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姚亦翀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踏进了中学的校门,我们更应该注意廉洁的所在和重要性。
“廉洁 ” 亦作“廉絜”。谓不贪财货,立身清白、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汉代王充《论衡》中有“案古纂畔之臣,希清白廉洁之人”之句。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兮”之诗。
一个朝代的兴起和一袋子上时期的兴盛,首先是廉政和廉吏的兴起和兴盛,当这个朝代或时期廉政被腐败压倒,廉吏被贪官欺侮,那么,它的丧钟也就敲响了。而敲钟人——新朝代或新时期的空气必定是沁人心脾的:廉政之风大利,廉政之吏大用。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廉洁故事。
众所皆知,现在的社会烧烤满天下,连初中的大门口也未能“幸免”。新闻上经常说,大部分的烧烤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不加节制地吃,身体就会沉受不住。
这些全是那些黑心的烧烤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那些已经发霉或变质的食物来代替那些好的食物。撒上香粉,就能把臭气掩盖得无隐无踪。这种烧烤老板做生意不讲诚信,不够光明磊落,更没有一点廉洁的意识。如果他们也能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道理就不会去做这种不诚信的买卖了。
廉洁校园是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期盼的,并且都在身体力行。现在有许多中学生在学校里不好好学习,却在网吧里天天混日子,跟社会上的人结交。甚至向比自己小的孩子勒索,要钱。从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一生执教,持俭守节,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学子们所敬重,为学子们所效仿,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垂范世人的楷模。他的这种从教的做风,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而许多老师也正有这样的风格。
清正廉洁,从小做起。不贪财货,光明磊落才是基本的做人之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我们应该时刻牢记的。愿廉洁之花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盛开。
第二篇: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廉洁,就像一朵圣洁的莲花,盛开在人们心中,香远益清。秉承廉洁的人,就像一座座丰碑,给人启迪,给予这个社会无限的正能量······
我的外公,曾是一名农村基层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他在任20余载,为村里修建水塔,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多方筹集资金,为村小学修建教学楼,给村里的娃娃创建良好的读书环境;兴办村图书馆,开展扫盲班,想方设法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是村民公认的好干部。
曾经,县里给贫困户发放补助,有些村干部就建议可以留一部分分给干部,外公就严厉地拒绝提议:“群众选我们当干部,是信任咱们,如果我们贪图便宜,伤的是人心,坏的是风气!”并且亲自带领党员干部把补给逐一发放给每户困难户,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帮他们度过生活的难关。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外公一直两袖清风,一心为民,赢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这个社会需要像外公这样的好干部,如果每个为官者,都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让圣洁的莲花遍地开放,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会飞跃发展,繁荣富强!
第三篇: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身边的“清风民警”
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有人觉得:廉洁,是高不可攀的星辰,遥不可及。有人觉得:廉洁,是不可或缺的空气,如果缺少了它,人类就生活不下去。但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怎么样才能算是廉洁。
是像陶渊明一样吗?学识渊博,满腹经纶,却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下官印,弃官回家,自耕自食,为后人留下一股清新宜人的田园之风。
是像于谦一样吗?在六十大寿那一年,把所有贺礼的拒之门外,甚至是皇上送来的那只玉猫金座钟。
„„
叩开历史之门,倾听历史之声,那遥远而悠长的回声萦绕在我的耳畔,让人感到梦一般的幻想。或许,近在咫尺的身边的故事,更能产生一种熟悉感。
以前的我总认为“廉洁”与我们隔着千山万水,其实不然,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廉洁是天山雪莲,只有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才会盎然绽放,于是,我们苦苦地追寻着,追寻着那一缕“芳香”。但却不知道她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我叔叔只是一个普通的地方派出所办案民警,脚上永远穿着一双军式皮靴,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它显得有些不合群;衣服一年到头穿来穿去也就那么几套。太阳的痕迹还残留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不可磨灭的皱纹。她总是很节俭,平常掉在碗外面的饭粒她都要捡起来吃,即使是刚烧起来的菜还有很多,她也会把那些剩菜剩饭默默地吃完。星期天,婶不上班,中午烧了香喷喷的一桌菜,我们都盛了热腾腾的饭,可叔叔却从冰箱里拿出冷饭冷菜,家里的人都劝他,先吃刚烧起来的饭菜,现在的日子不比从前,把剩菜剩饭倒了。可他就是不听,说现在虽然衣食无忧,可我们仍不能浪费,冷饭冷菜热热照样好吃。我们默默地听着,无奈地摇摇头。
