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文两篇》教案1
序号:10 时间:2011 9 21 课型:新授
《短文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1.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2.揣摩形象化的语言。能力培养点:
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情感体验点:
1.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体验人生第一次的真切感受。教学重点:
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
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课文类型:课内自读课 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学生与文章直接对话。学习方法: 研讨点拨法。教学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行道树》内容。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一、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3.识记字词
三、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四、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五、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七、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0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八、板书设计: 行道树 张晓风 关键词: 神圣 痛苦 深沉
行道树 原始森林同伴
(奉献者形象)沉浸在夜生活中的市民
第二篇:15.短文两篇 教案1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1)(一)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用心 爱心 专心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讨论与交流:
(1)学习本课后,对议论文的写作的认识体会。
(2)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对这些内容的看法。
五、总结、归纳:
六、布置练习: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二)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4.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6.作业 : 背诵课文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三篇:《短文两篇》教案.doc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二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搜集巴金的相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5.教师课前准备:A.多媒体投影设备 B.教学的PPT课件
C.利用百度引擎查阅相关的资料备好课
在教学前,利用百度引擎搜索相关资料,查找优秀教案作参考、了解,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夸父追日》及《嫦娥奔月》的相关神话传说及动画短片,给学生观看,并剪接重要片段做成PPT为学生演示。
二、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初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阅读能力。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巴金的人格魅力,了解作者写作本文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并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他的高贵的品质,深入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材分析:《日》《月》这两首散文诗,直接以“日”“月”为题,揭示了作者歌咏的对象。课文通过对太阳和月亮的咏叹,表露了对人生、社会的思索,抒发了憎恶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两者合则相互彰明,分则相互独立,构思上颇具匠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2.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3.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4.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二)能力培养点
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蕴含的美感。
(三)情感体验点
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学生要深刻体会并追求学习其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生人格。
二、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联系时代背景,说说“光明”和“寒冷”各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自读、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诵读,感知文意。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结合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贯通理解两篇文章引用传说的深意,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2.理解作品的主题。
3.“光明”和“寒冷”的含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旸(yáng)谷 撮(zuǒ)皓月(hào)姮娥(héng)2.解释下列词语。
倘使 轰轰烈烈 瞬间 皓月 露台 旸谷
二、导入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作者简介(学生自行用百度搜索进行查阅):
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三、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品的主题 让学生交流读后心得。
四、精读《日》
学生朗读《日》一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
开头两段,作者由飞蛾扑火联想到夸父追日,他们都是追求光和热的。
第三段,是作者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这才是作者所要所求的理想人生。
第四段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第五段作者用“甘愿”一词,表现为了理想和追求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
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是巴金作品的突出特色,《日》一文便是凝聚着炽烈的热情的佳作。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
五、指导学习《月》
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月>。学生自由朗读《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提问: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月亮在文章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相关的描写句子有: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
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查看月亮的有关资料,并要求学生派出代表对相关信息进行朗读和解读。
结合查阅的资料,体会作者笔下的月给人的是寒冷、阴冷,让人冷静,不同于日带来的热情洋溢。
明确:
前两段主要写对月时的心绪,“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第三段没有了对热的礼赞,而对冷有了别样独特的感受。从第四段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并不是悠闲、自在的,而是忧愁、沉重的。
第五段,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 5
往和渴求,与前面所写的《日》有了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
3-5段也是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写月光下的感受,月光是死的光。第六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的姮蛾和飞蛾、夸父是相似的,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只不过飞蛾和夸父是追求光和热,而姮蛾却“妄想”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但是他们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他们都是作者的理想的化身。
这一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姮蛾奔月的传说,表达心中的愿望理想。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六、组织学生讲神话故事
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日》表现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
《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巴 金
日:激情洋溢
飞蛾扑火 追求光和热
夸父逐日 寄托人格理想 月:细腻幽静 使星球再生
嫦娥奔月
第四篇:《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
语文备组
谈读书
教学目的:、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
培根(1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指导学生朗读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讨论与交流:
(1)学习本后,对议论文的写作的认识体会。
(2)本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对这些内容的看法。
五、总结、归纳:
六、布置练习: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人新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4.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竽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第五篇:《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和虚词
2.翻译重要语句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要实词和虚词
2.翻译重要语句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老师适当疏导,学生以练代讲;注重朗读,读中见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黄鹤楼》
一、导入:
历史上人们将修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声名益显,岳阳楼也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惟有黄鹤楼,它名扬四海,主要由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非因为一篇文章而名闻遐迩。有关黄鹤楼的文章,过去是不是没有人写过呢?事实并非如此,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记》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
