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叙文写作详略得当
叙事要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详写和略写,以及详略的作用。
2、掌握详略的原则。
3、学会根据写作需要详略互换。
4、根据所学的方法进行修改文章。教学重点:
掌握详略的原则,学会根据写作需要详略互换。教学难点:
根据所学的方法进行修改文章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二、自主学习明确:
(一)、弄明白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详写:就是把主要内容(重点内容)细致地描写出来,详写必须是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完整。
略写 :就是对次要内容,用一两句话、或较简单的一段话,简明地叙述一下。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二者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三)、详略与中心的关系
1、要根据中心定详略。
总的原则是: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详略。
在一篇文章里,详略得当,就能重点突出,更好地表现中心, 增强表达效果。
2、选用详略有“三爱”:
一是,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要“偏爱”,当详写; 二是,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一般材料,要“关爱”,当略写; 三是,对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要“割爱”,舍掉不写。自主学习二:结合提纲,明确详略安排
为了庆祝春节,大家分为幼儿组、青年组、成人组、老年组,举办家庭春节晚会,老师要求以此为素材写篇记叙文,请结合老师提供的提纲说说你会怎样安排这次晚会的详略呢? 提纲: 《“家庭春晚”》的提纲:(一)“家庭春晚”表演的原因。
(二)“家庭春晚”表演的过程:幼儿组表演歌舞,青年组表演街舞,成人组合唱歌曲,老年组表演秧歌。
(三)“家庭春晚”带来的欢乐。
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安排详略,并说明理由。小结:围绕中心安排详略。典型人物详,其他人物略。主要事件详,相关事件略。
得出结论二:根据文章的题目: 教师明确:
(四)、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在落实详写、略写时,有“五看”。一看“文体”: 〖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对人物的“五大描写”(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要详写。
〖记事的文章〗事情的经过是重点,事情的发展、变化,要详写。(叙事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上感情来描述;细节部分要细致描写;感人部分,要写具体。)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写藤野先生的外貌:“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这就是详写。
〖写景的文章〗景物特点是重点,景物特征要详写。(要用恰当的语言,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景物之特点。)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二看“结构”:文章的正文部分,要详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三看“内容的性质”:主要内容,要详写。次要内容,要略写:
1、为主要内容做准备、做铺垫的地方,要略写;
2、和主要内容作对比的地方,要略写;
3、为主要内容作陪衬的地方,要略写。、看戏与归航等情节,略写乡间生活及看戏的原因,这样不仅鲜明地突出了乡村少年淳朴善良、天真可爱的形象特点,也巧妙地交 如《社戏》一文,详写行船代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四看“表达方法”: 描写、叙述,要详写。抒情、议论,要略写。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应当略写。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用墨如泼,抒情的文字则可简笔勾勒。
五看“文题”: 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这个文题,重点是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五、哪些地方要详写, 哪些地方要略写? 哪些地方要详写?
1、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材料,要详写(要敢于放手去写,要细致的刻画,充分地发挥);
2、在写事的文章里,事情的主要片段(能突出事件的意义),要详写
3、在写人的文章里,主要人物要详写;
4、在写景的文章里,景物特点要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
1、次要材料,要略写;
2、一般情节,要略写;
3、次要人物,要略写;
4、议论、抒情部分,要略写;
5、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要略写;
6、铺垫、陪衬部分,要略写;
7、孤立的、点滴材料,要略写;
8、无重大意义的材料,要略写。运用详略时,应注意的事项。
详略不当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平均使用笔墨,均不细写;
二是写人时,主要人物不详;次要人物不略。记事时,主要情节不详;次要情节不略。写景、状物时,主要方面的主内容不详;次要方面的次要内容不略。三是该突出中心的地方,不详;与中心不密切的地方,不略。
四是采用点面结合方法的,“点”上的材料不详写;“面”上的材料不略写。
三、牛刀小试: 练习之一:由略变详
下面是文章《夜访同学家》中的一段: 天很黑很黑,我害怕极了。可是我想到自己对同学作的保证,就鼓起勇气,坚持走到了同学家。分解为三点:
1.到底怎样的黑?黑到怎样的程度?具体情况是什么? 天阴沉沉的,到处漆黑一团,伸受不见五指。我便像瞎子似的,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2.到底是怎样的害怕? 突然,远处传来几声“叽叽喳喳”的鸟叫,我的心怦怦直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可是一不留神,被砖块绊了一跤,我吓出了一身冷汗。3.当时自己又是怎样想的? 我想退缩了,可转念一想,难道我能说话不算数吗?能让同学说我是胆小鬼吗?我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想到这里,我不那么害怕了,勇敢地向同学家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唱电视剧《西游记》里的插曲呢!练习之二:由详变略 换笔芯
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写作业。正写着,笔写不出字了,他拧开笔简,抽出笔蕊一看,原来没水了,想:笔蕊用完了,我要换一支。于是他放下手中一切,站起来,走到放笔蕊的柜子前,拉开抽屉,看见有放笔蕊的盒子,打开,取出一支新笔蕊,盖上盒盖,关上抽屉,回到座位坐下,拿起笔筒,把新笔蕊插进去,又拾起笔头拧上,在纸上画了两下,有水了。他拿起旧笔蕊,站起来,走到垃圾篓边,把旧笔蕊扔进垃圾篓中,又走回座位坐下,又接着写作业。讨论:这是换笔蕊的原生态文。很罗嗦。我们分析这件事,会发现,这件事的经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拿笔蕊,二是换笔蕊。由于要求写‘换’笔蕊,所以拿笔蕊的部分是次要的,可以略写,即把‘他放下手中一切,站起来,走到放笔蕊的柜子前,拉开抽屉,看见有放笔蕊的盒子,打开,取出一支新笔蕊,盖上盒盖,关上抽屉,回到座位坐下,拿起笔筒’这一段话写成‘他拿来一支新笔蕊’就行了。减缩如下:
