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记录

时间:2019-05-13 07:2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磨课记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磨课记录》。

第一篇:磨课记录

人教版Book 4 Unit 3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磨课过

一、磨课背景

此次磨课的方向是人教版Book 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的阅读课教学研讨,这节课我在三个不同的班级上,每次上完课后,我都及时反思修改,和同事导师沟通交流,以求每一次都能有所进步。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新教材有一定的了解与适应,但自主学习习惯未养成,对教师依赖性较强。对事物有好奇心,思维活跃,但思考不深入,逻辑性不强。大多数高中生,生活阅历少,心理承受力弱,缺乏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学习引导学生,给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让他们独立或合作完成。另外,还需特别注重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通过任务型课堂活动和学习,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感受英语幽默”。幽默作为一种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变现形式,是生活中有益的要素,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令他们更容易在欢笑中获得知识。本课时为阅读理解,所选文 1

章以“非语言幽默”为题,介绍了英国著名的电影演员、喜剧大师卓别林以及他在无声电影时代的精湛表演,特别是在著名影片《淘金记》中,他运用滑稽、夸张的 动作表情,让观众在捧腹之余,体会在琐屑、卑微之中所隐藏的深刻本质。

四、磨课过程实录

(一)第一次磨课

根据教案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理解篇章结构,归纳段落大意;通过对卓别林所表演的角色和风格的分析,教学生学会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人生态度。Step 1 新课导入,引出本课话题。

T: Before class, I’d like to show you some cartoon pictures.Would you like to see them? Ss: Yeah!T: Yes, you should have a guess who they are.笔者播放了一些著名喜剧演员和笑星的漫画,学生们情绪很高涨,纷纷给出回应。

T: You must be very familiar with them, right? 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 为防止部分学生理解困难,笔者特意解释了这句话的中文意思。Ss: They make us laugh...T: If someone often makes others laugh, we call he is humorous or he has a sense of humor,right? We call him or her

a humorist.Yes or no? Ss: Yes!T:But how many kinds of humor do you know? Ss:...由于之前没有预习,因此学生一片沉默。笔者这时有些慌张,但很快镇定下来,让他们把书翻到17页,看幽默的种类。T: Then can you tell me the types of humor? 学生依旧没什么响应,这时笔者只能帮他们简要的梳理,以防止冷场。

T: Usually we use words to make people laugh.This kind of humor is called what? Ss:...T: Do you know verbal humor? 面对学生的沉默,笔者立即在黑板上写下verbal humor。学生随即给出了汉语解释。

T: But sometimes we only use body language and facial expressions to make people laugh.This kind of humor is called...verbal humor or nonverbal humor? Ss: Nonverbal humor.T: We know Chinese humorists give us Chinese humor while English humorists bring us English humor.Here is a representative of English nonverbal humor.Now let’s have a

look.这一环节简洁明了,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中心人物——卓别林。T: Who is he? Ss: Charlie Chaplin.T: Have you ever seen his performance or films? Ok, let’s appreciate a short video from Chaplin.播放视频,学生饶有兴致的观看。

T: Is it interesting? Are you laughing? Do you think Charlie Chaplin is really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 Ss: Yes!笔者故意引出本课的标题,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题目。T: 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master”? Then what its Chinese meaning? 学生纷纷给出回应。

T: What do you think the passage will be about? Something or someone? Ss:...笔者让学生在读前思考下文章的文体,让他们推测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便培养他们预测中心内容的能力。Step 2 快速阅读,把握全文框架

T: 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18.Please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try to find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a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Got it? Ss: Yes!T: First 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please listen carefully.笔者播放课文录音。

T: Ok, now please skim for the general idea.Do you know skimming? Yes,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st and last paragraph,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and the pictures.Ok,just two minutes, let’s go!笔者在学生快速阅读之前交代了略读的含义,以使他们更好的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果。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让学生分别完成两项任务。

Task 1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Choose the best answer.)学生集体给出答案。

Task 2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heading from A-F for each paragraph.There is one extra heading you do not need.分别找学生回答每段的大意。Step 3 仔细阅读,了解文章重要信息

T: Now please read each paragraph carefully and do the following tasks.笔者在每一段都设计了一个问题,多数以选择题为主。容易的让

学生集体给出答案,稍有难度的让学生站起来回答。Step 4 复述故事,了解文章主要脉络

T: Now you must have a general idea about this passage.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 Something or someone? Ss: Someone.T: Who? Ss: Charlie Chaplin.T: It is written according to what? Time or place? Ss: Time.T: Good!Now please line out the important time and event throughout Chaplin’s whole life.Got it?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笔者让学生按时间顺序勾画出卓别林一生的重要事件。之后找学生回答,并予以补充,将这些重要信息都简要的呈现在黑板上。笔者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框架一目了然。

T: Now can you retell the story according to the time and event? 找学生根据这些关键信息复述文章,并给予提示。Step 5小组讨论

Discussio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arlie Chaplin? 由于时间关系,当笔者注意到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时,随机应变,将讨论布置成家庭作业。

T: You can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 and write a composition of Chaplin within at least 100 words.Step 6简要总结

T:By learning something about Charlie Chaplin and his humor.I hope all of you can happy every day.I hope when you meet difficulties, when you feel unhappy, when you are hopeless, you may read a joke or talk about humorous things.Can you do it? Ss: Yes!笔者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培养学会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人生态度。

