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人物专访(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06:1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写人物专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写人物专访》。

第一篇:如何写人物专访

如何写人物专访

人物专稿的结构

人物消息基本上还是采用消息的写作方式,即“倒金字塔”。人物专稿则不一定,需要根据主题的要求来安排结构,新闻由头(引子)一般不放在导语中,穿插在中间。一般而言,它的结构不外乎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结合式这几种。

(一)纵向式。它以时间为顺序,展现新闻人物在某个阶段或某个事件中的体验和经历。这种结构线索单

一、清晰,便于读者了解新闻人物的经历,是人物专稿中经常采用的结构。但这种结构也并非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像流水账似地记述新闻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按时间顺序来选择材料,时间顺序也并非一定按新闻顺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如介绍萨达姆替身一文,先交代奥马尔逃亡莫斯科,然后按时间顺序交代他如何成为萨达姆替身和随后的经历。

(二)横向结构,也就是并列结构。根据主题需要,可从各个不同侧面或故事介绍人物,如《为克格勃主席开车》一文,就是以勃列日涅夫借火、亲历刺杀等几个小故事将人物的经历一一展开。也可以像《独联体国家领导人的子女们》一文那样,在同一主题下,将若干人物的事迹或故事组织在一起。横向结构可以增加报道的深度,增加人物的立体感。

(三)横向和纵横结合式。即按时间顺序和主题侧面两条线索安排材料。时间为“经”,主题侧面为“纬”。《旁人眼中的布莱尔》一文就是这一结构。作者巧妙地将时间和主题侧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兄长、同学、邻居、同僚是不同的侧面,代表横向,同时他们的叙述又分别反映了布莱尔不同的成长阶段,隐含着纵向结构,条理十分清晰。

一位记者可以对人物专稿的写作方式和稿件结构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旦编辑或者主编安排他去采访一位音乐家,他忙活了个把星期,待落笔的时候却仍可能抓耳挠腮,最后写出这样的文字:“某某先生,某年出生在某国某地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从小就酷爱音乐。4岁那年,父母倾其所有给他买了一架钢琴,他好喜欢啊。父母又给他请了教师,从此他每天坚持练琴几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拿这样的稿子去交差,这位记者自己都会觉得写得很差。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还是那句老话:采访是写好新闻报道的前提,记者的采访不够深入或者说不恰当。

在人物采访中如何提问

人物专稿的采写大多需要与名人面对面,进行“近距离交流”,这是它的特点之一。记者的采访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向受访者发问,引出其心声,然后用写成的文字去感染受众。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关键。既然提问如此重要,我们在这一节就着重介绍在人物采访中应该如何提问。

(一)揣摩读者的需要。现在电视的访谈节目在世界一些国家风行,而不少节目并没有吸引住受众。为什么?因为受众想知道的事情,主持人迟迟没有发问。所以,请记住,在采访时,记者是代替读者、观众向被采访者提问。因此,揣摩读者的需要是提出恰当问题的第一步。

(二)提高质量的问题。在人物专稿中,受众最关心的是“为什么”,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是怎样想的?他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比如,受众想知道福斯特得了帕金森氏症后是否抱怨生活对他不公平?他的家人是怎样对待这一变故的?又如,布莱尔青少年时代是什么样的?是什么使他走上政坛?成为政要前后他对家人的态度是否有变化?受众希望得到的回答是深层次的,是动机,是原因,而非停留在何人做了何事的层面上。只有高质量的提问,才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因此,你的问题必须提炼,需要提高质量。有人将记者的提问比作敲钟,大钟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因为敲击得法。

何为高质量问题?就是关键性的或者说尖锐、敏感的问题,同时它又最能体现受访者特性,有别于他人的地方。比如为领导人开车,安全最为重要,这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和办法?有没有些惊险的经历?有经验的记者在提问题时,有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时旁敲侧击,迂回包抄。具体采用哪种办法,需要根据受访者的情况,因人而异。

有时受访者回避或不愿意回答一些问题,记者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关键问题要紧追不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著名记者华莱士被称为这方面的“高手”。他曾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迫使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承认拥有秘密警察。

华莱士:陛下,听说你有一支世界上最残暴的秘密警察部队,叫“萨瓦克”。有报道说,这支警察部队的暴行包括朝人们的肛门里插玻璃瓶,甚至在丈夫的面前强奸他们的妻子?

巴列维:听说是插碎瓶子。

华莱士:为什么巴列维王朝的警察用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同胞?

