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系列人物纪录片_邓稼先_解说稿..(5篇)

时间:2019-05-13 07:4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师》系列人物纪录片_邓稼先_解说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师》系列人物纪录片_邓稼先_解说稿..》。

第一篇:《大师》系列人物纪录片_邓稼先_解说稿..

东方卫视《大师》系列之 邓稼先

1999年,当邓稼先被追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时,他已辞世整整13年。而这时距他1958年投身原子弹的研究也整整过去了41年。鹿希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58年8月的一天,夜深了,辗转反侧的邓稼先久久地盯着窗外,窗外的夜色中一轮明月。她回忆说:邓稼先喜欢月亮,常望着月亮出神。突然,他坐了起来,将一只手轻轻放在我的手上,眼睛却盯着窗外的月亮,轻轻地说了声:“我要调动工作了。”

【采访妻子】 我以为他是从这个科研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所以问他调哪儿去,但他说不能说。我说为什么,他说不能说,我说在不在北京可不可以通信联系,他说不行。后来,他就说他连家也顾不了了。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是什么样的工作要他下这样的决心,邓稼先没有回答,却说道:家里的一切都托付给你了。那一夜,许鹿希哭了。但她还是没想到,为这次调动付出的代价,将是夫妇俩寂寞的人生。向来不爱照相的邓稼先走进了照相馆,与妻子和一双儿女留下了这张全家福。那一年的邓稼先34岁。

邓稼先被任命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但许鹿希以为只是普通的工作调动。他根本想不到丈夫是去造原子弹。因为邓稼先的专业虽然是核物理,但建国初期,新中国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能把小麦磨成面粉,还能造纸。毛泽东说,“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没有人知道邓稼先在哪里工作。他白天消失,晚上神秘地回家。其实,他那时工作的地方与家只隔着一站路。严格的保密纪律,让邓稼先的生活方式完全变了。此后,他没有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没有作过一次学术报告,甚至,亲友间的聚会也避开了。

【采访妻子】 有一回骑车过去,正好看见他,就问他怎么在这,我就根本没想到那就是他的工作单位。他就骗我说:啊,我去看人,在这儿下错车了。然后他看见公共汽车来就赶紧上车,我没想到他是骗我的。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2颗原子弹,使世界真切地看到了原子武器毁灭性的力量。2002年,美国解密了41份绝密文件,文件清楚地表明美国政府曾多次企图对中国发动核突袭。朝鲜战争期间,装有原子弹的导弹一度运至日本冲绳岛。美国人扬言要将核武器当做普通炸弹来用。国际舆论称,自广岛、长崎被毁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新中国一样临近核威胁。居里夫人的女婿,一生为和平而战的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通过自己的中国学

/ 13

生转告毛泽东,“要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必须自己先有。”

邓稼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任核研究院理论部主任。理论设计是制造原子弹的“龙头”.那天,邓稼先接受任务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行吗”。这时理论设计小组,只有邓稼先和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而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科研队伍,仅诺贝尔得主就有14人。1957年,《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签订,苏联表示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中国用农产品交换苏联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中国人充满期待,希望在苏联指导下缩短研制周期和战线。但事实上,即使在常规武器上,苏联老大哥也只允许中国人仿制他们将要停产的武器装备。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竺家亨:)“苏联专家说你们不要太急躁了,你们现在技术也不行啊,你们就好好把书念一下,包括俄文念一下,于是他们给我们指定了14本书。

邓稼先的工作任务,是向苏联专家学习原子弹的设计理论。但苏联专家的这一招就好比将邓稼先的理论小组带进了一个迷宫。

【采访】(竺家亨:)老邓自己归纳了几个关键问题,也跟我们讨论过,希望能够及时得到苏联专家的帮助。(胡思得说:)基本上得到的答案是零。所以我们后来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哑巴和尚’。”

哑巴和尚不传真经,却列举出和制造原子弹有关的上百个专业,其中还包括学习“花儿匠”。邓稼先很谦逊地向“老大哥”讨教,花儿匠和造原子弹有什么关系?得到的回答是:“你为什么不问原子核物理家要不要在开满鲜花的环境里工作呢?”

【采访】(竺家亨:)苏联专家不允许我们马上动手„„老邓是支持我们的,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开始调研,开始推测„„万一苏联专家来检查,赶紧把工作本往抽屉里一放,把教科书放桌子上,让他一眼就看不到。

我们现在难以体会,在一穷二白的中国,一无所有的中国,邓稼先所承受的压力。尽管他是留美博士,学的是核物理,但做原子弹同样一无所有,还要受制于苏联专家。但很快,连这样不合格的老师也没有了,因为中苏关系彻底逆转。

/ 13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英杰)当时赫鲁晓夫甚至说:没有我们的帮助,你们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

毛泽东则说:“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很难还。”

【采访】 “我们的原子弹为什么叫‘596’,就是苏联撕毁协议的那个日子(59年6月),所以我们的原子弹又叫‘争气弹’。”

但争气只是个口号,理论小组已组建一年多了,仍然没有人知道原子弹究竟是怎样的,应该怎么办。据说,邓稼先每天深夜回家,总是坐着愣神,愣神地看着月亮。许鹿希回忆说,那时的邓稼先很沉闷,他好像有无穷的重担在身上。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英杰)他经常靠在床上,背靠着棉被的垛,两个手这样支着,眼睛就盯着老远老远,你可以觉得他在想什么东西,小孩不管怎么玩,他好像就看不见小孩在旁边玩。

