人命,既然容不下尤二姐,为什么还热情地地把她接到贾府,难怪连下人都说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两弯柳叶吊梢眉

柳叶眉,美女的标志,现代人女性化妆也常用这种眉型;吊稍眉,意味着有决断、处理问题切中要害、大刀阔斧。用在男子相貌上又称剑眉,我们的前总理朱镕基就是剑眉,他从紧缩信贷开始堵住货币进入市场的渠道,对房地产采取釜底抽薪的手段,最终控制房价,令人称快。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集中体现了王熙凤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去宁国府之前就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宁国府的积习:“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这五个方面用现代话来讲分别是后勤管理不善,分工不明,财务开支混乱,奖罚不明,重资历不重能力的评价体系。柳叶吊梢眉,美而有决断。她明确分工、厘清财务、加强管理,威重令行令宁国府面貌焕燃一新。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身材不错,还有一副媚骨,特别是对贾母,百般讨好;可是老祖母对你的行为洞若观火,老祖母是一个从重孙媳妇的身份做到自己有了重孙的女人,早已是世事洞明,不说罢了,“不聋不瞎,不会当家”嘛;你这副媚骨能讨好贾母,却无法讨好自己的丈夫,“哭向金陵事更哀”让你对命运的捉弄无能为力。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粉面含春,八面玲珑,工于心计,善于辞令;虽然着装富贵得都有点艳俗了,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方式还是让人眼睛一亮。

王熙凤被称为女曹操、胭脂虎,这是有道理的,她的狠毒让人恨、她的决断让人赞。

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脸是圆的,皮肤看起来也不错,精气神不错,形象使人赏心悦目。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鬓角和眉毛精心修理过,鬓角齐,眉毛浓黑,可能描过,这是袭人的功劳。

面如桃瓣——脸蛋白里透红,惹人喜爱加疼爱。

目若秋波——秋波多用来指女性,眼如秋水脉脉含情,宝玉的这双眼是否意味着他由于长期呆在“女儿国”已经女性化了?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这个帅哥连生气都那么好看,连怒目而视都让人怦然心动。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脸上护肤霜涂了不少,可能是名牌;吃了不少胭脂,嘴唇上没擦干请。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富贵闲人,整天乐呵呵的,由于处在青春期,喜欢对女孩子眉目传情,晴雯、金钏就是证明,不过他很规矩,警幻仙姑称之为“意淫”。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风流的公子哥,欠的情债很多,在眼角和眉梢都堆满了,虽然你只爱黛玉一人,除了袭人你没对其他人做过什么,但多情就是你的错,还记得走火入魔的尼姑妙玉吗?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种的少女崇拜倾向是真诚的、纯洁的,刘姥姥讲个故事,他担心抽柴火的女孩冻坏了;盯着宝钗的如藕的胳膊出神,被林黛玉嘲笑为呆雁;对了,他还爱吃胭脂,爱看《西厢记》等等:这些在外人看来当然是“似傻如狂”的举动。他见到林黛玉之后真诚表白,“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只当远别重逢的旧相识”;因为黛玉没有“玉”,他觉得不公平“连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我不要这劳什子了”,董一菲老师把摔玉解读为“破碎的冲动”——为了爱情的奋不顾身。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似蹙非蹙的眉尖被被宝玉敏锐地捕捉到,也只有他深刻理解你内心的愁苦,所以赐你号为“颦颦”;罥烟眉,清秀而有亮色,“罥”乃缠绕之意,但“烟”可视可感却无法握在手心,如同你和宝玉的爱情。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似喜,你喜从何来?因为见到了宝玉吗?遇见他是幸运、是苦恼还是灾难?所以只能是“非喜”。虽然眼含深情,可情归何处?列宁格勒勒藏旧钞本《石头记》写作“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我认为这种写法似乎更好,既然前世神瑛侍者对你有灌溉之恩,那么今世就用一生的泪水还他吧。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因病而愁,还是因愁而病?病愁加身,都化作点点泪光,微微娇喘,惹人生怜也让人叹息。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美丽,娇弱。如花容貌,倒影水中,时光定格在这一刻有多好,你不用再去承受人世的苦难了;可是你还得行动,为了寻求一隅安身,感受些许温情,你远离家,寄居在外婆家;你似弱柳扶风般地挣扎着前行,命运待你不薄,让你遇得到了前世的恩人,今生的知己;命运又待你如此残酷,竟然让你们碰上了,然后又残忍地将你们分开。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比干的七窍玲珑心最终吞噬于狐狸精之口,你心有八窍,聪慧甚于比干,能够洞悉了禅机帮助宝玉不至于在佛经中移了性情,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所有的哀愁层层累加让你的病比病西施更甚,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承诺过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宝哥哥舀了另一瓢水,拥抱了另一朵鲜花。可你不忍心责怪他,临死的时候说“宝玉,你好......”,未说出的话多么孤独,随着你的香消玉殒留给世人无穷的猜测。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 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 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

