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世界文化导游词遗产
作文一:颐和园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欢乐旅行社的实习导游,我姓钟,大家可以叫我钟导.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能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颐和园到了,大家请随我下车.进了大门,绕过大殿,现在的位置就是著名的长廊.你们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是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百多米长,分为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风景、花草,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画相同.长廊两旁栽的花木,一种花还没有谢,另一种花就已经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大家感觉到了吗? 走完长廊,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现在,我们在万寿山的佛香阁.大家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也都从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大家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大家走过石桥,就可以去湖中心的那座小岛上去玩.大家看,我现在用手指着的那座桥有十七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着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些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好,现在大家可以去小岛上玩儿,两小时后在这儿集中,然后我们坐车回去.解散!(快下车的时候)大家今天玩得开心吗?通过我的讲解,你们是不是对故宫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希望下次你们还来找我当你们的导游.再见!作文二:颐和园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糖豆”公司,我们出发吧!首先,我们的第一站是北京那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看!这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真是一眼望不到头。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大家可以看看,这么多的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另外,这条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站在这里,有时可以感受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那种感觉会使人神清气爽。
好了,走完了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大家抬头看一看,有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大家猜一猜那是什么?对了!就是佛香阁。再看看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我们现在站在万寿山上 了,请大家向下望,颐和园的景前是不是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象一面镜子,绿的象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的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告诉大家,向东远眺,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呢!
大家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桥!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载着数不清的垂柳。看!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游客们!今天玩的开心么?欢迎下次再来,因为下次我要带您去兵马俑世界。再见
作文三:乐山大佛导游词
乐山大佛坐落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周围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这三条大江,统称“乐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宽24米;耳朵有7米长,每个耳朵能钻进去两个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长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头的直径竟有10米,有5层楼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却有8.4米长,不要说与大佛比,就是个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盖到脚背总长28米,脚宽8.5米,如果人挨人站着,它的每只脚可以站100多人呢!乐山大佛头上的发髻有1021个。人们说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建于公元713年,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已经矗立在这1200多年了!
乐山大佛两侧的岩石叫做“红砂岩”,是一种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为什么能保存1200年呢?因为它的位置处于凌云山西面阴坡处,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
乐山大佛是一个名叫海通的和尚发起建造的。当时,岷江水势汹涌,常常淹死过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于是便筹集巨款,修筑乐山大佛,愿它能抵住这汹涌的江水。当时,一名财主想得到这笔巨款,当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后,便对财主说:“我宁愿把我的眼珠挖下来,也不会给你这笔钱。”他见财主不信,便用双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财主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才打消了念头。过后,海通又号召了很多人来修筑乐山大佛。就这样,人们一锤锤地修造了90年,乐山大佛才修筑成功。
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我的介绍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作文四:黄山导游词
大家好,我叫徐向宇,大家可以叫我小徐或徐导,很高兴担任这次黄山之旅的导游,大家要记住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扔垃圾,要跟紧我。现在我们开始出发了。
看,这就是“黄山四绝”中第一绝:奇松。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黄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蒲团松、黑虎松、探海松、卧龙松、团结松、龙爪松、竖琴松、陪客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下一个景点是“四绝”之二,请游客们跟我走,登山途中,请大家注意安全。游客们请止步,请大家往我身后看,那些巨石就是“四绝”之二:怪石。黄山“四绝”之中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大家顺我的手指向那边看,那就是“猴子观海”,远看去就是一个猴子在向下观望云海。除了“猴子观海”还有“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
游客们,我们往那看,那里便是“四绝”之三,云海。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黄山的云海冬季最为壮观,人们为云海美景而奔波,称为“赶海”。
我们再来看这“四绝”之四:温泉。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拨850米的紫云峰,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天的。
游客们,我们来到了“人字瀑”,“人字瀑”又名飞雨泉,危岩百丈。我们再看那儿,那边还有“九龙瀑”等等。黄山值得介绍的地方很多很多,我这儿不一一介绍了,留着让你们自己观察吧!
