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归去来兮辞_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人说“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两句话反应出古时读书人的人生理想。
古代的社会现象,说明读书科举是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唯一桥梁,只有读书能让人平步青云(出生显贵的除外),所以古训很多都把读书说的过于重要,也就产生了类似范进中举的悲剧。)
但却也有人选择了另外的道路,比如就有这么一位,放着县官不做,辞官归田,过起了躬身自耕、饮酒赏菊的隐居生活,大家说,他是谁?陶渊明。
对他,我们应该了解不少了,初中时候,我们学习过他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散文《桃花源记》,一篇是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
陶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官僚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可是东晋末年战乱频仍,官场黑暗,他的理想被击得粉碎。
二、作者简介(见导学案)
陶潜(367-427),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田园诗鼻祖。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但是,他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不为五斗米折腰,从而隐居。在传统道德理想消失殆尽之际,厌弃仕途,隐遁山林,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三、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四、析题
标题五个字,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我想请同学来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辞”是一种文体,“兮”是一个虚词,在“辞”这种文体中大量应用,没有实际意义,“来”是一个助词,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归去来兮辞”五个字,就是“归去吧”的意思。
其实“归去来”这三个字,学术界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种认为“归去来”是“归去,归来”的并列形式,相对官场而言,作者是“归去”,相对田园而言,他是“归来”;
还有一种认为,“去来”实际上是偏义复词,意思重在“去”,正如我向大家介绍我的弟弟时说“他是我兄弟”,实际是说“他是我弟弟”,课本的解释实际是同意第二种观点。
五、文体特点
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又称“楚辞”。又因《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又有人称“辞”为“骚体诗”,其特点是: 特点:形式自由,句式整散结合。
四句为一小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以六字句为主,多用语气词“兮”,每句按三拍读。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
“兮”实际是楚地方言中的一个叹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出示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楚辞中的经典名言,大家都很熟悉了,请大家舒缓、抒情地读一读这句话,领会课文的朗诵技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再举课文一例子: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见,“辞”类文体的颂读,停顿分外重要,既要注意停顿的地方,又要注意停顿的时间,才能读出辞赋的抒情味道。
本文属“辞”体,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
六、研读并序
Ⅰ、本文分“序”和“辞”两节,“并序”中的“序”是兼有的意思,“序”放在主体前,用来说明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
思考:小序中讲到了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你觉得哪一点是最根本的?并列出来。原因有四点:
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不愿扭曲天性,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②“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不愿折节为吏,那冻饿更难以忍受。③“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④“程氏妹丧于武昌”――亲妹过世,需要去奔丧。
其中第一条是根本的。自己的本性使然,“性本爱丘山”,崇尚自然随意,任性随情,做官是“深愧平生之志”。官场实在有违自我性情与志趣,所以才最终弃官归隐。总结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 生生所资
第一个生是动词,维持; 第二个生是名词,生活。
古今异义:幼稚、**、人事、慷慨、寻。
特殊句式:遂见用于小邑——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被动句)皆口腹自役——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判断句)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状语后置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解读课文中落实重点字词句式。
以“归去”两字为核心来解读本文,可以设定以下几个问题:①从何而归去?②为何要归去?③如何归去?④归去以后,如何?⑤归去时及归去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等等。
(1)从何而归去?明确:从官场而归去。(2)为何要归去?
古人不是深受儒家 “学而优则仕”思想影响吗?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读书人不是每日做着“为官梦”吗?为何做了官的陶渊明却如此毅然决然地离开官场而走上“归隐”之路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加以佐证吗?
“田园将芜胡(疑问代词,为什么)不归?””以心为形役(被动句),奚(疑问代词,为什么)惆怅而独悲”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为自己误入官场而深深地自责自悔。
“悟已往之不谏(挽回、劝止),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已往””来者”分别指什么?“今是””昨非”各指什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有庆幸之意,自恕自慰之情;表现出作者对现在辞官的肯定和前半生做官的否定;仿佛是一种醒悟。
小结:所以“归去”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那一份遗世独立的品格。(3)如何归去?
A.作者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引导体会: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回家的过程——先乘船,后上陆。B.你能想象出此时作者怀有怎样的心情?