宝玉道:“有如三宝.” 黛玉低头不语.只听见檐外老鸹呱呱的叫了几声,便飞向东南上去,宝玉道:“不知主何吉凶。”

黛玉道:“人有吉凶事,不在鸟声中。”

林黛玉在得到贾宝玉的承诺后,内心一定很喜悦,就连预示不详乌鸦叫声都没有让她多愁善感地流泪,这或许就是爱情的力量,可是宝黛的爱情却是“水自流,瓢自漂”,看似不可分离,却无法长久相守,最终“水止珠沉”——这四个词真是一句谶语。聊可安慰的是,贾宝玉心始终未变,“禅心已作沾泥絮”,他洞悉了缺憾,出家了。这又怎样呢?这种永驻人心的遗憾和心痛让我想起舒婷的一句诗“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第二篇:论述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王熙凤人物形象

古代文学 论述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王熙凤人物形象

一、贾宝玉的形象

1、贾宝玉性格的主导方面是不喜欢读“孔孟之书”特别是不喜欢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对传统人生仕途观念的叛逆。如他喜读“杂书”,不喜欢“八股文章”,称热衷于功名富贵的人为“禄蠹”,“顽童闹学堂”等。

但《红楼梦》还写了贾宝玉“中乡魁”的内容,虽然这是80回后的情节而非曹雪芹本意,但即以《红楼梦》前80回而论,他也并非一概反对读孔孟之书,比如他进过私塾,他还说过“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之类的话。

2、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这是他对传统“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等级观念的叛逆,如“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与小厮“没上没下”,与戏子交往,对兄弟、晚辈不立规矩。当然就文本实际来说,他的叛逆并不彻底。

3、贾宝玉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如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是对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叛逆。这是贾宝玉以偏激形式反映出的追求男女平等的要求,同时表现了人性理想,即他对大观园少女“博爱”,他的女人“三变”论即明证。如为平儿理妆,为香菱换裙,祭祀金钏。

4、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主要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方面体现出了他要“木石前盟”而不要“金玉良缘”,所体现的顺从个人情志与服从现实利益的冲突。如他在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甚至拉着袭人的手把对黛玉的满腔真情都倾诉了出来;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5、但同时还应看到,贾宝玉的性格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而且贾宝玉形象也有缺陷,他生活在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如踢袭人,训晴雯。

还有受作者时代的局限,他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二、林黛玉

1、叛逆的思想和行为

如黛玉从不劝宝玉读八股文章、谈仕途经济,她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而且她与宝玉自由恋爱亦属越轨行为。

2、对爱情痴情执着

黛玉对宝玉的感情是一心相许,以生命相依托,因而有不尽的哀愁情思,乃至猜忌、争吵、嫉妒。她与宝玉既言和意顺,又求全责备,直至误会归于冰释。如林“黛玉误剪香囊”,“宝黛共读《西厢记》”,“黛玉怡红院外悲戚“,“情重愈斟情”,“诉肺腑”、“泪尽而逝”。

3、纯真率直

她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也不会刻意讨好他人,但对待紫鹃,亲如姐妹;香菱学诗,向她请教,她热诚相接;她感于宝钗的劝解,与宝钗赤诚相见。

4、孤高敏感 孤傲高洁;目无下尘,喜散不喜聚,鄙视身外名利,她弃绝尘世的庸俗与浮华、富贵与桎梏,“质本洁来还洁去”。如掷而不取北静王的鹡鸰香串念珠。

敏感尖刻。如对环境的感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对王善保家送宫花的讥刺;恼怒湘云将她比戏子。

