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精)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劳动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延续到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世界。人类在劳动种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富有创造力。由此可知,劳动是人类的传家宝,劳动的价值之高,无人否认。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劳动光荣”作为一种美德。今天,在劳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常被授予“劳动模范”的称号。人们也常常用“勤劳”、“勤快”这些字眼来赞扬人。就比如在共和国的创业史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光荣的劳动者,在共和国的光荣榜上记录着这样一个又一个闪光分名字: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许振超、吴仁宝……他们清晰地阐释了劳动者的内涵,焕发了劳动者的魅力,并把劳动者的光辉形象尽可能地放大。许振超,青岛港一位只有初中文凭的吊车司机,三十年如一日,练就了一手绝活,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记录,创造了“振超效率”。振超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名牌效应,青岛港在世界航运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海内外,世界许多知名航运公司,主动寻求与青岛合作,纷纷上航线,增航班,加箱量,仅仅短短8个月时间,青岛港就净增了13条国际航线,实现了全球通。2003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0万标准,实现了24.3%的迅速增长。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以勤劳的双手,不懈的追求,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的“神奇”。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现了劳动的美丽,看到了创造的价值。他们的人生最美丽。可是,现在有人却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在某些学校盛行起来。迟到,违纪,缺交作业则罚值日,罚大扫除,比如,某班学生,轮到某同学值日,但他总是无所事事,直到老师来自“请”他,他才扫。可是,每次都是这样也不是办法,所以老师几乎每天都要抓人罚扫,拖地。看到这些,人们不禁会想: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是老师错还是学生的错?我认为,承担这个错误的责任人有三方:社会、老师和学生。目前,社会上有些人鄙视劳动,害怕劳动,怕累,怕脏。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简直可以说是逃避劳动。或许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新的劳动工具的发明与应用,代替了许多手工劳动。这样一来,人们的劳动观就越来越淡薄了。现在,每个家庭通常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心肝宝贝,饭又有人煮给他们吃,衣服有人给他们洗,每天只顾吃喝玩乐,又有几个人去想过饭菜怎么会这么香,衣服怎么会这么干净。难怪一些老师也就运用学生们畏惧劳动和鄙视劳动的心态来惩罚他们。这个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迟到,违纪现象也明显减少了。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勤劳的习惯和美德,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没有不走向衰落的。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所以,我们要以前面的“劳动模范”为榜样,在全社会营造学习规模,尊重劳动,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氛围,把劳动创造的壮美韵律,融入现代化建设这一雄厚的大合唱,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第二篇: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范文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人起源于劳动,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一切。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高智商的人类必定要超过“春蚕”和“蜡炬”。鲁迅先生说的好“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化作会朽的腐草”。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一是说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凡辛勤劳动者都是光荣的,都应受到大家和社会的尊重;二是说,任何轻视劳动,蔑视劳动,贪图享受不尊重劳动的人,都是错误的,都是可耻的,都应当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责。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批评指出的那样,一些人就是缺少“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优秀品德和正确的劳动就业思想观念。因此,“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同时还向人们指出了一个道理:不仅辛勤劳动者光荣,而且珍惜辛勤劳动者的成果,尊重辛勤劳动者的成果,也是光荣的。任何不珍惜和不尊重辛勤劳动者的劳动和成果的行为,都是极为可耻的,同时也会受到大家和社会的谴责。
读一读
“让居民满意,是我最大的快乐”
你知道徐虎吗?他是上海市一名普普通通的水电维修工,个子不高,戴副眼镜,显得文静儒雅,但只有了解他的居民才知道他干起活来,却活脱脱像一只下山的猛虎。
有一次,一位居民的抽水马桶不畅,徐虎查明原因后,便挖了一个坑,蜷曲着身子钻进去,正在锯粪坑管道,楼上的居民一时大意,启动了抽水马桶,结果“呼”的一声,粪水溅的徐虎成了大花脸。楼下居民吓慌了,楼上居民也赶来陪不是,可是徐虎只是简单地擦洗了一下,说了声“没关系”,又继续埋头干活了,感动的居民不知说什么好。
“有困难找徐虎”,大家都这么说。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坦诚地说“人的岗位可以平凡,但人的一生决不能碌碌无为,虚度年华。我的人生追求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居民满意是我的最大快乐”。
大家都知道:
劳动能创造价值: 工人叔叔通过在机器隆隆的车间劳动,为我们生产出穿的用的;农民伯伯通过在田间的辛勤耕作,为人们生产出粮食,让人们吃得好吃得饱;解放军叔叔通过无私奉献,为人们
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劳动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
辛勤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复杂也好,简单也罢,只要劳动者是在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那么这种劳动就是光荣的。
同学们,让我们积极投身到劳动中去,记住“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第三篇: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之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感想
教务处郑桂亮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古人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爱劳动,作为一种值得肯定的劳动态度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劳动态度包括劳动目的和内容、劳动对社会的作用和对人生的作用等观念。劳动态度是公民对社会、对其他生产参加者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劳动态度历史地发生着变化,当一种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时,它就取得新的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新型劳动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能不能以新的劳动态度参加各项建设,不仅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而且是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重要价值尺度。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通过劳动,人类从盘错交织的古树走向陆地,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向现代文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力量,而这一切最终都要靠劳动来实现。因此,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应该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共识。
但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不良思想的影响,有些人却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思想倾向梦想一夜暴富,一夕成名。在他们眼里,劳动成了“没本事、愚蠢”甚至“下贱”的代名词,而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甘当“啃老族”,甚至巧取豪夺却被视为“有能耐”、“光荣”,有些地
1方甚至出现“笑贫不笑娼”的怪现象。这是可悲的、可耻的、可怕的,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反而污染社会风气,有损社会公德。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的形式和形态日益呈现多样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被丰富和拓展。于是,有人开始把劳动分出三六九等,总想做自认为体面、轻松、舒适的工作,而对平凡、普通、繁重、艰苦的体力劳动避而远之。在种种错误人生观就业观影响下,许多地方熟练技工紧缺,就业形势严峻;有些地方本已摘掉“穷帽子”,却还千方百计造假争当“贫困县”,争领救济金„„
其实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很明显,这里的“劳动”绝不仅限于产业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复杂也好,简单也罢,只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于人民,就是光荣的,劳动者就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而那些好逸恶劳者,则应当受到谴责和鄙视。
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但非劳动所得毕竟只是按劳分配的补充,只能居于从属地位。我们可以不再坚持“不劳动者不得食”,但我们不能放弃“按劳分配为主体”。而且,除了宪法和法律以外,指导我们思想和行为的还要有道德和情操,还有舆论导向在发挥作用。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就明确规定“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
为耻”。一些非劳动所得虽然合法,但辛勤劳动才是光荣的。合法与光荣之间,应该还是有差别的。
“五一”劳动节刚过,强调一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也应该是劳动节的应有之义吧。劳动,当然就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内的所有的创造性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劳动创造了财富。“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应该成为我们不可动摇的、永远的准则。
服务于人,做好本职工作
——郑桂亮
第四篇:“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劳动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延续到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世界。人类在劳动种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富有创造力。由此可知,劳动是人类的传家宝,劳动的价值之高,无人否认。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劳动光荣”作为一种美德。今天,在劳动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常被授予“劳动模范”的称号。人们也常常用“勤劳”、“勤快”这些字眼来赞扬人。就比如在共和国的创业史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光荣的劳动者,在共和国的光荣榜上记录着这样一个又一个闪光分名字: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许振超、吴仁宝„„他们清晰地阐释了劳动者的内涵,焕发了劳动者的魅力,并把劳动者的光辉形象尽可能地放大。