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 第9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七年级语文 第9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PP软件、录音机等。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教后记:土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结合〈最后一课〉来讲。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来导入。文章是写事变过去十年后,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难的时候。用联系时代背景,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
9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 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最好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
二、扫清字词障碍
怪诞(dàn)
亘古(gân)
默契(qì)
污秽(huì)
.
.
.
.
炽痛(chì)
嗥鸣(háo)
谰语(lán)
.
.
.
三.教师表情朗读,让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再让学生自由朗读,理解抒情散文所表现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爱国情感
四.理解全文结构
第一段:我常常详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两段文字在结构上如双峰对峙,宛如对仗工整的一副对联。
五、问题研讨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2、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称呼,而后来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哪?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激动,就不满足于使用“她”,而改用“你”直接与土地对话交流,这在修辞上称作“呼告”/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中有类似用法。
3、这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试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表露的?
作者选择有特征的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但有人说有些段落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六、反复朗读,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句子,背诵出来,比赛看谁背的句子多。
七、作业
1、课外阅读秦牧的《土地》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作文《我爱家乡的——》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土地的誓言》课堂教学与评点新人教版(新)
《土地的誓言》
上课(师生问好)
师:激情演讲文章的写作背景,导入新课。作者简介。(充满激情地)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活动:听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最富有情感的语句。
[简评]导入新课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在内容上有讲究,讲究的是要与课堂所授内容的紧密结合,讲究的是新课伊始的情境渲染与铺垫,讲究的是先声夺人的课堂教学美好效果,讲究的是切合所教内容的基本情调。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导入语,充满激情,简洁而准确,巧妙地交代了作品的时代背景,简介了作者,又暗含了本文教学的价值和本堂课教学的立足点(“铮铮誓言”的文本特点)。教师的配乐示范朗读,也起到了很好的情境渲染作用,能收获引领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良好效应。
强调:刚才教师范读课文时同学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生思考)
生交流。
师评价:大家聚焦第一自然段,能说明起止句吗?这里都写了哪些景物呢? 生1:读原文语句,这些语句的核心词是名词。师:修饰语呢,是什么词? 生2:是动词。师:都是动词吗?
生(七嘴八舌)还有的是形容词。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修饰语去掉,表达效果会怎样呢? 生:表达不出这样的深情„„
[简评]这里抓住课文第一部分中语句的中心词和修饰语来品味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浸润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出发点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思路还没有充分展开。如果细细推究起来,是教师在课型设计上少了更多的思考,对于学情的了解也有估计不足的方面。与此同时,我们冷静思考一下:这里的“哪些景物”和“起止句”并不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所在,倘若仅限于此,课文教学的价值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师:大家看课文,在作者的笔下,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生1:丰饶的土地。
生2:作者多角度描写了东北特有的景物,他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展开描写。(结合课文语句做具体的分析)
师:可以概括为,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生3:这是一片多姿多彩的土地。生4:这是一片充满幸福味的土地。
师:面对这样的“土地”,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呢? 生(齐):自豪的语气。学生齐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师(追问):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生1:“泛滥”。解说词语的含义。师:“泛滥”的原义和引申义。
生2:三个“回去”:“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这三句话在感情上是递进的。
师:你能朗读一下,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这种递进的情感吗?(生2朗读这几句话)师:给点掌声。(全体学生鼓掌)
[简评]这个教学环节的核心是“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这个主问题。这个问题的设计是很有教学层次的,它紧扣教学目标,也十分切合本文教学的重点;学生的思考与交流也很精彩。(虽然发言的人数不多)例如,紧扣“泛滥”一词,老师引导、师生对话以领会它的深层含义;再例如,生2的发言,抓住关键句很准确,也分析的很到位,这就体现了这个主问题设计的价值。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针对“作者在面对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只局限于这几句话还是不够的,文中这一部分的语句是一个整体,是前有蓄势、后有勃发的内在逻辑的,是有感情上的步步递进的——师生涉及到了后面一层;而且,生2的朗读也的确能体现这种情感的体会,如果全班一起朗读,如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更进一步地深入体会:“为什么是递进?”“应该怎样朗读?”“为什么要这样朗读?”等等,这样的追问,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所浸透着的悲愤、坚定的情感,课堂教学的生成就会很精彩。
师:面对天空中流浪的星星,端木蕻良在关内,面对家乡„„作者在第二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生找课文语句,朗读语句,说明起止语句。)(师生一起,紧扣“埋葬”来调动情感的体验)
师:在配乐声中,激情讲述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暴行。[简评]这里,教师的教学意图是要回扣前文,关注全文的整体解读和赏析。
最妙的是教师的配乐穿插——这样的情境渲染,意在推进教学走向深入,也再一次渲染了课堂教学的特定情境。此外,本文的确富有情感教育的深层价值。
师:面对这片土地,他发出了哪些铮铮誓言呢?(找出文中的起止句)
生:第二自然段中的“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师(投影):重点赏析短句、整齐的句式如:“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离开她”等。生(交流):这几句都是祈使句。祈使句的特点是感情强力饿,朗读起来语气要铿锵有力。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一下,在前文中找一找类似的语句,好好朗读,认真体会。
(生找语句,朗读语句)
师:全文中,人称是有变化的,大家怎么理解?