巴列维:我首先要说的,这是荒唐的,这是不真实的,我对你提出这个问题感到吃惊。

华莱士:美国许多新闻机构已经报道了。

巴列维:我们的警察没有必要那样干。我说我们的警察与世界上的警察一样,是有经验的,讲道理的。

华莱士:那为什么你要拥有像“萨瓦克”那样的秘密警察呢?

巴列维:为什么不要?哪个国家没有秘密警察?每个国家都有。

对关键问题,可以像华莱士那样紧追不舍,也可以先将它放在一边,回过头来再提出来。或者换一个角度来发问。

(三)问题要具体、明确。由于采访名人,一般时间有限。记者的问题最好具体、明确。漫无边际的问题让被采访者无从答起。比如,在采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时,问“你认为联合国应该在国际上发挥怎样的作用?”不如针对当时的形势,问“你认为联合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前者让人三言两语讲不清,后面的问题,回答起来容易得多,而记者也容易从中得到你所要的东西。

一般来说,采访名人都会被要求事先提交一个采访提纲,有时受访者会对这些问题作书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当面采访时,记者就不要再就提纲上的问题发问,而应抓紧时间提一些新的问题。有时受访者只回答提纲上的问题。这时记者一定要设法控制采访的主动权,时刻想着自己采访后要写一篇人物专稿,而不能让受访者就某个他愿意回答的问题说个没完没了,而将其他问题搁置一边。

(四)提问时最好提一些开放式而不是封闭式的问题。比如向安南提问“你认为联合国可以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吧?”这就是个封闭式的问题。他可能只回答“是”或“对”。而如果你这样问“你认为联合国将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发挥怎样的作用?”那么他就只好具体回答A、B、C、D哪些作用。这就是记者需要的答案。

(五)把握提问的时机,想方设法使受访者道出他们未向外界透露过的事情。这非常需要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提炼出这些高质量的问题。还是让我们先到资料室去吧。在那里好好熟悉熟悉采访对象,并不是初出茅庐的记者需要这么做,即使像法拉奇这样的采访人物的行家里手也说,每采访一个人物之前,她总是要用几个星期作准备,其紧张程度“简直就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她总是设法找到大量有关被采访者的书籍或材料,认真阅读并作笔记,写研究心得。这样做使采访者成了她未见面的“熟人”,而到真正面对面采访时就能抓住实质性问题。法拉奇曾说,每一次采访经历“就像在戏剧演出中一样。我事先会准备一些问题,但有时也会跟着感觉走。我设置悬念,然后如剥茧抽丝般慢慢解决”。

华莱士曾这么介绍他的采访经验:“首先记者要阅读有关被采访者的材料,听一些录音或看一些录像,然后才有心思坐下来准备问题。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至少在准备好30或40个扎扎实实的问题以后才去采访。我通常的办法是,在本上先写出100个问题和所有经过研究琢磨以后我心中想到的一切。然后我开始把这些问题分类,如采访巴列维国王,我就把100个问题浓缩到了50个,分成八九类,如权力问题、贪污腐化问题和年龄问题等。等到我真刀真枪采访时,我可能只用50个问题中的十一二个。”

他说:“其实准备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训练。这样,我从掌握的大量材料中,对被采访有更深的了解。如果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有材料,有内容,能把我们引向更有内容的方面,那就更好了,这就需要随机应变,临场再想一些题目。但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临时是很难提出好问题的。”

谈到他为采访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所作的准备时,他说,“我读了许许多多有关邓小平的书籍和剪报。此外,我还同一些见过邓小平的人交谈,了解邓的性格和特点。然后坐下来,苦思冥想,准备50个问题。由于我们只有一个多小时采访时间,翻译就用去一半,许多问题我没有来得及问。邓小平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我想再次采访他。”

中国文艺界有句很形象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用在采访上也十分适用。充分熟悉采访对象,至少要知道他最重要的特点,就便于记者制定出采访的主题和提纲,向被采访者提的问题也就随之提炼出来了。记者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将它们写在采访本上,到时候依次发问。有时在采访过程中会发现更好的角度和主题,可以及时更改和补充。

曾有记者将未作适当准备就进行采访的记者比喻为没有领航员的飞行员在开飞机。他们也可能到达目的地,但盲目飞行毕竟不是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没有准备,有时会使记者提出一些被受访者认为是愚蠢、可笑的问题,采访甚至会因此而搞砸。被新闻系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引用的一则采访轶事,说的是世界名片《乱世佳人》在纽约复映时,一位记者去采访因在片中饰演郝思佳而获奥斯卡奖的女明星费雯丽,劈头就问“你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反问道:“你看过这部影片吗?”“你看过小说《飘》吗?”记者答:“都没看过。”于是,费雯丽说:“那就不必谈了。”

