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聊城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聊城文化资源调查
聊城也称“凤凰城”因为聊城古城池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素有“凤凰城”之称。聊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凤凰城、江北水城、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交汇之地、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美丽传说
1、东昌湖里胭脂影
聊城号称“江北水城”,烟波浩淼的湖泊,流光溢彩的河流,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水的灵气,这里不但有京杭大运河等30多条河流在市区纵横交织,而且还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市内湖泊东昌湖。东昌湖曾名胭脂湖,和杭州西子湖、南京莫愁湖并称为“三大美人湖”。
《聊斋志异》有一段美丽的故事:东昌湖是美女胭脂浣纱的地方,胭脂在水边洗衣的时候与英俊潇洒的秀才鄂秋隼相遇,两人一见钟情,本欲配成佳偶,不料却好事多磨天降大祸,阴错阳差地卷入一桩杀人命案,两人受尽牢狱之灾。幸得山东学政施润章智破此案,才洗清了不白之冤。最后县令做媒,胭脂嫁与鄂秀才,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聊城,登上光岳楼举目四望,东昌湖辽阔的水域映入眼帘,环城湖西北片有湖心岛,岛上建有望月亭,该亭六柱拱托,重檐下石壁上绘有《胭脂》故事连环画,画面人物栩栩如生,胭脂姑娘娇媚的面容、轻灵的身姿映入湖水,若隐若现,如临仙境。
聊城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相传,很久以前聊城一带下起了滂沱大雨,瓢泼盆倾连下了10天,平地一片汪洋,在城南百余里处黄河又决了口,围着城池冲出一个湖来,辽阔无边,深不可测。有一年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带着仙女仙童云游至此,见这偌大湖面清澈透明,映出五彩霞光,留恋多时不肯离去。这时随行而来的雌凰仙子看出了王母和玉帝的心思,于是奏道:“如此数千亩碧波胜过天庭瑶池,何不令小仙在此种花植树、建亭设苑以供游憩之用?”王母、玉帝应允了此事,从此雌凰仙子留于当地,湖中于是有了六角攒尖飞檐亭,奇花异草遍布,岸边则绿树成阴,柳浪翻滚。
2、状元归去驴如飞
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有了绿意;河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了文化的亮色。黄河哺育的农业文明和运河滋养的商业文明在聊城交汇,鸿儒卿相、文人骚客在这里驻足,文化的繁盛盛极一时。明清两代运河繁盛之时,聊城考中状元3人,进士99人,举人439人。“计出清乾定”的清朝开科状元傅以渐最为人知晓。
清顺治三年(1646年)开科大考,傅以渐以进士及第一甲第一名首夺大魁。朝廷在太和殿举行了盛大典礼,顺治皇帝赏赐恩荣宴,官授翰林院修撰,给六品朝冠,带金质花,拨发60两银子供造状元牌坊,又特地打开午门之正中大门,让傅以渐和榜眼、探花踏着中路出紫禁城。此非凡之礼仪,连亲王宰相也不能享用。
傅以渐是竭诚尽忠的贤臣良相,也称得起廉洁奉公的清官,“位居相位,食不重味,衣皆再浣,无异寒素”。他在朝中虽官居显耀,却以简朴无华著称。别的官员骑马坐轿上朝,他却以驴代步,来往于官廷之间,一日被顺治皇帝偶然看见,大笑,遂赐画《骑驴小像》,图绘状元傅以渐骑驴之状。顺治皇帝在御笔画作上还题《云龙山下拭春衣》诗一首,改末句的“马”字为“驴”字,即“状元归去驴如飞”,一时传为佳话。后人借题发挥,曾有演义诗一首:“阁老骑驴来玉殿,康熙引缰走在前。若非太保展雄才,清鼎岂能安如山!”
二、人文历史资源
1、中国运河博物馆
日前,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第一座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在山东聊城东昌湖风景区内落成并投入使用,吸引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目光。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于2004年11月在山东聊城动工建设。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区、收藏区和研究及学术交流区3个功能区域。中国是世界上开凿运河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工工程之一,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该馆的建设对于研究和传承运河文明,弘扬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促进和提升提升运河沿线城市乃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聊城市是受运河文化影响比较早的地区。隋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流经聊城的西部。元代会通河纵贯聊城腹地,为聊城带来了数百年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形成了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
该博物馆将系统介绍运河发展史、科技史以及沿岸地区的重要文化面貌和文化内涵,对于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狮子楼
狮子楼坐落在阳谷县城大隅首西南角,始建于宋景佑三年,现为水浒旅游线上重要景点。“水浒”英雄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怒杀西门庆,狮子楼因而名扬四海。此楼为宋式建筑,二层五开间三进深,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建筑面积451平方米,高15.8米。楼前列石狮两对;楼内陈列水浒人物塑像,形态逼真,生动传神。当代名人沈雁冰、刘海粟、李苦禅、顾颉刚等均有题咏留此。
于2003年10月1日对游客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为位于阳谷县城中心,该景区以《水浒传》《金瓶梅》故事为背景的主题景区,反映宋代民风民俗,占地30亩。主要景点有:王婆茶馆、武大郎家、冷酒馆、纸扎店、西门药店、盐店、绒线铺、绸缎庄、客栈、狮子大酒楼、棋社、戏台、玉皇庙等。节日期间举行大型的节庆和庙会等活动。日常娱乐项目有山东快书、武大郓哥大街表演、阳谷风情表演、舞狮子、踩高跷、老年秧歌表演、豫剧团演出、民间杂耍表演、糖人表演、书法表演,工艺品制作表演等。其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形象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成为景区最大的亮点。
3、武训祠
位于冠县柳林镇。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武训祠,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祠后为武训墓。1896年12月5日武训在临清他所创办的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墓所在位置。1989年6月重修。墓北面为陈列室,展示了武训的生平史迹及其文物。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者季羡林题写。
4、韩氏墓地石刻群
古代石刻群。位于莘县董杜庄乡梁丕营村东北。系唐末魏博节度使韩允中及其父韩国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韩允中墓碑、韩国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马、武士俑。韩允中墓碑和韩国昌神道碑形制大小基本相司。碑身与碑额为整石雕出,通高6.8米、宽2.13米、厚0.77米。额上浮雕6条龙,曲折盘绕,层次分明,龙首饰在碑首侧,碑首正中留有圭字形额。碑文多有残缺,可辩者有2500余字,书体工整秀劲,波折险峻,有褚体韵致。墓表,位于神道碑的最南端,八棱形,通高3.49米,表首圆形,饰仰莲,座方形。八棱柱体上刻有宋绍圣二年的简短文字,记叙了宋代补添神道石刻的经过。石豕,首残,残高1.12米。肌肉雄健,四足有力,蹲坐于方形基座上,隐露出勇猛不可侵犯的样子。石羊,高0.92米,俯卧在长方形基座上,双角大而弯曲,安祥地注视前方。石马,首尾长2.36米,高1.60米,着鞍辔,雕琢浑朴。马左前雕出一胡服束带牵马石俑,头部已残,高1.40米,形象威严,神态逼真。武士俑,头戴冠,双手持剑站立在方形台基上,高2.73米,短颈,双目圆睁,威武庄严。韩氏先世为河南汝南人,世为魏将,国昌官至贝州刺史,唐大中六年(852)卒。允中官至魏博节度使,乾符元年(874)卒。父子俱为显官,故神道石刻之高大雄伟有异于常。1992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历史名人
1、季羡林
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曾师从印度学家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1946~1983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华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牛棚杂忆》等
2、孙膑(?-前316年),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汉族,山东鄄城人。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孙膑是孙武后代,曾与庞涓为同窗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嫉贤妒能,恐孙膑取代他的位置,骗孙膑到魏使用奸计,孙膑被处以髌刑。齐欣赏其兵法韬略后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田忌善而客待。后通过田忌赛马被引荐与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打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部分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挖掘出土有《孙膑兵法》残简,现藏于临沂金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其书有一万一千余字。
3.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生平
1979年,他主动报名进藏,并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进藏后任岗巴县委副书记;1988年,他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副市长;1993年,他进藏工作期满,仍留在西藏,担任阿里地委书记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
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三、民俗风情
1婚嫁
建国前,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至于男女本人没有自主权,自由恋爱被视为“大逆不道”。正常的婚俗,一般要经过通媒、定亲、送婚帖、贺喜、迎亲、住日子等过程。
通媒 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求亲,也有在儿童年龄即定婚的,俗称“娃娃亲”。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双方父母在对彼方年貌、人品及家庭财产情况探听了解后,认为基本可以,即行“允婚”。允婚时必男家先允,女方后允,互相允婚后即委托媒人换“小启”(俗称换小字),载明属相年庚及生辰日月。双方央人 “合八字,无冲克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再另择吉日交换正式婚约,称“大启”。也有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男女通婚年龄以女大为贵,俗说“女大一,穿金衣”、“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建国前,境内男女早婚现象较为普遍。富裕之家多有十几岁甚至八九岁即成婚娶妻者,女子的结婚年龄多在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之间,有的“童养媳”十二三岁即被迫“圆房”成婚。另外,男子可以一夫多妻,除“正配”以外,其他均称为“妾”。未婚青年男女死后,也有的经人撮合将尸骨并葬一处,配成“冥婚”,亦称“结鬼亲”,或叫“阴亲”。贫困者无力娶妻,亦有入赘于女家成婚者,俗称“倒插门”,或“招养老女婿”。还有抢婚(多为寡妇再嫁)、近亲结婚等陋俗,建国后均被革除。
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和喜事新办,繁缛礼节多被革除。城乡自由恋爱者增多,但多数仍需媒人说合。双方认为合适,即安排见面,若互相有意,双方交换手绢或钢笔之类,此谓“换手绢”或曰“小见面”,然后约定订婚日期和仪式。订婚日,男方携带重金、重礼送至女家,女家设宴待客,即为“定婚”。女方同意后,择日到男家,称“认家”,男家长辈给“见面礼”。多有趁此照定婚像者,个别仍有换帖者。到了国家规定年龄,男女同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多数认为不举行婚礼不谓结婚,凡结婚者,男方亲友街坊多有道喜者。男女婚姻,均以“婚姻法”为准绳。回、汉通婚,男女双方互相尊重风俗习惯,任何人不得干涉和岐视。婚后子女从汉、从回,均有政策规定。
2礼节
行礼 旧时百姓求见官长,奴仆晋见主子,晚辈拜见长者,以及亲友间为长者祝寿、贺喜、吊唁死者等,均需行跪拜叩首大礼;平辈、相访多行作揖礼;现在遇有婚礼、祝寿、吊唁等活动,多行鞠躬礼。但农村中为长者拜年、敬祖求神及吊唁死者等,仍习惯行跪拜礼,军人、学生行举手礼。建国后,鞠躬、握手、点头致意逐渐盛行。近年来,在中上层老年人中,见面打拱又有恢复。
待客 客人来访,主人要迎至门外,握手言欢;让客人先进门,主人随后;若客人持有礼物,须主动接过放置于适当地方;并致谢意。让座时,请客人坐上首,敬以烟茶,落座陪话。需留下用饭时,饭菜应尽量适合客人口味。客人告辞时须尽量挽留。送客时,让客人先行,主人随后送至门外,握手道别,并表示尊重。
作客 到亲友或同事家作客,多事先打招呼。至其家先敲门或询问主人是否在家,待主人迎出后方再进屋,禁忌直接闯入室内。若主人家有长辈,应先行拜见,并致问候。如先有客人在座,要主动招呼或握手。主人敬茶要喝,敬糖要吃。落座时座位应适当,不宜过于拘谨。
交谈 与人交谈时,目光要注视对方或适当下垂。听对方谈话,精力要集中,不左顾右盼,不看其他书报,忌随意插话,避免使对方有心不在焉和不耐烦的感觉。回答对方问话或发表个人见解要认真、诚恳,忌答非所问或支支吾吾。与女性同室单独交谈,一般不紧闭门窗。交谈时声音高低要适中,并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切忌将唾液飞溅于对方面部。
四、民间工艺展示
1聊城雕刻葫芦(即东昌葫芦雕刻)
也称蚰子葫芦。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兴盛于清末民初。当时,聊城蓄养蚰子的风气甚盛,蚰子葫芦的销量很大种植、制作、销售葫芦的村庄大都集中在聊城城关、闫寺镇、梁水镇3地。雕刻的葫芦图案精美,刀法流畅,虽价格昂贵,却供不应求。1978年以来,艺人们在继承传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葫芦切割组合成各种造型,改平刻为透刻,使图案立体化,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新产品,使之成为馈赠佳品。
葫芦源于印度,在中国种植很广。葫芦雕刻艺术南北均有,唯独聊城的葫芦雕刻艺术更负盛名,独树一帜。聊城是京杭大运河沿岸九大商埠之一,昔日这里商贾云集,繁盛一时,蝈蝈葫芦曾一度成为运河两岸农家生产的重要商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新,前后经历了三个比较突出的发展阶段。粗花雕刻阶段,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主要作品有花葫芦、片花,雕刻些鸟、鱼、虫、花,尾部开口,工艺简单。细花雕刻阶段,距今也有200年左右,主要有“狮子滚绣球”、“松树花篮”、“打鱼”、“读书”、“耕田”等。清末民初,聊城蓄养蝈蝈的风气盛行,葫芦的雕刻艺术也在迅速提高。选料、着色、刀法更为讲究,选材更为广泛,如“八仙过海”、“武松打虎”、“水浒人物”、“聊城传说”等,使聊城葫芦雕刻艺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2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生肖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
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这可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而职业的剪纸艺人则常常是男人,因为只有男人才能在作坊里一起劳作并挣工钱
3东昌木版年画
聊城东昌木版年画与潍坊杨家埠并称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的艺术奇葩,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
东昌木版年画始于唐代,明清时,商铺林立,年画通过京杭大运河销往全国各地。明清时期东昌刻书业繁盛,大量的插图业者也为年画注入了活力。民国时期,东昌府木版年画达到鼎盛时期。由于后来河运衰退,销路受限,年画渐渐没于民间,却也因此保持了原汁原味:构图简洁,人物突出,刻画夸张,整体感强。这种大俗大雅的作品,极具艺术吸引力。比如一对门神秦琼和尉迟敬德,头大身小,但视觉上非常舒服,运刀技巧精湛高超,线条中停顿和转折之处用直角,极具力度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被称为“中国民间传统版画之最”。
五、水城人们共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2010年12月1日,聊城市城市规划展厅正式开展,展厅通过图板展示、电子书、显示屏、全息投影、模型和动感影院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了聊城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广大市民及外来投资、考察、观光者可在此全面直观地了解聊城。
聊城市城市规划展位于东昌西路规划大厦一楼大厅。展览面积共510平方米,分为序厅、历史回眸展区、建设成就展区、规划成果展区、领导关怀展区、政务公开区、结束语区等七大部分。走进序厅,看到象征人类原始建筑的环形展墙上,一条平直的不锈钢横板镶嵌着概括展览内容的总前言,色彩简洁明快,城市规划图片为前言内容增添了观赏性,在重点照明的烘托下,前言部分晶莹剔透,尽显展览的现代气息。在历史回眸展区,主要展示了聊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环壕”展墙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详尽说明了聊城城址三迁的原委,展墙围合的圆形下嵌沙盘,创造了“人在河上游,风景两岸展”的感觉。建设成就展区中,介绍聊城现代建设成就的电视宣传片与多媒体互动影像台一起,尽显江北水城风采。
看到,在展厅主打区规划成果展区,依靠墙面纵向不锈钢托起横向展板,展示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不锈钢延伸到顶面、纵横交错,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个编织蓝图的空间,配以折线展墙上图片、文字和微缩模型,古城区、运河五期改造及徒骇河风景区等城市各项规划尽在其中,相信在全城人们的努力下江北水城肯定会再造辉煌。
聊城市文化资源调查
学院:文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姓名:孙华凤
班级:03班
学号:201002120313
第二篇:聊城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聊城市民俗文化产品调查报告
——以东昌葫芦为例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民间工艺品国内外市场前景越发广阔。因此我们为了解聊城当地民间工艺品的发展状况特意成立调查小组对聊城市东昌府区葫芦雕刻的现状、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前景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聊城市东昌府区葫芦雕刻
调查目的:了解东昌葫芦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走访调查、查阅图书
调查地点:聊城大学图书馆、聊城市文化局
调查人:孙华凤、姚春燕、徐玉娟
东昌葫芦雕刻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末民初,主产地聊城市东昌府区。作品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内容多以老百姓熟悉的帝王将相、八仙任务、才子佳人戏文为主,葫芦雕刻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制作精良,艺术风格淳朴、雅典,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是独特的传统工艺品。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基本情况
东昌葫芦雕刻用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制作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煮熟后发酵去皮;二是在葫芦上面雕刻;三是上色。常用的工具有定格圆规、斜口刀等二、三十种之多。在技法上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借鉴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将构图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镂空,透刻上折线纹、如意纹、古钱纹等各式花纹,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能,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其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写实性的花鸟、鱼虫、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
二、主要价值
独具特色的东昌葫芦雕刻是中国民间技艺的瑰宝,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将会对产业开发向纵深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价值。东昌葫芦是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途广泛,可作食用、祭祀、入药、日常器具、雕刻等;其内容在神话、民俗、工艺美术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寓意与仙道、宝贵、长寿、子孙繁盛等有密切相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二是学术价值。东昌葫芦雕刻无论选材、加工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和完善、发展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地域的适宜性,质地的独有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风格的多样性,在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实不多见。三是历史价值。东昌葫芦雕刻是研究特定历史空间下东昌府区的工艺方式、民风民俗、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内容有效渠道。四是社会价值。东昌葫芦雕刻与群众的文化娱乐联系密切。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东昌府区的文化积淀,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发展现状
中国葫芦雕刻工艺品产业发展的现状:聊城东方神画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东昌府区规模最大的葫芦种植、设计、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该公司研发的烙画工艺葫芦、手工雕刻工艺葫芦、彩绘工艺葫芦、激光雕刻工艺葫芦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与收藏价值,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台湾、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海南、辽宁等全国20多个省市设有经销商。
葫芦雕刻工艺品产业发展特点:1.材料种类繁多。有扁圆形葫芦、牙牙葫芦、飘瓜葫芦,还有特意配制的锥形葫芦、捆扎的多形葫芦,但大都以扁圆葫芦为主要材料。2.雕刻题材丰富。以写实性的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尤以人物雕刻取胜。3.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大胆创新,改平刻为透雕法,由原来的平面图案转向立体图案,改善了葫芦的传声性能,提高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
4.手工雕刻与机器加工相融合四、中国葫芦雕刻工艺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作坊式生产,难以形成产业规模。东昌府区葫芦工艺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大多数是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形成,每户种植面值约为35亩,其他原料依靠收购,企业成员由家庭成员组成,各自为战,规模小,收益低。2.葫芦雕刻水平不高题材单调,传统技艺传承面临断流。东昌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仅有4人,传承人的延续面临巨大压力。东昌府区的葫芦雕刻加工企业在设计上随意性较强,现代文化元素较少,技术制作比较粗糙。3.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自发式发展影响产业发展。东昌府区葫芦雕刻企业多为小规模企业,都是自发自由式发展,缺乏政府组织及支持,难以做大做强。部分家庭作坊式的加工单位,基本上不进行葫芦原料收购,受收购资金的困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收购贷款。加工企业多是家庭式作坊,虽然灵动性加强了,但抗压市场的能力不强,无法承受市场带来的恶性变化,随时倒闭的风险较大。4.缺乏骨干企业带动,企业品牌意识淡薄。以产品销售获利为主,各自经营,信息相互闭塞。
5.缺乏相关政策扶持 产业发展面临多种制约。
五、对加快我国葫芦雕刻工艺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高度认识葫芦雕刻工艺品产业发展的意义:葫芦雕刻工艺品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发展对传承我国传统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应提高对葫芦雕刻工艺品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2、加大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人才培养。举办葫芦雕刻技艺培训班,培养葫芦雕刻人才。通过优化环境吸引一批、政策扶持培养一批、民间征集汇聚一批的形式,形成葫芦雕刻人才队伍的持续性发展。
3、组建合作社或联盟,建立产业原料种植供应基地。鼓励种植户与企业建立合作社或者联盟,实现共同发展。鼓励乡镇、村庄建立原料种植供应基地,走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4、发挥产业骨干企业带动与引领作用。确立一批骨干企业,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实现产业整合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5、扩大产品宣传,树立产业品牌。扩大对葫芦雕刻技艺、工艺品的宣传。形成企业自主品牌,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品牌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品牌在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
6、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装备水平。建设专业的生产加工基地,扩大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鼓励和引导与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入园发展,打造特色园区。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装备水平。
7、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民族工艺品竞争力。葫芦
雕刻技艺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工艺品是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载体。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际交流活动,鼓励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升我国民族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东昌雕刻葫芦历经千年的传承与演变,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民族、地区特色和艺术风格。大批雕刻爱好者投身这门工艺,人才济济,已经度过人才青黄不接的衰落时期。
市区文化部门通过举办全市雕刻葫芦大赛、民间绝活大赛等形式,让民间艺人们进行学习、交流;通过传、帮、带培养出了“山东省十大农民青年文化名人”“全省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获得者李玉成等一批中青年高水平雕刻人才。当地还成立了多个葫芦研究基地、葫芦工艺公司等,开发出上千个新品种。除了雕刻,还有烙画葫芦、押画葫芦、彩绘葫芦、漆绘葫芦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为了传承东昌雕刻葫芦艺术,当地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东昌葫芦一条街”、准备举办葫芦文化博览会等,为传统工艺葫芦的发展搭建平台,形成民间特色文化区,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调查小组通过调研认为,葫芦雕刻技艺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和保护。其工艺品的发展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新机遇。葫芦产业发展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大大提高了城镇就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发展。葫芦工艺品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该产业快速发展。
学院:文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2010级03班
调查人:孙华凤、姚春燕、徐玉娟
聊城市民俗文化产品调查报告
——以东昌葫芦为例
学院:文学院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班级:2010级03班
调查人:孙华凤、姚春燕、徐玉娟
第三篇:合肥市包河区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合肥市包河区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包河区文化资源调查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现场访谈和发放统计表等多种形式收集整理文化资源的历史、现状,以及社会各界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区域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第一手资料。本调查报告在调研和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文化社团,以及有关领导、企业家、学者、乡贤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以诚挚的感谢!