叔叔不仅自己生活节俭,同时要求家人也能勤俭廉洁。记得叔叔在处理一些民事案件的时候,有的人为了谋取利益想走走后门,但被叔叔拒绝了。记得有一户居民违章建筑,派出所检查出联合其他部门要依法处罚,户主是一民老太太,当晚就让她儿子带着2袋大米找到我叔叔,让他帮忙通融一下,然后诉说了一些老太太自己生活不容易弄个小棚子堆放垃圾等。叔叔坚持自己的一颗清廉心,拒绝了他的请求。临走时他把大米放到了家门口说是让他帮忙照顾下老太太,叔叔说照顾老人是本职的事情不需要这些东西让他带回去,他执意要把大米放这,叔叔拗不过他收下了大米但是第二天按大米的市场价把钱给老太太送了过去并保证以后会多帮助老太太的生活,老太太感激之余积极配合民警同志把自家违章建筑拆除了。
王安石说“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叔叔,只是一个平凡之人,但却有着不平凡的举动,这举动让我们感慨很多,其实只要心正,那么廉洁自在我心中。
第四篇: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身边的“清风老人”
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有人觉得:廉洁,是高不可攀的星辰,遥不可及。有人觉得:廉洁,是不可或缺的空气,如果缺少了它,人类就生活不下去。但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怎么样才能算是廉洁。
是像陶渊明一样吗?学识渊博,满腹经纶,却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下官印,弃官回家,自耕自食,为后人留下一股清新宜人的田园之风。
是像于谦一样吗?在六十大寿那一年,把所有贺礼的拒之门外,甚至是皇上送来的那只玉猫金座钟。
„„
叩开历史之门,倾听历史之声,那遥远而悠长的回声萦绕在我的耳畔,让人感到梦一般的幻想。或许,近在咫尺的身边的故事,更能产生一种熟悉感。
以前的我总认为“廉洁”与我们隔着千山万水,其实不然,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廉洁是天山雪莲,只有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才会盎然绽放,于是,我们苦苦地追寻着,追寻着那一缕“芳香”。但却不知道她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我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脚上永远穿着一双灰白的布鞋,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它显得有些不合群;衣服一年到头穿来穿去也就那么几套。太阳的痕迹还残留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不可磨灭的皱纹。她总是很节俭,平常掉在碗外面的饭粒她都要捡起来吃,即使是刚烧起来的菜还有很多,她也会把那些剩菜剩饭默默地吃完。星期天,妈妈不上班,中午烧了香喷喷的一桌菜,我们都盛了热腾腾的饭,可奶奶却从冰箱里拿出冷饭冷菜,家里的人都劝她,先吃刚烧起来的饭菜,现在的日子不比从前,把剩菜剩饭倒了。可她就是不听,说现在虽然衣食无忧,可我们仍不能浪费,冷饭冷菜热热照样好吃。我们默默地听着,无奈地摇摇头。
奶奶不仅自己生活节俭,同时要求家人也能勤俭廉洁。记得爸爸在浬浦初中当校长的时候,有位家长为了孩子想走走后门,但被爸爸拒绝了。那人见此路不通,就把目光转向奶奶,给奶奶送了一箱晶莹剔透的葡萄,还有一箱鲜红透亮的柿子。柿子是奶奶和我最爱吃的水果了。奶奶说只要把柿子握在手里,软软的,只需轻轻撕掉一点皮,放在嘴边一吸,就会吸到比蜜还甜的红色汁水,从嘴角一直甜到心里。那人向奶奶说明了来意,我奶奶婉言谢绝了,礼物也被送回。别人都说她太傻,放着好吃的东西不吃,不是傻是什么呢?可是奶奶却只是抿了抿嘴唇,笑了一笑,并没有说什么。那人也因为奶奶坚决的态度而知难而退了。王安石说“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奶奶,只是一个平凡之人,但却有着不平凡的举动,这举动让我们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其实只要心正,那么廉洁自在我心中。
第五篇: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从古至今,因廉洁而闻名的人数不胜数,古有包拯,今有任长霞,所有的中国人都因有这样的模范而感到光荣。今天,我却以妈妈为荣,因为她有一份珍贵的品德——廉洁。
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买文具,妈妈也顺便为单位买一些。到了商店我快速地选了几样,回过头去,只见妈妈正在细心地挑选,不时地比较着价格,又把那文件夹翻来覆去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好像要把它的每一个缺点都找出来似的。果真,妈妈指着文件夹,对老板说:“这里有道划痕,给我换一个吧。”“你可真仔细,买公家的东西跟买自己的东西一样。”老板夸奖道。妈妈只是笑了笑。
在结帐的时候,老板指着我的那一堆文具,小声地对妈妈说:“这也一起记在帐上吧?”妈妈毫不犹豫地说:“不行,这些都是私人物品,怎么能把钱算到公家上去呢?”老板脸一阵红一阵白,不好意思地说:“大姐,现在像你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老板虽有些尴尬,但我看到了老板流露出对妈妈敬佩的眼神。我为此感到十分的光荣,因为我的妈妈的廉洁之风正被他人所敬佩着。
在回家的路上,我把我所观察到的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们家不缺买文具的钱,为什么不自己来付呢?公家的钱,公家的东西都是大家的,我们没理由据为己有呀!”顿时,我感觉妈妈是多么的高大呀!在社会的大染缸里,她并没有同流合污,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那份廉洁。
妈妈就是这样,以廉为荣。她的廉洁感动着我,影响着我,同时也给她身边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妈妈的身子从没有歪过,影子也永远都是直的。
作者:谢婉婷
学校:清远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指导老师:谭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