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最成功的教育故事[定稿]
我最成功的教育故事
——通过家访走向学生心灵深处
中学时期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学生自我定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是学生的心理半成熟期,作为班主任,必须通过观察学生行为举止和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敏锐地把握住其思想动态。
在班级中,个别学生是来自不完整的家庭,而这些学生在开学初的时候,我就尤为地关注。其中有一个男生,思维敏捷,上课只要能认真听讲和思考,作业按时完成,一般单元测验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他在校的表现却不是一贯如此,在一些科目上总喜欢睡觉、开小差、讲废话,而回家作业更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经多次教育仍然没有多大成效,于是我及时电访其父,询问相关情况,并商讨对策,其父是相当地重视,有时特意跑到学校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一个多月以来,该生的学习状态还算稳定,并且我也取得了他的信任,在家校联系本上能很坦然地诉说自己的快乐、迷茫和烦恼,我也认真地写下评语。
然而好景不长,学生们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彼此慢慢熟悉了,该生在“感情”上出现了问题,慢慢地几乎成了班中的“独行侠”,并连续几天都在家校联系本上记载着各种极端地想法,甚至其他学生也向我反映他的异常表现,我利用中午时间,在寂静的地方,与他谈心,但是他没有多大地触动,于是我决定联系其父利用周末进行家访。
中午12点我准时到他家,他父亲也正好下班回来,在家里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他的身影,后来他父亲在邻居家找到了正在玩游戏的他。回来以后,他很热情地招待了我,带我看了一下他家的环境,家里还有一位卧床不起的奶奶。在与他父亲的交流中,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家中表现、学习背景、兴趣爱好、各种习惯等,我也认识到了家长平时缺少正确的引导和督促,家庭教育的观念也是非常的传统,对于孩子周末打工、晚上很早睡觉然后三更半夜看书的习惯没有及时地指正采取对策,听之任之。一番交流以后,我们三人达成了共识,学生也保证不再利用周末时间去打工赚钱,在家的学习习惯慢慢改正,自己整理好房间,使自己的学习环境更加舒适,而该生父亲则在晚上检查作业、抽背英语单词和鼓励孩子多做家务活,生活更独立。
下午他父亲出去工作,我则针对学生出现的“感情极端思想”进行谈心,一开始他还很回避,但是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喝水聊天,我慢慢地打开了他的心扉,归根结底主要是他希望自己能快点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家庭,变成一个大人,为了引起自己喜欢的女孩(该女孩另有好感的男生)的注意,从最初的互相帮助变成了现在的憎恨和欺负,渐渐地,他感到周边的同学也慢慢地远离他,他原来的一些好朋友甚至把他的秘密”当成笑料扩散出去,最后他感到别人都在背叛他,自己很孤独,活着没意思。我在详细了解到这些以后,首先我表示理解他:处在单亲家庭渴望有一个完整的美满的家庭;其次我要更正他的一些极端想法,对好朋友的误解和异性朋友相处的正确方法等,一席话后学生练练点头,并简单地表达了他自己的观点,然后我把话题又转到了人生目标和学习上,原来他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市长,但是在小学的时候遭到老师的泼冷水,从此就再也不喜欢该门功课,直到现在都耿耿于怀,为了树立他的自信,我给他讲了美国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的故事,顿时他两眼放光,很受启发„„就这样我和他一直聊到了下午3点多,我们彼此非常信任,他本人也重新为自己的学习定位,给自己提出要求。
这一次的家访,取得的教育效果是明显的,一直到期末,他的思想都很稳定,学习没有退步,令人较为满意。个人认为,班主任与学生的联系中,彼此信任是关键,老师要成为学生心理的导航灯,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理解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第二篇:我最感动的教育故事
我最感动的教育故事
白沙埠中心小学
徐鹏乘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我们班刘向东上这个群体中最突出的一位,第一次接触,他就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聪明,脑子活,反应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虽然上课发言积极,思维敏捷,但他的行为习惯却常令我担忧:争强好胜,对自己过分自信,常惹事生非。当与伙伴发生口角时,他总是据理力争,从不肯吃亏,宽容在他的眼中是懦弱的表现;有时,他违反了行规,我找他谈话,他总是满脸不服气,所谓“歪理十八条”,他是条条有理,总觉得他有点“不听话”。因此,当刘向东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总是静静地观察他的一言一行,看到他那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脸,我想起了于漪老师的一句话“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我暗暗下决心,用自己的爱,去感染他,使他健康地成长。终于有一天下午,教室里只剩下我和刘向东。
我亲切地询问:“为什么总不接受老师对你的批评,总爱跟我对着干呢?”