一、包河文化概览
1、包河区的自然与经济地理
包河区因北宋名臣包拯遗骨安葬之地——包河而得名,因包公故里而闻名,又因合肥滨湖新区建设而驰名。包河区地处江淮分水岭以南、巢湖之滨,是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也是连接我国东中部地区重要的快速交通节点。辖区东部隔合肥的母亲河南淝河与瑶海区和肥东县相望,西部有金寨路与蜀山区、政务文化新区相连,北部依合肥市环城南路绿色翡翠项链与庐阳区相接,南部凭生态水岸揽胜烟波浩淼的巢湖,西南与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肥西县相毗邻。全区总面积340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74平方公里。
包河建区于2002年合肥市区划调整之时。经过2004年、2006年和2007年三次区划及建制调整,全区现辖常青街道、芜湖路街道、包公街道、望湖街道、骆岗街道5个街道,淝河镇、大圩镇、义城镇、烟墩镇4个镇和包河工业区1个区,共52个社居委、62个行政村。全区常驻人口5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5万人。包河区位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温度15.7度,年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日照2100多个小时。包河区地处城市上风口,环境优美、林木繁盛、空气清新,人居环境优越,是发展房地产、观光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绝佳选择。区内水系“襟五河而带一湖”,包河(合肥护城河南段)、南淝河(合肥母亲河)、十五里河、塘西河、上派河穿流其间,南部紧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使合肥成为全国唯一一座滨临五大淡水湖的省会城市。
包河区地处全国交通规划的枢纽位置,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基础设施完备。包河区近邻京
九、宁西铁路,区内的高速铁路站建成后,45分钟可抵达南京,2小时可抵达武汉,3小时可抵达上海。312国道、合安高速穿区而过,合-宁-沪高速公路驱车2小时可达南京,5小时可达上海。区域内高等级道路相互交织,徽州大道、花园大道、淝河路、骆兴路已经全线贯通,312国道、包河大道正在加快拓宽改建,繁华大道东段开始启动,二环以南的道路主干网基本形成,交通便利,通联快捷。南淝河“黄金水道”直抵巢湖,通江达海,正在建设中的合肥港是规划中的全国十大经济区内河航运网中心之一。坐落区内的合肥骆岗机场为国家一级大型机场,拥有直飞曼谷、香港及国内各重要城市的航线20多条。包河区委、区政府围绕打好“滨湖”牌、建成“安徽浦东”,打好“汽车”牌、建成“江淮车谷”,打好“包公”牌、建成“文化名区”的战略目标,锐意进取,奋力拼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07年,包河区实现区域地区生产总值201.7亿元,增长18.5%;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6亿元,增长65.5%;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10.7亿元,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3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0元,分别增长18%和19%。区级财政收入实现9.125亿元,增长25%,占年初预算的107.4%,总量高居全省44个城区之首。完成全口径税收收入28.3亿元,增长25.8%。完成财政支出5.2亿元,增长25.6%,其中对国计民生、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等领域的投入创出新纪录,达到2.1亿元,比上年增长65.3%。
招商引资总量位居全省县区第一。包河突出“滨湖、汽车、文化”招商主题,2007年共引进市外资金74.4亿元,实际到位外资6538万美元,分别增长53.4%和65.5%。共引进项目303个,新开工项目66个,竣工投产项目398个,在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1个。麦德龙、中国一航、上海城开等大企业先后入驻,江淮车桥、瑞达电缆、正兴车轮、滨湖车城、滨湖世纪城、滨湖明珠、望湖城、元一柏庄、海顿公馆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包河区早在1997年就进入全国文化先进县(区)的行列,现在还拥有多顶桂冠,比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团建先进区”、“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区”、“全省低保工作先进区”、“全省抗雪防冻救灾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区”、“全市信访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是安徽省经济实力“第一城区”。随着滨湖大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提速,包河区已经处于合肥“大发展、大环境、大建设”三大战略的前沿阵地与热点区域。大圩镇成功申报了“安徽省民族民间文化之乡”(2006)、包公街道包河社区省八艺节“十大文化特色社区”、望湖街道盛大社区“全国先进文化社区”,在全区树立了三个标杆文化单位。
2、包河区的历史文脉
包河区范围的人类活动记载至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夏代,夏商周三代以来历史文脉源远流长。根据目前掌握的可考历史资料,包河区版图上的人文活动比较集中的有夏商周、两汉三国、隋唐两宋和晚清民国四个时期。
夏商时代,包河属南巢部落的地界。谭继和的“论古巴蜀巢居文化渊源及其历史发展”认为,南巢是夏的同盟部落,其统治区域最初在今安徽省寿县东南,巢湖北岸的卑湿湖泊地区,巢居是这块土地上先民的主要文化特色。后来,随着巢居地域广大,“南巢”一名就由最初的巢湖流域,扩大而指荆楚江淮”(《巴蜀文化辨思集》)。诸多典籍文献里都记载过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如《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商汤灭夏后,“夏桀逃南巢氏”。《尚书·仲虺之诰》记载:“成汤放桀于南巢”。淮南子记载更为详细:“汤败桀於历山,与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汉书·外戚传》师古注说末喜“美于色,薄于德,女儿行,丈夫心。桀常置末喜于膝上,听用其言,昏乱失道。于是汤伐之,遂放桀,与末喜死于南巢。”明代人周游写的《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绎通俗志传》中第六十五回“汤伊尹放桀灭夏”和第六十六回“桀王丧国走南巢”对于这段历史有过生动的演义。夏代从启至桀,共传十七王,471年。包河一带是夏王朝最后的终结之地。
商周时代,包河的土地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较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境内居住的“淮夷族”人,已经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部落群体。文物普查已经查明,包河区范围内存在大量商周遗址。现存的陆大村大孤堆、大土堆、麻姑墩都属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详见第二部分,历史遗址的相关内容)。
西周时,包河属“庐”国,春秋时为楚兼并。战国属“宋胡”,先为吴国占有,后被越国兼并,最后又回归楚国,是兵家争夺之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封建,立郡县,此地属九江郡。
两汉时代,包河一带已经成为江淮交通的重要节点。在京杭大运河开通以前,这里一直是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交通相接的最近点,货物从长江进入巢湖,通过南淝河到达合肥后,再转经陆路运输到淮河水系。古代水路运输一直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交通方式。这条交通线路可以有效地减少陆路运输的距离,节约成本。便捷的南北水陆运输通道使这一带成为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域之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传第六十九》中这样评论合肥:“合肥受南北潮(《正义》注解道:“言江淮之潮,南北俱至庐州也。”)皮革、鲍、木输会也”。汉朝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重申司马迁的看法:“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司马迁对于合肥等南楚一带的民风的描述颇有微辞:认为“与闽中、干越杂俗,故南楚好辞,巧说少信。”东汉佚名氏所著《庐江记》中则记载,庐州一带“人物语音,风土明茂,皆胜淮左诸郡”,认为合肥一带的民风、物产、语言、风土都非常受推荐,比之淮河以西地区无不胜出。东汉末年(公元199年),曹操上奏任刘馥为扬州刺史,镇合肥,广屯田(《晋书·卷二十六志第十六·食货》)。刘馥受命后,单马来到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有了“单马造合肥空城”的传说。在几年之中,刘馥大规模屯田,汇聚读书人,设立学校,广泛施行恩惠与教化,百姓非常满意他的治理,流民跨山过河来归顺的有几万人。三国鼎立时期,魏吴在合肥交兵长达32年之久。包河再次成为壮阔恢宏的历史大舞台。曹操“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合肥当时是曹魏政权重点防御三大军事重镇之一,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曹操的北方政权曾“四越巢湖不成。”曹魏政权在赤壁战后对孙权的屡次南征是在包河一带展开的。孙权则“六围合肥未果”。孙吴政权建立江北战略纵深的军事行动也重点是在包河一带展开的。据《三国志》中记载,建安十三年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08~219年)的11年间,孙、曹之间围绕合肥的战役就达8次之多,其中,曹方主动进攻3次:即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十月~十八年(公元213年)三月、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七月、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十月~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三月,动用的兵力最多时号称40万;孙权主动进攻5次:分别为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十九年(公元214年,张辽大战逍遥津)、二十年(公元215年)、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动用兵力最多时号称10万。8次战役中,2次为跨年作战,在11年间,合肥地区几乎是无年不战。《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描写吴魏大战逍遥津,魏将张辽巧用伏兵,大胜吴主孙权,孙权败逃,飞马跳过九狮桥,今天包河区东北角的九狮城雕,就塑在当年九狮桥一带古战场上。
三国后期,史书记载合肥也有多次吴魏战争。公元230年吴魏会战于合肥,公元233年吴魏会战于合肥。公元234年,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是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的那年,吴主孙权亲率10万大军出击合肥。孙吴对合肥的进攻多次以巢湖北岸的南淝河巢湖口为大本营。比如,《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第三》记载,青龙二年五月,“孙权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 在包河这块土地上,演绎了三国历史上最为宏伟的篇章,留下了斛兵塘、马盘井等历史遗迹。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合肥的包河土地上一直是兵家争夺的重点。隋灭陈、宋灭南唐都是先占领了合肥,然后以合肥包河为基地向南推进。东晋、六朝和南宋能够长期偏安一隅,重要原因也是以包河为战略纵深,确保了合肥。因而就有了“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得自保”之说。包河地处巢湖口与合肥老城的连接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恭(敬德)为了适应蓬勃发展的经济需要,于在秦、汉“故城东南六里,肥河南岸岗阜高地”,扩建了一片新城区,取名为“金斗城”。唐城大约在今寿春路以南、徽州大道以东、马鞍以西和屯溪路以北,范围稍大,基本包括了今天的包河公园的范围,且有一半在包河区的境内,今天作为护城河的包河就处在唐城的中心区域。
两宋时期,包河的土地上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包拯、孙觉、赵师揆、叶衡、薛季宣、姜夔等历史名人的作为给包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北宋时期,这里是匡扶社稷、惩恶扬善、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的一代名臣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的家乡。“包青天”的美誉世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正义和智慧的化身。他所倡导的理性、开明的礼乐社会和人文愿望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包公的丰功伟绩连同他的传奇故事是今天包河人最宝贵的财富。中国历史上与包公有关的小说、戏曲、曲艺、歌舞等等,不胜枚举。近年来,与包公有关的电影、电视连续剧、连环画、明信片、文学作品、歌曲等层出不穷。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理学名儒孙觉(1028~1090)曾在合肥任职。孙觉是江苏高邮人,官至吏部侍郎兼右选、御史中丞,因病告老时被加封龙图学士兼侍讲。其岳父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宋史列传一百三》记载,他“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岁旱,州课民捕蝗输之官,觉言:„民方艰食,难督以威。若以米易之,必尽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守悦,推其说下之他县。”这是千年以前包河等合肥周边农村一项成功的农业政策实践。《宋史·列传第三,宗室一》记载,宋室后人赵师揆(?~1214,字元辅,崇王伯圭第二子)曾“寻迁淮西 提刑兼提举,领屯田事。奏以荒圩给军士,其屯田为民世业者勿夺,从之。”合肥又一次在鼓励发展农业和聚集人口的实践中取得成功。
整个北宋时期,包河一带都是文气昌盛的诗书礼仪之乡。1988年初,合肥城南乡朱岗村出土了大批重要文物,其中两块墨锭确定为国宝级文物(详见相关内容)。
南宋时期,包河大规模的圩区建设已经开始。圩田是我国古代南方农民从大自然手中夺取的耕田。圩田一般建在地势低洼、水位较高的地方,人们在低洼地区的四周环筑堤岸,将耕田保护在堤岸之中,圩堤上设置闸门,圩区内修筑沟渠直通闸门,以期涝能排、旱能灌。为保圩堤稳固,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出堤上种树、堤下植芦苇以固堤岸。“圩”在合肥一带有两层意思,一是筑起大堤,用以阻挡汛期洪水;二是房舍四周环水,内外以吊桥连通出入道路以防匪盗。这类建筑在长江中游统称为“圩垸”,江淮地区和合肥一带则称之为“圩”。南宋时期,右丞相叶衡曾提出过召募农民耕种濒湖圩田发展生产的建议,得到朝廷的认可。南宋时,地处抗金前线,是南宋的边城,因“淮西则又惟合肥居江、淮南北之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合肥曾遇大旱,宰相虞允文(抗金名将)命大理寺主簿薛季宣(浙江永嘉人)“行淮西,收以实边”。“季宣为表废田,相原隰(音XI,平声,湿地),复合肥三十六圩,立二十二庄于黄州(大别山南麓)故治东北,以户授屋,以丁授田,颁牛及田器谷种各有差,廪其家,至秋乃止。凡为户六百八十有五,分处合肥、黄州间,并边归正者振业之。季宣谓人曰:„吾非为今日利也。合肥之圩,边有警,因以断栅江,保巢湖。黄州地直蔡冲,诸庄辑则西道有屏蔽矣。‟”(见《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通过复圩、授田,以及资助耕、农具和谷种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保留和吸引了家耕人口,进而产生了发展经济,增加人口,充实边防等多重效果。
南宋抗金的战火中,著名词人姜夔曾常年客居合肥。据考证,姜夔至少长时间的游历过合肥三次,均住在城南的赤阑桥边(今桐城路桥西南,现属包河区)。姜夔曾留下了“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的佳句。在写合肥的诗词中,多有写战火的内容。另外,姜夔歌咏爱情的诗词,同样给合肥的城史添上了多彩的一笔,使我们至今阅读起来都能浮想联翩。客居合肥期间,他曾与一家茶楼的擅长琴唱的歌女柳莺莺姐妹相识相知。她们有很好的文学修养,能把姜夔的词吟唱得余音绕梁。姜夔在词中描写柳莺莺的体态是“燕燕轻盈”,言语“莺莺娇软”,可谓千般妩媚,万种风情。每次分别姜夔都要写下许多寄托相思的诗词。据称,姜夔现存80多首诗词中,有25首是写给合肥的两位歌女姊妹的,占其传世作品的1/3。后来,合肥城被金兵所破。姜夔正在江西家中,听到消息后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赶来看望。在赤阑桥畔见到两姐妹,姜夔万分欣喜,不料却遭到她们的白眼,她们在素笺上给姜夔写了一封书信:“酒磨壮志,花消英气。国家有难,岂能熟视?”姜夔读了,羞愧难当,遂投奔到抗敌前线。等收复合肥后,姜夔再回到赤阑桥,只见桥毁楼空,两姐妹在战乱中不知所去,姜夔大哭一场,终其一生都对这份情缘无法忘怀。
元末明初,朱元璋曾在合肥一带活动。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十七时(元代至正四年),父母兄相继去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逾月,游食合肥。道病,二紫衣人与俱,护视甚至。病已,失所在。”合肥遇神仙的描述为朱元璋的正统地位增加了神秘色彩。当时,“元政不纲,盗贼四起”,“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朱元璋从此走上了反抗蒙元王朝的道路。满清及民国时期,包河一带的南乡是合肥四乡之中官方势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清代乾隆年间,通过官民共建,1715年建成了包河境内的“东大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河东部典型圩(湖)区文化的基调。贾大郢一个村就有官员百人(详见后述)。这里出现了清代正一品贾起胜、民国(北洋政府)总理贾德耀、民国上将张广建、京师警察总监和安徽省长吴炳湘(南乡吴老圩)、陆军总长和皖系军阀主将段芝贵(义城)、抗日名将卫立煌(淝河卫乡)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抗日战争期间,合肥南乡一带的地方武装力量“红枪会”、“黄枪会”曾经多次袭击日本军队。1944年,中共合肥县委和城南区委领导的武装曾经在这里发起过“智取晓星集”的战斗。
悠久的历史在包河区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包河今天的成就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坚实的基础,并将为未来的发展给予雄厚的软件支撑。滨湖大城市建设,使包河再次成为历史聚光灯的焦点,成为吸纳经济文化资源的“磁极”。
近年来,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好“包公”牌,建设“文化名区”的战略目标,全区上下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在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文化调查、民间文化艺术建档、文化辅导站和图书流动点建设、“农村杜鹃花工程”试点、“人民满意的基层文化站所”创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现了全面推进的新局面。一批文化艺术作品在全国和区域各类赛事中获奖。小品《情系王家坝》获全国“华风杯”业余文艺调演二等奖(2006),小品《风景这边独好》获“中联杯”第八届华东地区戏剧小品表演银奖(2006),小品《风景这边独好》获“中联杯”第八届华东地区戏剧小品导演银奖(2006),小品《刘师傅,别怕》获全国“两法”电视知识竞赛文艺类二等奖(2007)。“平安进社区”、“三下乡”、“四进社区”、“五彩包河”、“唱响滨湖”、辖区“校园歌手大赛”、“快乐周末文化月”巡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上述努力及成果为下一步全区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名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人文资源
1、文化遗址
(1)商周乌龟墩遗址
乌龟墩,位于骆岗街道观音庙社区西南,商周至汉。由于墩形似乌龟,加之以前其坡上有乌龟栖息、产卵,因而得此名。1954年在合肥西郊乌龟墩出土一件高2.3厘米,最宽处1.5厘米的小金牌,中心以金丝盘出“宜子孙”三字,周边焊有小金粒联珠线纹,当为一件金坠饰。(2)三国斛兵塘遗址
斛兵塘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在魏吴战争期间清点士兵的方坑遗址,面积约6.7公顷。访遗址位于合肥工业大学东南角紧靠马鞍山路和九华山路。斛,是古时的量具,多用来计量大米,一斛为十斗。斛兵塘又名站塘,俗称量兵塘,意思就是清点士兵数量的水塘。相传三国时期,曹操率80万大军南下,准备大举进攻东吴。屯兵合肥时,因军兵过多,无法计数。为清点人马,曹操命人挖出这口旱塘,作为计量士兵的工具。士兵从斛兵塘中小岛一侧进入,站满方坑为一千人,编为一队,然后从岛的另一侧出。如此反复,像用斗量大米一样,很快点清了士兵人数。此后大坑被废弃,积水成塘,斛兵塘因此得名。2002年8月,斛兵塘被合肥市列为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今天,时常有关心合肥历史文化建设的人士寻古而来,驻足于此,遥想当年的战火硝烟的场景和金戈铁马的喧闹;感叹曹操的智慧,联想其稚子曹冲称象的聪明;也有人建议让斛兵塘拆墙透绿,将其改造为斛兵塘城市公园,并将世纪阳光小区南北向主要道路命名为斛兵塘路,扩大现有面积和规模,使之成为三国文化的游览地。
(3)宋代苏妹桥遗址
苏妹桥位于常青街道沿河社居委辖区。该桥解放前为木桥,现已改建为水泥混凝土桥。这座桥曾是合肥至三河、庐江古道上横跨十五里河的一座老桥梁。相传早在宋代,河两岸百姓过河极为不便,有一大户捐资修了一座桥。后经了解该桥为苏东坡的妹妹出资修建,为纪念苏小妹,后人便称该桥为“苏妹桥”。(4)宋代孝肃桥遗址
孝肃桥位于芜湖路上,跨南淝河连接包河、瑶海两区。该桥始建于宋代,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重修,明弘治九年(1496)、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四年(1824)、光绪十三年(1887)多次复修。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合肥县志》记载该桥为“通津桥”。继之,为纪念宋朝名臣包拯(包孝肃公),后命名该桥为“孝肃桥”。民国25年曾将原桥改建成木结构车行梁式桥(俗称大洋桥),后于抗日战争中被毁。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复建。1950年市人民政府建设科出资将桥面板更换。1952年此桥被洪水冲毁后,皖北行署指示公路局在此建桥。此桥下部为浆砌块石重力式U型桥台和0.4×0.4米正方形钢筋混凝土桩基、双排架桥墩;上部为下承式贝雷式钢架木梁木面。桥长52.32米,3孔,其中中孔跨径21.34米,两边孔跨径各15.24米;桥宽11.5米,其中双车道每边净宽3.34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04米。1963年因该桥质腐木朽,行车危险,市政府决定改建。1964年11月,改建的新桥竣工,被命名为芜湖路桥。工程耗用钢材20吨、水泥520吨、木材100立方米。桥下部为浆砌块石重力式U型桥台,钢筋混凝土双排架桩基础桥墩;上部为钢筋混凝土T型板梁。桥长53.17米,3孔,其中中孔跨径21.39米,两边孔跨径各15.89米;行车道宽14米,两边人行道各宽2.5米,系钢筋混凝土铺装。此桥设计荷载汽车10吨、挂车80吨,桥下净高7米,达六级航道标准。1990年合肥市政府决定改名为“孝肃桥”。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合肥有记载的桥如回龙桥、九狮桥、惠政桥、镇淮桥、水西门桥等不下20座,如今大多已经无法看到。(5)宋代赤阑桥遗址
赤阑桥,也称“赤栏桥”,至迟在唐宋时已有此桥,现在原桥遗址上建成了桐城北路跨越护城河银河段的公路桥,桐城路拓宽时桐城路桥也曾做过加宽和维修。唐宋时期已经有诗人提及此桥,唐代诗人顾况、北宋词人陈克、南宋诗人姜夔的诗词作品中都曾提到此桥。尤其是姜夔年青时曾几次客居合肥城南赤阑桥西,写下了大量与合肥有关的诗作。现在桥西南已经建成以姜夔和赤阑桥故事为背景的“白石知音”文化墙。
合肥已经成立了“赤阑桥文化干事会”,正在深入开展姜夔诗词文化研究,挖掘赤阑桥文化历史文化内涵,并推动将桐城路桥更名为赤阑桥,以及赤阑桥文化园区建设。
附:录历代咏赤阑桥诗 题叶道士山房 顾况
水边垂柳赤栏桥,洞里仙人碧玉箫。近得麻姑音信否,浔阳江上不通潮。注:顾况(公元725~814年),字逋翁,苏州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约卒于宪宗元和九年,年九十岁。长于歌诗工书画。性诙谐,与交者恒戏侮之。至德闻进士。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李泌流放江南,况与柳浑与为人外之交,吟咏自适。柳浑辅政,徵况为校书郎。久之,方迁著作郎。悒悒不乐,求归里。因诗语调谑,贬饶州司户。结庐茅山,自号华阳真逸,隐居以终。况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又作有画评,并传于世。
菩萨蛮 陈克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注:陈克(1081~1137)字子高,号赤城居士,两宋之交著名诗人,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中,吕祉帅建康,辟为都督府准备差遣,敕令所删定官。绍兴七年(1137)六月,随吕祉去淮西庐州(今安徽合肥)抚军。八月郦琼叛,与吕祉同时遇害。事见《景定建康志》卷四
九、《咸淳毘陵志》卷一八。《南宋书》有传。赵万里辑其《赤城词》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称其“词格颇高,晏、周之流亚也”。
好事近吕渭老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惹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詠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注:吕渭老,一作滨老,字圣求,秀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其早期词作多抒写个人情趣,语言精炼,风格秀婉。后身逢国难,以写忧国词作出名,豪放悲壮,诚挚感人。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时在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南城赤栏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纾,shū,解除)客怀。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着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赤阑桥歌 水村
乙酉之秋过合肥忆白石道人事。
闲过淮南秋欲暮,望中随兴沿诗路。按图旧梦似重经,问讯孤村多所误。肥水依然往事非,珠帘曾是廻波注。曼声仿佛出红楼,一曲琵琶千载遇。
合肥城郭柳如烟,夹岸花飞放钓船。静院春归闻燕语,豪筵酒醉掷金钱。诗篇早注旗亭遍,名姓终难雁塔联。白袷初来人不识,桥边红药向谁妍?
临河隐隐宜春院,姊妹应门名久擅。倭堕髻添芍藥花,薛涛笺映鸳鸯砚。四条弦上拂清风,並蒂莲开惊粉面。一见直须齐死生,檀郎从此邀殊眷。
躑躅天涯造化奇,湘帘棐几静相宜。闺中传唱扬州慢,陌上方知戌角悲。淮水中流分敌国(注),才人南渡痛王师。不堪花酒销英气,莽莽神州正黍离。
黄山清茗供词伯,独抱檀槽湘月白。默把鵾弦寄素怀,自伤鲛泪酬嘉客。风尘无俚遇知音,天地有情成合璧。姊妹风流各擅场,他时更与吟秋色。
帘栊幽寂午阴清,相对双鬟尽有情。甘碧尚劳擎玉指,红香半褪拨银筝。文章有价传闺阁,罗绮无俦比姓名。二十馀年恩若海,几人到此识平生!
