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派简介

时间:2019-05-13 06:4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月派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月派简介》。

第一篇:新月派简介

新月派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其中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情节。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主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它可以说是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他们回到自我内心世界,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作,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由此也就形成了新月派诗歌,新月派诗歌以闻一多与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试图为新诗的“规范化”确立美学原则。闻一多反对《女神》过于欧化的句式与无节制的直抒胸臆的方式,提出新诗的三个美学标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与“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适宜,新月派明确地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作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闻一多的诗作《口供》、《罪过》、《天安门》,徐志摩的《大帅》、《雪花的快乐》,朱湘的《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曲》正是贯彻了以上审美原则的诗歌作品。作为现代白话诗歌运动自身的一次反动,“作诗如作文”的理论命题受到“纯诗”的挑战。“纯诗”力求发掘生活中属诗的情致,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感觉与意象,并寻求与内容相衬的诗的形式。后期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陈梦家、方玮德以及“汉园三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都是纯诗的倡导者与力行者,其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卞之琳的《断章》称得上现代白话诗中的传世之作。同时,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瓦雷里等人的影响,王独清、李金发、戴望舒等人的诗歌创作带有自觉的现代派特征:以奇崛冷僻的意象、半文半白的文字、萦回拖沓的旋律抒写时代之一隅中个人的悒郁伤感。

下面我们来介绍新月诗派几个著名的代表人物。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徐志摩。我们可以从徐志摩的经历看到新月派的成长。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我们看待徐志摩及其创作总是把他与新月派连在一起的,认定他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称他为新月派的“盟主”,这是因为新月派的形成直至消亡,都与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他参与了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他的创作体现了新月流派鲜明特征。从成立新月社到逐步形成一个文学流派——新月派,历时约十年,徐志摩始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923年春上,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

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诗以外,还联络新月社成员从事戏剧活动。1925年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了《晨报诗刊》,这时,闻一多已由美国回国并参加了《诗刊》的编撰工作。《诗刊》的撰稿人努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关于诗艺的探讨,所以,《晨报诗刊》的创办,标志着以“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于赓虞:《志摩的诗》)的诗歌流派——新月诗派的形成。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员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它种种原因,纷纷聚集到上海。此时,徐志摩也与陆小曼结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出访友,奔走联络,在上海环龙路环龙别墅办了个新月书店。

1928年3月,徐志摩一边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工作,一边又创办了《新月》月刊。《新月》一共出刊四卷四十三期,至1933年6月终刊,不仅刊出新月派成员的著作,其中也有郁达夫、巴金、丁玲、胡也频等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作品。1928年3月10日,《新月》月刊正式创刊。创刊号上发表了由徐志摩执笔的发刊词《新月的态度》一文,明确打出“健康与尊严”的旗帜。“我们对我们光明的过去负有创造一个伟大的将来的使命;对光明的未来又负有结束这黑暗的现在的责任。我们第一要提醒这个使命与责任,我们前面说起过人生的尊严与健康,在我们不曾发见更简赅的信仰的象征,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这一双伟大的原则一一尊严与健康。尊严,它的声音可以唤回在歧路上彷徨的人生。健康,它的力量可以消灭一切侵蚀思想与生活的病菌。”不过,这已是新月派活动的后期,后期新月派,其成员虽各有差异,就其整个政治倾向而言,却是日趋反动。但是新月派从事诗歌创作,研讨新诗的这条“连索”似乎还没中断。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去世,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随后,它也便销声匿迹了。

综上所述,从新月社的成立及至新月派的形成和它的主要活动(尤其是文学方面的活动),徐志摩在其中都起着主角的作用,他确实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他对新诗发展曾经起过一定的推动和影响作用。但是,他们过分地追求形式和格律,又走向歧路,尤其是徐志摩到后期思想和创作都发生危机,他曾在《爱的灵感》中发出悲叹:“一年,又一年,再过一年,新月望到圆,圆望到残。”

到了1933年6月,随着《新月》月刊的停刊,新月派的整个活动也就中止了。

徐志摩的作品其中有两篇《再别康桥》和《沙扬娜拉》我们在熟悉不过了。在此中我们可以看出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资产阶级作家。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连着的。

作为那个时代的人,徐志摩做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他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陆小曼的婚姻又参杂了太多的物质功利,他与林徽因的那淡淡情愫才最令人唏嘘。雪花的快乐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其次是闻一多先生,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