妻子还是全然不知丈夫干的是什么。她只能常常梦见丈夫背着包,拿着书,像是去工作,又像是去学习。问他上哪儿去?邓稼先回答:“老地方”。“老地方是什么地方?”“你忘了,老地方就是保密。”

邓稼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温文尔雅的邓稼先不知是性格,还是压力太大的原因,接近他的同事都感受到他内心的紧张。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要画出一个原子弹的设计出来谈何容易,而且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学科,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数学问题,物理问题,中子问题,力学问题,哪一个问题如果出纰漏的话,这个原子弹就出不了。

后来的历史表明,苏联的断援竟成了分水岭,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核武器的道路。但这是一种怎样的艰难!而摆在邓稼先面前的问题很现实,首先要在“迷宫”中找到方向。终于,他将目光锁定在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这三个方面。这也是对中国原子弹研究的最大贡献。方向确立了,邓稼先晚上备课,白天给年轻人补习专业知识。有时上完课,站在黑板前便睡着了。

/ 13

【采访】老邓就提出来,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当时的学术气氛也确实是这样,(胡思得):谁都可以上去讲,非常开放,非常自由,非常民主,并不是说哪个专家,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可以和专家讨论,你说我这个错了,我说我这个对的,我为什么对的,所以这个学术民主可以说一直保留到现在,我就说这是中国的原子弹为什么搞得比较快的一个原因。

这支年轻的科学家队伍,每个人专长不同,性格各异,相同的只有“争气”的劲儿和工作热情。他们为讨论技术问题经常通宵熬夜,邓稼先也常跟年轻人拍桌子辩论。但就像他们对原子弹艰难的摸索一样,学术民主也是需要学习的,讨论常常成了争辩,而缺少了倾听、吸纳和修正。

【采访】“他很忠厚,他并不用那些刻薄的话反唇相讥,从来不这样,所以有时候人家也说这人挺窝囊,你怎么老受气啊,他有时候回家也跟我说气得要命,可是我们在家里随便聊些别的事儿,讲讲开心的事儿,他就马上笑容满面,就开心起来了。”

就这样,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在两年中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朝着邓稼先确定的方向迈出了大步。他们走到关键之处,寻找制造原子弹的一个关键参数。当年,苏联专家曾给过一个参数,竟导致邓稼先他们首先用“成千上万的数据”去验证这一数据的准确性。

【采访】(竺家亨)总是觉得你们年轻人当中,譬如状态参数是不是算对了,计算方法是不是对了,计算过程当中有没有误差。(胡思得)我们什么都不会,所以总怀疑自己错了。

上万次的方程式推算的结果, 与苏联专家的爆炸参数相差一倍。计算用的纸装满麻袋,堆满了几个仓库。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办公室主任胡干达)24小时倒班,带个军大衣,带面包,带着军用壶的开水,饿了以后就吃点面包,或者吃点冷馒头,或者水。睡在那个计算机边上的地板上。

突然,邓稼先突然意识到,苏联专家给出的参数莫不是他们随口一说而已。

【采访】有一班人算题,有一班人画图,把计算结果画在图上。最后大家讨论以后,觉得我们算的是对的。

/ 13

终于,关键性的参数被确定了终于,整个核武器研制的“龙头”昂起来了。数学家华罗庚说,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

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时,科学家们造精密、复杂的核武器,用的竟都是最原始的工具。炼制炸药用的是铝锅,精确计算时用的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和算盘。这里有邓稼先和那一代科学家天才般的创造,有他们义无返顾的热情。

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邓稼先和他的小组于1963年2月转战青海221基地。基地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空气稀薄,年无霜期仅40天。当时是三年困难时期,每天只能靠酱油汤就饭。一米八个头的邓稼先很快就全身浮肿。

【采访】(胡干达)生活上当时很艰苦,基本上油水很少啊,粮食定量也很低,吃不饱。

工作到深夜,突然有同事拿出几个火烧,惹得大家一阵哄抢。邓稼先忍了许久,终于还是禁不住说道,你们吃,也给我留一小块吧。

这是一个极度贫乏的年代。在北京的妻子听说“那边”没什么吃的,所以每当“那边”有人过来,许鹿希就骑40多分钟单车,用自己节省下来的粮票买回油炒面,托人带去。

【采访】(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邓稼先妻子许露希)我说邓稼先你怎么吃的这么快啊。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同事都很喜欢晚上开会,不在会议室开,也不在办公室开,就专门到老邓的宿舍去开。每个人都约好了,去了以后先找糖,每人口里含一颗糖。然后呢,都自备碗和勺,提着开水壶去打开水,一人冲碗面茶。

但这时,比国内粮食短缺更严峻的,是紧张的国际局势。1963年,美苏英签订条约,禁止大气层核试验,以阻止中国核试验。美国的探测卫星徘徊在罗布泊上空。1964年,美国人探测到中国核试验正在临近。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李英杰)他要准备破坏你这个核武器基地嘛,动外科手术,他叫“动手术”。

