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庸领导力的十大黄金法则
中庸领导力的十大黄金法则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可以说,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大学中庸之道,是修身成功之道,亦是企业管理之道。中庸,是一种实效智慧,一门领导艺术。甚至被高度评价为“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仔细品味,受益终身。
然而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新兴人类们更多的赋予了这个词语以贬义。“中庸之道害我们国人不浅。”“世风日下,中庸横行。”诸如此句不绝于耳。中庸之道成了老好好、无原
则、无主见和随波逐流的代名词,实在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想到的。这恐怕与我们这些年来,忙于学习、引进西方的大师圣经,而对先人的大智慧缺乏了解有关。
中庸蒙尘已久,被人误解甚深。就好比人们说到“七月流火”,以为是烈日炎炎;不知其本意乃秋意渐凉。人们误解中庸,多以为是折衷、平庸、得过且过、息事宁人、明哲保身,殊不知中庸乃修身养性、内修外化从而卓有建树的最高哲学。错别字害人,“错别意”误人。所以,孔子很早就说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就是说,中庸这么好的东西,人们很久不再体用了。
动物的本性都是自私的、贪婪的,而且天生具有独占、垄断的欲望。在圈养的两只猪中,其中强势的那只猪总是四足霸占在食槽之中,不让弱势的那只猪公平进食。当那只弱势猪在食槽旁边怯怯地偷吃几口时,那只强势猪还会不断用嘴叼他,用头撞他,总之不断以武力压倒对方。这只猪垄断资源的欲望十分强烈,毫无中庸之意。
人作为动物的一种,在生命意志的自私性、垄断欲等等方面,跟其他动物并无区别。虽然人类在满足欲望、攫取利益的时候更加注重跟环境的协调,但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特征与其他动物一样明显。即使在某人很谦让、很中庸的时候,也应该看到这并不是他的本性,而是被相应的环境逼出来的。
可见中庸不是一种道德品质,而是一种调节自私本能、更加低成本地捍卫自己长远利益的智慧。如果走极端不需要付出高成本、高代价,那么没有哪个群体愿意中庸。如果某个群体不愿意为长远利益克服自己的自私本能、适当放弃一点眼前利益,那么这个群体也就不会奉行中庸之道。
很多跨国企业的西方领导者到了中国之后感到很困惑:当他们延续西方领导模式的时候,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发现——仅仅简单复制西方最佳领导行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们究竟应该怎样“本土化”?此外,中国的领导者到底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笔者所找到的答案是,中国领导者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中庸。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xiexiebang.com)认为,作为领导,在工作中处处做到以人为本,处事尽可能不过分,也不能不及,拿捏好分寸,从而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和为贵”的为官原则,“立中不倚”的服人方法,“和而不同”的用人尺度,“志同道合”的共创精神,“言而有信”的口才技巧,“预则立”的远见意识,“慎独中正”的魅力修养。构建和谐社会,每个团队、每个组织的领导都应该确立“和为贵”的为官原则。
《南华经》中说:“庸就能用,用就能通,通就能得。”国学大师林语堂说:“我像所有中国人一样,相信中庸之道。”并且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的《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还把“中庸生活”作为一种“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称赞。他说:“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学说,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
儒家早已提出,领导者首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情理相容,才能得人心,合民意。“法”当然重要,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法制社会,但在人情上说得过去的“法”,人们才比较容易接受。儒家并不排斥“法”,社会的分工等级,必然形成内在的约束机制,在一个团队内部,制度是存在的,但如果要更稳健地发展,仅停留在“法”上显然是不够的。法是谁制定的?人,即统治者,或领导者,而制法的人的个人行为虽有合法的前提,但并不一定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领导工作既需要“法”的保障,更需要“厚德载物”的精神动力。
作为领导,除了要处理“情、理、法”的关系,还要处理“责、权、利”的关系。首先说“权”,权是权力,是权变,只有手上掌握权力的人才更易于权变,善于变通。权变是为了避害就利,这就不能不涉及到“利”,关于用权力来为谁谋利的问题,孔子认为,按照利益来行事,会多招怨恨。利益关系是最难处理的,以致儒家“羞于言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重义轻礼,并不是对老百姓而言,而是对君子而言的,这些君子是为政者,或准备进入政坛的人,包括他的学生。
“政者,正也。”为官者最大的考验就是利益的考验,所以一定要“义胜利”,而不应“利胜义”。摆正了利益关系,才能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否则是很难的,因为利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孔子感叹“人才难得”了。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很多,而能掌握“中庸”的人很少,不是权力欲过盛,就是过于追求个人的利益。什么是“责”?权力本身就是责任。如果这话不正确的话,那么用人授权也就太容易了。
国内权威的领导力研究专家谭小芳老师(预定中庸领导力培训,请联系***)认为,领导的行为还涉及三个字:“言、行、品。”这三点其实是在情、理、法和责、权、利中体现出来的。孔子虽然肯定“讷于言而敏于行”,但他自己却是个善于说话和论辩的人,无非强调说得巧妙和精到,做到“言而有信”这正是好口才的最高境界:以最少的语言取得最大的实效。
慎言,不等于不言。孟子是雄辩家,荀子也是善于演说的人,传道、授业、解惑,历来儒者无不在磨炼自己的一张嘴皮子。作为领导,好口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文化多元的今天,你如果不善于利用自己的口才推行施政或管理理念,是很难让人信服的,你也就无法站住脚。但说得好不等于干得好,领导的“行”比“言”更重要。“行”的内容是很多的,落实到管理工作上,领导的行为应透着一种“远见”意识,慎行,就是要求不乱来,要“三