5、才华出众 博览群书,过目成诵。且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除此之外,她亦擅鼓琴识谱、谈禅论道,女工虽不常作,可一出手必是精品。特别表现在超凡的诗才,如她的海棠诗风流别致,柳絮词缠绵悲戚,菊花诗技压群芳,《葬花吟》、《桃花行》、《题帕诗》、《五美吟》、《秋窗风雨夕》等作品也都文采斐然、寓意深刻,典故信手拈来,佳句一挥而就。更为与众不同的是黛玉作诗是以心作。那些蕴涵着情思哀怨的血泪之作,就是她生命的寄寓。

6、清灵超逸之美

清秀娇弱之美,聪颖敏慧的灵气,“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身体面庞怯弱不胜”,“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脱俗飘逸之美,忧郁、多情的诗人气质,“神仙似的妹妹”,“风流袅娜”,“袅袅婷婷 ”,“越发出落的超逸”,“年貌虽小,却举止言谈不俗”;“眉间若蹙”,“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三、薛宝钗

1、恪守封建礼教

四德俱全,温良贤淑,委婉内敛。她时常劝谏宝玉读书仕进,立身扬名;对黛玉等人也多有规诫。

2、性格端庄稳重,圆熟豁达 她罕言寡语,城府深严,“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安分随时,藏拙守愚,凡事处之泰然,安之若素。

她处世圆熟,豁达大度,深得贾府上下人心,如过生日悉依贾母所好,扑蝶使金蝉脱壳之计,帮湘云设东道,替岫烟赎棉衣,送礼物不忘赵姨娘,参与理家,施小惠全大体;宽容大度,乃至收服林黛玉。

有时冷漠无情。如她对金钏之死、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的态度。作品中对其衣着素雅,住处素净、服“冷香丸”等描写,都可看作对人物“冷”的个性的暗示。

3、聪慧、博学、能干 诗才出众,如讽和螃蟹咏,夺魁柳絮词;学识广博,如她具有绘画、佛学、医学和养生的知识,懂得当铺经营的规则;能干,如精于女工,善于理家。

4、雍容典雅之美 “容貌丰美”,“鲜艳妩媚”,“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肌肤丰泽”,“体丰怯热”。“ 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林黛玉&薛宝钗 判词

《红楼梦》第五回中林黛玉、薛宝钗合占一首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可叹停机德”,用乐羊子妻的典故,指宝钗深受封建礼教熏陶;“堪怜咏絮才”用谢道韫的典故,赞美黛玉超凡脱俗的才华。她们分别是儒家和庄禅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所以有人概括说,宝钗会做人,黛玉会做诗。

四、王熙凤

1、精明干练

善于治家理财,应付各种人际关系,大权独揽。如协理宁国府。

2、贪婪舞弊

如弄权铁槛寺,迟发月例钱放债。

3、泼辣狠毒

如“毒设相思局”,“借刀杀人”,滥施刑罚。但有时富有同情心,有所顾忌。

4、风趣幽默

第三篇:贾宝玉、林黛玉外貌描写

贾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苦笑,即瞋视而有情。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第四篇:古代文学 论述 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人物形象

一、贾宝玉的形象

1、贾宝玉性格的主导方面是不喜欢读“孔孟之书”特别是不喜欢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是对传统人生仕途观念的叛逆。如他喜读“杂书”,不喜欢“八股文章”,称热衷于功名富贵的人为“禄蠹”,“顽童闹学堂”等。

但《红楼梦》还写了贾宝玉“中乡魁”的内容,虽然这是80回后的情节而非曹雪芹本意,但即以《红楼梦》前80回而论,他也并非一概反对读孔孟之书,比如他进过私塾,他还说过“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之类的话。

2、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这是他对传统“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等级观念的叛逆,如“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与小厮“没上没下”,与戏子交往,对兄弟、晚辈不立规矩。当然就文本实际来说,他的叛逆并不彻底。

3、贾宝玉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如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是对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叛逆。这是贾宝玉以偏激形式反映出的追求男女平等的要求,同时表现了人性理想,即他对大观园少女“博爱”,他的女人“三变”论即明证。如为平儿理妆,为香菱换裙,祭祀金钏。