莫谓当年曾暂寓,名城从此凝香句。一从遗恨赤阑桥,千古争名桃叶渡。倾耳钩輈识鸟声,倚筇踌躇迷烟树。定知灵爽绕湖山,何限情人生远慕。
归来长是梦婵娟,抚事茫茫寄短篇。两榜未曾成进士,千秋谁不慕诗仙。能谐琴瑟携红袖,何用宫商上大员。惟见此间人意好,一桥长记旧因缘。
作者注:宋高宗十一年(1140)十一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划疆,割唐邓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十二月赐岳飞死于大理寺,斩其子云及张宪于市,家属徙广南。
编者注:资料来源于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10495
赤栏桥 泮水
赤栏桥畔又芳春,白石当年曾寄身。燕燕飞来池自碧,可怜不见吹箫人。注:资料来源于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38416(6)宋代古城墙遗址
合肥的军事地位十分重要,素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说法。又因合肥城高池深,自古易守难攻,又有“铁打庐州”的说法。历史上,合肥城池的范围几经变迁。汉城在今四里河一带,南淝河北岸,范围较小,不在包河境内。三国新城在汉城西30里,鸡鸣山下,今三国新城遗址公园处,范围较小,也不在包河境内。唐城大约在今寿春路以南、徽州大道以东、马鞍以西和屯溪路以北,范围稍大,基本包括了今天的包河公园的范围,且有一半在包河区的境内,今天作为护城河的包河就处在唐城的中心区域。现在的合肥城墙遗址是南宋建设的宋城范围,明代有过较大规模的维修,形成了砖制城墙。据清康熙十八年《续修编州府志》记载,合肥古城墙自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扩建形成以来,其间几经毁修。但城墙范围与现环城路范围基本一致。1949年至1953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建设科组织力量拆除全部城门和城墙,并沿城墙基经逐年整平形成环城路。
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同志提议,在老城墙遗址的环城路上建设多功能、开放式的环城公园。军民响应,遂有环城公园建设之举。公园全长8.7公里,占地137.6公顷。环城公园犹如一串珍珠翡翠镶嵌而成的项链,风格迥异、斑澜缤纷的景点鳞次栉比,逶迤绵延。东环风景雄浑壮丽,“九狮衔环”、“鲲鹏展翅”等巨型雕塑,巍然屹立于园林广场之中。南环景点清秀典雅,以水景为特点,依次有包河景区、银河景区、稻香游园,造型别致的廓桥亭阁,错落相间,呈现一派江南园林特色。西环则生机勃发。在松枫密布的峰峦坡谷之中,天造地设地雕塑着神态万千的野生动物群,或昂首呼啸,或悠然闲步,或低首觅食,或跳跃嬉戏,栩栩如生,野趣盎然。北环则古朴粗犷,苍松挺拔,古柏参天,繁花似景,绿草如茵,藤萝攀援,莺雀穿梭,俨然北国风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赞环城公园“巧将大邑纳园中”。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万里同志为环城公园题名。(7)宋代包河(护城河)遗址
包河是合肥南护城河一段的遗址。它北枕城墙,南接芜湖路,西隔桐城路与银河相连,东北过长江中路、巢湖路和马鞍山路交汇处入南淝河。传说因宋仁宗皇帝赵祯将其赐予包拯,包公及其后裔居住之地而得名。仁宗本欲赐庐州城(一说巢湖)给包公,坚辞不受,最后要了一段护城河,留给子孙。由于河产不比田产,分不开,卖不掉,穷不着,也富不了。包公的后代多依河而居,靠捕鱼挖藕为生,在清光绪年间编撰的《续修庐州府志·合肥县城图》中称之为“包公池”,今人多称为包河。包河藕和包河鲫亦因此闻名。据考证,在北宋时期包公生活的年代,庐州古城是唐代城池的范围,包河正处在城中心位置,应该不是当时的护城河。包河之中小岛点点,碧水环绕。包河的西边是香花墩。这是包公幼年读书的书院,明嘉靖年间,为纪念大宋千古名臣,改书院为包孝肃公祠,是包氏后人代代祭祀包公的包氏祖祠所在地。香花墩岛上有祠堂古建、廉泉、廉泉古井亭、流芳亭等处景观。
从包河南侧沿杨柳岸向东行就是“脚印岛”。小岛中央有一水池,形似脚印,俗称为“脚印塘”,传说是包公踩下的。岛的南北各有一桥与包河两岸相连。每日清早,多有晨练市民相聚于此。
出脚印岛再向东行就是包河中最大的岛“浮庄”(俗称“包河东大岛”),相传曾移包公书院于此。庄上绿荫匝地,亭榭翼然。园林建筑皆黛瓦粉墙,临水而建,云影波光。这里的水面与地面的落差只有20厘米,隔岸望去,犹如一片柳叶飘浮水上,宛如仙境。浮庄重建于1983年,2000年8月,又进行修建,占地20余亩。它南与包公墓、清风阁相邻,西与包公祠遥相呼应,是一组由茶楼、莲塘、亭榭、曲桥等景组成的依水而建的古典园林,具有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艺术特色。浮庄正门门楼粉墙青瓦,中间镶一匾额,上有原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浮庄”二字。迎门是一座铜像,系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第28代嫡孙、世界船王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先生立像。这是省、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包兆龙先生,满足其“叶落归根”的遗愿而在这里建造的。
包河南岸的包公墓园是包公遗骨最终安葬之地。包河的东北角是九狮喷泉广场,树有环城公园的石碑。正面是万里同志书“环城公园”四个大字,背面是许有为先生撰写的环城公园碑记。
包河及其周边的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区可以作为以包拯道德文章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展示区,与银河姜夔诗词为代表的南宋民间文化展示区相得益彰。
(8)宋代银河(护城河)遗址
银河原为庐州城南护城河的西段遗址。银河西连西山景区承接雨花塘水流入,东接包河景区,南北横穿的桐城路桥将其自然分为东银河、西银河。综观银河景区全貌,河水为中心,茂林修竹为背景,花草为衬托,亭台为点缀。整体风格自然开阔,明朗秀丽,有“花径春风人载酒,银河秋月夜谈诗”的意境。
东银河由半岛和连接南北两岸的“桥亭”将水面巧妙地分割,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避免了一览无余的空旷。向东流入包河的溢水口处,建有“听泉亭”。步入亭中,即闻潺潺流水之声,如入深山听泉。两岸临水草坪和乔灌木结合的观赏植物四季常青。
西银河水面有一拱石桥,另有两座四方形“沛然亭”。岛、桥、亭错落有致,隔水相望,使水面产生变化,令人有幽深之感。西首河坡上建有一座叠落式建筑“迎曦亭”。清晨登临亭上,仰首可观东方喷薄日出,俯道可看振翅水鸟。每至暮色降临,银盘高挂,树影瞳瞳,水天一色,银河便又是另外一番景色。
最近,赤阑桥文化干事会提出了在银河及周边街区建立赤阑桥文化产业园的设想,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在现在的桐城路桥老桥边上加宽并加建廊桥,恢复赤阑桥的文化景点;第二,建立姜夔纪念馆,集中展示姜夔的艺术成就及其与南宋合肥历史的关系;第三,以赤阑桥为核心在银河周边建立宋代主题的园林和建筑;第四,配合桐城路立面整治,集中发展鲜花店、酒店、茶楼、文化用品商店;第五,提升姜夔文化墙景点的价值;第六,建设集旅游、休闲、娱乐、品茗于一体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形成以姜夔诗词艺术为代表的宋代民间文化的展示区。(9)元代潮城寺遗址
潮城寺庙旧址位于位于义城镇义城村。嘉庆年间合肥县志记载,“潮城寺在潮城北,离合肥三十五里。”此庙始建于元朝,原有五进式大殿,正殿十九间,偏殿十三间,内有十八罗汉堂、三姑奶法堂、大雄宝殿等,占地约50亩。正殿在太平天国中被火焚毁,1954年再被全部拆除。
潮城寺是义城乃至桐城等周边地区有名的灵验圣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义城十八大户均视若神灵,潮城寺又号称“十八户大庙”。鼎盛时期,潮城寺与九华山、中庙并称为安徽三大寺庙。潮城寺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有群众基础,寺毁之前,香火很旺,逢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复建潮城寺是周边百姓多年的心愿。现相关部门已立项建设潮城寺宗教文化休闲园,规划复建潮城寺,修建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园、民俗一条街、停车场、宾馆、商场以及道路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融餐饮、服务、商贸、休闲度假于一体。但尚未获得有关部门的政策允许。(10)明代沈福集、九磙桥遗址
解放前,今天沈福村所在地人口密集,曾经作过集市,人称沈福集。相传该村落沈姓的祖先在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自浙江奉化县洗马池斗笠巷徙居来到这里,村落形成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沈姓一世祖来到此地时,曾经对村名做过一番谋划,最后决定叫“沈福村”。沈氏先人认为,“沈”一字古与“沉”通假,“沈福”就是“沉福”,就是福气到了这里就会沉积下来,再也走不了。取这个村名是希望沈氏后人永远享受幸福与太平。沈氏先人在此水乡围垦造田,既勤于农耕,又充分利用居住地水路交通便捷和物资集散交易频繁的优势,涉足商贾。历经几百年的奋斗,遂有了商铺数十家的集市和老街,此乃“沈福集”的由来。村中现在仍在使用的老井等古建,井壁上留下数十条深达5至6厘米因提水绳索磨刻的沟槽。过去,水道未改的时候,这里曾经有过40米宽的河道和规模较大的码头,从这里乘船可以进入南淝河,到达长江。沈福村边上九磙桥。在九磙桥下面是东大圩、小张圩和杨婆圩三圩交汇的鲤鱼滩,如果身临其境,可以明显地看出鱼头、鱼背、鱼尾的神韵。乡贤王则宽老人建议在鲤鱼滩上修建仿古建筑“龙门”,应了“鲤鱼跳龙门”的吉言,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向游人开放。今天,安徽东方田园生态影视基地已经落户沈福村。附:九磙桥的传说 相传嘉庆年间,一条装有齿磙和光磙的大船停靠在桥下,抬磙人卸完齿磙还剩十只青石光磙,栓不住,抬不起,急得抬磙的汉子们满头大汗,望磙兴叹。日近中午,从圩里收工的人们中有一位名叫“夯哥”的人停下脚步,忍不住教抬磙人如何栓绳……站在船头的老板见一位破衣烂衫的庄稼人逞能,把纸扇一收说道,看来你这位老兄有能耐!“夯哥”知道船老板是瞧不起自己,佯装有气无力的样子说,我不用抬,用肩膀扛你这十只光磙怎么理论?船老板见“夯哥”的回答,心想这人虽然有力气,已干活到现在,量他不可能。于是斩钉截铁地说,你大哥要是一人扛上十只磙子,扛多少,我一个铜板不要,外加一只磙子送一石米。“夯哥”人高马大,走起路来落地有声,所以人们就称他为“夯哥”。他力气过人,80来斤地石锁能举上二三十下,还能甩几个跟头花,一顿能吃二升米饭,二斤肉。二三百斤地担子挑在肩上,上下圩坎如覆平地。他心肠好,庄上只要哪家有力气活,只要喊一声“夯哥”,他都乐意地去帮忙,这庄子清一色姓王。而“夯哥”无名无姓,人缘好,后来就一直落脚在因鲤鱼嘴而得名地王嘴村庄。“夯哥”和船老板打赌的消息引来了全村人都来坎热闹。众人中有一位年逾古稀,又是王姓长辈的老者立在人们的面前,他捋着齐胸的鬓鬓说道,老板是跑江湖的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讲到这里他停了一下,附在“夯哥”耳边讲了两句什么,只见“夯哥”连连点头,今天当着乡亲们的面,天地作证,“夯哥”老幼喜爱、无一不尊,如有不测,全村供养终身。转而问船老板讲话可算话?船老板腰缠万贯,此点赌注乃九牛一毛。立即回答,我若失言,葬身鱼腹。
这时“夯哥”稍有思忖后,沿跳板上了船面。岸上的男女一下子静了下来,暗暗祈祷“夯哥”成功。只见“夯哥”冷静沉着,两脚分开,向下一蹲,两手抓住磙边,轻飘飘地将石磙移到膝前,用手一托上了肩膀,岸上人发出一片唏嘘声。当第九只光磙扛在“夯哥”肩上时,虽脸上有冷汗,但他步伐稳健,当走到跳板中间时,只听见一声沉闷的声音,众人异口同声说:“不好”。跳板断了!足有四百斤重的石磙压在“夯哥”肩上落入水中。虽经多人潜入水中救出“夯哥”,但已无力回天。“夯哥”永远的离开了人们。船老板见跳板致“夯哥”死亡,自知有愧,当着众人的面,除兑现许诺外,再追加六石大米,作为“夯哥”安葬费用。后来那位长者建议将“夯哥”葬在村西头的王姓坟上。这也是王姓族中第一次破了规矩。为纪念“夯哥”的功德,大家一致把剩下的十石米修了一座三孔桥,木桥马胯的基石就是青石光磙。多少年来,王嘴德子孙们一直经这座九磙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为了养鱼和抽水灌溉,填实木桥。几百年来,九只光磙,一直埋在深深的土中。(本资料由区文化局提供)
(11)清代晓星集老街遗址
大圩镇晓星集位于合肥市东南,东临南淝河,南临巢湖,距老城区15公里。传说晓星集始建于清朝中期,晓星集老街有数百年历史。根据老人们记忆,初建老街时逢单日集,日本人来了以后天天逢集。解放前后这里的老街是合肥南乡一带著名的乡村集市,曾经有过多家商号、高大的商铺门头,以及非常热闹的集市贸易活动。抗日战争期间,曾经在晓星发生过新四军智取晓星集、消灭日伪军的战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里的集市功能逐步淡出历史舞台,目前老街上仍有几家日用百货、打字复印的商铺经营。附:智取晓星集
一九三八年五月十八日合肥沦陷后,日军相继占领合肥城南地区和晓星集。从此晓星集就成为日伪盘踞的核心地带,使新四军七师与二师的交通受阻。一九四三年秋天,中共合肥县委确定由城南区委书记杨吉平同志和区长蒋亚文同志负责开辟晓星地区。二人到达晓星集后,迅速找内线、接关系,熟悉情况,开展秘密活动,并在街上开一个地下糟坊以作掩护,广交朋友,筹款购买子弹。同时,抽调部分精干游击队员化装买荒草、买布匹多方侦察。晓星集周边离日本鬼子和国民党碉堡较远,但晓星乡公所设防严密。日伪乡公所建在小寨,有日伪乡丁50多人,四周挖壕沟建炮楼,修鬼子洞(现晓星榨油厂处),街道设东西闸门,由乡丁守卫。日伪乡长林旭初、保镖林先镜无恶不作。周边国民党、三青团、民社党组织情况极为复杂,汉奸保安大队长史国炳、余德水等伪军和一些反动组织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罪大恶极,给当地百姓造成极大痛苦和灾难,也给我军攻打合肥和驻扎巢湖溪口的日军设置了障碍。一九四四年春,中共城南区委书记杨吉平、区长蒋亚文将侦察情况和攻打晓星集战斗方案及进退长临河、南淝河隐蔽渡口的准备情况首先向巢北支队副司令宣济民汇报。他赞成攻打晓星集战斗方案,随即杨吉平和刘公衡又到青龙厂向支队政委程明远汇报,也同意攻晓星集战斗方案。最后宣济民从巢北二支队各部门抽调人员和短枪30多支,统一由杨吉平同志指挥,隐蔽越过敌封锁线,接近晓星集。根据晓星集敌人部署和地形分五个战斗小组,第一组抢占炮楼由汤道培负责;第二组攻打日伪乡公所由杨吉平同志兼任;第三组负责街道巡逻;第四组由夏彬同志负责东西两头闸门;第五组作为机动。农历二月的一天下午四时,十多家赌场正在热火朝天,十几家大烟厂满客,就在瞬时,汤道培带的第一组顺利占领炮楼,及时发了信号,各组同时行动,第二组杨吉平同志火速拿下了乡公所,乡公所人员和乡丁正在吃饭,有的企图反抗,队员连打两枪打死了两个二鬼子后,敌人全部投降被活捉,仅用20分钟结束战斗。这次战斗共消灭日伪乡公所伪军五十多人,缴获枪支五十多支,子弹2000余发。我方仅一名同志受伤。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后就撤出晓星集,分两路回到山王集。
这次战斗影响很大,群众十分拥护。过去在镇上收税罚烟很难奏效,晓星之战以后收烟苗款顺利多了;过去开保长会他们不来,现在也不敢不来了。合肥城南区的工作开展起来了,当时新四军七师的《大江报》还登载了晓星集战斗的消息。(包河区大圩镇关工委提供)(12)清代陆大宝塔遗址
陆大宝塔位于大圩镇陆大村,始建于18世纪末的清乾隆初年。此塔是巢湖岸边唯一的一座古塔。宝塔有七层(一说三层),方圆十华里都能看见。据传,陆大宝塔是陆氏先民为保本村种田年年有余,不受洪涝灾害,而修建的镇水宝塔。1931年和1954年巢湖两次发大水,所有农田均被淹没,唯独宝塔屹立水中毫发无损。当地百姓有“正月十三朝宝塔”的习俗。此塔毁于“文化革命”的年代。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早已不见宝塔当年的巍峨身影,有村人在原址垒了几块红砖,以示纪念。陆大村当地的百姓一直有复建宝塔的愿望,陆姓族人也希望共同出资,恢复这一标志着陆大村先民与水患斗争历史的建筑。附:陆大宝塔的传说
陆大宝塔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坐落在陆大山坎的南坡,十五里河流经塔下,塔的东南方向临近蝴蝶圩,西北靠近包河工业区,地势空旷,风景秀丽,得天独厚得优美环境,令游客乐不思返。陆大宝塔所在的位置周边有许多小圩口,极易受水淹。当地人为祈求上苍保佑圩田的收成,建庙修塔形成了七层的陆大宝塔以镇水怪。
相传有年发大水,一只大红鲤跳上岸,变身为一位仙姑老太太,住进了陆大宝塔中。每当发大水时,仙姑老太太就将宝塔移在荷叶上,水涨塔高。据当地老人回忆,1931年和1954年洪水泛滥,所有农田均被淹没,唯独宝塔在荷叶地上,水涨塔高。从此周边群众信仰老太太能显灵,保佑四方平安。每逢初一、十五两天,善男信女来到塔前焚香朝拜,香火旺盛,热闹非凡,求签还愿者络绎不绝。每年的正月十三定为灯下地日,义城、义兴、大圩得周边成千上万得群众,打着不同形状的灯笼,来到塔前祭祀,祷告老太太大发慈悲,保佑风调雨顺,四季平安。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能制约少数人为非作歹,否则会受到老太太的重罚,这也能起到弥补法网之不足的作用。
“文革”期间,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塔毁于一旦,令人感到惋惜和遗憾。改革开放以后,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不少有识之士就建议重修古塔,由于客观原因,迟迟未能启动。2003年3月28日,大圩乡乡长姜鸿杰在乡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重建陆大宝塔的建议,这就更引起各方人士的重视。2005年5月6日合肥晚报第一版登载市政协委员再次呼吁,尽快恢复陆大宝塔的提案。在大好形势的鼓舞下,陆氏族人深感恢复古塔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报名,自愿慷慨解囊,为修复宝塔作出贡献。陆大村决定恢复陆大宝塔,与大圩的菜花节、葡萄节相互配合,更能招揽游客,为大圩的经济发展发挥作用。(根据大圩镇文化站提供的资料整理)(13)清代观音庙遗址
观音庙遗址位于骆岗街道观音庙社居委辖区内,始建于清代早期。该庙原是一座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庙宇,供奉观音菩萨。老人们说,观音庙香火旺时,方圆百里的群众都来上香许愿。传说观音庙的建造缘自是当地一位军队统领在收复台湾战争中受到观音菩萨点化,为报观音菩萨搭救全体士兵性命的恩情,回乡后在村内建庙朝夕供奉。上世纪八十年代(一说是建设包河工业园时)拆除。附:观音庙的传说 原骆岗街道居民吴大章(仍健在)的太爷爷是清朝著名爱国将领刘铭传手下的统领(吴大章祖辈姓刘,与刘铭传同家)。在刘铭传攻打彭湖列岛战役时,刘统领率领的一支清军被法军围困在岛上。刘统领率部下三天内几次突围未果,队伍粮草已尽,士气全无,陷入绝境之中。
深夜,刘统领在又饥又累中不由昏昏睡去,在梦中一中年妇女款款而来,告诉他山间一处地下有白薯,可解眼前之饥。刘统领从梦中惊醒,信为观音大士前来指点迷津,马上组织士兵来到不远的一处山下辨别方向后,开锹深挖,果然挖出了许多白薯。将士们饱餐之后,士气大振,勇猛出击,一举击溃了围军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台湾收复后,刘统领荣归故里萌发了修庙祭拜的念头,于是便在家乡庐州南乡建起了一座观音庙,庙内塑观音金身一座。这座观音庙几经战乱仍保留下来,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因故拆迁。(14)清代白马寺遗址
白马寺位于大圩镇南斗村水冲郢,遗址东齐芦苇塘,南到马阴里,北至水冲,西抵南斗陈,占地约百亩。遗址上有一古井,还曾挖出过当初寺里铺地的方块“罗四砖”和屋角用的八角梃,时常发现零碎古砖瓦片。传说三国时期,白马寺一带本是一片巢湖滩,是曹操放马场。明末清初(一说宋时)有一匹白马跑到这里就不走了,并死在这里。百姓认为这里是宝地,于是兴建白马寺纪念。(15)清代隍城庙遗址
隍城庙是清代道教道观遗址,位于大圩镇圩区和岗区的交界处,原乡政府办公楼所在地。大圩先人为护持东大圩的一方水土,在此修建庙宇镇水。据传当年隍城庙曾是合肥周边极少几个规模较大的道观之一,有数十间房。相传隍城庙始建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曾经香火非常旺盛,周围农民常来此赶庙会,以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此庙毁于文革时期,仅存留有三块基石和一棵香樟树。时至今日,仍然有百姓在围墙四周烧香敬神祈求平安。附:隍城庙的传说
隍城庙,坐落庐州东南方的东大圩西岸中部大姜高坎,东府全圩万亩良田,雄姿非凡,据考证,该庙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八年,用于镇水之用。东大圩原属巢湖湖滩,南淝河水流冲击而成,渐百姓堆墩盖房,居圩边开垦格田,后连墩成堤,形成东岸长约18华里堤埂。虽堤埂形成,但仍大水不防,只挡小涝,十年仍有九灾,然光绪十八年,庐州大旱,东大圩水患不存,喜获丰收,百姓心怀感激,捐资盖庙,一为纪念丰收,二为镇水降龙。庙内两路大殿,十六间厢房,后大殿供奉东岳大帝佛像一樽,两边立小神塑像若干,金壁辉煌,气度非凡。
隍城庙建后建成气候,香火旺盛,方圆几百里百姓常来庙里进香,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拜多在农历三月底四月初的农闲季节。年复一年,大家就把农历三月二十八订为庙会日。庙会这天,各种民俗文化表演精彩纷呈,有花船、龙灯、高跷、狮舞等。高峰时,数十支队伍同时演出,场面之大,十分壮观。庙里尼姑数人,当家师傅“宽惠”直至一九八五年农村高级社成立,隍城庙用作东大圩人民公社社址才入住合肥明教寺。隍城庙拆于一九八五年初,当时的大圩乡人民政府在原址新建办公大楼,才陆续扒去。现遗址还在,隍城庙那辉煌的过去仍旧浮现在人们的眼前。(16)清代南徐祠堂遗址
南徐祠堂位于义城镇南徐村。建于清朝光绪2年,该祠堂系南徐前人徐南洋(皇帝老师)向皇上要求所建,门头设五根簪,除皇家祠堂外级别最高,故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1986年因建小学缺少资金而拆除,现仅存清朝石碑,下马石(破损)及古井(已被水淹)。(17)清代文昌阁遗址
根据嘉庆年间合肥县志记载,今天马鞍山路西,包河以南的亚明艺术馆位置曾是祭祀文昌星君的道观文昌阁。此外,还有位于金寨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的德胜门遗址、位于徽州大道与环城南路交叉口的南薰门遗址、淝河镇的义兴集老街、义城镇的义城集老街,位于大圩镇古城岗和许贵村西头后妃寺、位于大圩镇慈云村的慈云庵、位于大圩镇迎河村的迎水庵、位于义城镇北徐村的张城寺(始建于道光29年,1958年拆除),以及位于义城镇北徐村龙嘴村民组的徐氏宗祠(清光绪2年,前清甘肃督军张广建出资兴建。1980年为建小学缺少资金而拆除)、吴家祠堂等多处遗址。表1:包河区文化遗址
序号
名称
类别
地点
年代
备注
乌龟墩
古遗址聚落遗址
骆岗街道观音庙村西南
商周至汉
陆大村大孤堆
古遗址聚落遗址
骆岗街道陆大村
商周 大土堆
古遗址聚落遗址
烟墩镇王墩村
商周 序号
名称
类别
地点
年代
备注
麻姑墩
古遗址聚落遗址
烟墩镇马岗
商周 德胜门遗址
古遗址城墙遗址
金寨路
宋
南薰门遗址
古遗址城墙遗址
徽州大道
宋
潮城寺遗址
古遗址寺庙遗址
义城镇义城村
清
隍城庙遗址
古遗址寺庙遗址
大圩镇老乡政府
清
慈云庵
古遗址寺庙遗址
大圩镇慈云村
清
白马寺
古遗址寺庙遗址
大圩镇南斗村
清
迎水庵
古遗址寺庙遗址
大圩镇迎河村
清
后背寺/后妃寺
古遗址寺庙遗址
大圩镇古城岗
清
张城寺
古遗址寺庙遗址
义城镇北徐村
清
文昌阁遗址
古遗址寺庙遗址
包公街道
清
观音庙
古遗址寺庙遗址
骆岗街道
清代初期
张城寺
古遗址寺庙遗址
义城镇北徐村
道光29年
2、古代墓葬
(1)汉代宋大墩墓葬
宋大墩墓葬位于包河区烟墩镇史岗行政村,2000年村民平整土地时发现。当时烟墩尚未划入包河,肥西县文物部门做了初步处理,目前尚未发掘。附:史岗行政村,合肥千年古墓初露“尊容”
1月2日,肥西县烟墩乡农民在平整农田时,挖出一东汉时期大型古墓。消息一经传出,四乡八邻纷纷赶往墓地,一睹为快。
今日清晨,细雨蒙蒙,我们乘车一路颠簸着来到肥西县烟墩乡岗墩村宋湾。远远地我们就看到,在村公路以西约400米处的平地上,有一个凸起的大土墩特别引人注目。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个土墩名叫“宋大墩”,它就是刚被挖出墓门的东汉时期古墓的所在地。顺着油菜地中被踏出来的新路,我们登上“宋大墩”。虽然才早上8时许,在寒风细雨里,就已经有一大群村民从附近赶来参观。他们围在三个墓道门口,议论纷纷。一些村民还饶有兴致地告诉我们,前天他们就在肥西县有关部门的允许下开始挖掘,刚到墓门,还真的挖出了一些“宝贝”呢,其中有一个瓷犼、一个瓷猪和一个宝珠,还有一批东汉时期的五铢币。
我们发现,墓地大致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占地约200余平方米。墓地中上部的东、西、南三面各有一扇新掘出的墓道门。它们高约2米,宽近1米,门顶部离地面约2米深。从墓道门的外形看,它们酷似普通土窑窑门,但从墓道门的大块青砖结构可以看出,这个古墓年代久远。据村民介绍,1月2日,岗墩村开始实施农业机械化续建项目——“格田成方”,在修渠整田,开挖“宋大墩”时,村民们挖出这三个墓道口。1月3日,肥西县文化局等部门即派人对古墓现场进行勘察、保护,等待进一步发掘。
据肥西县文化馆一位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墓道门上的砖纹及在墓口处发现的部分陶瓷殉葬品的初步鉴定,县里有关专家认为该墓属东汉时期建造。但由于开挖工作尚未完全展开,因此,目前还不能确定此墓究竟是一个由若干墓室组成的汉代古墓群,还是一个主墓室,其考古价值也不能在短时间内确定。
据悉,位于肥西县四合乡境内的刘邦之侄舒王刘信墓葬的发掘工作不日也将展开。
(摘自2000年1月6日《合肥晚报 》,作者:甄奎、朱杲、余育章)
(2)宋代马绍庭夫妇合葬墓
1988年初在合肥城南乡朱岗村(现马鞍山路以东,贾大郢以西,今属望湖街道)发现了北宋马绍庭夫妇合葬墓。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清理发掘,出土了大量极其珍贵的文物,有方形歙砚、九华朱觐墨、毛笔、黄山十谷墨,都是难得的佳品,制作精细,线条流畅,造型典雅。特别是两方墨,都为有史料记载的名师制作。我省现只有8件国宝,合肥占两件,就是这两件墨。此外,还有青白瓷粉盒,影青斗笠碗、兔毫盏、广寒宫镜等器物,都特别精美,也称得上较为珍贵的文物。附:朱岗村出土国宝
宋代古墨“歙州黄山张谷男处厚墨”,许多学者称其为“稀世之物”。
该墨为模制,松烟墨,形体大,像织布的梭子。长25厘米,宽5厘米,厚1.2厘米,重158.8克。墨的正面中部有细线双道框,框内残留阳文篆书“歙州黄山张谷”6字,其余字迹模糊难辨。据安徽省博物馆专家考证,其后4字为“男处厚墨”。那么,这锭出土的宋墨全部铭文为“歙州黄山张谷男处厚墨”10个字。“墨史”载,“处厚”即张处厚,张谷之子。张处厚的祖父张遇,为宋熙宁、元丰年间黟州(今黟县)的著名墨工,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张氏祖孙三代都是宋代制墨名家,所制“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成为宋代收藏家争相购置的“墨宝”。他们的名字和成就在元陶宋代《辍耕录》、明麻三衡《墨志》两书中都有记载。此墨之大,十分罕见。《墨法集要》中说,“墨大最难搜和”,工艺稍有不当,墨锭极易开裂,所以古代墨工“不喜为厚大”。据了解,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锭宋代同一质地的古墨,只有此墨的1/3长。也就是说,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宋代古墨中,合肥出土的这锭墨尺寸最大,“世不多有”。
1988年1月,安徽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文物工作者,在合肥市城南乡五里冲朱岗村,清理一座宋代夫妻合葬墓的木棺内,发现此墨。它虽随墓主殉葬在地下土埋、水泡八九百年,但质地、形状仍然未变,只是稍带着断裂轻伤与水锈又回到了人间。据该墓葬的墓碑记载,墓主人叫马绍庭,为北宋太师舒国公之孙、天圣年间合肥名臣马亮之子。同时出土的随葬品还有两支宣笔、三台歙砚,以及文具盒等文房用品,其墓葬年代为宋徽宗重和戊戍年(1118年)三月甲申。可见此墨距今已有880多年历史,后经中国文物研究所科技专家修复如旧,还其原貌,而成为“稀世之物。” 一、九华朱觐墨 九华朱觐墨,宋代文房用具。梭形,墨锭长21 厘米,中部宽3.4 厘米,两端宽1 厘米,厚0.7 厘米。出土时断3 截,右上角边残缺一小块,修复后重47 克。墨为松烟制成。
墨正面中间有阳文楷书“九华朱觐墨”5 个字;背面中部的枣核形线框内有凤开花纹,线框两端处各有一圆形印纹,印文圈内有阳文楷书“香”字。朱觐,安徽九华人,元《墨史》、明《墨海》均有记载。其人做墨“善用胶,做„软剂出光墨‟”。与滕元发、苏东坡为同时代人。《墨海》辑录苏东坡评墨语“孙叔静用剑脊墨,极精妙,其文曰:„砂室常和‟ ⋯⋯,墨甚坚黑,近世善墨惟朱觐及此。觐,九华人”。“九华朱觐墨”是首次发现的宋代著名墨工所制的墨宝,虽经数百年仍较完整,上有名、款、形状较大,用墨模制作的松烟墨,其上纹饰精美,造型别致,是珍贵的宋墨标本,在墨史研究上有重要意义。
该墨于1988 年1 月出土于合肥市南郊城南乡五里冲朱岗村的北宋马绍庭夫妻合葬墓、妻吕氏(宋代丞相文穆公吕蒙正孙女)的棺内,为随葬品。据墓碑记载,其年代为宋徽宗重和戊戌年(1118 年)三月甲申。1994 年6 月定为甲等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二、歙州黄山张谷男处厚墨
歙县黄山张谷男处厚墨,宋代文房用具。墨锭近似长方形,两端呈圭角状。修复后长25 厘米、宽5 厘米、厚1.4 厘米、重158.8 克。为松烟墨。墨正面中部有细线双道栏框,框两端呈圆弧形,框内残留阳文篆书铭文,可辨认的有“歙州黄山张谷”6 字,其余字迹模糊不辨。据安徽省博物馆专家考证,后3 个字为“男处厚”。张处厚系张谷之子,宋代造墨名家。此墨为墨模制做,墨形体大。《墨法集要》中说“大墨最难搜和”,工艺稍有不当,墨锭极易开裂,故古代墨工“不喜为厚大”。张谷其名见录于《墨海》外辑卷二:“张孜、张处厚、张谷,黟川人。”黟川今属安徽黄山地区。《墨史》云“蔡君谟谓,世以歙州李廷为第一,易水张遇为第二⋯⋯子谷。”根据这一记载,可知张谷为张遇之子。书中又云“谷制墨得李氏(廷)之法,而世不多有。”歙州黄山张谷男处厚墨的出土,证实了《墨史》中有关张谷、张处厚的记载,而张墨又是“世不多有”古墨。该墨锭是首次发现的史书有记载、墨上有名款、尺寸最大的宋代墨锭,在墨史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许多学者称其为“稀世之物”。