尽管记者为采访作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还须准备应付意外情况。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和私下见面时的表现可能是大不相同的,有关他的书面材料和他本人的真实情况也可能大相径庭。某人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不等于他私下里不会傲慢无礼,难以接近。以往报道或传记中说他风趣幽默,善于表达,面前的他可能却是谨言慎语,沉默寡言。这时记者准备的问题也许派不上用场,那就需要你临场发挥了。记者对他背景的了解还是会有助于从其它角度去接近他。

有一些采访小技巧对一些初入门的记者会有帮助,比如如何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拉近你同受访者的距离。法拉奇就常采用对方和自己经历或亲朋中某些人的共同之处展开话题。她在采访邓小平时,就是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的。

邓小平:我的生日?

法拉奇: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你的传记中知道的。

邓小平:既然你这么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该祝贺我啊!我已经76岁,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拉奇: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的年龄,他会打我一巴掌呢!

邓小平: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父亲说的,是吗?

这段对话,气氛多么轻松和谐。从祝寿开始,又说到自己父亲,还对76岁做了巧妙的解

释,为采访创造了一个十分融洽的开端。一个好的开端很关键,它给被采访者一个估计记者的机会。前几分钟往往决定了整个采访的基调。

此外,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职业、爱好有所了解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对方话匣子的钥匙。美国著名赛马骑师阿卡罗向来被新闻界认为是难以撬开嘴巴的“闷葫芦”,但记者利布林的一个问题却使他不仅开了“尊口”,还滔滔不绝地谈了一个小时。利布林问“你左脚的马镫比右脚的高多少?”阿卡罗觉得利布林是个内行,因为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为克服圆形跑道上的离心力,两个脚镫的皮带不能一样长。阿卡罗认为,找到了知音,于是就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并认为同他交谈很痛快,不必一边谈一边对所有问题作解释。

当然,对付阿卡罗这样的“闷葫芦”要找到匹配的钥匙,但有时也会碰到滔滔不绝的健谈者。美联社记者威廉·瑞安谈到他的采访经历时说,他有过一次听“独白”的采访,那次是采访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我刚提了一个问题,他就接连不断地讲了4小时”。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他的话与记者所想了解的主题无关,而且也没有什么新意,那么记者就要用一个其他问题,不露声色地打断他,把他的话头引到记者需要了解的问题上来,因为自己毕竟不是来听他演讲的。

记者在整个采访中必须牢记自己是来工作的,采访结束后要写成稿子。所以要考虑被采访者说的这些内容是否已构成一篇人物专稿所需的材料了?还需要补充什么?他的这些话能否引用在文章里?

最后要提醒的是,在结束采访时最好要将事实、数字和引语核对一下。同时当你收起笔记本和录音机时,你的耳朵还不能休息。采访对象这时已经放松自己,也许会在这时说出一些关键性的话。许多记者就是在结束采访后与采访对象一起喝咖啡时,搜集到最有价值的材料的。

人物专稿写作与写其它体裁的新闻有所不同,其它新闻体裁,记者一般是不能直接出面的,也不能直接发表议论。而人物专稿则不同,记者有时需要直接走上前台,发表看法,作出评价,更多的时候需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容貌、衣着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描写场景来烘托气氛。这里,顺便提一下采访中注意观察的问题。

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美国《时代》周刊)

每当提到他时,世界各国报刊最常用的形容词是“骄狂顽固”、“老谋深算”。

……虽然这并非第一次同他见面,但却是第一次正式采访他,第一次就近将他打量。只见他身材矮小,上躯前躬,面皮松弛,显得颇为谦恭,一头散乱不整的白发,一套有点发皱的西装,看上去有点土头土脑,憨态可掬。

这是一位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介绍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文章的开头两段。一开头交代西方报刊对他的评论,紧接着就是自己的观察。作者写这段观察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告诉读者沙米尔长什么样,而是想通过反衬来制造悬念,沙米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让读者随着他采访的深入得出结论。

在该文中还有一段对沙米尔办公室的描写,也来自记者的观察:

在沙米尔的办公室里,倒是有一件东西引起我的注意。那是在他落座的沙发背后的墙壁上,非常醒目地悬挂着一帧彩色人物画像。画像是用粗线条勾勒而成。画中人是一位头发稀疏、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画像同沙米尔的办公桌遥遥相对。沙米尔办公时,画像抬头可见。显然,画中人是他所崇敬、怀念的人物。他是何许人?后经了解,他叫泽伊夫〃雅博廷斯基,是本世纪(20世纪)早期的著名犹太复国主义政治家,沙米尔少年时期参加的“贝塔”组织(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青少年组织)的创建者。物换星移,时过近60年,沙米尔仍对他念念不忘。从这里,我们似乎也可窥见现在身为政府总理的沙米尔的一点心迹。