作文五:长城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这次我们将要游览的是长城,它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长城,利用这一段时间,我想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他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时期得以修缮,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随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修筑长城18次,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城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连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总计长达6700千米,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现在,我们已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大伙儿往前看,长城每隔一处,有一个?望口,它是古代用来?望和观看敌情的。
大家听说过吗?传说中还有个美丽的故事《孟姜女哭倒长城》,就是讲一个古代女子孟姜女的丈夫被官府抓去修万里长城,最后累死在那里。孟姜女经过风餐露宿、步履艰难,千难万险地万里跋涉,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但是她没有见到丈夫。据说,孟姜女泪如泉,声如雷,哭的惊天动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长城一段段倒塌下来,她哭到哪里长城就塌倒哪里,足有八百多里长。后来这个美丽的故事一直传到今天。
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由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祝愿各位游客朋友们玩得开心、愉快。愿我们把美好的祝愿留给长城,让我们把美好的回忆留到这里。
作文六:长城导游词
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八达岭观光景区游玩,我是李导游。今天,我很高兴能带你们去长城游览。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今天我们游览的只是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段——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把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大门。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刚才说了这么多关于长城的事情。大家一定等不及要到长城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八达岭长城有三台两墙组成的,什么是三台呢?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三台分别是城台、敌台。其中城台构造非常简单,只是驻守的官兵避寒的地方。那敌台的构造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分为两层,下层是由回井等字形组成,上层有垛口和望孔是观察军情和射击用的,所以这里也具有防御敌人的功能。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明朝的时候,还对烽火与敌人的关系作了严格的规定:敌人百余个,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燃两烟两炮;千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就通过这种方式,在边关的军情能够飞速的传到皇宫大内。
回头看看那雄伟的长城,这么快就要说再见了,是否有一点依依不舍呢?如果有机会能够再来游览,我一定再来给你们当导游。
作文七:兵马俑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西安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郭,大家可以叫我小郭。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13岁登基时就开始修建的一座伟大工程。直到1974年在西安临潼被发现并出土,它以其雄伟、罕见的气势名誉中外,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首先我们来到一号坑,一号坑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坑,它的坑深5米,面积大约14260平方米,怎么样,够大了吧!一号坑不但大而且兵俑也多,坑内大约有600余陶人、陶马,他们井然有序的排列成环形方阵,坑的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他们手执弓、弩等远射类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后面是600多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枪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十一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和三十八路纵队。在一号坑中一共发掘出武士俑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一号坑中的兵俑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活灵活现。你们看:有些兵俑在笑着,好像想出了战胜敌人的法宝;有的仰头望着天空,好像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有的表情严肃,好像在暗下决心保家卫国;还有的紧握拳头,怒视前方,好像随时要冲锋陷阵。这些神奇的兵俑和战车,真正体现了一代帝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雄心壮志。现在请大家自由欣赏,请大家自觉遵守博物馆的有关规定,不要乱丢垃圾,不要随地吐痰,更不要乱涂乱画。好了,请尽情欣赏这座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伟大奇迹,去感受那段荡气回肠、气势浩荡的历史吧!
今天的兵马俑之游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再来古城西安游玩。谢谢大家,再见!
作文八:杭州西湖导游词
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雨薇。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杭州西湖,请不要乱丢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祝大家旅途愉快!
在来西湖之前,相信许多游客都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事实上,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和西湖有着很大的关系。杭州西湖山水秀丽,让许多诗人流连忘返。白居易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就大大证明了这一点。请大家跟紧队伍,准备好亲眼目睹杭州西湖的风采吧!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宋代始称西湖。西湖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西湖十景”。其中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淡雅朴素。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洗涤烦燥的心境,使人倍感景在城中立,水在景中摇,人在画中游。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素雅的水墨江南画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楼可望、岸可望、水可望。南宋孙锐诗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代洪瞻祖也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等都是赞美平湖秋色的美景。平湖秋月以湖称映出周围的山水、树木,演得格外静谧。好像一副美妙的画。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尔一条船划过,我们不由得抱怨道:“船把我们的画划破啦!”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的这首诗是赞美西湖的千古绝唱。各位游客,愉快的西湖一日游已经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的配合。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在您美好的回忆中。
第二篇:历史遗产导游词
我们现在经常去的旅游景点,都是历史的古人们留下来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是过去的辉煌。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历史遗产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历史遗产导游词范文(一)
尊敬的游客:
大家好!我是王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破坏它的美丽!
我们现在来到了有名的长廊,它共273间,全长七百多米。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绘有彩画。两边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种花没谢,另一种花又开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万寿山下,大家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了吗?那是排云殿。大家知道吗?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这里是观看颐和园美景的最佳地方。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那我们下山游览一番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昆明湖,湖中有个小岛,岛上一片葱郁,通过我们面前这座桥,就可以到小岛上去玩。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
这么多美景,说也说不尽,现在大家自由活动,继续欣赏美景,一小时后在湖中的小岛准时集合!
历史遗产导游词范文(二)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导游,今天大家游览的地方是长城,俗话说得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就让我们登上长城做好汉吧!
北京长城如同一条条沉睡的金色的巨龙,静卧在崇山峻岭之间,保卫着祖国这天安门广场,就像龙身上的一片片鳞甲;这一个一个巨大的堡垒,好像龙身上的麟,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发动一百八十万民工,将各个长城连接成了万里长城。
中间还有一个故事:古时候是用泥和热水来粘成的,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好汉坡了,登上了它们就是好汉了!我们扶好鉄扶手,我们向前吧!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里就来到了万里长城的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哒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一条条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今天的旅游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大家下次再来观看这万里长城,看看我们中国这样气魄雄伟的奇迹呀!
历史遗产导游词范文(三)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导!
现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坛,所以我先给大家将一些注意事项:“礼貌、卫生、秩序、眼看手勿动、禁止乱涂乱画”这五点,记得哦!
乘客们,旅游景点已到,请大家有秩序的下车!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的正门,这里是皇帝前来祭祀时进出的大门。现在,就让我一一地为大家介绍吧!
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种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孤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徽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以上就是天坛的故事,时间不早了,现在,大家自由参观拍照吧!——转眼间,我们的北京天坛一日游又结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车回家吧!
历史遗产导游词范文(四)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阮铄腾,大家叫我阮导好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黄山着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
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
历史遗产导游词范文(五)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导游李XX。大家都叫我小李就行了。
欢迎大家来到长城玩!你们知道长城为什么是世界遗产吗?这是因为,长城的一块石头就有两三百斤重。那时,还没有起重机,全部依靠乡亲们无数个肩膀和无数双手,这才成了今天的世界遗产。
长城,经过无数次重修。你们知道长城的传说吗?我给大家说一个吧!