换笔芯
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写作业。正写着,笔写不出字了,他拧开笔简,抽出笔蕊一看,原来没水了,想:笔蕊用完了,我要换一支。他找来一支新笔蕊,插进笔筒中,拧上笔头,在纸上画了两下,有水了,于是他又接着写作业。
第二篇:记叙文写作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作文一:记叙文写作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明确作文中如何确定详略。
2、使学生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文章。
★小引
在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由法国艺术大师罗丹创作的巴尔扎克雕像。雕像身披宽袖长袍,头部微仰,双唇轻闭,额纹紧蹙,目光深邃,仿佛正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捕捉一个确切的词语。可是,如果看得再仔细些,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断了双手的巴尔扎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的手是被罗丹用斧头砍去的。据说,法国艺术家罗丹,经过长时间的创作,在一个深夜终于完成了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他非常兴奋,连夜叫醒了他的一名学生来欣赏他的作品。这位学生看到巴尔扎克的雕像惊喜地叫了起来:“多美的雕像啊!”他把雕像反复地看个够,后来目光死死地盯在雕像的手上。巴尔克扎那双手叠合在胸前,十分逼真。这位学生不禁连声赞叹:“太棒了,老师,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双完美的手啊!”学生的话让罗丹兴奋的心情一下子消失了,他心中生疑,又找来几位学生来欣赏自己的作品。学生看后,又异口同声地称赞雕像的双手太棒了、太完美了。“手,手,手……”罗丹一边吼叫,一边走到他的工作间,拎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噼里啪啦地砍去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是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是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本来意义。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详写、略写要得当,切不可“喧宾夺主”。
★要素解说
详略得当是写作中处理详略关系的一种方法。写记叙文,不管记叙何人、何事,首先,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一确定,还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去选择材料,做到有详有略地去记叙。详略得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材料的取舍、多少而出现的详略,一是语言上和组织安排上的详略。
所谓“详”即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即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哕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内容主次确定详略
在记叙文写作中,哪些内容需要浓墨重彩地加以叙写,哪些内容只要稍作交代或一笔带过,这不是由材料的多少或精彩程度决定的,也不能凭个人喜好随意安排。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简括地说: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一般来说,详写的内容与中心紧密相关,是应该从“点”上突破的内容;略写则重在用“面”上的内容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到“绿叶衬红花”的效果。如2012年贵州高考满分作文《脱掉鞋套,从头再来》以刘伟的事迹为原型进行故事新编。刘伟的奋斗历程内容应该很多,但作者的巧妙之处在于,抛开其他的努力,只写到儿子把鞋套脱掉,从头再来的场景。这样就把主要的内容通过详写给突出出来了,其他次要的则是略写。尤其是母亲的一段话、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别的孩子能用手弹钢琴,你也可以用脚弹钢琴。是音乐教师的„没法教‟,让你背上了„学不好‟的顾虑。脱掉套鞋,就等于甩掉了这些顾虑,坚定了你自学成才的决心。”读之让人心软泪热。
二、以表达形式确定详略
一篇记叙文内容的详略除了要服从中心的安排外,在表达方式上也颇有讲究。如记事为主的文章中,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泼墨如云,抒情的文字则可淡笔勾勒。请看下面的文字:
十三岁那年,当我再一次回到爸爸的老家时,我的心被触动了。那里有记忆中的农田,雨后,田中自会有“呱呱”的蛙鸣,而且,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它们生活在这一片寂静的林子中,这里有清新的空气,如同梭罗的《瓦尔登湖》一般优雅与美丽。在田园里,手捧这本书,读着里面的故事,我的心中一派怡然。这些故事好像在告诉我,人类真正的家园,便是自然。
这段文字突出景物在文章中的重要位置,细绘了农田的美丽与优雅,而抒情议论的语句只是在描写的基础上一笔带过,可谓详略得当,情景交融。
三、以事理特征确定详略
记叙文往往要通过所记之“事”表现一个中心,一个道理;说理类的文章要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往往要列举一些事例。这里就存在一个“事”与“理”的繁简的问题。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文章要详“事”略“理”,议论类的文章要详“理”略“事”,这是由于文体的不同造成的。同学们在写作中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写记叙类文章,“事”没写多少,却用大段大段的议论抒情来弥补叙述的不足;写议论类的文章,又往往会犯“以叙代议”的毛病,这都是忽视了不同文体对详略的不同要求造成的。当然,“事”与“理”的详略关系还取决于行文的实际需要,总之二者必须协调,做到繁简适宜。如2012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汀州梅花香》的最后部分:
“此地甚好,开枪吧。”你盘膝坐下,笑容温和恬静,一如数年前,你刚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的样子。
汀州何其有幸,从此抱紧了一个坚强伟大的灵魂。
这里作者显然是通过详写瞿秋白的笑容来突出他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形象的立体感非常强,这是“事”的勾勒,最后一句才是“理”的昭示——烈士精神永垂不朽,事与理的详略关系处理得相当好。
四、以语言运用确定详略
详略的表现形式并非看语言文字的多少,写作时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展示语言的丰富性。详写的内容要在“细”字上下功夫。画人物,要血肉宛然;绘景物,要栩栩如生;写心理,要细腻逼真;谈观点,要深刻独特。略写的内容要在“巧”字上努力,或用排比等修辞串起精彩的事实,抒发真挚的情感;或用富含哲理的句子,表达独特的感悟与深入的思索。详略的表达是一种技巧,一种智慧。有时,泼墨如云,文字并无哕嗦累赘之感;有时,惜墨如金,文章却有余韵的幽长之意。详略得当,不仅能突出中心,还能让结构疏密有致,让语言交映生辉。请读下面的文字:
中医在救人的同时,也洗涤了自我的良心。
祖父说:“如今的社会人情淡漠,在有些医院里,医生与护士戴着口罩,病人好像从不曾见过他们的微笑。他们的仪器固然先进,但却冷冰冰,不也少了点人情味吗?”