4、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主要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方面体现出了他要“木石前盟”而不要“金玉良缘”,所体现的顺从个人情志与服从现实利益的冲突。如他在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甚至拉着袭人的手把对黛玉的满腔真情都倾诉了出来;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5、但同时还应看到,贾宝玉的性格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而且贾宝玉形象也有缺陷,他生活在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如踢袭人,训晴雯。

还有受作者时代的局限,他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二、林黛玉

1、叛逆的思想和行为

如黛玉从不劝宝玉读八股文章、谈仕途经济,她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而且她与宝玉自由恋爱亦属越轨行为。

2、对爱情痴情执着

黛玉对宝玉的感情是一心相许,以生命相依托,因而有不尽的哀愁情思,乃至猜忌、争吵、嫉妒。她与宝玉既言和意顺,又求全责备,直至误会归于冰释。如林“黛玉误剪香囊”,“宝黛共读《西厢记》”,“黛玉怡红院外悲戚“,“情重愈斟情”,“诉肺腑”、“泪尽而逝”。

3、纯真率直

她从不掩饰自己的好恶,也不会刻意讨好他人,但对待紫鹃,亲如姐妹;香菱学诗,向她请教,她热诚相接;她感于宝钗的劝解,与宝钗赤诚相见。

4、孤高敏感 孤傲高洁;目无下尘,喜散不喜聚,鄙视身外名利,她弃绝尘世的庸俗与浮华、富贵与桎梏,“质本洁来还洁去”。如掷而不取北静王的鹡鸰香串念珠。

敏感尖刻。如对环境的感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对王善保家送宫花的讥刺;恼怒湘云将她比戏子。

5、才华出众

博览群书,过目成诵。且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除此之外,她亦擅鼓琴识谱、谈禅论道,女工虽不常作,可一出手必是精品。特别表现在超凡的诗才,如她的海棠诗风流别致,柳絮词缠绵悲戚,菊花诗技压群芳,《葬花吟》、《桃花行》、《题帕诗》、《五美吟》、《秋窗风雨夕》等作品也都文采斐然、寓意深刻,典故信手拈来,佳句一挥而就。更为与众不同的是黛玉作诗是以心作。那些蕴涵着情思哀怨的血泪之作,就是她生命的寄寓。

6、清灵超逸之美

清秀娇弱之美,聪颖敏慧的灵气,“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身体面庞怯弱不胜”,“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脱俗飘逸之美,忧郁、多情的诗人气质,“神仙似的妹妹”,“风流袅娜”,“袅袅婷婷 ”,“越发出落的超逸”,“年貌虽小,却举止言谈不俗”;“眉间若蹙”,“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

三、薛宝钗

1、恪守封建礼教

四德俱全,温良贤淑,委婉内敛。她时常劝谏宝玉读书仕进,立身扬名;对黛玉等人也多有规诫。

2、性格端庄稳重,圆熟豁达

她罕言寡语,城府深严,“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她安分随时,藏拙守愚,凡事处之泰然,安之若素。

她处世圆熟,豁达大度,深得贾府上下人心,如过生日悉依贾母所好,扑蝶使金蝉脱壳之计,帮湘云设东道,替岫烟赎棉衣,送礼物不忘赵姨娘,参与理家,施小惠全大体;宽容大度,乃至收服林黛玉。

有时冷漠无情。如她对金钏之死、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的态度。作品中对其衣着素雅,住处素净、服“冷香丸”等描写,都可看作对人物“冷”的个性的暗示。

3、聪慧、博学、能干

诗才出众,如讽和螃蟹咏,夺魁柳絮词;学识广博,如她具有绘画、佛学、医学和养生的知识,懂得当铺经营的规则;能干,如精于女工,善于理家。

4、雍容典雅之美 “容貌丰美”,“鲜艳妩媚”,“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肌肤丰泽”,“体丰怯热”。“ 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林黛玉&薛宝钗 判词

《红楼梦》第五回中林黛玉、薛宝钗合占一首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可叹停机德”,用乐羊子妻的典故,指宝钗深受封建礼教熏陶;“堪怜咏絮才”用谢道韫的典故,赞美黛玉超凡脱俗的才华。她们分别是儒家和庄禅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所以有人概括说,宝钗会做人,黛玉会做诗。