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红线。闻一多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他有感于“五四”以来新诗过于散漫自由,因此提倡一种新格律诗。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这使得他的诗大多有富于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其中,《死水》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首诗,它也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全诗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这首诗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于是《死水》一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了。此诗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怒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1980年2月12日《人民日报》中的一篇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文章写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由此也可以看到闻一多先生在我国诗坛上的地位。

最后再简单介绍一下一个我们不是很熟悉的新月派诗人饶孟侃,他是著名的“新月”诗人,也是“新月”著名的诗歌评论家。在新诗创作中,他始终遵循其诗论主张。他的诗意象单纯,感情浓重,朴实自然,既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在创作上的一贯追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

下面谈谈我对新月派诗歌的感受。我觉得新月派并非一个单纯的诗歌流派,用“文化流派”称之更为确切。但诗在这个文化派别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羡慕这下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一起组织一个松散的沙龙,在一起聚餐聊天,谈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后来他们又在一起办书店、出版丛书,逐渐在诗歌创作、诗歌美学主张上,形成了大致一致的主张,写作了大量的优秀诗作,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新诗美学主张,做着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这是我们当今现在的知识分子所不能做到的,我们只是在特定的阶段接受特定的知识。而他们大多是人具有强烈的个性主义色彩。由于深受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欧美各种文艺思潮的冲击,就整体而言,呈现出“繁杂 ”态势。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强调“人性”的力量,倡导个性主义,并把人性看作是艺术的核心。新月诗派从登上文坛开始,就以捍卫文艺的“健康与尊严”、捍卫文艺的“纯正”品位为己任。他们反对把文艺视作工具或手段,闻一多甚至直接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徐志摩和梁实秋主张“为人生的艺术”,但他们同样反对把文艺看作现实斗争的工具,可以说他们在强调文艺的“纯正”品位。

新月派对整个新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诗人如何其芳、臧克家、孙大雨等,或一直坚持“新月之路”,或诗风有所转向等,从他们的诗作整体看,新月的影响是明显的。读新月派的诗,我们既要把它看成一个相对封闭、相对完整的诗歌流派,又要开放地看到它对一个诗人一生创作乃至整个新诗史的影响。

第二篇:新月派诗歌

新月派诗歌

邵洵美的诗 #季候

初见你时你给我你的心,里面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再见你时你给我你的话,说不出的是炽烈的火夏。三次见你你给我你的手,里面藏着个叶落的深秋。最后见你是我做的短梦。梦里有你还有一群冬风。

作者简介:邵洵美(1898—1975),笔名邵浩文、邵浩平等。浙江余姚县人。主要有诗集《天堂与五月》(后来重编为《花一般的罪恶》)、《诗二十五首》等。

朱湘的诗 #葬我

葬我在荷花池内,耳边有水蚓拖声,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时明--葬我在马缨花下,永作着芬芳的梦--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呜咽过了孤松--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 无人知道的地方。

#采莲曲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妖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 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拍紧 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在中央? 溪头 采藕,女女郎要采又夷犹。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溪中,采蓬,耳鬓边晕着微红。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 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1925年10月24日

作者简介:朱湘(1904—1933),字子沅。安徽太湖人。主要诗集有《夏天》、《草莽集》、《石门集》、《朱湘诗集》等。

陈梦家的诗 #一朵野花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条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古战场的夜

你不用稀奇草莽里爬出人来,血的金蛇带着光茫穿过海; 那一天你会茫然摔破你的梦,也猜不透你做了哪一家英雄。你不用拣一块山或是一块土,随处都是你的家,你的归处; 你憩下来睡着,我告诉你,完了,什么都齐全,有蝴蝶,还有野草。

#雁子

我爱秋天的雁子,终夜不知疲倦;

(像是嘱咐,像是答应,)

一边叫,一边飞远。从来不问他的歌,留在哪片云上,只管唱过,只管飞扬──

黑的天,轻的翅膀。我情愿是只雁子,一切都使忘记── 当我提起,当我想到,不是恨,不是欢喜。

作者简介:陈梦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出版的诗集有《梦家诗集》、《铁马集》、《梦家存诗》等。

林徽音的诗 #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的惺忪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作者简介:林微音(1903—1955),女。笔名林微因,福建闽侯县人,出版有《林微音诗集》等。

于赓虞的诗 #影

看,那秋叶在明媚的星月下正飘零,与你邂逅相逢于此残秋荒岸之夜中,星月分外明,忽聚忽散的云影百媚生。看,那秋叶在明媚的星月下正飘零,我沦落海底之苦心在此寂寂的夜茔,将随你久别的微笑从此欢快而光明。苍空孤雁的生命深葬于孤泣之荒冢,美丽的蔷薇开而后谢,残凋而复生,告诉我,好人,什么才像是人的生命? 这依恋的故地将从荒冬回复青春,海水与云影自原始以来即依依伴从,告诉我,好人,什么才像是人的生命?