相传,有两家人种西瓜。一天,西瓜成熟了,发现有一个特别大的西瓜,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个小女孩。他们两家给她取名为:孟姜女。
孟姜女长大后,找了丈夫。一天,官兵来了,把她丈夫抓走去修长城了。
几年后,她丈夫死了。孟姜女很伤心,就去长城边找她丈夫。她边找边哭,长城都被她哭倒了。
长城,还有很大的防御能力。但是,秦始皇却害死了许多无辜的老百姓,让老百姓人心惶惶,这样,秦国最终灭亡了
好了,长城到了,大家可以下车仔细浏览我们的万里长城了!
第三篇:中国遗产资料
中国遗产资料
长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12月
中国的长城始建于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从公元前7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持续了两千多年修筑过长城,今天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长城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在万里城墙 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西藏布达拉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4年12月
布达拉宫在中国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海拔3700多米,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历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是叫“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节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宫内还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绸缎上彩绘的唐卡以及历代文物。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12月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
北京人的平均脑量达1088毫升(现代人脑量为1400),据推算北京人身高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属石器时代,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并能捕猎大型动物。北京人的寿命较短,据统计,68.2%死于14岁前,超过50岁的不足4.5%。
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北京猿人距今约69万年,其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北京猿人的发现,还将用火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他们居住过的洞穴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
云南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7年12月
丽江地处云南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丽江建城始于宋末元初。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
依山就水的丽江大研镇,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万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
云冈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1年12月
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
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4年12月
武当山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西南,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名胜区面积为321平方公里,有众多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景,武当山不但风景秀美,而且是一座重要的文化宝库,山上古代建筑中规模宏伟、工程浩大的道教宫观,称得上是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山上人文景观丰富,唐、宋、元、明、清各代在此均有构筑。如今山上现存的大量古建筑多为明代所建。
作为一座道教名山,武当山今日香火依然,那历经沧桑的宫观,悠扬的道家音乐,丰富的神话传说,连同那些虔诚的香客,传递着古老的文化气息。
北京颐和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8年11月
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也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这个由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造的园子,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美的建筑物,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游览区。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41米高的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万寿山下昆明湖畔,共有273间、全长728米的长廊将勤政区、生活区、游览区联为一体。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计有546幅西湖胜景和8000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1992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
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横,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0年11月
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于公元3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渠首主要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引水工程和飞沙堰溢洪道三大工程组成。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飞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有排泄洪水和沙石的功能,宝瓶口具有引水和控制进水的作用。因而,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排水和引水的难题,收到了“行水灌田,防洪抗灾”的功效。
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方圆100余公里,高峰海拔1800多米,山林青翠,景色清幽。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如世外桃源。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等。建福宫是游山的起点,始建于唐代,现尚存二殿三院;天然图画西距建福宫1000米,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天师洞是青城主庙,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内现存历代石木碑刻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