记者希望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加深读者对沙米尔曾是个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这一背景的理解,从而对他现在的政治态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有的西方记者为使自己的报道更具现场感,常到被采访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景中去采访,有时确能采集到很生动的素材,但有时也会做过了。前美联社记者彼得·阿内特曾说起过他的一次采访败笔。他到柬埔寨采访西哈努克亲王。他随西哈努克来到稻田。西哈努克脱去外衣,穿了背心同农民一起挖土。“那情景确实动人”,阿内特说,“但事后一想,我什么重要材料都没有从他嘴里得到”。

在通讯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电话、网络采访是高效和极为有用的。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采访几乎应是所有记者们应该掌握和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不仅节约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时间,而且可以扩大记者的交往范围,有的名人不一定愿意接受当面采访,但他也许愿意在电话上或通过e-mail回答问题。

因此记者应当像准备进行面对面采访一样事先做准备,一样注意礼貌,并应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和服务的媒体,让对方知道你想得到的信息将供发表。在进行电话采访时应当特别注意:

1沉稳、清晰地说话,不要提过长问题; 2把尖锐的或使人难堪的问题放在最后。

同时不要奢望能在电话采访中得到很多信息,一般电话采访只是为了证实某些事实或取得一些引语。

网络采访更灵活、方便、快捷,有时还能得到更多的详细的资料性的东西。

但是有些记者认为,用这种方式进行采访也有一些缺陷,比如他们不能观察采访对象对问题的反应,也无法观察采访对象的神态、衣着、显著特征和其他个性特征,因而在勾勒人物肖像时就少了这一笔。同时有人建议在使用通过网络采访到的材料时需要多加核实。

总而言之,采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素材,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

第二篇:人物专访稿

照片说明:

郴州太阳能市场的拓荒者 湖南空气能行业的倡导者 中国热泵商学院“特约讲师”

湖南省建设厅特约节能专家,参与了“湖南省十二五太阳能建筑节能规划”的研讨

郴州市洁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盛全

人物专访稿:

一、《郴州建材装饰》:何总,您好!欢迎做客本刊10月刊《行业精英》栏目,作为郴州一位11年从事节能环保产品的领军人物,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发展历程吗?

答:客观地说我们在郴州引领了四个行业,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用四个阶段来概括: 1、1999年—2010年为太阳能发展阶段:经营品牌:清华阳光太阳能。1999年从5块钱起家开始做,在这十年当中①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代理商”;②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代理商”;③2008年清华阳光全国中期代理商会议放在我那里召开。④2009年销售业绩排名全国第8名被评为“全国十佳代理商”。2、2004年---至今为空气能行业发展阶段:经营锦江空气源,2003年,当时空气能刚刚从欧洲引进不久,全国都没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空气能,但我很幸运,由于做太阳能的业绩很好名声在外,所以第一时间就有当时起步最早的厂家来找我。虽然业绩不太好,但一不小心每年都进入了公司前十名,并荣幸被公司董事长聘为公司顾问。现在,我们的销量在全国可以排到前5名。目前,郴州的空气源有60多家,但我们的市场份额占了30%以上; 3、2011年3月至今:把真正的变频空调----世界第一品牌:日本大金空调引进郴州,成为了郴州第一家大金空调专营店,从此我们将引领变频空调行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4、2011年 6月至今,为节能热水工程发展阶段:我们成功的代理了湖南省建设厅的科研成果---九省热水系统,该系统主要利用建筑余热来制备生活热水,热效高达800%以上,可以保证冬天不需要电加热,年平均能耗≤13度电/吨水,每年可为甲方节省九个月的运行成本,故此得名。该系统主要是为五星际酒店和3甲医院提供完善的热水解决方案,所以又叫“五星热水系统”。恰逢7月份市政府下发“取缔燃煤锅炉专项行动”,现我们正在积极配合政府的这项专项行动。

二、何总,那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节能环保的行业?或者说你能谈谈推广节能产品、提供节能服务对社会及人类的意义吗?