说着,祖母从里面端出来一碗刚熬好的中药,递到一位病人手中,满眼是关怀的微笑。
我失神,那一刻如沐春风。
这里在语言的运用上,主要是写祖父的语言、祖母的行动,以及“我”的感受。但作者并不是平均使用笔墨,而是详写祖父的言,祖母的行,对于“我”则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但却很好地体现了„„救赎”的主题。
★升格实录
生活中的美
浙江省路桥中学 吴 佳
大自然的美绚丽多姿,有雄壮的山川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灵秀的森林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在生活中同学之情最美。校园里有许多动人的情景,让人难以忘记。有一次,下雨天,我没有带雨伞,我拼命向食堂方向跑去,大雨淋湿了我的全身。这时,一个不认识的同学,马上跑过来,为我撑起雨伞,我们一起走向食堂。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同学之情是世上最美的情感。
在生活中师生之情最美。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伏在教室里,连动都懒得动。班主任老师知道后,为我买来了药,然后送来开水,站在我身边,看着我把药吃了下去。而当我因病遗漏的作业没有做好时,他就特地抽出时间为我补上,不辞辛苦,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
在生活中交警的心最美。还是下雨天,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一拨又一拨的雨水打发时间。突然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在匆匆的车流中笔挺地站着,是那样潇洒。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规范、标准,充满了力度和美。雨帘阻断了我的视线,但模糊中我看到了庄严的警服紧贴在他的身上,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这无情的雨水湿透。汽车前行,他的身影渐渐地变小、远去,甚至消失,但隐约中我还能看到一抹洁白在风雨中舞动,那是路途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在生活中父爱最伟大。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汽车误了点,我看着路边昏黄的灯光而暗自着急。当车一停,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车门,迅速站到站牌下。我四处张望,正在焦急地等待。这时,一辆摩托车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靠近,我一看,原来是我爸爸来接我。我坐在爸爸的摩托车上,感到无比的温暖。经过了一路风雨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回到了温馨的家。
生活中的美有许多许多,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到处都可以看到生活中的美,只要你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美。
★升格指导
这篇文章能够紧扣标题,从同学之情、师生之情、交警之心、父亲之爱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生活中的美,整体思路比较清晰。但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所写的几个方面,作者平均使用笔墨,详略不当,重点不够突出。而在各个事件片段中,大多泛泛而谈,缺少重点描述,缺少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因而使得文章单调、枯燥、乏味。如果做到有重点地叙述,增加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强化画面意识,在语言上再加以锤炼,文章一定会再上一个档次。
★升格新作
生活中的美
浙江省路桥中学 吴佳
自然之美绚丽多姿,有山川的雄壮之美,有草原的宁静之美,有森林的灵秀之美……但那些最美丽的风景都比不上我们生活中的美。
仲夏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瓢泼大雨驱走了一天的燥热,却带来了我的愁绪。我看着一时不会停下的大雨,无奈地叹气。当我打算冲出教学楼的刹那,头顶突然移来了一方蓝天。我下意识地回头看去,是一个陌生的同学正在为我撑着伞。她向我笑了笑,在涌动的人流中,显得如此温和、柔美。雨水沿着失去平衡的雨伞流到她的肩上,淋湿了她单薄的校服。两个陌生的女孩,一把失去平衡的蓝色雨伞,还有郝倾盆的大雨,交织在一起是显得那样的和谐,那是校园里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坐在车里,隔绝了外面世界的潮湿和寒冷,我看着窗外的抽象线条打发时间。突然一个挺拔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在匆匆的车流中笔挺地站着,是那样潇洒。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交通,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规范、标准,充满了力度和美。雨帘阻断了我的视线,但模糊中我看到了庄严的警服紧贴在他的身上,不知是被汗水还是这无情的雨水湿透。汽车前行,他的身影渐渐地变小、远去,甚至消失,但隐约中我还能看到一抹洁白在风雨中舞动,那是路途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汽车误了点,我看着路边昏黄的灯光而暗自着急。当车一停,我便三步并作两步冲出车门,迅速站到站牌下。我四处张望,正在焦急地等待。这时,一辆摩托车上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向我靠近,暗淡的灯光照射在那件有点脱漆的雨衣上。不知怎么的,我的心微微颤动了一下,我的视线也渐渐地模糊起来。我急切地迎了上去,一边喊了一声“爸爸”,一边接过那递过来的雨衣。爸爸回应了一声,但声音十分沙哑,像是被雨水刺痛了似的。我忽然想起,这几天他正感冒、发烧,现在还迎着风雨开着摩托车来接我。我那不可抑制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喉咙一阵哽咽,“爸爸,你……”没等我说完,爸爸便回过头来对我说:“把雨衣穿好,小心被雨淋了。”我的鼻子一阵酸楚,但心里却十分的温暖,我感到自己的心灵一下子被什么充满。两个身影渐渐隐在了黑暗之中,但那是人世间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假如有人问我,最美丽的风景在哪里?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在生活中,在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
★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作者有重点地选择了三幅画面来表现生活中的美:第一幅画面是校园撑伞图,表现同学之间的关心友爱;第二幅画面是交警指挥图,表现交警的忘我工作精神;第三幅画面是雨中接送图,表现父亲对女儿的深切关爱。三幅画面交相辉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生活中的美,让人得到美的熏陶与启迪。同时,作者增加了富有感情的细节描写,具体感人。特别是父亲接送的场景更是详细描写,催人泪下。同时,在语言方面,作者也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和锤炼,使得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启示
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详写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反映事物的广度。同学们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这些都应在写作中引起我们的注意。
★写作训练
以“那段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文章不要少于600字。【解析及写作要点】