出天师洞,过访宁桥,是祖师殿,北面有朝阳洞、上清宫。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
重庆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9年12月
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四川省重庆市,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中国唐、宋时期的石刻造像艺术的总称。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多躯,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而且“三教”、“两教”合一的雕刻也很多。大足石刻,“凡佛典所载,无不备列”,在艺术上“神的人化与人的神化”达到高度统一。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物、雕刻和旅游价值,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
北京天坛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8年11月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的四倍。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
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使大殿产生出高耸云端的巍峨气势。
北京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执政。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它显示着中国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有文物约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12月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是敦煌石窟的代表。
莫高窟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公元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为研究4~14世纪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97年12月
苏州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迩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田园生活(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
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0年11月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宋等朝代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
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龙门石窟不仅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且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还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0年11月
明显陵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的纯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明显陵的建筑格局,从整体看,宛如一个巨大的“宝瓶”,分内外围城,外围城高6米,宽1.8米,长3500余米,红墙黄瓦,随山势起伏,雄伟壮观。外围城南端为两重陵门,称新、旧红门。明显陵布局巧夺天工,工艺浮雕精美绝伦。
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陵园大小建筑580座,是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161人的大陵园。
清东陵四面环山,是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之一,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由217座主要单体建筑组成,比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北京故宫还大10万平方米。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是清代帝王陵寝之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76人。共有陵寝14座,还有配属建筑行宫、永福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其中崇陵位于泰陵东侧、是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陵墓,是中国最后一座帝陵。
北京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3年7月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东、西、北三面环山,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陵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群山之内,各陵均依山面水而建,布局庄重和谐。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建于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是陵区第一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前。
此后明朝营建的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等11陵分别坐落在长陵两侧山下。陵区中部长达7公里的长陵神道(总神道)与各陵,相通。明崇祯帝朱由检的思陵是最后一陵,此外,陵区内还建有明代妃坟7座、太监墓1座,并曾建有行宫、苑囿等附属建筑,周围曾筑有10个关城。
明末清初,陵区的部分建筑受到战争破坏,此后其他建筑也不断残坏。为此,于乾隆五十到五十二年(公元1785~1787年)对十三陵的主要建筑进行过一次规模较大的修葺,民国后,北平市政府又于公元1935年修葺了长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对长、献、景、永、昭、定、思7陵和神道建筑进行修茸,并成功地发掘了定陵地下宫殿。
明孝陵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2003年7月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墓。建陵工程始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前后历时30余年之久。规模宏大,周围22.5公里,是中国现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