与国际形势一样紧张的还有邓稼先的神经。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仁宇)回忆说:“记得有一次,热试验以后,他紧张得都休克了,一下子血压都测不到了。”

/ 13

【采访】(胡思得)“他给周总理汇报工作,他的手都在发抖。后来总理跟他开玩笑,稼先同志,你这么紧张,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万一心脏病发了可不得了,跟他开玩笑,他稍微放松下来了。”

一穷二白的国家,为科学家提供的条件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物质的匮乏,技术的落后,乃至粮食的短缺和封闭的环境,同样转化成压力加剧了邓稼先的紧张。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高潮)作为那一代人,只要把他放在这个岗位上面,他都要去这么做,我们这一代人讲精神,就是敬业、奉献,把你放在这个岗位上了,我一定要把它做好,哪怕我的生命都不要了,我都要把它做好。奉献,要团结协作。

终于,中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了。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几乎在同时,美国总统约翰逊在被窝中被人叫醒。但他在随后发表的广播讲话中称,红色中国爆炸的原子弹是一个非常差劲的东西,它要达到做核武器的能力还有很多年。然而,美国人通过大气云层的取样分析,得到的结论却是中国原子弹爆炸当量远超过美国当年砸在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有了原子弹,打破了美苏核垄断。一个月后,在中美大使级第123次会谈上,美国代表第一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谓。日本记者这样写道:“在中国罗布泊这团蘑菇云的辐射之下,人类的战争即将放慢脚步。”

【采访】(许露希)当天晚上一成功,好家伙,北京的街头满街都是人,外面一车一车的号外,大家抢着号外。我父亲许德珩,他很高兴。他拿着号外高兴极了,恰好严济慈来了,严济慈是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我父亲就问严济慈,谁有本事把中国原子弹搞出来,他这么一说,严伯伯就哈哈大笑,你还问我,去问你女婿吧。

就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第二天,组织上送来了一张回北京的机票,邓稼先母亲病危。其实,原子弹爆炸之前就已病危了。邓稼先赶回北京,母亲已不能说话,他跪倒在病床旁,捧着母亲苍老的双手,长跪不起。

每一次核试验后,邓稼先都要回北京向中央作报告。这使他与家人有难得的相聚,多少年,这是他惟有的探亲时刻。

邓稼先说自己的梦里常常会有两个场景:一个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的蘑菇云,一个是妻儿们欢笑的景象。

/ 13

许鹿希终于见到了丈夫。丈夫已是一头白发,穿着灰布衣服、部队的便鞋。她伸手去接丈夫的皮包,邓稼先也习惯性地紧紧拽着包。两人面对面抓着同一只包,彼此相望却无言。

【采访】(许露希)“他已经把自己生命,不惜自己生命,全部的精力和才智都贡献出去了。所以我们,怎么说呢,我觉得他这一生活得是很有价值的。”

下集

1986年6月24日,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邓稼先的名字,知道他是两弹元勋,知道他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方案设计者,知道了他是一个英雄。

【采访】(许露希)很多人给我打电话问,他一辈子这么隐姓埋名,全都不说的,怎么一下子全说了,他就问了一句,邓稼先出什么事儿了,还活着么?

此时的邓稼先躺在301医院。他已是癌症晚期。住院的363天里,他动了三次手术;363天里,他一直疼痛不止,止痛的杜冷丁从每天一针发展到一小时一针,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

【采访】(许露希)他的癌症已经扩散,已经一切办法都没了。

邓稼先真的走了。没有人,也没有任何力量能留住他的生命。追悼会将隆重举行,但这时,却找不到一张可以作为遗像的照片。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编辑侯艺兵)因为我们核武器研究院是保密单位,所以对于照片拍摄是有严格的纪律要求。邓稼先去世以后,连一张遗像都没有找到。家属没有,我们单位呢,我们单位也没有。

后来,人们在邓稼先的档案里,找到了一张证件照,作为遗像。照片拍摄于1971年,邓稼先47岁,正经受着“文革”的折磨。但就在这时,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应邀回国,他要见的第一个人就是邓稼先。

/ 13

邓稼先与杨振宁一起长大,就读的都是西南联大,赴美留学主攻的方向同是理论物理。1950年,两人的轨迹岔开了。邓稼先为中国研制原子弹隐姓埋名,杨振宁则因诺贝尔奖名震世界。这是阔别21年的挚友重逢。

【采访】(许露希)杨振宁和邓稼先在一起的时候妙极了。从来都是邓稼先听杨振宁口若悬河,邓稼先问他,哪个科研方面国外是怎么做的,国外哪些地方是怎么做的,哪些研究室做到什么程度,杨振宁就说这个研究室谁谁谁做到什么程度,他碰到什么问题,然后用什么办法去解决。他们说到最要紧的,或者说不清楚,两人就在纸上画,公式就出来了。

荒诞闭塞的年代里,这次会面竟救了邓稼先全家。而杨振宁带来的国际著名实验室的种种信息,让邓稼先又浸润在科学的乐趣和少年的情谊中。

两人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一个最敏感的问题,邓稼先的工作。要上飞机了,杨振宁突然转身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采访】(许露希)他就问这句,稼先,我在美国听说,中国的原子弹是美国人帮着造的,是不是真的,杨先生这句话是绝顶聪明。你想他这么问邓稼先怎么回答啊。邓稼先说,我不知道,当然他就不泄密。他当时不能暴露自己,说我是干这个的。他说我不知道的话,他要骗人,他又不能骗老朋友。

