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典永流传诗词内容——第二期
三字经(宋版节选)
【原文】
人 之 初,性 本 善。性 相近,习相 远。苟 不 教,性 乃 迁。教 之 道,贵 以 专 昔 孟 母,择 邻 处。子 不 学,断 机 杼。窦 燕 山,有 义 方,教 五 子,名 俱 扬。养 不 教,父 之 过;教 不 严,师 之 惰。子 不 学,非 所 宜。幼 不 学,老 何 为? 玉 不 琢,不 成 器;人 不 学,不 知 义。为 人 子,方 少 时,亲 师 友,习礼 仪。香 九 龄,能 温 席。孝 於 亲,所 当 执。融 四 岁,能 让 梨。弟 於 长,宜 先 知。首 孝 弟,次 见 闻。知 某 数,识 某 文。一 而 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千 而 万。三 才 者,天 地 人。三 光 者,日 月 星。三 纲 者,君 臣 义,父 子 亲,夫 妇 顺。曰 春 夏,曰 秋 冬,此 四 时,运 不 穷。曰 南 北,曰 西 东,此 四 方,应 乎 中。曰 水 火,木 金 土,此 五 行,本 乎 数。曰 仁 义,礼 智 信,此 五 常,不 容 紊。稻 梁 菽,麦 黍 稷,此 六 谷,人 所 食。马 牛 羊,鸡 犬 豕,此 六 畜,人 所 饲。曰 喜 怒,曰 哀 惧,爱 恶 欲,七 情 具。匏 土 革,木 石 金,与 丝 竹,乃 八 音。高 曾 祖,父 而 身,身 而 子,子 而 孙。自 子 孙,至 玄 曾,乃 九 族,人 之 伦。父 子 恩,夫 妇 从;兄 则 友,弟 则 恭;长 幼 序,友 与 朋;君 则 敬,臣 则 忠。此 十 义,人 所 同。【本书】
《三字经》为中国传统启蒙教材,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作。取材广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它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
枉凝眉——曹雪芹(清)
【原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说明】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声律启蒙(上卷·一 东)
【原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本书】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作者】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乡愁四韵——余光中
【原文】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作者】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第二篇:经典永流传诗词内容——第四期
《经典咏流传》诗文完整汇总——第四集
咏鹅——骆宾王(唐)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作者】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春晓——孟浩然(唐)
【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游子吟——孟郊(唐)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从军行——杨炯(唐)
【原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译文】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作者】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客舍青青柳色新”又作:客舍依依杨柳春。)【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唐)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注: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离骚-节选——屈原(先秦)
【原文】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译文】
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作者】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真英雄》
醉卧于沙场 听呐喊的沙哑
笑看人世间 火树银花
数风云叱咤 不过道道伤疤
成王败寇 一念之差
生死一霎那 豪气永放光华
江山如此大 何处是家
过重重关卡 看盛世的烟花
赢尽了天下 输了她
颠覆了天下 贪一夜浮夸
人生只不过 一场厮杀
赤血染黄沙 青春成白发
若是真英雄 怎会怕
快刀斩乱麻 金戈伴铁马
收拾旧山河 再出发
不死的战马 心不会崩塌
我是真英雄 怎会假
第三篇:雷锋精神永流传
雷锋精神永流传
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名服务之中去。”这句话体现出了雷锋生命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珍爱每一个生命,崇尚雷锋精神。
有人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处于新时代了,雷锋精神落伍了。但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现在仍然有人在学雷锋,做好事,所以这种精神并没有落伍。现在还有很多“活雷锋”,例如最美妈妈——吴菊萍。他为了一个从楼上跌落下来的孩子,毫不犹豫地伸出了双手,孩子被平稳的接住了,安然无恙,但她却因接孩子而导致手臂粉碎性骨折。我们身边仍有“活雷锋”存在。
在《没有雷锋的日子》的电影中,雷锋因意外事故死亡,不能去学校为同学们演讲,同学们得知雷锋的死讯,同学们哭着喊着要见雷锋叔叔。原来,雷锋在生前一有空就去为孩子们讲课,体现了雷锋的爱心与奉献精神。雷锋并没有死!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作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道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做好事,为人民服务,绝不是靠一时的热血和激动,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我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他始终如一的精神。
雷锋的这种精神,不仅对我们的精神世界起着丰富的作用,更是对我们的学习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
我们现在学习是比较辛苦,而且还不能松懈,因为一松,可能马上就掉下来,我们要像雷锋一样,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更好学习——雷锋精神永流传。
第四篇:经典咏流传 诗词解释
明日歌——钱福(明)【原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译文】
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
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百年来的明日能有多少呢?请诸位听听我的《明日歌》。【作者】
钱福(1461-1504)明代状元,字与谦,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自号鹤滩。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liú)之后。
弘治三年进士第一,官翰林修撰,三年告归。诗文以敏捷见长,有名一时,其著作的《明日歌》流传甚广。著有《鹤滩集》。