孝陵历经沧桑,屡遭破坏,现存建筑包括碑亭(俗名四方城)、神道、碑殿、享殿(孝陵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等。从起点下马坊到金水桥为导引部分,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历经600余年依然保存完好的神道石刻和金水桥以北的陵墓主体部分。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间:1987年12月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中国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
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有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第四篇: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范文模版]
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中国茶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摘要: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饮茶更成为世界性的风尚。茶,作为世界三大健康饮品之一,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而各个地区的饮茶习俗、文化又有着争奇斗艳的特色。不同的茶俗,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价值理念和文化取向。
关键词:茶;饮茶;茶礼;茶文化
茶诗入禅(其一)
赵朴初
中国——茶的故乡
东赢玉露甘清香,椤伽紫茸南方良。
茶经昔读今茶史,欲唤无涯认故乡。
(说明:日本宁治产玉露茶甚佳,斯里兰卡(古称椤伽)产红茶有名于世。这首诗从赞颂日本名茶宇制玉露茶,斯里兰卡(椤伽)紫茸茶入手,占出了中国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欲唤天涯认故乡”。)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茶业,最初兴于巴蜀,其后向东部和南部逐次传播开来,以致遍及全国。到了唐代,又传至日本和朝鲜,16世纪后被西方引进。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的。最早传入日本、朝鲜,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又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
西方各国语言种“茶”一词,大多源于当时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及广东方言中“茶”的读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与我国茶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茶以人兴,人伴茶名。现在五大洲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世界50多亿人口中大多数人喜欢饮茶,茶和茶文化覆盖了全球。
美国
美国被称为咖啡王国,却有大约一半人喝茶,令人称奇。在美国市场上,中国的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多是罐装的冷饮茶。这也就凸现出了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而浪费时间和动作,他们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现任何茶叶的痕迹。青睐于喝速溶茶,夏季来一杯冰凉的冷饮茶,顿觉心中清凉,很是惬意。
在美国,茶消耗量占第二位,仅次于咖啡。美国人与中国人饮茶不同,大多数人喜欢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闻之冷
沁鼻,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凉,如沐春风。遗憾的是,由于这茶以饮、以凉为主,便没有中国茶沏出的那种品味、那种温馨、那种悠闲,喝茶的情调也大打折扣。英国
茶是英国人普遍喜爱的饮料,80%的英国人每天饮茶,茶叶消费量约占各种饮料总消费量的一半。英国本土不产茶,而茶的人均消费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进口量长期遥居世界第一。
英国饮茶,始于17世纪中期,1662年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与英国查尔斯二世,饮茶风尚带入皇家。凯瑟琳公主视茶为健美饮料,嗜茶、崇茶而被人称为“饮茶皇后”,由于她的倡导和推动,使饮茶之风在朝廷盛行起来,继而又扩展到王公贵族和贵豪世家及至普通百姓。
英国人好饮红茶,特别崇尚汤浓味醇的牛奶红茶和柠檬红茶,伴随而来的还出现了反映西方色彩的茶娘、茶座、茶会以及饮茶舞会等。目前,英国人喝茶,多数在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进行。倘有客人进门通常也只有在这时间段内才有用茶敬客之举。他们特别注重午后饮茶,其源始于18世纪中期。因英国人重视早餐,轻视午餐,直到晚上8时以后才进晚餐。由于早晚两餐之间时间长,使人有疲惫饥饿之感。为此,英国公爵斐德福夫人安娜,就在下午5时左右请大家品茗用点以提神充饥,深得赞许。久面久之,午后茶逐渐成为一种风习,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在英国的饮食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等都有供应午后茶的。在英国的火车上,还备有茶篮,内放茶、面包、饼干、红糖、牛奶、柠檬等,供旅客饮午后茶用。午后茶实质上是一餐简化了的茶点,一般只供应一杯茶和一碟糕点,只有招待贵宾时,内容才会丰富。法国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靠大西洋。自茶作为饮料传到欧洲后,就立即引起法国人民的重视。以后,几经宣传和实践,激发了法国人民对“可爱的中国茶”的向往和追求,使法国饮茶从皇室贵族和有闲阶层中,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法国人最爱饮的是红茶、绿茶、花茶和沱茶。饮红茶时,习惯于采用冲泡或烹煮法,类似英国人饮红茶习俗。通常取一小撮红茶或一小包袋泡红茶放入杯内,冲上沸水,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鲜鸡蛋,再加糖冲饮的;还有流行饮用瓶装茶水时加柠檬汁或橘子汁的;更有的还会在茶水中掺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做成清凉的鸡尾酒饮用的。
法国人饮绿茶,要求绿茶必须是高品质的。饮绿茶方式与西非饮绿茶方式一样,一般要在茶汤中加入方糖和新鲜薄荷叶,做成甜蜜透香的清凉饮料饮用。
花茶,主要在法国的中国餐馆和旅法华人中供应。其饮花茶的方式,与中国北方人饮花茶的方式相同,习惯于用茶壶加沸水冲泡,通常不加佐料,推崇清饮。爱茶和香味的法国人,也对花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年来,特别在一些法国青年人中,又对带有花香、果香和叶香的加香红茶发生兴趣,成为时尚。
沱茶主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因它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所以也深受法国一些养生益寿者、特别是法国中老年消费者的青睐,每年从中国进口量达2000吨,有袋泡沱茶和山沱茶等种类。
另外,浪漫的法国人从来就不会放弃在浴缸里浪漫的机会,也从来不会放弃在浴缸里制造美丽的机会。现在,巴黎人最喜欢的洗浴形式莫过于茶叶澡。把茶叶和桉树叶、海藻同包于柔柔的雪纺绸中,投于浴池,有一股淡淡的茶香溢出。嗅着如此清爽的味道,将身体完全融于其中,有水在旁边荡漾,还有什么身心疲惫要谈啊,剩下的就是情啊爱啊了。怪不得巴黎人就是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看来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绝对是真理。巴黎人懂得茶叶中含有人所需的微量元素,所以美容护肤、减肥当属它无疑了。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因此饮茶带有英国色彩,大多习惯于饮红茶,普遍爱好的是牛奶红茶。一般早、中、晚饭后各一次,有的甚至达到5次。大多采用茶炊烹煮法,即先将开水壶中水煮沸,尔后放上红茶,再烹煮3-5分钟,随即用过滤器滤去茶渣,然后将茶汤注入茶杯,再加上牛奶和糖调匀即饮,另外,也有少数不加牛奶而代之以柠檬片的,又叫柠檬红茶。