引导体会:“轻飏”、“吹衣”——轻舟摇荡,和风吹衣,表现出冲出牢笼后的前所未有的欢快和迫切之情;前路、晨光;问、恨——归心似箭的心情。C.这样的心情在下文哪几个句子中可以看出?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写出作者刚入家门狂喜飞奔的样子(突出强调:载……载……)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浓浓亲情的自然表现,能不引起作者的欣喜之情吗?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写出作者举家欢宴、兴高采烈的情景。作者在这里开怀畅饮,欢喜异常。
D.“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一句写“松””菊”有何作用?
庭院虽已荒芜,但松、菊却保存完好,这给作者很大的精神慰藉。松、菊傲霜耐 4 寒,一向是忠贞坚强的象征,陶渊明更是从来以松明志,以菊寄傲的,写松写菊,从中表现了陶渊明的清高人格。补充知识:
陶渊明独爱菊花,世人皆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 成千古绝唱。庭院栽菊,高山赏菊,他甚至给自己的小女儿取名为爱 菊。每有暇日,便坐青松之下,饮酒赏花。一有苦恼,就入菊圃,在 菊花丛中忘却人生的焦虑,进入“欲辨已忘言”的空灵虚静境界。在 他的诗辞里有很多关于菊的描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菊花耐寒、高洁,不仅有飘逸的清雅、华润多姿的外观,幽幽袭 人的清香,而且“擢颖凌寒飙”、“秋霜不改条”,有着安贫乐道、不慕荣华,有骨气士君子的气质。陶渊明把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价值 诗意地融合在一起,以真淳恬淡的心境流散到自然大化之中,菊花的 品性,已经和陶渊明的人格交融为一,这就是他傲然脱俗的人格象征。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后人只要言菊就会想起陶渊明,甚至有人把他称为“菊圣”,把菊花叫 做“陶菊”。连带着“东篱”这个词也有了一种象征意义,象征远离尘 俗、洁身自好的品格。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咏菊诗中说:“一从陶 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意思是自从陶渊明写出赞美菊花的诗篇 之后,菊花的高尚品德便一直传颂至今。陶渊明爱菊受到历代文人墨客 的赞美,陶渊明爱菊、赏菊的诗词画作及艺术品流传下来的也不少,可 见人们对陶渊明的爱戴和怀念。
E.“松””菊”正是作者高洁形象的化身。你能用具体形象的文字描述“风飘飘而吹衣”的作者形象吗?这样的形象你能想象到我们古代诗人中的哪一个?
小结:以上几句话写出了作者归家及抵家时的欢快喜悦之情,表现了归家之乐,所以文章在句式有了一定的变化,由六字句至四字句,节奏明显加快。(4)归去以后,如何?
A.如果把这些语句加以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几个方面?
(1)家居生活——“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2)田园生活——“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古今)于西畴(状语后置)”、“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B.写家居生活时,作者用了哪些动词表现出了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 引导学生体会:引、眄、倚、审、策、矫首、抚等动作。(想象体会,让学生上台表演)
C.生活在如此宁静的生活环境中,作者有什么生活感受?哪些词可以看出? 引导学生体会:怡颜、寄傲、易安、成趣等词。D.作者写田园生活时,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交友——“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出游——“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作者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和亲戚们谈家常,弹琴读书,准备劳作,驾车出游,充分表现出了农村生活的乐趣。作者向我们展现的是一幅农村田园生活图。生活在这样的自由王国中,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作者的心境是恬淡的。E.如何理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将要)休”这一句?
面对着欣欣向荣的花草树木和涓涓泉水溪流,作者表现出了无限的向往之情和压抑不住的兴奋,可是毕竟已经老之将至,在激动兴奋的同时又产生出无限的感慨,一种晚境凄凉之感袭上心头。
F.作者为何要化这么多的笔墨描写归家以后的生活?这对表达主题、抒发情感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归家以后的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安逸、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反衬出对官场生活的深恶痛绝。
小结: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景物和一些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构成了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会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5)归去后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作者归田以后充分享受到了人生的乐趣——天伦之乐、交友之乐、农作之乐、出游之乐。但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要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很痛苦的,毕竟他曾受到过的是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
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选择归隐,实在是迫于无奈呀!