此墨系1988 年1 月出土于合肥市南郊城南乡五里冲朱岗村北宋马绍庭夫妻墓、墓主马绍庭的棺内,为随葬品。马绍庭为北宋天圣年间合肥名臣马亮之孙,据墓碑记载其葬年为宋徽宗重和戊戍年(1118 年)三月甲申。该墨锭由于数百年浸泡在棺内积水中,出土时碎为10 余块,因胶质褪尽部分为粉末,后经中国文物研究所科技专家修复。1994 年定为甲等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现藏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3)宋代包公墓
包公墓位于包河区的包河南畔林中。包公墓原址位于合肥市大兴集黄泥坎东北。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包拯墓园曾遭到严重破坏。当时金兵占领庐州,揭顶拆毁包公墓室,盗走随葬品,巨大的古墓志也被砸成五块。金兵走后,包公子孙为防止再遭洗劫,择原墓30米的低下地方重新埋葬。并在原墓位置堆了一座假坟。包公诞生200周年的时候,南宋官员把包公夫人董氏的墓重新修整,盖座享堂,一直作为包公墓供人瞻仰和祭奠。解放后,安徽省公布包公墓一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这座假墓再遭洗劫,破坏方式和金兵一样。完整保留下来的墓室又被拆毁。1973年附近工厂扩建,征用土地,文物部门介入清理保护,发现和出土了包拯及其夫人、儿子、儿媳、孙子等六人墓志和包拯遗骨及其部分陪葬品。原计划将包公遗骨迁回龙山安葬,由于宗族矛盾没有如愿。只得暂存在一位子孙的屋檐下。后用一辆平板车摸黑夜行80里偷偷安葬在龙山脚下。1973年,合肥清理包公墓时,文物工作者决定先从周围小墓着手,选中了一个坟头不高,位置最低,距包公墓有30多米的一座小墓,破土开挖。正是这座小墓出土了包公及其夫人的遗骨。其中竖埋着两合墓志:一合墓志盖上写道:“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志文中说北宋嘉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四日,包公病逝于开封,终年64岁。宋仁宗亲自到包家吊唁,同时命包公的女婿代表朝廷护送包公的灵柩返回合肥。次年八月初四护丧归葬入土在合肥东郊大兴集。另一合墓志盖上写着:“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十二个篆字,墓志上说她是包公的夫人,比包公小一岁,晚六年去世。包公墓中的两块墓志盖都已破为几大碎块,应该是在历史上受过破坏。经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关骨和四肢骨的鉴定:“为男性骨骼,年龄在四十岁以上”。有包公墓志的证据和权威机构的科学鉴定,包公遗骨才得以保存下来。有了包公遗骨,新建的包公墓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包公迁葬墓,而不是一个纪念性和象征性的包公衣冠冢。
12年后,1985年,政府决定按照宋代二品官司的葬制,在包公祠附近重建新墓,使祠墓相连。1987年10月1日,包孝肃公墓园竣工建成,包公遗骨又由龙山回到合肥,包公墓园作为合肥特有的文化遗产长留人间。
墓园依据史料有关记载和原包拯墓发掘资料设计,园内建筑按宋《营造法式》建造。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这是一座较完整的庄重肃穆的仿古墓园。墓园外有神墙护围、内有神道贯通。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魑首龟趺神道碑记载着包拯的生平和政绩,壮观恢宏的享堂内设有包拯神主,以供后人祭祀。园内主要建筑有高4.2米、宽10.5米的大型照壁,标表等级的、高6.4米的子母双石阙、三开间二进深的神门,由望柱、石虎、石羊、石人组成的石刻群。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墓园内的主要建筑上置有全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刘海粟、启功、溥杰等撰书的楹联。
附:包公墓诗词 西江月·十月四日谒包公祠及墓园 赵朴初
来谒包公祠宇,森森松柏庄严。香花墩上祭衣冠,举目秋光烂漫。凛凛壁间家训,千秋立懦廉顽。敬恭岂独为仰贤,要与全民示范。谒包公墓 刘夜峰
龙图归葬在庐州,汴亦有陵祭故侯。千古清廉人共仰,何妨两地立灵丘。表2:包河区古代墓葬
序号
名称
类别
地点
年代
备注
宋大墩
古墓葬
烟墩镇史岗行政村
汉
包公墓
古墓葬
芜湖路
宋
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绍庭夫妇合葬墓
古墓葬
骆岗镇朱岗村
宋
1988发掘 4
汪潦老坟
古墓葬
义城镇汪潦村
清
普通墓葬 5
烟墩老坟
古墓葬
烟墩镇烟墩村
清
普通墓葬 6
黄幼斋家族墓
古墓葬
烟墩镇王墩村
清
普通墓葬
3、古代及近现代代表性建筑(1)三国马盘井
马盘井是骆岗街道王郢村(今包河广电大楼后院内)的一口古井。青石井台上一道道深深的绳痕显示了其悠久的历史。民国18年(1929年)大旱时,方园几十里的百姓曾因此井而度过旱期。相传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率兵南下,欲与孙权决战。在合肥养马屯兵,马场就设在今天的骆岗街道王村一带。当时天旱无雨,马不能饮水,曹操下令部下在此打了这口井。因此,人马大多盘桓于此,饮水解渴。后来,这口井被当地百姓称为马盘井(一称盘马井)。此井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完好无损,井水仍可饮用。(2)宋代包大井
包大井位于骆岗街道官塘村包冲村民组(据称该村民组多为包公后人)。相传为包公在合肥时,逢大旱年为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所建。此井在旱季仍水满不减,清澈甘甜,在每次大旱之年能够解决方圆几十里群众吃水的困难,人们为纪念包公,遂称该井为“包大井”。(3)明代包公祠
包公祠,一名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北宋名臣包拯的专祠,位于包公文化园内的包河香花墩上。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另据碑文记载:包公祠其初为城南梵刹,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五十一年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孝肃公祠”。清嘉庆六年(1801年)合肥知县左辅重修,始具规模。太平天国时期,清军和太平军两度争夺庐州,安徽巡抚江忠源为防太平军进城,尽烧庐州城外民房,包公祠毁于战火。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李鸿章因母亲病故,居丧回合肥,筹白银2800两加以重建,规模依旧,只增添了东西两院。故本地百姓有“包家祠堂李家修”的说法。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不料中心位置已被其兄,时任湖广总督、因母丧居家的李瀚章捷足先登,挂上“色正芒寒”的横匾。李鸿章不好相争,又不愿屈居偏旁,只得另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这块碑文现在已移到享堂正殿左侧。今天看到的祠堂建筑就是清代光绪年间由李鸿章筹银重建的。63年后的1945年,时任安徽省主席李品仙也曾拔专款修缮包公祠。解放后政府又多次修缮,现已成为合肥城市最美的文化景点。
公祠大门前有一座白底黑框墙,称为照壁。照壁前后正中均绘有一叶青荷,青荷侧旁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喻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包公祠大门的门楼两边立着一对“抱鼓石”,它与祠内正殿两旁的两只石狮,都是古代象征威严和权力的建筑。据称在古代,只有帝王将相、文武百官的王宫、官衙、府第门前才可以建有。跨过山门,踏着翠色笼烟、波光浮碧上的青石小道,迎面而来的是一座石砌的小桥,桥头左右分立两只石狮。越过绿树荫庇下的小桥便是白墙青瓦构筑的三合古院。两扇黑漆山门上,是隶书“忠贤将相”、“道德名家”的对联。东西两边侧门,分别题写着“顽廉”、“懦立”(“顽廉懦立”是成语,意思为使贪婪的人廉洁,使懦弱的人立志)。整个祠的外观看上去古朴庄严,令人肃然起敬。从山门而入,四方形天井正中前立台湾香客赠送的铸鼎香炉,后立新加坡香客赠送的铜制香炉。五开间的包公祠正殿(又称享堂),正中端坐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塑像高约八尺,一手执笏,一手握笔,古铜色的脸庞上,浓眉长髯,神情端庄严肃。这座塑像为后来重塑,原来的塑像白面长须,手捧朝笏,威严之中又有慈祥之态,比较准确地再现包公的本来面貌,可惜毁于“文革”之初。包拯塑像的两边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的站立塑像。上方高悬着五方横匾,正中匾额上的“色正芒寒”四个大字,为李鸿章之兄李瀚章所题。
左匾上“节亮风清”四字,为清乾隆年间庐州知府肖登山所题;右匾上“庐阳正气”四字,为光绪年间左锡旋所题。殿的上上下下,到处都可以看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楹联。
包拯塑像的左面陈列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质地黑亮的石刻,上刻“宋包孝肃公遗像”。栩栩如生的包拯遗像给人以面如铁、气如虹、铁骨铮铮的包青天形象。这方石刻是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一位叫徐琪的人,请工匠以包拯在开封府任上的一方石刻画像为蓝本雕刻而成,据说是包拯的真容。画上的包拯头戴乌纱帽,身着紫罗袍,脚蹬粉底靴,白脸长须,书生气派。因身材较矮,显得帽翅格外长。过去,包家子孙在介绍画像的来历时,常常谈及一个传说。说包拯在开封府时,经常要深入现场办案,百姓为了争看他的风采,往往把他挤得寸步难行。后来,仁宗皇帝知道这事,就赐给他一顶特制的乌纱帽,帽翅比别的官吏要长三寸,并下令:凡碰到包拯帽翅者,杀无赦。由于包拯爱民如子,不忍加害于民,所以每逢他步行办案之时,就由随从高声吆喝:圣上有令,碰到帽翅者杀。百姓听到后,便纷纷让出一条路来。享堂的东壁立有一方石刻《包拯家训》。享堂西壁还立有包拯的《乞不用赃吏疏》和他的诗作碑文。
正殿的东西两厢是陈列室。东厢陈列有《包拯生平简介》、嘉庆八年版的《合肥县傅郭城图》、《香花墩图》、《宋史》和记载包拯事迹的地志书、《包公办案图》,以及包公当年在贵池手书“齐山”的摩崖石刻拓片等。西厢陈列有包氏宗谱,从宗谱中可以看出自包拯上溯35代,后续37代,共经历了2800多年。其中陈列的《故宫南薰殿藏包公画像》为复制品。由包拯生前好友吴奎撰写的《包拯墓志铭》,因受战乱,碑碎为五块,有三分之一的字迹模糊不清。还有出土的包氏族人文物木俑、青瓷香熏、影青瓷碗、砚台等。
出正殿东行不远,即是一座六角攒尖亭,也就是祠内著名的廉泉亭。亭内有一口名为廉泉的古井。井因亭生辉,亭由井得名。
廉泉井为包公生前所挖,原本井上无亭,系只为满足家庭用水的一口普通之井。由于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后人敬仰包公,故赋予了包公个人及家庭之物许多神秘的传说。传说廉泉井水清官好人喝了无事,而赃官、不肖子孙喝了都会头痛、闹肚子。明朝人在修建包公祠时,在井上加盖了亭子,称井为“廉泉”,亭为“廉泉亭”。从此井亭作为一“景”留存至今。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李鸿章侄孙李国蘅撰写了一篇《香花墩井亭记》,曰:“闻昔有太守来谒祠,启开汲饮,忽头痛,复堙如故。是说也,余窃疑。命从人开井汲泉,煮茗自饮,味寒而香烈,饮毕无异,目而笑谓诸曰: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
廉泉的井沿上,布满一条条深深的凹痕,为井绳长期摩擦所致。正对井口的亭子顶端中央,雕有一块圆形彩绘木质浮雕龙像。雕龙倒映井内,随着井水的晃动,好似龙影在舞,颇有游龙戏水之景趣,故人们又称廉泉井为“六角龙井”。
享堂西边有一座临河而建的小亭,名叫“流芳亭”。旧址位于包公祠东南濒河处,相传是包公幼时读书的地方。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庐州知府龚镇湘将之改为流芳亭。后毁。现流芳亭为1981年在祠西南角依岛重建。小亭为歇山亭建筑,倒挂楣上,雕梁画栋,三面临空,相传是包公幼时读书之后休息玩耍的地方。包公祠展品定位于“历史包公”,有各种史料,以及包氏家谱、包氏家训、包公墨迹等珍贵文物陈列,向游客展示包拯生平、氏族世系脉络等。包氏后人介绍,包公祠长年由包公历代嫡系后裔祭祀守祠护墓。附:历代名人咏包孝肃公祠诗词 谒包孝肃祠
[明末清初 ]梁清标
孝肃祠堂剑珮闲,香花墩畔听潺湲。严霜落后瞻遗像,浊水澄时见笑颜。异代姓名童语习,中宵风雨鹤飞还。古今此地无关节,白日孤城冷蜀山。
谒包孝肃祠 [清]宋衡
孝肃祠边古树森,小桥一曲倚城荫。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尘。”
谒包孝肃祠 [清]史台懋
丛祠花发绕回汀,烦暑时时过客停。谁把阑干界红白,红莲沉醉白莲醒。
谒包孝肃祠 [清]张振轩
城南一曲尚清流,风送荷香槛外秋。遗像至今传铁面,直臣岂肯作金钩。烟波浩淼藏鱼艇,臞藻馨香荐古洲。漫说阎罗关节重,青宫事业等安刘。
谒包孝肃祠 张士奇
一笑比河清,人传御史名。公忠天地鉴,关节鬼神惊。嘉祐多贤辅,阎罗表真声。香花墩畔路,思古发幽情。
谒包孝肃祠
[清]左辅(合肥县知县)
侵晨洁苹藻,来拜先生词。松晓露犹凝,花寒香作披。登堂怀履舄,临水鉴须眉。俯仰钓游地,风徽那可追。
谒包孝肃公祠 沈御日
祠宇峙芳洲,临流景自幽。花光浮殿壁,树影接城楼。遗像千秋肃,清名万古留。桥边一追忆,直道几同俦。
合肥谒包孝肃祠 唐孙华
高原遗庙郁嵯峨,待制清风永不磨。京尹威名行赤县,苍生笑口指黄河。朝堂议论封章在,委巷流传野史多。淫善只今无别白,直愁关节到阎罗。
香花墩谒包孝肃公祠
[清]张祥云(知庐州府事)
香花墩上拜祠堂,蒲苇萧疏水一方。遗泽长绵臧氏后,清风旧仰郑公乡。碑欹古壁滋阴藓,艇系回澜钓夕阳。镂板重新章奏稿,千秋俎豆共辉煌。
香花墩谒包孝肃祠 [清]陆继辂
杂花浅草城南路,名宦乡贤共一祠。赤捧威名京尹重,乌台轶事野人知。此墩介甫无争意,遗像方平有去思。我是五湖烟水客,钓竿可许试春池。
包孝肃祠 萧淦
待制祠堂大宋臣,偶从萍水挹青尘。一生骨鲠无情面,百练金钢不坏身。孝肃合加当日谥,阎罗幻结后来因。分明冠玉惊人貌,巴里堪嗤肖未真。
道光己酉春陪族人祀先祖孝肃公祠 [清]包泰攀(包公祠族裔)
聚族祠旁远市喧,虔修家祭荐臞蘩。遗编争重三贤集,胜迹长留一古墩。在昔瞻依凭梦想,于今展谒溯渊源。清风亮节昭千祀,文物衣冠此尚存。凌云画栋拥城河,地以人传迹不磨。故里湖山流泽永,圣朝俎豆沛恩多。四时苍翠环祠柏,终古馨香出水荷。此地真无关节到,岂惟当日此阎罗。
陪冯太守鲁川诣香花墩谒包孝肃像 [清]王尚辰
烽火庐阳屡变适,城南一水自清涟。故家首重龙图传,子姓躬耕蚬壳田。稗史讹传多谰语,香花遗址溯当年。欧苏尚有西湖记,莫使风流让昔贤。
谒包公祠 吴元桂
孝肃祠堂野水滨,森森松柏拥南城。池边有草春长绿,墩上无花香自生。道直千秋同岳峙,笑难当日比河清。至今孙子家犹傍,大地沧桑几变更。附:廉泉的传说
合肥包公祠东侧有一古井,名曰“廉泉”。井水清澈可鉴,四时不竭。传说此井乃当年包拯授意所掘,特意遗于后人,告诫后人立世做人,务要像此井水一般清澈明净。若有对己行为不尽知详者,可面井水而视,当可照知一日。一姓臧的知府老爷信步至此,闻听廉泉井水清如明镜,且味绵甜,时正值盛夏炎热,其便乘兴叫随从汲来廉泉水,一来为解渴消暑,二来是要亲验传说的真伪。孰知老爷一口井水刚下肚,即刻头痛不止,肚痛难忍,慌得其随从忙将老爷搀扶入轿,打道回府。后来人们经了解,方知该老爷乃一贪官污吏。到了清咸丰年间,一个名叫李国蘅的举人游览至此,其也乘兴品饮廉泉之水,喝后只觉清凉甘甜,并无不适之感,于是便写下了《井亭记》一文,称廉泉井水,“不廉者,饮此头痛欤”。由此,“廉泉”之水,廉者饮而可润肠解渴,贪者饮而可致头痛的传说便传开了。直至今天,这仍是人们乐道不止的一个话题。(4)清代大孔祠堂
大孔祠堂位于大圩镇学堂村,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905年建成。为清代甘肃督办孔华清出资修建。整个建筑占地约2400平方米,仿山东孔府整体构造,规模浩大,原占地较广,布局、结构为典型的清代宗庙建筑式样。文革期间,大孔祠堂受到破坏,一度做过粮站,门前的狮子被推翻倒在塘边洗菜,据当地百姓说现在石狮还在塘里。最近经过多方努力,完成了最近一次维修。现存正门、后殿及东西厢房共25间,并保留有完好的圣旨碑。目前,大孔祠堂是合肥地区保存最完善、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古代宗祠之一,也是合肥地区现有古建筑中彩绘规格和档次最高的宗庙。1986年被列为合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整体修复已经完成。当地政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建设“孔子文化园”,打造“安徽孔府”的构想。计划建设一座占地面积500亩、以大孔祠堂为中心的文化旅游景区,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核心区、中心区、配套区三个区域:核心区是孔子文化园最主要的参观游览区,总占地面积200亩,修复建设祠堂主殿、副殿、厢房、藏书楼等,现修复建设已基本结束。中心区占地200亩,以特色宣传教育为主,致力于传播孔子思想,弘扬儒学文化,发展教育产业。配套区占地100亩,主要对核心区及中心区进行相关的配套补充。
附:合肥最大的宗庙重现晚清盛景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修复,久违的“大孔祠堂”藏书楼终于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座位于省城包河区大圩学堂村的孔氏祠堂是合肥地区唯一保存较完整、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宗庙。昨天上午,记者驱车来到“大孔祠堂”,发现曾经毁于战火的藏书楼已重新矗立在祠堂大院中,四周厢房的屋顶和墙壁也焕然一新,预计今年9月就能重现祠堂当年的风韵。
此次大孔祠堂修复工作共投入280万元,除对730平方米祠堂现存的建筑进行彻底修缮外,还将恢复山门殿的东西配殿、东庑殿一间、西寮房三间以及整个祠堂的围墙和庭院绿化等。修缮后的大孔祠堂建筑面积为1080平方米。孔子后人合肥建祠堂
大孔祠堂位于规划中的合肥滨湖新区,距城南10公里,离巢湖仅2公里,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其始建于清末民初(1905年),是时任甘肃省督办御赐二品顶戴和总统右江各军的孔华清为家乡族人所修建的宗祠,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江淮晚清时期的一组较为完整的宗族公共祠社建筑。上世纪80年代初,该祠堂被合肥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孔氏祠堂内它被称为“鲁贤户”、“鲁贤祠”。
据传,孔氏家族由山东、河南迁入古庐州府时,人丁兴旺,当时一分为三,大房留在了学堂村,二房分往肥西发展,三房则分居在现在的肥东县陆家坝一带。因学堂村的孔氏祠堂属于大房,故名“大孔祠堂”。至晚清时,由于所属大房的老祠堂已经面临倒塌,适时族中出现了打虎英雄孔繁琴,大房逐渐兴旺,于是重新修建祠堂,并命名为“大孔祠堂”。
村中的老人告诉记者,民国时,村里担任“鲁贤户”的孔祥甫父亲致信给孔华清,说老家正在修谱需要用钱。孔华清随后派专人送来了所有的修谱所需钱物,并致信要求重修“大孔祠堂”。于是孔祥甫的父亲就和五个族人一起到山东跪拜“掌门人”孔令怡,终于在次年春天征得掌门人同意,按照“山东夫子庙”的建筑布局来修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孔祠堂与曲阜孔庙同出一宗。孔庙历经百年沧桑
据介绍,原来的大孔祠堂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石狮子,祠堂内原有房60多间,为典型的清代古建筑,青砖红墙筒子瓦,清一色苏式油彩绘画,砖木结构,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祠堂大院正中原先矗立一座具有民族风格、全木结构的“藏书楼”,其高约30米,气势不凡,上下两层各三间,造型独特,雄伟壮观。顶端竖有一个葫芦状、高约2米的锡制楼顶,方圆数十里内都能看见。“以前站在祠堂正中间的藏书楼上,还可以眺望到巢湖的船帆。”施工单位已根据幸存的一张历史图片对其进行了恢复,目前该楼已基本成型,建筑工人正在装修楼体外观。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原为三进,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现存山门殿,寝殿及东西庑殿25间,建筑结构均以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宫殿、庙宇等古建筑所常见的抬梁式木框架结构。山门殿梁枋上绘沥粉贴金行龙和玺彩画,东西庑殿及寝殿梁枋上则绘有人物、花卉的苏式彩画及旋子彩画,在一个祠堂中同时具有的三种彩画形式是大孔祠堂不同于其他祠堂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祠堂布局是北方“四合院”式的建筑,但在墙头等细部特征上,又展现出皖南建筑的特征。更难得的是,祠堂的梁木上残存的彩绘还透着甘肃的风情,是江淮地区难得一见的玺彩画图案。(李爱文 王业云 姜志远)(5)清代东大圩
东大圩位于淝河下游的包河区大圩镇东南,曾名上大圩或大圩。据水利专家范毓有老先生的研究,合肥东大圩自清康熙年间开始就有建圩围田的活动。根据大圩隍城庙碑文记载,大规模的建圩活动开始于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农历六月初六建成,前后历时数十年。距今已有两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据考证,大圩先民多是清代早期来自江西瓦屑坝的移民。建设大圩初期,先民在湿地周边筑墩为家,形成了后来的沈墩、张墩、余墩、姚墩、程墩等十三墩村落。每个村落划分开耕土地的范围,他们水来打渔,水退做田。后来,先民们以墩为点,连点为线,形成了今天村落之间道路的基础。大圩建成之时,圩区总面积23.5平方公里,23000亩耕地,圩堤总长24公里,是为合肥各圩口之首。上新埂、下新埂两条大堤将东大圩分为上、中、下三圩。
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统计,三圩合计有23.5平方公里,上圩7400人,中圩6300人,下圩5900人。整个东大圩内田畴平展,一望无垠。阳春三月,油菜花开,一片金黄。轻风吹来清香拂面,赏心悦目。合肥当地有“大圩收一年,合肥吃一年”的说法。东大圩素来有“合肥粮仓”的美誉。注:参见合肥郊区水利志编写组,《合肥郊区水利志》,1991年编印。(6)民国唐大楼
在淝河镇黄巷村唐大楼村民组,唐姓是最大的姓。百年以前,唐大楼的唐氏“广”字辈四兄弟,唐广美、唐广香、唐广贵、唐广纯早年曾经在芜湖经商并取得了很高的商业成就。排行老三的唐广贵曾在芜湖任商会会长,此后唐家的商铺也发展到合肥,百年老字号“飞凤池”澡堂就是唐氏四兄弟创立。积累了财富之后唐氏四兄弟建起了唐大楼这座老宅。这座建筑是民国时期很有代表性的乡土民居,兼容中外,融会南北,从建成至今已有90多年。建成当年有很多房间,因年代久,很多墙壁都倒塌了,后人就在原址上盖了新房,如今大宅只剩下主屋,三进两院。1951年,这座大宅成为校舍,设了淝河小学,1986年学校搬走后,就再也没住人。目前,唐大楼周边的环境很不利于建筑的保护,特别是近来东北角新建的沙石场和来往车辆将对唐大楼产生直接影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了这座重要的民国建筑,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唐大楼的保护规划。附:民国老宅“隐居”唐大楼
高墙黛瓦、三进两院、金属包门、雕梁画栋,村民新楼房的包围中,静默地矗立着一座民国建筑,经历了90多年的风雨沧桑后,已辉煌洗尽,但朱颜仍依稀可辨。日前,合肥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有了新发现,包河区唐大楼有座唐氏住宅,据唐氏后人介绍,宅子为唐氏“广”字辈四兄弟建于民国初期,兼容中外,融会南北,而这四兄弟曾创立了合肥百年老字号“飞凤池”澡堂。朱颜犹存 传统石刻中点缀着“洋装”
在合肥包河区淝河镇黄巷村唐大楼村民组,“唐”是最大的姓,从路口进来不远的一座旧宅,则是这个村民组的骄傲,见证了他们祖辈曾经的辉煌。“是我们祖辈四兄弟盖的,当年非常风光。”唐永鹏老人是这座宅子主人的嫡孙,目前经常来打理一下。
大宅的前墙很长,据唐家后人唐松介绍,当年有很多房间,因年代久,很多墙壁都倒塌了,后人就在原址上盖了新房,如今大宅只剩下主屋,三进两院。虽断壁残垣,但精美的石刻、木雕,显示这宅子朱颜犹存。
宅子大门为木质,中间包有条形金属,门楣上有石刻,纹理细致,因遭破坏,难以辨别。唐永鹏回忆说应是蝙蝠,寓意“幸福”。门两侧是石质框架,基部各有瑞兽祥物的石刻,灵草珍果为背景,左侧有鹤,右侧有鹿,寓意福禄长寿。前墙每隔约2米处有一个石质拴马“鼻眼”。
一进为门厅,两侧各有房间,院子里有花坛,左侧耳房保存了原来的特别风貌,木质窗户两扇分六格,每格镂空为八边形,格上有沟槽。据包河区文化局办公室主任孙友华介绍,这窗户当时应该装有玻璃,这在民国初民间很少见。而房顶则罕见地装有木质天花板,中间有个大圆形印痕,孙友华介绍,这则是西式装潢,当时应装有西式吊灯。
沧桑历经 废弃20多年梁间蛛网盘绕
二进为会客厅,厅内大木柱古朴浑厚,柱底垫有圆石。据唐永鹏介绍,当年二进的中间三间用于会客,而左右各两间共四间则是用屋面板隔成卧室,而且地面铺上了木地板。三进是厢房,屋檐下是木刻镂空窗户,唐永鹏介绍,原来在窗户下都是砌有屋面板,而且门楣很高,紧挨窗户,但后来尽数毁坏,如今这面墙被砌上砖块、土坯。
建筑物既灵巧,又端庄,且具西式风格,当年风光无限。如今,年代已久,房屋多年未住人,二进的墙壁、木板都已难觅踪迹,梁柱间蜘蛛网盘绕。唐松告诉记者,在1951年,这座大宅成为校舍,设了淝河小学,1986年学校搬走后,就再也没住人。其间,间或有族人住进来,代为照看一下,但都不长,很快就离开回家。
辉煌见证 大宅主人曾创百年老字号
唐永鹏今年65岁,是大宅主人的嫡孙,据他介绍,大宅是由他的爷爷四兄弟所建,建成距今已有90多年。四兄弟为唐氏“广”字辈,依序为唐广美、唐广香、唐广贵、唐广纯,唐永鹏的爷爷就是排行老三的唐广贵。
唐永鹏告诉记者,爷爷四兄弟当年都在芜湖经商,曾在芜湖任商会会长,也在合肥行商,百年老字号“飞凤池”澡堂就是唐氏四兄弟创立。积累了财富后,四兄弟就在老家盖了大宅子。
唐氏住宅在唐大楼是座骄傲,但一直养在深闺,此次文物普查中得知这座住宅的存在后,合肥市文管处立即到现场了解情况,据副处长汪炜介绍,有别于李鸿章故居等官家住宅,这座民国建筑是乡土民居,很有代表性,目前合肥市文管处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葛君、汪漪、卓也)(7)民国宋士科旧居
宋氏故居建筑群位于淝河镇卫乡村,故居的主人宋士科是卫立煌的表亲,民国时期合肥县警备司令。宋氏故居建于1918年,是合肥地区一处中西合璧的古建筑。主要建筑为三层高的两栋大楼,以及约700平方米的走马转心洋房及其他平房上百间。南侧的三层楼为宋士科的住宅,东部原来是宋世科所建的“立志中学”。房屋墙基为石料所建,青砖到顶。外墙上每隔两米有一个用于栓马的“鼻眼”,大门外留有防匪徒的枪眼。大门上雕刻有龙凤呈祥及山水人物等图案,砖墙上也刻有各式花纹。厢房是典型的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廊柱为水泥浇注的典型罗马柱,是合肥最早的水泥柱。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很具观赏价值。
现保留有较完好的大门、部分建筑,房梁和檐口的木雕,以及栓马孔等设施受到破坏,部分檐口已经开始塌落,屋脊出现较大缝隙。前些年当地政府修缮后作为卫村小学,现在闲置,有一家具企业租用院内的小棚。宋世科故居已经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民国卫立煌故居
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爱国将领卫立煌的故居位于淝河镇卫乡村沙口村民组,毗邻南淝河西岸,环境优雅。卫立煌故居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据称初建时整个建筑有三进两院,以后年久失修,目前仅留存一进三间由卫立煌的侄儿居住,是合肥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原来三进房屋的后面,还有一处古井,相传卫立煌幼年就吃的这眼井水,现在仍然可以饮用。目前,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已就该处故居的维护重建规划对外公开招标,修复重建工作预计将于2009年初正式开工。淝河镇政府计划结合文物保护、绿色港湾项目建设和旧村庄改造,进行旅游、商住和商贸的综合开发。(9)民国吴氏炮楼
吴氏炮楼位于淝河镇卫乡村,与卫立煌故居隔路相望。1931年由卫立煌和他的姐夫吴鑫尊共同出资建造。这是合肥目前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炮楼。吴氏炮楼建筑是一座军事城堡,全部由青石青砖垒砌而成。炮楼沿墙四周向下及屋顶设有枪眼,门窗包有铁皮,沿村庄四周仍保留有壕沟。据传炮楼历时两年建成,之后军阀混战、盗匪横行的几十年里,在保护族人附近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传,有一年土匪进村抢劫,村民全部上了炮楼避难,土匪用手榴弹把炮楼炸开了一个弹洞,至今仍在。刚解放时,合肥县民政房产局将此炮楼定为公产,作文物古迹管理。上世纪50年代,炮楼曾被用作办公用房。文革期间炮楼内遭破坏,部分板木遗失。现建筑结构保存基本良好,仍然作为住宅使用。据了解,淝河镇正已着手规划将宋世科旧居、卫立煌故居和吴氏炮楼统一作保护性开发,拟建成一处占地300亩左右的人文景观区,结合项目区内旧村庄改造,与绿色港湾主体公园融为一体,打造成南淝河畔具有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人文景观亮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古村落董城村
董城村,过去叫王候镇,曾经有过非常繁华的街道,出过王候将相。董城村的建筑风格十分古朴,被选为安徽省首批20个“安徽旅游美丽乡村”之一。(11)合巢路工业文明遗址 今天,在合巢路一带还保留着合肥老工业区一批相当可观的红砖厂房,它们是包河区非常宝贵的工业文明遗址,也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难得的资源。