生:找到修辞手法运用的语句(呼告、排比等),赏析这些语句表达上的效果: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坚定、悲愤的强烈情感。
师:请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坚定、悲愤,和着音乐去朗读课文誓言部分。
(朗读完毕,投影明确知识点)誓言的特点有:1.情感浓烈;2.语气铿锵;3.表达直白。布置作业:将课本上的歌词《松花江上》与课文进行比较,说说它们语言上的特点。下课。(14点47分)
[简评]这里的教学重点是“重点赏析短句、整齐的句式,如:‘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离开她’等”。学生能够在句式特点(祈使句)、关键词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修辞手法的辨识(可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这里只能是辨识,而没有赏析它们的表达效果)等方面来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是可取的,也有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配乐朗读重点片段之后,教师投影“誓言特点”的知识,让整个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呈现了出来。
认真审视,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思考。我个人认为,如果把这个教学环节设计成朗读—分析—朗读(演读),或者设计为“语言积累”的教学板块,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
[听课随弹] 总的来说,本节课有这样几个优点值得肯定:
1.教学目标具体,切合文本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本的教学价值;知识的传授准确、精要,技能的训练较好,基本上做到了“实在”、“清晰”、“灵活”。
2.教学侧重点很明显,教学环节的额衔接与过渡比较自然。
3.着眼于文章教学语言的品析,紧扣原文语句,反复揣摩,是在培养学生阅读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教师有意识地注重了学生阅读过程中思维训练的层次。
4.充满激情的配乐朗读课文,是王仁根老师的优势,也是课堂上很大的一个亮点,是课文朗读的示范,也是课堂教学情境的精心设置(渲染与铺垫);教学中适时的材料穿插,起到了情感教育的作用。
5.还有一点,王老师的公开课教案是很规范的。尤其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值得我们很多老师学习。
——听课之后的思考中,我只想就本堂课教学的两个问题做点儿拓展思考:一个是朗读 3 课型与朗读教学的问题,另一个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问题。(其中,我穿插渗透我阅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一书的相关内容,以及我个人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一、语文阅读的朗读课型中,朗读教学有这样一些基本任务 1.训练朗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在朗读训练中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的声调、音韵、节律之美。3.朗读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与理义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4.指导朗读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5.指导朗读文学作品中的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
6.朗读各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以利于学生积累、体验和形成语感。
7.诵读古代诗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品析能力。8.组织各种朗读、演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中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技能、思维训练。
„„
朗读课作为一种课型,在得到充分的运用之后,以分析为主的课型将得到改造与遏制,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将得到环节上的简化、内容上的深化和方式上的美化,学生的听读实践与个性发展将得到一定的保证。
朗读课型的设计与运用,对语文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朗读教学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素养。在朗读教学方面,我们起码要做到如下四点:
第一,要有设计朗读课的基本能力; 第二,要通晓关于朗读的基本知识; 第三,要有较高的示范朗读的水平; 第四,要熟悉朗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这里,最难的有两处:一是,教师自己的朗读水平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的要求;二是,如何根据课文的特点巧妙而有力度、有层次地让朗读起伏绵延于整节课的教学,如何做到多朗读、少讲析而教学过程又不显得单调乏味,还适时地完成了课文的教学任务。
二、再简要说说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请看一个教学片断:
对同学们的畅所欲言,我大加赞扬,并参加他们的行列。谈一段亲身经历。那是在“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铁蹄长驱直入,家乡危在旦夕,小学即将解散。一天下午,音乐老师教我们唱《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尽管曲调温柔敦厚,节拍缓慢,但老师却教得那么激动,我们心中第一次闯进了“祖国”、“气节”、“亡 4 国奴”这些大字眼,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现在想来,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老师用“心”在歌唱,唤起我们幼小心灵的觉醒。就像小弗朗士一样,这一课,我永远忘不了。
这是于漪老师在教学《最后一课》中的一段“穿插”。这段故事式的演讲,穿插在教学过程之中,着力于抒情、移情、激情,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学习氛围。老师的深情讲述,将历史、现实与小说教学联系在一起,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不仅恰切地丰厚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强化了教学效果。
可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恐怕没有教师不使用“穿插”这种教学技巧的。在课程改革、教学手段现代化、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的教改环境下,“穿插”手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更是司空见惯。
这种用“穿插”手法设计的教学思路,就是“穿插式教学思路”。
“穿插式教学思路”也叫“穿插引入式思路”,这种思路的特点是,或在课始、课末阶段插入、加进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内容;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或靠近教学主线有机地“切”进一些学习内容及活动片断。所谓“引入”,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有机地“牵引”进一些知识内容。总的来讲,一并称为“穿插引入”。
阅读教学中的“穿插引入”,从教学功用来讲,主要有如下内容:
1.知识穿插:扩充教材中某个知识点的含量,引入“伴”读文章、引入作品的背景材料、引入有关的科技自然知识等等。
2.调节穿插:穿插故事、寓言、笑话、小幽默、音乐与画面等内容,改变教学节奏,改善教学氛围。
3.活动穿插:在教学中穿插竞赛、献题、抢答、创编、练习等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
4.欣赏穿插:穿插音乐、诗朗诵、课文配乐诵读、课本剧演播等等,开发课文资源,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性情。