以上为第一次磨课内容,基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第二次磨课

第一次试上完课后,出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所备的课内容多,基于学生未掌握本单元的词汇且没有预习这一情况,他们接受和反应的速度较慢,导致40分钟内上不完,留下了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和输出部分,即writing任务没有呈现出来。所以,在课后的集体探讨中,首先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由此我对整个教学过程重新梳理了一遍。1.简化和增删教学步骤

在仔细阅读这个环节,第一次的设计内容较多,有时一段当中会出现两个任务,工作量较大。因此在第二次上课前,我有意识的删去了两项任务,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次设计的问题依旧围绕着每一段

展开,但是形式不再是以单选出现。如在第三段,我只设计了描述卓别林小流浪汉外貌这一任务,让学生有重点的阅读第三段中描述性的语句;在第四段,我让学生先阅读卓别林在《淘金记》中吃面条的片段,然后再让他们观看视频,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印象。2.分配的任务指令性更明确

第一节课,我在Fast reading这一环节,指令不明确。交代给学生的任务是快速阅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让他们听录音,之后再让他们略读,意义很不清晰。因此在第二节课上,我明确了任务:Listening。让学生听完录音后立刻看题,给出文章的主旨大意。在复述课文这一环节上,我的指令也较为含糊。由于我的目的是帮学生梳理文章的框架和线索,而不仅仅是复述课文,并且复述课文的难度很大,在第一节课上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第二节课上,我将Retell the story改换成了Consolidation,只要求学生找出卓别林一生的重要时间段及事件即可。事实证明,这一环节操作起来要顺利的多。3.简化了部分问题

在找出每段中心大意这一设计环节上,我放弃了之前的题目,而采用较为清楚简洁的连线题。从幻灯片放映的效果来看,第二次呈现的问题更加清楚明了,便于学生阅读和回答。4.完成了整个教学任务

在第二节课上,我顺利实行了讨论这一环节,并派学生代表回答自己的见解。由于女生组没有时间发言,我并没有选择拖堂,而是随机应变的对学生说:“We will appreciate the ladies views next

class.”并且最后呈现了本节课的家庭作业,流程比较完整。

(三)第三次磨课

第二次试课完整地处理了所有教学内容,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1.放缓上课的节奏

第二节课,笔者上课的节奏依然比较快,可能是担心在40分钟的时间能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由于学生对于新的单元比较陌生,基础也一般,因此听课时比较吃力。鉴于前两节课的不足,我在第三节课上,放慢了节奏。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再那么着急,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去思考、看题,等他们反应过来再找学生回答。比如,在做段落连线题时,我先放出原题,然后给学生留时间看题,再找单个学生回答,这时取得的效果较为明显。2.学会尊敬学生的发言

第二节课上,当学生发言时,我发现板书有些小错误,便打断了学生的发言,去台上修改了板书,这一举动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第三节课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不论发现什么问题都坚持让学生说下去,并给予他们鼓励。3.侯答时间延长

第二节课上,我比较着急上课的进程,因此当学生反应较慢时,我会替他回答或立即找其他同学。这样一来,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比较怯于开口,也有些受挫。因此,第三节课上,我学着去引导发言的同学,争取让对方自己说出答案,且对学生的回答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这样一来,爱举手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

4.简化指令性语言

前两节课,我的命令性语言比较复杂冗长,不易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如在Fast reading这一环节,我之前的指令是:“Please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a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在第三节课上,我简化了自己的语言:“Try to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the key word is main idea.”这样一来,学生便抓住了关键词,执行起命令来也更加明确了。

五、思考与启示

经过三轮研讨磨课,才有了我最终的课堂教学呈现。磨课不仅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不断完善,也是教师自我提升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断更新和修改教学内容,以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取得质的飞跃。

“教育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有利于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因此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反复磨课,从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反思,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蜕变。

第二篇:磨课

磨课

一、什么是磨课?

磨课,就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二、磨课的意义

记得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是的,“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使教师对新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同时,磨课还能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时由理论走向实践、走向成功和进步的绿色通道。它也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更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不断精益求精、完善自我的镜子。

三、磨课的形式

磨课的形式一般有“多人一课”式磨课活动和“一人多课”式磨课活动,本期我校开展的磨课活动为“一人多课”式磨课。

四、磨课的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磨课内容和执教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备课不是一人的行为,而是全组的齐心行动,共同备课,确定一位重点备课和执教教师,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同时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集体研讨,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的体现、教学过程的设想、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反复思量,看哪些地方是可以配合教学过程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力求做到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要切实为教学内容服务。执教老师按照说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形成磨课第一稿。

第二阶段:上课、听课、评课。

1、上课。教师按照备好的教案进行第一次上课。

2、听课。我们要求教师在进行听课时要有目的,几位教师听课分别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意关注,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并从下面几点考察。

(1)教师方面 教师语言。。。是否准确清楚、精当简练;是否生动形象具有有启发性。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否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目的性是否明确;学生是否有话可说。

教师教学智慧。。。是否使消极变积极,是否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评价。。。是否贴切、自然,是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2)学生方面 参与。。。气氛是否热烈,受益面是否广,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发言。。。思维是否活跃,是否注重倾听,是否围绕文章主题,语言是否流畅清晰。朗读。。。是否声情并茂,是否正确流利。理解。。。是否深刻。合作。。。是否会分工、合作、探究。(3)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层次是否清晰,是否有独创性,课堂中的实际效果如何。环节衔接。。。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是否符合规律。问题设计。。。启发是否得当,是否简洁明了,是否有回答的空间。教学策略。。。是否多样,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否恰当。板书设计。。。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言简意赅;是否富有艺术性或条理性。作业布置。。。是否创新,是否合理有梯度,是否扎实有效

