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眼中的校园文化
我眼中的校园文化
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有挂满一个个可爱小手印的手印墙、充满快乐幸福的笑脸墙、获取很多知识的图书角以及歌声不断的音乐角,可我却喜欢学校新铺设的塑胶操场。
学校为了同学们的安全和校园的整洁,铺上了塑胶运动场。塑胶操场绿绿的、厚厚的、软软的,可爱极了!同学们在上面玩呀、跳啊,再也不怕摔倒了。
下课了,操场上沸腾起来了,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踢球,有的踢沙包,还有的做游戏,看他们一张张挂满汗珠的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笑声久久地回响在校园操场的上空。
我喜欢学校的操场,我喜欢这里的老师、同学,我更喜欢这美丽的校园。我们要爱护我们的校园,保护好我们的学习环境,让这美丽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校园的一角
我们校园换了一块新操场,操场变成了有干净又平坦的塑胶操场。绿绿的是活动地方,红色的是跑道。下课的时候,同学们纷纷跑到操场上,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
我爱学校的新操场,我爱实验学校。
第二篇:我眼中的校园文化
我眼中的“尚美”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既有人文特征,又有教育特征,它是一个学校长期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学术精神、价值观、思维习惯、人文传统、制度建设等精神素质和校园各项物质建设素质的总和。所以学校的教风、学风、科学风气、生活和工作环境,无不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体现。校园文化大致包含两部分,一是物质文化,一是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承载着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通过物质文化表现出来。非物质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通过校园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的日常言行举止、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来。我认为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性:
1、知识性。校园文化包含并具有传播自然和人文的各种各类知识功能。学校是人类知识的传播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首先要考虑其知识性特征,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人类知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材料。
2、艺术性。校园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塑造物化的形象,来展现校园文化的内容,比如通过建筑物的形状、布局,文字材料,音像图片,雕塑景观,园林设计等等,用一些形象具体的物体作为文化符号,赋予其文化意义。
3、观赏性。蕴含有一定校园文化意义的艺术形象,要有观赏价值,体现出高品位,既要意境深远,又要能引起观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而达到睹物知意,触景生情的效果。
4、独有性。校园文化建设最忌千校一面,互相抄袭,照搬雷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背景条件、师资结构状况、生源素质情况,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所以每一所学校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校成为众多学校中的“这一个”,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才有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5、系统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单一存在的,一鳞片爪不是文化,文化是一个体系和序列。在进行校园文化知识选择时,要注意把某一科和某一块某一类知识系统的加以整理,完整的表现出来,可以是大致梗概,可以是完整内容,但不要搞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让师生不知首尾,形不成深刻印象,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6、积淀性。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临时张贴几张标语,悬挂几个条幅,粉刷一下墙壁,栽种几棵树木,编写几句口号,打扫一下卫生,学生表演一次节目来体现的。是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一点一滴的细节磨练,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的总结提炼升华,又加以反复的实践,最后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风格、个性、特征,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规则规范、传统价值观、独有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以及办学思想。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沉淀过程。
7、渗透性。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是无形的,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师生在每天看到本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在师生互相的一言一行,在每一节课堂,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在进行着文化的传递传承,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形式建设着校园文化,渗透着校园文化,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染,渗透进自己的灵魂,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8、传承性。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史,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内部各种元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校园文化必然要随着发展变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历史规律。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9、丰富性。校园文化包含有丰富的的内容并呈现出多样的形式,隐性显性,有形无形;动态静态;古今中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人类社会一切有益的知识,先进的技能,辉煌的成就。世界的民族的国家的地方的校本的,断代的通史的,集体的个体的,等等,只要能够契合本校的实际,都可以为我所用,融为一体,发扬光大,继承发展。
10、实践性。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就是实践,建设就是要让全体师生都参与进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师生亲自动手,学习文化,理解文化,掌握文化,运用文化,在体验文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在运用文化中创新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中原动力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校园文化的这些特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把握其特征,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篇:我眼中的校园文化-1
我眼中的校园文化
四年一班
李春函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给我们课业生活增添了无穷的快乐。校园是每个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也是实现我们理想,放飞梦想的地方!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是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实小开展的《我眼中的校园文化》征文活动,就是要我们记住我们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高效的班班通、发挥特长的绘画展、舒适柔软的塑胶场地……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会珍惜的!请老师家长放心,我们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们的希望!