在巴基斯坦的西北高地以及靠近阿富汗边境的牧民,也有爱饮绿茶的。饮绿茶时多配以白糖并加几粒小豆蔻,以增加清凉味。巴基斯坦人待客多数习惯用牛奶红茶而且还伴有夹心饼干、蛋糕等点心,大有中国广州早茶“一盅两件”之风味。俄罗斯
喝茶属于俄罗斯生活的一部份,俄罗斯人喜欢喝茶,但是跟所有以肉食为主的民族一样,他们喜欢喝红茶,主要是红茶末。早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就是中国茶叶的最大买主,那时候中国茶叶的出口量百分之七十五都卖给沙皇时期的俄国。莫斯科市中心中国城社区有十九世纪雕龙画栋的中国茶行,可见证当时双方茶叶贸易的兴盛。
为了喝茶,俄罗斯人家里都有一个特殊的茶炊,它们称为「萨莫瓦尔」。以前茶炊是铜制的,有点像台湾台电福利社东北火锅,中间是放木炭、冒烟的桶子,底下是放煮水的锅,唯一差别是俄罗斯茶炊有一个水龙头,水煮开后,就从小水龙头放水泡茶。这种旧式茶炊只有在莫斯科跳蚤市场看得到。现代「萨莫瓦尔」兼具传统与新潮,它外表漆得非常有斯拉夫民族的风味,也不用炭烧而用电加热,体积变小,而且用电烧水不会弄得乌烟濔漫。主要是现在俄罗斯家里人口变少了,家庭人口少,因此不需要大容量的茶炊了。
俄罗斯人泡茶后,要用一个做成各种母鸡或俄罗斯大妈形状的套子罩在茶壶上,等茶泡开了往茶杯倒。俄罗斯泡的茶特别浓。所以他们先倒半杯浓茶,然后加热开水,再加两块方糖与柠檬片。
由于俄罗斯人喝茶程序非常复杂,俄国人对茶也比较讲究,不仅要有茶杯,还要有茶托,连用玻璃杯喝茶,也要把杯子放在金属套内。俄罗斯人不仅饭后喝茶,他们平常也喝茶。喝茶时配果酱、巧克力、饼干与蛋糕,与台湾茶食比较别有一番风味。
伊朗
伊朗人,将茶喝成了生命里一道不变的美丽风景。国内大大小小的茶室遍布各地,让人眼花缭乱。长此以来,形成了一种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丰富茶文化。一天十五六杯茶。许多伊朗人每天非茶不欢,而每天喝茶的次数也多得惊人,一天十五六杯是最起码的。原因在于:伊朗禁酒,以茶代酒,能够提神、健身、醒胃、清肠等等。
茶室,对于大部分伊朗人来说,是以茶会友的地方,也是谈生意的好场所。几乎每间茶室都出租水烟,握着水烟管咕嘟咕嘟地吸食的同时,一宗宗生意也就不知不觉地谈成了。
在伊朗北部大城大不里士(Tabriz)有间桑葚茶室。那是间别具风味的露天茶室,设在成排桑葚树下。那儿有一条奇怪的规矩:男女必须分开坐。
伊朗人喝茶,有个很奇特的方式——琥珀色的茶,盛在小巧玲珑的玻璃杯子里,喝茶时,糖块不是放进茶里搅和的,而是直接放入口中,再去啜茶。伊朗的糖,呈现不规则的结晶体,一片片薄薄的,晶亮的黄色,轻轻一咬,“卡卡”数声,糖片分崩离析,再悠悠然地把茶啜入嘴里,让它慢慢地与口内的甜味中和,在味蕾上泛起一圈又一圈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涟漪。有些糖片还镶嵌着柠檬皮,一咬,满嘴生津,这时,赶紧将略带涩味的茶灌入口中,以舌尖略略搅和,那种甘醇已极的好味道,足以使头发“轰”的一声全都直直地立起来。当然,一般较为简陋的茶室,并不备有这些薄片糖晶,仅仅只供给一般化的方块白糖,伊朗人惯常的做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拈着糖块,蘸了蘸茶,放进口里,等它在舌上欲融未融之际,便啜茶入口,与糖中和。韩国 韩国的民族史有5千多年,从新囫时代开始就有茶文化,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韩国茶礼“和、敬、俭、美”基本精神,体现了心地善良,以礼待人,俭朴廉政和以诚相待。
成人茶礼是韩国茶日的重要活动之一。韩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视礼节。成人茶礼是通过茶礼仪式,对刚满20岁的少男少女进行传统文化和礼仪教育,其程序是司会主持成人者赞者同时入场,会长献烛,副会长献花,冠者(即成年)进场向父母致礼向宾客致礼,司会致成年祝辞,进行献茶式,成年合掌致答辞,成年再拜父母,父母答礼。冠礼者13人,其中女性8人,男性5人。
高丽五行茶礼气势宏伟,规模更大,展现的是向茶圣炎帝神家氏神位献茶仪式。唐代陆羽著有《茶经》,被人称为茶圣,茶神。韩国则把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炎帝神家找称作茶圣,古代传说中神家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家是发现茶,利用茶的先行者,高丽五行茶是韩国为纪念神家氏而编排出来的一种献茶仪式,是高丽茶礼中的功德祭。
高丽五行茶献茶礼是国家级进茶仪式,反映出高丽茶法,宇宙趔和五行哲理,是一种茶道礼,是高丽时代茶文化的再现。茶礼全过程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民族风情。日本
日本人饮茶以“茶道”出名,讲究一点的人家都设有茶室。主人迎客入茶室,要跪坐在茶室门口,让客人一个个进去,客人经过门口时,要在门旁洗手,然后脱鞋入茶,主人则最后才进入茶室,和客人鞠躬行礼。主人开始煮茶时客人要退出茶室,到后面花园或石子路走走,让主人自由、从容地准备茶具、煮茶、泡茶。主人泡好茶以后,再让客人再回茶室,然后开始一起饮茶,饮完茶以后,主人还要跪坐在门外,向客人祝福道别。德国
德国人也喜欢饮茶,但方式和习惯与中国差别较大。德国的“花茶”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真正的茶叶也没有。德国花茶饮时需放糖,否则会有些涩味。德国人饮茶时把茶叶放在细密的金属筛子上不断用开水冲,之后再将茶叶倒掉,有人发觉其茶味很淡,问后方知是德国人独特的“冲茶”习惯所致。阿根廷
无论是走在街头、公园或坐在办公室里,还是在足球比赛的观众席上,或在乘飞机、火车和长途汽车的旅行途中,到处可以看到阿根廷人端着茶壶在津津有味地喝着马黛茶。
马黛茶是生长在南美洲地区的一种常绿灌木叶子,加工制作方法与我国茶叶加工大致相同。阿根廷东
北部气候湿润,阳光充足,红色含有矿物质的土壤很适合这种植物的生长。近些年阿根廷马黛茶的生产发展很快,如今年产量达4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被称为“马黛茶王国”,全国人均年消费量约7公斤,其余30%用于出口创汇。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是阿根廷全国的马黛茶节。节日里,在首都街头可以看到许多着装漂亮的少男少女向行人分赠小盒包装的马黛茶。在马黛茶主要产地———米西奥内斯省等地,节日里还要举行高乔人参加的花车游行,竞选“马黛茶女王”,选出的“女王”可以免费到首都和各大海滨城市旅游,并能得到不少珍贵礼品。
在阿根廷,使用什么样的茶壶招待客人,比喝马黛茶本身更重要,就像西方人待客讲究餐具一样。一般平民百姓使用的马黛茶壶大多是竹筒或葫芦挖空制成的,壶上没有什么装饰。而高档的茶壶则是一种艺术品,做工精致,有金属模压的,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www.xiexiebang.com 2004-06-04
3.《论茶文化的定义、内涵与功能》 www.xiexiebang.com 2004-07-21
4.《游览世界的“绿叶”》 中国茶叶在线 2004-09-06 5.《世界各国饮茶之道》 中国茶叶在线
2002-06-16 6.《茶叶浴盛行巴黎》 中国茶叶在线
2002-08-14 7.《韩国茶礼之道》 中国茶叶在线 2002-07-03 8.《阿根廷人端着茶壶走天下》 亚洲茶网 2004-10-27 9.《别有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亚洲茶网 2004-07-07 10.《世界茶文化》 央视国际 2004-03-25
“茶叶只是个日用品、商品,原产物,恰好生在中国而已,和咖啡、可可一样没有什么骄傲的。需要提的是“茶文化”,所谓“茶文化”,也不过是把茶当成一个载体,实际还是本土文化。
到了日本,有了变化,形成日本茶文化,和中国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不过现在“日本茶文化”正在“反哺‘中国,令人反思。” “
一、茶的起源和传播