夜已深,霜雾透湿了我的外衣,你的青裙,紧紧的相依,紧紧的相握,沉默,宁静,仰首看孤月寂明,低头看苍波互拥。

夜已深,霜雾透湿了我的外衣,你的青裙,寂迷中古寺的晚钟惊醒了不灭的爱情,山海寂寂,你的影,我的影模糊不分明......作者简介:于赓虞(1902—1962),河南西平人。著有诗集《骷髅上的蔷薇》、《孤岛》等。

刘梦苇的诗 #铁路行

我们是铁路上面的行人,爱情正如两条铁平行。许多的枕木将它们牵连,却又好像在将它们离间。我们的前方像很有希望,平行的爱轨可继续添长; 远远的看见前面已经交抱,我们便努力向那儿奔跑。我们奔跑到交抱的地方,那铁轨还不是同前一样? 遥望前面又是相合未分,便又勇猛的向那儿前进。爱人只要前面还有希望,只要爱情和希望样延长: 誓与你永远的向前驰驱,直达这平行的爱轨尽处。

作者简介:刘梦苇(1900—1926),原名刘同均,湖南安乡人,诗作收入《诗月诗选》。

综评:

1926 年4 月新月社闻一多、徐志摩等创办《晨报·诗镌》, 提倡“诗的格律”, 无疑是对初期新诗的散文化弊端的匡正, 造成了新诗形式重建的氛围。然而闻一多所说的“格律”, 是英文form 的译意, 具体指“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 有句的均齐”, “听觉方面的格式, 有音尺, 有平仄, 有韵脚” 瑏瑡。中外诗歌在视、听觉方面的格律因素, 固然有相通之处, 但汉语方块字有着自身独有的组织结构和美学特征, 也更易于造成诗的视觉方面的建筑美的效果, 并表现了与字母文字不同的语境方式和操作程序。闻一多提倡的“新格律”, 并非如有些论者和教科书中所说是“中国古诗传统与外来诗歌形式的结合”。考察当时在《诗镌》、《诗刊》上流行的四行成一节的“豆腐干块诗”, 包括被认为“新格律”范式的《死水》, 很难说体现汉语诗歌的“格律”, 更谈不上与汉字词汇的诗意方式融于一体。光图有词句的整齐排列, 而缺乏炼字炼句炼意的工夫, 就建构不起汉语诗歌意义生成系统的优化结构和诗意空间。这种不能发挥听、视觉方面的汉语诗歌特长的“格律”, 难免有西洋“格律”的汉译化之嫌。朱自清评论“他们要创造中国的新诗, 但不知不觉写成西洋诗了” 瑏瑢。当然, 他们有些作品, 如闻一多的《一句话》、《收回》,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第十八首等, 比较切入现代汉语的音乐节奏, 自然流畅, 在整饬中求变化, 避免了因对字词的相等对应的刻意追求而出现的滞留感。

在新月派的新格律试验中, 朱湘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现代汉诗的特色。这位对西方诗体和诗律学研究颇深的诗人, 具有鲜明的民族语言意识, 自觉发掘古典词曲和民歌的形式结构的美。如《采莲曲》, 即是从六朝骈散和江南民歌中脱出来的。《摇篮曲》、《催妆曲》、《春风》、《月游》等, 是将英国近代格律体、歌谣体与我国民歌民谣相融合而创造出的歌谣体, 音节流转起伏, 韵律回荡优美, 并构成整体匀称的方块字排列的形式美(建筑美)。如何增大“新格律”的汉语诗意空间? 仍处于

探索之中。如果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创造了人类自由性灵所依恋的“康桥世界”这一意味弥深的音乐境界;那么朱湘的《有一座坟墓》、《废园》等篇什, 则在对某种情绪和灵魂的深度显示中造成了较大张力的诗意场。这对于汉诗传统形式的开拓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新月派作为“第一次一伙人聚集起来诚心诚意的试验作新诗”, 客观上沟通了诗人对新诗汉语艺术形式的重视, 影响了一代人的创作。30 年代中期, 林庚的四行诗、九行诗、对诗行、节奏和口语化的追求, 也体现了现代汉语特点, 有人称为“现代绝句”。