3、评课。评课是磨课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艰苦的反复修正的一个过程。在评课时,大家坐到一起,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大家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堂课,我们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自身的素质,哪些看法可能更适应将要施教的学生,这就有了比较的可能、选择的余地。从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正是有了这样的对比,不仅让执教的老师看到了自己教法、学法、课堂生成方面的不足之处,也让听课的教师感触颇多,更加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这些方面,对大家的课堂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关注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参与度,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学习,关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关注学生发言的精彩度。每一次磨课之后,大家都会滔滔不绝的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教学方案。

第三阶段:教学反思。

我思、我感、我悟!这是我们每个成员的深切感受。光是单纯的上研讨课或单纯的与教学同伴进行分析,没有每位教师发自内心的体会和感想,再多的“磨课”也是达不到提高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执教教师不仅在课后进行体会,还把上课过程中的“优”与“缺”进行言语组织,认真写好每一节课后反思,其他教师也在内化的同时,把自己的反思发表在小学基础教育网站上,成为很好的文献资料,为大家的教学活动积累珍贵的资料。大家共同来反思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鞭策自己在教学时注意自己的各个方面,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四阶段:结合大家的意见,再次精心修改教案,完善教学思路,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反复磨课。

五、成功与收获

一次磨砺,一次进步。经过多次的磨课实践,在一次次激烈的讨论中,在一次次的课堂教学中,执教的老师以及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收获着,也一起进步着。

首先,磨课能指导我们的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教师在与同组老师讨论教材时,大家不同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判若云泥的教学效果,一定会使教师们深切感受到研习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其次,磨课能指导教师精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磨课是老师原生态教学,从教学中更能使教师感受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更能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不用扬鞭自奋蹄。

第三,磨课能指导教师学会精益求精。使执教者对于磨课过程中其他教师所提出的中肯的教材分析、精彩的教法设计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使磨课更加完美一些。

第四、研讨活动中,整个教研组的老师们被捆到了一起,每一轮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学术气氛异常活跃。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悟性。整个教研组都被带动起来了,为建设和谐教研组、提升教研组的研究功能搭建了平台。

磨课需要教师间协作互助,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组内教师要协作共同完成多轮的备课、说课、上课和评议活动。所以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出的务实、民主、自由与和谐的教研氛围在教研组成员之间会形成一种新的精神气象,它慢慢渗透在教师的潜意识深处,显露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之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的教研行为和价值取向,使教师获得心领神会的氛围感染和心理鼓舞。通过磨课我们最大的收获是使与同事合作成为我们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职业习惯,同时随堂课的自发磨课活动也已成为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

六、磨课要注意的地方 我们所需要的“磨课”,它的价值在于学校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我们所需要的“磨课”,它的成果应该是任教者个人创新和参与者碰撞成果的整合;我们所需要的“磨课”,应该尽量使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诊断技术和信息平台。要使“磨课”成为有源之水,必须着力于建设一个丰富的信息平台。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而精心备课,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思维个体,因她本身的独特性而具有自身性格、能力、好恶等情感的不同。因此,我们在磨课中应该注意因教师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是教育的悲哀。教育因个性而精彩。只有充分展现不同教师的个性,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精品课,才能形成绚丽多姿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流派。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到:磨课只是一种形式,如果不注重每个教师素质的提升,再磨也只能是磨人误教育。“磨课”需要的是一种“自我敞亮”,“道不同,争相为谋”是“磨课”倡导的基本原则,那种搞“一言堂”、“绝对权威”的假“磨课”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在这种“百家争鸣”和“知无不言”的研讨氛围中,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以最放松的心理、最自然的心态来袒露自己最真实的思想。也只有人人都充分参与了,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相互交流与对话,“磨课”活动才能让执教老师从根本上理解每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使教学的优化得到保证。

七、结束语

确实,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周都要上七八节、十几节甚至更多的课,每节课都精雕细刻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在一个学期中、在二三年内、或者更长的时间里,甚至在一生中,能切切实实地磨好一节课,对于教学乃至对于人生,都是十分必要的。

磨课是一件痛苦的事,反反复复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自己的思想却在大家的辩驳中慢慢流失,到最后面目全非,甚至体无完肤的时候,才会破茧而出,这时,当你回头望时,你会发现原来的一切都被抛在了身后,自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便是磨课的魅力

我们知道,随堂课养人,磨课炼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打磨与反思之中,它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如此“磨”下去,必将“磨”出一堂又一堂好课。山高水远,几多岁月曾虚度;来日方长,应将信念自砥磨。好课就是这样磨出来的,人生也是这样磨出来的。

第三篇:磨课

七、研究问题解决的情况

针对“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如何更有效的运用”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维度去进行观察,一个是学生活动,一个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有效性的数量、无效性的数量,老师捕捉到的有效资源的运用情况、对无效资源的处理情况。通过观察,我们认为学生的七个活动都是有效的,小调查、为什么会是100%的结果?情景剧场、逃离现场是吃亏还是赚便宜、小寒应聘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遇到下列情况该怎么办、诚信宣言等,这几个学生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也贴近社会,真实有效。