从内容上看,今年的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材的内容十分广泛,又有限制。这道半命题作文没有提供任何提示语,要求补题的词语是命题者提供的 “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要求考生从中任意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所给出的词语“日子”,简洁易懂,审题的难度不大,但如果考生脱离自身生活选材,难免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题目的核心词“日子”,决定了选材的内容要注重日常学习成长生活中的细节,要有考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行文中“自我”的缺失,文题的大而空,是导致文章内容失真、虚假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半命题有意识地避免这样的问题,引导着考生从小处入手,从自身角度去思考写作内容。
这道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构思: 1.那段日子,让我很“烦心”。我们是懵懵懂懂的青少年,有些自负,有些不着边际,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我们是不懂事的孩子。可是我们这些孩子的内心又有多少能被家长知晓。这个作文需要搜索自己经历中的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详细叙述,细腻描写,展现自己的成长感悟。2.那段日子,让我很“温暖”。那段日子,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自然现象,此时冬季淡去,春意盎然,有着新生命的气息,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但“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绝不是指四季中的春天,而是要写给自己生命中带来温暖的一件事。这件事的瞬间感受就是从阴霾中走出来,豁然开朗,拂去尘埃,绽放灿烂的笑容,走向美好的未来。3.那段日子,让我很“孤单”。那段日子,你们不理解我。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这是一贯的写作开头,可是这个题目写起来一定是要由眼前的情景引发的,就是曾经有过类似的事情,产生了误解或不愉快,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换位的处境中冰释前嫌,幡然醒悟,走出此境;写作时,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是这篇作文的精彩之处。
4.那段日子,让我很“自由”。那段日子,我很自由。腼腆的孩子内心也有很多对自由渴望,比如你可以主动接近别人,可以在老师面前无拘无束的说话,可以看看你喜欢的书、电视、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运动„„可以能够落落大方,没有任何矛盾的心理折磨着自己,可以在任何场合,说出自己想说的话„„那段日子,是无比的自由,自信的热血流遍了全身,让自己在那段自由的日子里昂首挺胸,幸福在心头。【考场佳作】
那段自由的日子
在那段自由的日子。风声,雨声,读书声。
我轻轻擦拭寂静书架,细细品味着那些给我正能量的文字,慢慢领略着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的灵魂,给自己的精神吸取正能量,给我的心灵留出了一片恬静的自由空间„„
那段日子,我给心灵留出一片自由空间,去感受。我打开书,双手轻翻着洁白的纸张,仿佛已经穿越了数千年的光阴。那是一处崇山峻岭之地,一行人正在享受着流觞曲水的雅趣,其中一位正列坐其次,提笔记录着这兰亭美景,只见他下笔如行云流水,笔墨似轻云之蔽月。他,就是书圣王羲之,他用自己旷达的心怀和流畅的笔墨书写下了千古名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令人敬仰的书圣选择了称病弃官,给自己自由的心灵留出了一片静谧的空间,那里,清流如绸带映衬左右。
那段日子,我给心灵留出一片自由空间,去感触。翻开书,双手摩挲着光滑的纸张,仿佛已经跨越了千许年的岁月。那里一片十余亩的田地,有一位隐士正在采菊耕田,只见他一边挥动着手中的锄头,一边欣赏着“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景致。他,就是“归园田居”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面对黑暗的官场生活,他毅然离开,弃官归隐,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给自己自由的心灵留出了一片安逸的空间,那里,盛开着纯洁的野菊花。
那段日子,我给心灵留出一片自由空间,去感慨。展开书,双手抚摸着如玉的纸张,仿佛已经横越了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那是暗流涌动的汨罗江,有一位白鬓长须的老者在昂首凝视着正前方。他,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矢志不渝的屈原用自己的生命去追求不灭的真理; “身既死兮神似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用自己的坚贞与执着给自己自由的心灵留出了一片广阔的空间,那里,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灵魂。
那段自由的日子,我轻轻擦拭着寂静的书架,细细品味着那些给予我无限正能量的文字,慢慢领略着那些千古风流人物的灵魂,给自己的精神吸取能量,给自由的心灵留出了一片恬静的空间„„在自由的日子里,我留出了一片空间给自己那颗自由的心灵 【名师点评】
1.想象丰富,文情并茂。本文选取书圣王羲之、五柳先生陶渊明、爱国诗人屈原三个极具个性代表的历史人物,将人物自我的认识与本文的中心“自由的心灵留出一片空间”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三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2.结构合理,首尾呼应。文章开头由景物描写转入下文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又与文章开头相呼应,并且照应题目,结构紧凑而又自然;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文章内容新颖,颇具匠心,结构合理,流畅连贯。内容充实,名句、典故信手拈来,自然通达,极富功底。
第三篇:《记叙文的详略得当》教学设计(最终)
《叙事要详略得当》教学设计
执教者:金石滩实验学校 白 杨
2016年4月19日
叙事要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能够完整的叙述一件事或多件事。但是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经常出现“流水账”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欠缺对事件主体部分的详细表达。因此,我打算用一件事的叙述如何做到详略得当以及如何详写突出事件主要部分的训练,来提升学生习作的感染力。【教学设想】
“叙事要详略得当”是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现将此内容用于初一教学,我打算从学生在处理详略关系时出现的困难着手,切实训练一个角度,在学生明确详略概念的前提下,重点训练学生运用某些写作技巧进行详写。【教学目标】
1、了解详略的特点,明确如何确定详略。
2、恰当地运用写作技巧来详细叙事。【教学重、难点】
在了解根据中心确定详略的基础上,学会恰当地运用写作技巧突出事件主体部分。【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个话题:叙事要详略得当。
二、阅读文章、小组交流讨论。
请同学们阅读一篇文章,说说作者围绕中心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叙事的过程中,哪些环节写的详细,哪些环节写的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送你一轮明月
是的,我们又输了。偌大的露天篮球场上仍弥漫着一股塑胶漆味,巨型探照灯强烈的光刺得我睁不开双眼。
坐在寂静的考场,往事历历在目……
我躺在球场上。身旁夹杂着哀怨与欢呼的混音离我时近时远,我悲愤到想永远躺在这里,我绝望到海枯石烂……
五分钟前,这里人声鼎沸,所有人都将期待的目光投向球场,我们在和对方的殊死搏斗中只落后一分了,希望全在这最后时刻!结局掌握在我手里!然而,时间只允许我瞬间出手,当所有观众都屏住呼吸期待着奇迹发生时,我终于在最后两秒投失了那颗三分球!是的,理想似乎很难跨过现实的门 槛。
此时,静谧的环境与充足清新的氧气足够我安静地好好冥想,我们曾在球场上输过无数次,每次被击倒又顽强地站起来。可这次我们又被打趴下,而且趴下得这么心不甘、情不愿!什么时候才能让这样的挣扎显现意义?