A.哪句表现出了这样的低沉、伤感的情绪?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句),曷(何,为什么)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什么)为遑遑欲何之(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B.但他毕竟已经厌烦了官场的生活,所以有了一段的思想斗争以后,他立即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从哪几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这些文句照应了前面第2、3段的内容。表现出一种仰天长啸、纵情吟诗的豪放态度。
C.本段最后一句“聊(姑且)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陶渊明陶醉在美丽的田园生活中时,他发出了“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什么叫“乐夫天命”?安于命运。
安于什么样的命运?刚才我们体会过的!顺应死生变化、听其自然的规律。他安于什么样的命运?或者可以说“他的追求是什么”。自由,过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
同学们,陶渊明曾因养家糊口为官,但他不愿“心为形役”,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辞官归隐。在他余生的20多年内,虽然皇帝多次征召,但不管生活多么困苦,他再也没有踏入官场,始终过着恬淡无拘的田园生活。后世称他为“靖节”先生,就是赞颂他坚守高洁品性的情操!他是一个追求个性独立、精神自由的理想主义者,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持着心性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小结:最后一段写乐天知命、乘化任运思想下的无忧无虑。
四、总结课文内容
全文以“田园将芜胡不归”领起,接着以“归思”、“归途”、“归家”、“归意”为顺序,依次抒写,最后以“乐夫天命”作结,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本文通过脱离官场之后对田园生活乐趣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劳动生活的向往及热爱之情。
第二篇:《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理清文脉,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2.通过陶渊明的归隐行为,初探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教学重点】
理清文脉,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陶渊明的归隐行为,初探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鉴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归”字导入课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采薇》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唐·王维《渭川田家》
找出上面几句诗中共同使用的字“归”,分析“归”的内涵。
归,女子出嫁。字形采用“止”和“帚”作边旁。帚,掃除也,婦所職也。古風,男主外,女主內,故帚(掃除)乃婦之所職也。——《说文解字》
二、经纬之归:寻归隐脉络
围绕“归”字,梳理文章脉络。
教师范读文章。
明确:归因——归乐——归旨(三归)
三、旷真之归:悟归隐真情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萧统《陶渊明集序》
(一)觅三因。
引导学生从小序中寻找作者归隐的原因。
明确:至性自然、违己交病、程氏妹丧。
(二)析三乐。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归隐后的生活乐趣?
明确:居室之乐、庭园之乐、户外之乐
2.作者通过那些主要手法表达了归隐后的生活乐趣?
引导学生重点鉴赏文中的动作描写、景物描写和精于用字等方面的手法,体会作者归隐后的情怀和品格。
(三)思三问:
引导学生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连续发出三个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四、诗赋之归:探归隐情结
陶渊明最终放弃了官场,回归了田园,可是根据陶渊明自己曾经写的诗,他年轻的时候也有一颗展翅高飞,建功立业的宏大之心,你怎么理解他最后对官场的放弃?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其五)》
田园生活在陶渊明的笔下是美好的,可是真实的田园生活果真如此吗?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乞食》
既然田园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作者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归隐田园?你们怎么看待他的归隐行为?