老师对课堂上有效资源的利用占80%,还有个别的没有利用好。如:在比如一开始的小调查:选择承担责任的同学达到了100%,这明显是一个不合实情的比例,也就是说,有的同学说谎了,不诚信了,这时老师就可以反问,“这个数字真实吗?为什么说谎?这说明什么?”最后得出结论:在有些情况下,人们出于种种顾虑,很容易出现不诚信的言行,做到诚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面对这个100%出乎老师意料的无效资源,老师则一语带过,没有通过追问,将无效变为有效,属于利用不当。从一开始就出现的紧张气氛,影响到了课堂教学。老师应该感觉到了,但没有采取措施加以改变,属于对无效资源的无力改变,因为老师也紧张,没有完全放开。究其原因,在老师。情景剧的表演《小寒逃离现场后》,学生表演时明显紧张,导致第一遍出错。这是无效资源,老师可以号召大家给他们热烈的掌声以缓和活跃气氛,但老师漠视了。情景剧后老师的评价,“这几位同学表演的惟妙惟肖”,此话有些不诚实,在场的人都看出来了,表演的还行但达不到惟妙惟肖。老师的评价过了,老师说了违心话,违背诚信,属于处理不当。诚实的积极评价可以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表演,紧张难免,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准备和更多的机会锻炼,相信他们一定更精彩!”

针对“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上,我们从小组的设计有效、分组合理、分工明确、指导有效、评价到位这几个维度评价小组合作的广度、深度、有效性。从观课的结果看,这几个方面实现的基本上不错。当然,也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如个别组员并没有全身心地参与,每个人的意见并没有充分被吸纳,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则只顾自己讲;在小组汇报环节,通常都是少数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作为代表,汇报合作解决问题的结果。教师也往往更关注解决问题的结果,而合作学习展开的具体过程则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

八、学生学习效果的佐证材料

本课中授课老师从学生的“走近诚信”、“感悟诚信”、“践行诚信”、“诚信宣誓”四个环节进行课堂活动。我们分为两个观课小组观课,一个着重“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如何更有效利用”,以朱德生为组长,一个着重“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以刘庆溪为组长。1.课堂中生成资源如何有效利用

魏耀蕃、朱德生、周烨、郝俊峰、张学坤、刘持君、郭宝向、李民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焦老师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前以“小调查”的形式作为本课的教学起点,调查的内容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促进了有效资源的生成。她在“感悟诚信”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计了由学生参与的小品表演活动,促进了有效资源的生成。在“合理想象”和“生活剧场”环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生成了许多有效资源。这是我们所有观课老师都需要学习的。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预设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生成是现时的生发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多元的新型教学形式。“诚信宣誓”环节设计比较好,体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背景音乐声中集体宣誓,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凸显了思想品德课德育的学科特点。2.小组合作有效性

刘庆溪、王会芳、谢兰杰、陈威刚、祝玉芹、崔潇月、郭花

焦老师设计的合作探究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深度有梯度,效果好;分组是四个人小组,合作有效;每个成员分工明确,都有展示的机会;老师的指导也很及时,并且鼓励性评价到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参与的广、参与的深,有效的解决了问题。

九、本课例研究对校本研修的启发和建议

1.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首先立足教学现实,围绕今年的研修主题,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研讨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锁定本次课例的研究问题。

2.一以贯之追踪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问题后,研修组老师在计划研讨、备课研讨、观课研讨等问题研讨区一以贯之追踪问题,全方位呈现问题解决的过程。

磨课——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新手段

——浅谈2013年山东省初中思品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关于磨课的认识

郓城县黄堆集乡初级中学 谢兰杰 题记: “我们所讲的磨课,其目的,绝不是让每个研修组去打造一节优质课,而是要发现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而用研修组的团队力量,用远程研修的协同智慧、专家智慧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这里,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

-----------张志勇

2013年11月20日至28日,我有幸以山东省初中思品骨干教师的身份去聊城大学政治和公共管理学学院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研修第一次集中培训。此次研修的目标和任务是:围绕贯彻新课标这个中心,通过学习和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增强骨干教师面向学生学习设计,实施和研究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骨干教师指导2014年初中教师全员研修的能力,促进新课标的全面贯彻和基于网络的协同研修常态化。

短短的几天培训,让我感触良多,收获颇丰。进一步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研究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或协同发现自身出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省项目办专家蒋敦杰教授所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节课因问题而真实,因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因问题而具有上升空间。问题已然存在,课程研究不回避问题,而要将问题揭示出来。问题是一个要解决的困惑,一个要克服的障碍,是需要跨跃的,横亘在当前情景抵达期待结果之间的一个鸿沟。这个困惑、障碍和鸿沟是任务承担者自身的,不是他人的,是面临挑战性任务而没有现成办法完成时产生的。对于教师来说,是贯彻课标教学新要求没有现成办法实现时产生的。问题要指向任务,与任务共存;要指向承担任务的人,与人适配。”

因此,我认为此次研修的最大亮点就是为我们广大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开启了一扇方法之门。

基于此次研修的目标和任务,依托省项目办提供的研修平台,我们以研修组为单位,每个研修组承担了一个真实教学场景的课例研究。运用混合式课例研究中的基本式进行了磨课。所谓磨课,就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课。磨课与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极大,一位教师,要想从普通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从卓越走向教育家,必须要经历无数次的磨课。