《黄鹤楼》节选自《黄鹤楼记》这段文字,可分为四层。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州: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隅:角落。
文章开头两句,就点出黄鹤楼所在的地方,在武昌城的西南角,使人一开始对
/ 6
黄鹤楼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印象。
第二层(第3至8句),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图经》云:“费讳登仙,尝兰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讳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
《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费讳三国蜀汉大将军。登仙,成仙。驾:乘、骑。憩:休息。以名楼:用“黄鹤”命名这座楼。以,介词,用,后面省略宾语“之”。之,指代黄鹤。名,动词,命名。《神仙》之传:即《神仙传》,晋代葛洪著,广采群籍,记载了当时所传的神仙故事。《述异》之志:即《述异志》.南朝梁任舫著,大抵掇拾古代笔记、小说中志怪故事而成。
黄鹤楼始建成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孙权)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最初修建是作为防守戍边的军事了望楼:黄鹤楼虽然是—座军事哨所,名称却十分典雅,富于浪漫色彩的楚地子民自然会给它另外一些说法:本文作者基于此,转引《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交代了黄鹤楼取名的由来,接着作者又旁征博引,提出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梁任舫的《述异志》都记载了关于黄鹤的故事,证明事实不虚,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就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作者之所以采用神话传说,是为了突出这座楼不同寻常之处,它曾是神仙到过的地方,这样写也是为本文主旨服务,为下文伏笔。
第三层(第9至17句),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蓯,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 6
耸构:矗立的楼宇(指黄鹤楼),“耸构”与“高标”意思相同。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巃蓯:高耸的样子。倚:靠着。河汉:银河。重檐:两层屋檐。翼:古代建筑的飞檐。闼:门。霞敞:高敞。井邑:城乡。荆吴:楚国和吴国,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形胜:山川胜迹。最:最好的事物。
前六句写楼的外貌:“耸构巍峨,高标巃蓯”一组对偶,刻画楼的整体形象。句中的“耸”和“高”、“巍峨”和“巃蓯”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上倚河汉”写楼的顶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高:“下临江流”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至此,作者对楼的外貌刻画,气势雄伟,读后令人胸襟为之一爽。“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触,正因为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一个“坐”字,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围景物尽收眼底“俯拍”二字,构思别致,而“云烟”既能“俯拍”,其身在高处可知:这两句虽未直言楼高,而一座直凌霄汉的高楼已历历如绘,登黄鹤楼如临仙境.难怪作者发出“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的感叹。“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
以上几句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有虚,行文变化多端,情趣盎然。
第四层最后一句总结,突出黄鹤楼的地位价值。
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交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本文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这篇短文介绍黄鹤楼是因为神仙而命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楼,以“仙”字贯穿全文。黄鹤楼因“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四闼霞敞”所以可以“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也正因为这楼高耸入云,云烟缭绕,所以它是“会集灵仙”的所在。正因为内容环环相扣,所以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
本文篇幅短小,内涵丰富,节选部分只有115字,但把黄鹤楼的概况包揽无疑,其中有掌故有景物,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用这么短的篇幅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不失为一篇情辞并茂的好文章。
/ 6
本文的语言特色是句式多变。多用对偶:这篇短文,句式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文中多用四字句,杂以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和八字句,并不时地加上一些虚词,使语意疏密有致,流转自如,感情充沛,节奏鲜明。如文中一连用八个四字句,对黄鹤楼的形态刻画尽致,气势流畅,接着用了一个八字句“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赞叹的浯气,并用虚词“亦„„也”来表示判断和陈述的语气,使文气得到了舒缓。最后又用了长长的中间略加停顿的感叹加反问的句式,把对黄鹤楼赞美之情推向了高潮。至此。文章戛然而止,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袅袅,耐人回味,全文用对偶句或对偶短语有八组之多,有铺陈,有夸张,有比喻,对黄鹤楼进行多角度的描写。总之,这篇短文极具文采,使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一样,因文而更有名,因文而更使之流传千古。
第二课时
学习《于园》 教材分析:
本文按空间顺序极有层次地写了于园,着重介绍了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语言上雅俗兼用,传神,有表现力。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较难,朗读中的生僻字、断句、翻译时的歧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难度,要引导学生多朗读,难句取其整体意思。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体会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精致奇巧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吟诵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扬州历来是一个游览的好去处,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览扬州瓜洲镇上的一个富人家的公园------于园。去品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景致。
/ 6
二、作者简介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于仕宦家庭。明朝灭亡后,他隐居山中,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二十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书,抒发了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
今天,我们学的《于园》就出自于他的《陶庵梦忆》。
三、初读课文
1、散读课文。要求:请注意课文中个别字词的读音。
2、范读。教师范读。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四、再读课文
1、分组讨论交流课文的解释。
2、学生解释,重点字词教师点拨。
① 富人于五所园也 园:动词,建筑园子。
② 非显者刺 刺:名帖,这里作动词,投名帖。
② 奇在磊石 磊:垒,堆砌。
③ 缘坡植牡丹、芍药 缘:顺着,沿着。
④ 以实奇 以:因为。
⑤ 以幽阴深邃奇 幽阴深邃:阴暗深远。
⑥ 颓然碧窈 颓然: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绿幽远。
⑤ 俱以假山显 以:凭借。显:显扬,有名声。
⑤ 胎于石 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于:从。
⑤ 至于园可无憾矣 于:到。
3、在此基础上思考:于园并非人人都能进去,从文中那一句话可以证明?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一句告诉我们: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一般人则不能。可以看出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主人不肯轻易示人,给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
这一节中,还有哪一句也照应了“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这句话呢?
五、细读课文(第二段)
从第一节中,我们还了解到于园是一个名叫于五的有钱人所建造的园子。它可以算是一座私家花园。据我了解,私家花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它们
/ 6
大都模仿自然,推崇山水野趣,叠石掇山,楼阁重复,具有山水画意。
下面,让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节,看看它究竟奇在何处?
1、找出关键句:“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板书: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
2、文中从哪几处描绘了磊石呢?
找出方位名词“前堂”、“后厅”、“卧房槛外”。朗读这三句。
它们各自奇在何处?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谈感受。(可抓住文中具体字词,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师随机贴相关景点图片。
板书:(磊石)以实奇
(磊石)以空奇
(磊石)以幽阴深邃奇
3、作者除了介绍磊石之奇外,还写了哪一处景致?你喜欢吗?为什么?
“再后一水阁”,它让人产生一种怎样的意境?(置身山林之中,回归大自然,惬意,心旷神怡)
4、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
5、“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作者在全文的结尾处也写到了瓜洲众多的园林亭榭。它们都和于园一样,是凭借巧夺天工的假山而闻名。
齐读最后一句。
从于园到扬州众多的园林,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致奇巧,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总结
全文主要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于园的山石和建筑特征,层次井然,给我们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
文章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和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扬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齐读全文。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