无论邓稼先的回答,肯定还是否定,都可以证明邓稼先的工作。因为他太了解邓稼先了。但邓稼先的回答是:以后再告诉你。

后来,邓稼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写信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中国人自己研制。在邓稼先生前,中国进行了32次核试验,有15次是他亲自指挥。既然是试验,就有可能失败,但又怎么能失败呢!另一方面,薄弱的工业基础,严重不足的经费,难以想象的落后,但又不可能慢慢来,每一次试验必须做到大跨度的技术进步。最后,总共45次的核试验,就基本达到了核大国上千次核试验才到达的水平。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仁宇)在这么短的时间,怎么用更少的钱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这点是逼出来的,我的理解,是逼出来走出来这条路的。

在邓稼先生前,进行的核试验多由他最后签字。过去有作品描写邓稼先签字,总是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但同事们说,这不是邓稼先。每次老邓签完字后,手都是颤抖的,冰凉的。

/ 13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压力太大了,我们邓院长从头到尾一直是第一负责人,你想这有多大的压力,你们看电视有时看到10,9,8,7倒数到零,这种感受在你们听来好像是挺有意思的,我们听来绝对是心理上的压力之沉重啊,邓稼先在这种场合里,压力最大。因为他在承担最终的,所有的问题的最终的责任。

整个核武研制在当时需要900多家单位的通力协作。仅理论就需要百余家单位的通力协同。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存在未知的因素和失误的概率。一次,就在临近爆炸的关键时刻,后方传来急报,说理论设计有计算错误。要不要停止核试验?

【采访】(许露希)千军万马都摆好了,然后效应物都摆好了,就等核弹下去,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一支笔,一张纸,还有计算尺,没有什么东西。就在这种条件下,他用他的学问判断一个问题,就是计算是有错,可错误的幅度不会让这次核试验失败。他得出这样算的粗估以后,他说继续做,没问题。

这种科学地综合各种因素,在理论上确定一种参数的范围,叫“粗估”。这需要物理直觉。科学史研究表明有这种直觉的就是大物理学家。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竺家亨)“邓稼先有几个传统的法宝,一个就是粗估与正确计算相结合。一个是理论与试验相结合,都结合得很好。还有一个是学术民主,大力协同。还有一个是严格的科学管理,这四方面他都是做得非常好的。”

邓稼先的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稳健的判断都证明他是完全应该登上物理学高峰的人。当年在美国,有著名物理学家执意请他去英国做研究,就是看到了他是站在科学的前沿,能够登上高峰的人才。但邓稼先却隐姓埋名。

核试验最危险的,是为核弹插雷管。如果发生意外,人立刻化为气体。每一次,邓稼先都是无声地站在现场,操作工人换班他不换,有时一站就是一天一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傅依备说:“但就是这样子啊,他还是兢兢业业,战战兢兢啊,生怕出问题,所以每次试验之前,他觉都睡不好。

困难重重的研制路上,是长年的紧张和不安。这种极度的紧张和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极不规律的生活,又长年消蚀着他的健康。

/ 13

【采访】(邓稼先的警卫员游泽华)“他家里最大的一个笑话,他们家连面条都做不好的面条都煮不熟的。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高潮)哎呀,他说下面条要等水基本快开了才能下面条,我过去下面条啊,好像是和水同时放进去。把面条都煮烂了,不对了。

【采访】(邓稼先的警卫员游泽华)在科学界,我跟着邓院长,好多老科学家知道生活,会保养身体,他都不会。他不会保养身体,他只知道工作。他也不讲究那些,经常稀里糊涂地过日子

在离世20多年后,同事们仍然有一个强烈的印象,邓院长衣着不及一个普通的老农。除了当年北京新街口的狗不理包子,他不知道世上还有什么最好吃的。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英杰)他这个人憨厚啊、实在啊,你要找他喝酒,你倒一杯他就喝,你倒两杯他喝两杯,他也不讲。那一般的人到了一定量就不喝了,他喝醉了他也喝。

杨振宁说,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看他是最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或许正是他的“纯”使他身上的智慧之光愈加明亮。

但这位大科学家说:“在我们这里没有小问题,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大事情。小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酿成大祸。”

然而,大祸真的来了。

1979年,空投核弹。飞机携带核弹直飞爆心。时间分秒过去了,核弹却没有爆炸。这次核试验也是邓稼先签的字,签字就是向国家保证试验的成功。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彩华)老邓就站在我旁边。他没有声音,大家都没有声音,鸦雀无声,我就思考了一会儿,大概也没有多少时间,马上转过去要问老邓,不见了。哎呀,这个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我说老邓可别冲进去啊。

有将军拦住他:“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值钱。”但现场没有人能拉住他。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要陪他进去,他坚决不让。

/ 13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仁宇)邓稼先非常难受,他一定会跑去,一定要了解一个究竟。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彩华)他了解冲进去的危害性,比我们要了解得多。一个就是现在没有响,也许是冲到地下去再响呢,也许触碰了地面再响呢,也许是它摔碎了呢?