其中,安徽江淮客车厂(原合肥客车厂)有二十一栋老厂房,每栋厂房大约长60 M,宽8 M,总面积超过10,000M2。这些厂房中大约一半是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另外,江淮重工分厂(原合肥市矿山机械厂的几个车间)内较有规模的红砖厂房有四栋,其中三栋较大每栋约1,200 M2,一栋较小约800 M2,总建筑面积约4,000M2。此外,包河境内还有大量上世纪建成的特色文化建筑。比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的仿古建筑,位于芜湖路省国土资源厅院内。安徽省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的徽派建筑,位于芜湖路包公祠西南。1990年扩建后,仍保存了原有的风格。安徽省体育局办公楼,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建筑群,中间为一欧式建筑,两侧为徽派建筑,中西建筑有效融合,位于芜湖路体育局院内。这组建筑利用了省体育场与环城公园的地形高差,使省体育场形成天然的下沉式广场。省电力公司办公楼,始建于1956年的欧式风格建筑,1975年扩建。建筑位于金寨路与芜湖路交口东南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商学院,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两幢办公楼,原为合肥师范学院校址,位于科大东区校园内,建筑品味和风格保存完好,建筑被爬墙虎所攀附,古色古香极有情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学楼,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原为合肥师范教学楼,位于科大东区内。建筑结构保存较好。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楼,始建于1956年的苏式建筑,呈一字形砖混结构并设有天桥通道与两侧附楼相连,中间为七层,两翼为四层阶梯教室。位于屯溪与宣城路交叉口南侧,建筑结构保存状况良好。
表3:包河区古代与近代建筑
序号
名称
类别
地点
年代
备注
刘备塘
古建筑池塘井泉
义城镇陈村
三国
王家住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传统民居
义城镇塘西村
清
史家住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传统民居
义城镇周坎村
清
聂家老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传统民居
烟墩镇聂岗
清
序号
名称
类别
地点
年代
备注
聂岗古井
古建筑池塘井泉
烟墩镇聂岗
清
古井(圆)
古建筑池塘井泉
义城镇下张村
清
古井(方)
古建筑池塘井泉
义城镇郑伏村
清
大孔祠堂
古建筑
大圩镇孔学堂村
清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包公祠
古建筑
芜湖路
清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东大圩
古代圩田
大圩镇
清
侵华日军碉堡(鬼子洞)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军事设施
义城镇塘西村
近代
吴氏炮楼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淝河镇卫乡村吴山村民组
民国
市文物保护单位
宋士科旧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淝河镇原宋村小学
民国
市文物保护单位
卫立煌故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淝河镇卫乡村河口村民组
民国
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大楼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淝河镇
民国
申请市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近现代特色文化建筑
包公街道
当代
上世纪50年代
安徽省图书馆
近现代特色文化建筑
包公街道
当代
上世纪50年代
安徽省体育局办公楼
近现代特色文化建筑
包公街道
当代
上世纪50年代
安徽省电力公司办公楼
近现代特色文化建筑
芜湖路街道
当代
上世纪50年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近现代特色文化建筑
芜湖路街道
当代
上世纪50年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教学楼
近现代特色文化建筑
芜湖路街道
当代
上世纪50年代
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楼
近现代特色文化建筑
芜湖路街道
当代
上世纪50年代
4、碑刻与文化墙
(1)清李鸿章撰《重修包孝肃祠记》碑 在包公祠的大殿内的西首有,有一块保存若干完好的清代《重修包孝肃祠记》碑,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壬午年),李鸿章因母亲病故,居丧回合肥,筹白银2800两加以重建。相传,当祠堂落成之时,李鸿章曾写一匾额,但时任湖广总督、因母丧居家的李瀚章(其兄)捷足先登,挂上“色正芒寒”的横匾。李鸿章只得在1884年(公元1884年,甲申年)另撰写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石于祠后。碑文内容记述了李鸿章对包公的敬仰之情,说明在香花墩原有的包公祠已毁于太平天国时期,以及筹银重建新祠的经过和感想。附:《重修包孝肃祠记》碑文
吾庐包孝肃公,仕宋仁宗朝,侃侃有声,多所论列,而其大节尤在争国本一事。方是时众正盈廷韩富诸贤虑不及此独公以七十无子,一语感发群心司马温公复连章申请储位乃定不然。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左呙,右无)可胜言哉。惜公在枢密未久,弗克竟其设施而参政邸报至忌公者,且谓朝廷自此多事嗟乎人臣。(左反耳,右肖)直刚劲不肯屈折(左口,右句)俞与时(左单人,右免)仰必不为浊世所喜而其忠诚恳款所以为宗社万世虑远深者又无赫赫之功,亦焉得尽人而喻之也。公故有祠在郡城外香花墩,相传为公读书处。粤寇之乱荡为焦土。光绪壬午,鸿章奉讳里居经过遗址,忾焉凭吊乃谋复而新之嘱。乡人张文燕董其役越岁癸未诹吉鸠工凡五阅月而竣。縻白金二千八百两。祠既成,爰泚笔记之曰:古称乡先生殁祀于社,若公之清风介节,并世已奉之如神明。其精神气象,至今仿佛于村甿、野老、妇人、孺子之口,是固无所往而不在,而岂有待于祠欤!鸿章顾惓惓于此者,将使我邦人士瞻拜公祠,皆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思;且念大臣遭际之难,后先相望,不自其何心而唏嘘不自禁也。赐进士出身
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前文华殿大学士署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一等肃毅伯邑后学李鸿章撰于天津节署
(2)清光绪皇帝圣旨碑
大圩镇学堂村的大孔祠堂里有一块保存完好的清代光绪皇帝圣旨碑,碑铭为“柳州鲤鱼峰击虎碑记”。据碑刻记述,当时广西柳州一带虎常出入伤害百姓。一日皇上御驾亲临狩猎,忽然从山中窜出一只凶猛的老虎,惊动了圣驾,保护圣驾左右的孔华清不顾一切冲上去和老虎搏斗,用百发连珠枪打死了老虎。因护驾有功,又为百姓除了一害,皇上颁发圣旨褒奖孔华清,命人刻了一块功德碑记述了孔氏家族那段荣耀和历史。附:“圣旨碑”的传说
大孔祠堂寝殿内东山墙嵌有功德碑一块,碑铭为“柳州鲤鱼峰击虎碑记”,碑文记述了孔家族人孔繁琴为清政府效力的事迹,这也是我省仅有的两块御碑之一。在当年修建大孔祠堂时,孔华清命族人将光绪皇帝赐给其亡弟孔繁琴的“圣旨碑”(又称“打虎碑”)偷偷地放在墙内。“文革”时期,有“小将”曾要求学堂村将这块圣旨碑当作“四旧”砸掉。但村民们都不同意,于是故意将当初作为粮仓的祠堂内粮食堆到房顶高,把碑遮挡起来,才得以保全。
据介绍,孔繁琴身高一米八有余,天生就有一股神力,16岁就参了军,并凭借自己的勇猛很快当上清军将领。当时在云南边疆,因老虎经常伤及百姓,孔繁琴决心为民除患便带随从上山灭虎。就在孔繁琴骑马远远的把随从甩在背后时,突然马不走了,并且前腿跪在地上,连尿都淋了出来。孔繁琴知道是老虎来了,提起钢刀就和老虎搏斗起来,最后连钢刀都被砍弯了,无法继续使用……危急关头,他拔出腰间的珠枪连连发射,老虎最终倒在血泊中。
按照当时的规矩是,将领打死老虎要将老虎送到皇宫,让皇帝看封。可是云南离皇宫太远,孔繁琴只得命人将虎皮送到皇宫请赏。光绪皇帝看到后,不仅给孔繁琴封了官,还赐了“打虎碑”。(李爱文 王业云 姜志远)(3)当代“白石知音” 大型浮雕
“白石知音”大型浮雕位于桐城路西南,芜湖路与桐城路交叉口西北角。浮雕长46米、高3.4米,由灰色花岗岩制成。浮雕由南宋大词人姜夔(字白石)为合肥情人作的五首情词、一首情诗组成,分别是词《疏影》、《淡黄柳》、《暗香》、《凄凉犯》和《鹧鸪天》。内容反映了词人姜夔对合肥记忆。
此外,还有一些保存相对较好的石碑,比如,位于义城镇南徐村的清代南徐祠堂石碑、位于烟墩镇胡李村的将军墓碑、位于骆岗街道观音庙村的清代观音庙碑刻等石碑。以及包公祠内有保存完好的老碑。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2000年文物普查时登记过的“议合碑”等重要文物如今已基本上无迹可寻。小结
(1)包河文化遗存至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最晚到明清时期,上下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中两宋和清末民初的遗址相对较多,这为明确包河文化的历史定位和下一步凝聚区域文化特色奠定了良好基础。
(2)包河区的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资源存量面的广度。但是,一些地方的文物破坏严重,有些重要的文化遗产逐步消失殆尽,有些古代建筑长期失修。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深度还显不足,致使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究其原因,首先是研究深度不够,包河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应该提上包河文化建设的日程;其次是从事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的专门人才明显不足。
表4:包河区古代碑刻和文化墙 序号
名称
类别
地点
年代
备注
南徐祠堂石碑
石刻碑刻
义城镇南徐村
清
将军墓碑
石刻碑刻
烟墩镇胡李村
清
灯会碑记
石刻碑刻
大圩镇大圩村
清
观音庙碑刻
石刻碑刻
骆岗街道观音庙社区
清
3块碑刻存 5
当代姜夔文化墙
石刻碑刻
桐城路与芜湖路交叉口
当代
三、民间文化资源
1、非遗之一:口头传统、表演艺术和传统工艺
在历时近两年(2005至2007)的合肥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普查中,包河区共挖掘、整理登记在册的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十几项。截止2008年8月底,在已经公布的“非遗”保护名录中,包河区范围拥有省级非遗一项,市级非遗三项。2008年8月18日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颁布的《关于命名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七位合肥市级非遗传承人中有两位来自包河区。(1)门歌艺术(省级非遗)
门歌是一种曾经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民间歌谣,被誉为皖中南民歌的“活化石”,是安徽土生土长的曲种,源于凤阳花鼓,唱腔的基调是秧歌,表演和伴奏形式均为花鼓小锣,因“唱门子”而得名。所谓唱门子,就是逃荒行乞时站在东家门前的演唱。门歌分为上、中、下三路不同的地域风格。上路门歌分布在以六安为中心的皖西大别山一带。这路门歌又名锣鼓书、三棒鼓、花鼓、光棍溜子、老婆歌、高低调等。中路门歌分布在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一带,在滁州和江苏的门歌又名宫鼓锣、唱麒麟等。下路门歌的中心在无为,包括宣州一带的颂春、摇钱树以及苏南的高淳唱春等。门歌和省内其它曲种相比,它分布面广,影响也较大。门歌的演唱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门歌的表现方式一是走街串户演唱,特别是逢年过节玩花灯、划旱船时演唱。二是座唱,一般由众人凑钱,固定在一个地方唱几天,如同说书一般唱连台本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有专家认为门歌是安徽本土观众面较广的剧种庐剧的前身。
关于门歌形成的时间,史无记载。据1982年合肥市文化局发现的立在巢县炯炀河镇的《正堂陈示》碑文所载,曲艺形态的门歌,形成期的下限是清同治七年,以此推算曲艺门歌形成于清中叶。建国后,庐剧艺人不再兼唱门歌,业余演唱则因逃荒现象和逃荒习俗的不复存在,演唱活动因此结束。在各地文化部门扶持下,新的门歌作品和新的门歌不断涌现,深受观众的欢迎。
最具代表性的门歌艺术大师便是淝河镇贾大郢的贾德云。贾德云生于1928年。他自幼爱好门歌,每当村里来了唱门歌的,便跟在歌手后边,从这一村听到那一村。12岁投师卫大和尚(旧社会对无钱娶媳妇的寡汉的称呼)演唱门歌。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当地的口语、典故、民间传说了如指掌,因而他创作的歌词纯朴、清新、自然,琅琅上口。解放后,贾德云参加工作,进了识字班学文化,在单位长期从事工会宣传工作,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加之勤奋钻研、天赋极高,因而他的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贾德云的门歌,曲调中有庐剧的韵味,有江南采茶调的余音。音调随着歌词内容跌宕起伏,韵味悠长,余音绕梁,字字泥土香,句句家乡音,给人以美的享受。门歌表演所用道具极其简单,一鼓一锣。20世纪90年代,黄山音像出版社在编辑贾德云门歌集时,大胆尝试用二胡、笛子伴奏,并加上女声伴唱等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附:门歌选摘
《插秧歌》“楝树开花你不做,蓼子开花把脚跺。”歌词来自在江淮地区妇孺皆知的一句劝戒懒汉的警世名言,以农村常见的两种植物不同的开花季节,暗喻人们抓住农时不误庄稼。
《小长工》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烘托旧社会贫富不均,诉说小长工的悲惨生活:“七月太阳赛火烘,东家打着轻洋伞,太阳照着小长工。天降大雪赛鹅毛,东家盖着绫罗被,长工稻草当被筒。”
《吴小林求婚》利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男女青年互相爱慕、互诉衷肠、渴望自由的心情。男唱“为妹走了多少黑夜路,摸了多少冷墙根,头碰多少蜘蛛网,脚踩多少牛屎墩。”此处连续用了四个排比句,紧接着再用夸张手法,“高高的山头踏平路,小埂草面踩成坑”。女方应唱后,男方又唱:“为郎我站着怕人看见,蹲着又挨蚊虫叮,手拍蚊虫有四两,脚踩蚂蚁有半斤。”歌词形象生动,夸张不失其真,对比不露雕琢之痕。
(参阅安徽新戏,1995年05期)(2)火笔画(省级非遗)
火笔画,又称烙画、烫画,是源自古代的中国珍稀画种。古代烙画起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宫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后来,由于连年灾荒战乱,烙画工艺曾一度失传。直到4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才真正走进民间并流传开来。江淮地区火笔画是独具特色、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以火笔画传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1916~1991)及其弟子为代表的火笔画主要分布在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地区。他在作画工具方面的革新命名、作画新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本土题材、内容的创新而形成独自的流派;并通过多年的规模生产,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工艺制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火笔画的特征是以“铁”作笔,以“火”为墨,在木板、竹簧、宣纸、绫绸等不同材料上作画,透过“火烙”的本色线条尽显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的艺术魅力。火笔画借鉴国画技法,运用远近虚实、浓淡相间的方法,烙画而成,很有特色。一般是艺人们用烙铁这种独特的工具,通过对温度和力度的掌握,用电烙铁的热度以及娴熟的绘画技巧,在木板等物上烫出各种图案,画面上自然产生凸凹不平的机理变化,呈现出颜色深浅不同的图案,并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其作品大至数丈,小不足盈尺;其制品共有200多个品种。火笔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合肥的火笔画自1956年始生产出口,其制品远销东南亚、北美及西欧各国,名扬海外,为国家赚取外汇。合肥工艺厂的刘祝华、刘凯及其弟子等工艺传人,以及后来的郑小良等艺术家的多幅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展,多次参加国内外交流表演,并作为省、市对外馈赠礼品,为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一定贡献。2008年8月18日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决定命名包河区的刘凯为火笔画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火笔画这一极具历史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及其制作技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跌入低谷、凋敝零落,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予以抢救和保护。(3)合肥舞狮(市级非遗)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活动助兴。一般认为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表演者在锣鼓音乐配合下, 装扮成狮子的样子, 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我国传统观念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每逢喜庆节日,例如开张庆典、迎春赛会等, 都喜欢打锣打鼓, 舞狮助兴。舞狮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人亦组成不少醒狮会,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 他们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包河的民间舞狮艺术的可考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当时淝河镇关镇附近最出名的艺人叫沈正郁,他有沈广翠、沈广荣两个徒弟。他们的舞狮技艺在淝河镇得到有序地传承。
包河一带的舞狮活动往往与地方的武术活动相结合。合肥南乡有重武术的传统,舞狮活动也相对较多。在包河的淝河、大圩、烟墩等镇仍有多支舞狮队在活动,比如,淝河镇关镇村沈春清为首的舞狮队(市级非遗)、骆岗街道院塘社区刘海山为首的舞狮队、大圩镇圩西村舞狮队、烟墩镇王墩村狮子队。随着社会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一些舞狮队逐渐解散,比如,义城镇范围内在解放前有多支舞狮队,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烟墩镇王墩村拆迁时狮子队搬到滨湖家园。现在包河区范围内的舞狮队仍在合肥地区数量最大和水平最高。2006年铁四局举行公司的庆典,曾经组织过十几家舞狮队大会,盛况空前。(4)扎纸工艺(市级非遗)
扎纸,也称为扎作、糊纸、彩糊等,这是一种普遍应用于民间节庆、婚丧嫁娶等文化活动的传统装饰工艺。一般意义上的纸扎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匾额、店铺门面装潢,以及扎作人物、旱船、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彩等。特殊意义上的纸札指丧俗扎纸,即祭祀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约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谊禽、衣饰等焚烧纸品,简称纸扎。专门从事纸扎制作的人称为“扎彩匠”,其经营场所被称为“纸扎铺”、“纸以铺”或“扎匠店”。
历史上,合肥南乡的义城、大圩、义兴(今淝河镇)一带乡村的百姓有过年买门灯、舞狮、舞龙、玩旱船,以及祭祖焚烧彩纸工艺品的习俗。每当春节来临,就是八角灯、沙灯、裙面灯、彩灯、24角走马灯和排灯等各式各样的门灯销售的旺季。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夜暮降临,华灯初上的时候,家家门前的门灯争奇斗艳,成为一道风景。同时,十里八乡走街串户的旱船队、舞狮队、舞龙队也要扎制各式不同的龙、狮、船等道具。暗地里都有攀比道具的意思。此外,过年时节还经常为民间祭祀祖先的人们扎制贡奉的彩纸工艺品。当地的这种习俗为义城的扎纸工艺提供了滋生这门传统艺术的土壤。
义城镇的扎纸工艺源自清朝咸丰年间算起,距今已经传承了一百多年。义城镇上老街北头有一家徐氏扎匠店已传承了五代,现在搬迁至镇上的富民街。第一代:徐传勋,清朝咸丰年间;第二代:徐世祥;第三代:徐文南;第四代:徐文南;第五代:徐明寿。文革期间,扎纸工艺遭遇了寒冬,古书、画板、制作工艺资料等被付之一炬。文革结束后,传统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
现在纸扎店的当家师徐明寿1963年生于义城老街,传承手艺已经有二十多年。他自幼爱好家传手艺和风水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纸扎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1983年正月十五闹元霄灯会上,徐明寿的“二龙戏珠”、“五马盘槽”、“鲤鱼跳龙门”、“小放牛”等作品荣获一、二、三等奖和民族工艺优秀奖。2004年合肥“正月十五闹元霄”踩街活动中,徐明寿扎制了“滨湖号”船车和旱船巡演过程中赢得广泛的赞誉。除了上面提到的获奖作品之外,徐明寿还擅长制作彩车、龙船、龙头、狮子、旱船,以及“丹凤朝阳”等传统吉祥造型的纸扎工艺。
2008年8月18日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决定命名包河区的徐明寿为纸扎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只要用心谋划,应该能够在包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挑花旱船(市级非遗)
挑花旱船,也叫庐州花船,是流行于包河区大圩镇和义城镇,以及肥东一带的旱船。它起源于清朝中后期,距今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挑花旱船最初是由一位杨姓前辈从水上龙舟赛活动移植过来,也叫旱地行舟,或叫旱船。最早用竹竿扎出旱船的形状,贴上彩纸,挂上彩绸。为了完善表演形式,再现船的功能,艺人们逐步改进扎制和表演,在船的中间扎上花轿,进而发展到今天的旱船。
每逢正月十五,在合肥城乡还常见玩旱船活动。花船表演时,玩旱船的主角是艄公。艄公俗称作“骚达子”。他反穿皮袄,头戴破草帽,无顶,后沿反卷起,嘴角饰两撇“汪丫胡”子,手持一把破芭蕉扇,若手持篙杆时,则将破扇插于腰间或脖后,随旱船扭来扭去,合着锣鼓节奏,不时地哼唱小调。另有一位女性站在中间做“灯芯”。两边配上划浆人,并在船前船后有多人演唱。其表演形式分为“走场”和“坐场”两种,走场就是走街串巷的表演。过去每逢年节之际,花船队要靠“拜门”,讨要“彩钱”维持艺人的生计。百姓为了增加节庆气氛,争相用花炮接花船到自家门口演出,以聚人气、福气和财气。坐场是在广场等固定场所的表演。花船通常会有演唱相配合,唱词的内容最初是“望风采柳”(即兴作词),后来逐步发展到事先准备好带有叙事性的唱词。演唱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庐剧、黄梅戏的曲调,幽雅动人,甚是受当地百姓喜爱。目前,包河花船有大圩镇许贵村旱船队、义城镇韦桥花船队和义城中老年旱船表演队等多支队伍,约有花船演员80多人。郑文祥、张道旭等是包河花船的著名演员。挑花旱船多次参加省市区的重大庆典活动。2001年参加合肥市第六届文化庙会,还荣登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
附:义城花船唱词三则
小小鲢鱼四方腮,上江游到下江来。上江又吃灵芝草,下江又吃湖□(左米右未)苔。不为朋友我不来。
安安七岁到芦林,周瑜九岁去领兵。甘罗十二为丞相,解进十四站朝门,他们都是朝忠臣。
小锣一打冬冬响,农村全部变了样。拆了草房盖楼房,农村真是新气象。
(义城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收集)(6)包家花船(区级非遗)包家花船起源于清代末年,是流行在城南包公社区一带的民间旱船艺术。据包家花船的传承人宗流柱先生介绍,相传当年俄国飞机轰炸李鸿章的祖屋,其家人逃到宁国新村一带居住,与包家人相邻而居。包、李两个家族年节时合演旱船艺术,逐渐形成了包家花船的表演风格。
包家花船的主要特点包括:第一,包家花船装饰以荷花为主,船头、船尾和花轿顶及四角都饰以荷花,象征包公廉洁人格。合肥其他地方的旱船装饰则多用各种草花。第二,包家花船演唱曲调多用门歌和庐剧,大圩和义城一带旱船演唱多用秧歌曲调。第三,包家花船演唱内容常常以歌颂包公的功德开头,望风采柳根据巡游路线中经过的地方也会经常唱起与包公有关的内容。其他地方的旱船演唱内容则相对较杂。第四,包家花船的表演者除通常旱船中常见的“骚达子”和“灯芯”以外,还有渔翁、渔婆和四个挑着花篮的花旦,这些角色作为配角在表演过程中不断与“骚达子”和“灯芯”对歌。(7)河蚌舞(区级非遗)河蚌舞俗称“歪歪精”,又称“蚌壳舞”。用竹篾扎成能张能合的蚌壳,外裹白布上饰彩绘。少者1对,多者数对。舞时,一穿戏装的少女启开蚌壳,饰“蚌壳精”,伴以锣鼓,动两壳、作进进退退连环舞步,模仿河蚌行动。一人扮老渔翁,渔翁捉蚌,蚌精躲闪、逃避。表演以老渔翁为主,演出无固定程式,全凭表演者即兴发挥。也有的表演会增加1个小渔童,由3人合演。表演以蚌精为主,吸收了戏曲身段和跌打滚翻等技艺,加强了舞蹈的表现力。包河一带多有捕鱼捉蚌者,创作和表演河蚌舞的渔夫和河蚌的动作都有生活依据,神态逼真,情节较完整,人物有性格,表演有特技。蚌精形象优美、活泼可爱,渔翁和渔童表演风趣、幽默,深受群众喜爱。
包公街道文化站站长宗流柱介绍,包河一带的河蚌舞自清代开始流行。现在舞蹈技巧的亟待整理和传承,技巧动作多已失传。(6)戏曲脸谱(区级非遗)
吴元中老先生是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退休教授,早年出生于北京,受到家庭的影响,他4岁迷上了京剧并开始学习京剧,8岁登台表演,12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在安徽省艺术学院。吴老认为,为后人保存国粹是老一辈艺术家的责任。50多年来,不管是在舞台表演、教学之余还是下放到条件恶劣的北大荒,吴元中教授一直潜心研究和收集脸谱,始终没有割舍“脸谱情”,他创作的2000多张脸谱图让人叹为观止。目前,他创作的京剧脸谱集被列入包河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项目。即将开工建造的中国合肥非物质遗产文化园中将建造一座专门的脸谱文化园,吴元中的2000多幅京剧脸谱不仅被陈列,还将以陶艺的形式被制成大型雕塑。凝聚他56年心血、集天下脸谱之大成的10本《中国京剧脸谱》集也将由安徽艺术出版社出版。
附:56载画2000多张脸谱,老教授拒卖“脸谱全集” 你见过如此之多的脸谱吗?墙上挂着的这一张张生旦净末丑脸谱画像,似乎正在向人们展示着历史长河中,那一幕幕忠奸善恶的往事……在此次“一品徽韵·首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上,就邀请到了这么一位从事脸谱艺术创作长达56年之久的老艺术家——吴元中。
喜欢画脸谱的老生
吴元中出生在北京,受家庭影响,自幼便对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岁开始接触京剧,8岁便登台演出。
原本是唱文武老生吴元中,在谈到自己与京剧脸谱之间的缘分时,这样说到:当年在科班学戏,早晨吊嗓子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师傅随身带的扇子,打开一看,立刻被扇面上那精美的脸谱图案深深地吸引住了。后经师傅的指点,再加上自己的悉心揣摩,吴元中的一生就和脸谱艺术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一画就是56年。
一直不曾放弃过
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吴元中被分配到了安徽省艺术学校,从事专门的表演教学工作。作为国家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吴元中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除了日常教学,他也常常为学生们画脸谱,并亲自登台示范,以戏带功。
文革时期,吴元中被下放到黑龙江改造,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吴元中依然没有忘记将脸谱事业继续下去。没有纸笔颜料,他就蹲在地上,用树枝练习线条的绘画。为的就是不让自己的技艺生疏。
1980年,吴元中又回到安徽,继续他的脸谱创作。为了画好脸谱,吴元中先后看了500多出戏,共勾勒出2000多张脸谱。
独具特色的一笔虎
在采访过程中,吴元中特别向我们展示了《天齐庙打擂》中七郎杨延嗣的脸谱。只见杨七郎的额头上,画着一个虎字。但仔细一看,这个虎又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原来,这正是吴教授的创新之举。脸谱的绘画,分为两个不同的场景:一是在演员的面部上做画,二是在纸上做画。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虎字便很难画出美感来。在请教了许多书法艺术家,并经过自己的用心揣摩,吴元中决定将虎字的一小横,改为三个点。这样一来,既符合了演员脸型的自然纹路,又在艺术层面上有所创新。“人物是固定的,但在老先生原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审美和理解,比如在颜色和纹路上,添加一些适当的过渡,做到形、神、意三者的完美结合。”
我对合肥有感情,一定要给合肥留点什么
在合肥生活了这么多年,吴元中已经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说:“徽剧是京剧的起源,没有当初的徽班就没有现在的京剧。对于我个人来说,对脸谱单纯爱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从我十几岁什么都不懂,到渐渐了解和喜爱脸谱艺术,再到教学、传承这项艺术,都是党和政府培养的,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也正是作为对党和政府的感恩。就合肥而言,脸谱艺术又确实缺少传承和发展的人,我对合肥有感情,就一定要给合肥留点什么!”