突然,身旁发出一阵咳嗽,是父亲。看来他一直陪着蹲在我身边。我无力地扭过头,他马上把手搭在我肩上,眼睛微眯,仰头,指着那棵庞大的香樟树,说:“儿子,你看不看得到天上的月亮?”其时,月亮被樟树纷繁的枝叶枝条遮住了全身,无法看到,我摇头。他小声地笑了,又说:“那么,你能说它不存在吗?”当然不可以!我默不作声地再摇头。父亲突然站起来,迅速从地上捡起一根长竹竿,敏捷地跳上树旁的石台阶,踮脚,伸手,用竹竿吃力地向樟树叶挥去,我十分迷惑,但还是低下头,仍沉默不语。一会儿后,父亲用惊喜的声音唤我,我抬头一看,樟树叶被他一一拨开,一轮明月洒下清辉,我的眼界顿时豁然。父亲用他伟岸的身姿保持着拨树叶的姿势,气喘吁吁地说:“其实,你们和我一样,都在为睹明月而奋斗,只不过我能坚持拨开最后一片枝蔓的障碍,而你们没有。”我似有所悟,继而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我羞愧地站起,抬头挺胸,心中涌起无限感动。
我没有放弃!我没有消沉!在完成功课的前提下,一有时间便到香樟树下练球,虽然那轮明月仍被它遮挡。我的汗浸透上身,哪怕低头俯腰用裤子擦也不在意;我跌倒了,哪怕鲜血渗出了护膝也不停息。烈日炎炎下,我为“那轮明月”挥洒汗水;狂风骤雨里,我为“那轮明月”磨炼意志……
那晚,当我像个熟练老成的炮弹手将最后一球准确无误地轰入篮球筐后,我们终于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我蓦地抬头,那晚的月光格外皎洁,娟然如拭。在如潮的鲜花和掌声中,父亲,那拨樟树叶的伟岸身姿,呈现眼前,犹如天上那轮明月,清亮皎洁。一种抑制不住的情感哽咽在喉:“父亲,谢谢你送给我的那轮明月。”
教师小结:
这篇优秀作文有详有略,层次分明。作者的思绪与情绪在现实与回忆之间转换,在转换的过程中,作者抓住了“详略得当”这个记叙文写作的法宝,从而使文章层次更加分明。因为父亲是“我”由绝望到坚强的关键人物,所以作者详细的刻画了父亲的形象。而球赛只是故事发生的一个背景,一个抒情的载体,一个不可或缺的陪衬,不能不写,所以略写,一笔带过。因此,我们找到了详略的安排依据——要根据文章中心确定详略。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表达方式来确定详略。一般记叙文以叙事为主,所以记叙为详写,议论抒情为略写。
从文章结构上看,文章开头、结尾、过渡段需要略写,而叙事主体部分详写。
三、解决难点——如何详写。
我们平时的作文经常容易出现流水账现象,不够生动,往往因为大部分内容都在一笔带过,而详写部分不够细致,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我们跟这篇文章学一学如何详写?
1、朗读范文第6段,并分析这一段是如何详写的?
