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春之歌》的时间问题研究
《青春之歌》的时间问题研究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时间和空间总是相互联系的。巴赫金在《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中认为,小说叙事的时间形式是一种与人的生存空间结合为一体“时空体”形式。
《青春之歌》是一部关于知识分子成长的小说,故事的时间大致发生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这段历史时期,主要讲述了一群青年如何在革命中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的。作为一部“成长小说”,小说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来安排故事,串联情节。由于当时作者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小说写成了“以革命历史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的必然性和正确性,普及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在作品中,个体时间掩盖在了公共时间之下,个人的空间随社会政治的变动而变动。从封建社会到文革时期,“家庭”在与现实政治的彼此纠缠中逐渐丧失其世俗生活的丰富与生动,其私人空间的芜杂与繁复逐渐让渡于公共景观的整齐与规整。
下面,笔者从林道静成长中的3次转变对公共时间对个体时间的侵蚀在文本中的表现做一些分析。
首先从林道静的出走开始。林道静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但他的母亲是一个没有名分的穷人的丫头,而且很早就死了。她的养母对她冷漠苛刻,父亲也不喜欢她,她孤独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林道静被安排读书并不是父母对她重视,而是他们希望她凭美貌可以找一个好人家,这样的家庭让她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所受的教育又使她不能忍受这种折磨。于是当她得知自己被安排做“官太太”时,她毅然出走了。可以看出林道静的出走是因为她不喜欢被人摆布,崇尚自由,追求独立,不得已才这样的。然而,文中却说她走出封建家庭是因为她看透了封建家庭的剥削而被社会革命运动所吸引。个人的发展空间完全被纳入社会公共时间之中,个人发展的多样的可能性也被单一的时代潮流所取代。
林道静的第二次成长是与余永泽的决裂。与余永泽分手是因为他们有着表面的政治上的分歧:余永泽信奉胡适主义,而林道静亲近共产主义。林道静在分手时想到:“政治上有分歧,不是一条道路上的‘伴侣’是没法生活在一起的,光靠着‘情感’来维系,幻想着和平共居互不相扰,这只是自己欺骗自己”。表面看来,林道静对爱情的选择是出于对信仰的考虑,但在阅读文本时却可以发现她之所以离开余永泽,实际上是对真实爱情的追求,也就是对卢嘉川的迷恋。初见卢嘉川就“被他爽朗的谈吐和潇洒不羁的风姿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沉默”。第二次见他时,他那迷人的气质更使林道静沉醉。他那渊博的知识、不俗的谈吐和火样的热情更是使她震惊。他同卢嘉川谈话时的喜悦,甚至慌乱的心情证明她已爱上了他。因为爱上了卢嘉川才爱上了他所从事的事业。一次喜欢读卢嘉川借给她的书,投身于“三?一八”纪念游行的队伍中。在这里,个人的心理被同化为一种革命理念,形成了一种政治式的图解。
等到卢嘉川牺牲了,江华负起领导、教育林道静的责任,江华是卢嘉川的再生版。当江华向林道静求爱时,“刚刚有些淡漠的卢嘉川的影子,想不到今夜又闯入她的心头,而且很强烈。”她从心底里喊出:“这个坚强的、她久已敬仰的同志,就将要变成她的爱人吗?而她所深深爱着的、几年来时常萦绕梦怀的人,可又不是他呀……”但她用意识形态的标准接受了这位求爱者:“可是,她不再犹豫。真的,像江华这样的布尔什维克同志是值得她深深热爱的,她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早已深爱自己的人呢?”这是她所信仰的意识形态配置了爱情的取向,“这样的布尔什维克同志”才是林道静作出爱情抉择的主要动力。
政治理想的选择贯穿了私人生活空间,把私人生活领域变成公共的思想抉择的场所,林道静的“成长”在这种公共空间对私人空间的“配置”和“占领”中具有了现实合目的性。
林道静的第三次成长是到深泽县锻炼。这一部分是作者受到批评后,接受读者的意见进行修改的,目的是反映林道静“与工农相结合”。在这里,林道静的个人性格特征完全消失成为单纯的表现向工农兵学习的空壳,个人空间不复存在。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小说,《青春之歌》的个体私人空间完全消解在公共时间之中,个体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及发展道路也被单一化、大众化。对于《青春之歌》和“十七年”及其他文本的阅读,当然要置于历史语境下去考察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如果创作主体太多地受制于外界作用,个体时间被公共时间遮蔽时,那么文本所呈现的意义可能就会偏离作家创作的初衷,就会影响作品多面性与复杂性。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中学)
第二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读后感
冯力强
