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词知识二讲
诗词知识二讲
第一课·关于起承转合的特点以及赋比兴的概念
感谢《燕赵风骨》给大家提供这个诗词交流的平台。从今天起,每半月玫瑰就发一些学习资料或者心得,和大家一起探讨古诗词文化。若有不当之处,大家斧正。若有啥好的意见或建议,请大家跟帖。我们的目的: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彰显我燕赵风骨!每次发帖后,我们都会布置相关的诗词作业,我们会对作业认真点评的。有兴趣的朋友们,来吧!大家一起进步!
关于诗词的基本知识,比如平仄格律呀,诗韵呀,以及诗词的发展史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就从七律入手。
好多朋友说我没写过诗,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怎么下笔。其实呢,七律也好,五律也罢,说白了,就是起承转合的问题。你的起承转合掌握熟练,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最终达到得心应手。都说诗词入门难,难的就是对于起承转合的把握。这一节课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起承转合,以及它的特点。从字面上来看,不难理解的。
起——开始,承——承接,转——转折、深入,合——总结 在介绍起承转合的特点之前,我们先讨论下诗中景和情的关系都有哪几种? 1.先景后情 2.先情后景 3.情景交融
其实呢,一切景语即情语,情和景不可分割的。为了能快捷的掌握起承转合,现阶段,我们交流以先景后情为主,具体到七律里就是上章景,下章情。上章:起句、承句,下章:转句、合句。等以后熟练了是先情后景,还是先景后情,还是情景交融都随你自己了,只要你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就行。我们举例: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什么是景语,什么是情语呢?景语,顾名思义,写景的语言了。情语——抒情的语言了。
这里哪些是景语?很明显,清江啦、江村呀、燕子呀、海鸥呀…..这些是景语。
最后“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在这里转入情语了。关于先情后景、情景交融的,我们以后慢慢学习,对于初学者,最快的捷径就是“先景后情”。
律诗中的这个起承转合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1、整体性
我们说一首诗美,一首词美,那必然是整体的美。就好比,一个美女,那一定是五官身材组合在一起赏心悦目,方能称之为美女。如果这个人只是鼻子美,可她是三角眼,我们还能说她是美女吗?再比如,她罗圈腿,即便是貌若西施,估计也不会算作美女吧?呵呵,扯远了哈。
我们来举个例子哈。如果用植物生长的过程来打比方的话,那么生根就是起,发芽就是承,开花就是转,结果就是合。离开了哪一步这个植物就不能完整的长成。没有生根,何来发芽呢,更别说开花结果了。没有发芽,花从何处来?没有开花,这个植物就长得不完整,有缺陷。不开花,何来果。其实,万物都一样,律诗也是一样的。2.连贯性
连贯性是说,四步之间是紧密不可分割的,起和承之间,承和转之间,转和合之间。生根下一步是发芽,发芽下一步是开花,开花不可能跳过发芽,不可能生根了然后直接开花了。3.独立性
独立性是说,四步之间,随便哪一步都是跟其他三步不一样的。生根就是生根,跟开花不能换着说。起就起,承就是承,承不可能变成起。换句话说就是各步的不可替代性。承句不能代替起句,转句不能代替承句,合句不能代替转句。我们举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整体性很容易理解,我们来看看连贯性。先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紧扣题目《登高》。这里有必要说下,如果我们写命题诗,那么我们的每一句都要扣准题目,不能跑到题外去,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既然是命题诗,那么你的诗就必须围绕命题来立意、谋篇。否则就不叫命题诗了,而是自命题。写一个事物就弄一个标题。其实不管是命题诗,还是自命题,都要围绕题目来写。比如题目是《夏夜》,那你就不能写成春夜,也不能写成夏的白天。命题作业审题是第一要素。
好了,我们接着看后分句。
渚清沙白鸟飞回,继续写高处看到的景色。连贯的很,是不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是写的高处所见到的景。第二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紧承起句的高字,是居高临下看到的景色。依然是在高处所见到的景。第三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里连贯不连贯?不尽长江 是不是万里无尽头?