教师总结:隐逸,在古代,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以这种手段求名求利,甚至最后来了个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因为他不愿为官而隐居,所以他德行高尚;因为他有了这样高尚的德行,所以他应该为官,甚至为大官。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所以,在中国,历代都有隐士,同时,历代朝廷又都去山中征招隐士,他们共同上演这样一出文化喜剧。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来认识陶渊明及其行为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在他那里,隐居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隐居本身即是最后之目的。虽然后世人都把陶渊明看作隐士,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作隐士,他只是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已。他从官场上“归去来兮”,是归来了,回到自己的老家宅院,他不是在寻找一种姿态,更不是寻找一种手段,而是在回归一种生活,回归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方式。正如梁启超对他的评价“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微笑”。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2一、教学内容分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位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鉴赏抒情散文是一个用心灵去探寻美的历程,需要用心灵去贴近它,去感受它艺术境界的美妙。陶渊明是“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身上,充盈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价值的信念,激荡着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内涵。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的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文人高洁品行的万世楷模。《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传世名篇:文章表达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叙写了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读其文,我们若穿越其田园诗清新、淳朴的狭巷,扑面而来的则是一缕中国古代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及高中语文前四模块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文言修养。因而摒弃字字落实、句句疏通、讲求语法的传统上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本、引入问题,注重由语言之路径、入文学之堂奥。
多数学生喜欢陶渊明,如果诱导得当学生是会积极参与的。以前也学过许多陶渊明的诗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诗文的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而对于他在文中所表露出来的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等人格思想,则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把握即可。但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既要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又要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三、设计思想
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基于此,我确定了预习在这篇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新课标又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本文教学拟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且,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挖掘,也改变文言文传统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事实。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赏析《归去来兮辞》的艺术特色。
2、探讨作家作品和时代潮流、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鉴赏古代抒情散文的一般方法,提高鉴赏其艺术特色的能力。
2、通过“陶渊明归隐”这一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综合阅读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作者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辞官归田,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揣摩古代抒情散文的艺术特色。
难点:《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的归隐的看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阶段(明确任务):
1.个性阅读:阅读课文,自主解决文言字词的难关,通过查找字典和根据课文的注释来进行翻译全文。解决以下问题:
(1)了解作家、作品
(2)熟读成诵(早读课落实)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4)在以前所学过的陶渊明诗文的基础上,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进一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露出来的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等人格思想。
2.课堂分组探究:根据学生自身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以及自身的兴趣,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确定深入探究的课题重点:
(1)文章的抒情手法
(2)文章的平淡自然中见工致的语言风格
(3)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3、明确探究课题成果的展示方式:小论文、课件展示、专题讲座等。
新课导入:
大家很熟悉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吧,屈原面对楚国的政治腐败和自己的政治失败,选择的是宁死不屈,以自投汨罗江来表达对当权奸臣的不同流合污、对社会现实的的抗争以及对楚王的忠贞。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是另外一位同样伟大的诗人,这位诗人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文章,他生长于社会动荡不安的两晋时期,同样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自己仕途的不得意,他又选择了一条怎样的道路呢?(学生都能明确回答)对这两位伟大诗人面对同样的困境而作出的不同的人生选择,我们更欣赏哪种选择呢?也许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暂且不加以展开讨论。有一句话说的好:诗言志。诗文要表达而且能表达作者的志向和追求,屈原通过他的《离骚》和其他诗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精神追求,陶渊明也同样通过他的诗文表达了他的思想和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29岁入仕、41岁归隐、63岁辞逝”的陶渊明的最真的自白《归去来兮辞》,来分析陶渊明文章的艺术特色以及谈谈我们如何看待他的选择?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人教版《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设计
2.《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及翻译
3.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4.关于《归去来兮辞并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及翻译
6.关于《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7.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及创作背景
8.《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9.《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第三篇:《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脉,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2.通过陶渊明的归隐行为,初探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教学重点】
理清文脉,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抒发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陶渊明的归隐行为,初探陶渊明的归隐情结。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鉴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归”字导入课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经·采薇》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唐·王维《渭川田家》
找出上面几句诗中共同使用的字“归”,分析“归”的内涵。
归,女子出嫁。字形采用“止”和“帚”作边旁。帚,掃除也,婦所職也。古風,男主外,女主內,故帚(掃除)乃婦之所職也。——《说文解字》
二、经纬之归:寻归隐脉络
围绕“归”字,梳理文章脉络。
教师范读文章。
明确:归因——归乐——归旨(三归)
三、旷真之归:悟归隐真情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萧统《陶渊明集序》
(一)觅三因。
引导学生从小序中寻找作者归隐的原因。
明确:至性自然、违己交病、程氏妹丧。
(二)析三乐。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归隐后的生活乐趣?
明确:居室之乐、庭园之乐、户外之乐
2.作者通过那些主要手法表达了归隐后的生活乐趣?
引导学生重点鉴赏文中的动作描写、景物描写和精于用字等方面的手法,体会作者归隐后的情怀和品格。
(三)思三问:
引导学生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连续发出三个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对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四、诗赋之归:探归隐情结
陶渊明最终放弃了官场,回归了田园,可是根据陶渊明自己曾经写的诗,他年轻的时候也有一颗展翅高飞,建功立业的宏大之心,你怎么理解他最后对官场的放弃?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其五)》
田园生活在陶渊明的笔下是美好的,可是真实的田园生活果真如此吗?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乞食》
既然田园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作者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归隐田园?你们怎么看待他的归隐行为?