四、王熙凤

1、精明干练

善于治家理财,应付各种人际关系,大权独揽。如协理宁国府。

2、贪婪舞弊

如弄权铁槛寺,迟发月例钱放债。

3、泼辣狠毒

如“毒设相思局”,“借刀杀人”,滥施刑罚。

但有时富有同情心,有所顾忌。

4、风趣幽默 善于辞令,巧言令色。

5、华贵俏丽之美。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第五篇:《红楼梦》外貌描写分析林黛玉贾宝玉

《红楼梦》中外貌描写的经典分析2014-03 一 迎春、探春、惜春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第三个身未长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皆是一样妆束。

这里,迎春、探春的外貌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二人的个性特点。二人都貌美,都养尊处优,但这丝毫没有抹杀她们的鲜明个性。迎春“肌肤微丰,合中身材”,敦厚可人而又平庸无奇,这与探春的“削肩细腰,长挑身材”所表现的出众是截然相反的。“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写迎春的美丽,但这种美丽也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结合小说来看,迎春在众姐妹中确实是很平庸的一个,她稳重但不如宝钗贤淑干练,她善良而不如黛玉灵慧多才。秋爽斋结社,众人做诗,她只能限韵,姐妹们大展才华,凤姐这一形象在《红楼梦》人物群像中尤为突出,她一出场,作者就用这段生动的描写暗示了她的个性特点,而这段描写历来脍炙人口,成为外貌描写中的经典片段。三.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时,他眼中的黛玉便是这样。从总体上看,她具有一种柔弱美,病态美。眉间隐隐笼着丝丝轻愁,似皱而未皱,如有轻烟缭绕,可见她总是心事重重;目中依稀有缕缕渴望,似喜而非喜,常有深情凝驻,可见她总是细腻善感。这样的眉与目配合在一起,该是何等的清丽而凄美!黛玉原是绛珠仙子的化身,为“还泪”而来,所以她的眉目之间凝聚了灵她自甘平凡;猜灯谜时,皇妃元春派人传话说,众人都猜对了,独有迎春与贾环猜的不对,没有赐品,这时贾环心中不快,而迎春却“不以为意”,可见她才华平常,敦厚有余。迎春就是这样一个虽平凡却令人感到亲切的女子。但有时她的敦厚未免过分,流于软弱。本性“温柔沉默”的她,对自己可以处理的事情,竟无能为力。“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段,最能表现她的软弱。当累金凤这一名贵的首饰被偷之后,她独自诵经,丝毫不过问此事,对眼前的罪恶视而不见。司棋被逐一段,她甚至表现得很淡漠。最终,她被迫嫁给孙绍祖,从不反抗的她,被侮辱,被冷落,凄凉地死去。其实,迎春的懦弱,是对现实无奈的一种表现。她的善良在可怕的现实中被撕裂,被践踏,她没有挣扎,因为她太温柔,太憨厚了。这一个性注定了,她不可能像探春那样,尽情地展示自己,只能如未开的花朵一样枯萎在命运的枝头,做一个牺牲品。而她一出场,作者就通过外貌描写向我们预示了她的个性。

探春的身材出众,“削肩细腰,长挑身材,”苗条可爱而又带着惊人的爽利。“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这一外貌也是常人所无的。中国文学中写美人的目光往往是“秋波流转”,“美目盼兮”,仅仅是美丽迷人而已;而探春的“顾盼神飞”,则在秀丽中透出一种英气,一种卓然不群的智慧,这正符合她那种出众的才华与不甘平庸的个性。一个“飞”字写出了她目光的敏锐、灵动,真是夺人魂魄。“文采精华”更好地概括了她的非凡才能与个性。试看书中,探春理家治众之才不在凤姐之下,甚至高于凤姐。她虽不似凤姐那般泼辣,却比凤姐多了文雅与智慧。凤姐病时,她管理大观园,兴利除弊,大胆改革,把园子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胸怀大志,渴望超越男子,干出大事。她组建海棠社,在给宝玉的信中写道:“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她曾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我自有一番道理。”可惜的是,探春生在一个以女性为附属品的时代,这是她的悲剧。但她毕竟让自己灿烂地开放过,展示过。探春的个性,从这一外貌描写中可见一斑。