磨课的基本流程是:

1、选定磨课课题——开展备课分析;

2、编制教学方案——在备课组说课;

3、集体讨论修改——专家指导,同行对比研讨;

4、二次修改方案——组织同伴观课、议课;

5、三改教学方案——二次执教,课堂实录回放,同伴议课、评课、实践反思、必要研究;

6、四改教学方案——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形成终结教案——撰写磨课体会——磨课教案结集共享。

混合式课例研究基本式的课例打磨主要突出了“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也就是先由个人进行“基于个人经验的第一次备课”,然后进行“基于群体经验和必要研究的备课”,实现第一次飞跃,最后进行“基于实践反思和必要研究的备课”,实现第二次飞跃。

有效磨课必须遵守以下以下基本要求:

一、磨课活动要以十人左右同组为宜。这样,易于发现不同问题,提出不同观点。因为,教师只有在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中才能对各种观点作进一步的比较与鉴别,才能获得对问题更为本质、全面的认识,才能实现共同提高。

二、遵循磨课程序,实实在在地按顺序推进。平时磨课活动中,参与磨课的教师有的不进行备课分析,而是直接编制教案,对编制教案的基础是什么?课标、教材还是学生?教师们的回答是经验。缺乏课标和学情基础的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相情愿,这种固守经验、本末倒置的做法违背了磨课的本意——教师在生成好课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实现专业成长。

三、反复但不重复。反复是不断地推敲,是质量的螺旋上升,而非简单机械地重复。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磨课正是这种创造性呈现的过程。磨课可以使我们在推敲中产生新方法、新理念,促使教学更加完美,这才是反复的价值。

四、经常化和制度化。要坚持每课必磨,周有小结,月有精品课。习以为常,我们的教学工作才更具艺术气息,我们的专业水平才能迅速提高。

五、将学生前测情况的分析作为确定教学流程的重要依据。在课例打磨过程中,建议做学生前测,了解学生的基础。通过考查,我们发现,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及时弥补缺漏;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知识类型,调整学习任务;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调整学习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设立使能目标。

六、观课不用太专业,抓住一点分析透彻就行。换句话说,教学研究要向专题化、深入化转变。我们以前的听课大多都是每个人全盘听,听完之后泛泛而谈,很多时候评课一般都是:教学设计合理、教师语言精炼、基本功扎实等等,一个人评完课之后,后面的人就不用再评了,因为再评都差不多重复了。教学研究也大多是泛泛的研究,而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观课则不是这样,观课时,每个观课教师都承担着某个维度(教师维度或学生维度)的某个观察点进行深入观察,并在观课量表上记录观课结果,然后整合所有观课教师的观课结果,形成有效的观课数据,依据数据作出对本节课的评价,进而研究授课教师这节课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只有这样,老师才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非常注意这个问题,更加注重锤炼自己。如果我们对每位老师都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那么对于整个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关于磨课,国家专家鲁子问曾说:“磨课的终极目的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磨一部分课,磨出一种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原则,磨出我们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磨去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找到解决低效、无效、负效的教学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也正是磨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吧。

基于以上认识,建议广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当以一个教学研究者的身份来研究我们的课堂教学,研究自己,研究学生,研究问题本身,做一个研究型教师。正如蒋敦杰教授所说的那样:“真实教学场景的研究 是老师基于现实起点的常态课研究,是老师自己想做能做的研究,是促进老师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和自我超越的研究。唯有真实教学场景的研究,才能有真正的教师自己研究和研究自己。”

磨课计划表最后修改:2013-12-25 15:32 魏耀蕃(指导教师)2013-12-26 08:44 很好。有见地

朱德生(指导教师)2013-11-23 10:40 我们2013年初中思想品德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4组在专家指导和组员努力下,21号制定和通过了磨课计划。我们借助课例初二上册第六课《与诚信结伴同行》研究追踪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有效资源;二是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有效资源关系到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智慧和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和教学时间局限性等。一个教师的不具有广博的知识涵养,就难以回答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就可能有意回避问题。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心中只有自己的预设资源,上课搞一言堂,就会漠视或藐视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置之不顾,按部就班授课。教师如果教学机智不够,教学艺术不高,对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不能及时捕捉,合理利用,课堂就会缺乏活力、缺少激情,缺少高潮。如果教师能对教学中生成的一些新的教学信息(例如学生突然提出的一些问题、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进行合理利用,使之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所用,就会使课堂更加灿烂,愈显生机。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正在被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受传统学习方式的长期影响,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对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索不够,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责任承担的意识,没有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合作只是一种形式,缺少深度,是一种假合作;教师置身于合作之外,只有小组合作,缺少组租合作、师生合作;合作的结果不能合理评价,有效利用,教师只是为活动而设计合作,忽视了对结果的有效利用;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方法掌握比较生疏,教师缺少合作技巧的指导等。我们将会通过磨课、观课、评价等方式研究这些问题,力求解决一些问题。我相信,在领导、专家的指导下,在大家的精诚团结下,我们一定能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谢谢!