现在吴元中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据悉,在即将破土动工的中国合肥非物质遗产文化园中,就将专门开辟一个展区——万谱林,在那里,将以陶艺的形式,把吴元中的毕生所绘的脸谱,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实习生 房子妤 文/摄)
(9)大圩庐剧
庐剧,为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以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山歌、民歌、门歌、花鼓灯等民间歌舞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其创作、演出活动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称“庐剧”,有近200年历史。庐剧分东、中、西三路且各具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演生动活泼,传统剧目分为小戏、折戏、本戏三类近300出,庐剧唱腔分主调、花腔两大类,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正调”、“衰调”、“丑调”等,花腔多为民间小调,有四十多种,庐剧唱腔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建国后,庐剧在艺术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创新,音乐由单纯的锣鼓伴奏增加了丝弦伴奏,并吸收了管弦乐器,尝试了电声伴奏。唱腔和表演融歌、舞、说、唱为一炉,继承传统,又有创新,即可表演古装戏,也适合表演现代戏,不少剧目经过整理有的成为保留剧目,有的拍成电影和电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老人们说,自古以来,大圩自古有“三月好听戏,四月好做田”之说。南乡大圩的庐剧团在合肥一带就非常有名,农闲时节,劳动群众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智慧。近年来,大圩的庐剧民间班社又出现了复苏的景象。现有慈云、沈福等多家庐剧剧团,有庐剧艺人近百人。大圩镇晓南村人王三侠是深受合肥四乡百姓欢迎、今天仍然活跃在乡村舞台上的著名庐剧演员。百姓的爱好是庐剧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传统艺术在民间的土壤中延续着庐剧的活态传承。附:大圩民间文化:从沉睡到苏醒
大圩镇风光秀美,格田成井,杨柳依依,徽派风格建筑群落若隐若现,于天光云影间映衬出青砖灰瓦、粉墙绿树、斗拱飞檐,自成一种通透典雅的韵味。身披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大圩都市农业公园、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的光环,大圩镇民间文化也以历史悠久、独树一帜而闻名遐迩,尤以“民间舞蹈”为突出特色,被安徽省文化厅命名为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是合肥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乡镇。于历史的长河中休养生息
大圩镇历史人文底蕴丰厚,大孔祠堂、陆大宝塔、新河白马寺、许贵黑城庙、大圩隍城庙等,少则百年,多则千载,风韵遗存,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渗透着历史的沧桑雄浑。花船队、莲湘队原汁原味,狮子队、龙舟队龙腾虎跃,庐剧班社方兴未艾。
大圩自古有“三月好听戏,四月好做田”之说。农闲时节,劳动群众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智慧。大圩花船队起源于清朝的中后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久唱不衰。五颜六色的花船表演表现力十分丰富,注重烘托气氛,遇庆贺喜事,花船队都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节日盛宴。龙舟队与大圩镇的起源唇齿相依,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大圩依河傍湖,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为龙舟活动提供了天然的土壤。人们不仅每年端午节划龙舟,重大庆祝活动也组织赛龙舟。人们熟悉的场景有此一幕:淝河水上波光粼粼,千舟竞发,千米淝河两岸,万人观战,呼声震天,场面蔚为壮观。
金狮镇水,期盼好收成。作为一个事农为主的古老街镇,舞狮活动是大圩最活跃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莲湘队表演形式活泼,人数多少不限,既可单人表演,又可数人或数十人方阵式表演,节奏明快,变化无穷,适合游行、踩街、集会、庆典等表演。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口传心授的民间艺术没有一种科学的记述方法,更缺乏活态传承,渐渐衰落。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镇文化工作者走遍俚坊,挖掘民间老艺人,说服他们献出绝技,整编队伍,终于得以成立圩西狮子武术队,使舞狮活动重现夕日的风采,又寻找出了散落全镇的十几位莲湘队演员,成为节目表演的“台柱子”。和风吹拂 凤凰涅磐
随着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大圩镇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产业,菜花节、葡萄节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乡下。游客们吃农家饭,尽情体验农家乐,欣赏古朴的民间文化活动,不仅感受到回归自然的乐趣,更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亲和力。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更是为大圩乡的旅游活动增添了新的文化内容。
民间艺术在大圩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获得了新生,更要创造新的奇迹。为此,大圩镇精心打造民间传统文化的特色品牌。镇村文化站着力培育人才、组织传播技艺。现成立了十几个民俗文化队伍,全镇各类演职人员增至几百名,不仅发扬了民间文化,还为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找到了自身的舞台,花船队演员郑文强说:“没想到自己从小练习的本领在今天还能派上用场。”如今,该镇有慈云、沈福等多家庐剧剧团,有庐剧艺人近百人。许贵村、新民村等村组织了数支花船队。此外,民营文化经营户、民间剧团以及农民自办的一些文化活动也十分活跃。结合连续四年举办“植树节”、“菜花节”、“葡萄节”,大圩镇民间文化发展可谓找准了出路:立足本土,做到农村文化的“一村一品”,各具特色。此举不仅能赢得观众的青睐,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我省民间艺术之乡分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杂技、传统工艺六大门类。大圩镇在这场全省大PK中以民间舞蹈类胜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该镇民间文化艺术频频在重大节日活动中亮相,逐渐为外界所关注。2000年花船队参加合肥市第六届新春文化庙会荣获全市优秀组织奖;2003和2004年春节狮子队和两支花船队参加长江路踩街活动,分获二等奖和最佳表演奖;2006年春节花船队和狮子武术队先后参加合肥市第十二届新春文化庙会,荣获系列活动最佳表演奖。龙舟队曾两次参加合肥市第三届龙舟赛和合肥市第八届运动会,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二名。
大圩镇的经济发展让该镇的民间文化从此华美转身,大圩民间艺术重新跻身于艺术的殿堂,向更高的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冲刺。注:资料来源于http://www.xiexiebang.com 2002年6月2日 09:39 合肥晚报(10)包河围棋
清末民初,合肥曾是国内名震一时的围棋之乡。合肥城内的街头巷口,特别是包公祠内外,都摆有大大小小的围棋摊,下棋者和观棋者经常摩肩接踵,十分热闹。清光绪年间,由合肥围棋高手李子干、李威如组织的庐阳弈社,在李瀚章、李鸿章兄弟的支持下,还举办过一次围棋擂台赛。据传,这次活动连北京、江苏等地的20多位围棋名流都应邀至肥一显身手,被时人誉为“八方弈手会庐州”。那时,李鸿章兄弟及其家族子侄,多有围棋爱好者。李鸿章不仅喜下围棋,棋艺亦属上乘。淮军名将刘铭传则是清代官僚中屈指可数的围棋高手。他退隐故里后,以弈棋、吟诗自娱,著有棋谱、诗集传世。民国初期的段祺瑞更是头号围棋迷。段祺瑞不仅自己嗜棋,他的子侄也喜欢下围棋。长子段宏业的棋艺水平够得上国手水平,在民国初期颇有点名气。这位官居高位的合肥老乡,出于个人的偏爱,以自已的权势支持故乡的围棋活动,还对家乡的杰出棋手给予扶掖,从而促进了合肥围棋活动的发展。陈毅元帅曾说:“段祺瑞的一生干了很多坏事,但对围棋还算干了些好事。”
合肥还出过不少淡泊名利、笃志于围棋之道的名流高手。其中较为突出者如李子干、李威如,既是富家子弟,又是李鸿章族亲,皆绝意仕进,毕生倡导围棋活动。民国初期的张乐山,亦是名震全国的围棋高手。他是段祺瑞的棋友兼棋师,段祺瑞曾与日本围棋手中岛比多吉对弈并输掉。段邀了北京的几位名手将中岛击败。但中岛摸清中国棋手的招数,逐渐又开始占上风。段于是再约当时的一流名手合肥的围棋高手张乐山到保定与之对阵,这才把中岛压了下去。此后又多次受段邀请到北京与日本棋师对弈,深受段的敬重。段要委他出任县长,或在其身边挂个顾问之职,皆被谢绝。他说:一生只知下棋,不会做官。
今天,安徽棋院座落在芜湖路97号的安徽省体育场内,四周环境幽雅,与美丽的包河园遥遥相对。
包河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仍然有大量的民间艺术尚待发掘和保护。比如,大圩镇农民刘贤荣的民俗画,绘制在农家墙上的乡村生活场景充满乡土气息,堪称民间艺术的珍品;大圩镇五支龙舟队的赛龙舟活动仍然比较活跃;淝河镇老官塘社区的二胡表演活动也有声有色;安徽省广播电视报印刷厂工人郑坚经过长期探索钻研川剧变脸技艺,自创一套变脸绝招,成就了“合肥变脸”的技艺(见新安晚报2008年7月30日C06版)。
2、非遗之二:民俗、礼仪与节庆(1)包河民俗文化的基本特点 包河是历史上原合肥县、肥东以及肥西县的部分区域合并而成,融合了三个地块的区域文化。比如,2006年7月7日烟墩镇整建制划入包河区。合肥作为中国文化的中心点,是中华文化的平均型或典型代表,包河则兼容、吸收和代表了合肥文化的精华。包河的民俗文化中蕴含了理解中华文明的文化密码。这是我们包河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设。
合肥人素以憨厚老实,热情好客,明礼重德,喜文崇俭,勤于稼穑,能苦耐劳,民风清淳,俗尚质朴,有简古之风著称。东汉《庐江记》中记述:“(合肥)俗尚淳质,好俭约,丧祭婚姻率渐于礼。”隋代《地理志》称:“(合肥)人性躁劲,风气果决。”成书于隋唐的《图经》也说:“(合肥)民风淳朴,事耕桑,崇俭,重名,务学,贤才汇兴。”曾参予编修宋、辽、金三史的元代学者和诗人余阙(余忠宣)曾经说过,“(合肥)其民质直而无二心,其俗勤生而无外慕之好,其材强悍而无孱弱可乘之气。”故而“盗不能欺,利不能诱,兵不能怵。”(《合肥县志·修城碑》)。明代学者王学士说:“(合肥)自昔其民质朴,不好争讼,而风俗淳美。” 朱镛文称:“(合肥)衣冠文物之懿,视昔有加”,“弦诵之声,接于四境。” 可见,合肥民风俗尚之淳美,其源久远。因其民风质朴,故人心多豁达,“农贾婚丧,社饮食坐,数百人无一显者,无少疾怒不平之色。驱牛秉耒,鸡鸣而耕朝而息,日昃而耕暮而息,不合耦而终百亩,负二石米日中趋百里而无惫容”。老人们每每劝导后辈人勤劳务实,以一技之长,双手之力,事正当之业,谋正常之生活,而不应投机取巧,尤恶哄骗欺诈。因重名务实,好诗文,讲礼仪之风素盛,因尚勇鄙非,故多恪守忠信,深明大义,“风气果决”。这里的人也善长艺术,据《庐州府志》载:昔合肥人赵广,“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掠妇人,广毅然辞以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断右手拇指遣去”。民情“俗尚淳美,实非他邑可比”。
往日每逢四时八节,合肥城乡民间俗尚活动异彩纷呈。人民素喜耕重农,民风俗尚乡土气息极为浓郁。每到栽秧时节,只要一步入圩区的土地,就能听到阵阵车水号子声从远处传来,声音悠扬宏亮,节奏明快,韵味厚重独特,这是合肥圩区农家人正在忙着车水栽秧了。这种号子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其可计数。按着号子数,车水人不用察田观水,就可掌握田里的水已车到何种程度了。农耕文化的车水之外,还有“耙地”的农俗也十分考究。在南乡的婚俗文化中,闹房的重要程序之一是唱好字歌。大圩镇政府有意向在大圩科技园内建设“婚育人口文化园”,保护合肥南郊特色的婚丧嫁娶活动,恢复人生三礼,发展婚庆产业。
(2)敬嫂习俗及其来历
相传包公的母亲在五十岁那年,有一天晚上在睡觉时,忽然一道霞光,从天而降,不偏不倚落到肚子里,这样包母便怀孕了。此时包母的媳妇也怀孕了,旧时婆媳同时怀孕,倒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包母分娩了,生了个男婴,媳妇也生了个男婴,可是包母生了个奇丑无比的男孩,皮肤黑黑的,双眼像铜铃一般的大,于是叫媳妇来说:“媳妇你也知道内情,不是婆婆这把年纪不要颜面,现在生了个丑八怪,就请你偷偷的把他送到河里丢掉,免得丢人现眼。”媳妇听了二话不说,就将这“丑八怪”抱走了。几年后,包母的孙子长大了,准备上学堂读书,包母摸着孙子的头,触景生情的对媳妇说:“唉!我生的那个丑八怪要是没死,现在也该上学堂了!”媳妇对着婆婆笑笑说:“婆婆,你想不想看他?”婆婆叹了口气说:“现在想看也看不到了,恐怕早就投胎了!”媳妇转身出去,不一会儿便带领一个六、七岁的黑脸男孩进来说:“你看这是哪个!”婆婆一看,惊喜若狂:“啊哟,这是我的包儿呢!你当初没把他抱去丢掉?”媳妇说:“婆婆,无论如何,他是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怎么忍心把将他丢掉!可是当时婆婆的吩咐,做媳妇又不敢不从命,就偷偷的将他养下来,和你的孙子一人吃一边的奶。” 当你的孙子会开口叫我“娘”时,他也跟着叫我“娘”!现在我可以把他还给婆婆了!包母一把拉过“丑八怪”,深情的说:“包儿,你虽然是我生的,可是却是你嫂嫂的奶把你养大的,是你嫂嫂救了你一命!快给你嫂嫂磕头谢恩。” 包公听了母亲的话,给嫂嫂连磕了三个头,后来,包母去世了,包公仍由嫂嫂照料,于是口口声声的称嫂嫂为“嫂娘”。包公后来在朝廷做了很清廉的官,也从未忘记把嫂嫂当母亲那样的尊敬。
根据最新发现的资料,并非包公是嫂子抚养长大的,应当是包公的小儿子包绶是由大儿媳,即包绶的嫂嫂崔氏一手养大的,包绶一直把崔氏当作自己的母亲。至今,合肥一带还有敬嫂的礼俗。(见陈桂棣、春桃《包公遗骨记》)。(3)陆大村正月十三庙会
陆大村有一座“陆大宝塔”,塔上有多尊石雕菩萨。在当地有“正月十三朝宝塔”的习俗。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日,周边十里八乡成千上万的百姓都会来到这里举办“朝宝塔”民俗活动。义城、义兴等周边乡村的村民也打着形式各异的灯笼,前往宝塔祈求风调雨顺。据老人们回忆,朝宝塔时的活动内容主要有打大旗、踩“高跷”等民俗表演,场面十分热闹壮观。(4)隍城庙三月二十八庙会
相传,大圩镇一带历史上水患不断,经过大圩人民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效。清光绪十八年东大圩又一次喜获丰收,百姓心怀感激,捐资建盖了隍城庙,一是为了报赛酬神,纪念丰收;二为镇水降龙,寄愿来年。后来逐渐形成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的庙会。庙会期间,周边乡村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主动前往集会助兴,共同举办民间信仰传统的酬神赛会活动,慢慢地发展成以宗教活动为依托,商贸活动为内容的群众娱乐性传统。大量群众加入聚会,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品交换色彩随之相应增加。直到1958年,隍城庙改为大圩公社的社址后此项传统民俗活动才告终止,前后延续了一百多年。(5)当代大圩“三节”
经过多年努力,大圩的新民俗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并且已经形成了植树节、菜花节和葡萄节等“大圩三节”的品牌。
大圩在植树节(3月12日)前后,面向全民植树绿化的主题分别设计了领导示范带头的植树活动,家庭植树园的成长树、幸福树、许愿树植树活动,以及企事业单位集体植树活动。
大圩菜花节(3月底至5月上旬)围绕市民春游的主题组织了踏青、摄影、采摘、民俗及旅游等多项活动,特别是内容丰富的“市民一日游”吸引了大量城乡居民到大圩来旅游。
大圩葡萄节(7月下旬到8月底)以回归自然,喜庆丰收为主题,围绕葡萄采摘体验的主线,集成安排了食、住、行、游、购、娱、康等多种旅游项目。目前,大圩葡萄节已经成为合肥周边经济效益最好和最具影响力的节庆品牌。2003年以来,大圩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葡萄文化节,吸引了大批市民到大圩来采摘葡萄,绝大部分农民已经几年没有上市区销售葡萄。针对近年来大圩葡萄节反映出来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突出问题,镇政府还制定了改进方案。此外,大圩镇政府还从地域资源条件的实际出发,计划开发更多的乡村节庆品牌。比如,依托适合种植莲藕的万亩低洼地,开发“荷花节”(6月下旬至8月底),组织市民到乡村消夏旅游;依托龙虾养殖基地开发“龙虾节”(9月中旬至11月),组织市民捉龙虾大赛和龙虾烹饪大赛;依托大圩镇隍城庙每年的新春文化庙会和正月十五闹元霄等乡村新春民俗活动开发 “农家春节”(元月至3月),让市民“再过一次春节”,体验乡村农家民俗。经过几年的努力,大圩乡村节庆民俗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为下一步乡村节庆的品牌化和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6)龙虾美食文化节
自2002年合肥晚报社举办首届合肥“龙虾节”以来,已经有不同主办和承办单位举办七届合肥美食文化节。每一届合肥龙虾节的主场地都在宁国路。这里是举办“万人品龙虾饕餮盛宴”系列广场文化活动的中心,有“万人同吃龙虾盛宴”、“吃龙虾大赛”、“喝啤酒大赛”、“民俗艺术表演”等,每年的“龙虾节”都要由合肥龙虾协会选出几家到十几家“龙虾大王”。合肥龙虾不仅成功地打造了新的美食文化,也拉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如啤酒销量的飙升,龙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等等。根据2004年的统计,龙虾节的五天中,合肥的3700多家龙虾专营店都要销售40吨龙虾,几乎每年都会出现龙虾和啤酒脱销的情况。(7)“春色滨湖”旅游文化节
包河“春色滨湖”旅游文化节已经举办了两届。在总结了2007年举办第一届“春色滨湖”旅游文化节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又整合包装辖区各类旅游资源,打出了“观英姿滨湖,品时尚包河”;“赴巢城拜水,邀渔家问湖”;“赏田园风光,沐乡村风情”的活动主题。文化节期间的“乡村大舞台”邀请了甬桥区马戏团表演、地方戏剧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隆重推出了2条“一日游”、4条“半日游”精品线路,涵盖了以烟墩镇为主体的“英姿滨湖篇”,以烟墩、义城镇为主体的“湖岸风光篇”,以大圩镇为主体的“绿色大圩篇”,以及以淝河、大圩镇为主体的“文化娱乐篇”四大篇章。每个篇章都安排了精品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全面展示滨湖新区现代时尚、水灵景美的特色。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的第二届旅游文化节期间,70多万名游客亲临滨湖大地,全区旅游收入达3600万元。许多社会团体、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慕名自发汇聚包河,成为“营销包河”的有效助力。(8)包河区人口文化节
2007年元月,包河区举办了首届“人口文化节”。在为期半个月的活动期间,全区各街道、乡镇围绕“弘扬生育文化、构建和谐包河”这一主题,开展了以人文关怀为内容的生育文化系列活动,赢得了全区广大群众的认可、支持和广泛参与。文化节期间举行了人口文化专场演出,在为广大干部群众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通过《包河讲坛》形势报告会、人口文化摄影展、社区论坛、中小学人口国情课堂、计生干部拔河比赛、“弘扬婚育新风尚,喜迎新春送春联”、独生子女家庭才艺展示等系列人口文化活动,扩大计划生育的宣传效果,参加群众达数万人次。全区各街道、乡镇、工业区也相继举办了特色广场活动,广泛开展了生育文化宣传,芜湖路街道举办的“健康宝宝大赛”,宁国路街道举办的亲子游戏,义兴、骆岗举办的书法会员挥毫送春联,常青街道举办的广场文化演出,巢湖路街道举办的人口书法绘画剪纸笔会,大圩、义城、烟墩、工业区等单位举办的广场面对面宣传咨询服务等,各类活动丰富多彩、异彩缤纷,充分体现了人文计生、和谐包河的主题,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包河区有关方面表示,将把人口文化节作为一项特色宣传活动长期坚持下去,每二至三年举办一次,并将举办第二届包河区人口文化节列入“十一五”期间包河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总体规划。(9)赤阑桥文化节
2008年1月18日上午,为纪念南宋文学艺术家姜夔而精心打造的“赤阑桥文化节”在芜湖路街道香港步行街拉开帷幕。“赤阑桥文化节”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广局主办,芜湖路街道承办,赤阑桥文化干事会和多个辖区企业、商家协办。文化节旨在挖掘和弘扬姜夔文化,策划和包装赤阑桥文化;通过赤阑桥文化节的举办,形成地区文化品牌,以“品牌文化”来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和品质,以“品牌文化”来引领市场主体开发文化产业的注意和兴趣,从而推动文化氛围的发展。本次文化节的形式采取了“1+10+1”模式,即一个隆重的开幕式,包括启动仪式、文艺表演、社区老年书画展和赤阑桥文化笔会为群众义务送春联;设立十个社区文化节分会场,社区单位、各类文化团体将为社区群众义务奉献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大餐;一场盛大的社区文艺汇演暨闭幕式。文化节活动还包括赤阑桥文化研讨会、社区退管职工、困难群众慰问、迎春联欢会等一系列活动。此次文化节以赤阑桥文化为载体,以群众性文化为主体,具有广泛性、共融性等特点,具体体现在政府主导、7家企业参与和社区共建、近百家单位融入,展现了芜湖路街道社区大文化、大繁荣、大团结的局面。(10)美湖社区邻里节
截至2007年,包公街道美湖社区连续举办了四届邻里节。每逢邻里节期间,数百位居民聚集在小区夕阳苑广场上,踊跃参与各项精彩活动,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温暖的邻里情。邻里节期间,除了街道各社区和辖区单位的文艺社团奉献精彩的文艺演出之外,还有邻里才艺展示,轮滑、慢车赛、拔河比赛等邻里趣味游戏,评选自治、学习、文化、服务、美丽、风采、评论、感动十大“邻里之星”等活动。邻里节已经深入美湖社区居民的人心,成为美湖社区居民最喜爱的节日。(11)企退人员首届文化艺术节
2008年9月6日至10月7日,包河区以“发展的包河、温馨的家园”为主题,在滨湖家园举办了首届企退人员文化艺术节。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内容包括:“精彩晚霞,歌舞飞扬”文艺汇演,“盛世国粹,五彩夕阳”戏曲表演赛,“夕阳彩虹,妙笔丹青”书画摄影比赛,“快乐家庭”家家乐表演赛,晨练队文体活动展演,钓鱼比赛、棋牌擂台赛,美湖社区第五届邻里文化艺术节,“舞海扬帆,美妙夕阳”交谊舞展演,赤阑桥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3、民间艺术家及其技艺
民间艺术家是区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他们为文化资源的保存与发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河区有很多身怀绝技的优秀民间艺术家。(1)省级非遗大师贾德云
贾德云,男,生于1928年,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歌传承人,2岁投师卫大和尚(旧社会对无钱娶媳妇的寡汉的称呼)演唱门歌。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当地的口语、典故、民间传说了如指掌,因而他创作的门歌歌词纯朴、清新、自然,琅琅上口,深受老百姓的喜爱。(2)纸扎艺术工艺师徐明寿
徐明寿,1963年生于义城老街,传承纸扎工艺已经有二十多年。自幼爱好家传手艺和风水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纸扎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1983年以来,他的多个作品获得重要奖项。2008年8月18日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决定命名包河区的徐明寿为纸扎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民俗表演艺术家宗流柱
宗流柱,男,1956年生,包公街道文化站站长,30多年从事民间文化组织与实践。他多年来一直潜心于包家花船、河蚌舞、口技、扎艺的创新,并将龙虾舞融入到河蚌舞之中,作为包家花船和河蚌舞的继承人,对大量民间艺术进行了传承与发展。他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深受群众欢迎。(4)民俗画家刘贤荣
刘贤荣,乡土画家,长期活动在乡村。他的乡村民俗画在南乡一带比较多见,画风清新自然,具有上世纪六十年代民俗画的典型特点,绘画题材多是农村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他的绘画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如果加以扶持,将会在包河“文化名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5)民俗画家聂尔年 聂尔年是烟墩镇聂岗村人,今年近七十岁,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农民火笔画画家。从事乡村绘画艺术已有三十多年历史,曾经受周边乡村的邀请到烟墩、大圩、义城等合肥南乡一带从事中心任务的宣传绘画。他的画风朴实自然,题材多是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乡村文化生活。(6)火笔画家刘凯
刘凯,原名刘咸凯,自幼在其父亲熏陶下走上了火笔画的绘画之路,他的作品多次参绘画美展,有国内外都有较高层次的影响,历任合肥美术工艺厂火笔画负责人,受聘合肥民间工艺厂厂长,现已退休。现在是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火笔画家郑小良
郑小良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笔画工艺师,是近年来获奖次数较多的民间工艺师。郑小良早年师从其父亲郑若泉学画,13岁就在报纸上发表速写、插图等作品,1982年,进入合肥工艺美术厂从事火笔他创作和生产,二十多年勤奋不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能在木板、葫芦、宣纸、丝绢等材质上烙画,技艺渐臻完美。我国著名书法家赖少其曾为其题字:“喜爱飞龙游神州,好似舞凤唱春秋。金火集成微雕技,未见丹青亦风流。”1992年元月在首届 “中华百绝博览会”上被誉为“中华一绝”。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他“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自己成立了“小良画廊”专门从事烙画创作和经营。
附:郑小良的代表作简介 ——火笔画《八十七神仙图》。郑小良能够一块长65厘米、宽6.5厘米的木板上烙出《八十七神仙图》,每一张人脸只有黄豆大小,却烙得眉眼清晰,表情生动,人物姿势也各不相同,惟妙惟肖。——葫芦烙画《五百罗汉》。他在高约40厘米的葫芦上画了五百个罗汉。(8)民间文艺家唐浩
唐浩,原芜湖街道文化站站长,60多岁,已退休,六十年代毕业于安徽艺术学院,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四十年。曾经在企业担任过宣教干部,也为在区文化馆工作。长期配合中心任务组织演出,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好评。他的艺术才能十分广泛,曲艺、小品、作曲、编剧、策划、导演、主持样样精通,吹拉弹唱都很在行。他不仅长期组织社区文化活动,自己还特别有一手民间艺术的绝活——用鼻子吹葫芦丝。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合肥晚报、安徽商报、文化周报和省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做过大量报道。虽然已经退休从事民间艺术组织与实践的热情依然十分高昂。
(9)木雕名人张参忠 张参忠,出生于木雕之乡东阳市,早年来合肥发展,是原合肥市工艺厂木雕师傅,长期从事佛像的设计与创作,作品被国外收藏,有多件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现在家住金寨路原工艺厂宿舍。2006年省经委公布,经第一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并报请省人民政府同意,全省有20位同志被授予第一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张参忠等三位同志获此殊荣。(10)民间文艺家郑文祥