你为什么总是指责我呢?” 刘向东还是以他一贯的强硬作风回答我。
听了他的话,我回忆起以前对他的态度,一下子感到,我平时对他的指责太多,或许已伤了他的自尊心。教育家爱默逊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的确,我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也欠妥。我沉默了一下,对他说:“老师以前对你的态度有时是不好,只看到你的不足,常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你,老师向你道歉。”听了我的话,他脸涨得通红,有点激动地说:“至少我不是个坏孩子。”
“那好,我们就来个君子协定,我们互相尊重,你有事我不在同学面前说,咱们私下解决,可你也要做到在同学面前不顶撞我。”
刘向东一声不吭,但我依然可以从他的眼中看到“不信任”三个字。真是个个性极强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师生关系是亲密的。老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还是情韵气度,都应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只有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神态热情,才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而学其理。我了解到他十分爱看书。我就让他当了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图书整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能很好、及时地处理一些同学们借书、还书时发生的冲突;他上课发言热烈,有一定口头表达能力,于是每堂课我都不忘让他发言,并给予鼓励,当他得到了他十分渴望得到的小红旗时,我看到他满脸笑容,十分自豪的样子,我也感到欣慰了。平时,我爱帮他整整衣服,理理书包,问寒问暖,谈谈家常,交流想法。一个月过去了,我发现他做事更认真了。想跟我说说话,看到他的点滴进步,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一天中午,孩子们忙着在草场上追逐打闹,办公室里静静的。“有人打起来了!”班干部们着急的话语打破了这一阵平静。我急忙从2班走到1班。两个孩子虽然眼中还有泪,可怒气明显已退了很多,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最让我吃惊的是,刘向东气喘吁吁地坐在他俩中间,看到这一幕真的让自己很失望,难道又是他在挑唆他俩,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俩已经没事了,老师,一点小事。”这话居然是从刘向东口中说出来的,我呆住了。“老师,你可别表扬我,这是我该做的。”我清晰地看到他眼中的眼神已经改变。原来,他看到两名同学在为一点小事吵架,他好不犹豫地上去进行一番劝说,并帮他俩想了个好办法„„不知怎的,我注视了他很久很久,一种崭新的情感在我们之间滋长。圣诞节的那天早上,当我来到教室门口,发现刘向东正等在门口,他高兴地向我问好,然后,悄悄地递给我一长圣诞卡,压低了嗓门说:“这是我亲手做的,送给您,老师。”我看了看他的神态,那目光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我端详着这张凝聚着爱心的贺卡,心中荡漾起一股暖流。
“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已经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爱心成就梦想,爱心传递希望,爱心唤醒力量,爱心铸就辉煌。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心贴心。当我满怀爱心去对待学生时,我已在爱中获得了爱,那爱甜甜的,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第三篇:我最欣赏的教育故事
不要轻易拔去花间的草
师大毕业,刚被分配进中学,我便当上了班主任。
班上有几个特别淘气的学生,老是影响班级的各项成绩,叫我很头疼。好几次找校长,说最好把他们弄走,可校长始终不肯答应。
这一天,几个淘气小子又给我惹事了,气得我跑到校长家里,跟他诉苦:“这几个差学生,搅得我的班级不像样子,让我的一番心血都白费了,快把他们弄走吧。”
校长是个花迷,他一边不停地给自己花园里的各种花草浇着水,一边笑着说:“没那么严重吧?淘气的学生身上也有优点嘛。”
“可我实在找不出他们身上的优点啊!”我急了。
“小伙子,慢慢来嘛。”校长不急不忙地给一株名花搭着支架。
忽然,我发现在一片开得很旺盛的花朵中间,很明显地生长着几株野草。我伸手就要将它们拔去,校长忙拦住了我。我不解。
校长说:“这片花里必须得留着几株草,要不这花就不会开得这么好了。”怎么会有这种怪事呢?我更加迷惑了。
校长解释道:“这种花特别贪长,若没有几株草跟它们争养料,它们会疯长得很高,却开不出多少花来;有了这几株草,它们就能恰到好处地生长,花开得多,开得艳。”
哦,原来是这样,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这几株平常的草。蓦然,我的心底涌入一股清爽的风——哦,即使是看似可有可无的杂草,也有着某些花朵不曾具备的优点啊。
后来,在我的热情帮助下,那几位淘气的学生都有了根本的转变,我的班级成了全校最好的班级。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我只说了一句话——千万不要轻易地拔去花间的草。