答: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没有选择的,就象我当初选择做太阳能一样,但我通过做这一行,已经深深的爱上这个行业,并准备把它当成毕生事业经营下去,理由:

1、大家有没有看过美国灾难科幻片《2012》,虽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人类确实正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作为一个地球公民,每个人都有责任义务去保护和拯救我们的地球母亲。

2、随着人类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生态平衡日益恶化,工业废气排放日趋严重,地球表面温度正在逐渐上升,冰川正在熔化,海面在上涨,地球母亲正在发烧。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大范围推广空气源产品和技术,恰恰可以高效能地吸收大气中的热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控制地表温度不断上升的危险。

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常规能源也已经日趋枯竭,能源危机已经为我们亮起了红灯,作为一种比较高效能的可再生能源——空气源、太阳能,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和许多发达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鼓励政策激励大家来使用太阳能、空气能。《可再生能源保障法》、《中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申报》。使用空气源、太阳能已经大势所趋,是解决能源危机最立竿见影的途径。

4、推广利用太阳能、空气能表面上是在做生意,但这个生意跟做其他的生意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一项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功德无量的事业,我们每推出一台可再生能源产品,就相当于我们又为社会做了一份贡献。我经常跟郴州的领导开玩笑说:如果郴州要评选什么做出杰出贡献奖的经济人物的话,一定得评我。为什么,因为我为郴州带动了太阳能、空气能这么一个行业,并在郴州推广节能产品一万多台,按每台每年节约1000元电费算,我每年为郴州创造的效益为1.1亿多元,节约用电近2亿度。这当然是我一厢情愿的事。

三、听得出何总您是个很有使命感的企业家,请问洁能科技公司的理念和使命是什么? 答:任何一个企业和老板,如果没有使命感了,那就是他的企业关门的时候。我们的理念很简单,一句话:“节能造福,科技为本”。我们的使命是: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我们的口号是:全心全意为广大自己掏腰包为国家买环保的这些爱心仁士提供最真诚的服务!

四、能请您谈谈你的企业是如何定位的吗?

答:首先我们只做一个行业:节能环保行业;但我们经营的必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最顶极的节能领导品牌。这就是我们着着领先,出奇制胜的秘诀。

五、请问您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答:

1、计划在2012年成为郴州市第一家在国家发改委备案成功的全国节能服务公司之一,具备做能源合同管理的资格,为企业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2、2011—2015年,我们正在探询一种能真正解决售后服务问题、推动营销大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必能帮助所有同行业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快速发展。3、2015年—2020年,争取把公司做成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节能服务公司之一。

六、现在郴州市政府已经下文“坚决取缔燃煤锅炉和窑炉专项行动”,请问贵公司有什么准备和举措吗?

答、首先我们热烈的拥护和欢迎市政府做出的这项英明决策,这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场及时雨;同时我们也已经在积极应对,已与十多家需要改造的单位有密切的接触,其中郴州最高档的两家酒店都已经在走程序了,不久将启动合作。总之,我们准备借政府的东风,把九省热水系统推广好,为所有需要改造的单位打造最节能、最舒适的、最安全的热水系统,引导郴州热水工程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人物专访 格式

人物访谈

一、台湾一周游人物访谈

访谈时间:2013年6月5日

访谈方式:网上访谈

访谈人: 被访谈人:

被访谈人简介:厦门理工学院 数字创意学院 闽台合作生,于2013年五月在台湾铭传大学参观学习一星期.访谈内容:

1、问:可以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你们在台湾的行程安排吗?

2.答:5.17 我们到达了台湾铭传大学,我们受到了台湾学生的热情接待,5.18 参观新一代设计展、信义商圈、信义诚品、台北101,5.19 参访台北市立美术馆、参访华山艺文中心、西门町踩街,5.20,21,22教学观摩,最后一天我们参访故宫博物院、参访当代艺术馆,大致的行程就是这样的。

2、问:哪些景点让你至今记忆犹新呢,答:要说道印象深刻的话,应该是这两个吧,信义诚品、台北101,因为诚品书店已经成为台湾的一种文化景点,里面的装潢温馨典雅,有舒适的座椅供读者休息阅读。诚品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经营书,各种文化创意的产品、诚品讲堂、咖啡店也都落户在此。台北101作为台北的地标建筑,现属世界第三高建筑。从5楼直达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7秒,电梯攀升的速度为每分钟1010米。右图是从89楼俯瞰台北市夜景。观光门票500台币,到达89楼可以领取旅游导览器,为观光客讲解不同地段的典型建筑物。