2、技巧小结:
(1)交代一笔,引出事件。(2)铺垫一句,自然过渡。(3)刻画人物,关注细节。(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巧用修饰,生动描写。
四、课堂实练。
情景再现:月考过后,我带着成绩很不理想的试卷回到家,心情很沮丧。晚上,父亲(母亲、朋友等)带我去海边散步,给了我很多安慰和鼓励,我又找回了信心。
请同学们思考,这个素材应该如何合理的安排详略?并尝试写出来。
五、总结。详略得当,层次分明 掌握技巧,“慢”说细微之处 有取舍,重详写,出好文。
课后反思:
紧张忙碌的区优课告一段落了,回顾一下自己从选题到正式上课的经历,想给自己留下几点记忆,以作为课程探索之路上的经验与教训,助个人成长一臂之力。
1、勤于总结技巧,助学生顺利成文。
一个技巧的归纳,都是建立在足够的资料查阅及思考的前提之下。虽然这个内容可借鉴的资料并不太多,但总归有可取之处。在阅读完所查资料后,我静下心来总结规律,最后经过一次次修改教案有了最终的写作技巧归纳:(1)交代一笔,引出事件。(2)铺垫一句,自然过渡。(3)刻画人物,关注细节。(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巧用修饰,生动描写。
对于这个归纳,虽然仍有待于斟酌修改,但自己还算是满意的。在我自己的教学班试讲过后,这个技巧归纳一直还在学生写作时候常常提及,至今学生还清晰的记得行文开篇要交代、铺垫,怎么刻画人物,怎么描写细节。因此,好记的技巧归纳的确是助学生作文一臂之力的最佳选择。
2、专一也是一种选择。
对于“详略得当”这个训练角度,大部分授课思路都是在素材取舍上做文章。比如《我的老师》,七件事中有详有略;比如《社戏》,也是有详有略的七件事。但对于初一现阶段的写作要求大多数是记一件事,因此我选了一个切入点,就是如何在记叙一件事的时候注意详略得当。这样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记叙一件事的时候突出中心、主题,更好的提升文章感染力。
3、写作训练是一种坚持。
赛课活动结束后,我自己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写作训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日积月累的坚持。如果能将这一节写作课开发成一系列作文训练,比如:详略得当——描写人物抓住特点——记事的细节描写等等。甚至可以用同一个素材进行不同的训练,或同文异构,同文做不同修改等等。
4、将遗憾化作美丽的回忆。
前不久在省优课上,苏航老师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遗憾何尝不是一种美丽。是啊,每一节课都会有一定的遗憾。虽然我一直在关注时间,前几个环节的进行还都比预期的时间提前完成,但一个不经意的疏忽,却在收尾时草草了事。没能细细的修改学生的练笔,也没能体会到学生写作的精彩。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自己在写作内容的设定上出了问题,给了一个范围太大的练笔场面。出现了教师指令性的问题,导致学生展示的机会太少,至今还觉得有点遗憾。如果将来再有机会,一定会努力回避此类状况。
小树苗接受阳光雨露定会茁壮成长。对于新加入初中队伍的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坚信,在我们庞大有爱的语文大家族中,我一定会不断的收获自己的职业幸福,祝福我,以及每一个有情怀的语文人。
第四篇:写作 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文案例和课堂写作实践的分析,明确文章详略得当能更好地表现中心意思这一重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在写作中要关注材料的详略这一意识,并能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重点难点 1.重点 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2.难点 课堂写作实践的完成与修改指导。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写作练习之前,我们先来轻松的了解这样一个故事。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这就是我们本堂作文课要训练的目标:
二、亮标
1、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2、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课文案例分析,明确详略安排的意义
(一)详略安排的意义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详写好比红花,略写好比绿叶。要使我们的文章美起来这两者都不能缺少。作文材料的详写与略写,都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意思的需要。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要详写;与中心意思有关而又不能不写的材料(照顾到内容的连贯、文章结构的完整)要略写。所以,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具体的谋篇布局的步骤是—定中心,二定选材内容,三定详写略写。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二)我们一起来回顾两篇学过的文章。一篇是刚刚学过的《枣核》,还有一篇是《始终眷恋着祖国》
1.《枣核》一文作者是通过记叙朋友要枣核、种枣核这样一件事,来表现海外游子依恋故土的情感。
(1)那么在这件事中作者详写了事件的哪些内容? 提示:作者详写旧时同窗在美国住地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以及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内容。(2)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者略写了事件中的哪些内容呢?
提示:作者略写的是“我”和这位老人的关系,老人托“我”带几颗枣核的事,以及老人在车站接他的情形等内容。
(3)在整个事件中能够体现出这位海外华人“依恋故土情结”这一中心的是哪些内容? 提示:作者详写的内容。即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内容
2.学生回顾《始终眷恋着祖国》详略安排及作用。可见在我们记叙一件事时,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内容就一定要详写。(4)那作者略写的这些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枣核》不写略写内容我们就无法了解作者和朋友的关系,也不会明白这件事情来龙去脉。可见,这些略写的内容在文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些内容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
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
简括地说: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学生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
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
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这些都应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表现。
四、例文借鉴: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中心是竞赛的紧张、精彩。作者在记叙预赛、决赛时,是否平均用墨;写决赛是不是一一铺陈,局局铺叙。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有名的小球迷。上星期体育老师宣布: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对方。最后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决赛那天,礼堂正中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窗户外边也挤满了黑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姐的把握大一些。”有的说:“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秩序。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加发慌了。试球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水。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一个正手球,发一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5平,6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还喊:“小球迷,加油啊!”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19领先一个球的时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网子,出界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讨论后明确