第四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悲秋是不是苦恨?多病是不是艰难?连贯否?这个连贯性有没有不理解的? 那好,那继续看 独立性
我们试着用其中一句取代另一句,看是什么样子哈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没有前面的落木萧萧下,来渲染是秋天的氛围,而直接从高处景色的描写,到万里悲秋,感觉自然不?(很显然是不自然的)从滚滚长江来,就说到艰难苦恨,自然不?这个整体性,独立性,连贯性,别小看这小小的三点,很多人的律诗不一定都能兼顾到的。
这三者缺一不成律诗。我们以后将会用四个课时的时间来谈谈怎么起,怎么承,怎么转,怎么合。我们看下一个问题。
【二】什么叫赋、比、兴? 我们还看这一首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前分句“风急天高猿啸哀”,用风急,猿啸哀,来渲染悲凉的氛围。其实,猿的啸声本不哀,哀的是作者自己。人的心境不一样,眼里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做 “兴”。兴的作用是渲染和烘托。
起句一般兴起的比较美。“兴”简单的说,其实就是触景生情。看到月,使人思乡。看到花好,让你想到美人娇。看到花落,让你想到美人迟暮。看到鸳鸯,让你想也如它们一样和你的爱人时时相依。看到柳,让你想到离别。那么在你表达思乡前,先写月。在你写美人娇之前,先写花好。在你表达想那个人之前,先写鸳鸯……这就是“兴起”。
都知道诗言志,其实描写景物不是我们的目的,目的是言志,表达我们的感情,描写景物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让我们的情来的自然,来的合理的手段。让我们的情来得不至于那么突如其,来为我们的情筑造一个得以宣泄的窗口。这样我们的情就有了基点,才不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当然,起句也有赋起的。我们举例: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舍南舍北——这就是赋起,也就是直接叙述。那么何谓赋。赋:就是直言其事。“比”就是比喻哈,这个好理解。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赋”和“比”都是诗歌中(不仅仅只是律诗)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大家查下汉典,会发现“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把起句这个兴的手法的运用又称为“起兴”或“兴起”,意思一样的。刚才我们说到兴起的作用就是渲染和烘托,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意境。《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同时“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的作用。因为兴是把两个实际上没有关系的物或者事通过联想,想象的手段联系在一起,所以就显得虚灵微妙。
比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热闹非凡,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其实呢,偶学习关于“兴”的时候,我是这么理解的:比如呢,你要去你亲戚家借钱,你会咋办呢?一进人家家门口你就说:“喂,谁谁,借我一万块钱吧.”一般你不会借到钱的,我们会做呢?一般人是寒暄过后,说说自己的苦难,以此博得同情,然后再婉转地表达自己需要帮助等等的。这就是“兴”。再比如追女孩子,你不会见到她就大喊:“我爱你,你嫁给我吧!”估计这位仁兄会被那女孩子大耳刮刮他。哈哈,咋办?送花啦,问好啦,关心啦……这也是兴。呵呵,玩笑了。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我们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应该掌握的知识。1.什么叫起承转合?
