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缀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 楹联作家白启寰
一、什么叫对联:
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有人将它定义为:“对联是由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所组成的联合体”。
早期的春联叫桃符,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讲的是贴春联的习俗。
对联旧称楹联,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古文分为两种--散文和韵文,对联属于韵文,被誉为“诗中之诗”。后面我们将对这一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作详细的讲解。
其中,第一组称上联,第二组称下联。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上联叫出句、初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白、对母或对尾。
例如:明朝宰相邱琼山少年就学时,老师为解决学生争座位而出句:“细雨肩头滴”,本是平淡的句子,而邱琼山对以“青云足下生”,不但赢得了座位,而且表现了才志超群,全联生色多了。其中的“细雨肩头滴”叫上联、出句、对公或对首,“青云足下生”叫下联、对句、对母或对尾。上联叫被对句,下联叫对句,所以应说“青云足下生”对“细雨肩头滴”,或说“细雨肩头滴”对以“青云足下生”。
二、对联的形式
按时间和场合分: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镂刻于木板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例如,1979年,杭州的岳飞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朴初,化用岳飞 《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的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称婚联。
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1941年时,马老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董必武和邓颖超联名赠送了一幅寿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龟。
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谓之挽联。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三、对联的对法:
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例:
福如东海
浮舟沧海
两个黄鹂鸣翠柳
春蚕到死丝方尽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寿比南山
立马昆仑
一行白鹭上青天
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 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
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例:
春色满园关不住
人生自古谁无死
纸上得来终觉浅
一枝红杏出墙来
留取丹心照汗青
绝知此事要躬行
四、对联的特点:
传统的楹联与格律诗一样,都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律: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百字长联详见课本)
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相同),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
明月松间照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闭门推出窗前月
清泉石上流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投石冲开水底天
3.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平仄相间和相反。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否则拗口。
4.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在《怎样作对联》一文中,作了系统的归纳。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五、对联与对偶、对仗的区别
对联在修辞格里叫做对偶。
何为对偶?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读书写字”,“读书”与“写字”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读书写字”是句中自对,“读书写字,求学成才”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以“读书写字,求学成才”为例:“读”、“写”、“求”、“成”都是动词相对;“书”、“字”、“学”、“才”都是名词相对。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对称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对偶。
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北岛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些对偶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
但是,对偶与对联不能混同。对偶从宽,对联则从严。对联缘出律诗的对仗,而律诗中的对仗除了要遵从对偶的要求外,还有它自身的规则。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因此,像上面的例子除了“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外,另两例都不能完全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我们再举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句和对句不但字数相同,结构一致,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上句“大漠孤烟直”是“仄仄平平仄”,与下句“长河落日圆”的“平平仄仄平”不是刚好对立吗?这就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了。
五言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不平仄严明、对仗工整。对联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联的平仄可以有一点变通,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碰到单数字,平仄可以放松要求,上联是平声,下联也可以对平声,仄声亦然。但逢双的数字必须从严。这算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口子,让我们不必太受拘束。例如上面的例子,首字就是平平相对。我们再举岳阳楼上一副名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万家忧乐注心头
仄平平平仄平平
除第一字和第三字外,其他都是平仄相对,这也是一副工整的对联。可以这样说,凡是名联,基本上都能符合我们前面所说的要求。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我们的例子中发现对联在音韵方面的另一特点,那就是“仄起平收”,意思是“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这又是一条定律,轻易不能违反的。有这样一副老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
福如东海水长流 寿比南山松不老
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
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给我们立下了平仄的规矩,必然有它的不同凡响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语的四声。
六、对联的平仄: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一个叫朱异的文人:“你们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大拍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这里,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古入声字已消失。
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
口诀中又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因为一三五是奇位字不影响整句音节的流畅,二四六偶位字是决定音节的关键字眼,我想平仄歌诀可改为:“平对仄,仄对平,相间
二、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三换仄平,可平可仄一三五,偶位句末定要明”,是比较准确些。
对联中一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主要有
(1)同字相对(虚词)。(2)专有名词相对。(3)文言虚词相对。(4)成语、熟句相对。名联赏析(感性知识储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书破万卷神交古人
——清代左宗棠作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1934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陈寅恪出的对联题: 上联: 孙行者
下联: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3、位置相同,词性相同
4、平仄相对,音调相谐
5、对联张贴,仄起平收 仄起平收
对联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而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要求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用平声。如:
上联:春晖盈大地平平平仄仄
下联:正气满乾坤 仄仄仄平平
同桌试对: 春兰——
落日—— 去伪——
花好——
书山——
绿水——
海角——
月转——
细雨——
天文——
柳暗——
虎啸——
水底月 ——
水帘洞 ——
刀子嘴 —— 蚕吐丝——
辞旧岁 ——
蜂采蜜 ——
情深似海——
山清水秀——
望梅止渴 ——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4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行千里路 ——
改邪归正—— 忠言逆耳――
见风使舵―― 流芳百世―― 狗仗人势――
雪中送炭―― 福如东海阔——
冬去山清水秀 ——
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
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987年高考题)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渠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2、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3、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2009年湖南高考语文卷第5题
4、“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5、从对联的角度为上联“劝君更尽一杯酒”选择合适的下联()A、西出阳关无故人
B、与尔同销万古愁 C、益友何妨去复来
D、开卷神游千载上
5、明末大臣洪承畴,官至高位,常常以忠节自命。他曾在厅堂门框上亲自撰写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兵败被俘,屈膝降清。当时有人十分鄙视他,在其自撰联后各添了一个虚词,顿使此联内容逆转,成了洪承畴的“自供状”。
请问添加的是哪两个字?