课例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项目《与诚信结伴同行》——山东人民出版社 所属类别

思想品德初二 研究目标

通过对研究问题的归因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目标任务:1.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更有效的运用。一堂课的优劣,设计很重要,它体现着老师对学情、教情的理解和把握;生成同样重要,决定着课堂的宽度和厚度,往往更多的亮点就出在生成上。但是,在课堂上,老师往往忽视了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没有及时捕捉、合理利用。生成的资源自生自灭了,就象点了一个哑炮,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老师忽视生成资源的原因一是课堂经验不足,没有这种资源意识、追问意识和生成意识;另一方面就是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面略显狭窄,不能有效的应对课堂中出现的资源;或者是老师的理念问题。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引导老师加强自身素养,提高生成意识,能自觉追问,从而提高课堂的内涵。同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能力。2.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一大重点。现在全国各地小组合作风起云涌、如火如荼,但是小作合作的实效性却不尽人意,假合作、现象比比皆是,成了困扰老师们的一大问题。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就是引导老师能意识到并能有效的引导小组的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甚至是领导能力。研究问题

本组的研究问题确定为:

1、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如何更有效的运用?

2、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这是老师在课堂上普遍遇到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能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说明事项

1.研究问题的形成过程:本组在讨论教学问题归因采取了每位老师写两个本人认为是制约课堂效率的两大问题,汇总结果发现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问题上: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如何更有效的运用?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如果我们

2、研究问题的追踪过程:在备课研讨中,围绕探讨解决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修改教学设计;在观课研讨中,围绕研究问题确定观察维度及相应的观察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进行课堂观察,检视问题的解决情况;在课后研讨中,分析观课数据,得出观课结论,在课后评议和实践反思基础上,群组教师对学习支架的认识、设计和利用上获得共同提高。并完成第三次教学设计,形成更高效的解决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流程分工 时间安排

群组成环节 上课老状态 磨课任务

制定计划

11/21-11/23 √师

焦爱玲 参与计划制定员分工 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

提供相关资源√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焦爱玲√郭宝

在“计划:问题研讨” 区开展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协同讨论 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王会芳√周烨√郭

归因花√

刘庆溪√李民√郝

备课1 11/22-11/23 √备课研讨

11/23-11/24 √焦爱玲 基于个人经验备课 发布教案

焦爱玲 参加备课研讨会议,发布备课研讨记录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焦爱玲√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

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

网上修改教案

对教案跟进评论

√张学坤√ 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

在“备课:问题研讨” 区开展问题解决策略和活动设计的协同研讨 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

李民

√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

备课2 11/23-11/24 √观课准备

11/23-11/25 √焦爱玲 基于同伴互助的备课 发布教案

焦爱玲 参加观课准备会,提交观课准备会记录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焦爱玲√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

参与制定观课量表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王会芳√周烨√郭

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

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

在“观课:问题研讨”区开展对指向研究问题的观课维度、工

具和方法的协同讨论

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上课-观课

11/24-11/25 √上课 发布课堂实录

焦爱玲

分工观课 分析观课记录,发布观课报告杰√陈威刚√张学坤√焦爱玲√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

观看、阅读上课实录并进行评论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

课后评议 11/25-11/26 √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王会芳√周焦爱玲 依据观课报告对研究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评议,提交评议会记录

郭花√刘庆

溪√李民√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

在“课后:问题研讨” 区开展依据观课记录分析解决问题的效

果、总结反思和对教案修改的协同讨论

√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备课3 11/29-12/12 √基于实践反思的备课 发布教案

焦爱玲

对教案跟进评论

刚√张学坤√ 焦爱玲√ 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 总结自评

12/13-12/15 √焦爱玲 参与总结反思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郝俊峰√焦爱玲√

撰写并发布总结反思文章

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王会芳√周烨√郭花√刘庆溪√李民

群组互评

12/13-12/15-

填写自评表焦爱玲 群组互评

√郝俊峰√焦爱玲√郭宝向√祝玉芹√崔潇月√刘持君√谢兰杰√陈威刚√张学坤√王会芳√王会芳

教材原文

学科:思品

学段:初中

教材原文:山东人民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第六课:合奏好生活的乐章——《与诚信结伴同行》周烨 郭花 刘庆溪 李民 郝俊峰 焦爱玲 郭宝向 祝玉芹 崔潇月 刘持君 谢兰杰 陈威刚 张学坤

第四篇:磨课

磨课总结

“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综合体现,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参加磨课的每位老师都能认真积极地思考教学设计的缺失,向执教老师提出自己的教学修改建议。执教老师根据反馈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修改;然后进行第一次试教,所有参与听课的教师都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并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意关注。执教教师上完课,大家坐到一起,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在讨论交流中大家的见解相互摩擦,思想相互碰撞,一方面挖掘课堂的亮点,另一方面亮出听课教师的观点和招数,促使上课的老师开拓思路,提升教学水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深刻地体会到团队的无穷力量魅力。我深刻地认识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也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我深刻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我们教师一次次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与新课标对话的过程;是反复与同事交流的过程。就在这一次次的“磨”中,我们语文老师渐渐成长了。

第五篇:磨课

在磨课中成长

好事多磨,指的是一件好事情,在进行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的挫折和失败,但到最后成功了,同理,一堂好课的诞生,也需要老师反复地去打磨,最后才能成为一节好课。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个问题解决了,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对我们的老师来说,要尽快地成长,没有什么捷径可寻,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经历磨课,经历挫折,继而在磨课中迅速成长起来。