2.律诗中起承转合的基本特点? 3.什么叫赋比兴? 【声明:本讲义借鉴众多资料汇集而成】 作业:
《七律·山村》可临摹杜甫的《江村》 要求: 1,先景后情
2,注意诗词中起承转合的特点(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第二课·七律如何起句及其他
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具体分析七律如何起句。【一】七律如何起句:
我们先说起句.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一里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馀。”“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就是说,你想进入什么主题,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把读者带入你的主题,不要拐弯抹角,不要模棱两可。比如说夏夜,那就直接选取夏夜里的景物写起,别再扯到春风、秋雨了,也别扯什么黄昏、落日、晚霞了,那些都是废话。简单的说:就是跟主题无关的任何一句话,哪怕再美再动人,你也别往这里扯。
第一课我打比方说起句就如生根,根若是虚,芽如何发的出来。没有根,哪来芽。所以起句就如一座大厦的土基,很重要。起句在诗中起的是点题的作用。
起句,如果对仗就称为首联。那么首句对仗与否又是如何安排的呢?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轻松的内容,就选择首句压韵,不对仗;若是严肃的内容,一般采用对仗更合适。不过,七律一般以首句入韵的多。这个看个人安排了,没有强制性规定。
关于七律的起法个人体会,一般的情况下,七律的“起”适合平铺而起,淡然而起。
因为相对于绝句而言,七律就相当于“文”的性质。起的不必过于惊涛骇浪般那么突兀。因为空间相对充足,为诗意的精彩做好足够的铺景造境是必要的,用起的平淡来衬托后面(转结联)的精神高远,波峰汹涌,它起个对比的作用。这样表现出诗的起伏感,也就形成了诗的音乐性---“意”的旋律美。这也适合那种起的闲云出岫、轻逸自在的气氛。而七绝,则需要起的精神一些了。因为字数小,没有足够的铺垫空间,所以要先声夺人,起的适宜“突兀峥嵘,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四溟诗话》说的“凡起者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我认为也是主要针对七绝而言的。
七绝写作与其他近体诗还有所不同,他表现的立体感尤其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七绝才是诗,而七律则是文了。不同于五言的是,不论是律还是绝,七言诗的起句一般都是押韵的,目的主要是为诗的韵律感定个基调。其效用相当于音乐上定个音阶,高八度还是低八度,这种比喻是种意会的感觉吧,呵呵。
说的多了点哈,接下来我们还看七律的起句。总之呢起句要注意一下几个内容:
注意1:一般起句的景物写的不可太满,要留些余地给承句。要不然你在起句话都说完了,人家承句写啥啊?就像聊天一样,你跟别人聊天呢,聊自然是要两个或者以上的人吧。结果就你自己在那不停不停的说,跟和尚念经似地,这叫啥,自言自语了,不叫聊天。
比如写春吧,你可以在起句就开始直接写春天中的景色,也可以大概的提下春,不写具体的景物,这样你的承句就会非常好写,承句呢就具体写春天里的景物。你起句把春天的莺莺燕燕啊,花花草草啊都写上了,你让人家承句咋办嘛?
注意2:起句的前后分句可以是互补关系,可以是递进关系,可以是平行关系,可以是相连关系。
注意3: 起句选取的景物要为转句的情服务,不要选取跟你表达的主题或感情无关的景物。
比如你写春天吧,景物多了去了,花草树木,莺歌燕语,你不要把所有的景物都堆砌上去,都说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的,现在不要你只取一瓢,你可以多取几瓢,但你不能把三千弱水都取光了吧? 注意4:选取的景物一定要符合自然的逻辑。
比如题目是夏夜,你选的景物是太阳当空照。或者写月的时候同时写雨,这些都是不符合自然逻辑的。
注意5:如果是以景语开头,那么就要选用符合心情格调的景来写。
如果你心情很好,那么就不要选用凄风、冷雨来写。如果心情不好呢,就不要选用自在娇莺恰恰啼等欢快明丽的景来写。注意6:起句一定要扣题。
比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个景,人如果是在低处,肯定是看不到的。所以这起句紧密扣着题目《登高》。注意7:七律和记叙文有一个相同处,那就是时间、地点一般放在起句来交待。
古诗中很少有把时间、地点放在后面介绍的。除非是刻意的需要。我们举例:
《无题》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前面时间后面地点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赠阙下裴舍人》作者: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时间、地点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二】关于诗的起法,再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方法:
1,明起----所谓“明起”,是开篇就将题面说出,不加任何掩饰。举例 虢国夫人(杜甫)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起句直入主题,适合初学诗者,简单。
2,暗起----暗起,就是起句不见题字,但是含有题的意思在起中。举例 咏石灰(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这是起句不点题,却含题意,给人想象空间大,艺术性比较强。
3,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来。举例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起句不说“寒食”,而用“春城飞花”由来写眼前之景色,从而引出题目来。
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来。举例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诗本是写喜事的,却先从“无邻”“荒”“贫”等悲凉景象写起,以此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
5,引起----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见景物,以引出正意。举例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6,兴起----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的本意。举例 渡汉江(李频)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入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先写出心中所感于旅居岭南之外,年复一年而音讯断绝,以引出题意渡汉江。接下来,我们看看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三】对仗与对偶
现在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对偶与对仗的区别》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例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例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但话又说回来了,对于对仗,应该讲求,但不应过执。我查证了好多五律、七律,很多诗对仗也不是很严格的。这个问题大家平时读诗的时候注意一下即可。我个人认为:只要词性、意义、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过工整。太过工整的,往往显得雕琢而死板。对仗的原则是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只要不流于俗野——大白话就好。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仗不允许上下句是一个意思,这种情形叫合掌,是极不能犯的错误。举例:
杜甫这首作品是《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仗:我们最好不要物对物、人对人、时间对时间、空间对空间、这样没有变化,就不会生动,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比如这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分句说的是物,后分句已经涉及到人的情感 历史的浩瀚,已经绝对不是单纯的物了。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前分句说的是空间“万里”,后分句说的是时间“百年”。绝对不可以用时间来对时间,角度没有变化,也就是,原地不动。比如,绝对不可以用秋对春、或者春对秋。很多朋友写到对仗的时候,植物对植物、动物对动物,这个虽然古人也有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古诗都好哈。不是每首的每句都好的。因此最好不要什么松对柏呀,鸡对鸭呀之类的。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七律起句的写法、律师里对仗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大家回去后好好找些七律研究一下古人是如何写起句的。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吧。【声明:本讲义借鉴众多资料汇集而成】 作业:《七律·岁末有怀》
第二篇:诗词知识集锦
诗词知识集锦