十四行诗(Sonnet), 作为从西方引进的特殊的格律体, 为不少诗人所喜欢、试验着写过。但真正能够切入现代汉语的音节和诗意的方式、试验出色者, 当数早年加盟沉钟社的冯至。他的《十四行集》, 并不严格遵守十四行的传统格律, 主要利用十四行体结构上的特点, 适当融入古典汉语诗词格律的有益成分, 旨在追求现代汉语的音节和语调的自然, 体现了浓郁婉转的东方抒情风格。在诗意表达上, 虽明显受里尔克的影响, 却完全从自身的艺术体验出发, 以精妙含蓄的汉语, 抒写内心真实。冯至的十四行诗, 不是一般的移植和仿造, 而是不同诗歌语言之间的转化, 是对西方十四行的一种变奏体。

第三篇:新月社简介

新月社简介

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1928.3.10)。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闻一多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辞藻,建立了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他们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因为它拥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起初,他们多在《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上发表作品,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专栏的开辟,可以看作该诗派的正式形成,而1931年《新月诗选》(陈梦家编选)的出版,则可以看作该诗派的一个总结,也标志着该诗派的结束。为新月社诗歌理论作出了最重要贡献的是闻一多。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新月社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一个影响较大的文学社团。它的前身是1923年北京的新月社,先以聚餐会形式出现,后来发展为俱乐部。参加者有梁启超、胡适、徐志摩、余上沅、丁西林、林徽音等人。社名是徐志摩依据泰戈尔诗集《新月集》而起的,意在以“它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徐志摩《新月的态度》)。1924年12月,胡适、陈西滢、徐志摩等建立现代评论社;1925年10月到1926年10月,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办《诗镌》、《剧刊》。撰稿人多数为新月社成员,或主要是新月社成员。1926年秋,北伐战争进入高潮,新月社成员有的南下,有的出国,俱乐部的活动遂告终止。1927年春,原新月社的骨干胡适、徐志摩、余上沅等人筹办新月书店,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社的活动由此而正式开始,参加的成员还有罗隆基、梁实秋、潘光旦、储安平、刘英士、张禹

九、闻一多、邵洵美等人。除《新月》月刊外,新月书店还编辑出版了“现代文化丛书”及《诗刊》、《新月诗选》等。1931年11月,新月社的发起人和骨干徐志摩机坠身亡,该社活动日衰。1933年6月,《新月》杂志出至第4卷第7期后停刊,书店为商务印书馆接收,新月社便宣告解散。

新月社俱乐部时期,成员复杂,思想殊异,有时候能表现一定的反对封建军阀的进步倾向,如《晨报·诗镌》就出过“纪念三·一八专号”;但它从一开始就表现了右翼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倾向。他们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苏联,在《晨报副刊》上曾进行“苏俄仇友”问题和“党化教育问题”的讨论,发表了反对共产主义革命思想的政治论文。《新月》月刊创办以后,他们发表文章否定共产主义学说,反对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甚至表示“希望国民党剿共及早成功”,把共产党和国民党视为“一丘之貉”(罗隆基《论中国的共产》)。同时,在《新月》杂志上开展关于“人权与约法问题”的讨论,批评国民党的“一党独裁,要求取消对言论自由的压迫。

新月社虽然不是纯文艺的团体,其主要活动和影响却在文艺方面。在文艺思想和文艺运动中,新月社有一个逐渐右转直至与进步文艺运动相对抗的过程。北京新月社俱乐部的一些成员,如徐志摩开始还表现爱国主义感情和反对封建的民主思想;在五卅运动、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中,徐志摩、陈西滢等现代评论社成员态度比较复杂,一面有诗作谴责军阀的罪行,一面发表杂文指责革命群众运动及其“领袖”,因而引起了以鲁迅为代表的进步文艺阵营的批评。1928至1929年,新月社文艺理论家梁实秋,又以资产阶级人性论反对文学的阶级性,否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使新月社成为与进步的革命文学阵营相对抗的资产阶级文艺的主要代表,因此而受到鲁迅、冯乃超等人的批判。