6、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一池翠影游鱼乐
雨滋春树碧连天 腊梅吐芳迎红日
书山万仞志能攀 学海无涯勤可渡
三径红香舞蝶忙 风送花香红满地
绿柳展枝舞春风
7、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下联调整为:
8、课后大显身手
(1)处处风光好,(2)荆轲有勇刺嬴政,(3),,; 悲也,愤也,颂也,革命文豪感情。
《纪念刘和珍君》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课后要求:
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多做“有心人”,尤其当你有机会外出旅游时,请你留意那些名胜古迹、庙宇高堂上的对联,相信这能让你的旅途增添更多的收获!
较为常见的成语对联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鼎新革故――激浊扬清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见风使舵――顺水推舟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千山万水――五湖四海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色厉内荏――外强中干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
追本穷源――寻根究底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牛鬼蛇神――魑魅魍魉
落花流水――残枝败叶 开门揖盗――引狼入室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抛砖引玉――点金成铁
弃暗投明――改邪归正 苦中作乐――忙里偷闲
貌合神离――阳奉阴违 削足适履――杀头便冠
狗仗人势――狐假虎威 胸有成竹――目无全牛
卧薪尝胆――破釜沉舟 牵肠挂肚――提心吊胆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伶牙俐齿――拙嘴笨舌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山珍海味――粗茶淡饭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识对联,对对联”学案
横眉冷对――低眉顺眼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打草惊蛇――敲山震虎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何叔衡题船山学社 7
第二篇:对联学案
初二语文对联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掌握对联的一般规则
2、学会对简单的对联,能准确解答对联考试题
二、自学指导
通过下面几组练习题,请同学们总结对联的基本规则:
1、请为已给出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
上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下联:________(a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b山上的竹笋,嘴尖皮厚肚子中间空。)
2、这副对联哪一个是上联呢?
“春蚕到死丝方尽”属于()联,“蜡炬成灰泪始干”属于()联。
3、补全下联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A树时代新风、B做时代新人、C树一代新风)
4、上联:屋后松竹添秀色 下联:门前梅兰(吐幽香/香气浓)
总结对联规则: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例如: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一)抢答题
(二)必做题
1、下面一幅对联,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修改。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句中画线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偶。
原句:山间炊烟袅袅,如丝如缕,江河中的点点帆影,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改写:
3、根据下面上联,选出可以做下联的一项是()上联:万马奔腾五彩路,________________
A.千里江山春气象
B.四野春新逐马蹄
C.百家春色柳闻莺
D.百花齐放四时春
4、下面对联横线处填入汉字恰当的一项是()上联:世外桃源 ①难 ② 下联:人间仙境不复临
A.①常 ②寻
B.①常 ②觅
C.①终 ②觅
D.①终 ②寻
5、对联连线
①隔窗云雾生衣上
⑤秋清泉气香
②山静松声远
⑥卷幔山泉入镜来
③楼观沧海日
⑦老梅到时自然红
④芳草春来依旧绿
⑧月映清淮流
♦
6、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为“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息的长江上,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答:
四、课堂检测
7、《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A.青面兽北京斗武
B.景阳岗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
D.汴京城杨志卖刀
8、在年级举办的“诵读古代诗文,感受先贤情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现在请你根据所给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白居易游钱塘湖,喜看早莺争暖树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柳宗元游小石潭,凄神寒骨景幽邃
B.欧阳修上醉翁亭,后天下之乐而乐 C.王安石登飞来峰,浮云难掩赤子心
D.文天祥过零丁洋,甘愿丹心照汗青