在我挑书时,最吸引我的书是《青春之歌》。有人问我为什么挑这本书,那是因为我想知道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的故事。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介绍了女主人公在列车上引起人们的注目,因为她带了一堆乐器,人们开始讨论起来。她叫林道静,来这里要在表哥家住一阵子,顺便找一份工作。结果找不到表哥,她陷入了孤独和痛苦之中。人在痛苦的时候是最易回忆往事的。
《青春之歌》是一部充满战斗激情的动人小说,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斗图景,描写了一批热血青年投身革命,为打碎黑暗的旧世界而与反动阶级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感人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林道静由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展示了她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反抗性格,而这正是“五四”以后,特别是三十年代大多数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共同道路。小说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唯一的指路人;一个人的青年时期应如何度过,如何使自己的青春发出灿烂的光辉,只有接受党的领导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阅读《青春之歌》,使我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一次洗礼,点燃了我的青春激情。在当代,我们年青一代虽无法像林道静那样去从事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但我们却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我们应为自己有一个和平的环境而感到庆幸,我们更应了解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是无数热血青年经过数十年的革命斗争换来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觉得,我们中职学子应该学习林道静的革命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为将来建设好祖国而勤奋学习,完成好历史赋予我们当代青年的重任。古语云:“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愿我们中职学子都能志存高远,立志修身,勤于学业,报效祖国。
第三篇:青春之歌
一、《青春之歌》
1、当你们身披撒满阳光的羽翼,置身于青春的驿站,以一腔彭湃的热血,用迎接太阳的双手,去推开那道光明与希望之门。于是所有寻找青春旅程的结束又成为一种新的开始。
2、青春之旅使你们有了太多的追求,找寻与体会青春岁月的光芒,成为心中一种誓言。也许你们还一无所有,也许青春之路还很满长,也许前进的道理上会充满坎坷与荆棘。但是属于青春的跋涉总是不会停歇。
二、《青春圆舞曲》
3、青春如长在春天里的一朵白色小花,青春如舞在夏天里的一只美丽蝴蝶,青春如别在秋天里的一枚叶脉书签,青春如埋在冬天里的一个纯洁心愿.4、暖洋洋的风掀动着柔柔的窗帘,金灿灿的阳光照射着嫩嫩的草叶.不一样的生活牵动不一样的心,不一样的心情造就不一样的青春.三、《写给青春》
5、青春是夜无法包围的诗
青春是花无法簇拥的舞
青春是行云流水的缠绕
青春是火山喷发的热情
6、但你们要记得
青春的流星
只有一次
划过生命的天际
四、《青春万岁》序诗 王蒙
7、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操场上的携手,教室外走廊上的叮咛
有细雨蒙蒙里的踏青,有初雪霏霏中的同行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8、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在生活中我快乐的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五、《热爱生命》汪国真
9、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六、10、艺术家说青春是含苞欲放的花,舞蹈家说青春是最美的旋律,诗人说青春是希望的萌芽,庄稼人说青春是春天的第一场雨露,饱含着希望,蕴藏着硕果;
伟人说,青春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而我却说:青春就是你们——我可爱的学生!
七、11、你们那青春洋溢的面庞,无不展示青春之美丽,你们那活跃敏捷的思维,无不昭示青春之绚烂,你们那饱满昂扬的精神,无不显示青春之活力,12、早晨开放的鲜花是青春,夜晚划过的流星是青春
操场上挥洒的汗水是青春,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是青春
而你们就是青春的主人。
八、《青春之歌》
13、希望的钟声敲响着黎明时空,那清晨的阳光照亮了新的征程,青春的主人,可爱的你们,请加快前进的步伐,去点亮挂在心头的那束理想之光。
九、14、亲爱的同学们,青春路上的你们,请珍惜过往的每一天,请把握经历的每一日,用挚爱的情怀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十、合:十九中因为你们而更加精彩,青春因为你们而更加辉煌!
最后,在距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祝愿:
北邙威威,长我光辉;洛水汤汤,志在四方。
桃李争艳,成我芬芳;书声琅琅,绘我华章。
高三学子,茁壮成长,大十九中,高考辉煌!
