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散文集

时间:2019-05-13 06:0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叶圣陶散文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叶圣陶散文集》。

第一篇:叶圣陶散文集

叶圣陶散文集

时间:2009-08-02 14:20散文来源:本站整理 散文作者: 叶圣陶点击:20015次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五四运动前参加了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主编《小说月报》等杂志,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

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故居在东城区东四八条71号。

叶圣陶部分散文选集:

1、客语

>>>>>>[阅读全文]

2、藕与莼菜

>>>>>>[阅读全文]

3、没有秋虫的地方

>>>>>>[阅读全文]

4、牛

>>>>>>[阅读全文]

5、桡夫子

>>>>>>[阅读全文]

6、驾长

>>>>>>[阅读全文]

7、记游洞庭西山

>>>>>>[阅读全文]

8、三种船

>>>>>>[阅读全文]

9、从焚书到读书

>>>>>>[阅读全文]

10、《苏州园林》序

>>>>>>[阅读全文]

11、一个少年的笔记

>>>>>>[阅读全文]

12、说书

>>>>>>[阅读全文]

13、看月

>>>>>>[阅读全文]

14、牵牛花

>>>>>>[阅读全文]

15、两法师

>>>>>>[阅读全文]

16、“良辰入奇怀”

>>>>>>[阅读全文]

17、稻草人

>>>>>>[阅读全文]

18、我们与绅士

>>>>>>[阅读全文]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

在2008年的寒假里,我怀着对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崇敬之心,翻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叶圣陶教育文集》,跃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鲜灵的故事,透过一篇篇文章,我看到了作者那大海般宽容的胸怀,那天地般博大的爱。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从事和关注教育工作70余年,是我国现心文化史上的巨子。他思想博大精深,著作等身,在文化教育界独领76年的风骚,既体现文化巨子——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个性,又体现宽广的时代教育背景和文化内涵。叶老毕生不懈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国外近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批判和继承创新,他的教育思想充满了源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生命力,学习、贯彻叶圣陶教育思想是切实有效地推进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切实有效的途径。他的理论:知识是不能灌输传递的,必须由学生领悟获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叶圣陶主张平等地对待学生,“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快乐;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乐,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所以叶圣陶一贯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叶老的这种思想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起着深刻的影响,对此我深有体会。在教学中我曾经碰到过这一样情况:一年级学生老是找不到位置,整不好队。如何使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快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整好队伍哪?一次,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嫩嫩的、可爱的小脸。我按常规向学生介绍了体育课的穿着和一些基本知识,望着一年级学生认真听讲的样子,我想:看样子蛮聪明的,排队一定没问题吧?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同学们,你们记住自己的位置了吗?”“记住了!”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可当我把队伍带到操场上,问题却发生了:“同学们,现在按老师要求分成四组,开始!”随着一声令下,同学们纷纷找起自己的位置,有的站好后又叫嚷着:“喂,你在这里的!”有的把其他同学硬是挤开,还有的忘记了自己的位置,硬是站在原地不肯移动,害得一些人没地方排又去占了其他人的地方,弄得场面乱哄哄地。望着这个场面,我只得亲自动手,两手开弓,一会儿把这个同学拉到这里,一会儿又把另一个人拉到那里,弄得我手忙脚乱、满头大汗,刚把学生一个个拉好、队伍整好,优美的下课铃声已响起。课后,我细细的回忆、反思,绞尽脑汁,想了几个方法,决定下节课试试。当我再次走进教室,向学生宣布了几条纪律:“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求大家在排队时,每个人开动小脑袋,自己用脑去想拍在哪里?不能提醒别的同学,如果实在想不出或忘记了,就请你在队伍外继续想,待会儿由老师和同学来帮助你,但不能在队伍里推、拉。记住了吗?”“记住了!”同学们高兴地回答道。接着我又把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有条不乱地找自己的位置,大部分的学生已找到了位置,还有五、六个人没找到,站在边上想。这时,我指着空位置提醒道:“小李、小张你们旁边是谁呀?”“是小孙的!”小李、小张两个人叫嚷着,小孙恍然大悟似地跑进队伍,在我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其他人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我安排了一个游戏:找位置。“接下来,我们做个游戏,方法是请大家认清你前、后、左、右同学,等老师吹哨后,大家解散,再吹哨要快速找到自己位置,要求快、静、齐,好不好?”“好!”听说做游戏,大家兴奋地跳了起来。随着两声哨声的响起,同学们快速准确地找到了位置,经过几次游戏,每个人的位置牢牢地记在了学生的脑子里。从此在以后的课中再也没有出现找不到位置的现象了。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保证。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师生的关系才能空前融洽,让我们像叶圣陶一样用审美的眼光去看,用宽容的心去引导,对待学生“不要教训,要劝说;不要灌输,要启发;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使沉闷的课堂活起来了,使每朵思维的火花燃起来了,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教育氛围,让课堂成为民主、宽松的港湾,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