第四篇:我眼中农信社
我眼中农村信用社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在信达分社锻炼了35天,这35天里,每一刻都有对农信社有更深的感悟,每一天都有新的成长。在各位领导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探索着,努力着,感恩着,逐渐成长。现在的我越来越为自己身为一名农村信用社人感到骄傲!
考上农村信用社之前,我心中的农村信用社有一丝神秘,有一些期盼,更对在农信社工作的人充满羡慕。后来我了解到,农村信用社其职能始终是服务农民,经过60多年发展历程,从服务农民到服务农业、服务农村,“三农”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的根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60年的激情岁月里,浓缩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探索进程,记录了合作金融成长的艰难蜕变,透视着中国“三农”的发展历程。这期间,农信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怎能让我对在这里工作不充满向往!
现在我幸运的成为了农村信用社中的一员,融入了这个大家庭。我们的营业网点装修的明亮整洁,我们的办公环境优越舒心,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为我们带来储蓄存款的节节攀升。忘不了,我们新员工入职时培训的新鲜感;忘不了,-1-
拥有自己第一张金燕卡时的激动;更忘不了,在实习期间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学习上孜孜不倦的指导和帮助。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不断的吸收着新知识,迎接着新挑战,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实习期间,我亲眼目睹了农信社的生机活力,目睹了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给农信社带来的巨大变化,对自身的责任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相信,如果愿意承担成长的责任,那么就会获得成长的收益;如果竭尽自己的才能,那么就会得到进步的机会。织网是为了多捕鱼;磨刀是为了多砍柴;播种是为了多收获;希望的种子决定了我,要用最努力的行为和最积极的态度,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尽心尽力。这是我们每一个新入职员工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告诫自己:与金钱打交道,对于贪心的人来说其险无比;与金钱打交道,对于无私心的人来说,却可以陶冶更高尚的情操。在工作中我始终谨慎小心,因为只要一个微小疏忽,就可能给客户带来很大的麻烦,只要一个微小失误,就可能给信用社带来巨大的损失。每当遇到工作难题时,是同事们帮我答疑释惑;每当工作上犯错误时,又是同事们对我教育启发;当我心情失落时,是同事们给我鼓舞;当我骄傲时,又是同事们提醒我以谦虚。我周围的农信
人正用他们的模范行为和高尚精神,为我树立了学习和工作的标杆!一路走来一路欢喜!能在这样一个团结互助、相互鼓励的环境中工作,我感到自己很幸运。感谢这个大家庭,为我提供学习的动力,使我不断成熟进步,在以后的道路上,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风雨交加,我都会执着坚定地一路前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014年我在农村信用社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我将用一生的勤奋去浇灌!
如果说农村信用社好比一艘前进的大船,目标任务是船头,它决定着船前进的方向;信用社的各项业务是船身,它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构成部分;员工的素质以及绩效考核的办法是船桨,它决定着船行进的速度!工厂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急需资金支持时,出现了我们农村信用社人的身影,我们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涂上一抹亮丽的色彩;我们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为农民兄弟搭起了一座通往幸福与富裕的桥梁,我们宣传着信用社的新政策、新业务,不仅是送去了资金,更是送去了生活的希望与美好,我们不仅是在锦上添花,更多的时候是在雪中送炭!
我们面临着农行的重返、邮政银行和各种村镇银行、民间借贷与我们争夺市场,要怎样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成长壮大?我们不能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因为雄鹰是在风雨中练
就坚实的翅膀,梅花只在严寒中绽放扑鼻的芬芳。我们将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逆境中谱写人生的乐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工作中,坚持多一点坚韧,少一点浮漂;多一点勤奋,少一点机巧;选择农村信用社,便以农村信用社为家,敬业爱岗、开拓进取,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更美好的明天!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不求轰轰烈烈,只求滴水穿石;不求闻达于世,只求无愧于心。也许我并不能做到完美,也许并不能做到优秀,但我一定会努力的去做!我会用点点滴滴的奉献为农村信用社和祖国的“三农”建设发展添砖加瓦。我坚信,我们追求的不是艺术,而是为民服务的理念;追求的不是荣耀,而是默默奉献的精神;追求的不是金钱,而是热爱事业的豪情;追求的不是地位,而是农信事业的永恒!