临江仙——杨慎(明)【原文】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作者】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苔——袁枚(清)【原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者】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秋思——张籍(唐)【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作者】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墨梅——王冕(元)【原文】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作者】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作者】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无题——无名氏(唐)【原文】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只虑前程远,开帆待好风。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
三字经(宋版节选)【原文】
人 之 初,性 本 善。性 相近,习相 远。苟 不 教,性 乃 迁。教 之 道,贵 以 专。昔 孟 母,择 邻 处。子 不 学,断 机 杼。窦 燕 山,有 义 方,教 五 子,名 俱 扬。养 不 教,父 之 过;教 不 严,师 之 惰。子 不 学,非 所 宜。幼 不 学,老 何 为? 玉 不 琢,不 成 器;人 不 学,不 知 义。为 人 子,方 少 时,亲 师 友,习礼 仪。香 九 龄,能 温 席。孝 於 亲,所 当 执。融 四 岁,能 让 梨。弟 於 长,宜 先 知。首 孝 弟,次 见 闻。知 某 数,识 某 文。一 而 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千 而 万。三 才 者,天 地 人。三 光 者,日 月 星。三 纲 者,君 臣 义,父 子 亲,夫 妇 顺。曰 春 夏,曰 秋 冬,此 四 时,运 不 穷。曰 南 北,曰 西 东,此 四 方,应 乎 中。曰 水 火,木 金 土,此 五 行,本 乎 数。曰 仁 义,礼 智 信,此 五 常,不 容 紊。稻 梁 菽,麦 黍 稷,此 六 谷,人 所 食。马 牛 羊,鸡 犬 豕,此 六 畜,人 所 饲。曰 喜 怒,曰 哀 惧,爱 恶 欲,七 情 具。匏 土 革,木 石 金,与 丝 竹,乃 八 音。高 曾 祖,父 而 身,身 而 子,子 而 孙。自 子 孙,至 玄 曾,乃 九 族,人 之 伦。父 子 恩,夫 妇 从;兄 则 友,弟 则 恭; 长 幼 序,友 与 朋;君 则 敬,臣 则 忠。此 十 义,人 所 同。【本书】
《三字经》为中国传统启蒙教材,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作。取材广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在它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枉凝眉——曹雪芹(清)【原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说明】
这首曲子写宝、黛的爱情理想因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的泪尽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说的“枉自嗟呀”。凝眉,皱眉,悲愁的样子。【作者】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声律启蒙(上卷·一 东)【原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本书】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作者】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乡愁四韵——余光中 【原文】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作者】
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永流传-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永流传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昨天,我读了《光辉的旗帜》这本书,让我了解并知道了党的光辉事迹,有感而发。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岁月。90年来,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写下了彪炳千古的诗篇。
1949年10月1日,伟人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历史,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美梦。
90年前的中国,列强侵略,政府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岌岌可危。但有了共产党,有了党员们的支持,国家站起来了,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其中,在我心中闪闪发光,让我一生难忘,让我敬佩,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有许多。他们是党的儿子,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是英雄中的模范代表。我所知道的有:
邱少云,1952年10月12日中午,突然飞来四架敌机,在埋伏区投下了几颗燃烧弹,有一颗正落在邱少云身边。四散飞迸的燃烧液溅到了邱少云的腿上,他顿时成了个火球。其实,邱少云身边有一条水沟,他只要退后几步,在泥水里打个滚,身上的烈火就会熄灭,但他深知,这样会暴露目标。他在烈火中搏斗,被大火活活地烧死。最后,他光荣地牺牲了。下午,战士们攻占了391高地。战士们说,邱少云还没死,他在烈火中永生。邱少云的举动,任何人也难以接受,任何人也难以做到,可邱少云身为党的“儿子”,不怕牺牲,为祖国争了一口气。
黄继光,1952年10月19日夜晚,黄继光所在部队遇到了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遭到了攻击,部队连续冲锋也没有成功。在这关键的时候,他主动要求参加攻坚小组,负责消灭这个火力点。在战斗中,攻坚小组的两位战士牺牲了,黄继光也身负重伤,可他不顾一切,冲向火力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光荣牺牲了。黄继光的牺牲为共产党做了贡献,他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他爱国,爱家,爱人民,为了国家的美好做出无私的贡献。他的高大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杨根思,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率领全军先后打退了敌人的飞机、大炮,在他的掩护下,成功阻挡了敌人的8次进攻。当敌人发起第9次进攻时,阵地上只剩下杨根思与两位伤员,危急关头,他抱起最后一个炸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大家同样是国家的“儿女”,我们为何不像杨根思做贡献?
他们都是为国捐躯的优秀党员,在党的带领下,九十年的腐败结束了。让目光投向时间的前沿,看看昨天,想想明天,沿着时间大道,靠近我们心中的高处。我们在党旗下宣誓:好好学习,保卫祖国!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去为大家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为创文出一份力!
让我们跟着共产党走,向着党的目标去努力学习,去攀登,去探索,去奋斗吧!
西南街道第三小学 五(1)班 李家威 辅导老师 张紫芳 201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