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大自然的贡献
我对大自然的贡献
我是一棵树,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才刚刚被一些还爱护大自然的人们栽种。
我一出生,大树爷爷就对我说:“小树啊!你长大了,一定要像这些叔叔阿姨们学习啊!要多对大自然做贡献,现在社会进步了,有很多的人都开了厂,他们营业一天,大自然就多了一天的二氧化碳,我们要为人类传送出新鲜的空气,不然她们就得毁灭了!”我听了大叔爷爷的话,明白了重要性,我发誓一定要做好。
我渐渐的长大,大叔爷爷也渐渐老去,大自然的灾难也多了一些,“台风,地震,海啸,龙卷风”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就在这一天龙卷风来了,我们决定以死,让人们明白,大自然需要绿色,二氧化碳让大自然以前的绿色,变成了一片废墟。台风慢慢逼近我们,慢慢的威胁这我们的生命,死亡的咛叫声响了起来,慢慢的我们被连根拔起,大叔爷爷紧急的说:“小树,你的生命还长着呢!不能这么快就牺牲,这些责任就给我们这些老辈的吧!听完这句话,我就被老树爷爷重重的推了下来,我晕了过去,醒来我看见了,我周围有:一条小溪,有很多花朵,还有很多树,一座座陡峭的山。这里风景如画,美丽极了!我回忆着大树爷爷对我说的话,我失声痛哭起来:“爷爷,我亲爱的爷爷,你怎能抛弃我呢?让我去承受逝去亲人的痛苦。爷爷————”
小溪对我说:“小树,不哭了,人们到处破坏大自然,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你的亲人不希望你为她们的离去而哭泣,希望你去重建大自然,让大自然恢复以前的美丽,以后这就是你的新家,欢迎你来到你的新家,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接受这个新家吗?”我说:“谢谢,在我难过的时候安慰我,我愿意和你做朋友,我希望经过这次的龙卷风,能让人类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们。”
经过了这次的龙卷风人类终于明白了大自然的重要,开始多种树,保护大自然,看来大树爷爷和叔叔阿姨的死,是值得的。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又一个小树被人们栽种了下来。
六年级:小璇子girl
第二篇:对德育工作的贡献
我自任职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学生德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本人深入细致的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了解,懂得他们的学习、家庭、生活情况。学生厌学、有退学念头了,我及时和他们谈心;有时候还进行家访,和家长谈心,有同学间闹矛盾了,经过我的教育,使他们以朋友相处。多少学生在我循循善诱的教育下走向正确的人生航道!
第三篇:我想对大自然母亲说:“我好想你!”
我想对大自然母亲说:“我好想你!”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画画。艳丽、碧绿的花草树木,可爱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这些美丽的风景都收入了我心爱的画册。空闲的时候,我就让爸爸妈妈带我到郊外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聆听小鸟的欢叫,沐浴着阵阵春风。然而,现在的大自然母亲,遭到了人们肆意地破坏,已经伤痕累累。
听说广西柳州园林园艺博览会已经在咱们柳州建成,我想那儿的风光肯定特别美丽。于是,我就和金笔作文的同学们一起去观赏了一番,想再看看那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一进园博园东门,就会看到彩虹广场。那里有着十几座彩虹桥,分别代表着广西的南宁、柳州、桂林和梧州等十几座城市。从远处望这一座座彩虹桥,蔚为壮观,就像真的彩虹一样无比美丽!