00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002: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003: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00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00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006: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007: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00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00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0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01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01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01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01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015: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0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017: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018: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01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020: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021: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02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02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024: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025: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026: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02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关雎》
028: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02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03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031: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032: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03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034: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035: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03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037: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038: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039: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040: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佚名《留别妻》
041: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04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04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04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045: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046: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0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048: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049: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050: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垓下歌》
05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052: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05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054: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05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05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057: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058: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059: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060: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袁枚《马嵬》 06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06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063: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长相思•折花枝》 064: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065: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06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067: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068: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069: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07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07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07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07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07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07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076: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077: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078: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07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080: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08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082: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佚名《上邪》 08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佚名《越人歌》 084: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08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08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08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08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08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090: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09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092: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09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
094: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09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096: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097: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09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阳城闻笛》 099: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00: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10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0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春恨》 103: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10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0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马致远《杂剧•江州司马青衫泪》 106: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07: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0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0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10: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1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12: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春恨》 113: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11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1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1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登乐游原》 117: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118: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11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
12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2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22: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12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124: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125: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12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27: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128: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29: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3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31: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32: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133: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134: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135: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36: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137: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138: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迢迢牵牛星》
139: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司马相如《凤求凰/琴歌》 140: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141:愿得一心人,白头(首)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142: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143: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14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45: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14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47: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击鼓》
14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49: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5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花草虫鸟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四.时令节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五.爱国忧民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六.述志抒怀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见日俄战争地图>>
七.乡思离情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八.愁恨悲欢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1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9.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2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3.陶陶然乐在其中------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同上.九.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十.学问成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十一.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十二.关于写作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第三篇:诗词知识
押韵
十三辙:花发(a、ia、ua)、坡梭(o、uo、e)、乜斜(ie、ve)、姑苏(u)、一七(-i、er、v、i)、怀来(ai、uai)、灰堆(ei、ui)、遥条(ao、iao)、油求(ou、iu)、言前(an、ian、uan、van)、人辰(en、in、un、vn)、江阳(ang、iang、uang)、中东(eng、ing、ueng、ong、iong); 十八韵:麻(a、ia、ua)、波(o、uo)、歌(e)、皆(ie、ve)、模(u)、支(-i)、儿(er)、鱼(v)、齐(i)、开(ai、uai)、微(ei、ui)、豪(ao、iao)、侯(ou、iu)、寒(an、ian、uan、van)、痕(en、in、un、vn)、唐(ang、iang、uang)、庚(eng、ing、ueng)、东(ong、iong);
注:ui是uei的省略变化;un是uen的省略变化。
格律
律诗八句,分为首、颔、颈、尾四联,每联之中第一句为出句,第二句为对句。
标准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诗平仄:
①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②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平仄相黏;
③首联出句可以入韵亦可以不入韵,不入韵者尾字应该为仄声;颔、颈、尾三联出句不押韵,尾字皆为仄声。拗救:
以五言为例,例句中加粗字体为“拗”,红色字体为“救”。①本句自救:
⑴在标准句式“平平仄仄平”中,如果第一字换作仄声,即为“仄平仄仄平”,句中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称为“孤平”,此为拗句,乃格律诗之大忌。将第三句换作平声,两个平声相连,就救了前边的“拗”。例:
恐惊天上人; 北风江上寒; 未到晓钟犹是春; 一任晚山相对愁。
⑵在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中,如果第三字换成仄声,即为“平平仄平仄”,此为“拗句”。将第四字变为平声,就救了前边的“拗”。需要注意的是,拗救之后,此种句式中,第一字必须是平声。例: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②对句相救: 在一联出句为“仄仄平平仄”的标准句式中,如果第三字或第四字当平而仄,抑或三四同时换作仄声,即为“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这三种句式为拗句。在对句“平平仄仄平”中,将第三字仄声换成平声,即为“平平平仄平”,就救了前边的“拗”。例: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孤平”与对句相救混合: 例: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得”为入声字,为仄声)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阁”为入声字,为仄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国” 为入声字,为仄声)
对仗
对仗是律诗的一大特征。在律诗中,要求颔、颈两联对仗。对仗要求:①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的;②出句和对句在同一位置上的词的词性相同,但字不相同。对仗的分类: 按对仗的工整程度: ①工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②宽对