5.情感穿插:或穿插教师的大段精彩独白,或穿插课文中人物的动人故事,或穿插情感丰富的精短美文——以加强课堂情感氛围,渗透思想情感教育。
阅读教学中,“穿插引入式”的设计可以让很多很多的课堂表现得活泼灵动。不说别的,仅就“穿插阅读材料”这一项,设计手法就资源丰富、多姿多彩。
第三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时间 周 课时
第9课《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简介。
2)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和关键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 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展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调动学生的情感。
2.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本文出现的关键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析文中关键意象的含义和关键语句的作用。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难点解决方法:
带学生重点朗读关键语句和段落,在学生自己谈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释。
时间 周 课时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1.情境教学法
通过播放视频战火中的故乡情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再通过情境课文记忆中的母亲、故乡母亲等视频感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便于学生感知、理解文章内容。
2.质疑探究法
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交流回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者,词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简介。
2)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和关键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能力目标:
掌握作者简介,背景,体会文章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时间 周 课时
1.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语: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强行进攻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四个月内东北全境沦陷,我们可爱的关东原野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播放视频战火中的故乡情)
观看视频,感受东北沦陷后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
以形象的画面、视频最直接、最强烈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
2.教材分析
《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所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眷恋乡土是一种具有共通性的感情,而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当时却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关东原野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关东原野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因此,眷恋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
3.关于作者。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193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曹雪芹》,短篇小说集《憎恨》《风陵渡》等。
4.写作背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
时间 周 课时
5.东北作家群。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不屈的人民融成一团,显示出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6.组织学生读课文并解释其中的疑难词语 词语释义。
炽痛:热烈而深切。谰语:没有根据的话。亘古:远古。
默契:①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②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小结本节课学习,布置作业: 1.背诵作者简介。2.抄写词语与解释。3.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第9课《土地的誓言》(作者,词语)
板书文中的疑难词语与该解决的问题。
时间 周 课时
第9课《土地的誓言》
第二,三课时 讲解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 美丽的景象。
2)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3)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圈点勾画本文出现的关键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沦丧的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析文中关键意象的含义和关键语句的作用。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难点解决方法:
带学生重点朗读关键语句和段落,在学生自己谈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
1.情境教学法
通过播放视频战火中的故乡情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再通过情境课文记忆中的母亲、故乡母亲等视频感染学生,激
时间 周 课时
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便于学生感知、理解文章内容。
2.质疑探究法
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多向思维,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交流回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播放情境课文记忆中的故乡来到导入新课。2.测试学生复习与预习情况。让学生读课文并听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串讲课文
1.请学生诵读课文第一段,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
点拨: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
──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时间 周 课时
(2)结合课文内容及你对东北地区的了解,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
提示:“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3)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然后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点拨:例句:“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3.研读课文第二段。
播放情境课文故乡母亲,画出课文中令我魂牵梦绕的故乡生活。我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
提示:故乡的生活:“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誓言:“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