(1)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的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但由于作者善于剪裁、布局,该密时细笔描绘,该疏时粗线勾勒,文章写得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精彩纷呈,扣人心弦。一是略写预赛、详写决赛;二是写决赛也不一一铺陈,局局铺叙,前两局粗做介绍,第三局细密描述;三是,第三局也不每球必写,前20个球是概写,最后一个球是细描。如果本文不是如此处理疏密详略,而是平均使用笔墨,预赛、决赛、每一局、每一球都写到,那就势必长而单调,多而无味,不成其文,更不用说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了。
(2)一般记叙文在记叙的过程中,可这样安排详写和略写。首先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是整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体现中心思想,需要详写。
五、升格训练。
下面的习作在详略的处理上存在一些问题,请联系全文认真思考后作出评点,然后修改。在双休日里
一周的紧张学习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双休日到了。
星期六早上,我翻箱倒柜找我失踪已久的《汉语成语小词典》。突然,在书柜里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白盒子。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盒象棋。[?1] 这时,老爸走了过来,看到我手上的象棋,说:“儿子,拿象棋干什么?是不是想玩啊?那老爸就陪你玩一盘。”说完从我手中拿过象棋,在桌子上摆起来。我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2] 等我明白过来,刚想解释,又怕伤了老爸的心。[?3] 只好硬着头皮下了起来。这象棋我也有好几年没有下了,好多棋子儿的走法都记不清了。只见老爸紧紧盯着棋盘观察着棋盘上的一举一动,嘴里还念叨着:“下象棋不但好玩,还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渐渐地,我也来了兴致。突然,老爸来了个双枪连环炮,“将军!”老爸说道。[?4]
不知不觉中,我和老爸已经下了半个多小时了,老爸只剩下五个棋子儿,而我还有十个。我仗着人多势众向他攻去[?5]。结果,一不留神,让他的车和马困住了我的大将,大将无处可逃,只好光荣牺牲了。我输了。老爸看着我沮丧的样子,笑着说:下棋不是靠吃别人的子儿,而是靠智慧和技巧,[?6] 明天我们再大战三百回合!评点:
双休日可写的事情很多,本文记叙跟爸爸下棋一事,主题很鲜明,即:下棋不是靠吃别人的子儿,而是靠智慧和技巧。很显然,本文应该详写“我”如何不动脑筋,只顾贪吃爸爸的棋子,最终掉进了爸爸的陷阱,输了棋。也就是说,应该扣住两个关键词——贪吃,智慧。因此,至少应该浓墨重彩写两个细节,一个是“我”,一个是“爸爸”。遗憾的是,全文近一半内容写的是下棋的缘起,另一半轻描淡写地叙述了两个回合的情节:爸爸用连环炮将我的军;我仗着人多势众向他进攻。却没有一处细节描写。如果能写清楚爸爸将军前后老谋深算的运筹帷幄,“我”贪吃棋子时的不假思索甚至得意洋洋,那么文旨的揭示就显得水到渠成了。附升格文:
(一)在双休日里
星期六上午,我跟老爸又摆开了棋局。
老爸首先来了个跳马,我则出动了车,准备大杀一场。老爸不动声色,周密地布置着防御。而我的车早已单枪匹马冲上了前线阵地,所到之处,过五关,斩六将,无往不利。我正暗暗得意,突然听得老爸一声大喝:将军!啊?我定睛一瞧,不知什么时候,老爸的两个车竟然悄悄地逼近了我的老帅,不由得大吃一惊。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的“仕”发挥了作用,总算解了此围。
我长出了一口气,谁知,老爸却不怀好意地嘿嘿一笑,随手一挥,炮又攻了过来。我稳稳心神,仔细想了想,抓起我的马跳前一步,阻住了炮的攻势。好一场苦战!半小时过去了,我越杀越勇,见子就吃,眨眼间,老爸只剩下五个棋子了,而我足足是他的两倍。我不禁狂喜高呼,老爸却始终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只是静思默想着。突然,他的嘴角不易觉察地扬了扬,露出一丝奸诈的笑容——灾难随之降临了,老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一车一马将住了我的帅,而我的众多棋子却远在前沿阵地,根本来不及回救。最好,走投无路的我只好憋着一肚子冤气认输了。
老爸摸摸我的头说:别沮丧。你要知道,下棋可不是盲目地吃棋子儿,而是靠这个!他边说边指了指自己的脑门儿。
之后,几乎每个双休日我都要抽时间和老爸切磋几局,再也不敢逞匹夫之勇了。渐渐地,我也学会了用智慧和技巧。
[1]可直奔主题,不必由“找词典”引入。
[2]爸爸的话不是很明白吗?
[3]解释什么?
[4]这招不易对付,你是如何转危为安的?
[5]上文并没有写“我”如何贪吃爸爸的棋子,此处显得比较突然。
[6]点睛之笔!然而,爸爸的“智慧和技巧”上文怎么提都没提呢?
六、写作导航:在双休日里 1.审题
双休日只是规定了取材的范围,记叙发生在双休日的事,对写作对象是自己或是他人,内容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题目未作限定,均可涉及。2.立意
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写作本题,切忌平庸,切不可记流水账地记叙双休日的生活内容。要注意参与、观察、思考、辨别、筛选、保留有积极意义、丰富精彩的内容。可以表达家庭幸福温馨的主题,可以反映周末里学校学习的主题,还可以是反映社会新面貌、新风尚等积极有益的社会生活。写作单纯故事,主题要单
一、鲜明。3.构思
写作本文,主题确定之后,就是要构思选材,学会“截取法”的运用,截取一天中最精彩的生活场景与时段,截取一件事中最精彩的情节与片段,总之为了主题需要,做到详略得当。4.描写生动,细节细腻,情感真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希望能写出真情实感。
要写出能打动、吸引读者的好文章,还要做到适当的描写与细节,这样会使你的文章更有感染力。5.选材举例
示例一:周末请妈妈教我做煎鸡蛋
情节链条:决定请妈妈叫我做煎鸡蛋(略)→妈妈教我放平锅、倒油、打鸡蛋(较详)→妈妈叫我拿锅铲煎翻鸡蛋的过程(详)→鸡蛋做好后妈妈的夸奖(略)→周末收获或明白的道理(略)
示例二:周末观察蚂蚁趣事
情节链条:在爷爷家旁边的墙角边发现蚂蚁洞,决定去好好观察(略)→抓住一只蚂蚁仔细观察(较详)→回家取肉丁放在洞口静候蚂蚁觅食(略)→仔细观察蚂蚁群体搬食的过程(详)→观察感悟(略)【佳作欣赏】
作业与练习
六、练笔:
1.在双休日里
2.校运会——我们的节日
第五篇:自己的详略得当
叙事要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
1、了解详略的特点,掌握详略的写法,突出文章中心。
2、根据所学的方法进行修改文章。
3、恰当地运用艺术手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围绕文章中心安排详略。
2、处理好详写、略写、不写。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选择详写的方法。
2、在写作中渗透情感,巧妙取舍,揭示主题。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中学阶段语文学科,它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写作指导课,结合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和第二单元的课文,让学生掌握抓住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进行写作是学习关键。好的选材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有极大帮助。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选择恰当的素材,组织语言,准确的表达中心和情感,提高写作能力,是他们必走的一步台阶。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写作基础,通过本单元写作训练,学会围绕中心安排详略,提高写作水平。