离开了彩虹广场,游了郁园,穿过崇左、东盟十国,我们来到了河池园。顿时我们豁然开朗,河池园美丽的自然风光立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河池园的长寿文化和红色历史皆是景。园区采用了开放式布局的形式,规划为一心、二带、三区、八景点。
突然,我的目光被一座很特别与美丽的楼房吸引了过去。原来,这座楼叫做魁星楼,魁星楼是河池园的主体,分为两层。它的窗子尤为特别,第一层有一扇方形的窗户,第二层有一扇圆形的窗户,难怪会那么引人注目。魁星楼的颜色也很美丽,一二层都是用红色的砖瓦砌成的,只有最底层是用白色的砖砌成的,两种色彩搭配在一起,自然协调,十分美丽。墙壁上雕龙刻风的,外面是高塔形的建筑。远远望去,蔚为壮观,美轮美奂,就像一座宝塔,既透着一丝庄重又透着一丝美丽,充满着民族风味。
在谈笑之中,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河池园里的望江亭。望江亭看上去像是把两座亭子拼在一起的,所以也有一个别名双孑子亭。望江亭的边缘设有椅子,可以让游客们边休息着边欣赏江边美丽的风景。望江亭的正前方有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虽然有些粗糙,但是仍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令你无法抗拒。看,望江亭周围那遍地的鲜花:有粉的,像一朵朵美丽的彩霞;有红的,像一团团鲜艳的火苗;有黄的,像一个个耀眼的黄金;还有杂色的,像雨后天边那鲜艳夺目的彩虹。这些花儿色彩丰富,形态各异,只见它们仰着小脸,嘟着小嘴,吐着香气,逗得小蜜蜂和小蝴蝶围着它们翩翩起舞,嗡嗡歌唱,还惹得四周的大树哗哗地大笑起来,这情景实在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河池园虽然不大,却蕴藏着这样盎然的勃勃生机,构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花海。
最后,我们在国际友谊园里的巴西园休息、玩耍。我们玩了很多游戏,比如说吹气球啊,老鹰捉小鸡啊,丢手绢啊等等,还获得了很多奖品,开心极了。欢乐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临走时,我们依依不舍地和这美丽的风景告别,和我们盼望已久的大自然母亲告别。
这次园林园艺博览会之旅让我找回了脑海中那片美丽的风景,真希望全世界都能像这里的风景一样的美丽,空气一样的清新,天空一样的蓝。
我好想大声地对大自然母亲说:我好想你!广西柳州城中区景行小学本部六年级:蒙丽娜
第四篇:鲁迅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鲁迅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鲁迅是现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所创作出来的文章都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思想和社会形式。鲁迅还是现代思想革命的先觉者和建设者,他是以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争得做人的地位和价值为目标进行文学创作。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的反叛思维和战斗精神建筑了现代思想文化的大厦,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的文章往往渗透着一种深刻的感性美,特别是在反映农民悲惨命运方面更为突出。在他的笔下,我们既看到了被兵匪官绅折磨得成为木偶人一般的中年闰土,也看到了像双喜一样机智能干、纯朴无私的农村少年。这些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奠定了雄厚的基石。
在反映下层人物的作品中,鲁迅总是将现实同残酷的封建制度以及国人的劣根性紧密相连,以现实中的小事刻画出重大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孔乙己,即是被科举制度愚弄乃至毁灭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又是一个不能清醒遭人耻笑的可怜人物。给人留下了一个可悲、可叹的人物形象,引起读者的深思。
鲁迅的作品同样也蕴含着催人奋进的理性美。他的《呐喊》、《彷徨》里的作品,就是改造国民灵魂的艺术实践。比如《药》,是反映了因国民的愚昧造成的革命者的寂寞和悲哀。《示众》通过街头十八个人物的群像,揭示出他们的麻木灵魂。在著名的《阿Q正传》中,鲁迅更把几乎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特别是“精神胜利法”,融进了阿Q这个落后的农民形象中,从而完成了一个包涵复杂思想和社会心理的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精神典型。
鲁迅是一个真正的、严峻的现实主义者。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特别擅长通过平常小事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同时,鲁迅又决不机械地恪守前辈现实主义在创作中已经形成的特点和格调。因此,他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具有深刻的悲剧性,总体上呈现出沉郁的风格。但在暴露上流社会的堕落和国民性的弱点时,作家讽刺和幽默的才能又不可抑制的表现出来,使这些作品中的悲剧因素跟喜剧因素互相渗透,互相转化。读者在接触鲁迅笔下所描写的悲惨、龌龊、病态的现实之后,不是悲观失望,而是引起深沉的思索。鲁迅的作品是现实与理想紧密相连的完美整体,他既深刻鞭挞黑暗封建社会的残酷,又把人类美好理想深情寄托出来,但绝不是虚幻的乌托邦式的超现实理想。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把现实与理想完美地结合了起来。鲁迅的作品永远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珍贵瑰宝。读鲁迅的作品即读自我和现实,在阅读人生和现实中阅读鲁迅的小说,又在阅读中理解自我和现实。