思而后行”。领导的行为事关团队的切身利益,把大家带到什么地方,是能力的检验,也是修养的检验,所以,一个具有个人魅力的领导,他是注重自己的“品”的;品行,品与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说了这些,无不归结为一个字“和”。君子以和为贵,和气方能生财。可以说,“和”的着眼点在于社会乃至团队的稳定与协调,要求人们能够倾力合作、精诚团结。谭小芳老师认为,对于一个团队、集体或组织来说,只要上下戮力同心,事业自然就会兴旺发达;内部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内耗,这样就更有竞争力和创造力。
中庸之道,是手持两端,不偏不倚。不偏的前提是把握两端,既不激进也不保守,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不多不少正好恰好。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具体来说,谭小芳老师认为,我们的领导者应该从中庸思想中借鉴如下10点,姑且称之为中庸领导力的十大黄金法则——
1、尚中——不偏不倚的平常心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平常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既不要走极端,不要过头,也不要欠缺,不要不及。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中”,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就是做下属不要低三下四,为上级不要专横跋扈;就是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失败时不要心灰意冷。联系我们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中”吗?
2、时中——审时度势,与时偕行
“与时偕行”,“动静不失其时”,就是“时中”。“时中”要求人们要关注时间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变化有清醒的观察、了解和认识,并据此设计自己的应对策略,此所谓“变通者,趣时者也”。能趋时变通,即是“识时务”,而“识时务者为俊杰。”“时中”的理念要求我们在时刻注视和观察客观世界变化的同时,以变应变,以变制变,随需应变,变中求生,变中求胜。而不能采取“鸵鸟政策”,对外界的变化不问不问,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中庸之道管理思想要求企业管理者管理一定要“因时、因事、因人、因地而制宜”,也就是企业家在考虑问题时要考虑大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不可使用自以为是的理性分析,不要总是用自己的惯性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样会导致管理上的偏差,管理还要从人性的特点出发,企业家要懂得与员工相处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对待员工要有法度,还要有厚道——谭小芳老师建议领导者要对员工要多教育少用制度惩罚,因为孔子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企业家在处理企业事务及员工问题时一定要真正理解中庸之道的管理涵义。
3、中正——恪守规范,正心正身
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就是说,过分恭敬,而不约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分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于胆怯懦弱;过分敢作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祸;过分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恭敬、谨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很明显,在这里,“礼”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四德而使之适中的规范原则,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场规则。同时,孔子很强调“正”,如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就是名正言顺,以身作则,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对于我们现今的职场人士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4、中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异,恰到好处。孔子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这是孔子评论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的“临终遗言”时所说的一段话。据《左传》记载,子产临死前,曾告诉他的接班人子大叔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对象,或宽或猛,宽猛适中。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适中状态为“和”。
5、中西管理思想要融会贯通
最近日本商界把66岁的御手洗富士当成了英雄,因为他谱写了佳能公司再创辉煌的故事。他于1997年出任佳能首席执行官,在他任期内,佳能公司的纯利润增加了两倍,达到了14亿美元,销售额为243亿美元。尽管日本股票低迷,但佳能的市值却从110亿美元猛增到34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他模仿了美国人的管理模式,不折不扣地促使其部下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对于经营不善的分公司,他毫不手软地予以关闭。
虽然如此,他也善于吸纳主流的日本管理思想,做到了在模仿中借鉴,学习中创造。比如他对美国人任命独立董事的做法不屑一顾,他认为独立董事起不了多少作用。他把更大的权力给予审计人员,以确保董事会按照管理规范行事。为了鼓励员工对公司忠诚不渝,他推行了终身聘用制,而这充分体现了日本管理的思想。
这种运用中庸思维灵活运用日本和美国人的管理思想的做法取得了实效。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的管理风格。御手洗宣士先生一方面像美国CEO那样要求严厉,办事果断,另一方面,注入更多的人性化管理的光辉,他经常鼓励员工抽出时间陪陪家人。每一项重大措施出台之前,他会充分征求意见。
谭小芳老师了解到,中国的很多成功企业也往往是这种中庸思想发生作用的结果。联想柳传志,海尔张瑞敏,万向的鲁冠球都从西方管理思想中获益菲浅,可是他们更注意尊重国情。他们的智慧表现在对中西价值观和哲学观的互融,而往往这样做才是唯一的出路。
6、控制情绪,和谐共赢