第四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本应如此
青春是一首美妙的歌,年轻时音符,生活是旋律,我们都是歌颂者,让我们用心唱好这首歌,让动听的歌声四处环绕。
步入花季,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美好,我不禁有些兴奋,我知道这只是前奏,婉转低吟。很快,我便渐渐饿的融入了这首曲子,只属于我的曲子。
我同好友并肩走在路上,路上空旷无比,一片寂静,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给与的恩赐,真的,她这几年生活并不顺利,我时不时觉得有一种懒散的漫不经心得曲乐绕在她身边,一种心痛刺入我心,我满怀期待地说:“最近好像不太高兴,忘了我们许下的诺言了吗?”青春那么美好希望都在这停留。是啊!每个人都舍不得,何必那么悲伤。
她想了想:“对呀!我本应相信。”
我从她的目光中读到坚定。“如果青春是一首歌,那么我们就要用心唱好它,让我们用我们的年轻去点燃生命的火焰,我又说。从那以后,她的心结打开了,他将沉重的包裹置于一边,开始享受青春,脸上又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
我也明白我们身边全是幸福,这好像又是一个人生的高潮,他所迸发出的力量,就好像是歌声中所蕴含的,既动听又有力量。
每一首歌都会有一个结尾,淡淡地,可歌声却永远回荡在人们心中。我会铭记着一去不返的青春。让自己每天都充满正能量。
前奏,高潮,尾声;平淡,激进,一首歌正是这样一个过程,前奏,高潮,尾声组成了青春完美之歌,这首歌就像一位摄魂者,他虽没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却已早早勾去了我的灵魂,让我深深为之动容。
梨花香,洒满地;歌声甜,沁人心。
陈荣强,九三班
第五篇:青春之歌
再见青春再见灿烂的忧伤,再见青春再见美丽的疼痛,再见青春永恒的故乡。忧伤是灿烂的,疼痛是美丽的,故乡是永恒的。满目疮痍的繁华,痛彻心扉的惆怅,这是个离别的季节,我又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简单粗暴的个性下面居然深藏着一个情圣般的种子,一边情况下是休眠状态,这几天被这季节的感伤激活了,让我这堂堂大汉哭了一把,就在昨晚,无月之夜,草坪之下。
无月之夜,草坪之下,一个男孩寂寞的喝着酒,眼前都是这三年片段的光景,历历在目,眼眶顿时红润了,一股酸意涌上心头,文学素养有限说不出的一种意境,很美并且很凄美美好的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剩下的只有今日的一声泣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大学的同胞们,一起逃过学,一起抽过烟的骚年们,你们这时都在哪里呢?这时会不会跟我的心情是一样的呢?别离?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可爱的同学们,祝福,我寄祝福在明月,送君直到立业时。
在一生之中,能有几个朋友,陪伴着你一直到成功?是啊,送君千里总有一别,再聚首,别是一种风味,大一的我是天真的,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够将一切都改变为自己想像的那个样子,过了一年不再天真,但是很浪漫,浪漫的看不惯一切都要说一两句,又过了一年也不再浪漫了,现在表示很麻木,这个词在这个社会应该算不上贬义词,我觉得我个人有时候总喜欢思考人生,目前算是有自己的一个体系了吧,还是一吐为快的好。
我觉得这个社会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批评任何人除了自己,一切的祸原都是由此而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简单越好,一个人做了好事都去赞美他OK,没有任何问题,但一个人做了坏事那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去批评他呢!他之所以会犯2,肯定有他自己的道理,至少我是觉得没有任何理由去批评,去谩骂他。再举个例子,当今社会不是都很不爽那些二世祖吗,我觉得吧没必要,多半不爽的人都是嫉妒羡慕恨,这个心态是正常,但是无尽的指责二世祖们就过分了,没有这个权利,当今我们的媒体朋友们权利太过强大,各种挖,各种挑,那些大牌们,那些巨富们其实也是很依赖媒体的,嘴里天天骂狗仔队,其实是离不开。离开了媒体,离开了狗仔的大牌们真心什么都不是,不过这里让我最不安的是我们可爱的中国子民们,那些愤青们,为什么对一个个的媒体爆料各种不加思索的,不加怀疑的,不加理解的,喷,吐槽,口水...因为口水不要钱,又不犯法的是吧,可能都是那个叫方舟子的那位大神引起的吧,方大神的做法打个通俗的比方就是,在路上我看到一个有点猥琐像的人,我直接上去按住他,逼问他 “说,是不是某个强奸犯?如果不是请出示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等一切有效证件”这。有道理吗?他有这个权利吗?我可爱的中国愤青们,一切有效信息都需要经过我们睿智的大脑洗礼之后才能跟别人交流的,信息横流的社会更是需要我们明辨真假,这个我们无力改变(说假话这成本真心低,风险真心小)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每个人管住自己的一张嘴还是需要很强大的功力,最简单的最粗暴的办法就是少说...我一直再想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为什么要用一种不变的社会制度,来管理日益进步的越来越睿智的人民呢?把人民当250?还是掩耳盗铃?