教师总结:隐逸,在古代,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以这种手段求名求利,甚至最后来了个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因为他不愿为官而隐居,所以他德行高尚;因为他有了这样高尚的德行,所以他应该为官,甚至为大官。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所以,在中国,历代都有隐士,同时,历代朝廷又都去山中征招隐士,他们共同上演这样一出文化喜剧。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来认识陶渊明及其行为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在他那里,隐居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隐居本身即是最后之目的。虽然后世人都把陶渊明看作隐士,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作隐士,他只是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已。他从官场上“归去来兮”,是归来了,回到自己的老家宅院,他不是在寻找一种姿态,更不是寻找一种手段,而是在回归一种生活,回归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方式。正如梁启超对他的评价“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微笑”。
第四篇:《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作为古代抒情散文的选文,旨在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悉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辞”的风格韵味。结合对作者生平志趣的了解,认真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并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个个性解读。
二、学情分析
接触《归去来兮辞并序》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陶渊明的其他文学作品。学生的个人经验中,已经对陶渊明的生平、作品风格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作为高中学生,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人生追求和志趣也会有一定的感悟。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自主疏通文意,掌握文中“来、胡、奚、而、以、谏、审、三径、容膝、策、扶老、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
2.强化朗诵,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3.对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进行简单辨析,结合实际交流各自的人生志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自主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了解辞赋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对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进行简单辨析,交流各自的人生志趣。
五、课时计划
2课时
六、教学思路与方法
1.课前自主预习,疏通文意,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对文章进行初步鉴赏。2.课内采用以诵读带动分析理解。教师讲析与讨论结合。
七、教学具体流程
第1课时
疏通文意 初步感知
(一)课前导学 课前自主预习,包括:
1.阅读课文,自主解决文言字词的难关,通过查找字典和根据课文的注释来进行翻译全文。解决以下问题:
(1)了解作家、作品
(2)熟读成诵(早读课落实)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4)在以前所学过的陶渊明诗文的基础上,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初步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露出来思想情感和人生志趣。
(二)课前预习成果巩固
1.请学生根据自身对文意和作者人生志趣的理解分别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领会个别学生朗诵中蕴含的情感特点和语言特点,并进行比较。3.结合学生的朗诵情况,把握文中重点字词和文意。通过Ppt展示疏通文意中的注意点,帮助学生整理盘点。1.字音
将芜(wú)轻飏(yánɡ)景翳翳(yì)桨棹(zhào)西畴(chóu)耘耔(zǐ)求之靡途(mí)心惮(dàn)一稔(rěn)敛裳(liǎn)
2.实词
谏、眄、审、容膝、策、矫、盘桓、委、怀、聊、乘化 3.五个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 复驾言兮焉求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欲何之 4.字形
惆怅 轻飏 遐观 白玉微瑕 空暇 假期 流憩 景翳翳 壶觞 桨棹 哀悼 掉头 遑遑 慌不择路 荒诞不经 装潢 人心惶惶 蝗虫 5.名句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4.学生根据ppt的提示,自主巩固学习。
第2课时
领悟志趣
个性鉴赏
(一)课堂分组探究
根据学生自身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以及自身的兴趣,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探究:
(1)文章的抒情手法
(2)文章的平淡自然中见工致的语言风格(3)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1.探究的角度提示
(1)文章的抒情手法
A.巧用动词抒怀