新月社的文艺创作状况比较复杂。前期,在《晨报·诗镌》上,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一八》、《死水》等文章和诗作,表现了反对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精神。《新月》月刊又发表了闻一多的传记文学《杜甫》、陈楚淮的独幕剧《药》等,具有忧国忧民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情怀。然多数文学作品则缺少深厚的社会内容,而更注意艺术技巧和风格的追求。如沈从文、凌叔华的小说,饶孟侃、方令孺、卞之琳等人的诗歌。徐志摩在《新月》月刊发表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秋虫》、《西窗》,流露出资产阶级幻想破灭之后的迷惘心境和恐惧革命风暴的心理。新月社的诗人们努力推行新诗格律化运动,相信“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唯一的表现”,努力追求诗歌“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见”(徐志摩《诗刊弁言》),对于新诗格律化和艺术美的探求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也带来了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弊病。新月社于1926年推行“国剧运动”,创办了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并在《晨报副刊》上开辟《剧刊》周刊,汇编了《国剧运动》一书,主张在新文学戏剧运动中借鉴传统的中国戏剧艺术。新月社还介绍了莎士比亚、哈代、布朗宁夫人、豪斯曼、曼斯菲尔、易卜生、奥尼尔、波德莱尔、魏尔兰、勃莱克等西方各种流派作家及西方现代诗人。他们的这些艺术活动、介绍及创作实践,对于新文学的艺术发展有一定的历史贡献,但是他们的一些成员艺术思想上所表现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和创作中庸俗颓废的气息,也对当时的文艺运动和创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发表在《新月》第1期上的《“新月”的态度》一文。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1923年,梁启超、胡适、徐志摩、余上沅、丁西林、林徽音等人在北京组织新月社,以俱乐部的形式举办年会、灯会、书画会和演剧等活动。随后建立现代评论社和由徐志摩接编的《晨报副刊》、创办的《诗镌》、《剧刊》,都与新月社成员有关。1926年秋,北伐战争进入高潮,新月社成员有的南下,有的出国,俱乐部的活动遂告终止。1927年春,原新月社的骨干胡适、徐志摩、余上沅等人在上海筹办新月书店,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社的活动由此正式开始,参加的成员还有罗隆基、梁实秋、潘光旦、储安平、刘英士、张禹

九、闻一多、邵洵美等人。此外,新月书店还编辑出版了现代文化丛书及《诗刊》、《新月诗选》等。新月社不是纯文艺的社团,但主要活动和影响却在文艺方面。在文艺活动中,思想倾向上一个逐渐右转直至与进步文艺运动相对抗的过程。可成员的文艺创作状况比较复杂。他们推行新诗格律化运动,对于新诗格律化和艺术美的探求有一定意义,同时也带有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倾向。1926年,新月社推行国剧运动,创办了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主张在新文学戏剧运动中借鉴传统的中国戏剧艺术。此外,还介绍了莎士比亚、哈代、布朗宁夫人、豪斯曼、易卜生、奥尼尔、波德莱尔等西方各种流派作家及西方现代诗人。1933年6月,《新月》杂志出至第四卷第七期后停刊,该社即宣告解散。

第四篇:《关于新月派的形成与发展》论文

本科期末论文(设计)

题 目: 《关于新月派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姓名: 李委轩

学生学号: 20201043

学院名称: 国际商学院

专业名称: 金融学

2021年 5 月 11 日

关于新月派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曾先后涌现出为数很多的文学社团和流派。“新月派”就是其中之一。从1923年新月社成立到1933年《新月》月刊终刊,“新月派”整整活动了十年之久,因此,应该说它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文学社团和流派。试就“新月派”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提供一些资料和理一下线索。

关键词:新月派,文学,发展

作为文学社团,新月社一九二三年在北京成立。它的前身,是徐志摩等人每两周举行一次的“聚餐会”。关于新月社的问世时间和成立过程,徐志摩一九二六年六月十七日在他发表于北京《晨报剧刊》第一期上的《剧刊始业》中曾作了这样的说明:

我今天替剧刊闹场,不由的不记起三年前初办新月社时的热心。最初是“聚餐会”,从聚餐会产生了新月社,又从新月社产生“七号”的俱乐部,结果大约是“俱不乐部”。

那么,新月社缘起的动因是什么呢?当时的新月社又是一个怎样的文学团体呢?徐志摩在为《晨报剧刊》“闹场”时又为什么会不由地想起他三年前初办的新月社呢?