3、问:如果现在你的同班同学都过去了,让你做导游,你会带他们去哪些地方游览呢,为什么呢。

答:因为我们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嘛,所以我想同学们应该会对创意类产品比较感兴趣吧,首先我会带他们看一个设计展,新一代设计展自1982年开办至今已经成为全世界以学生为主的最大型之设计展览,是展现设计教育成果的最佳场域。今年以“美梦 成真 Have a Sweet Dream“为主题,展览充分体现了交流与互动,并达到 协助厂商及设计公司发觉优秀的设计新人的目的。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华山艺文中心,前身为“台北酒厂”,为台湾台北市市定古迹。在1999年后,成为提供给艺文界、非营利团体及个人使用的艺术展览、音乐表演等文化活动场地。我们前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台北各高校联合举办的“Maker Faire”活动,观赏了台湾各高校的创意产品设计,活动极富互动性。相信我们的同学们会喜欢的。

4、问:现在人旅游啊,都会注重消费性价比,据说台湾的物价不低,那么有哪些价位适合我们学生去的地方呢?

答:西门町吧,是一个很繁华的地方,学生很多都在那里玩,西门町位于台北市万华区东北方,是台北西区最重要的消费商圈。它的街区文化非常丰富,有年轻人的街头表演,丰富的商品,特色小吃。物价不敢保证很低,但是至少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吧。

5、问:还有什么好地方推荐吗,比如不要门票的景点。

答:我认为 白天的话可以考虑去淡水老街、渔人码头,淡水老街,集美食、小吃、老街为一身的中正路,近年来更因不少古董店及民艺品店进驻,也营造出民俗色彩与怀旧风味。渔人码头,坐船可以到达,有著名的情人桥和木栈道,堤岸咖啡,现在也正在发展成为一个

文化创意渔巷。算是必去的一个地方在我看来。晚上的时候可以考虑去看看 6.问:最后你还有什么要和我们分享的吗?

答:台湾是个充满着人文气息的地方,不仅好玩的地方多,美食也很多,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大陆的同学都能来看看我们的小台湾。

结语

台湾之行,让我们的同学收益颇丰。台湾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好山好水好吃的。如果你真在筹划着一场旅游,那么就别犹豫了,选择台湾吧!

第四篇:人物专访

洪建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

泉州,这一片神奇的热土、传奇的福地,充满梦、追求、理想,多少人在这儿启航、激进、超越,或者堕落、蔑视、不屈,用不同的方式缔造传奇故事、演绎精彩人生。

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走来的泉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泉商;今天,借力改革开放的风帆,新一代泉商正向我们这个新时代款步走来。

申鹭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建城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以实干家的风姿,新思维、大手笔,竭力探求创新之路,以其睿智和执着书写了中国水暖卫浴产业的辉煌篇章。

扎实前行,从业务员成长为行业领航者

初识洪建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洒脱、豁达、从容,和新生代泉商特有的机智、激情和活力。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从十七岁投身商海,在变幻莫测的市场大潮中摸爬滚打,磨练了他的性格,铸就了他独有的路子正、步子快、点子多、胆子大、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气魄。市场就是他的课堂、他的老师、他的大学。他的学识、能力、胆魄、品质和自信人格,以及经营管理理念都是在市场中学到的。

1973年,洪建城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他家祖辈从事水暖行业,水龙头就是他童年的玩具。1990年,年仅17岁的洪建城跨出校门,踏入申鹭达集团前身——鹭云工业公司,开始了艰辛的推销工作。他背起水龙头走南闯北,走遍了全国的城乡和村寨。凭着一腔年轻的热血,洪建城深入市场调研,了解市场情况和客户需求,为公司决策层提供了市场第一手信息。在此期间,他参与了“陶瓷片密封水嘴”的研发和国家标准制定,为我国水暖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998年洪建城奉命组建申鹭达集团公司。他从最基础的操作工做起,先后担任车间组长、主任、生产副总等职务。不论在任何岗位、任何场合,洪建城从不以“小老板”自居,而是刻苦学习专业,虚心求教,积极向师傅和同事学习行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他任人唯贤,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敢打敢拼的管理团队,营造出开放、公平、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2003年集团公司成立“上海申鹭达卫浴设备有限公司”,洪建城担任上海公司总经理。他不负众望,以上海为中心,迅速向全国市场辐射,掀开了申鹭达集团在全国市场布局的崭新篇章。2007年申鹭达集团创办华辉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申鹭达卫生陶瓷产品,洪建城再次负重前行担任总经理,并兼任申鹭达集团公司副总裁、营销总监。至此,申鹭达已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水暖卫浴产业集团。

凭借着祖辈赋予的冒险精神、闽南人经商的禀赋、过人的胆识,经过20年不间断的磨砺和累积,洪建城迅速成长有社会责任感的、经验丰富的行业精英人才。在父辈的组织协调下,通过他的推动,终于把申鹭达品牌