“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们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符合常理,这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到达了“中和”,天地便在自己的位置上运动了,而万物都开始生长发育了。
被誉为领导力“教母”的谭小芳老师表示,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作为履行职业责任的职业人,在一些特殊场合和一些特殊的人与事上,必须做到隐忍不发,含而不露,喜形不能于
色,愠怒不能于外。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不仅可能会祸及公司的重大利益,也可能会危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锦绣前程。
曾国藩的“忍”功世人皆知。“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这是他的心得。在收敛低调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与周旋中攀升,“让一让,六尺巷”,退一步海阔天空,大丈夫能忍难忍之事,这就是曾国藩。他的一生有起有落、有荣有辱,由于他总能启动自身的平抑机能,在高潮时削去波峰,在低潮时填平谷底,所以,在勾心斗角的险恶官场环境中,他虽然没有耀眼的精彩,却留下了人生的绚烂。
7、企业价值观管理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正是今日大家所重视的“管理合理化”、“人性化”,要使个人的自由在与组织一致目标之间得到一个平衡。这就涉及到一个价值观和尺度的问题。比如说某位员工因工作失误被罚了200块钱,90%的人都认可这样的决定,这说明大家有共同的价值观,认为这样做是适度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管理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转就会达到效率最大化。
亨利·法约尔指出:“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死板和绝对的东西,这里全部是尺度问题。管理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注意尺度。”这里的“尺度”就是中庸思想的表现。“中庸之道”还有一层涵义,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时时求其命中目标,符合“时中”的精神。不管是变还是不变,为还是不为,都希望能做得恰到好处,能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只有这样,才算符合中庸。
8、学、问、思、辨、行——职场成功“五部曲”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只要认真、刻苦,也就不难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就是说,别人下一个功夫,你下上百个功夫,别人下十个功夫,你下上千个功夫,尽管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功到自然成了。
9、凡事做到“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出于《论语》,其中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也不是瞻前顾后,而是一种成熟、负责的表现。有些人做事总是比较冲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凭第一感觉,从不深思熟虑,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当我们在决定某一件事情,特别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时,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考量。如果自己拿不准,就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做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三思而后行”并不意味着优柔寡断。要知道,现在的社会是快速多变的,如果稍微一犹豫,一个绝佳的机会可能就会在瞬间消失。就像一位管理学家讲过的:“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掌握40~70%信息的时候做出你的决策。信息过少,风险太大,不好决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你就出局了。”“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加思考。这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并可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中庸》一书可谓博大精深,可见早在中国古代已经把握住决策精髓所在。现在让我们从中庸的角度来看决策——中庸告诉企业,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这与《中庸》所提出的核心理念非常相同,也就是说根据企业的现状与外部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不偏不倚为中)然后坚持重复的去执行好(不变为庸)用到企业管理上即:企业决策与行动管理两块。
10、择善固执,金石为开——“诚”是中庸的关键
《中庸》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于是,“择善固执”一词成为儒家的处世原则。但是,有些人误会了“固执”的意思,以为那是顽固而不知变通;同时又以为“择善”是选择自己所认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闭而自大的心态。事实上,“择善”需要灵活的智能,“固执”有赖过人的勇气。智能加上勇气,同时还以“仁义”为其核心,然后才有可能走向至善的境界。
作为职业领导者要讲究“择善固执”和“从善如流”的领导艺术。所谓“择善固执”,就是坚持正确原则和价值观不放弃,它是圣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睿智的勇气。所谓“从善如流”,就是指待人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并及时消化。领导若无“择善固执”,决策必将动摇不定,前瞻后顾;领导若无“从善如流”,处事必将执迷不悟,刚愎自用。
总之,对于领导者来说,中庸之道是一种精深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境界。中庸和谐,是一种智慧的提升,是一门精湛的领导艺术。作为领导者,无论决策、用人、授权,还是谈判、沟通与激励,都要“致中和”,善于“执其两端,用其中”,即把左右两个极端把握住,平衡各种力量、各种倾向,作出恰当的优化选择!