许振超,青岛港一位只有初中文凭的吊车司机,三十年如一日,练就了一手绝活,一年内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记录,创造了“振超效率”。振超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名牌效应,青岛港在世界航运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海内外,世界许多知名航运公司,主动寻求与青岛合作,纷纷上航线,增航班,加箱量,仅仅短短8个月时间,青岛港就净增了13条国际航线,实现了全球通。20xx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0万标准,实现了24.3%的迅速增长。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以勤劳的双手,不懈的追求,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的“神奇”。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现了劳动的美丽,看到了创造的价值。他们的人生最美丽。可是,现在有人却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在某些学校盛行起来。迟到,违纪,缺交作业则罚值日,罚大扫除,比如,某班学生,轮到某同学值日,但他总是无所事事,直到老师来自“请”他,他才扫。可是,每次都是这样也不是办法,所以老师几乎每天都要抓人罚扫,拖地。看到这些,人们不禁会想: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错?是老师错还是学生的错?我认为,承担这个错误的责任人有三方:社会、老师和学生。目前,社会上有些人鄙视劳动,害怕劳动,怕累,怕脏。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简直可以说是逃避劳动。或许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新的劳动工具的发明与应用,代替了许多手工劳动。这样一来,人们的劳动观就越来越淡薄了。现在,每个家庭通常只有一个孩子,都是心肝宝贝,饭又有人煮给他们吃,衣服有人给他们洗,每天只顾吃喝玩乐,又有几个人去想过饭菜怎么会这么香,衣服怎么会这么干净。难怪一些老师也就运用学生们畏惧劳动和鄙视劳动的心态来惩罚他们。这个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迟到,违纪现象也明显减少了。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勤劳的习惯和美德,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没有不走向衰落的。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所以,我们要以前面的“劳动模范”为榜样,在全社会营造学习规模,尊重劳动,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氛围,把劳动创造的壮美韵律,融入现代化建设这一雄厚的大合唱,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第五篇:“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之我见[推荐]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之我见
教务处王海霞
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人民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摆脱贫困、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胡锦涛同志再次提出“以辛勤劳动光荣”的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如何正确对待工作和劳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重要的思想内容,也是每个人如何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劳动也有个观念问题,有的人一说起劳动,就要做他认为轻松的有面子的劳动,而对劳动辛勤却不能正确理解,不愿意从事平凡、普通、繁重、艰苦、辛勤的体力劳动。究其思想根源,就是他们认为辛勤的劳动不光彩,舒适、轻松、享受的工作才光荣。这正像胡锦涛同志所批评指出的那样,他们缺少的就是“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优秀品德和正确的劳动就业思想观念。因此,“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同时还向人们指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仅辛勤劳动者光荣,而且珍惜辛勤劳动者的成果,尊重辛勤劳动者的成果,也是光荣的。任何不珍惜和不尊重辛勤劳动者的劳动和成果的行为,都是极为可耻的,同样也应当受到大家和社会的谴责的。
我们不仅崇尚劳动,尤其要崇尚那些辛勤的劳动者,还要崇尚和尊重辛勤劳动者的成果,勇于向不尊劳动、鄙视辛勤劳动者、肆意糟蹋辛勤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人积极地开展思想斗争,这就是我们需要崇尚的社会主义劳动荣辱观。
面对富于个性的孩子们,我们教者应该以什么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呢? “教育要面对个性!”我们班的确有个别同学经常不遵守纪律,是其他老师眼中的“差生”!那是否对他们的教育就应该是严厉的训斥呢?
经过不满一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非但不能简单而粗暴的对他们加以训斥,反而应该以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教育悲剧的产生往往源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不是吗?尊重学生的个性,以激趣的手法来上晨会课,让每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让学生们来解决。而教师只是加以引导和点拨,效果不是很好吗?
一节课下来,“八荣八耻”中的这一点已牢固的内化于每一位学生,没有了往日课的“吵吵闹闹”或“死气沉沉”。多了一份学生的灵动,多了一份师生的配合!他们多么欣喜于民主的授课形式;多么欣喜于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激励;多么快乐于发言中源自他们周围熟悉的例子的娓娓道来!这样的课,他们喜欢,因此没有捣乱、没有厌烦!相反只有他们与老师与其他同学碰撞思维的愉悦!很明显,几个“小调皮”或而仔细呤听,或而热烈讨论,与往日上课变了个样!是的,在课堂上只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知晓“以课堂上的‘辛勤劳动’为荣,以课堂上的‘好逸恶劳’为耻”,那我们的课堂
就没有不精彩的道理!
充满民主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把老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