确实在生活中,人们大多赞美姹紫嫣红的鲜花,却很少有人注意在花间拼命成长的草。就像面对班级的学生,成绩优异,表现良好惹人喜爱的优生,往往能吸引更多老师的目光,那些表现和成绩不尽如人意的潜能生,却不一定能得到那么多的关注,但是他们也是班级花园中的一员。正如俞敏洪说过的,如果花儿都在春天开放,那么四季还美吗?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最起码的教育公平,关注每一个孩子,就算是作为花儿的陪衬也应该用心、用爱去呵护他们,让他们更加青翠、茁壮。
第四篇:我最成功的一个教育案例
“我最成功的一个教育案例”
对于211班38位学生,我作为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新班主任,只希望能够通过自 己的一些微薄之力对这些孩子加以正向的影响,在他们成长的生命过程中留下积极的印记。班里有个小男孩,成绩很差,不爱说话,较守纪律,像这样的学生最容易被遗忘在角落。开学之处来上了半个月的课,后来因为偶然的一次错过了校车,没有来学校,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都没有来上学。我打电话询问他的父母事情缘由,前几次说他们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后来,终于坦承道他们小孩子觉得自己个子矮,在学校可能受到了欺负,深感自卑,甚至去医院看过心理医生。小小年纪怎么可能抑郁呢,充其量是厌学情绪罢了。我坚持不懈地打电话与其父母沟通,算了下差不多共有十五个电话。我始终觉得,虽然这个学生成绩不好,但是至少应该让他接受完必须的义务教育,试想,初中都没毕业的人怎么踏入社会立足?所以,我在期中考试前周,编辑了条短信“闵龙已经拿不到
毕业证了”发送到了家长手机上。也许是这招激将法奏效明显,第二天,始终不来出面解决问题的一家人急匆匆地来到学校,父母好不容易把孩子也带来了,终于能够当面处理这件事情!我觉得这就离成功不远了。据了解,孩子父母对待自己小孩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可谓是简单粗暴而无用,除了骂就是打。这次来呢,幸好小孩子也来了,那我和办公室邰老师就请他坐下,把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因果缘由和在家的心理感受讲给我们听。内心自闭不爱说话的这个学生表示这段时间呆在家里也不开心,还是在学校和同龄人一起比较快乐,另外不愿吐露多少内容。那也不强求,已经能够迈出走进学校这一步 总比蜷缩着躲避要好得多。邰老师很细心,看他没有穿校服,拿出一条备用的校服给他套上,我然后就领着他走去教师。在办公室到教室的路程并不远,但是他却走得举步维艰。我知道,他害怕等下进去的时候同学们会嘲笑他。我于是领着他,像个大哥哥一样,对他讲道,“以后如果学校里或者校车上有人欺负你,告诉老师就行了,不要怕!他点了点头,似乎放心了许多。进入教室,我向班里申明,“闵龙这段时间因为家里有些事情没来上学,现在来了,我们大家欢迎他!”班里学生顺着我的语势鼓起掌声。接着,我带他径直走向最后排的座位。在这之后的几天内,每碰到他,我就会关心到最近有没有人欺负他,并且适时安慰他学习不要急,可以慢慢补上,不懂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我发现他正在改变从前的自己。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他的社会和语文都达到及格了,让人出乎意料的同时使我倍感欣慰。在家长会时候,闵龙爸爸主动跟我说有没有校外补课的地方,他的儿子想把落下的数学、科学等补上,他现在真的想要努力学习了!听到这句话,我顿时觉得,当你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积极鼓励与帮助,他也许就会找到心中能够支撑推动他前行路途上克服苦难险阻的力量,这是无比宝贵的财富。我坚信“付出终有所得”,这是目前我认为自己所做比较成功的一个教育事例。
第五篇: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的教育故事
我最敬佩的一位老师的教育故事
我敬佩的老师有很多,有教过我的老师,也有没有的老师,都值得我敬佩,值得我去学习。为救学习身体残疾的最美教师张丽莉,正所谓“生死关头舍身救学生,无私大爱谱写生命赞歌”。一位位老师用无私大爱向我们讲述着一首首赞歌。我最敬佩的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流露在平时的爱就像涓涓细流流进我们的心理,溪水无声,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我的老师是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但是她却对我们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对我们刚柔并济,我们在学习语文同时,又被语文的魅力深深吸引。老师不仅教授我们只是,更让我们深深爱上语文,她是我们最敬佩的老师。
她是我最敬佩的老师,不仅是因为她教授我们知识,更在于在初三是老师身体有恙,还坚持为我们上课,直到最后坚持不住了,腰部疼痛,让她躺在床上,等我们去看望老师的时候还不忘对我们谆谆教导,要我们不放弃学习,要一如既往,不能懈怠了学习,还让我们自己出卷子,自己做检测,练习。当我们看到老师在床上很痛苦,还要关心我们的学习,让我们很感动,在感动的同时,更要我们坚定好好学习的决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相信只要要决心,有毅力,一定会让我们学习更上一层楼。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我们对已她的涵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虽然故事很普通、平凡,但是往往我们就在这些小事中,深受感动,我最敬佩的老师,让我们深受感动的老师,对我们影响深远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