诗人在文中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将自己脱离樊笼、回归田园的万分喜悦之情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了:“恨”表现了急切盼归的心情;“奔”字则生动地写出自己家门时的欢欣雀跃之态,简直象小孩那样天真;“携”幼入室反映出天伦之乐的温馨美好;“引”觞自酌,那是一种放松,“眄”柯怡颜那是一种愉悦,“倚”窗流“憩”那是一种惬意;“矫”首遐“观”更是体现出一种闲适。
B.写景状物抒情
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在作者的笔下,农村是那么恬美,淳朴:听家人谈谈知心话,以琴书为亲密伴侣,和农人去耕种,驾车乘船,游山涉河,探幽寻奇…… 这里的一切与喧嚣终日凶险四伏的官场是多么不同,这种生活虽然寂寞、清贫,但是经历了俯仰不由人的仕宦生涯之后,诗人却被其中悠然自得的情趣所陶醉。作者通过对乡村生活情景的描绘,向人们展示乡村生活的美好,从而传递出一种浓浓的喜爱之情。
C.直抒胸臆咏叹 情到深处就喊出来,直抒的胸臆往往更能够打动人,所以诗人也忍不住喊出“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是啊,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短暂的一瞬,为什么不随自己的心意决定行止呢?这样的咏叹,(2)探究平淡自然中见工致的语言风格
A.作者不追求描写景物的外在形貌,着重摄取描写对象的精神气韵。文中描写的都是淳朴的田园生活,不敷浓重色彩,对人情对景物都只用清淡之笔触加点染,显得本色自然。
B.文中句式对仗工整。
如“舟遥遥以轻飏”对“风飘飘而吹衣”,“ 木欣欣以向荣”对“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对“感吾生之行休”等,对得十分整练工致,而且不露雕琢痕迹,读来似行云流水。
C.文中虽用了不少典故、化用了不少前人的诗句,但都自然地话为己意,语如己出,毫无用典和化用的痕迹。
(3)认识和评价文中表现的归隐选择
以一分为二的思想,分别认识和评价。学生对陶渊明的归隐,肯定既有所赞扬,也有所否定。
A可以从从当时的社会风气、诗人的思想入、诗人的成就等方面入手探究
B.从社会责任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选择等方面评价。
(二)小组代表发言分享交流
(三)总结与拓展
各小组提出研究性命题,并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命题作为课外研究性学习的作业。如:陶渊明与中国隐士文化;陶诗中飞鸟(菊花、酒、琴等)意象的分析……
八、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教学设计以探究文章的艺术特色为切入点,同时设置了探究性的话题,引领学生走进陶渊明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体验。具体设计中,既突出预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又大胆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注意以道驭文,让学生在学习中得以静化心灵陶冶情操。在具体操作层面,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按照导学进行扎实的课前自护阅读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在分组探究阶段,适当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框架。同时,要做好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批判性思维阅读和评价作品的工作。
第五篇: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本文是一篇古代抒情散文,把握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应该是重点,特别是作为陶渊明的一篇代表作。陶渊明,对中国人而言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有人说“他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归宿”,因此体会、探究、把握陶渊明的思想是文本的核心;同时作为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又是必须背诵的篇目,学生应该在充分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做到背诵。
教学设想 把握思想,熟读成诵是要求,教学应该要注意两点,一是注重诵读,二是在诵读的基础上逐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审视陶渊明的精神境界对于我们现在有何积极的意义。
教学思路
总体说明,本文教学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文本介绍,第二步五步诵读,第三步是课外练笔。第一步主要是补充一些陶渊明的有关内容,增加学生的兴趣,在心里上、思想上给学生一个仰视的观念,为能走进陶渊明的精神境界做好铺垫;第二步是核心,通过反复的诵读逐步把握文本,有内容到思想,从走进去到走出来,全面理解把握陶渊明;第三步是把学生的看法形成文字,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思想和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具体说明
第一步,文本介绍。这部分应该包括常识回忆,作者介绍、作品介绍,补充内容。
“常识回忆”
主要是引导学生来对作者有个很基本的认识,要求学生自己把握、梳理,重点抓住《桃花源记》的内容和影响,对作者的大致认识,比如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不求甚解”的意义,“五柳先生”的传说等等,可以让学生完成《桃花源记》的背诵,明白“桃花源”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主要是在以前的基础上补充说明有关陶渊明的一些知识。如陶渊明思想形成的原因,家庭的贫寒,深受外祖父孟嘉之影响,喝酒的嗜好,思想上儒道和道学并存,性格上“质性自然”,“三仕三隐”,让学生知道陶渊明“为仕”的过程,“为仕”时间虽久但实际上时间只有四年,让学生明白陶渊明“为仕之无奈,归隐之坚决”。
“作品介绍” 侧重说明本文的写作背景。
“补充内容” 主要是补充一些历代对陶渊明的评价