郑文祥,男1926年出生,包河区大圩镇新民村人。自幼对民间文艺特别喜爱。解放前玩过狮子、旱船,唱过庐剧,与庐剧大师丁玉兰、丁建才等同一师门。上世纪70年代,曾任大圩庐剧团团长,带着三十多名新艺人唱响大江南北。现在虽然年事已高,仍然为花船队艺术发展上门指导,深得新一代艺人的尊敬和爱戴。(11)庐剧剧作家侯露 侯露,女,国家一级编剧。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她创作的黄梅戏电影《徽商情缘》曾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话剧《风驰瑶岗》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李清照》获得“飞天奖”优秀戏曲电视剧二等奖,侯露入选“六个一批双百工程拔尖人才”,并获得国务院津贴。2005年12月,她根据姜夔的传说,著就《魂断赤阑桥》;这两年为合肥庐剧团写了《包公赶驴》、《拨浪鼓传奇》两部包公戏,一部有关刘铭传的戏《万年桥》。(12)庐剧演员王三侠
王三侠是合肥地区民间庐剧表演家,家住大圩镇晓南村,她是合肥四乡耳熟能详颇受百姓欢迎的庐剧演员。早年师从学戏。现在仍然活跃在乡村的舞台上。
在此次文化资源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在大圩和烟墩等地聚集了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人才,比如: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职业
专长
备注
卫承典
男
丙子小学
退休教师
书法
市书画协会会员 沈承菊
男
史岗村
农民
书法
市书画协会会员 孟庆万
男
新街村
农民
书画
市书画协会会员
方家艾
男
烟墩建安公司
公务员
写作
编省集镇辞典,省科文企联谊会会员
4、民间歌谣、谚语(1)包河歌谣
合肥南乡一带是人文胜地,民间歌谣之中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秧歌、小调等多种丰富多彩,其中尤以大圩秧歌著名。
根据老一辈的民俗学家的考察,包河及合肥四乡圩区多,秧田多,秧歌也多。秧歌词调多不固定,任由唱者即兴发挥。比如:“栽秧嘞,秧把甩在田中央嘞!栽秧嘞,大姐站在水中央嘞!蚂蝗叮到大腿嘞,不用慌嘞!只要你过来嘞,大哥给你腿上拍一巴掌嘞。……”这类秧歌,随意无拘,视情表意,逗情逗乐,诙谐风趣,既能表达心声意趣,又能激发劳动热情,字字声声都散发着乡情乡音的芬芳。
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日,许多农户家主兴击物作歌,儿孙则相随附和,颇具情味。有首歌词唱道:“二月二敲门框,打的粮食没法装;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米面吃不尽,年年大丰收。”表达了农家人对丰收的期盼和喜获丰收的快乐。还有的农家人在二月二龙抬头日,习诵古《皇帝耕田诗》,边击物边吟唱。词曰:“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天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耕率天下,五俗丰登太平秋。”此咏唱,不仅表达了农家对丰衣足食的渴望,而且有以唱词自喻自乐的意趣,反映了农家人乐于躬耕的浪漫、朴实情怀。
儿歌如:“小小伢黑赳赳,我在外奶家过一秋。外奶疼疼我,舅舅罕罕我,舅嫫舅嫫把眼眍,舅嫫舅嫫你别眍,哪个山上没石头,哪个塘里没泥鳅,哪个小伢没舅舅,豌豆开花我就走。”
童谣如:“三九天,打炸雷,蛇变龙,龙变蛇,贼做官,官做贼,大家谁也别说谁。”各具特色,各有意蕴。
南乡的秧歌皆以五句为一首,“唱歌要唱五句头”,又多唱的男女情爱事,“无郎无姐不成歌”。秧歌有“上风歌”与“下风歌”区别,“上风”是以男方为主体,“下风”是以女方为主体。前者如“姐家门口一田秧,嫩漠漠哟青汪汪,心想看姐看不到,大喊三声„鹅吃秧‟,喊出大姐我望望。”后者如:“郎家门前一口塘,姐在塘边洗衣裳。手洗衣裳眼观郎,棒棰捶得乒乓响,蓝衣捶成白衣裳。”少数也有不属这两部分的,如“小小兰花五瓣开,三瓣正来两瓣歪。你要正呀就正到底,你要歪呀就歪过来,不要正正又歪歪。”“太阳下山渐渐阴,罗汉伸手摸观音,摸得观音眯眯笑,罗汉笑得眼不睁,菩萨也是假修行”等。
秧歌皆有曲调,或高亢激越,或婉转优美,唱起来悦耳动听,如《十送》中的:“送郎送到后山岗,给郎一挂响炮仗,郎走一里放一个,郎走二里放一双,看不到郎啊听炮响。”“送郎送到南山冲,给郎扇子打蚊虫,百般蚊虫都能打,千万别打荧火虫,小郎再来做灯笼。”“送郎送到打稻场,抬头看见奴婶娘,小郎转身就要躲,奴家大步走当央,婶娘当年也送郎。”
根据彭拜先生“新城旧事”一文的记载,解放前南门外有位名叫夏大嘴的老农,他每年大年三十总是通宵不睡,收集星象气候资料,以预测来年旱涝丰歉,平日也细心观察,他所说的“正月雷打节,二月雨不歇,三月耖干田,四月秧上节。”“春东风,雨祖宗。”“日头倒照,水淹锅灶”等,在本地颇多应验。注:参阅彭拜先生“新城旧事”一文。(2)包河谚语
包河一带民间谚语比较丰富,也非常形象。包河民谚大约有励志劝善和农事天气两类。前者如:“倚大鼻子失误事”就是典型的流行民间谚语。旧时有鼻子大主富贵的之说,因而也就有人倚仗自己的大鼻子而坐等富贵,结果贻误终身。这句话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出身、靠山和运气,要凭借诚实地劳作,不放弃任何机遇才会有丰厚的收获。后者如:“小署打雷,大署破圩。”这些民间谚语在维系包河民风和民间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承担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附:包河民间谚语
“穷不失志,富不张狂。”/“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外甥有理打得舅。”/“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猴子不上树,多打三遍锣。”/“家有良田万顷,不如一技随身。”/“宁跟明白人打一架,不跟不顶脓的说句话。”(不顶脓的,合肥方言,指不明事理的人)/“不怕山高,就怕腿软。”/“丢了讨饭棍,莫忘叫街时。”/“白天吃头猪,不如一夜呼。”(呼,方言,指睡觉)/“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劝人对子女不能达于放纵)/“小满栽秧家把家,芒种栽秧遍天下。”/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北虹晒河底。”/“小署打雷,大署破圩。”/“八月初一小雨溜,种麦不用开壕沟。” /“八月初一雁门开,不是孤雁足下带霜来。” /“天到十月季节,不是雨就是雪。”
“圩田好做,五月难过。” /“春冬风,雨祖宗,青蛙叫得早,必定主春涝。”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栽秧早,夹秋干,汛期雷雨洪涝翻。”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清晨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雨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早出青霞,等水烧茶,晚出青霞,干死哈蟆。”
5、文学、戏曲、传说、影视作品
包河区可资利用的文学、戏曲、传说和影视作品资源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与包公有关的内容。
(1)口述文学(区级非遗)
包河区范围内的口述文学(民间传说)资源甚多,区文化局通过多次座谈会和组织力量深入调查整理,初步挖掘出一批22个口述文学故事。这些民间文学故事,主要分布在大圩、义城、淝河、骆岗等街镇。比如,隍城庙、五圩一里三都督、九磙桥、观音庙、马场彭、马场里、官塘庄史、大孔祠堂、陆大宝塔、白马寺、慈云庵、五里庙、蔡炳炎、智袭晓星集等故事。这些故事中,有的是叙说古代建筑的成因,有的是讲述地名的由来,有的是记述地方人文活动,有的是赞扬前人的报国精神,有的传颂先民艰苦卓绝开发业绩。这些传说通过口口相传或者家谱和方志,在包河区已流传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深深地影响着庐州大地。正是这些故事一代代地传递,形成了包河人的人格精神。初步整理出来的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如果将来能够专门组织力量对包河口述文学加以甄别和系统整理,将对于恢复包河的历史记忆,提高居民的文化认同,凝聚文化软实力,以及开发文化旅游产业等产生积极的影响。附:“观音庙”的故事 包河区义兴镇村民吴大章(仍健在)的太爷爷是清朝著名爱国将领刘铭传手下的统领(吴大章祖辈姓刘,与刘铭传同家)。在刘铭传攻打彭湖列岛战役时,刘统领率领的一支清军被台湾的领军团团围困在岛上的一座深山里。刘统领率部下三天内几次突围未果,队伍粮草已尽,士气全无,陷入绝境之中。
深夜,刘统领在又饥又累中不由昏昏睡去,在梦中一中年妇女款款而来,告诉他山间一处地下有白薯,可解眼前之饥。刘统领从梦中惊醒,信为观音大士前来指点迷津,半信半疑地组织士兵来到不远的一处山下辨别方向后,开锹深挖,果然挖出了许多白薯。将士们饱餐之后,士气大振,勇猛出击,一举击溃了围军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台湾收复后,刘统领荣归故里,虽战乱平息,但刘统领的心潮怎么也不能平衡,他思前想后终于萌发了修庙祭拜的念头,于是便在家乡庐州府南建起了一座观音庙宇,庙内塑观音金身一座,供来往信徒供奉拜祭,这才了确了自己的一桩心事。这座观音庙几经战乱仍保留下来,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因种种原因而拆迁。如今的观音庙村已被划入包河工业区,成为了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的“主战场”。(包河区文化局整理)
(2)与包公有关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 千年以来,我国历代的文人雅士创作了大量与包公的传说和文学作品,其中承载了中国历代人民对包拯的崇敬之情和对清官的愿望。包公已经成为我国政治清廉的象征。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程如峰、著名作家陈桂棣与春桃、肥东县政协童宗海、安徽大学朱万曙等人对于包公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程如峰老先生的《包公传》、《包公墓再生缘》、《解开包公墓之谜》,陈桂棣和春桃的《包公遗骨记》,朱万曙《包公故事源流考述》等都寄托了家乡人民对包公的怀念。包公已经不是合肥人的包公,他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华人的包公。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华人也开展了大量包公研究。
附:历代与包拯有关的部分论著和文学作品
1、[元]脱脱、阿鲁图,《宋史·包拯传》,著述包拯生平;
2、[宋]包拯,《包孝肃公奏议》,清省心阁精刻本;
3、[宋]包拯,《包拯集校注》,黄山书社,1996年6月
;
4、[宋]包拯撰,杨国宜整理,《包拯集编年校补》,黄山书社,1989年1月;
5、[宋] 包拯门生著、张田编,《包拯集》,中华书局,1962年11月;
6、[宋]包拯著,《包拯文集》,捷幼出版社,1993年3月(本书是包拯早期的传记);
7、[清]浦琳,《清风闸
》,群众出版社,2003年1月(本书有嘉庆乙卯(1819),同治甲戌(1874年)重刊本,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8、[清]李雨堂著,《万花楼演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3月(今南京图书馆与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此书古版本,为两种相异的版本);
9、[清]佚名著,《五虎平西前传》,京华出版社,2002年6月(本书大约成书于清乾隆、嘉庆年间);
10、[清]佚名著,《五虎平南后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本书大约成书于清乾隆、嘉庆年间)
11、[清]石玉昆述,《三侠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月(中国古代侠义公案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本名《忠烈侠义传》);
12、佚名著、安遥时编,《龙图神断公案》,群众出版社,1999年7月(本书叙述包公断案的神奇与公正,是中国第一部短篇公案小说集);
13、[清]石玉昆述,《龙图耳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
14、[清]俞樾著,《七侠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其前身是《三侠五义》,由清代俞樾改为《七侠五义》);
15、于铁丘,《从包拯到海瑞》,济南出版社,2004年5月(从我国传统思想观念和封建政治政体、社会生活现实状况的角度,解读“清官”和“清官崇拜”的产生、形成原因);
16、张华盛、傅腾霄,《包拯》,安徽省新華書店发行,1985年7月;
17、沈锡麟,《包拯》,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84年
;
18、孔繁敏,《包拯研究:历史与艺术形象的包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本书著述了包拯的家世与后裔及包拯的仕途及主要事迹);
19、孔繁敏,《包拯年谱》,黄山书社,1985年1月; 20、齐涛,《包拯年谱》,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21、汪汗卿,《包拯法律思想与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22、潘培咸、王斌,包拯颂,黄山书社,1999年12月
(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诗词集);
23、彭功智,《铁面无私的包拯》,河南新华书店发行,1982年7月;
24、马允伦、马邦城,《包拯审案》,中国少儿出版社,1983年9月;
25、春江,《包拯千年之谜》,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5月;
26、黄燕生,《铁面冰心》,万卷楼,2008年4月();
27、肇庆炎黄文化研究,《纪念包拯诞辰一千周年暨包拯学术研究会论文文集》,肇庆炎黄文化研究,1995年5月;
28、费龙翔绘,《包拯三掷砚(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4月;
29、蒋星煜,《包拯的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3月; 30、宗杰和主编,《包公故事集(附包拯仕履表)》,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
31、陈桂棣、吴春桃著,包公遗骨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32、朱万曙,《包公故事源流考述》,安徽文艺出版社。(3)与包公有关的戏曲
在历代花杂戏曲之中,包公故事是重要的题材,至今已经演绎出许多的版本。著名的有《陈州放粮》、《铡美案》、《包公赔情》、《秦香莲》、《包公辞朝》等。近年来,合肥本地剧作家也开始挖掘包公文化的戏曲资源,创作出一批重要的包公戏曲作品。比如:
——庐剧《魂断赤阑桥》
《魂断赤阑桥》是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侯露女士创作的庐剧折子戏。作品表现南宋词人姜夔在合肥的曲折经历。侯露女士在查阅了大量与姜夔有关的书籍、诗词后,经过艺术加工形成了这样的故事主线:姜夔年轻的时候曾来过合肥,并在当地结识了两位精通音律的歌女,遂与她们相恋相守。姜夔常住合肥引起夫人萧氏的好奇,遂到合肥探看,结果被柳萧萧的才艺与人品所打动,于是她决定为夫纳妾。柳萧萧也被萧氏的广阔胸襟感动,谎称要嫁给富商,想成全姜夔夫妇。后来姜夔因故离开合肥,与两位女子失散,剧目以柳萧萧投水殉情,魂断赤阑桥结尾。等姜夔再回到合肥时,两位女子已无踪迹可觅。2006年安徽省小戏折子戏调演活动中,首次出现在戏剧舞台上的魂剧赢得了满堂喝彩。——庐剧《包公赶驴》
《包公赶驴》是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侯露女士创作的庐剧折子戏。作品内容选自新编历史剧《紫金锺》(陈州放粮)的故事。包公为查明陈州贪官的犯罪事实微服私访到陈州,路上遇到一位受官府指派去迎接包公的妓院歌女骑不了一头犟驴,要包公为之赶驴。包公顺势来到迎接的十里长亭,弄清了贪脏的事实。——庐剧《拔浪鼓传奇》
侯露创作的庐剧折子戏《拔浪鼓传奇》的故事源自《包公赔情》,包公不徇私情铡了他的侄儿包勉,《拔》剧的创新之处在于增加了一个受害者母亲的角色,让两位母亲直面对话,而避免了传统剧中过多的说教。(4)与包公有关的影视作品
包公故事改编成为电影和电视作品已经出现了数次创作的高潮,形成了一大批当代包公的影视作品。比如:《包公嫁女》(香港地区的粤语电影)、《包公夜审行尸》(香港地区的粤语电影)、《包公奇案》(香港地区的粤语电影)、《包公奇案灰阑计》(香港地区的粤语电影)、包公三审血掌印《包公赔情》(长影)、《包公误》(河南电影制片厂)、《包青天》(河南电影制片厂)。再比如:《包公生死劫》(电视剧)、《少年包青天》(电视剧)、《包青天》(电视剧)、《包公出巡》(电视剧)等等。这些资源是包河建设文化名区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5)与包公有关的明信片
2005年全国首套“包公故事”明信片在合肥包公祠举行首发仪式。明信片用国画与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展示了“包公出世”、“端州掷砚”、“灰阑拽子”、“陈州放粮”、“狸猫换太子”、“铡美案”、“乌盆记”、“智赚生金阁”等8个脍炙人口的包公故事。水墨画由中国美协会员、安徽著名画家束俊绘制。小结
(1)包河区的专业和业余文化艺术人才数量都比较大,省艺术学院、省艺术研究所、省文联及其所属文化艺术协会等辖区单位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非常全面。大圩、烟墩、芜湖路、包公等街镇的民间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活动组织人才资源也非常丰富。在包河区及各个街镇组织的历次文化艺术活动中,展现了文化人高涨的热情、高尚的情操和高超的才艺。“只要有舞台,就会有精彩”,在包河的土地上组织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传统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但城市化的进程使不少文化遗产消失殆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形势十分紧迫和严峻。调研过程中,我们听到有乡贤提出引进已经失传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建议。有人建议恢复当年合肥南乡流行的大鼓书,配合茶文化的经营,一方面为村民创造丰富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有关方面也正在积极地准备引进“纸笺加工技艺”(进入《第二批国家非遗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护项目落地包河。
(3)新民俗和新节庆的建设正在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文化现象,传统民俗节庆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相对滞后。包河区直机关及街镇配合中心工作推进文化创新,形成了一批新的全区范围或行业、街镇范围的文化节庆事件,区体育局也正在计划2009年举办包河区首届体育运动会。所有这些都是全区人民文化的节日,对于整合全区的文化艺术体育资源,促进全社会的文明发展和健康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当地许多传统民俗和节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庙会资源、婚俗资源等当地的特色文化的开发明显不足。包河作为安徽省的文化名区,在整合全省的节庆和习俗落地包河方面应该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我省地处中华文化的中心区域,长久以来吸纳、保留和传承了南北东西不同地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在安徽各地形成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节庆传统,传统文化旅游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比如,正月初一各地的“拜年”,正月初二巢湖的“接财神”,正月初四安庆石牌的“送灯”,正月十五歙县叶村具有500年历史的“叠罗汉”,清明节阜阳的踏青和放风筝,端午节宣城孙埠200余年绵延不绝的“龙舟赛”,中秋节古徽州的“摸秋”,农历腊月二十三各地的“祭灶”,腊月二十四蚌埠周边的“掸尘”和怀宁洪镇的“接祖”,腊月三十各地的“除夕”等等。另外,安徽地方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比如,正月初四绩溪的“赤膊会”,立夏时宿松县“吃塌饼”,正月初九徽州岩寺的“上九会”,正月十五黟县雉山村的“九龙灯会”、宣州上新村的“罗卜灯会”、绩溪南乡的“炀灯(即孔明灯)会”,正月十六全椒的“走太平桥”,立春时合肥的“打春牛”,二月二合肥的“龙踩水”、黟县的“打老虎”、凤阳的“送雁馍”,绩溪县二月十五“花朝会”,三月十五怀远的“惊蛟会”,三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各地的“观音庙会”,三月二十八怀远县的“禹王庙会”,夏至时合肥“牧童节”,四月初八各地的“浴佛节”和毫州的“木兰会”,五月十三池州等地的“关帝会”,五月十五各地的“城隍庙会”,六月六祁门的“安苗会”,七月七各地的“乞巧节”,七月十五当涂县的“中元节”,七月十九太平的“滚车节”,七月二十四屯溪的“太子会”,七月三十池州的“地藏会”,八月十二贵池的“西庙会”,八月十五阜阳、绩溪和肥西县三河镇的“火把节”,九九重阳节合肥一带的“九老会”,十月初一凤阳的“寒衣节”,冬至时肥西的“吃公堂面”,腊月初八蚌埠一带的“腊八节”等等。比如,清明时节的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拔河、踢毽、蹴鞠、斗鸡(斗膝)、祭蚕、放风筝、荡秋千、插柳戴柳、钻木赐火等传统活动都会创造新的兴趣点,组织传统民俗体验活动将会为传统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只要设计得当,找好接口,这些节庆习俗活动都有可能在包河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4)包河文化活动的社会效益比较突出,经济效益的开发明显不足。包河区的文化活动在组织城乡居民、激发热情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但是,除大圩等个别地方的文化节庆产生了相当规模的经济效益外,许多地方的活动基本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这些文化创新的产业功能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突出的是,不少民间文化人才在市场需求不明朗,又缺少有效的组织的情况下,主动拓展市场的意识相对薄弱。文化事件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5)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界定中,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内容都有一定存量,但是,城乡的公共文化空间相对欠缺。调查教程中,一些民间艺人也反映了包河区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不足。在传统社会中,原来承担公共文化空间职能的祠堂、庙宇等今天所剩无几。单纯依靠国家投入恢复这些公共文化空间的做法,推进速度相对较慢。
四、自然景观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包河区位于合肥市南部,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的走向是中国版图的缩影。位于包河区的“徽州大道”被称为合肥市城区的龙脊或龙脉。以包河大道为界,西部多岗地,东部多圩区和湖区。
区内最具特色的地文景观资源是大片的圩区,其中东大圩是我国圩区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有“合肥粮仓”之誉。东大圩的形成是沿南淝河西岸筑堤,与西侧岗地之间形成广阔的圩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大堤长约14公里,圩内地面标高比南淝河和巢湖水平低2-3米。
2、水域风光资源(1)巢湖
巢湖位于合肥南部(北纬31°43'28“~ 31°25'28”,东经117°16'54“~117°51'46”之间),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因湖呈鸟巢状得名(一说因有巢氏得名)。
巢湖水域辽阔,面积769km²(水位12米时,面积800 km²),容积48亿立方米。巢湖水面东西最长55千米,南北均宽15千米。水岸线周长180千米,分由巢湖、合肥二市的居巢、庐江和肥东、肥西、包河五县(区)环抱,其中包河区烟墩镇和义城镇的水岸线长约占十分之一。巢湖水系发达,自古号称“三百六十汊”。入湖河流主要分布在湖区的西部和西南部。如发源于皖西大别山的南淝河,汇经上派、中派、下派的派河,流经三河的丰乐河,金牛河接流的白山河,相传曹操开凿的马尾河,源于桴槎山东麓的柘皋河。裕溪河又名运漕河,古称濡须水,西起巢湖东湖口,东南流至裕溪口,全长75千米,与长江沟通,是巢湖唯一的通江水系。巢湖流域面积总计32345平方千米。巢湖素以优美的水光山色、动人的神话传说及富饶的物产而著称,是皖中兼有自然与人文景观旅游胜地。包河区义城镇和烟墩镇滨临巢湖,是合肥市通往巢湖的水路出口。巢湖独特的水域资源拓展了包河区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
附:巢湖的物产与人文资源 巢湖水源丰富,气候适宜,素为皖中鱼米之乡。湖内鱼类有上百种,主要有鲥鱼、鲫鱼、鲤鱼、鳇鱼、鲢鱼和刀鱼等。其中银鱼、白虾、螃蟹被誉为“巢湖三珍”,行销海内外。湖鲚,又名毛草鱼、凤尾鱼,古称刨花鱼,形似蔑刀,肉体细嫩,与鲥鱼各有千秋,是巢湖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在湖区鱼类总产量中占较大的比
第四篇: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家乡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时间:2012-7-25调查地点:舒城县 调查人:姚一林 调查内容:家乡文化资源介绍与新发展
舒城是西汉教育家文翁的故里,今年在舒城还成立了由蜀舒两地文翁研究者及文翁的后裔组成的文翁研究协会。干汊河境内的周瑜城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吴军统帅周瑜早年练兵的遗址,现正在建设开发之中。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晚年隐居龙眠山,一时文人会聚咏唱于此,使“龙眠毓秀”成为龙舒八景之—。汤池镇是千年古镇,因温泉而得名。清康熙年间,桐城派著名文学家戴名世曾沐足于此,作《温泉记》而被称为“人间福地”,现已建成汤池温泉渡假村。
舒城现有省、市、县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珍贵文物有:春秋时期的西鼎、建鼓座、编钟,战国时期的带铭文青铜匝、云雷纹铜壶等。
近现代亦有多处革命遗迹,像韦家大屋——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毛主席视察舒茶公社休息室等。
万佛湖湖区内栲栲山上有周瑜祖坟,五座山峰被喻为“五老观太极”。湖北岸大梅山上普建有梅仙祠、梅仙亭,纪念汉代隐居成仙的南昌尉梅福。湖区西南岸团山嘴附近发现有汉墓群。
万佛湖于1987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9月,舒城县万佛湖经过了国家AAAA级旅游评定组检查验收。舒城县10年来为万佛湖投入各项建设资金达5.5亿元,目前景区年接待量达52万人次,年创旅游综合收入7800万元,解决了近5000人的就业问题。
舒城县结合当地旅游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万佛湖镇文化站以龙河剧场、街道业余戏曲爱好者为依托,组建了万佛湖老中青戏剧协会,成立了秧歌队、腰鼓队;以中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力量为依托,组建了万佛湖业余歌舞团;以湖区周边村民为依托,组建了龙舟队、舞龙队、舞狮队,春节、旅游黄金周期间,大张旗鼓、大办灯会、竞相放歌,不仅丰富了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
晓天镇以万佛山旅游景点为依托,将山歌唱到猪头尖。舒茶是毛主席当年视察过的地方,“9·16”茶园便是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开辟的。舒茶做足“茶”文章,将有名的“二月早”茶叶推销到海内外;茶歌更是当地的特色文化,小至三岁黄发,大至耄耋老人都会唱茶歌。
县城的少儿艺术培训中心、艺术教育培训中心、老年大学舞蹈队、长青腰鼓队、“夕阳红”戏剧协会、京剧票友会,未来文化传播公司的舞蹈队、演出队,舒城师范的舞蹈队、体操队,各小学的连厢队、军乐队等像一朵朵色彩斑澜的花儿在整个县城的节庆活动中次第开放,将古老的县城衬托的美艳无比。
旅游文化已成为舒城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早在1996年,舒城县就于农历端午节这一天举办了万佛湖由史以来的大型龙舟赛。当时由县内各大企业的10支龙舟队参赛。当天全县计有10万人观看了比赛,浏览了万佛湖。风光旖旎的万佛湖从此撩开了羞涩的面纱。