摔裂的弹片散落在荒垣上。防化兵没有找到核心部件。邓稼先来了。他找到了。他用双手捧起。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放射化学家傅依备)。那种情况之下,应该是要求防护措施很高的,因为那是散布在地上,这个粉尘啊浮到空气里,就很容易呼吸到身体里面去,而这个钚239最怕的就是跑到身体内部去。

【采访】(许露希)回到车里就告诉赵敬璞副部长,他说平安无事,“平安无事”这四个字,是对全中国老百姓平安无事,可他自己就完了。

人们沉重地迎接了从辐射核心区归来的邓稼先。不知为什么,邓稼先违反规定,竟主动要求与赵敬璞合了影。

在捧起碎弹体的刹那间,生命的倒计时被点燃了。他已经受过多次辐射伤害,但这一次是致命的。邓稼先被送进医院。检查结果,白血球内染色体呈粉末状,尿液有极强的放射性。

【采访】(许露希)他身上所有的指标都一塌糊涂,中医大夫就问我,吃了什么毒药了,中了什么毒了,破坏性这么厉害,邓稼先不肯说,我也不敢说。

事故的原因是核弹掷投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呈自由落体,还没有爆炸就摔碎了。后来查明,“降落伞问题”正是文革十年混乱酿造的恶果。

三年后,邓稼先又回到了这个因降落伞没及时打开而失败的试验场。戈壁滩上风沙依旧。大自然中放射性钚元素的半衰期是24000年。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彩华)当时反对阻止,但是他不听,他说既然来了我们就必要把它搞清楚,必须要看到它现在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失败的现场去的人很少,因为那是绝对封锁的。当时他去看这一片残迹,而且还用手啊去刨这个坠毁的这个东西。看他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

/ 13

1984年,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邓稼先指挥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试验。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第二代核武的重大突破。然而,这时的邓稼先已被癌细胞严重侵蚀,但没有人知道。

【采访】(胡仁宇)他路都走不动,从装配工房到他住的地方,因为我跟他比较熟,他就趴在我身上,他说你背我回去吧。不是背,我也背不动他,就是整个人靠在我身上,这么回去。我当时还不知道他得这么重的病,我就觉得他比较累。

通往试验场的途中,他采摘下一朵马兰花。

【采访】(李锦秀)他特别喜爱这个马兰花。这种花的生命力特强,就是在那个戈壁滩,那种环境当中,这种花还长得非常好看,非常的茂盛。

【采访】(许露希)实际上他非常热爱生活,大家都知道,非常乐观开朗,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采访】(游泽华)游泽华邓院长,邓老一生太可怜了。他没有享受到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一点没有享受到。

邓稼先为中国的核事业最持久的付出,竟是他不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享受生活。

【采访】(张彩华)他很富态,也很魁梧,很高大,又谈笑风生,我们老跟他讲,老邓啊,你是一个老寿星啊,你会跟你父亲一样,他父亲听说是活到九十多岁,是北大教授。他说我不会,我肯定比我父亲先走。

就像每次核试验完成后,都要按惯例向中央报告一样,邓稼先回到了北京。老将军张爱萍见到邓稼先,吃了一惊。

【采访】(李锦秀)张爱萍将军知道了以后说不行,你把会议停下来也要去体检。

【采访】(任常义)人家给他检查的时候,肛门的手指都捅不进去了,癌已经形成那样了。最后人家说,你不能走了,赶快住院,给你办手续,他说我请假了,我请了半天假,我还开着会呢,他说你请假也不行,你既然到我们这儿看病,必须得听我们的,你这个不住院不行了,那个大夫出来问我们,说你是他什么人,我说我是他司机,他说,他今天不能回去了。

/ 13

1985年,邓稼先回到了北京。他回到了妻子的身边。但这时,生命却已走到了尽头。他进了医院,他再也没能走出来。他住了363天。生命最后的时光,占据他脑海全部的仍是中国的核事业。

【采访】(许鹿希)在他意识还比较清楚的时候,他跟我聊了很多,他想搞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这个问题是他和他的同事们都已经看到了这点,就是我们中国搞核武器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另一方面,可是搞核武器你不要只看到就是几个弹,不是这个,你把这一套系统,就是原子核这套东西,我们中国人掌握了以后,它往前面走,和平利用那是无穷无尽。

体内在不停地出血,疼痛难以忍受。邓稼先坐在能减缓压力的橡皮圈上,写他一生的积攒,写他最后的思考。

【采访】(游泽华)他疼的难受,他歇一会儿又写,歇一会儿又写。写了之后,有时候他写的不好他就撕了,纸篓里面我每次要给他倒多少啊。

《建议书》完稿时,邓稼先交给妻子,让她亲手送到九院。

【采访】(许鹿希)很大一包。我抱着这一包走出病房的时候,他就说他叫我希希,他说这个比你的命还重要。我懂。

《建议书》的内容至今仍是保密的。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在生命的终点,邓稼先着重思考和平利用原子能。他已无法亲自实现了。有人曾这样评价邓稼先,“他的一生是有方向的、有意识地前进。”

在医院,他请求警卫员带他去一次天安门。望着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他似乎感到陌生,他问道:三十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走完了他62年的生命旅程。