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量,对生活也有初步积累,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并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如:学《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自身生活,寻找身边的“阿长”与自己的“《山海经》”;学《背影》这篇课文,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身边亲人的背影,易于调动和激发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筛选和取舍,写出感人的文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今天就让我们结合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学学详略得当的叙事,借此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
二、说一说
1、我们先来看一下例文:请看朱自清的《背影》第3段、第6段,请你数一数,这里一共写了多少件事?这两个部分最明显的区别是?(预测学生表达):第3段写了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谋事、回京六件事,第6段只写了买橘子一件事。(预测学生表达):第3段是略写,第6段是详写。(预测学生表达):理由是:用一段话写许多事是略写,用许多话写一件事是详写。
2、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预测学生表达):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最能表现父爱,触动了“我”的心灵,要详写;而其他的事情与父爱有关,但不是重点,所以略写。
教师点评:看来详写和略写都必须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必须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3、那到底什么是详写,什么是略写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84页。书上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详写和略写,并指明了详略得当的作用和意义,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出重点信息,并把相关内容读一遍。
4.教学明确:详写是对能够直接表现中心的主要材料进行具体叙述和描写。
略写是对虽与中心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的材料概括叙述。
5、让我们继续以这一单元的《阿长与山海经》、《老王》为例,来分析这两课的详略安排和表达的中心,请南半部分的同学来分析《阿长与山海经》、北半部分的同学来分析《老王》。(小组为单位上黑板写写两篇文章的事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写的:她切切察察的毛病、谋死隐鼠、爱告我的状、睡觉摆成大字型、元旦塞橘、讲长毛的故事为我买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学生分析后明确:《阿长与山海经》:略写生活相处的细节,目的是表现对长妈妈的怀念,使人物形象更鲜活真实,为了后文详写买山海经铺垫,进而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欲扬先抑的手法。
《老王》:全文写了4件事(代送冰块车费减半、载我丈夫看病坚决不要钱、为客人改装三轮装护栏,详写的是老王临死给我送香油鸡蛋)。最后这件事中,更见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的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
教师点评: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合理安排详略,就是为了表现和突出文章中心而服务的。
三、难点突破:(引导理解:各种内容的文章详写方法)
请再研读《背影》中详写的部分:(提问:作者如何详写买橘子部分?)(预测学生表达):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父亲买橘子的动作艰难,表现父爱的深沉。
教学明确:详写买橘子部分,用动作描写重点表现父亲的背影,显得生动而又具体,特别是父亲“爬月台”过程的艰难,分别写出他的手“攀”、脚“缩”、身体“倾”的情景,显得真实而富有深情,从而让“我”真正体会父亲的用心良苦,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深刻表现了父爱的深沉、细腻和伟大,我们把这种详写的方法称为“慢镜头特写展示法”。
方法指导:
〖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对人物的“五大描写”(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要详写。如《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写藤野先生的外貌:“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这就是详写。
〖记事的文章〗事情的经过是重点,事情的发展、变化,要详写。(叙事时,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上感情来描述;细节部分要细致描写;感人部分,要写具体。)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
〖写景的文章〗景物特点是重点,景物特征要详写。(要用恰当的语言,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景物之特点。)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
四、我们平时写作文,略的部分都会写,但是最能体现中心的部分有时不会详写,今天就让我们一试身手(发给学生两份资料,分小组写不同的,展示时,不同的小组互相评价。
练习之一:由略变详
下面是文章《夜访同学家》中的一段:
天很黑很黑,我害怕极了。可是我想到自己对同学作的保证,就鼓起勇气,坚持走到了同学家。分解为三点:
1.到底怎样的黑?黑到怎样的程度?具体情况是什么? 天阴沉沉的,到处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我便像瞎子似的,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
2.到底是怎样的害怕? 突然,远处传来几声“叽叽喳喳”的鸟叫,我的心怦怦直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可是一不留神,被砖块绊了一跤,我吓出了一身冷汗。3.当时自己又是怎样想的?
我想退缩了,可转念一想,难道我能说话不算数吗?能让同学说我是胆小鬼吗?我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想到这里,我不那么害怕了,勇敢地向同学家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唱电视剧《西游记》里的插曲呢!练习二:由略变详
《第一次挨打》中的一段
记得有一次,爸爸喝醉了,到家很生气,就开始打人、骂人,就在那天,年少无知的我被爸爸打了。
提示:
1、爸爸在哪儿喝的?喝醉什么样?环境、外貌、神态、语言等。
2、怎样的骂人?为什么打我?爸爸怎么打得我? 练习之三:由略变详
下面是文章《我爱春天》中的一段:
春天来了,小草发芽,花儿开放,春雨滴滴答答的下着,一切都生机勃勃的样子。
提示: 运用恰当的修辞,描写春天的花草。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
具体方法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尽量使过程具体化、细致化;运用修辞格,增强生动性。
学生写完,先同桌交换互评,然后起来展示,同学互评。
五、会详写之后,让我们在加深难度练习。请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出自己作文的主题,并将使用的材料列出提纲(如使用哪些事例)。说明那些材料会详写,那些略写。
提示:可以集中写一位牛人,用几件事表现它突出的某一点,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位牛人只写一件事。
写后展示,生评、师评。
六、作业:将课上写的《晒晒我们班的牛人》的提纲,进行扩展,注意从人物描写的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方面对突出中心的事件详写。其他的材料略写。完成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