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一、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二、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 韵母是:ing
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 鸿儒(rú)案牍(dú)
五、解释下列加点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公文、文书)(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
六、成语和名句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七、对联: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
八、填空:
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④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⑤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九、全文分三层。①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 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第二篇:《陋室铭》练习题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
一、词语解释:
名: 灵: 斯: 惟: 德馨: 上: 入: 鸿儒: 白丁: 调: 素琴: 丝竹: 案牍: 劳: 形: 乱:
二、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用原文语句回答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四、问答题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比兴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4、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5、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2 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7、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11、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12、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居室环境—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高雅脱俗 日常生活—清雅安适
1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 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15、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爱莲说》练习题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蕃(fán)淤(yū)濯(zhuó)涟(lián)亵(xiè)
噫(yī)
二、解释下面词语。
蕃:
染:
益:
植:
濯:
妖:
亵玩:
隐逸:
蔓:
枝:
君子:
鲜:
宜:
三、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D)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都是疑问代词)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都是可以)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都是唯独、只)
D.之:水陆草木之花(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取独)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喜欢莲花从淤泥里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中间贯通外表挺直,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3)陶后鲜有闻。
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香气远播,愈发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近处玩弄。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欢,当然有很多人了。
四、理解性默写:
(1)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5)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6)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7)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8)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世人甚爱牡丹的原因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0)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11)同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同一句是:
(12)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是:
(13)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
五、文章内容理解
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3、《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4、作者在文中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在表示什么?
叹爱牡丹者众,表示自己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趋炎附势恶浊世风的鄙弃。
5、文中写莲花,赞美莲花的高洁可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
三者都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用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意象陶渊明那样的消极避世,又不愿意象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6、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批判了当时随俗浮沉、趋炎附势,追逐功名富贵的世风。
《黔之驴》练习题
一、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慭慭()然
虎大骇()
噬()
窥之(荡倚()
跳踉()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船:
至:
庞然:
蔽: 慭慭然:
噬:
往来:
狎:
㘎:
稍:
胜:
远遁: 蹄:
计之曰: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3)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5)因跳踉大口阚.。)
四、归纳文言字词。
1、识记通假字
技止此耳
“止”同“
”,解释为
2、区分一词多义
以为
以为且噬己也()
以为神
()
然
庞然大物
()
然往来视之()
之
黔之驴
()放之山下()
计之曰
()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其意思。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2)驴不胜怒,蹄之
()
(3)稍近益狎
()
(4)尽其肉
()
五、下列语句中“之”所指代的对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放之山下
B.稍出近之
C.然往来视之
D.虎因喜,计之曰
五.D(D项“之”是代词,代指驴子生气只能踢的情况;其他项“之”都是代词,代指驴。)
3、(1)名词作状语
用船
(2)名词作动词
用蹄踢
(3)形容词作动词
靠近,接近(4)副词作动词
吃尽,吃完
六、写出本文的两个成语。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带有“虎”字的成8 语(至少四个)。
本文成语: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
带“虎”字的成语:狐假虎威
虎视眈眈
虎头蛇尾
龙腾虎跃„„
七、这是一则寓言,寓意深刻。请你分别从驴和老虎这两个角度谈谈对本文寓意的理解。
第三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 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 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本文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问答题: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
6.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7.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旧居来对比自已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已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已的楷模,希望自已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10.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11.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答: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12.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四、拓展题:
1.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答:开放题,不设答案。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 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
3.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再谈一些理由)。
4.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答:(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5.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6.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 答:(作者追求精神,一致)。
第四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周周清过关试题之《陋室铭》及课外十首(2014年9月2日 马海玉)
一、古诗文积累。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树树皆秋色,()。
3、(),孤帆天际看。(),()。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的句子是:八月湖水平,()。(),()。
5、《黄鹤楼》中表达作者思想之情的句子是(),()。
6、浮云游子意,()。(),()。
7、《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
8、霜落熊升树,()。
9、()?门前流水尚能西!()。10夜阑卧听风吹雨,()。
11、《陋室铭》作者(),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1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
13、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3)、表明陋室主人生活之雅的句子是:()()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
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7)、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10)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
二、《陋室铭》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的节操和()的情怀。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本文的韵脚是:(),韵母是:()
三、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惟吾德馨()苔()痕 鸿儒()案牍()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第五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欣喜之情的语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本文中心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7、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类比手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8、、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10、“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1、作者既说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
12、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
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
13、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
1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1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这笔,引用孔子的论证“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突出了“惟吾德馨”
1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17、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18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
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 一的提高,完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