一九二五年三月+四日,徐志摩在去欧洲旅行途经苏联西伯利亚时,曾从列车上寄回了他的《欧游漫录第一函●给新月》。该函全文发表在同年四月二日的北京《晨报副刊》上。徐志摩在《给新月》中写道:

我快离京的时候,有几个朋友听说我要到欧洲去就很替新月社担忧;他们说你这一去新月社一定受影响,即使不至于关门恐怕难免狼狈。这话我听了很不愿望,因为在这话里可以看出一般人对于新月社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并没有应有的了解。

徐志摩在《给新月》中所说的这些话,使我们大致了解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一九二三年所产生的新月社,是徐志摩等人基于“集合几个人的力量,自编戏自演”的目的而缘起组织的一个文学团体。但由于是从“聚餐会”发展而来,因此成员比较混杂,除文人和政客以外,还有银行家与交际花等。其中热衷于戏剧活动的,只有一部分人。

第二,在一九二五年以前新月社始终是一个以戏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团体。但由于其成员文学兴趣上的不统一,加上其活动经费主要依靠社员每月缴纳一次的社费,而这些钱有相当一部分又须用来聚餐,再加上有些新月社社员连社费都不愿缴或不能按时缴,所以新月社虽有有形的组织,实际上并没有共同的理想,戏剧活动一向难以展开,而且成绩也不显著,同时也没能办起自己的刊物。

第三,从徐志摩等人一九二三年以前的“聚餐会”,到一九二三年的新月社,再到一九二四年年底徐志摩、黄子美等在北京松树胡同七号所办起的新月社俱乐部,“新月派”的团体虽有某些发展,但仍没有根本改变原来的“聚餐会”性质。新月社俱乐部的开办,目的是为了给新月社的戏剧活动提供一个固定的场所,但同时也是为了给新月社同人的聚餐活动提供方便,所以当时新月社的活动是戏剧活动外加聚餐,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团体。

同时,我们从前国民党政府的北大校长蒋梦麟的《谈中国新文艺运动》①和余上沅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从美国纽约寄给胡适的一封信件②中,也可以看出新月社是一个与戏剧艺术有密切关系的文学团体。

蒋梦麟在《谈中国新文艺运动》中回忆说:

北平讲文艺的有一个组织,名叫新月社,是胡适之、徐志摩诸人常去的地方,有时我也跟了他们去玩。新月社这班人我都认识。我好象在戏院后台,看演员们在前台怎样演唱,又怎样化装、改装和卸装。余上沅在写给胡适的信件中谈到他与赵畸(太侔)和闻一多三人对戏剧艺术的偏爱后则接着写道:“戏剧艺术如何重要,如何可以融会贯通,原有之音乐及画法两部,不待我说,先生比我知道的还多。从前所以未办的,大概是无人提倡,无人主持,无经费。如今先生及陈通伯、丁燮林、徐志摩、张鑫海诸先生都能提倡,能主持了,只有一个经费的困难。”他还说:“世界各国都有剧本,中国似乎独无,这是一件大耻。如今新月社诸先生投袂而起,其精神不可不令人佩服。”

那么参加当时新月社文学活动的究竟是哪些人呢?这里,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再引几个资料:

其一,一九七一年八月,台湾正中书局印行了一部刘心皇编著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话》。该书在《徐志摩与新月派》一章中,曾引用了梁实秋在台湾杂志《反攻》第二百七十七期上发表的《谈徐志摩》一文中的一大段话。梁实秋说:“新月社原是在北平创文的。是一种俱乐部的性质,是由一批银行界的开明人士及一些文人共同组织的,志摩当然是其中的主要分子,‘新月'二字便是由泰戈尔诗集《新月集》套下来的。

其二,一九二四年二月前后,徐志摩曾由浙江海宁硖石镇老家寄函胡适。函中谈到北京新月社的“聚餐会”当时幸亏有胡适在.那里维持,“否则早已呜呼哀哉了”。③

其三,据陈从周《徐志摩年谱增订稿》④记载,一九二四年四月,在泰戈尔首次访问北京之际,新月社同人为了纪念这位印度诗圣的生日,曾专门为他排演了短剧《契忒拉》,由徐志摩、林徽音主演,梁任公(启超)主席,胡适英语致词。

一九二七年春天,徐志摩、闻一多、邵洵美、胡适、余上沅,张禹九、梁实秋等,在上海筹办起新月书店,由胡适任董事长,余上沅任经理。后余上沅离沪去北京,由张禹九接任经理。新月书店的成本只有四千元,由胡适等人合股拼凑而成,每股一百元,每人最多只能认两股;但其规模却很大:书局设华龙路,总发行 所设四马路,编辑所先设麦赛尔蒂罗路一五九号,一九三0年三月十日《新月》月刊出完二卷后,移至四川路中央大厦三楼十九号,从编辑到出版,以至发行,甚至连门市零售都一齐搞。对此,熟悉内情的郁达夫当时就曾指出:“新月书店开在法界,是适之、志摩等所创设,他们有钱并且有人,大约总能在出版界上占一个势力"。⑤