茶叶,采自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的植物。在亚州,从喜马拉雅山南麓起,经印度的阿萨姆、中国的云南山地,至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再到日本西部的东亚温暖地带,有一条照叶树林带。由于经济开发,其中一部分,已成为秃山,有的却成了水田地带。但那些地方曾是山茶、斛树、米诸、楠树之类树叶表面有光泽的树木,即照叶树繁茂的地带。在日本国内,除宫崎县的绫町等地还有保存着这照叶树林的地方外,几乎所有的照叶树林都因开发而被砍伐殆尽。现在各地还有被称为“守护神之林”的小片照叶树林,我们往往能发现其中有表明这一带曾经是照叶树林带的古老的照叶树。
茶树,是照叶树的一种,茶的起源必定是在照叶树林分布的地区。
然而,我们并不能说只要有茶树的地方,人们都对它进行利用,制成茶饮用或食用。茶是照叶树林文化中的一个构成要素,一般认为其发源地在照叶树林文化的中心地带,即云南和阿萨姆一带。关于茶的起源的问题,光靠文献资料的研究是不能解决的。从植物角度的研究自下待说,民族学的研究,特别是民族植物学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这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记载以前人类对茶的利用情况。
概括地说,最初,在云南、阿萨姆一带,有多种多样的包括茶树叶在内的野生植物叶作为茶被人们饮用,后来,便主要用野生的茶树叶,再由野生改为人工栽培。现在人们所饮用的几乎都是栽培种的茶叶。
在栽培种的茶树中,不仅有茶园中常见的低杆型茶树,在云南还有高杆型茶树。云南现在还有爬上高杆茶树采摘茶叶的地方,也就是在云南一带,人们还把茶树以外的其它植物的叶片,甚至叶片以外的部份当作茶来饮用。根据现有的民族学的资料,我们不难推测,这样的“茶外之茶”,是远在文字记载以前就早已为人们所饮用了。就像人类食用稻米一样,在多种多样的谷物中,稻米独为人类所钟爱,便逐渐优化起来,而其它谷物却成为谷类中的亚流谷物。人们在利用各种“茶外之茶”和野生茶树的过程中,特别喜爱茶,遂开始了茶树的人工栽培。当茶在人类饮料中占主要地位以后,人们便把用其他植物制成的饮料称作××茶。” ““茶马古道”是怎样形成的?这必须从茶的兴起及传播说起。
尽管当今世界的广告充斥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麦氏速溶咖啡等等最入时的各种各样饮料,但具有独特性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中国茶,作为普通的饮料仍然雄踞世界的饮料市场之首,而且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使其成为一种影响最广的“文化”。有的欧美人津津品味着红茶,用茶配制成各种饮料,而有的欧美人也乐意用绿茶消肥强骨,茶在世界仍然风行着。当中国瓷茶器具在世界最大的索斯比拍卖行的价码开到几十万美元的时候,你会为茶的魅力感到惊讶,因为你喝茶的时候,总是大杯大碗的喝,并没有品味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当东瀛的日本人得饮茶之俗后,把饮茶“玩”成“茶道”,于是许多人明白饮茶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中国的云南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最早饮用茶并培植茶树的地方。在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南糯山至今仍长有千年的老茶树,而四、五百年的茶树则是成片,成林。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云南省除稻作文化外,贡献给世界最重要的“文化”。
在先秦的汉文献里没有“茶”字,只有一个“荼”字。《周礼》云:“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先秦典籍里“荼”出现的比较多的是《诗经》。如《谷风》:“谁谓荼苦”;《出其东门》:“有女如荼”。《邶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楚辞》中也有说到“荼”的。《楚辞·九章·桔颂》:“故荼荠不同亩兮”。而作为原产茶地的云南也有历史文献记载,《普洱府志》载,云南少数民族最早在汉代就已栽培茶树了。“茶”字最晚到唐时就已见于正式的文献了。唐陆羽《茶经》便对茶、茶具、制茶的方法、饮法及用水之道、茶的源流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如在《茶经·一之源》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又云:“从草木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者,义从木,当作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贾,三曰设,四曰茗......”实际把茶称为贾、设、茗等,是由于品种或方言语音变化的缘由。“茶”与“荼”字应是同名同物,从中古音学来推测,其在上古为定母鱼部,姑且拟为dra音,中古以后,字音分化。” “茶叶运销,曾达红海沿岸及欧洲各国。欧洲文献最早说到茶的是威尼斯人Giambattista Ram Wsio 所著的“Voyages and Travel”(《海陆游行记》)。“茶”的对音为“Chai”。十六世纪。茶传入欧洲,英国称“茶”为Chaa。从此,茶风靡整个欧洲,各国纷纷进口中国的茶叶。现代英语“茶”为“Tea”,法语称“Thé”,德语叫“tee”,俄语读“”,是北方方言“tsha”的对音。托尔斯泰巨著《战争与和平》中就有关于喝中国普洱茶的细致描写。” “茶之于中国,犹如咖啡之于法国,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悠久深厚的文化。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
茶之于中国,犹如咖啡之于法国,不仅仅是一杯饮料,更是一种悠久深厚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平民百姓,下里巴人,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中国人生活和文化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茶,已经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文化……
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茶叶生产和饮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们对茶叶的需求也出现新的要求。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一旦人们对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就特别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这种天然保健饮料必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它含有大量的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去饮用它。茶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因此,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就象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一样,清朝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当茶叶最初传到欧洲时,价格昂贵,英国人和法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逐渐降下来,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法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之一。