第五篇:孙思邈对精神病学的贡献
正文:孙思邈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医林中在公元六七世纪时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对医药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下面仅就孙思邈对唐代医学精神病学的贡献及学术影响,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一、确定癫病之病名
在中国医学史上.癫病作为病名由来很久远.但在先秦时期,“癫”病是指形体颠仆的癫痛之病’。而那个遥远年代中对精神病有多种不
同的称谓。《吕氏春秋·知接篇》称为“苛疾”,高诱注日:“苛,鬼神下(烧)人病也。”当时认为精神病为超自然之物所致。又有“蛊”、“痴疾
一、“狂易”、‘“丧心”、“(姐)病”等异名。在《黄帝内经》中,“癫”几乎是现代意义上的“痫”症癫由癫痫之癫而转指癫狂之癫,盖始于唐代。具体而论,当首推孙思邈。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府”中列有“风癫第五,狂邪针灸图诀附”,论六首、方三十四首、针灸法四十八首。指出:“凡诸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漫说(虚妄之言),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眼坐沟渠,吠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或嗅骂无度,或是飞蛊精灵,手乱国急.如斯种类癫狂之人,今针灸与方药并主治之。”从而使癫病的理论与疗法自成一体,既有发病的原因,临床上的种种表现,诊治原则,又列举出一系列的诊断预测方法、方药、针灸等疗法。
对原先称之为”瘤病”的’”癫痛”虽在“风癫”门中就其伴发精神症状的病症有所论治,但孙思邈则在备急千金要方·风眩;中指出:风眩病“大人日癫,小儿则为辅。”可能因为小儿病症初发而病史短.而成人则病程长,常伴有某些精神症状故也。在“风癫’”门中引述医论说:“……阳癫,发时如死人,遗溺,有顷乃解”类似癫病发作时的症状而最典型的是一风癫.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急强,羊鸣,食顷方解”。很明显,孙思邈是把“癫狂”与“风癫’”区分论治,而且各自自立门户一从而为唐代及其以后对精神病论治与科学命名奠定了基础,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至神明,故在当时的学科归属上虽将精神病与癫病都归于小肠腑,但二者又是各自不同的病种。
一、究病理及疾病预后
关于癫狂的病因病机,孙思邈既遵从医经的理论,又从大量的临床经验出发,进一步探讨发病的原因及机理
l、先天禀赋因素孙思邈引述,黄帝内经)关于癫疾发作的理论说:“此得之在腹中时其母有所数(频数)大惊也,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这种病因学说虽不可盖全,但长期被沿用,所以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风癫》开卷伊始就从这里论起。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精神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与倾向,已为学术界所证实和认同。
2、阴阳失调中医典籍早就有“重阳者狂,重阴老癫”.‘难经·二十难》)孙思邈对这一病因学说的论述往往从临床实践出发,指出:“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日证。……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者.候之手阳明太阳”,患者的脉象有左右手强弱之异,盖阴阳失衡之象。:
1、脏腑功能失司(备急于金要方·风癫)说:““厥成为癫疾,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厥者,逆也,气这则乱,所以“厥”的机理主要是由于气机突然过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所致。情志活动,精神现象,都与脏腑功能有极为密切的直接关系,如医学歌诀所述:、·肝怒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肺金忧虑肾恐多一。即是阐发脏腑与情志关系的。精神病人的言语、行、心理反常,莫不与此有关。