1培育成“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绿色水龙头、中国科技名牌500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500强”企业。

谈起创业成就,洪建城动情地说:感谢我的父亲,是他朴实和敦厚的品质,坚韧、谦逊、永不服输的性格感染了我,培育了我的事业责任感、创新意识,使我具备了较好的团队管理和组织能力。也感谢申鹭达的团队,他们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给了我创业的激情、动力和高度敬业的品质。

与时俱进,站在国际视野上不断创新发展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卫浴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几乎占领了国内中高端市场,洪建城希望自己的企业能有所突破。他认为,民族卫浴品牌崛起的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术革新步伐,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国水暖卫浴行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早在1993年,洪建城就已经是新产品开发攻关小组的成员,致力于研制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一代水龙头。他和团队先后攻克了陶瓷片材质、陶瓷片精磨加工、阀体铸造、电镀等四大难关,终于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陶瓷片密封快开水龙头,淘汰了传统的螺旋式水龙头。1994年福建省科委对系列产品进行技术鉴定,评定为国内首创产品。陶瓷芯单把双控水龙头的成功,更新了企业生产设备,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产品种类,带来了中国传统水龙头密封部件的彻底革命,带动了我国相关产品的质变与飞跃。

经济的飞速发展,节约能源、预防污染成全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洪建城敏锐地觉察到这一时代大趋势。2003年,而立之年的洪建城,带领团队投入到节能、环保这一崭新领域的研发中来,自行研发适用于本土企业的铸造设备。“自控重力浇铸机”及“重力铸造技术”的推广应用,淘汰了传统的砂型铸造工艺,大幅度提高铸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污染环境、改善生产条件和节能降耗,实现了铸件高产、优质、低耗的生产目标。此举推动了我国水暖卫浴行业铸造技术进步,为促进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申鹭达的创始人洪光明最常讲的:掌握新技术,就是掌握未来的市场。2008年,洪建城再一次踏进了在国际上还没人涉足的领域:投资2000万元研发数控恒温水嘴并取得巨大成功,在国内外卫浴界引起轰动。该产品采用先进的触摸控制技术,对水嘴水温实现高精度控制,避免传统水温调节方式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和水资源的浪费,真正实现了水嘴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2008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卫浴产品展览会上,申鹭达的智能触摸式温控水龙头首次向国内外业界人士亮相。这种兼具智能、健康、节水三大理念的新型产品,作为该届展览会上唯一的创新水龙头,吸引住了众多采购商的眼球。2009年申鹭达公司获得数控恒温水嘴国家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象征着申鹭达已占领了产业制高点,迈出了更坚实的步伐。数控恒温水嘴先后荣获泉州市专利奖、福建省自主创新产品、中国五金制品创新产品、中国卫浴配件科技进步奖等称号。

在2010年更是荣获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洪建城认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一个企业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就无从谈起企业发展和生存,也无法奢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洪建城就充分意识到产品质量在市场上的巨大价值,不遗余力地狠抓产品质量。近年来,他参与国家GB/T24293-2009《数控恒温水嘴》、GB18145-2003《陶瓷片密封水嘴》等三十多项标准的起草、审定工作。2009年,他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领先于国内行业、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设和应用,满足了企业生产国际一流水平产品的需要,使公司产品质量有了新的跨越,达到了新的高度,为申鹭达驰骋卫浴行业的国际领域,实现绿色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人为本,缔造国际化行业领军企业

洪建城平易近人、谦逊谨慎、重情重义,他把企业精神和现代企业管理结合在一起,树立了行业典范。洪建城也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申鹭达逐步塑造“诚信为本、质量为先、服务为上、科技为主”的企业经营和服务宗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企业文化导向、约束、激励作用,体现出申鹭达企业文化精神。

洪建城高度重视公司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不断加大新工业园区的建设投资,制定了新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对工作区、生活区环境进行改造和全方位的绿化、美化工作,营造文明健康生活氛围,激发了员工与企业同兴衰、共命运的主人翁意识。

早在2007年任华辉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时,洪建城就提出企业团队要有造血功能,不能老是引进“空降兵”。他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签订了每年向申鹭达输送200个大学生作为公司储备干部的协议。公司加大力度培养管理梯队并规划投入千万元建立申鹭达商学院,为公司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在洪建城的领导下,申鹭达管理梯队逐渐形成,适应了公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这为申鹭达的发展和腾飞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立足华夏,打造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

2010年11月28日,我国第一座以水龙头文化为背景的中国水龙头博物馆开馆。博物馆坐落在申鹭达工业园内,总面积1800多平方米,总投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这是申鹭达在品牌宣传方面的峰顶手笔。博物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水龙头的发展历史,演绎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水文化。它不仅记录了企业成长,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窗口,成为企业理念的重要载体。