惜春的外貌描写并未表现出她的个性,但交代了她的年龄,为下文她的命运作了铺垫:贾府鼎盛时,她“形容尚小”,贾府衰落时,她已经长成,在成长过程中,她看尽了繁华,也明白了沧桑,窥破“三春”(元春、迎春、探春)的命运,窥破世态炎凉,最终选择了出家修行。二 凤姐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凤姐是作者笔下著名的文学典型形象。这段外貌描写,仅有三十二个字,就集中体现了她的个性,可见作者功力之深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凤姐的眉目很有特点。首先,她的眉目是美丽出众的。丹凤眼,柳叶眉,本是俊俏可爱的;但加上“三角”、“吊梢”便不同了,它不可爱而有些可怕,在俊俏中透出狡猾之态、刁钻之貌、凶狠之气。这与凤姐的个性是一致的。她在府中是著名的“管家婆”,有“凤辣子”之称,工于心计,善使手段,泼辣凶悍。“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俊美中带着成熟与干练。黛玉与探春都是身材苗条的,但她们的美是纯洁、典雅的美,就像未经玷污的珍珠,晶莹可爱;而凤姐的“苗条”与“风骚”,却是世俗的美,多了几分圆熟和世故。

“粉面含春威不露”,在化着浓妆的面庞上,闪烁着温暖动人的光彩,却又深藏着那带几分险恶的“威”,这是多么形象的一张脸!只有凤姐才会有这样一张脸。在小说中,我们多次看到她“粉面含春威不露”的样子:毒设相思局,把愚昧的贾瑞害得悲惨地死去;弄权铁槛寺,徇私舞弊,聚敛钱财;借刀杀人,使柔弱的尤二姐含恨吞金自尽„„在满面春风之下潜伏着凶狠,在温情脉脉之后暗藏着残暴。同时,不可抹杀的是,凤姐的“威”还体现在治家方面。她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办事爽利,泼辣大胆,这使她在众多女眷中脱颖而出。淡泊无为的李纨,懦弱无能的尤氏,与她相比无不黯然失色。协理宁国府一段最能体现她的管理才能,她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指挥若定,把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由此看来,凤姐本可以是一位令人欣赏的“女强人”,但她卑劣狠毒的一面又令人痛恨。“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句则表明了她特别工于心计,善于逢迎的性格。她见人先笑,但对不同的人,她的笑也不同。对贾母、王夫人,她阿谀、献媚地笑;对宝玉、黛玉、宝钗,她热情、讨好地笑;对尤氏等人,她应付、敷衍地笑;对尤二姐、秋桐,她笑里藏刀,口蜜腹剑。正因为凤姐如此工于心计,所以,她在贾府中八面玲珑,如鱼得水;统治者宠爱她,下人惧怕她、痛恨她。

河之畔的清风细雨,离恨天外的灵晖秀气。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更突出地体现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黛玉天生有一种诗人的气质,柔情似水,忧郁细腻。一身之病是由两靥之愁而起,两靥之愁又因一身之病而生。她深深陷入了与宝玉的恋情之中,用全部心血去爱宝玉,用整个生命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但身世孤苦,寄人篱下,她怎能不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怎能不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进一步写她的愁与病:无事时也有闪烁的泪光,无恙时也有细微的娇喘,可见愁与病已经深入到她的内心,不可医治了。黛玉的愁与病,除了身世原因外,实际上是在追求自由与美的过程中与世俗发生矛盾引起的。在贾府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庭里,宝钗那样的“贤德淑女”受到人们的赞赏,而黛玉生性孤傲,过于敏感,又常常直率地讽刺他人,当然不会得到认可。她高洁的心志不为人所知,她梦想的爱情不被世所容。当她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剧烈冲突时,她无力反抗,只能默默饮下苦涩,日久天长,郁结成病。四 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他叛逆、大胆,追求自由与平等,痛恨世俗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他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这段外貌描写集中了作者的笔力,是所有外貌描写中最详尽的一段。