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观看情境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诗意和情感。4.分组讨论,谈自身的理解和体会。
第三课时 写法探究
1.找出文中使用呼告手法的句子,分析和理解呼告的作用。
时间 周 课时
呼告:“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作用:运用呼告手法,更有利于作者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恋。
2.找出文中使用拟人、排比手法的句子,分析、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拟人:“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作用:作者将倾诉的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土地像对母亲一样的眷恋和热爱。
排比:“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
作用: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意连贯,语言气势逐渐增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在教师引导下,分组讨论,然后发表看法、意见。
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课堂小结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以及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热爱故土、热爱祖国是人类恒久而深沉的感情,我们都应该热爱故乡,建设最美好的家园。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学会复述。2.做练习册
时间 周 课时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回忆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优美的景色 倾诉: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
誓言:回到母亲(故乡)的身边,为她而战斗而牺牲。
第七课 土地的誓言
第四课时 练习册讲解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学习,积累基础知识。2.培养独立做题的能力。
3.锻炼学生分析题与判断正错的能力。教学过程:
1.提出学生在做练习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将学生做错的题从头到尾讲解一遍。3.组织学生做表达应用题。
总结本课学习,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的内容。
2.预习新课。读“木兰诗”这篇课文,解决一下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第四篇: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城镇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土地的誓言》教案 新人教版
《第9课 土地的誓言》教案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
二、整体感知
1、范读
2、学生自读
三、品读精彩语句
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
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
“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教后记:土地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结合〈最后一课〉来讲。用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来导入。文章是写事变过去十年后,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难的时候。用联系时代背景,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段落。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者选择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特有的丰饶 美丽的景象。
3、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等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最好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
二、扫清字词障碍
怪诞(dàn)亘古(gân)默契(qì)污秽(huì)
. . . .
炽痛(chì)嗥鸣(háo)谰语(lán)
. . .
三.教师表情朗读,让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再让学生自由朗读,理解抒情散文所表现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爱国情感
四.理解全文结构
第一段:我常常详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两段文字在结构上如双峰对峙,宛如对仗工整的一副对联。
五、问题研讨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2、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称呼,而后来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哪?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激动,就不满足于使用“她”,而改用“你”直接与土地对话交流,这在修辞上称作“呼告”/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中有类似用法。
3、这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试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表露的?
作者选择有特征的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但有人说有些段落排列的词语过多,不够简洁,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
六、反复朗读,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句子,背诵出来,比赛看谁背的句子多。
七、作业
1、课外阅读秦牧的《土地》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作文《我爱家乡的——》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9课《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9、土地的誓言
一、导入
同学们,祖国是什么?祖国是山川地理,是巍巍嵩山滔滔黄河,祖国是历史文化,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的满腔悲愤,是端木蕻良面对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1分钟)
二、展示学习目标(屏显)(1分钟)
1、反复诵读,说出感情。
2、品味语言,深化感情。
3、类文阅读,升华感情。
明确了目标,让我们走进文章,走近关东原野,感受那方土地的美丽与屈辱,领略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大家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并用笔做好勾画。(教师板书课题)
三、教学过程(5分钟)
(一)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关东原野上留下了作者哪些记忆?
2、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样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体悟感情
感情的表达需要借助载体,借助语言的描绘,那么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在哪些段落和语句当中体现来呢?
