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练习题

时间:2019-05-13 06:4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陋室铭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陋室铭练习题》。

第一篇: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陋室铭》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字梦得。本文体裁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理解性默写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④文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文中表现陋室主人情趣高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⑥从反面写出陋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⑦用类比赞美“陋室”,并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⑨《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四、问答题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请你用自己 的话概括。

答: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言外之意? 答:①作者对官僚们的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对官府公事的厌倦。②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4.作者在本文的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答:既巧妙地照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又画龙点睛,强调了陋室不陋的主题。

5.文章是在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提到“诸葛庐”“子云亭”?

答:此句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6、“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 答:“无丝竹之乱耳。”

“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 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7、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的“上”、“入”二字用得生动传神,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两个字采用了拟人人的写法,化静为动,将静物写得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又传达出作者对这一环境的喜爱之情。

9、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有着高洁例岩的节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高雅脱俗之人。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以比喻起兴,运用类比引出后文陋室,同时暗示“陋室不陋”。

7、作者在文中以仙人蛟龙自况,更以孔子、诸葛亮、子云等古代名贤自比,这种毫不自谦的思想是否让人觉得有些自以为是、不可一世?

答:不会的。作者的这种自比,并非狂妄自大,实是自勉自励,是要求自己交往纯正,志趣高雅,品质高洁,要以古代名贤为榜样,去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立身处世就要有这种自知自勉的精神。

《爱莲说》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北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本文体裁是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理解性默写:

1.全文的中心句(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高度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语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高度概括莲花高洁质朴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

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四:问答题:

1、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1)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2.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爱莲之情,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的委婉批判。

3、本文的对比和衬托。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4.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答:象征君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纯洁,虽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

②濯清涟而不妖——质朴,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

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豁达大度,正直,特立独行。

④香远益清——美名远扬。⑤亭亭净植——志洁行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清高,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5.从哪几方面描写莲花?

答: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6.“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言外之意?

答: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污浊世风的鄙视和委婉批判。

7、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8、文中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一句有什么作用?

开头作者从所有花写起,总领一句,由面到点,自然过渡到写花。

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为什么单单用牡丹、菊花作为莲的衬托?

用菊花、牡丹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用菊花从正面衬托出莲这样的君子不消极避世而要出污泥而不染,用牡丹从反面衬托出莲这样的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10、“陶渊明独爱莲”、“予独爱菊”中的两个“独”字分别表现了什么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予独爱菊”的“独”字又相对地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1、作者以莲自况,表明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婉转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12、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莲的形象的? A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

B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芳香)

C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13、作者写莲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写牡丹?

写莲来表明自己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起反衬作用,表明自己对追逐名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14你怎样理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句话的含义? 言外之意是说世上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人多。这里隐含着作者对当时不正世风的批判。

1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慨自己的知音甚少;(2)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16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批判了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

17、文章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形象的?(1)用菊花正面衬托,牡丹反面衬托连,用衬托手法突出莲的形象;(2)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方面直接描写莲的形象;(3)以议论的方式直接赞美莲花。

18、文中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1)记叙、议论、抒情、描写。(2)开篇记叙引题,写世态炎凉;继而描写,突出莲花的形象;议论在于赞赏;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

19、写出下列句子的比喻意义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是并不孤高自许。(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3)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尊重,不敢轻侮。

20、作者在第一段中从哪些方面描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妙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高尚情操。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气节方面描写莲的可爱形象,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五、开放创新题

1、“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谁?你赞同他的人生态度还是赞同周敦颐的人生态度?简述理由。陶渊明。

(1)赞同周敦颐的人生态度:他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更不像是人那样追逐名利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直面世间污浊,却不逃避现实,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2)赞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他愤世嫉俗,不受官场黑暗的腐蚀,辞官归隐,过着恬淡安静的日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间,让大自然的灵性净化自己的心灵。他热爱自然,在淳朴的自然之中寻求思想上的慰藉,在文章中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2、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简述理由。

(1)同意周敦颐: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气节。

只要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心态,外界的不良因素就不会阻挠其发展。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2)同意孟子:人通常都会随着周边的环境而改变。与一种人接触时间久了,我们就会被同化成为其一样言行、品格的人;与一种社会接触久了,就会变成符合这个社会生活节奏和规律的人。正如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的事物会在一起,即使一开始有差别,最后也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4、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选择了大胆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 赞同周敦颐的做法。“隐逸”只能自洁其身,不利于整个社会,而大胆面对,并与之抗争,更难能可贵,有利于净化整个社会,与人于己都有利。