邓稼先,1924年生于安徽。13岁经历卢沟桥事变。16岁跟着姐姐从沦陷的北平流亡,经上海、香港、越南到昆明。17岁考入西南联大。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邓稼先救国图存的信念,终身如一。1950年8月,获美国普渡大学核物理博士学位九天后,启程回国。

人类不需要原子弹,但中国不能没有邓稼先。

/ 13

第二篇:观《大师之邓稼先》有感2篇

观《大师邓稼先》有感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所有人都知道,这对当时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全世界都不相信,中国能凭自己卑微的力量制造原子弹。就是因为有邓稼先这样为自己的祖国无私奉献的人,中国才让世界60万万人看到了自己的能力。

对于邓稼先,世人有无数的赞扬。其中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两弹元勋,可以将他为中国核事业的奉献体现得最为集中凝练。在他研发原子弹的三十年间,远离家人,抛弃了自己所能取得的一切荣誉,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啊?!是什么让他有勇气做出如此壮举?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天空中升起了一朵美丽的蘑菇云,它饱含了无数人的艰辛。

1985年邓稼先已经病势沉重,组织上安排他住院治疗,在他弥留之际,还仍旧惦记着战略武器的发展情况。1985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面积出血而逝世,享年62岁。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邓稼先的爱国情怀由此可想而知。

也行我们没必要像邓稼先一样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的工作,但是必须得有为国奉献的精神。

照亮边疆的两弹元勋观《大师之邓稼先》有感

当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轰然出现时,邓稼先心里必定激动万分。八年的时光,他把中国从一个没有任何核技术的国家变成了当今世界少数拥有核武器的核大国之一。

他的一生都奉献在了西北的荒漠之中,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他不顾名利,一心钻研。核弹的秘密终于被他成功地探索出来了,而他却因为受核辐射过早的离开了他所钟爱的物理。他原本应该在物理学界大放异彩,可是为了国家却隐姓埋名。

邓稼先先生的身上体现出的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品质爱国、敬业、勤劳、拼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新中国才能这么快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

爱国,并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它是一种责任、勇气,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在那种艰难的环境下,他依旧坚持不懈。很令人敬佩。

我已经从先生那里懂得了很多东西,希望我能学会那些可贵的品质。成为一个像先生那样临危不乱,为他人无私奉献自己的人。

第三篇:《邓稼先》说课稿

《邓稼先》说课稿

坟坨中学

宋小明

一、说教材

《邓稼先》是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感受他们的非凡气质,能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邓稼先》作为单元开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对民族的伟大贡献,以及献身科学的崇高情怀。是一篇可读性极强的文章。品读本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名人的敬仰之情。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对作者和邓稼先了解较少,虽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学生只能了解故事内容,不能走近人物内心,深入体会邓稼先的爱国情怀。学习前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知识,并在课堂上分享展示,教师适当补充。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根据本课特点及新课标要求为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章关键语句或段落,体会其表达效果。

2、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3、在名人的感染下,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教学重点:

(1)抓住文章关键语句或段落,体会其表达效果。(2)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

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四、说教法

教法:为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情来才能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献身科学的情怀。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课时:2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文。首先介绍邓稼先的历史地位及贡献,运用语言的魅力,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人物的重视,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本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在中华民族有着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有一个人, 他忍受着孤寂,在戈壁滩上、在荒漠中, 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安全。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简介人物,了解背景。

1993年7月29日,是“两弹一星”邓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写了此文作为纪念。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同学、老乡、朋友深厚的友情、爱国的感情把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杨振宁正是从一位科学家、一个好朋友的角度来写这篇怀念邓稼先的文章,字里行间处处饱含着真情。

谁能再说说你对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其他了解?

课前布置学生自由搜集我国“两弹一星”的有关资料,课上教师先简介两个人物及二人的关系,之后学生交流展示他们所搜集的有关资料,通过这一环节,既锻炼他们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也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学生浏览课文,思考:

1、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2、结合每段小标题,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汇报)。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快速整体感知课文,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及主要贡献,对邓稼先有个初步的认识,通过自由汇报各段的主要内容训练了他们的语言概括及表达能力。

(四)跳读课文,走进人物。

1、勾画出写邓稼先的主要成就以及对他进行评价的语句,并品析。提示:

用“我从__语句中,读到了一个___邓稼先”的句式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指导学生了解邓稼先当年搞科研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如自然环境恶劣、科研条件落后、国力衰弱、政治环境不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中去了解人物,使学生能更客观、深入的认识邓稼先。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精心的读书,启发学生的思维。

(五)合作探究,理解内涵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多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中国男儿》有什么用意?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还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通过对几个问题的研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把人物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放在国际视野中去认识,去评价,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邓稼先身上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淳厚养成了邓稼先独特的性格和气质,从而很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六)拓展延伸 升华主题。

有了上面的研讨汇报,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立体式的邓稼先,那么他是凭着什么取得了这样大的成就呢?