随着茶叶的传播,目前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几乎遍及全国和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茶叶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并成为三大饮料之一,所以世界茶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茶区主要集中在亚洲,茶叶产量约占世界茶叶产量的80%以上。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饮茶也是这样,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或葱、桔皮、薄荷、桂元、红枣,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明清以后,茶文化似乎出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现象,刻意追求好水的人少了,一味讲究贡茶的事也少了,茶人更追求、讲究的是茶的本身至味的内在意味,并藉以实现精神上的追求,得到心灵的抚慰,或寻求一种物我合一的化境。在现代社会,茶文化更起着丰富文化休闲生活,促进茶叶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推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作用。二十一世纪的茶文化规模将更大,涉及领域更大,功能更显著,传统与现代融合更为紧密,茶文化将成为世界性文化。” “茶,作为一种纯天然饮品,其养生、益智、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已被炎黄子孙数千年的生活实践和医学实践所证实。
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含义已远远超过它自身的物质与表现形态和范畴,成为一种社会精神文化现象,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完美结合。
当今世界,茶及茶文化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已融入民风、化为名俗,成为流淌在华夏民族身躯中古老而新鲜的血液,成为中国人的普遍人格和道德伦理。
在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站在东西方文明相互对话、相互交流与相互融合的历史高度,以与时俱进的思维和眼光,不断探索和研究茶文化内在的哲学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开发和拓展茶文化的各种功能、功用和功效,使之与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消费观念、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生产方式相结合,促进茶经济、茶产业,造福种茶人、饮茶人,不断创造茶文化事业空前繁荣的新时代。”
第五篇:文档遗产
印象黄山
班级:旅游管理3班姓名:郑艺红学号:42
“中国有20多个具有东方特色的森林、名山、自然区、保护区,黄山就是其中之一,其自然景色无与伦比。黄山居中国艺术、文化、环境遗产的中心,优美的自然景区,以中国古代艺术、文字、建筑及历史上64座庙宇所装饰润色、显得格外崇高。黄山的自然美和自然文化世上罕见。”这是教科文组织高级考察专员吉姆·桑塞尔博士对黄山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评价。在古代就有很多文人墨客被黄山的自然美景所吸引,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黄山,赞叹到:“博海内外无如薇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从中可体会到黄山景色之奇特。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还有冬雪、瀑、湖、泉、日出、晚霞、宝光、雾凇、冰桂、珍奇异兽、古树古木、奇花异草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无不被前人后者所赞美和向往。当然,除了自然景观之奇,徽州文化也是其重点,黄山文化底蕴丰富厚重,孕育了程颐、朱憙、陶行知、胡适等一代宗师。自古以来,人们游览黄山、歌颂黄山,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遗产,其中文学作品流传至今就有2万多篇,包括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这“五胜。”孕育了“黄山画派”,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对中国画坛影响深远,现存历代磨崖时刻约300处,箓、隶、行、楷、草体都有,包括颜、柳、欧、赵各派。而古民居、古牌坊、古祠堂更是构造精巧,以宏村和西递村为代表的古民居保存完好。其中,宏村的明清古民居是皖南古民居之最,有“民间故宫承志堂”之称。从存外自然环境到存內的街道、建筑、水系,以及室内布置都完整地报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痕迹,被誉为“中国画里乡”。古民居可以说是内外兼修,不止有着古朴历史韵味,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禁令人心生向往。
黄山景区每到节假日游客量都会暴增,而功劳当然不知是它本身所具备的特质,也离不开相关的宣传促销活动。起初黄山跟其它景区一样,都是以形象代言、拍摄宣传片的方式展现给人们,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在后续工作中,也会在各地举行促销活动,或开展一些征
集互动活动,如在香港、上海等地举办了“黄山冬游”的促销活动,以及在北京举办的“黄山旅游国际化”新闻发布会等。另一方面,通过在旅游电子商务以及旅游博览会,推出新颖主题活动“中国黄山七夕情人节”活动,面向景区及社会开展“温馨提示用语征集活动,”借此方式来宣传黄山的文化、文明。在国际市场上,也有相应的展现方式,跟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结成“友好公园,”与少女峰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等间接方式将黄山展现在国际舞台上,从而扩大其在欧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然,也有通过旅游产品线路的宣传,但是没有独特性,跟其他双遗产的旅游线路没多大区别。
总体上,黄山主要通过一系列宣传促销方式来展示黄山,虽然也有利用媒介手段,但大多数是通过电视、参加电视评选活动来宣传,所选媒介过于单一,推介方法老套、陈旧,且宣传促销对象根据不准,宣传展示方式过于单一,不是侧重形象宣传,就是旅游推介,展现内容也没有认真分析自身的文化自然特色,没有根据客源地需求的不同来设计有针对性、吸引力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严重雷同,没有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品牌。所以,导致一种普遍现象,淡旺季明显。黄山景区宣传展现方式应当创新、有个性,而且要应跟上时代潮流,有效选择网络、户外广告等,要高度重视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同时在著名网站的论坛、贴吧、微博、微信,或者拍摄微电影等方式宣传展示黄山景区,向潜在游客传递黄山的旅游信息,也可以在主要客源地、交通要道投放广告等,要展现出黄山的实质性内容,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对于形象代言当面,不足之出是每个明星都有自己的粉丝,就意味着并不能迎合所有消费者口味,更严重还会导致原有客户群的流失,不能单纯追逐热点、明星人物,不然会在公众心中产生媚俗印象,对塑造自身文化不利,所以要考虑明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不要一味只想到知名度。另一方面,在宣传展示上,以经济利益为主,把遗产地当做“摇钱树”来宣传,动力不纯,没有将其作为文明形象对公众宣传,这种方式感觉是卖产品,而不是展示文化,应当适时增加教育内容,多举办绘画、摄影或导游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