赞美、热爱(7分钟)
(那)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那)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那)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
提问:大家非常迅速的找到了这些语句,这些语句都描写了什么?有怎样的特点?作者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能够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小组合作讨论)
联想和想象能够为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是对文本的丰富和再创造,比如示例:
1、“奔流似的马群”,这“奔流”一词是否使我联想到“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黄河之水?你的眼前能否展现出在辽阔的关东原野上马群似潮水般奔流而过的场面,那马的数量之多、奔跑速度之快、气势之盛都从这“奔流”一词中体现了出来。
2、我从“红布似的高粱”中看到了辽阔的关东原野上高粱丰收的美景,那是一张多么大的红布啊,那布上的红色都是由熟透红透的高粱米编织而成的;我联想到农民的屋檐下挂满了高粱,粮仓里堆满了高粱;我仿佛看到了那热气腾腾的红高粱米饭,闻到了那香喷喷的高粱酒。
小结:
1、选取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白桦(huà)林、蒙古狗、高粱、山雕、鹿群等组成一个个叠印的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故乡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2、语用排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
过渡语:如此美丽的关东大地,如此丰富的物产,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怎样呢?
(3分钟)
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lǒng)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在故乡的土地上上我捉过蚱蜢(zhà měng),在那沉重的镐(gǎo)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女生)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男生)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niǎn)着新谷的场院辘辘(lù)地响着。
(合)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过渡:在这样的土地上生活该是怎样的幸福,会有多少的欢乐啊?但是这种幸福和欢乐现在作者还有吗?欢笑被埋葬,留下的只有耻辱和回忆,只能在梦里一遍又一遍的把故乡想起。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
补充资料:(图片、音乐)(2分钟)背景音减弱
过渡语:同学们,在你重温这段历史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谈谈你的感受? 是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的伤口仍在滴血,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那段历史。那么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介绍写作背景。
九一八后,作者不得不离开了家乡,在关内流浪,但他何曾忘记自己的家乡?请看他的笔名“端木蕻良”,“蕻良”,它能让我们想起东北黑土地上的——红高粱。红高粱,代表了他的家乡。家乡就嵌在他的名字中,家乡更深深地嵌在了他的心头上!
思念、愤慨(5分钟)
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赏析词语:最有表现力,比如喷涌、泛滥、无时无刻不等
誓言 战斗(5分钟)
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解放!你必须站立!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huì)和耻辱。
感情:呼唤—缠绕---不能忘记—为她战斗—付出一切
人称变化:她----你(“她”是远指,而“你”是近指,作者这里运用人称的变化实际上巧妙地渗透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的变化。作者的灵魂早已跨越重重艰难险阻飞到故乡的上空,直接面对故乡发出了自己内心积蓄以久的不可遏制情感和誓言)学生读 老师读 齐读
小结:在同学们的读书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力量你们的热情,更感受到了你们那颗火热的爱国心。爱国情可以是端木蕻良面对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可以以散文的形式借助土地来表达,也可以如诗人艾青这样来传递。
三、类文阅读,升华感情
1、《我爱这土地》(4分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评:鸟儿就是作者的代言者,通过鸟儿来深情地歌唱,歌唱土地,期待黎明,抒发献身祖国的深沉情怀!爱国情怀在诗人光未然的笔下则又是一种慷慨激昂的风格,我们一起来朗读!
2、《黄河颂》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评:赞美黄河,直抒胸臆,慷慨激昂!
四、结束语(2分钟)
爱国情感融汇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它是端木蕻良面对土地发出的铮铮誓言,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中鸟儿嘶哑的歌唱,是光未然对黄河的热情歌颂,是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对祖国大地的摸索,他可以穿越国界,也可以贯穿古今,是小弗朗士对自己母语的深深眷恋,是花木兰女扮
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之上的豪情,它滋润着各名族亘古不变的魂魄,更汇聚成我们心中一首永恒的歌!
五、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土地 誓言 美丽 战斗
六、教学反思
1、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其主题是“爱国”,其文学形式有诗歌、散文、小说还有文言文,宏大的主题需要借助载体来表达,端木蕻良情感的抒发是建立在对土地这一载体的深情描绘及回忆基础之上的,把握这一关键才是情感表达不至于空洞。在类文阅读中选择了《我在这土地》和《黄河颂》,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整合,让学生明白通过不同的载体和形式可以表达相同的主题,并且可以有不同的风格。
2、从文体上说,《土地的誓言》是抒情性散文,对抒情散文的阅读重在读,因而本文在教学设计上以读来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中悟、读中品;另外抒情性散文的阅读重在品味语言,因而在教学中借助想象、词语置换、关注修辞、人称变化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散文语言之美。
3、目标的设置应该更具体,更易操作和检测。
4、真正应从学情入手,给予学生的学习经验去设计教学环节,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设置重难点,听了王荣生教授的评价,深感惭愧,语文教学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