远荒侵古道,晴翠接芳城。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几种特殊的对仗: ①借对: ⑴借音: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⑵借义: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回日楼头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②流水对: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③扇面对(隔句对):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我随鹓鹭入云烟,谬上丹墀为近臣。君同鸾凤栖荆棘,犹著青袍作选人。④错综对: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当句对(就句对、句中对):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草木岂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⑤调字对: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第四篇:诗词知识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1.诗
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
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
言。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
如《硕鼠》为四言诗,《石壕吏》、《饮酒》为五古,《琵琶行》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为杂 言诗。
近体诗:近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当时为了与过去的非格律诗加以区别,称格律诗为近体诗
或今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叫一联。头两句叫首联,格律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正如毛主席所说:“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还有排律。那种以为绝句就是律诗的分割的观点应该说是不正确的,绝句产生在律诗之前,绝句产生的时候格律诗还没有完全定型,故而还有不合律的古绝存在,如床前明月光。格律诗的定字定句要求大家大体都知道,值得一提的是律诗的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韵脚方面格律诗多以平韵为主,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那么最难的,应该就是句中字的平仄问题了。
这里,我们简单地说一下格律诗的创作规则。关于格律诗的创作,王永义先生编了个歌谣,可供参考: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对联的定义】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可见称“对联起源律诗”是根本的错误。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编辑本段] 【对联之格律】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对联的正规名称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和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是“对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
摘自《唐宋词格律》。
说 明:
-表平声,| 表仄声,+ 表可平可仄。
摘自《唐宋词格律》。
十六字令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定
格
-(韵)+ |-|(句)+ | |-| |-(韵)+-(韵)-(韵)-(韵)
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宋人多用双调。
定
格
-+ |(句)+ | |-| |(句)+-(韵)
长相思
又名《双红豆》,三十六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定
格
+ +-(韵)+ +-(叠)+ |+ |-(韵)
+ +-(韵)+ +-(叠)+ |+ |-(韵)
浣溪沙
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
格
一
+ | ++ | |+ | |-| |(句)+-(韵)+-(韵)
格 二(摊破浣溪沙)
| |--(韵)-|-(韵)
+ | +-| || |-(韵)
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添字格两平韵,一叠韵。
格
一
+-|(句)+ |-(韵)+ |+ |-(韵)+ |-+|-(韵)
格 二(添字)
+-|(句)+ |-(叠)+ |-(韵)
+-|(句)+ |-(叠)+ |-(韵)
第五篇:诗词知识
诗词知识
GTL/编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战争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唐代是边塞诗创作的繁荣期,唐代刜期,边疆战争频繁,一些怀有建功立业抱负的士人纷纷到边塞参军,幵以边防生活为题材迚行诗歌创作。到盛唐时,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边塞诗的内容复杂多变,有借边疆壮丼雄奇景象表现诗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有抒发慷慨御侮的爱国思想的;有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之情的;有诅咒不义战争的。体裁上以五言、七言古诗和绝句为主。风格有的气势奔放,有的激昂慷慨,有的幽怨缠绵。
代表诗篇有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丼。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共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等。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此后中晚唐幵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长调
“长调”是词的一种体式,指篇幅较长的词。习惯上把篇幅在九十一字以上的词称为长调。例如:“满江红”、“水调歌头”、“念奴娇”、“水龙吟”、“雨霖铃”、“永遇乐”、“沁园春”等。长调最长的在二百字以上。例如《啼莺序》有二百四十字,可以称做已知的最长的长调。
刜唐四杰
“刜唐四杰”是指刜唐时期的四位杰出文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之下的雄杰之气。
“四杰” 的创作活动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期,当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崭露头角时,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他们的诗歌创作,也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幾泛,风格也较清俊,重视抒情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与前人相比,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觃范化,音调铿锵。代表作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 《在狱咏蝉》等。
他们的诗尽管未能摆脱南朝风气,但兴诗风的转变和题材的扩大,预示了唐诗未来的发展方向,幵起了积极迚步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唐诗的揭幕人。
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一种兵有楚文化特征的新诗体。汉代刘向把战国楚人屈原、宊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后王逸作《楚辞章句》增入己作《九思》。于是《楚辞》又成为《诗经》之后的另一部诗歌总集。
“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是楚辞的突出特征。楚辞铺排夸饰,想象丰富,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灵活多变,以六言、七言为主,多用语气词“兮”。
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兴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象的奇幻等。楚辞中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丼的图景。
词
词是一种文体的名称,是诗歌的一种。最刜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等。词是配合乐曲歌唱的文学体裁,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体裁。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五代,盛行于宊代。
词的特点在于它的句式是参差不齐的长短句,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词中声韵的觃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觃定,各不相同。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大概的情况基本如此。
词牌
词牌是填词所用的曲调名称。最刜的词,配合音乐歌唱,每首词都有固定的腔调,或者按词制调,或者依调填词。曲调名称(即词牌)一般根据词的内容而定。但到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曲调和词的内容不一定有联系,各个调名只作为文字和音韵结构的定式,形成字数、句式、平仄、押韵等不同的各种格式,不再起标志乐调的作用。