第二篇:销售十大黄金观念
销售十大黄金观念
销售工作是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压力巨大的工作!销售人员每年甚至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公司、市场、客户方方面面的压力,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业绩的压力,毫不夸张的说,销售人员就是一群整体被数字“折磨”的人!尤其是需要完成业绩的关键时期(如年底),被数字“折磨”的整夜睡不着的觉是常有的事!实际的市场销售过程中,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观念才能在保证完成销售业绩的同时而又不至于让自己“活的太累呢”?笔者结合自己10多年来的销售生涯认为销售人员应具备以下十大观念。在谈十大观念之前,首先我们来看看观念究竟有多重要!关于观念的重要性,相信很多相关的文章都给予了详细的解释与描述,在此,我们通过一个逻辑关系的推理过程来说明观念的重要性。这个逻辑关系为:观念决定思维——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这个逻辑关系可以看出最根本的源头还是观念,可见观念才是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就来谈谈销售人员应具备的十大黄金观念。
一、只要你相信自己能赢,你就一定可以赢此观念强调的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与坚定的信念。当我们面对困难与问题的时候,我们内心深处的信念与信心才是真正的决定因素,只有我们发自内心的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有可能去战胜困难、完成任务,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二、再困难的市场也一定有机会点,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此观念强调我们永远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句俗语说的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我们面对一个困难的市场甚至是已经“烂”的不能再“烂”的市场的时候、当我们心力交瘁、黔驴技穷的时候、当我们已经感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们仍然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研究,也许是一个逆向思维、也许是与客户谈话间不经意间的一个灵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没有完不成销量的市场、只有完不成销量的人此观念强调要多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过多的强调客观因素。实际的市场销售过程中,很多销售人员抱怨资源不够、公司总部相关职能部门“不配合”,或者过多的强调市场基础不好,遗留问题过多等诸多客观因素,从来不曾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得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客观的“困难”上,而不是积极的去想客服困难的方法,“困难”就会越来越难!
四、销售是个有因有果的过程,关键核心动作执行到位了,销量自然水到渠成此观念强调要正确认识销售的本质、要真正意义上理解销售工作的流程。不要寄希望于靠投机取巧、暗箱操作完成业绩,而是把销售的关键动作(比如铺市率、终端陈列、促销执行等)真正执行到位,这样我们的市场业绩才是良性的,我们的业绩才能稳步增长,良性循环!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五、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团队的能力是无限的此观念强调要通过团队的配合与整体力量去战胜困难,最终达成业绩目标。很多销售人员个人能力很强,在市场碰到难题的时候,潜意识里总是希望靠自己的能力去“摆平”难题,而忽略了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去客服苦难!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核心优势与能力特点,如果把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组合成个一个整体优势,那么这个优势的能量足以战胜任何困难!
六、换位思考是有效沟通的唯一法宝实际的市场销售过程中,很多销售人员抱怨经销商不配合,总部职能不配合,导致自己工作起来特别“吃力”,其实不单是经销商即使是总部职能部门都有着自己的立场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到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这样的沟通才会有效果。比如说,经销商不执行厂家的促销政策,我们需要反过来思考的是这个促销政策是否真的能够给经销商带来实际利益吗?