新月书店开办以后,开始主要出版“新月派”成员自己的著作,后来也出版别人的著作,其中包括丁玲、胡也频等进步作家的一些著作。

一九二八年三月,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等,又在上海创办了《新月》月刊。到一九三三年六月终刊为止,《新月》一共刊行了四卷四十三期。《新月》月刊的核心人物是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胡适、梁实秋、邵洵美、余上沅、叶公超、潘光旦、罗隆基、陈西滢、张禹九、刘英士等。在《新月》上经常发表作品的,除以上诸入外,尚有沈从文、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闻家驷、徐悲鸿、江小鹣、刘海粟、凌叔华、林徽音、顾仲彝、李惟建、费鉴照、彭基相、王造时、钱九威、何家槐、储安平、曹葆华、方令孺、沈有乾、余楠秋、全增嘏、程鼎新等。另外,欧阳予倩、丁西林、陆侃如、冯沅君、黄庐隐、王鲁彦、冰心、俞平伯、徐景贤、巴金、周作人、孙大雨、臧克家、李广田、刘大杰、吴世昌等,有时也在上面发表文章。《新月》上的文章,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传记、游记、杂文通信、文学评论、翻译文章、书刊介绍、海内外出版消息、作家作品研究以外,还有一些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论文。

关于新月书店的筹办和《新月》月刊的刊行经过,梁实秋在他的《忆<新月>》中曾作了这样的介绍:民国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了南京近郊。南京城里兵慌马乱局势很糟,成群的散兵游勇在到处拉夫抓车。于是,在南京东南大学教书的梁实秋和余上沅便结伴逃到上海。

同时,潘光旦、刘英士、张禹九等人,这时正巧也从海外留学归来下居沪滨。值此之际,徐志摩和胡适便打算在上海办一个杂志和开一爿书店。而后徐志摩便四出访友,先后约集了余上沅、潘光旦、闻一多、饶子离、刘英士和梁实秋等,以潘光旦的寓所为中心,经常聚首筹划有关事宜,先是办起了新月书店,后又创刊了《新月》月刊。

新月书店的开办和《新月》月刊的创刊,标志着“新月派”从北京迁移到上海以后,在组织上又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和改组,是“新月派”十年历史中的最后发展阶段。

新月书店开办不久,胡适曾一度脱离过新月书店。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胡适从北京致函徐志摩。函中说:

新月书店的事,我仔细想过。现在决定主意,对于董事会提出下 列几件要求:.(1)请准我辞去董事之职。

(2)请准我辞去书稿审查委员会委员之职。

(3)我前次招来的三股江冬秀、张慰慈、胡思杜请退还给我,由我还给原主。

(4)我自己的一股,也请诸公准予退还,我最感激,情愿不取官利红利。

(5)我的《白话文学史》已排好三百五十页,尚未做完,故未付印,请诸公准我取回纸版,另行出版,由算还排版与打纸版之费用。如有已登广告费或他种费用,应由我补偿的,我也愿出。

右五项,千万请你提出下次董事会。

我现在决计脱离新月书店,很觉得对不起诸位同事的朋友。但我已仔细想过,我是一一个穷书生,一百块钱是件大事,代人投资三百元.更是件大事,我不敢把这点钱付托给素不相识的人的手里,所以早点脱离。这是我唯一的理由,要请诸公原谅。

胡适脱离新月书店不久,《新月》即创刊。当《新月》出到一卷七期时,从徐志摩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日从法国巴黎写给胡适的一封信件可知,胡当时已经又在重主《新月》的笔政了

《新月》一创刊,就流露出了十分不良的创作倾向。在它的创刊宣言《新月的态度》中,“新月派”就提出了所谓“不妨害健康”与。“不折辱尊严”的创作原则,标榜“超然”,攻击当时文坛上的所谓

“十三派”把“一切价值的标准”都颠倒了,以影射当时的革命文学运动及革命作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的宣传与介绍。而后,随着编辑人员的时时更换,《新月》的内容也日趋反动。开始的一卷十二期《新月》,由徐志摩、闻一多和饶孟侃主编。在这十二期《新月》上,就登载了梁实秋的《文学的纪律》(1卷1期)、《文学与革命》(1卷4期)和徐志摩的《秋虫》(1卷1期)、《西窗》(1