4、精神刺激孙思邈认为癫狂“起于心气不定”((备急千金要方·风眩))。所谓“心气不定”,主要指因精神刺激为主要诱发本病的心理因素癫狂的病理基础依孙思邈的论述,一是厥逆所致的阴阳气机紊乱。厥可使人“暴不知人”,“……邪气逆,这则阳气这,乱则不知人。”“阳明之厥,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_“故经言久厥则成癫,是以知似也。”(《备急千金要方·风癫》)二是气、痰、火郁致使脏腑主司情志的功能失常。因而发生癫狂。关于这一病理学思想.散在于孙思邈的脏腑理论中、其论述主要集中于《备急千金要方》之中,如卷十三~心藏·心藏脉论说。“心病烦闷.少气大热,热上汤心,呕吐咳逆,狂语n”又说“笑而呻,呻而反忧。此为水克火,阴击阳,阴起而阳伏,伏而实,实则伤热,热则狂。门乱冒昧.言多谬误,不可采听,此心已伤”(备急千金要方·肝藏脉论)说;“金克木,阴击阳,阴气起而阳气伏,伏则实,实则热。热则喘,喘则逆,这则问,门则恐畏,目视不明,语声切急.谬说有人”在卷十五(脾藏上)中说:”‘木克土,阳击阴,阴气伏,阳气起.起则实.实则热.热则问乱.体重不以转侧,语声拖声气深不转而心急。”在卷十七《肺藏脉论》中说:“火克金,阳击阴,阴气沉,阳气升,升则实,实则热,热则狂,狂则闭眼悸言,非常所说.口赤而张,饮无时度。”在卷十九《肾藏脉论》中指出:“上克水。阳击阴一阴气伏而阳气起,起则热,热则实,实则怒,怒则忘,耳听
无闻,四肢满急,小便赤黄。言音D动而不出,笑而看人。”依五脏五行相克制化的理论,五脏之气道乱阻滞,首先会出现气郁.其次郁久化火,火灼而痰生,痰蒙心窍,肝火狂越,皆可生成癫狂。所以孙思邈认为“五脏不平,六腑闭塞,”是造成癫疾的重要的病理机制。依据病理机制与临床经验,孙思邈还进一步推断癫疾的预后情况。《备急千金要方·风癫》中指出:病发
在诸阳脉,针刺而虚热散尽则病愈。癫证初发,“岁一发,不治月--发,不治四五日发”。“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直视,举目赤,其作极己而烦心.侯之于颜,……引日啼呼者,……”皆可刺灸治疗。难治的情况多见于:癫证但见骨节强值,屈伸不利,“汗出烦闷,呕多诞沫,气下泄’者;“身倦挛急,脉大,针刺治疗后仍呕多涎沫,气下泄”者;若“病发而狂,面皮厚敦敦者,死不疗凡癫发则卧地,吐诞沫。无知,若强掠起如狂及遗屎者,难疗。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己;脉沉小急实,死不疗;小牢急,亦不可治,脉虚可疗,实则死矣。”此为孙思邈的经验之谈,提示癫证也有一些难治的证候,治疗尚须下功夫探索。
三、提倡辩证施针药
癫狂的证候与症状很复杂,变化较多,孙邈在《千金》两方中对癫狂的治疗方药与针灸疗法列述颇详据统计,《备急千金要方》中治疗精神病的方剂近60首,针灸治法30余条。《千金翼方)中治疗精神病的方剂50余首,针灸治法40余条,单验方4首。这些方剂与针灸疗法,有不少是孙思邈亲自总结或独创的。在冶疗原则大法方面,孙思邈总结自《黄帝内经》以来的医学理论与治疗癫狂的大原则,凡骤然发作者,孙思邈主张急则以针灸为快捷。故治法中所采用的针灸疗且多实用,为后世所继承沿用最著名者莫过于孙真人十三鬼穴。所谓的“鬼穴”其名虽俗,但却是治各类精神病症的特效穴法,兹列述如下:孙思邈引述名医扁鹊的话说:“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蛊之精。便自言说,论其由来,往验有实,立得精灵,未必须尽其命,求去与之,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备急千金要方·风癫》)所谓十三鬼穴,依次为:(1)人中:名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2)鬼信:大拇指甲下,人肉三分。(3)鬼垒:足大拇趾甲下,人肉二分。(4)鬼心:掌后横纹,入半寸(5)鬼路:外躁下赤白内际,足太阳处,行火针。(6)鬼枕:大推上入发际一寸,行火针。(7)鬼床:耳前发际宛究中,耳垂下五分,行火针。(8)承浆:又名鬼市穴,从左出右。(9)鬼路: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即劳官穴。(10)鬼堂:直鼻上人发际一寸,行火针(11)鬼藏:即女人玉门头;行灸法。(12)鬼臣:尺泽横纹外头接赤白肉际,即曲池穴,行火针。(13)鬼封: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去上,仍以一板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以上若是四肢穴位皆用双穴;若是孤穴即单用之。这十三穴很值得研究并试用。(l)温胆汤组成:半夏二钱,竹茹二钱。枳实二钱,陈皮三钱,生姜四钱,甘草一钱。功用:清胆和胃.理气除痰主治:痰热内扰,胆胃不和,虚烦不眠,或呕吐呢这。以及惊悸不宁,癫狂等。现代用于精神裂症等本方“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为候。”温和实际在于清凉胆热。(2)定志小丸组成:菖蒲.远志各二两,茯苓、人参各三两。功用:定志安神,调理脏腑主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狂眩,现代用于心因性抑郁性精神病。以上四昧为来.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个,日三次。散服亦佳。(3)镇心丸组成:紫石英、茯苓、葛蒲。苁蓉、远志、大黄、大豆卷、麦门冬、当归、细辛、卷柏、干姜各三分、防风、人参泽泻、秦艽、丹参各六分,石膏、芍药、拍子住各三分,乌头、桂心、桔梗、甘草、薯预各七分,白蔹、铁精、银屑.前胡、牛黄各二分、白术、半夏各八分,干地黄十二分,虫二十枚.大枣五十枚。功用:补心安神,解忧定志。主治:男子、妇人虚损,梦寤惊悸,或失精神,妇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利,风邪鬼注,寒热往来,腹中积聚、忧恚结气,诸病皆悉治之。现代试用于治疗周期性精神病(此病女多于男子千倍)。以上三十五味共为东,蜜枣和捣五千杵,酒服如梧子五丸,日三次,逐渐加量,最大量可日服二十丸.(4)薯预丸组成:薯预十八分,桂心、大豆黄卷、鹿角胶各七分,当归、神曲、人参、干地黄各十分,防风、黄苓、安门冬、芍药、白术各六分,甘草二十分、柴胡、桔梗、茯苓、杏仁、川芎各五分。白蔹、于姜各:3分,大枣一百枚。功用:除烦解郁,定志安神一主治:头目眩晕.心中烦郁,惊悸狂癫,现代也用于情感性精神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