词牌各不相同,每个词牌都要求一首词要“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一般必须按谱下字,不能随意改变。有些词牌,正名之外另标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的。词牌的得名,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沿用唐代教坊曲名,如《菩萨蛮》、《天仙子》等;二是来自民间曲子,如《竹枝》、《孤雁儿》等;三是取自诗词名句,如《醉春风》、《忆秦娥》等;还有的词牌为词人或乐工所制。《钦定词谱》载词牌826个,加上别体,兰2306个。
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兵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律诗中的对仗指两句相对。上句为“出句”,下句称”对句”。对仗的一般觃律是词性相同,平仄对立,出句与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律诗中间二联必须对仗,绝句对于对仗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是可对可不对的。对仗方式大致有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
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对仗须用同类词性,如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歌词,虚词对虚词。旧时把名词又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器物、衣饰、饮食、文兵、文学、草木、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等门类。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颜色名词、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对仗非常工整。
“宽对”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
“借对”是对仗中的特殊类型,或称为假对。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令一词相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兵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兵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流水对”是同一联中的两句话,从形式看是两句话,但意思幵不互相对立,实际上是一整句话分开成两句来说。也就是这两句话在理解时应该是如同流水般一气贯穿下来,所以叫做流水对。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是流水对,但它一般用在最后一联。
风、雅、颂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刜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又称为《诗》或《诗三百》。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诗经》可划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诸侯国)的地方音乐,称为《国风》,它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来的歌谣,兰160篇。
“雅”是周王室直辖地区的音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兰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兰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赋比兲
赋、比、兲,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就是平铺直叙,开门见山。例如《豳风·七月》就是赋体,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出了农夫一年生活的辛劳。
“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如《魏风·硕鼠》就是比体,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寄寓了极大的讽刺。《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分别以柔嫩的白茅芽、冻结的油脂、白色长身的天牛幼虫、白而整齐的瓠子、宽额的螓虫、蚕蛾的触须来比喻美人的手指、肌肤、脖颈、牙齿、额头、眉毛,形象细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动态描写,又把这幅美人图变得生动鲜活。
“兲”就是起兲,先说兴他的事物,借兴他的事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如《周南·共雎》就是兲体,开头的“共共雎鸠,在河之洲”,以贞鸟雎鸠的“共共”叫声起兲,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再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诗经》中,赋、比、兲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例如《秦风·蒹葭》第一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赋、比、兲手法运用得非常圆熟,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
歌行体
“歌行体”是古代诗体的一种,有“长歌行”和“短歌行”。它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的真正形成是在唐代。
唐代刜期,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很多标题和歌辞流传了下来,有许多诗人都模仿创作。有的沿用旧的乐府标题,所写的内容大多与标题相合;有的不再沿用旧题,而是根据诗篇所反映的现实内容另立新题。有些新题,还带有旧乐府标题的“歌”、“曲”、“行”、“吟”、“怨”、“引”等字面,也有些新题,没有这些字面。
这些诗,篇幅较长,保留了古乐府诗的叙事特点,内容充实生动,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不拘平仄,可以换韵,句式灵活,富于变化,一般以七言为主,也有的杂以三、五、九言的句子。很明显,它属于古体诗范围。于是人们便把这些古诗演化出来的、兵有上述特点的诗称之为歌行体。如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哀江头》和《关车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等,都是歌行体的名篇。
古诗
古诗,又称古体诗、古风,它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在唐人看來,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古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较近体诗自由。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其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诗作较多,五言古诗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兴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言古诗可能在汉代也出现了,现存最早、最宋整的七言古诗是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到了唐代,七言古诗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言古诗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如李白的《行路难》、《将迚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豪放派
宊词风格流派之一,指以宊代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宊词创作一派。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幾阔,作品感情豪爽开朗,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完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
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虽然苏轼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与虎啸风生、豪气纵横的英雄气质相适应,辛弃疾也崇尚、追求雄豪壮大之美,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主导风格。他的名作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
宊朝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辛派词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宊代词坛,而且幾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宊、釐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丽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兵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秦时明月汉时共”,“秦”和“汉”互相补充,兴实真实的意思是说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共。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兯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