9、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纳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10、运用对联知识、结合课文所学对出下联。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
第三篇:对对联
对对联
1、舟破千层浪 对句:云连一线天。步行万重山。车行万里路。鹰翔万里天。鹰击万重天。
2、叶落寒山寂 对句:花开大地腾。花开遍地艳。鸟鸣春涧暖。
3、一抹青山如画 对句:数点笔墨似诗。一江春水似锦。一湾绿水似玉。一片蓝天似洗。一朵白云似雪。数点红梅似火。数枝红梅似诗。
4、林密炊烟起 对句:天高一叶飘。水深风浪涌。雪落寒鸦飞。山高白云绕。
5、清风拂面暖 对句:细雨润花柔。
6、水光摇翠柳 对句:湖影印夕阳。月色荡清湖。山色映清风。竹影映浮云。月明照青竹。波影映山色。
7、暖风吹柳绿 对句:春雨染桃红。清水映花红。春雨映花红。
8、竹窗斜月影 对句:春水泛清波。梅林迎旭日。柴门闻犬吠。
9、云中归远雁 对句:雨后绿新竹。海底腾蛟龙。风里送贵客。雨里送行人。
10、鱼戏湖中月 对句:梅催雪里春。龙翔天上云。鸟拂云上天。
11、雨过青竹翠 对句:春来新燕裁。日出绿草新。春裁绿草柔。春来百草新。春来绿柳柔。春来紫燕回。风吹嫩草摇。春来绿柳新。
12、轻烟凝柳色 对句:旭日照花红。淡月染梅香。紫燕剪春光。江天春万里。山水绿千重。
13、雪里梅花傲 对句:风中芦苇坚。风中松柏坚。云中月影清。
14、楼高宜赏月 对句:海阔可观云。水静可观鱼。桥宽好行人。
15、书可通今古 对句:学能明道德。心能辨是非。
16、登高能望远 对句:明理可修身。俯下可察微。
17、红梅迎瑞雪 对句:绿柳扮新春。苍柏望清春。绿叶点清泉。绿柳送寒冬。翠竹接暖春。
18、云送孤帆远 对句:风牵一雁回。
19、清溪斜树影 对句:净室染花香
20、云锁山中月 对句:日移窗上梅。
21、天高云自在 对句:雨润草悠哉。
22、夜静月悠闲 对句:春暖雨轻柔。风淡鸟悠闲。
23、江天春万里 对句:水月净千秋。星辰正人生。
24、开开心心一家亲 对句:欢欢喜喜四季乐 团团圆圆两地情 横批:欢度春节 盼回归
第四篇:《我读对联识汉字》导学案
3.我读对联识汉字
设计人:尚明慧 审核人:耿丽娜
【目标导航】
1、认识“冬、去、春、、语、香、竹、声、新、年、入、关、心”12个生字,会写“新、鸟、竹、关”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
3、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角度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态度。让学生受到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前置性学习】
认识12个会认字,会写“心、鸟、竹、关”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对联,了解对联意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诱思导学
1、(出示幻灯片)观察一张过年的照片,照片上有对联:你看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读题。
3、简介对联。
二、感知研学:
1、自由读文,自学生字。师:同学们,下面自由地读读课文里的对联,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小老师带读
3、全班拍掌齐读
4、小组赛读
5、巩固认字
三、读悟品学
1、学第一副对联(1)观察课文插图(出示幻灯),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2)自由读(3)指名读(4)个别读(5)全班齐读
2、用同样的办法学习第二、三副对联
3、(出示三副对联)选择最喜欢的一副对联读一读。
4、交流读自己喜欢的一副对联。
第二课时
四、得知博学
1、指导朗读对联。2.引导学生了解每副对联的意思。
3、你家贴过对联吗?请你说说对联认识的字。
4、读一读 爆竹声声辞旧岁 锣鼓阵阵迎新年
5、写词语。
rén mín_____ zhú zi_____ bǎi wàn_____
6、试一试,你会读吗?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落霞(xiá)与孤鹜(gū,wù)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7、请搜集几幅对联,写在你的采集本上。
五、反思促学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吧
六、追因分析:
板书设计:
3、读对联
上联 下联
冬去山青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第五篇:对对联练习题
对联练习
1、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写下一页页辉煌的篇章
2、试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万家
到心头
(岳阳楼对联)
3、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D
4、对联连线。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A—d
B—a
C—b
D—c
5、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加以删减,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向远处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伸向远方。
改后为: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________ _ ___,____ _____ ___,____ __ _____。
远望青山,峰峦起伏,峻岭绵延
6、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成一个对偶形式的短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斩断五千里长江,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斩断长江五千里,锁住三峡无数峰。