七、职业道德比能力更重要从事销售工作很多时候会面对很多利益诱惑,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实际销售工作中,销售“腐败”的例子也很多,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不论各行各业,职业道德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八、频繁跳槽不可取众所周知,销售人员的流动性很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行业的特性决定的,但更多的是很多销售人员主动的频繁跳槽!频繁跳槽的最大危害就是跳坏了心态,最终一事无成!
九、用做事业的心态去做销售无论你是出于兴趣还是“被迫“从事了销售行业,笔者都建议:我们不要用简单的“打工思维”去从事销售工作,而要用做“事业”的心态去从事销售工作。销售工作虽然辛苦,但却也最能提升个人的能力,销售工作也最公平,只要你脚踏实地的去付出,也一定会取得相应的回报!用做事业的心态去做销售,我们就会真正寻找到销售的快乐源泉!
十、永远保持正向思维正向思维就是永远不说不可能,就是在碰到看似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永远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向思维就是碰到一切“委屈”的时候永远乐观、豁达,拥有正向思维,我们才会拥有快乐的销售人生!
第三篇:演说黄金十大定律
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玄机
1朋友场和老市场主要以捧场为主,可用感谢人的四句话
2任何场合首先要有两句自我介绍(有这样一个年轻人。。)3
41可将深入人心的细节事件2可讲几个问题做到勾引大家兴趣或者触动大家
5(世上本无对与错只有是否对当下有用)(要么就不讲话,要讲究要反常规彻底触动大家)(必杀锏道德观念定义)
6还有故事总结出理论)
一切一切的核心是让大家听了你的话彻底折服你(此刻我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讲话就是让大家有感觉)
7少就是多(多讲故事和体验从中推出的理论越少越好)
8(只要大家听着没感觉或者不立即可用那么你讲的就是废话)
9号召大家立即行动(没有立即行动一切都是废话)
10再次建立对大家帮助的影响力(好,在座的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我靳一步的分享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对你们有所帮助就是我靳一步站在这里最大的价值,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才有我的存在,谢谢大家)演说黄金十大定律——————靳一步
第四篇:创业十大黄金法则
宝典:创业十大黄金法则
实际上,干什么都有规律,从商创业也是如此。从商法自然朋友那里,看到这十条,忽然想起,前一段时间和我与某位老板的交谈内容,基本一致。譬如,“赚钱不要怕赚钱少,只要能赚就行”,譬如“不断寻找商机和关系”等等,很有借鉴意义。没有关系要寻找关系、有关系要利用好关系、借助关心开辟新关系。去年我给一位朋友作策划的时候说,你要善于发散思维把你的产品卖到全国,要敢于想,善于调动一切关系,今年就卖到了一个亿……
规则1:做生意从小做起,不要因小而不为。
规则2:从先挣几元钱开始,只要能赚就行,目标先定得低一点,增加成功的胜算。
规则3:不断提升你的服务和技术,不断扩展你的生意渠道,不断增加你的潜在客户。
规则4:要善于发散思维,不断寻找商机和关系。
规则5:要有坚定的信念,一件事只要有3个人认同,就值得去做,等10个人都认为可行时,就已经没有跟风的必要了。
规则6:用人不疑,该放权时就放权。
规则7:成本控制到每一分钱,盈利增加到极限。
规则8: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
规则9:创业要有好创意,要善于发现别人不注意的商机。
规则10:准备到有一半的把握时,就要开始去做了,十全十美的准备是不可能的。
以上是十大规则,个人就其规则做逐条分析:
规则一,生意从小做起,不要因小而不为。这个规则的意思是说呢,做生意起步阶段应该从小生意做起,不要着急,不要想着一开始就做几十万,几百万的大买卖,要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不要因为这个生意小就不做,关键是这个生意是否能做,是否适合自己做,是够能够产生赢利!这条规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正确的,既然是创业就意味着有经验的短缺,资金的匮乏,对市场的茫然,定位的缺失或者不准,对失败或者成功的错误估计等困难。可这些困难都需要创业者去解决,是在市场上撞的很惨然后才认清这些问题,还是实验性的从一些小生意点点滴滴的积累经验呢?答案不言自名。中国有很多亿万富翁,产生于纽扣、打火机、卖袜子行业。
那是否每个创业者都要走这条路呢?不是的。这条路主要是适合这类创业者:无资金,无经验,无项目,无导师,唯一具备的是坚强的创业心。如果具备以下的条件就没必要一定从小生意做起了:有资金,有着坚强资金做后盾的创业者是以自身资金实力做参照是否是小生意的,如果一个创业者有着100万的资金用来投入,那么10万的生意对他就是小生意,10万用在摆地摊上就是大生意了。有经验,有很多的创业者一开始做的就是大生意,那是因为
他已经在这个行业打拼了多年,有着足够的经验和人脉,当其要创业的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各方面资源的整和和对全局的一个掌控,生活中有着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有项目,现在的社会,只要你有好的项目,不缺的是资金和人才帮助你做事。有导师,很多人可能没有体会到这点,这里所指的导师是指真正有经验,在市场中经历过风雨的成功者,如果有此类人士在你创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会避免创业者少走很多的弯路,节省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能够更快的走向成功。
综上所述,做生意从小做起,不要因小而不为,应该辨证的去看待,因人因事而异,小和大是根据创业者的能力而论的,创业初期,还是要做对创业者来说是小生意的项目!
规则2:从先挣几元钱开始,只要能赚就行,目标先定得低一点,增加成功的胜算。其实这点重要是针对上面那条的,小生意自然挣小钱了。此规则呢可取之处是人的心态要调整好,不要好高骛远,资金一点点积累,经验一点点的学得,自信心一点点的建立,水到渠成。规则3:不断提升你的服务和技术,不断扩展你的生意渠道,不断增加你的潜在客户。这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社会在发展,经济环境也在发展。企业的客户群体也在发展,如果固步自封,觉得有了一定的老客户,老关系就一切ok,那么这种想法只会让自己的客户淘汰自己,因为你的服务和技术已经跟不上以前的客户了,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和技术,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走在客户的前面,甚至引导客户,带领客户向前发展,这样的客户群体一定是稳固的,是能给自己的企业带来利润和效益的。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状态的时候会发现有种到顶的感觉,这就需要企业在提升自己的服务和技术的基础上,不段扩展自己的生意渠道,可口可乐就是总能够发现新的渠道,不断带来新的销售。经常参加行业交流会,行业信息,总之做个有心人,也都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少的潜在客户。
规则4:要善于发散思维,不断寻找商机和关系。这条理论说的有点玄了,直白点就是要敢想象,譬如你可想象周么如何与布什吃饭。心态开放,善于接受和勇于去接受新事物,善于把本不相关的东西联系起来,开创一个新事物,新局面。对新的东西要保持好奇心,对旧事物要发掘其新生命,总之一个字:活!
规则5:要有坚定的信念,一件事只要有3个人认同,就值得去做,等10个人都认为可行时,就已经没有跟风的必要了。这个规则值得商榷,也要具体事情具体看待的。但是这个规则的重要性主要是在要有坚定的信念上!如果创业者已经对这个事情有可很好的把握,有着很清晰的认定,哪怕是一个人都不认同也可以放手去做。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无论做还是不做都要有着坚定的信念,切不可随意而为,墙头上的草!做,说服你的部下,一同前进。不做,也说服你的部下,打消疑虑,脚踏实地,放弃幻想!这个规则里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就是善于把握机会,抓住机会,不要让机会因为拖延而流失!