首先,宝玉的外貌非常出众,俊美得几乎不像一个男孩子。他面容明朗,流光溢彩。月与花本已美丽,而中秋之月,尤为圆润清朗;春晓之花,尤为鲜艳润泽。他的“面”与“色”如此搭配,充满了青春活力,而他的心灵,也正如中秋之月一样纯洁无瑕,他的感情,也正如春晓之花一样朝气蓬勃。“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这里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整齐的鬓发,茂密修长的眉,直率可爱中透出勃勃英气;而红润的面色、灵活多情的眸子,又有几分女儿气,但这并非柔弱无力,这是他过于善良的心灵酝酿出的独特气质,与秦钟的女儿气不同,宝玉的女儿气带着生机和活力,带着不安分的气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不满现实、强烈追求自由的人。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这种奇特而美好的表情,只可能出现在宝玉的脸上。他纯真无比,崇尚青春美与自由美,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他同情女子(上至贵族小姐,下至地位低下的丫鬟)的悲惨命运,“专能和女孩们结交”,正因为如此,他首先领略了“遍被华林”的“悲凉之雾”,“爱博而心劳”。他的过于美好的追求,使他的面庞永远不会被恶劣的表情玷污,永远温和若笑,饱含深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仍然是写他的俊美,但在俊美中带些大家子弟的养尊处优之态。宝玉从小生活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样写是符合他的身份的。“转盼多情,语言常笑”,仍是写他的多情善感,与“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呼应。“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句写其眉目最为精彩:眉间目际,情思飘飞,动人心魄。这里的“风骚”与凤姐的“风骚”不同,这是一种潇洒飘逸、无拘无束的气质,既表现着宝玉的聪颖多才,又代表了他“痴”的一面。他的“痴”,主要表现为用尽心力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爱情、青春、生命乃至自然万物。见花谢便联想到黛玉宝钗等人的衰老,为之叹息不已;得知龄官与贾蔷的恋情便联想到生命的流逝,泪流满面;为晴雯作悼词,感慨昔日的美好时光一去不返;为黛玉而疯狂,从此竟遁出人世,永不复返„„正如警幻仙子所说:“如尔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这‘意淫’,便是对美与自由的欣赏与崇拜,对“钟天地之灵秀,集日月之精华”的女儿们的恋慕。正因为追求自由,宝玉对世俗的功名利禄毫无兴趣,反抗礼教的束缚,故而“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成了贾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叛逆者。宝玉的外貌描写重在写“多情”这个特征,成功地刻画了他的个性。

《林黛玉进贾府》这段文字中的外貌描写,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生动传神,二是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为我们描写人物的外貌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精品。《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中最精彩的一段,其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更是脍炙人口。在作者笔下,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下载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肖像描写的整体性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肖像描写的整体性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贾宝玉林黛玉重要故事情节整理

    贾宝玉林黛玉重要故事情节整理 一 林黛玉 1 误剪香囊袋 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大观园建成,贾政与众清客入园题对额,宝玉一展诗才。众小厮讨赏,将宝玉佩戴......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研究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研究 一部《红楼梦》演绎出一幕幕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共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奠定了宝黛之间纯真的爱情基础,而封建礼教和宿命论以及宝黛两......

    肖像描写

    教学方法:引趣法,回忆法,启发式双边教学法,对比法,研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听过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吗?(展示弥勒......

    肖像描写

    珂赛特体瘦面黄,她已经快八岁了,看上去还不像个六岁的孩子。两只大眼睛,深深地隐在一层阴影里,已经失去了光彩,这是由于经常哭泣的原故。她嘴角的弧线显示着长时间的内心痛苦,教人......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北京考生 这是对孪生小姑娘,一样秀丽的眉毛,一样挺直的小鼻梁,一样水汪汪而充满灵性的眼睛。那位亲爱的妈妈还特意给她们打扮得一模一样:天蓝与雪白相间的小纱裙,各自......

    肖像描写

    画鬼容易画人难 —— “肖像描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人物肖像描写的方法 。 过程与方法:在课堂上感受生动的人物描写,并在过程中掌握生动的肖像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

    ——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看似平淡 实则精妙 ——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之贾宝玉

    教学设计《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之贾宝玉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1.从王夫人和林黛玉的语言中初步了解宝玉。 2.从贾宝玉的行为分析其叛逆的性格 3.结合文本及课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