第二篇:散文集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郭沫若)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 都 很适宜。

白鹤太大 而嫌生硬,即如 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 大了一些,而且 太 不寻常了。

然而 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 被人 忘却了它的美。

那 雪白的蓑毛,那 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hui,那青色的 脚,增之一分 则 嫌长,减之一分 则 嫌短,素之一 忽 则嫌白,黛之一 忽则 嫌黑。在清水田里有 一只两只 站着钓鱼,整个的田 便成了一幅 嵌在琉璃框里的 画面,田的大小 好像 是有心人为 白鹭设计出的 镜匣。

晴天的清晨 每每 看见它 孤独地站立在 小树的绝顶,看来 像不是安稳,而它 却很悠然。这 上别的鸟 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 它是在望哨,可它 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 偶见 白鹭的低飞,更是 乡居生活中的 一种恩蕙。那 是清澄的 形象化,而且 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 有人会 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 本身 不就是一首 很 优美的歌吗?--不,歌 未免 太铿锵 了。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 韵在 骨子里的 散文诗。

朱自清《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 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 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 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 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 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 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 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却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 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三篇:经典散文集

经典散文集

古典散文合集清代散文集粹

汉唐宋明帝国散文

明代散文名篇集粹先秦至近代古文释解

(一)先秦至近代古文释解

(一)先秦至近代古文释解

(三)先秦至近代古文释解

(四)先秦至近代古文释解

(五)唐宋八大家文集现当代散文合集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电视诗歌散文集

当代散文大家精品文丛中国现代散文集(上)

中国现代散文集(中)

中国现代散文集(下)中国现代散文集(补)

梅毅历史散文集

中国散文鉴赏文库2005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古清生美食散文集

散文名篇欣赏中华散文百年经典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列表朱自清散文集

巴金散文集

张爱玲散文集郁达夫散文集

林清玄散文集

季羡林散文集史铁生散文集

张抗抗散文集

周国平散文集老舍散文集

李广田散文集

罗兰散文集张洁散文集

亦舒散文集

钱钟书散文集张晓风散文集

徐志摩散文集

张悦然散文集丰子恺散文集

林语堂散文集

冰心散文集贾平凹散文集

余秋雨散文集

池莉散文集毕淑敏散文集

王蒙散文集

冯骥才散文集余光中散文集

杨朔散文集

林徽因散文集莫怀戚散文集

萧红散文集

张小娴散文集安妮宝贝散文集

三毛散文集

梅毅历史散文集汪曾祺散文集

宗璞散文集

邵燕翔散文集张承志散文集

莫言散文集

贾平凹散文集胡小平散文集

石评梅散文集

梁实秋散文集

第四篇:叶圣陶名言

叶圣陶名言

1.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2.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3.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4.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5.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

6.“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7.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8.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0.“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11.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12.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13.„„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14.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1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6.“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

17.叶圣陶谈语文学习方法: “所谓学习方法,无非是参考、分析、比较,演绎(一般个别),归纳(个别一般),涵泳,体味,整饬语言,获得表达技能这些项。”

第五篇:叶圣陶《荷花》

《荷花》

叶圣陶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下载叶圣陶散文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叶圣陶散文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0.28—1988.2.16),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早年试验新式教学。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代......

    叶圣陶教学方法初探

    叶圣陶教学方法初探摘要: 目前,建国以来第八次课程教育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在各校全面铺开。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根本目的是学......

    散文集读后感

    《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打开《毕淑敏散文集》,习惯性的随便翻了几下,不免觉得欢喜,毕竟是散文,不长,正适合我。因为我看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喜欢短小精悍,也许与我的性格有关:不把简......

    席慕容散文集

    《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在这一个暑假中,我看完了《席慕容散文集》这一本书。虽然席慕容在她的大学时期学的是艺术系,在出国留学时也是专攻油画方面,但是她写散文的水平却一点也......

    三毛散文集

    【作家简介】: 三毛(1943~1991):原名陈懋平,又名陈平,台湾著名女作家。发表作品23部,约500万字。三毛祖居系其祖父陈宗绪先生于民国年间建造,位于定海区小沙镇陈家。五间正房现已修......

    张晓风散文集

    《张晓风散文集》阅读测试 1、张晓风,现75岁(2016年),中国台湾著名散文家,江苏铜山人 。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2012年作为亲......

    朱自清散文集范文

    读书卡 摘录者:李精晶摘录时间:8.5 作品名:《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 内容摘要: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

    林清玄散文集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但我认为在散文的世界里,到处都是落英缤纷,犹如童话世界般美好。在众多散文家里,我比较喜欢林清玄,也许是因为他同是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