7、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请调整上联或下联中有关词语的顺序,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对联练习
1、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下联:炼钢铁意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奥斯特洛夫斯基)
2、试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下联:万家
到心头
(岳阳楼对联)
3、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4、对联连线。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5、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加以删减,使整段话更加整齐、和谐。
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向远处的青山极目望去,峰峦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伸向远方。
改后为:近观湖面,绿水荡漾,波光闪烁;________ _ ___,____ _____ ___,____ __ _____。
6、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成一个对偶形式的短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斩断五千里长江,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7、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不工整的地方,请调整上联或下联中有关词语的顺序,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
登高望远见青山绿水千帆过
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
片段作文范文
记录青春
有一种宽广,我们称之为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人们的心胸;有一种坚定,我们称之为磐石,比磐石更坚定的是我们的信念;而你可曾知道,有一种美丽,叫做牡丹,比牡丹更美丽的便是我们的青春。
地上,断了翅的蝶,秋天瘦了满地的落叶,感性的风也都枯萎、凋谢。我手中拿着初三下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单,数着那本在前几的三个字后下落的名次,心好像陷入了冰窟。三年来用努力垒起的大厦即将倒塌。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如似明灯照亮了征途。是妈妈,“怎么一次失败就要放弃?一次考试决定不了你以后的成绩,乖,振作点!”我笑笑,没言语,只是家中多了一个钻研习题的我。在困难面前,妈妈的鼓励如似一道彩虹,在青春的天空里记录着:青春要坚持!
“铃„„”中午打饭的铃声按时响起,而我仍为刚才数学课上的一道习题所困扰。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堆满书的桌子上,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面前。是好友,“不知如何下手?来,你看,这样连一条辅助线„„”朋友的一番提示让我豁然开朗,我感激地望向她。她笑笑,“好朋友,应该的!”
在难题面前,朋友的帮助好似一股清泉,在青春的戈壁上记录着:青春需要帮助。黑板上中考倒计时一天天地减少,三位数字转眼间已剩下了;两位。一模如期而至,想到第一次参加这样正规大型的考试,我不禁紧张起来,拿着笔的手不停地颤抖,眼神流露着担心与不安。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焦虑,轻拍我的肩膀,“怕什么,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老师相信你,考实验没问题的!”我的呼吸渐渐平静,带着老师的信任走进了考场。
在考试面前,老师的期待似春日“吹面不寒杨柳风”抚平我内心的不安,在青春的大地上记录着:青春要自信!
彩虹横贯在天空,是妈妈温暖的鼓励;清泉蜿蜒在戈壁,是朋友热情的帮助;春风拂面绿万物,是老师真诚的期待。这些都是青春送我的礼物,帮我记录下我曾走过的,那比牡丹还要美丽的青春!
成长,也需要拒绝寒冷
北国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公交车还在视线之外漫溯,惟有等待灿烂的阳光,亦或是久违的温暖。
“吱呀——”公交车缓缓停在了站前,半睁着朦胧的睡眼,耳边依稀夹杂着刷卡声与跺脚声,我踏上了公交。
“哎呦!”刺耳的惊叫将我从“梦”中惊醒,原来是一位老人,因车中积雪险些滑倒,这时她的身旁出现了好多双温暖的手,她的周围多了好多关切的目光,一朵朵感激的花,绽放在她的脸上,一束阳光透过车窗,印在每个乘客的脸上,冰雪仿佛也因着动人的图画而融化。
拒绝寒冷,我因这关怀之光而成长。
初冬的校园,虽布满积雪,却不乏温暖,不无感动,操场上同学们一边交流着杠杆原理,一边拿着铁锹除去积雪,口中还吟着“力尽不知累,但惜冬日长”的豪迈诗句,我们除去的不仅是积雪,更是心中的尘埃。
中午,老师用关怀升温,一碗碗热腾腾的麻辣烫关怀备至,点点水汽,化作甜腻的空气将我们萦绕,仿佛积雪也因这感人的一幕而融化。
拒绝寒冷,我因这友善之光而成长。
放学的路上,路灯将人影拉的好长,昏黄的灯光下,两个衣衫褴褛的夫妇依偎着,妇人因寒冷而瑟缩着,老翁脱下自己打满补丁的棉衣,动作缓和的披在妇人身上,脸上写满柔情,是啊,真情无需言语,只有自品其味,才能得其甜。路灯依旧执著的亮着,仿佛在守候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积雪也因这真情的一举而融化。
拒绝寒冷,我因这赤诚之心而成长。
萧萧杨花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也许我曾因为知己的分别而惆怅,为成长的道路而迷茫,但有这关怀,友善与赤诚,帮我拒绝寒冷,阳光怎么能不充满心房,祝我茁壮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