洪建城的品牌理念一直非常坚定:必须打造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公司开发的红木浴室柜、镶红木马桶、具有秦朝皇冠特点的水龙头,就具有最炫民族风。

他认为,申鹭达公司诞生于中国这是值得骄傲的事,广阔的中国市场值得每个企业家精耕细作。申鹭达坚持以国内市场开发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国际市场。申鹭达虽然质量很好,但一直受到国际品牌的挤压,进不了高档酒店。据悉国内五星级酒店的行业潜规则、就是不用国内品牌;在建材市场这种情况也是如此;在房地产市场情况更令人心痛,精装房宁愿买国外最差的产品也不用国内最好的产品。洪建城看到这种种不正常现象后于2008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绕开一线城市的市场,倾全力进入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目标明确后,自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时间里,申鹭达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开拓了3000多家专卖店。申鹭达一时间成为了中国水龙头市场的佼佼者。

申鹭达在二、三线城市布局基本到位后,自2010年开始进行了进入国内一线城市的开拓,目前已在一线城市建立了25个营销中心。同时,走上了开拓国际市场的道路。自2010年9月起,申鹭达在菲律宾、印尼开设了2家分公司,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阿联酋开设了5个办事处。申鹭达预计未来2年内将在国外继续开设5-8家分公司、20多个办事处。

洪建城认为,申鹭达是中国企业家创办的本土企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品牌是申鹭达义不容辞的责任,申鹭达将在未来五年内收购国际顶级卫浴品牌,做中国水暖行业的“吉利”企业。

高瞻远瞩,借力资本市场树立行业旗帜

对于成长型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来说,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规范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做强做大,成为商界和行业的共识。企业上市不是为了融资而上市,而是为了改变家族式的股权结构,使公司以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迈向新的征程。

面对泉州资本板块,洪建城清醒地认识到,深化体制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资本市场不仅能有效推动企业实现规范发展、吸引和留住核心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推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最大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危机感,让洪建城作出了申鹭达集团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抉择。2009年8月,他发起组建申鹭达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扎实推进内部改革改制工作。目前,申鹭达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全面完成,两个单位都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申鹭达股份公司成为南安市首批上市后备企业,上市工作也随之全面开展。通过改革改制,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主业结构得到优化。同时集团公司也在协调、健康的氛围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申鹭达股份公司为南安市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申鹭达系列产品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强势进入国内中高端市场,并向国外市场不断延伸,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销售

收入再创历史新高。放眼未来,洪建城豪情壮志,信心百倍:把企业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水暖卫浴名牌企业。重责大任在肩,前路任重道远,我们每一个申鹭达人都义不容辞,丝毫不能懈怠。真名士、自风流!

第五篇:如何写人物专访稿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关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

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下载如何写人物专访(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写人物专访(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厂人物专访

    青春无悔 ----记炼铁厂电工段副段长毛长伏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耕耘,不求任何回报,唯有无私奉献,他把十年的青春熔铸于宏兴实业崛起的史诗中。攻坚克难、创新进取,他用理想信......

    人物专访(大全五篇)

    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1.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 奖 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

    美发人物专访

    于晓玲简介 皇剪美发创始人 17岁创立皇剪美发 将传统的作坊式的美发行业颠覆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品牌模式,将美发造型,形象设计包装于一体的时尚产业,多年来致力于时尚美学文化......

    人物专访范例

    人物专访范例 “学习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只有当学习变成我们精神生活的必备元素,吸引我们的思想,激发我们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习。......

    专访人物台词

    专访人物台词专访人之一: “孝顺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旧中国用以维系家庭以及宗族成员,共同战胜和克服天灾人祸的重要因素。刘永福深受这种传统道德......

    人物专访 范例

    人物专访 范例 《大学:我用“幸运”来翻译》 一个广东出生的孩子在小学时把偶然得到的一盘英语磁带一直听到烂为止——后来因为左宗棠、李达,他选择了湖大,进入了人才济济的有......

    人物专访(含五篇)

    人物专访的基础写作模式 一、题目:打造题目:借名发挥、借时代热点发挥等 二、开头:1、开门见山 2、引出先谈名字、兴趣、特点、业绩、环境等后 见其人 3、欲扬先抑 三、构思:1、......

    人物专访策划

    人物专访系列活动 策划书 主办:团委新闻中心 一、活动背景 在校园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校园先进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壮大。大学给予学子们越来越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为我们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