今生与农信社相伴,一路携手同行!我无怨无悔!
第五篇:我看校园文化
我看校园文化
(采访对象:社团联合会主席熊自栋
记者:宋禹廷)
记者:您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学校当前社团的结构状况。熊:我校各类社团共40多个,包括院系、校系的社团。其中院系的社团30多个,校系社团10多个。从数量上来说,我校学生社团还不是很多。
记者:这么多社团,那咱们的社团活动的宗旨是什么呢? 熊:总的宗旨是丰富校园文化,展现大学学子风采。从细的方面来说,社团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富有竞争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记者:社团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请问,你是如何理解“校园文化”的?
熊:看了一些资料再加上我的理解,我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就是说,其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质形态的内容,和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集体舆论、文化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
记者:有人说,学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您是怎样看待这种说法的? 熊:“校园文化“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社团就是其一种具体形态。社团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活跃的部分,能够很直接很自然的反映学生的动向。学生社团对于学生来说,是最自由的空间,是更能挖掘学生潜能的场所,比如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在社团运作与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就体现,反映了校园文化。
记者: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请您谈谈这种关系在促进激活校园文化方面的优势。
熊:学生社团在对校园文化贡献方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一是范围广。学生参与的人数很多,学生社团的会员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社团种类也很多,有理论学术类、社会科学类、文学艺术类、志愿服务类,体育健身类等众多社团。而是社团能够最直接的反映学生的所思,所想。这也正是校园文化多样性的反应。
记者:学校的学生社团如此繁多,那么对与学生社团目前的发展状况您是否满意?有没有一些欠佳的地方?作为主席的您,又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完善呢?
熊:我感觉,学生社团目前的发展状况并不太令人满意。我校大多数学生社团起步比较晚,基础薄弱,发展虽然很快,但是要做好引导工作。与其他高校学生社团先比,我校学生社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我校学生社团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社团文化积累不够其次就是社团的运作模式还有待于改进,有些活动重复太多,没有新鲜感。但有些社团做的比较好,比如:文学社、爱心社、百合环保协会、礼仪益协会„„其中文学不仅报纸出得好,它的文化底蕴也比较浓厚,社团文化丰富,文学社的运作模式也非常好,它经常主动联系有经验有知名度的学者、教授等重量级人物进行指导与支持。爱心社也不错,活动办得很好。比如支教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我校的知名度,传播了我校的校园文化,比如,诠释着延安精神,践行着“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
至于怎样使学校社团越来越好,这就要抓住重点。优秀的社团要巩固、加强;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社团要抓住各种有利机遇,努力发展,争取得到学校、学院有关单位的支持,要改善管理制度。同时,鼓励学生社团与其他高校的学生社团进行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发展。
记者: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社团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吧?那您怎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团?
熊:对,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学生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我认为:学生应该有这种认识,加入一个社团,就相当于进入了一所学校。老师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学生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在这所学校中。我们过着一种自己组织的集体生活,自由的飞,做一只鸟在笼子里,自由的飞。
记者:有人认为学生社团纳新的时候,纳得越多越好,越有利于学生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您认为是这样吗?
熊:我认为这种观点有点片面。学生不加入社团,努力学习也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学生社团纳新活动的目的不是如何纳入更多的社员,而是要符合学生社团的宗旨。我认为,每个社团每年纳入会员不应该超过50个,会员太多,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经费问题,会员的凝聚力问题。很多人可能会很涣散,这样就失去了社团的意义。纳入的人少,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谓“船小好调头”把!
记者:加入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有什么锻炼和影响?
熊:在课堂上,我能学到的是课本知识,而在社团里,学到的是在日后工作中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协调、沟通能力。很多事实表明,学生干部一般情况过下对以后工作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一部分学生不屑于加入这些小社团,但很多事是无所谓大小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做这些事情,是很好的。
记者:您对今后社团在为校园文化贡献这一点上有什么希望或者建议?
熊:应坚持以发展的观点来办,坚持一切为校园、为学生服务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同学日益增长的对校园文化的需要,把社团办成面向学生,面向学校,面向现代化的好社团。
记者: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