此时学生不难回答出是一颗心,一颗红彤彤的中国心,此时播放mp3《我的中国心》,学生自由跟唱,让学生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面对茫茫戈壁、面对一堆堆“粗估”参数,邓稼先没有退缩,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句了不起的名言:“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面对这样一个“碎首黄尘,只手撑天空”的邓稼先,你的心澎湃了吗?运用这样的语言再次感染学生,顺势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为邓稼先写“墓志铭”。之后进行交流。(老师示例:朋友,此墓中长眠着的老人,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站立”的人。他用他那“大写”的智慧,用他那“站立”的志气,在中国的大地上“站立”起了两朵“大写”的蘑菇云。从此,让中国“大写”,让中国人“站立”。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此练习的意图在于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升华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七)课文小结。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这句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今天依旧响彻在我们的耳畔。热情澎湃的中国心,荡气回肠的中国魂,让我们踏着这位名人的足迹,去开拓吧,祖国----明天会更好!

课虽结束了,但学生的情感不会结束,希望这样的结束语会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味无穷,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第四篇:邓稼先观后感

邓稼先观后感

篇一:邓稼先>观后感

在全班同学的期待下,老师给我们下载了一篇关于邓稼先的电影。邓稼先,是我们中华民族核武器的创始人,领导人,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他是一个不平凡的科学家。

在艰苦的条件下,他默默无闻的付出了整整二十八年。虽然他也想家,想亲人,想故乡,但为了祖国,他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回家探亲、受表彰他总是让给别人,而面对危险,他永远冲在第一个!“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这是张爱萍将军悼念邓稼先所写的一首诗。邓稼先将中国的核武器推动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爆炸,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危机的新生日子。它代表着中国站起来了!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寒风刺骨,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坚持了一年又一年。他也曾失败过,能力遭到质疑过,但是他没有屈服、气馁,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鼓起>勇气,吸取教训,继续前进。哪怕跌倒一百次,他也要在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的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他的无私精神与巨大贡献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永恒的骄傲!他虽死犹生,他的名字将永远刻在我心里,激励我,鼓励我,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我深深的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

篇二:邓稼先观后感

邓稼先同志总是被人们冠以“两弹元勋”的称号。自然的,我想在 1967 年他就应该被所有中国人熟知。可是,看了今天的影片。我才知道他为人的低调和守口如瓶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幼稚想象的范围。

我真的想做一个对比。两个同是核物理系的学生,两个从小的挚友,都是博士学位。一个选择以“娃娃博士”的身份回到自己的国家,一个理论和技术在别人看来都是子虚乌有的国家。在默默中结束了一生。除了家人和同事,没有外人知道他所做的一切。直到死后才被公开自己的工作内容,也才有了今天人们对他的敬意;另一个选择了在外国完成自己的事业。在外国科研的帮助下,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当然,在他的头衔上已经加上了“华裔”二字。

虽然两个人都为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一个将血液融入了中国的大地,甚至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诺贝尔奖把自己推上了世界的顶峰,但令人兴奋的程度远没有“中国人”更加耀眼。

他从 1950 年回国,理论设计开始,家人就不知道他的工作。50 年后,当“两弹元勋”被追封时,老人家离开人世已有十二年了。整整五十年啊。如果没有对于祖国炽热的心,一定没有这种结果。我想这也是邓稼先被现代人传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我对于片子中最感人的事迹在于他只身前往核试验场中心。面对失败的实验,作为负责人,他像废纸似的将生命置之与国家利益之外。当他捧起核弹的中心装置时,他知道、在场的人知道、许露希知道、中央领导们知道,他生命的沙漏开始往下渗透着。

他的生命结束了,中国核武器的新的里程碑竖立起来了。他没有白费这一切心血。就算不为人所知。

我又想到,世界上又有多少像邓稼先这样的科研人员,为了大局,牺牲了自己的小家,却散落在人群里不为人所知。

这就是科学所能带给人们的>幸福的感觉吧。

篇三:《邓稼先》观后感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 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1964 年10 月16 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 月17 日 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85 年8 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 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 年5 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 月29 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稼先逝世以后,他的好友给邓稼先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邓稼先不仅是他的好友和妻子的骄傲,还是中华人民的骄傲。

篇四:《邓稼先》观后感

这一刻,在我眼中,这已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彼方,已逝的斯年。

不知从何时开始,似乎我的生命中,少了些感动。

我猜,那是因为我的眼睛,不再是总角之年的黑白分明了。无论看什么光辉的事物,总像是隔着层浅淡的云烟。轮廓未变,却再难以察觉它的光亮夺目,而为那明媚受到触动。

不曾想过,当我看到了那在漫漫沧漠之中,宛若铸剑于九天的硝烟之时——即便那仅是银幕中不甚真实的特效——即便隔着荏苒的岁月,那明晰不再。

——那一刹,确是受到了久未曾谋面的震动。

然而那惊世一幕稍纵即逝,影片一刻不停地播放下去。

我看到邓稼先舍小家顾大家,与妻儿告别;我看到一群群科研人员不知疲倦地演算数据;我看到杨振宁在饯行宴会上失态离席、喜极而泣„„如此种种,飞速地闪过,最终连成斑斓的一片绚丽。