可是你说制度吧是需要权威性的,要是一直变过来变过去,那不就更个P一样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第二个公平公正与生活水平的进步,觉得的公平公正,绝对会拖劳动积极性,它不符合多劳多得的社会公理,那些机敏的人肯定不干,那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慢,比如诸葛治蜀,依法治国,军政府制度,一碗水端平,自上而下的依法而治,人民对于高层可是没怨言,诸葛亮自己也是很勤劳节俭,但是人民可是太领情的,人民可不管你每顿是几菜几汤,人民跟关心自己是不是每天都有饭吃,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共产社会生活吗?这种生活果真就好吗?反观当代的功利社会是有才者致富,而好安逸者落后,这些安逸人员上嘴不上手,看到别人发家致富眼红了,充血了,不满了,受不了了,要求公平公正,可能吗?那些先行者是冒着帆船的危险,冒着身陷囹圄的危险摘到了果实,这个时候后面的人,树下面的人说“喂,把果子平分了!!”这是公平吗?说跟别人的起跑线不一,那个是自己上辈,上上辈的问题,而不是社会问题,把不公平的社会改变为公平的这本生就是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依旧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一个就是结婚问题,为什么要结婚呢?生理需求,大可以找个嘿咻的异性嘛,为了繁衍后代,这是个好借口,但是付出的代价有点大,结婚是让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合为一个新结构体,并且那个心那个劲是不是使在一起还是个问号!爱情?是什么东西,跟玉皇大帝啊孙大圣那种差不多,千年的借口,无非是男人忽悠女子的一个符号,这个词一出基本就离上床不远了,也是女人榜上豪爷的一个秀词,这词一出基本就离灰姑娘的故事不远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至少到现在我没有搞清楚结婚的意义何在,或许就是盲从的习惯性模式思维。
这些话,明显只能让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看,让第二个人看到了,必然会觉得我是个神经病,就当我是个狂人吧,不过我觉得吧好容易来世间走一趟,不能糊里糊涂的混过去啊,还是明白点好,不懂那都是装的,除非自己智商有问题,或者身份特殊,不然就没有任何的疑问。责任,已经来临,我尤其能幸免,既然不能幸免那又为何不爽快的接受呢?
感情太丰富,继续续之。
历朝历代兴旺交替,凭的又是什么呢?这些我敢断定在书里面是找不到的,有经验的人也是不会说给你听的,只能自己悟了,有西周开始的邦国封建到秦汉的贵族封建,以及魏晋南北朝的世族封建,最后到隋唐的庶族封建也就是最基层的地主阶级,之后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前都是新地主阶级不断的推翻旧的地主阶级,并且不断的加强皇权集权主义,在这一段时间,自由民主的思想渐渐启蒙,辛亥革命之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这又是中国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最大的思想战役胜利,为中国开创了新纪元,最后到新中国成立。
这里我自己处于好奇对天下大势的分析,西周之时各诸侯都是比较仁义,或者说是仗义,当时的人民可以说是比较好愚弄的,统治者也不必给他们诸多的限制,所以后代封建统治向往的理想统治境界就在于此,但是随着新一代贵族的诞生,在有限的资源内,欲望必然得不到满足,那就会争,春秋战国衍生,一代商君看到了社会的问题他主张以中下层贵族为依靠给予其足够的政治地位,让他们为自己统治,从而秦汉时代来临,不过始皇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地方没有满足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到了高祖时期有所增益,知道开始用封建思想去控制民众,思想是很重的一种统治手段,你要知道大凡统治长久朝代都要有一套像样的思想体系,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代新生的势力壮大起来了。世族地主阶级,这个很特殊的势力,贵族,庶族都能沾上边,他们到了汉末已经是一股极为壮大的势力了,三国时期就是世族阶级抗争的衍生,最后司马家众望所归继承大统,世族也有他的毛病(垄断仕途,势力独大,这个是统治者和基层大众不愿见到的),面对着庶族阶级的日益壮大,新一轮的斗争开始了,随着隋唐时代的到来,武则天册为后,世族阶级也就是门阀阶级的统治告一段落,庶族开始崭露头角,这时的统治者又拿来了一套当时看来近似完美的思想体系,就是科举恩科,你们庶族不是要改变命运吗?可以给你机会,来考试,达到要求就升官入贵,这在之前看来就是一项伟大的进步,对于统治者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他也怕那些门阀独大,最后取而代之啊,这些个庶族上台了,能很好的牵制那些名门望族的,民众也很高兴,他们看到了出路,看得到希望,考上了就有希望啊!自唐到清这一段历史正验证了这一套思想体系在当时的先进性,随后的五代十国是新庶族阶级与旧的地主阶级的不断争斗与改朝换代,宋元明清各有各自的统治方针,但大体上都是为了皇权的集权,为了保护当下的利益,做的最绝的要数宋太祖,为了集权甚至不惜损失国力,文员镇边,武将在朝,可悲。明太祖也是这个问题,公然成立特务组织,而且任其壮大,皇权的代言人,恐怖一时。这些就是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大势,在其历代的开国帝王中,有几个是很特殊的。
回过头来看天下大势其实每个朝代都是自身的问题,我相信统治者也看得出来,但是改革谈何容易,这改必然会触动上层人士的利益,那是必须要用血和战争解决的矛盾,在两股势力都不肯放弃的时候只有战争才能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