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舒城县举办了首届中国万佛湖旅游文化节暨“龙津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国内外数十支龙舟队来舒参赛,并力邀国家级著名歌星毛阿敏、阎维文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来舒演出。在这次大型活动中,舒城地域文化得到了挖掘、整理和集中展示。县文化馆搜集了舒城民歌《四季飘》、《高高山上新事多》、《龙河渔歌》、《请喝一杯龙舒茶》等曲目;经过筛选和精心编排,秧歌《连厢腰鼓舞》、表演唱《万佛湖畔好风光》、男声独唱《站在舒茶望北京》分别在文化节开幕式、闭幕式上演出,丰富了万佛湖旅游文化内涵,极大地提升了舒城万佛湖的旅游品位
1998年9月、2002年10月、2004年10月、2006年9月,舒城县先后承办了亚洲铁人三项赛、六安市第六届老运会、六安市首运会和中国(舒城·万佛湖)中外大力士公开赛。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舒城县委、县政府利用体育、文化两个车轮来拉动该县旅游经济的发展,并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将秀美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生命的健康运动以艺术的形式展示给来宾、运动员、教练员和众多的中外游客,让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在此汇聚与凝结、交融……
通过举办这一系列赛事,大大地提高了舒城县的知名度。文化、体育带动了旅游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舒城对外招商引资的步伐,同时也拉动了整个舒城国民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万佛湖”牌鱼头不仅热销于合肥餐饮市场,而且在上海等大城市也站稳了脚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落后是制约旅游文化发展的“瓶颈” 县乡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旅游文化的发展,但由于舒城整体经济水平偏低,旅游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譬如,作为区域文化的活体传承,舒城县唯一的专业演出团体——县庐剧团,20多年没有招进新人,现有人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致使许多传统剧目无能力上演,人才的断代必将导致传统优秀文化的濒危。
(二)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形式单一 就该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山水古迹、楼台庙宇、堰坝水利等静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开发利用上比较觉醒,而动态的文化资源却没有充分地组织发动起来。让动态的人文活动来为静态的自然景观锦上添花,做到动静结合,或许更有利于旅游前景的发展。
(三)文物价值没有在旅游中显现出来 该县现有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馆藏文物1126件。它是游客了解舒城历史、经济、民俗、社会、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的重要载体,但目前舒城尚没有展览馆藏文物的博物馆。
(四)对全县活体旅游文化的分布、导向、流动缺乏长远规划 对旅游景点的布置、旅游路线的安排、旅游品牌的打造都有明晰的规划,而对全县活体旅游文化的分布、导向、流动缺乏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更谈不上长远规划。
(五)旅游文化商品研发和销售滞后 在一些旅游景区,只能见到当地农民出售板栗、蒜子、竹木工艺品、山野菜等,而看不到具有县域特色的包装精美的旅游文化商品。
三、意见与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共识 一是旅游文化产业是该县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在各大支柱产业中应给予旅游文化产业以广泛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二是加大对旅游文化的领导力度,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局面,发挥各行各业在舒城旅游发展中相互促进、彼此协作的作用,采取新思想、新机制、新办法,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调动那些投资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和经营旅游文化的单位及个人的积极性,放宽旅游文化行业准入,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有利于旅游文化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局面,共同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
(二)多元化筹资,解决制约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是在旅游文化产业投入上,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项目资金,开发建设重大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引资、筹资。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鼓励外商、沿海企业和本地私营企业、民间资本等投资建设各种股份设施。三是对研制开发旅游文化拳头产品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资金、场地、收费等方面的扶持,尽力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三)齐头并进,充分发挥文化活体在旅游中的作用 发挥县庐剧团、县文化馆、文化传媒公司、乡镇文化站、民间演出团体等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让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民俗演出活跃在全县的各个景区,让文艺演出这一动态文化与景区的静态文化相得益彰;并且让各类演出(展演)团体在市场中自由组合,在自由组合中将全县活体旅游文化资源重新整合,发挥最大化效益。
(四)将文物资源盘活,由后台走向前台 文物是基本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人文旅游最基础、最重要的资源,同时又是综合利用民俗、歌舞、旅游商品等发展人文旅游的最佳、最有效的载体。因此,文物旅游是人文旅游的支撑和内核。我县可对这些历史名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进行修缮,修旧如旧,将他们的历史故事、丰功伟绩等以实物或画面形式展示在游客面前;对一些历史人文遗址可以建造遗址公园,对游客开放,从而不断提高旅游的水平、吸引力和效益。在万佛湖镇可以建筑一座龙河口水库博物馆,不仅可以介绍大梅山梅福成仙得道的历史传说,更重要的是展示百万龙舒儿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舒城所做出的震撼人心的贡献。
(五)结合文化部门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登记摸底 对全县拥有的动态的旅游文化进行登记、排查,尽快制定合理的旅游文化总体开发规划及决策方案。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加以实施,以发展什么洋的特色文化,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的倾斜都有助于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第五篇:凤庆县文化资源情况的调查报告
凤庆县文化资源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1、县情简介
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西北部,跨东经99°31′~100°13′、北纬24°13′~25°03′之间,东与大理州巍山县、南涧县相连,东南与本市云县毗邻,西南与本市永德县交界,西、西北与保山市昌宁县接壤。县城凤山镇居县境中部,东至昆明市500KM,南距临沧市政府驻地123KM。总面积3335KM,东西最大横距5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1公里。
全县辖13个乡镇,183个村、4个社区,46万人。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干凉同季,年平均气温17℃。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称。立体气候孕育了凤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赋予了凤庆丰富的生物景观。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大叶种茶的原生地之一。
凤庆县所处滇西纵谷南部,由于澜沧江及其支流顺甸河、黑惠江、迎春河切割,从北至南形成四大峡谷。西部地势较缓,呈波浪式向西延伸,形成以营盘为中心的中山丘陵盆地。境内最高点为大雪山黄竹林,海拔3098米。最低点为孟统河出境处,海拔919米。县城海拔1578.8米。境内山脉属怒山、云岭两大山系。澜沧江以南属怒山山系,从南至北分布,主要有大雪山、万明山、黑龙潭山3支。澜沧江以北属云岭山系,从西北向东南分布,主要有光山梁子、金堂山、卡马山头、池塘梁2
后又分开,分设凤庆建制至今。
3、行政区划
凤庆县现辖8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凤山镇、鲁史镇、小湾镇、营盘镇、三岔河镇、勐佑镇、雪山镇、洛党镇、诗礼乡、大寺乡、新华彝族苗族乡、腰街彝族乡、郭大寨彝族白族乡。
二、文化资源概况
(一)茶文化资源
1、滇红茶
凤庆是滇红茶的诞生地,滇红工夫茶于1939年在凤庆首先试制成功。据《顺宁县志》载:“1938年,东南各省茶区接近战区,产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积极开发西南茶区,以维持华茶在国际上现有市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顺宁茶厂(今云南滇红集团凤庆茶厂),筹建与试制同时并进”。当年生产15吨销往英国,以后不断扩大生产,产品质量优异,深受国际市场欢迎。凤庆是大叶茶发源地,适合生产红茶和普洱茶。从上世纪40年代起所生产的“滇红”就出口英美等国,产品包括滇红功夫茶、滇红碎茶等,曾先后荣获国家质量银质奖、中国名茶、国家外事礼茶等荣誉称号。1986年生产的滇红茶被当作国礼赠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据说,英女王将“滇红”臵于透明器皿内作为观赏之物,视为珍品。凤庆也被称为“滇红茶乡”、“世界滇红之乡”。
2、太华茶
《徐霞客游记》载,梅姓老人曾以太华茶款待徐霞客。
想、新观念、新事物驮了回来。北道对沿途驿站经济、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滇缅公路通车前,茶马古道凤庆段是滇西南一片联系北出下关、昆明,南进镇康,再西出缅甸的重要通道,乃至是滇西南一片联系中原和东南亚国家的动脉。这条茶马古道开辟于1328年,距今已近700年了。近700年来,无数的马帮来来往往,由北到南运进丝绸、运进百货、运进中原文化,又从南到北运出茶叶、运出药材、运出了山风野俗。至今,生存在茶马古道上的人都还在说:“旧时的马帮不仅为我们驮出了一方富裕,而且为我们驮出了一方文化。”
当时从凤庆到昆明一共18个马站,在凤庆有顺宁站、大寺新村站,鲁史金马站、鲁史街站和犀牛站。每个马站间大约15KM,正好是马帮一天的行程数。在茶马古道典盛时期,每一个马站都是一个商品物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以致是经济文化中心。在凤庆境内的这段茶马古道上,最为繁荣的是鲁史镇和凤庆城。
6、凤庆大叶种茶
凤庆大叶种,又名凤庆种,是有性繁殖系品种。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凤庆县,主要分布在凤庆、云县、昌宁一带。植株高大,茶树最高达6m以上,分枝部位高,密度较稀,树姿开张或半开张,叶片呈水平或向上斜生。叶长12.6~20.5cm,宽5.2~8.1cm,叶形椭圆,叶尖急尖或渐尖,叶面隆起,叶色绿,富光泽,叶片较厚软,叶脉9-14对,叶缘呈波状,叶齿稀浅。预芽能力强,芽叶肥壮,色黄绿,多茸毛,持
秀、奇、绝”而著名,洞内有许多石田、石乳及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和历代官员、名人的墨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为洞内的奇异石头,美如玉石,这个洞被人们称为琼英仙洞,所以郭大寨乡也就被人们称为“琼英乡”。
观音阁:在洛党镇大兴村对面的忙朵村后山坡,楼阁由何盛方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阁内塑有佛像,旁植花木,有坤道住持,风景幽美。
清真寺:一是营盘街清真寺,二是县城清真寺,均几经复修重建。为县内伊斯兰教活动的主要地点。
龙华寺:在县城内,僧人黎海门创建,塑有香山佛像、十八罗汉神像。
青龙山:在营盘镇东,有峭壁岩洞,古寺古木、自来水等。
文庙:位于县城,是祭祀中国传统文化先驱、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纪念性建筑,整个建筑占地约12000平方米,有魁星阁、崇圣祠、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龙门、泮池等组成,布局合理,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及历史研究价值,是凤庆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省现存第二大孔庙。
凤庆文庙始建于明万历34年(1606年),清康熙8年(1669年)重建,清光绪19年(1893年)全部完工。大殿悬挂有“圣集大成”、“斯文在兹”和“万世师表”的横匾,大成殿外悬挂有明朝“嘉靖大铜钟”一口。
石洞寺: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的洛党镇箐头村,建于清乾
小湾生态旅游区:主要包括小湾电站及高峡百里平湖、玉龙池、黑龙潭、黄草坝水库、48道河森林风景区、锦绣茶祖,徐霞客品太华茶遗址,青龙桥等。
玉龙池和黑龙潭
玉龙池和黑龙潭坐落在小湾镇与凤山镇交界的山顶上,海拔分别在2400—2860米,距小湾镇约10公里,现属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
玉龙池和黑龙潭草丰林茂,池水清盈,池中有小岛数个,池边有野生的大树杜鹃数百亩,林中生长着大量的白鹇、野鸡等珍贵动物。空气清晰,景色迷人。
小湾电站
电站位于小湾镇,离县城49公里。小湾电站是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首选项目之一,是澜沧江梯级电站“龙头”电站和“调水”库区。电站坐落在澜沧江与黑惠江变汇处,总装机容量为420万千瓦,水库容量为151亿立方,设计坝高292米,是世界最高双曲拱坝,工程总投资420多亿元,年发电量为188.9亿千瓦时。“一坝高筑截留万方江水,六机飞旋送出亿伏电光”。随着澜沧江永久大桥的建成,大坝的合拢,高峡百里长湖将展示出奇峰绝壁风光和秀水绿岛景色。小湾至大理,小湾至保山,小湾至漫湾的水上商贸、旅游线即可通航,雄伟壮观的工业文明和巧灵秀丽的旅游集镇,是游客向往的最佳地方。
小湾电站的旅游规划已进入论证阶段,这里将建设“小湾电站百里长湖观光游”,“小湾生态度假游”。将建设“电站观景台”,“青松亭”、“太华屋”、“温馨园”等景点,以
献山顶,距县城约5公里,为元朝天顺元年(1328)所臵勐氏衙门。明洪武15年(1382)裁县后为勐氏部落首领衙门,当地称“勐家衙门”,坐东向西、面向府城,前后相距百余米的3个山包,为县府前殿、中殿、后殿。前殿前有一块百余丈平缓之地,九龙山绕其南北,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林壑清幽。明万历26年,(1598)改土归流后即废。解放后曾先后出土1.25千克银元宝4个及明代文物数件。
勐氏石城:为勐氏部落城堡遗址,位于新华乡牛肩山中部,当地人称“勐家地址”。距今400多年的勐氏部落的城堡,以石筑成,故名石城。遗址坐南向北,东面悬岩峭壁,西北为松林陡坡,仅南向有一公里多长的山梁切成3段,距石城300米左右有一口井,可供守城人饮用。勐氏城东、北、西三面以藤索塔木排,上垒石头,如遇敌来犯,就砍断藤索,滚木檑石倾泻而下,守兵仅扼南面,易守难攻,是当时部落所建的重点城垒之一。
凤山公园:相传很久以前,一只金凤凰飞到这里,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便不顾再往前飞,落到这里变成了这只山,后人取名凤山。
凤山象一只巨大的凤凰向着东方升起的太阳展翅起飞,这里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天高云低,烟雾迷漫,是过去“顺宁十景”中的“凤岫凝烟”景观,也是人们“登山观城景,入林赏凝烟”的游览好去处。
1990年,县政府决定修建凤山公园,多年来已修建公园大门、登山石阶、凉亭、茶花女塑像等雕塑,公园初具规模,已
12.061平方千米,分2个自然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328户1340人。古磨房、古民居、古核桃树、古香樟树、古茶树和流浪河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根据初步调查,古墨村最早的水磨房建于清嘉庆年间,现有磨房33间,其中可使用19间(目前仍正常使用12间),磨房遗址14间,碾子房遗址2间,榨油房遗址2间,造纸房遗址1间,建筑上都采用以石条为基、垒石为墙、青石板为顶、石头铺路、石板为桥的建筑风格;有古核桃树200多株,冠大叶茂,树干奇形,苍劲壮观;有上百年树龄的古香樟树6株;有零星分布的古茶树800多亩。古墨磨房建筑群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岔河琼凤桥:三岔河琼凤桥也叫东风桥,位于三岔河镇顺甸河上,是连接三岔河镇东西两片的木廊桥。民国14年(1925年)由地方人士捐资修建。桥主体为木质结构,有桥房、桥亭、扶栏,桥长40米,宽3.5米,是全县跨度最长的木廊桥。20世纪70-80年代前是东西两岸的主要交通通道,至今仍在使用。琼凤桥在地方桥梁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具有独特建筑艺术和重要的人文价值。
凤庆茶厂:现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县城﹙凤山镇﹚东北角,创建于1939年3月,是我国驰名中外的名茶“滇红”的诞生地,创始人为冯绍裘先生。凤庆茶厂是全国最大的集种植、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的民营股份制茶叶企业。现存50年代建盖办公楼一栋,砖木结构,二层楼,为苏式建筑;
盘陀石寺: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的后山村,因门口立有两巨石,巨石上阴刻三个大字“盘陀石”而得名。始建于清嘉庆14年(1809年),庙宇坐南朝北,建筑为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后毁于战乱。光绪7年(1881年)重建大殿、西楼和大门。光绪30年修建后阁。民国17年(1928年)赵玉才、陈玉明等人倡修西楼。当时的盘陀胜景为“顺宁十景”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由于年久失修,寺观景点已经被破坏,只有巨石上的大字“盘陀石”依旧醒目清晰。
龚传文将军墓:位于凤山镇大有村甘家坟山头,距凤庆县城约5公里。墓主龚传文(1897-1988),祖籍南京,出生于顺宁县维平乡大有村,毕业为顺宁旧制中学第一班。民国8年投笔从戎,分到靖国第二军第四旅(朱德任旅长),民国11年被保送入云南讲武堂16期受训,民国14年考入黄埔军校下级军官干训班受训,民国26年任国民革命军九十八师二九四旅副旅长,民国36年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民国37年任国民七十九军军长,1949年12月在四川率部起义。部队改编后仍任军长。1960年调回云南,先后在云南省委、省政协任职,1988年1月5日在昆明病逝,葬于昆明。1994年,后人将其迁移至此。龚传文将军墓坐东南朝西北,长2.90米,东西宽1.95米,高2.0米,墓前有平台、石栏。究其一生所作贡献,该墓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灵应山玄真观:位于凤庆县洛党镇桃花村箐头山,建于清乾隆年间。寺内建筑大多毁于文革期间,1980年,桃花生产队集资出工修缮,1985年修复被毁庙宇,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现在原址重新修建大殿、厢房、客房和大门,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顶仿
土司起兵反清。龚彝旧部元江知府那崇首先率兵响应。不料此时永历帝已被清兵俘获押回昆明。龚彝不顾生死立即赶到昆明,不卑不亢多次求见永历帝一面。吴三桂同意后,龚彝备酒食菜肴请永历帝。席间龚彝伏地痛哭,帝也痛哭不能饮。龚彝且拜且哭劝永历帝饮酒,帝才勉强饮下。龚彝拜哭不止,自感往事已不堪回首,以头触地而死。三日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篦子坡。南明最后一个王朝结束。而龚彝的忠烈却永远被后人缅怀。清朝末年,顺宁知县亲自撰文,知府琦磷附跋立“明户部尚书龚彝老先生之故里”碑亭于顺宁城北的鼓山桥头。民国元年,顺宁知府张汉皋将昭忠祠改名为龚公祠。李根源题书“磅礴万古”四个大字匾额悬于祠正堂。
赵又新
赵又新(1881~1920),原名复祥,字凤喈。先世从南京随军入滇,在顺宁鲁史落籍。其父赵德周,迁居县城来凤街。赵复祥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少有大志。
光绪三十年(1904)秋,赵复祥与顾品珍、唐继尧、叶基、李根源等30余人,毅然东渡日本留学,进东京振武学校。光绪三十一年,与云南同学杨振鸣、罗佩金等40余人,率先加入孙中山在东京组织的同盟会。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回国,先后授任讲武堂教官、七十五标教练官。武昌起义后,率队反正,被推为统领,后又投奔江西督军李烈钧,先后任都督府顾问,水上警察厅厅长,赣军第二师第五旅旅长,湖口起义失利,潜返云南,为避侦缉,更名赵又新。
回滇后,先任讲武学校校长,护国讨袁时,任第一军第二
反“右”。罗向毛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泽东对此十分认真,他深思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要么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是识大体不做声。罗当时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说。“文革”**,罗稷南受迫害含恨逝世,终年73岁。上海文艺界于1979年12月15日举行追悼大会,为他平反昭雪。
罗为恒
罗为恒,字紫台,凤庆人。少年时随父罗一鹏在昆明读蚕桑学校,后东渡日本秋田矿山专门学校学习采矿专业6年,并于1906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在南京参加辛亥革命。后参加护国讨袁,随赵又新入川,任第二军军需处长,泸州征收局局长。杨森兵变后,罗到上海学习英语半年,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矿冶专业,其间发表《铅锡分解》科研成果论文,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到新泽西州炼钢厂做工两年。1928年回滇后,被龙云聘请为个旧锡业公司协理、工程师。后到云南大学任教授,1937年到天津,任北洋工学院矿治系教授。“七.七”事变前夕,返回昆明被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陆崇仁聘为一平浪制盐场采矿制盐总工程师。后曾到缅甸经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省侨联委员、省政协委员。1955年向省政协提出一提案:“凤庆洛党有一条燕子岩河,地形、地物、水量各方面条件较好,建议优先开发水电站。”提案转回凤庆后,县人民政府批准洛党区实施,于1958年建成临沧地区第一座小水电站──洛党后河边水电站。
罗筱池
业专科学校毕业,滇红茶创始人,凤庆茶厂首任厂长。
民国27年(1938),祁门等出口茶产地相继论陷,中国茶叶公司为开辟新的茶叶出口厂区,电邀被流散离开祁门茶叶改良场的冯绍裘,到汉口负责茶叶产销技术工作,8月迁重庆,9月中旬到云南,几经曲折,由下关步行到顺宁,已是秋末初冬时节。冯绍裘看到凤山茶树成林、芽壮叶肥、白毫浓密,对这种云南大叶种茶很感兴趣,第二天请凤山茶园试采一芽二叶鲜叶5千多克,分别制成红茶、绿茶各500多克,两个茶样,一红一绿,宛如一金一银,其汤色、香味匀为国内所罕见。将两个品种寄香港茶市,被誉为红、绿茶中之上品。顺宁初冬季节尚能生产出这样高级的红绿茶叶,使冯绍裘一行人欣喜若狂,12月转回昆明汇报后,引起茶界高度重视,并将试制成功的红茶命名为“滇红”。指定由冯绍裘等筹建云南省茶叶公司顺宁实验茶厂。
民国28年3月8日,冯绍裘抵顺后,建厂、生产双管齐下,自己设计试制木质三桶揉茶台,以取代传统的手揉制茶方法,在投产前就向茶农推广12台,从此,顺宁民间和茶厂开始使用揉茶机具。民国29年3月,冯绍裘又绘制图纸,委托云南五金厂制造手摇分筛机10部,7月起陆续运到顺宁,第二年就全部安装到位,开始使用。同时,招聘技工,培训人才。又请昆明中央机器制造厂仿制法国克鲁伯大型揉捻机2台,解决筛分机1台,仿制日本大成式手拉百页窗烘茶机2台,从昆明运至下关后驮运到县城。
民国3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腾冲、龙陵相继失陷,冯绍
11、特产
滇红茶
凤庆是“世界滇红之乡”,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成,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多而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最适宜作高级礼品。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主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的香气滋味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
核桃
凤庆是“中国核桃之乡”,核桃栽种历史悠久,据专家考证,距今约有3000多年。凤庆核桃由于大多种植生长在山区和高山峡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无污染,且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
鸡枞
鸡枞(Termjte Mushroon)被誉为“菌中之花”、“菌中之王”,该菌入口有香、甜、脆、嫩、鲜之感,鸡枞营养丰富,100克干品含蛋白质28.8克,碳水化合物42.7克,热量286千卡,钙23毫克,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是难得的奇珍异品,有益胃、清神、治痔等作用。
或烤都可以。凤庆在冬至节有做粑粑、吃粑粑的习俗。
豌豆油粉
用米和豌豆加水熬成糊状,冷却后成冻状,切成条加料凉拌了吃,也可直接吃,夏天的首选。
粑粑卷
凤庆的特色小吃。制作简单,先将豌豆粉加香料做成豌豆浆,盛在烘热的铁锅内,炼成纸一般薄的豌豆粉锅巴,把菱形饵块经炭火烘软,在两块饵块涂上拌有茴香籽、油辣椒的稀豆粉,摊涂均匀包裹起来再用碗豆粉锅巴裹成卷。锅巴香脆,饵块柔软,佐料味佳,特别可口。
凉宵
做米油粉(不加豌豆)的时候,用漏勺把米糊通过小孔滴到冻水里冻成蝌蚪状,加冰水和糖水,是夏天的最爱。
毛豆腐
就是长毛的豆腐,可以烤了吃也可以炒了吃,属于臭豆腐一类,但绝对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臭豆腐,风味绝佳。
酱豆腐
加米酒、糖水、盐、茴香、红辣椒、姜、木耳等腌制的豆腐,凤庆独有,胜过腐乳百倍。
酱豆果
加米酒、糖水、盐、茴香、红辣椒、姜丝等腌制的黄豆,不同于豆豉,风味独特,佐餐之用。
酱菜(腌菜)
加米酒、糖水、盐、茴香、红辣椒、姜、蒜苗等腌制的青
只羊,实在无法才能杀鸡或买肉。晚上每家竖一把火把(碗口粗,长四、五尺)。晚上兴打歌,一家领一年的头,领头的要背起篮子,敲起锄头挨家走到,主人或炒谷或荞或酒或火把送一点,意请领头的代送鬼。打歌场设在最后一家,酒在打歌场上喝,其它东西由领头的约二、三人丢到路边。
苗族
凤庆苗族主要居住在深山箐林地带,除腰街、洛党两个彝族乡镇之外,其它11个乡镇均有分布。凤庆的苗族有“青苗”、“白苗”、“花苗”三种。1950年以前,苗族不与外族通婚。婚姻多数由父母包办,也有男女自愿但必须征得父母同意请媒人说亲。从请媒人说亲到新娘讨到家,需经过以下礼仪:
第一次请媒人二人带酒说亲,即“说媳妇”。
第二次订日子,即订婚,又叫“臵酒壶”。
第三次是娶亲。娶时男方赶一架耕牛,一头或二头,能拉一张犁即可,还带米、肉、酒、糖、豆腐、茶、盐等。到新娘家院场,由女方摆起桌子接礼,每接一件礼物唱一次调子。尔后献祖宗牌位,接亲人在女方家住一夜,第二天出门前新郎给祖宗牌位磕头,接着给岳父、岳母磕头,磕完吃烟茶、交嫁妆。结婚后男方不远行,女不接触外人。
苗族人死后一般实行木棺土葬,尸体用水洗涤,然后用麻布包好,放在屋内供亲友吊唁,出丧前胸以上至头不盖材盖。出丧前三天要为死者吹芦笙,击牛皮鼓、唱丧歌、跳舞。发丧前从棺材底打进一驽子(即一箭),又从棺材上面打出一驽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