4期)等思想倾向反动的作品。

我认为: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三三年间的“新月派”,是一个成员复杂、组织松散。活动时断时续、前后期变化很大的资产阶级文学团体和流派。一九二六年以前,是“新月派”的早期阶段。早期“新月派”的活动,以戏剧活动为主。一九二六年北京《晨报诗刊》和《晨报剧刊》的刊行,是“新月派”文学活动的中期。中期的“新月派”,主要致力于中国新格律诗的创作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三年六月,是“新月派”文学活动的后期。“新月派”的后期活动,以经营新月书店和刊行《新月》杂志与《诗刊》为主。“新月派”的艺术倾向始终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但从政治倾向来说,大革命失败后“新月派”一部分成员虽日趋反动,但从多数成员来看,则基本上还是一个自由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文学团体。

参考文献:

①载刘心皇著、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10月版《现代中国文学史话》第478-487页。

②载中华书局1979年版《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295-297页。

③载中华书局1979年版《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287页。

④该稿现藏北京图书馆,是著作者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在原作《徐志摩年谱》基础上的增订手稿。

⑤郁达夫:《厌炎日记》,1927年6月28日。

第五篇:潮派简介

重庆市綦江区

潮派量贩KTV 雅庭商务酒店

广

潮派娱乐文化有限公司简介

潮派娱乐文化有限公司是浙商重资投资的一家以量贩式KTV和商务酒店为主营业态、走连锁式品牌化发展道路的大型专业化企业,旗下有潮派量贩KTV和雅庭商务酒店两个品牌。

潮派量贩ktv不同于一般的歌厅、舞厅,产品以包厢、酒水及餐点为主,以其“休闲、娱乐、健康、快乐、平价、自在”的独特经营模式,配其庞大的曲库、先进的设备、完善的功能、优美的环境、明快的娱乐氛围逐步被社会各层人士所钟爱,掀起一波又一波时尚热潮,是生日聚会、同学聚会、休闲聚会的理想场所。

綦江潮派量贩KTV位于綦江区古南街核桃湾6号,投资超过1200万人民币,拥有面积2500平米、包房数量60余间、视易最先进触屏及手机点歌系统、全意大利进口专业K歌音响、无线话筒加立式复古麦克风和欧式的装修风格。

雅庭商务酒店旨在满足来綦江的境内外中高级商务及休闲旅游人士的需要,以精致时尚的环境设计、舒适人性的客房设施、便捷高效的商务配套、恰到好处的热情款待,带领宾客体验前所未有的旅行新乐趣。自信而不张扬,和气但不平庸,环境与人融为一体,平衡之道,尽在魅力雅庭。

綦江雅庭商务酒店位于綦江区古南街核桃湾6号,投资超过1500万人民币,拥有面积3500平米,各式豪华房间60余间,房间内有线电视、宽带上网、自动麻将机等娱乐休闲设备应有尽有。

公司始终致力于走品牌化、连锁式的发展道路,积极拓展全国市场,并以必胜的信念,为成为最专业的健康型量贩式KTV和商务酒店而奋斗。

下载新月派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月派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威派商城简介

    公司概况 威派商城网站()于2009年12月正式上线发布并运营,专业从事国际著名品牌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Converse(匡威)等大品牌运动鞋批发零售。我们运用创新化商业模型,结合......

    青年黑格尔派思想简介

    青年黑格尔派,young Hegelians,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 当时还有老年黑格尔派 也称“黑格尔右派”。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右翼思......

    派龙公司招工简介

    重庆派龙人力资源公司招工简介 重庆派龙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人才派遣、人才猎头、人才交流、人才测评、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咨询、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于一体的劳动就......

    派米雷集团简介

    派米雷集团概况上海派米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投资公司,旗下拥有多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业务涵盖地产板块、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三大领域。产业地产投资建设与运营系......

    韩派摄影简介(大全5篇)

    韩派摄影 【韩派简介】 中文名:南京韩派摄影简称:韩派 经营范围:婚纱摄影 艺术写真、全家福、亲子等 所在地区:江苏南京 品牌打造:高端婚纱、写真摄影会所 韩派摄影创始于2006年,......

    徽派影视工作室 简介

    徽派影视成立于2011年,是合肥一家非常专业的婚礼影像机构。在合肥的婚礼摄影摄像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合肥婚礼摄影,合肥婚礼跟拍,合肥婚礼摄像,合肥写真,合肥企业宣传片等等都是这......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中国派人士简介

    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简介 发布时间:2010-05-20 08:27:26 点击率:39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1947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第一次联合会议......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简介

    以下是该原著的英文简介:The son of a zookeeper, Pi Patel has an encyclopedic knowledge of animal behavior and a fervent love of stories. When Pi is sixteen, his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