规则6:用人不疑,该放权时就放权。这是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大问题,而对于该规则的理解从大方向来解释就是:企业要发展,创业者就必须要做到用人,放权。一个人再彪悍也打不下整个天下,一个人再有能力也是一天24小时做不完所有的事情,对于创业者来说,一定要懂得用人,懂得放权。一人难抗千斤棒,众人拾材火焰高。只有用人,分权,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规则7:成本控制到每一分钱,盈利增加到极限。这点是创业者应该注重的问题,一个企业他的使命会有很多,很大,但是要想实现企业的使命,一切都是建立在赢利的基础上,建
立在企业产生良好的利润上,这样企业的使命才能够得以顺利的实现。对于初始创业者来说很有可能会走向这么几个极端:一,爱钱如命。该抠的抠,不该抠的也抠,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抠员工的工资,抠合作伙伴的利益,搞的是鸡飞狗跳,不得人心,员工离职率高,合作伙伴支持率低,整个团队关系不融洽。而对企业内部的铺张浪费,系统运行中不良所产生的成本视而不见,对企业的利润来源不见,关注的是点点滴滴,鸡毛蒜皮,这些小的成本积累起来是会很大,可是如果不是一种正常的成本控制,而是在一些不该抠的地方给予过多的关注,反而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润滑,使得企业难以得到良好的运作!二,过度追求盈利,利润从哪里来?从顾客处来。但是过高的定价只会让顾客有种被骗的感觉,谁来敢来第二次?三,家大业大不在乎。对于企业的铺张浪费,营私舞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随意。对于以上三条都是创业者应该避免的,不可走极端!
规则8: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这是创造业者成功的根本!创业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有着百折不挠,不畏艰险,敢打敢拼的意志和毅力!如果没有着这种意志,还是不要创业的好!当然了,不是要你撞在南墙还不回头!
规则9:创业要有好创意,要善于发现别人不注意的商机。有着好的创意和商机自然提高了创业成功的几率,但这不是根本,切不可舍本逐末,前些年《金点子》一书很畅销,但至尽为止也没听到过有谁靠金点子创业成功。
规则10:准备到有一半的把握时,就要开始去做了,十全十美的准备是不可能的。这条规则也值得争议,其本想说的是:万事开头难,走出第一步剩下的就可以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修正了。但是很容易让人理解成脑门一拍就做,脑子一热就干,不慎重。
总而言之,这十大规则说到了创业过程中的很多方面,但是切不可生搬硬套,因为在创业过程中还有着很多要注意,要遵守的规则,关键的是这十大规则容易给人照成误解!
第五篇:中国十大黄金职业介绍
中国十大“黄金职业”介绍
选择合适的专业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家长和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考虑的除了个人兴趣之外,重点关注的就是今后的就业问题了。笔者将目前我国的热门专业、就业形势和就业种类做了分析,列出十种“黄金就业”的专业,希望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家长和同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各类会议、商务洽谈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同传的薪金可不是按年薪或月薪来计算的,是按小时和分钟来算的,相关人士告知,现在的价码是每小时4000元至8000元”。
二、3G工程师
据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3G人才的缺口将达50万人以上。
由于目前3G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预计四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元至20万元。从目前的一些趋势来看,在无限增值服务行业的一些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会在10万元左右,3G到来之后这些人才的收入会更高。我国已经使用3G多年,大学的通讯课程也非常先进,选择名牌大学的通讯或开发专业也是好选择。(软件工程师培训:http:///)
三、网络媒体人才
目前,类似于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在8000元至10000元。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高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年收入应在10万~12万元。
四、物流师
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在600余万人。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者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的培训。
五、系统集成工程师
一名刚刚毕业毫无经验的大学生应聘系统集成工程师之后的薪金是年薪8万元,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至对业务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六、环境工程师
年收入将在8万~10万。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从业人员13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8万余人,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计算,我国在环境工程师方面的缺口在42万人员左右。
七、精算师
我国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精算大师不足10人,“准精算师”40多人,在当今的国内人才市场上,精算师可谓是凤毛麟角。随着国际保险巨头在中国开拓市场以及国内企业的需要,精算师是几年后保险业最炙手可热的人才,目前,国外的精算师平均年薪达10万美元,国内目前月薪也在1万元以上。四年后,随着人们对于保险认识的加强,保险行业的兴起必然会需要更多的精算师。
八、报关员
“入世”后,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使得对报关员的需要增加,报关员目前的收入每月5000~8000元之间,目前在贸易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报关员月薪都在七、八千元。在我国可通过物流专业及国际贸易的学习完成报关员所需知识的基本储备。
九、中西医师/医药销售
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进入医院,急救医生、产科医生、妇产科医生、眼科医生、儿科医生及牙医、理疗都将十分的吃香;二是进入医药生产流通企业;三是继续深造。此行业的特点是越老越吃香,目前国内的医药行业月薪水平在3000~5000元,相信四年之后会有一个更好的薪金水平。
十、注册会计师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