【摘要】古人云:“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才。”可见,“磨”并非消耗,恰是一种“历练”。磨课,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中,在一次次的实践的体验中,以及一次次设计的修改中,教师都在慢慢地蜕变,理论知识为断充实,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磨课不仅是磨“课”,更多的是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磨“课”,更需要磨理念、磨学情、磨反思等全方位的磨砺。

【关键词】 磨课 理念 学情 反思 历练 成长

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六年,她既为教师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广大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角色的转换、新旧教学观念的碰撞、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跟进改革的大潮,使自己在专业上快速成长,就必须依靠校本教研。开展“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是最好的途径。而校本教研常见的活动方式就是一直以来沿用的试教,以现在的时尚说法就是“磨课”。随着校本教研的积极开展,于是磨课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磨课,就是教师在教研成员的协作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以期执教老师教学业务快速提高,教研组全体老师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和耗费教师的大量汗水。可以说磨课是教师成长的练功场,磨课成就了许多教师的梦想。磨课不仅是磨“课”,更多的是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磨课为学生,让学生可以享受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磨课为教师,让教师可以享受驾驭课堂的乐趣。“磨”的过程是就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应从哪些角度来磨才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呢?

一 磨理念的渗透,成就有“高度”的教师

教师是新课标的实践者,又是新课标的推行者。磨课必须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只有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设计中,这样的课才是有生命的,演绎生命课堂的教师是有“高度”的教师。教师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只有将对新课标的理解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才能使教师不断认识新课标,理解新课标,真正做到与新课标同行。因此,磨课首先是磨理念,把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成就有“高度”的教师。

1.科学的诠释教材理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磨课的前提是研读教材。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等等。我们发现在磨课中,教师为了求新求异,在研读教材、设计学习材料时,往往会抛开教材而进行大胆地改编学习材料、组织教学,认为这样的做法就体现了新的理念。

例如,磨课组某成员在执教二下《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选用吸管来作为学习材料,来进行教学,而舍弃教材用一个个小正方体在不同形式堆积的过程的素材。这不禁让我们思考:这样的替换合适吗?这是不是就是我们要的新的教材理念呢?我们的回答为不是的。我们在进一步研读教材时,把两种材料进行对比起来分析,我们发现在替换的同时,我们丢弃了教材的数学思想,教材在选用小正方体为学习素材的同时,她还蕴含了一种 “点→线→面→体”的形体思想:教材呈现的是从一个个小正方体散的连成10个一起的小长方体,再10个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最后10个大长方体堆积成一个正方体。教材较为科学的把对数感的建立和培养与几何的形体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一种思想。教师在改编材料的同时,却流失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那是对教材理念的一种偏差。我们通过磨课,对教材的研读作更为全面的解读,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们应该看到,小学数学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无数编写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理念编写而成的,所以我们要深入的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但也不是一味的“唯教材”思想。

“磨课”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平时反复推敲,琢磨出一堂精品课。细细数来,它的好处还真不少呢:

一、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教师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的过程。它的优点在于教师经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让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可以深入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某个问题,找到相应的最佳解决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品课”。这种磨课,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培养教师的成熟度,进而焕发了积极性。

二、有利于教材合理性的使用。

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教师在与同组老师讨论教材时,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相互研讨,最终就能作出合理判断。

这几天听刘万元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赵国防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时时有惊叹和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两节课,就是反复磨课后,呈现给我们的非常成功的两节课。由此可见,磨课确实好处多多!“磨课”其实指的就是我们平时反复推敲,琢磨出一堂精品课。细细数来,它的好处还真不少呢

好课多“磨”——浅析磨课对青年教师发展的作用

“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多种解释:①摩擦;②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③消耗时间等含义,当它和“课”结合在一起,就是某个教师在大家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运用科研方法,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提高教学、教研和科研能力,给听课者或学习者也有很好的收获。老教师常讲:“好课多磨。”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磨课”对青年教师是有好处的。接下来我简单谈谈在磨课中怎么让青年教师“磨”出精彩。一“、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对于教师来说,整个磨课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深刻理解教材。就我自己而言,第一次上公开课,选择了“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内容,课前我上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并根据教参仔细把握课文的教学目标,深入本课教学内容,从而使自己弄清教材主次,给授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二“、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在磨课的过程中,同伴的互助,专家的指导是离不开的。磨课同时也是众人教学智慧,共同进步的良好平台,其他教师对同样教材的不同理解,使我取长补短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

如果在你的教学中已经经历过“磨课”,那你就是幸运的一个,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正在进行“磨课”,那就请你收起烦躁的心,静静地去做好它;如果你还没有进行“磨课”那就请你去珍惜并争取每一次机会吧!尝试过后,你一定会在“磨课”中更快、更稳地成长!

根据学校领导组织安排的磨课活动,我有幸成为磨课教师中的一员,至今磨课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两个月。现在回忆起来,每一次我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真正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领导所赋予的机会及磨课教师的帮助。每一次磨课,我们都会在一起共同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过程使我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在磨课活动中,我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感悟一:浓厚的教研氛围,给了我上课的勇气与自信。

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这其中有过困苦与彷徨,有过希望与欣赏。在“磨课”的这些日子里,经常有身边的人问我是不是很累?而我,总是用微笑来回答,因为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我想我是幸福的。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张主任、刘主任、路辅导员、组长周老师、师傅林老师及我们组的全体老师为了我执教的每一节课更是煞费苦心,大家齐心协力。每一次的试教,她们总会认真听,听完后总会为我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帮助我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每一次评课后我将大家给我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经过透彻的分析与理解,再进行第二次教学设计并进行第二次试讲,各位教师再次听课、评课,将两次课堂进行比较,总结出我的进步与不足。当时大家坐在一起其给我耐心讲解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大家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我也一一记录下了大家的宝贵意见,消化吸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将大家的感谢给予我帮助的所有领导及老师们,让我真诚地说声“谢谢!”。