5、《爱莲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文,把莲花式的高洁品质作为为人处世之道。读完此文,请谈谈你的感受。

围绕“无论何时都应抵制不良环境对人的影响,要保持高尚的人格,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来谈即可。

6、鲁迅有诗云:“扫除腻粉称风骨,退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在你学过的古诗中,找出描写此种花的诗句,写下来。莲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或“小荷

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二篇: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复习题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有仙则名 名:

(2)斯是陋室 斯:

(3)惟吾德馨

馨:

(4)何陋之有 何:

(5)谈笑有鸿儒 鸿:

儒:

。(6)往来无白丁 白丁:

(7)可以调素琴调:

(8)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

2、解释下列各句中相同的字。

(1)①无丝竹之乱耳 之: ②何陋之有

之:。

③辍耕之垄上

之: ④操蛇之神闻之 之:。(2)①无丝竹之乱耳 乱: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乱:。

3、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

4、(1)本文选自《 》,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填人名),他的字是_______。文题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2)用原文回答: ①本文的主旨句是:。

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3)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

5、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

7、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

8、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9、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10、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11、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12、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13、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14、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15、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

《爱莲说》

1、《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 时著名的 家.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 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 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①可爱者甚蕃()②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 ④何陋之有

之: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文章结尾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请你写出体现这一思想的句子。

18、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19、解释加粗的词。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 :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 : 宜乎众矣: 2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

21、对对联(1)上联:爱陋室,刘禹锡安贫乐道下联:。

(2)上联:梦得陋室比圣贤 下联:。

第三篇: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鸿儒()案牍()甚蕃()德馨()淤()泥 洗濯()清涟()隐逸()亵()玩 鲜()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是陋室 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

1.水陆草木之花 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之: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渔人甚异之。之:

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6.《爱莲说》选自《 》,作者,是 时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六、阅读训练(36分)㈠课内巩固

(一)(1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名:(2)灵:(3)德馨:(4)鸿儒:

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2分)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3分)

(1)(2)(3)4.请你试着对对联。(2分)

(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 下联:

(二)(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字词。(5分)

①妖: ②益: ③植: ④鲜: ⑤宜: 2.:“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分)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3分)

答:

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3分)

答:

一、xīn tái rú dú

二、蕃 淤 濯 涟 逸 鲜 亵

三、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我只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4、(莲梗)中间空,外面直,不生藤蔓,不长旁枝。

四、1、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有舒缓语气,协调音节的作用。

2、之: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

五、1、《全唐文》 唐代 刘禹锡

2、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周元公集》 周敦颐 北宋 哲学 谥号

7、爱莲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一)

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2)灵异(3)品德高尚(4)博学的人

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3)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5、(1)金猴迎新春(2)金猴驾云来

(二)1、(1)多(2)洗涤(3)沾染(污秽)(4)美丽而不端庄(5)更加(6)立(7)很少(8)应当

2、(1)的(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3)这件事(4)到,动词

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2)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高洁);“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大名远扬;“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廉行,仪态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说明:映衬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另一个突出物点。在课文中,作者先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描写莲是时,浓圈墨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1作者说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写出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3写出作者交友人物高雅的是

4看出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是

5本文点睛之笔的句子是

六阅读理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3本文既是写陋室,为何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3分)

4“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前文说“斯是陋室”后文却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5分)

第四篇:陋室铭练习题(分享)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 韵母是:ing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 鸿儒(rú)案牍(dú)

5、解释下列加点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

6、成语和名句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7、对联: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

8、填空:

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然后与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有龙则灵”。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德馨”的人。最后又将陋室与古代著名的居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前文“惟吾德馨”句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⑤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⑥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9、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

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11、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

12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4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6文中写室内景物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

17、文中写室外景物的句子是:草色入帘青

十二、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为: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比兴、类比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拟人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 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

十三、问答题。

⑴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⑵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答:用山水作衬托引出“陋室不陋”。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⑶“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答: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⑷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3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而不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所以是这个句子

⑸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⑺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答: 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⑻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答: 鸿儒,无白丁(雅)

⑼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⑽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答: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清雅安适 ⑾“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⑿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⒀、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⒁、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⒃、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

⒄、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⒅、作者明明是在称赞他自己的“陋室”的,为什么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

答: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人的情趣与品质 ⒆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⒇首尾句有何关系?