林语堂 “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心地坦白的,谦虚简朴的乡间诗人,一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表现这种爱好人生的情感的就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宋李格非 “《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 宋欧阳修 “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
第二步 五步诵读
1,“读熟”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读准,要求学生“读准文章的字音,读准文章的停顿”。注意以下的字
“瓶无储 犹望一稔 舟摇摇以轻飏 眄庭柯以怡颜 云无心而出岫 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或棹孤舟” 二是熟读,读出文章的节奏,读出文章的语调,注意音韵的变化。应该说这一步很简单,学生也很容易找出其中规律。
比如第一段押的是ei韵,第二段押an韵,第三段押ou韵,第四段押i韵,文章这种换韵实际上是作者情感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来推断可能的情感,为下面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有了一个铺垫。
2,“读明” 主要是要求学生概括文章的内容,应该说这一个要求比较简单,可以侧重从叙事的角度来说明,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来总结。分别是,“序言”中交代写作的缘由,其中有三条,一是为官不如意,二是质性自然,三是程氏妹亡故;第一段是“要回家”,第二段是“回到家”,第三段是“园外生活”,第四段是“人生感受”。3,“读懂” 这一步是读懂作者的情感的变化过程,叙事是本文的表象,“归家”只是一种形式,情感的变化才是本文的核心,无论是音韵的变化,还是叙事空间的转换,都是为作者情感的变化作铺垫的。要充分借助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是老师示范读,也可以是学生读和学生的评,总之不要忽视读。同时学会告诉学生从文章中找一些体现作者情感的词来概括,最后让学生形成一种共识。可以参看下面的概括。
悲中落笔(痛悔悲哀→快意觉悟→归家渴求)胡 惆怅 独悲 悟 知
觉 恨 有悲转乐 家中之乐(欢欣→安适)载欣载奔 自酌 怡颜 寄傲 易安
园中之乐(自由→轻松)成趣 流憩 无心 倦飞知还 抚孤松盘桓
田园之乐(鄙弃→向往)息交绝游 悦亲戚 乐琴书 寻壑经丘
乐极生悲
感吾生之行休
悲中生智
态度境界(洒脱→自然)三个问句? 富贵非所愿 帝乡不可期 乐夫
天命复奚疑
4,“读深” 读古文目的不是仅仅局限于读懂文章自身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了解把握作者,用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去评判古人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然后联系现实,看看古人的这种思想对于我们现实有何现实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读得进去,还要读得出来。作为陶渊明这样一个在中国有着特定文化含义的个体,我们必须要做这样的尝试和探究,否则学生就不能准确把握诗人。当然这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老师引导。
具体的步骤
先要求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看看有哪些句子在文章中有体现,如“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之对应的是“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说明陶渊明对这些后人的影响;然后可以想到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陆游的《游山西村》等,这样就可以逐渐理解诗人田园之乐的精神内涵,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并概括陶渊明的境界实际上是一种“崇尚自然、纯朴的生活状态”,“他逃避的不适生活本身,而是那种污浊的政治”,他也不是追求那种超脱现实的生活,需要的是真实的能体现自我的真实世界,摈弃的是“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世界”,当然这种“自然”不能仅仅是指大自然的风景,让学生明白田园诗不仅是写自然风光的诗,也真是有了这样的自然境界才可以让陶渊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才可以对人生始终充满着一种希望和激情,也真是有了这份激情,在陶渊明的文章里才表现出一种超人的力量,这一点对后代的文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回想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如此,难怪有人说“陶渊明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最后还应该就这个天命展开一种介绍,告诉学生“天命”不是只狭隘的宿命论,因此把“信天命”单纯理解为“相信命运的安排”是不妥当的,当然也不应该简单理解为消极的悲观的人生态度。
5,“会背” 要求学生在充分把握文章的内容的基础上,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全篇。
第三步,课外练笔 就是要求学生学有所得,要把自己的理解和思想形诸文字。有两个要求。一是写一篇对陶渊明认识的文章,字数600左右;
二是根据文章写出15句对仗的句子,可以是原文,也可以是改造的。
教学反思
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不能很好理解音韵的作用,在诵读时不能联系作者的情感;
二是不能很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体会不到作者行文的严密性,对“语言的自然”能够有很好的把握;
三是在学生在理解文章时,特别是理解陶渊明思想中有关“天命”的时候,总是存在把它界定为消极悲观的误区。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注重诵读教学,语文课不能让学生很好的读,读得很好怎么说都是不成功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意识探究,真正做到通过“学文”而达到“成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