感悟二:在磨课中历练自己

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当时只是感觉磨课真不容易。这次经历了磨课的过程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磨课、磨人的味道。我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中磨教学环节、磨每个细节、磨我该说的每一句话„„在这样的“磨砺” 中,我得到了进步、得到了成长。

感悟三: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既要努力促进学生实现“预设生成”,又要善于捕捉教学时机,锁定教学中新的有价值的生成,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生命力。只有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才能出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

现将贾慧杰老师在本次活动中送我的十二个字与大家分享:备熟教材,思路清晰,抓住重点。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磨课称之为“啄玉”——啄课堂设计自然之美,啄课堂教学细节之美,啄师生活动灵巧之美。磨课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每一个教师化蝶的过程,它是痛苦的,但痛苦的历程会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使我能轻盈地飞翔在教学的天空。

总之,磨课让我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让我们相互指正不足、取长补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不断琢磨,不断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更是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磨“课”,更需要磨理念、磨学情、磨反思等全方位的磨砺。课前磨,磨教学目标、磨教学安排;课后磨,磨教学过程、磨教学效果;“好课多磨”,意味着课堂教学应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应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行动中,更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于是磨课开始走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

磨课,是精益求精的教学呈现和反思;磨课,是发人深省的教学设计和分析;磨课,是不失时机的提升教学智慧。

就拿这次在荆慧琴在赴省参赛的《草船借箭》磨课来说吧。

大家也许只知道,荆慧琴这次赴省城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特等奖,却不知道特等奖背后是一个强有力的磨课团队(市语文教研员李老师和孙老师,我以及我工作室的全体成员,西联联校领导和东南舁学校领导等),大家只知道课上的很精彩,却不知道我们磨课有时因为一个细小的环节还要争论到晚上11点半,不蛮大家说,光大型的磨课就有不下十次,小的就不用说了,就在第二天要参加比赛了,前一天晚上还在磨课。

这次磨课经历留给我和作课教师以及参与磨课的教师许多感触,反复的试教、推翻、再试教、再推翻,最后成功,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我们在磨课时磨什么?

一、磨理念,成就有“高度”的教师

教师是新课标的实践者,教师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课堂设计中,理念把握不准确,教学往往会出现偏差。教师只有打磨理念,才能高屋建瓴,理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惟有将对新课标的理解落实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才有希望使从事教学的人不断认识新课标,理解新课标,真正与新课标同行。磨课必须从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出发。目前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有许多教师都把教学参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的课时的教学目标。这种确立教学目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依据课标、教学和学情来磨砺这个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明确一节课到底教给学生什么。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教什么”。明晰这些围绕目标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次目标我们在参加市赛讲时和省赛讲时是不太一样的,市里是五年级的学生,省里是四年级的学生,加之读了许多遍文字以及对《三国演义》整本书的阅读,我们的理解文本一步一步走向深入,教学设计一步一步贴近学生。

二、磨学情,成就有“温度”的教师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发现:有些我们精心准备的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显得无动于衷,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脱离学情,无视学生的所思所感。教师在磨课中要从根本上树立起“学生观”,走出教材,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学生心理,只有这样的课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

整堂课不要新颖花哨的形式,用朴实无华,实实在在征服了学生。学生的这一转变得益于教师在磨课应从学生的实际,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和情感出发,不脱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学习热情。“磨”课,有付出就有收获,教师不仅在教材解读,还是课堂教育机智上都大大提高,更是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学生是教师专业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也是一掌明灯。打磨学情是教师专业成长路上必要途径。

下载磨课记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磨课记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磨课

    摘要:体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结合3年教学经验,剖析了体育教师成长过程中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研究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广博观摩众家之课,初步形成......

    磨课

    “磨”出“型”,“研”出“挚” 撰写时间:2011年8月6日 8:16 ——磨课总结 纵观《相遇问题》的课例打磨过程,不难发现“如何构建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这一专题有以下三大亮点:......

    磨课(模版)

    “磨课”变形记 中铺小学 赵 萍 通常,听有经验的老师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每次听完后,我总是一头雾水,磨课?磨什么?平常的上课不算磨课吗?直到本学期初,校领导通知我上一节县级示......

    磨课,磨什么?

    磨课,磨什么? 磨课到底要磨什么? 本周是来张化万名师工作站培训的第二周,接连三天的听课安排,让人的精神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坐在教室的后边双手不停地敲打键盘,认真记录下......

    语文组磨课记录(5篇范例)

    《三峡》磨课记录 《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和水的景色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根据课文内......

    磨课方案

    城关逸夫小学 教学能手磨课活动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基本功,为本学年县级......

    《掌声》磨课

    培养习惯,回归朴实本位 ——《掌声》磨课历程【案例背景】新课标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节课中,我们希望,学生能踏踏......

    美术磨课

    作为美术组的一名成员,我很有幸参与磨课活动的整个过程。期间,我感触颇深,收获颇多。下面,我谈谈自己对“磨课”活动中的一点感受: “磨课”,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反思、同伴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