答: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

(21)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

答: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22)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是一位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的名士。

(23)写交往人物、写室中生活都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试具体说明。答:交往人物: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室中生活: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4)本文写法新颖别致,采用了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这种写法将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由室及人,又因人及室,扣住“陋室”的同时,将笔墨引向室主人,通过描写,表现“惟吾德馨”,以此说明“陋室不陋”充分突出主旨(25)本文是一篇骈文,多用对偶句,请你根据对本文的理解,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表达你对本文的看法。

答:人雅无须室大;品正不在官高(26)找出本文你最喜欢的骈句。

答: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十三、拓展延伸发挥题:

①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答:开放题,不设答案。

②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③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④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答:(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⑤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

⑥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 答:(作者追求精神,一致)。

⑦你认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陋室”的“陋”还是“不陋”?请说说你的理由。“陋”或“不陋”答案都应鼓励(因为题目是“你认为”但要提醒注意作者认为“不陋”)⑧仿写《陋室铭》: 《男生铭》:“生不在忧,有钱则灵;分不在高,六十则行。斯是陋室,衬校德行。道理空洞洞,混淆乱乾坤。谈笑有蚊声,往来无女生。可以赤条条,阅金庸。无阳光之惠顾,实有损吾身心。南阳猪歌庐,西蜀鸡瘟亭。逢人云:救吾男生。”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善于抄作业,猎奇闻。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网站铭》:网站不大,概念先行。人气不旺,广告则灵。斯是陋网,烧钱即名。上拿死大颗,向股民取金。谈笑有网络,牛皮皆精英。可以引疯投,骗人心。无故习之约束,有热情之网民。新浪的新闻,搜狐的引擎。文厨曰:何陋之有?

第五篇:陋室铭比较练习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耽:极爱好。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哂:讥笑。1.解词

(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3)不营产业()(4)欢守志弥固()2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4.【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译:王欢(晋朝人),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极爱好)学,不营(谋求)产业,常(曾)丐食诵《诗》(指《诗经》),虽(即使)家无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你)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多哂(讥笑)之。欢守志弥固(更坚定),遂为通儒(博学的读书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常丐食诵《诗》。()

(2)卿不闻朱买臣妻邪?()(3)其妻患之。()

(4)意怡如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安贫乐道,专精耽学。

3、填空。(3分)

(1)王欢的“安贫乐道”指

。(1分)(2)文中王欢与其妻的对话描写的作用是

。(2分)答案:

(二)1、(1)像乞丐一样(2)吗

(3)以……为患(担心)(4)内心、精神(2分)

2、安于贫穷,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一心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2分)

3、(1)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1分)(2)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之坚决。(2分)

【二】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1.解词

(1)惟吾德馨(2)无案牍之劳形(3)每移案(4)余稍为修葺 2.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 ”绘陋室幽雅,乙文用“ ”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手法。

4.对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附答案】:

(一)1.(1)出名、著名(2)是身体劳累(3)经营、谋求(4)更2.(2)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3.不简陋,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 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4.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二】1.桌子

我 2.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对比。4.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答案: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以此

②期:期望

③劳:使......劳累

④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醉了之后就回家,竟不会舍不得离开。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里聊天的都是有学问的人,来来往往的人没有平民.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表现了作者清闲自在,不贪慕荣利,安贫乐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8〕,不蔽风日,短褐穿结〔9〕,箪瓢屡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12〕:黔娄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贫贱〔14〕,不汲汲于富贵〔15〕。”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6〕?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17〕?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何等样人。〔2〕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7〕造:去、到。〔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10〕箪(dān

丹):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11〕晏如:安然自得。〔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14〕戚戚:忧虑的样子。〔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先生。

下载陋室铭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陋室铭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阅读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练习题

    《陋室铭》练习题 一、词语解释: 名: 灵: 斯: 惟: 德馨: 上: 入: 鸿儒: 白丁: 调: 形: 素琴: 丝竹: 案牍: 劳: 乱: 二、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练习题答案(大全)

    《陋室铭》练习题 一、词语解释: 名: 灵: 斯: 惟: 德馨: 上: 入: 鸿儒: 白丁: 调: 素琴: 丝竹: 案牍: 劳: 形: 乱: 二、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同步练习题

    《陋室铭》同步练习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大全)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 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铭》一文......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周周清过关试题之《陋室铭》及课外十首(2014年9月2日 马海玉) 一、古诗文积累。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树树皆秋色,( )。 3、,孤帆天际看。( ),( )。 4、《望洞庭湖赠......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大全]

    《陋室铭》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用比喻赞美......

    陋室铭练习题五篇

    陋室铭练习题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 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6、用比喻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