过程虽然坎坷,但仍算是平安顺利,似乎也会一直如此,直至终结。

然而,事与愿违。

影片播放到中间部分,一片大好的形式出现了转折——空投的核弹没有爆炸。

看到邓稼先阻止其他人前去观察,执意要亲自上阵的一幕,我心中充满了不解与困惑,还有隐约的忿忿——

当时,在我看来,邓稼先如此作为,完全是无意义的牺牲。不同于他人,他背负着国家委以的沉重使命啊!作为核武器主要的研发者、研究院的院长,他有着无数未完成的重任。他理应让助手上前察看,不必这般身先士卒。若他为此献身,亦绝不仅仅是他自身的损失。这种做法,不甚负责。

而当我看见他跌跌撞撞地下车,在荒漠之上狂奔,踉踉跄跄地冲向那片死神驻足的地方之时——倏地,一股难以名状的明悟与惊异从心中急速蔓延开来。

那是一种多么大的对于事业的热爱,与奋不顾身、全身心投入国家事业的心意啊!的确,这并非高明的权宜之计。然而此时,他亦不是严谨冷漠的科研人员,也并非后人口中的“两弹”元勋,他只是个誓死捍卫自己心中挚爱之物的普通人罢了。

——又或许,在他朴实忠厚的心中,自己的生命并非重于他人。而他,则应该做出与领导身份相符的奉献。

看着他冲上去捧起核弹头后,方才幡然醒悟猛地丢下它,又跌跌撞撞地跑回吉普车的举动,只觉心都揪紧,喉中仿佛哽着什么。这一刻,在我眼中,这已不是一部电影——而是彼方,已逝的斯年。

如此一个人,如此一个拥有可敬精神的人,他的结局实在不该是因为事业做出了绝大的牺牲,因而早早离开人世。

影片结束后,我仍久久低回,而后喟然。

心中满溢的,是确凿的感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一个伟大的灵魂,把自身同所爱的事业、所爱的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置个人生命于不顾,把为国家、为事业奉献作为自身最高的幸福。他为核武器的研发奋斗,为国家的未来奋斗,亦是为民族的尊严奋斗。即使是在生命的尽头,也竭尽全力,为祖国献上一片赤诚。

原来我那能够觉察美的眼瞳未曾蒙尘,它只是渐渐看淡了那些浅薄的是非,将无谓的感动从我的视野中剔除。

然而在真美、在大爱面前,我仍会被它们的灿烂触动心灵。

它们亦不会因时光而褪色——

如邓稼先其人。

第五篇:邓稼先作文

邓稼先作文

(一)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一个满腔热血的人,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当岁月的车辙碾过那片戈壁滩时,他的脸上也留下了车辙,当戈壁风沙在天空中狂舞时,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灰色身影与风沙融合在一起。他是当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是在寒假时晚上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时,才初步了解了邓稼先。邓爷爷那对工作负责、一丝不苟,对祖国尽心尽力的表现打动了我。他不论是对工作,还是对生活,都极其负责任,他那对工作的态度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让我学习到了,只有在学习上认真刻苦,才能取得好成绩。

就举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例子吧:

那是我国原子弹即将发射的时候,各部门都在进行最后的检查,忽然发现一个部体的许多电缆中夹着一个小螺丝钉,这螺丝钉虽小,完全可以导致整个原子弹瘫痪。在这迫在眉睫的时刻,邓稼先主动请军去找那“致命”的东西。经过几个小时的细心检查,终于解除了危机,我国第一枚原子弹成功发射。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

病前坚持一线工作,半夜冒雨抢救工程,成功时脸上的喜悦„„邓爷爷的高贵品质不胜枚举。

我想只有用莲来比喻他才是最恰当的,他那忠诚平实,真诚坦白的品质别人是不能模仿的,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邓稼先作文

(二)“战争”多么可怕的一个词;“侵略”多么悲伤的一个词;“任人宰割”更是一个多么悲惨的词。而我们中华民族以前就遭遇过这种悲惨的事情,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忘不了那个时刻,激励每个中国人的斗志,有许多的人对祖国做出了伟大贡献,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下载《大师》系列人物纪录片_邓稼先_解说稿..(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师》系列人物纪录片_邓稼先_解说稿..(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邓稼先》读后感

    《邓稼先》读后感 《邓稼先》读后感一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

    邓稼先颁奖词

    邓稼先颁奖词 1、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

    《邓稼先》说课稿

    《邓稼先》说课稿 设计说明 本文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的民族为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是一篇可读性极强的......

    邓稼先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读顺文。(重点) 2、整体感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概括课文内容。(重点) 3、分析人物,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及精神。(重点) 4、精读课......

    邓稼先读后感

    为了祖国,奉献一切——《邓稼先》读后感一、赤诚风,凌乱了他的头发。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北风卷地,秋风萧瑟,胡天飞雪。你站在那里,静静地,眼神中的炯炯消失在了地平线模糊的远方,风吹......

    邓稼先教案

    邓稼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邓稼先将个人的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2、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及材料安排的特点 3、把握文重点关键语句,理解......

    《邓稼先》说课稿

    《邓稼先》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单元所选课文大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邓稼先》要求指导学生学习名人的崇高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记类文章。评述多是记......

    邓稼先观后感[本站推荐]

    看了电影《邓稼先》,我的心情波澜涌动,就是那么一群人,用黑板和粉笔、稿纸和算盘,制造出了威震世界的中国的原子弹。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也许,这样的奇迹只有在我们这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