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时间:2019-05-13 07:5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第一篇: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摘要:在词学史上,苏轼无疑是一个英雄。他继前人之后,对词进行全面改革,主张“以诗为词”,拓宽了词的表现领域,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改善了诗尊词卑的文坛现状。本文主要就是围绕他的“以诗为词”的词学主张来展开论述的。

关键词:以诗为词

艳科

诗词同源

“以诗为词”一语原出自陈师道的《后山诗话跋》,原文如下:“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此后,人们便将“以诗为词”概括为苏轼词学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苏轼的以诗为词,后人褒贬不一,王辉斌教授他的在《唐宋词史论稿》中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苏轼以诗为词,对书写离情相思的本色词深恶痛绝,要求词和诗一样,结果使词与诗在艺术技巧、题材内容等方面几乎完全等同,这是对词体艺术的一种破坏,对词的发展主要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里,我对王教授的看法不敢苟同。

在我看来,苏轼主张以诗为词,主要含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诗的标尺来衡量词的得失高下;第二,主张诗词同源;第三,改革词风,突破词为艳科的局限,开发词体的抒情功能,开拓词的表现疆域,使词如诗歌一般,“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以诗为标尺来衡量词的得失高下,是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的重要体现。他在《与蔡景繁书》中说:“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得之惊喜,试勉继之,晚即面呈。”在《书张子野诗集后》中说:“子野诗笔老妙,歌词乃其余技耳。„„”赵令畤的《侯鲭录》卷七也有相关记载:

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出。

胡仔的《苕溪鱼隐丛话·前集》卷四二引《王直方诗话》中有:

东坡常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

苏轼自己在《与鲜于子骏书》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 1

家。”

以上言论都显示出一个共同趋向:即以诗为参照,在与诗的比较中来判定词的优劣。

诗词同源,是苏轼以诗论词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出发点。在苏轼看来,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异,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该是一致的,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其实这并不是苏轼一时兴起偶然为之的,而是针对当时不如人意的词坛实际,去有意为之的。

词自晚唐五代流为“艳科”,功用狭窄,地位低下。入宋,已被士林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末技。人们认为,词只适宜于表现儿女之情、闺阁之思,作用无非是“析酲解愠”、“为一笑乐”而已,因此一些名公世卿于公私宴集、酒酣耳热之际,虽亦搦管填词,但都把它当作是花间樽前的“谑浪游戏”,并往往随之“自扫其迹”,唯恐有损名誉。在宋初文人眼中,词的作用和地位,“方之曲艺,犹不逮也”。宋真宗时期的西昆体诗人钱惟演就公然宣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欲阅小词。”词在宋初士大夫文学家心目中的地位之低下,由此可见一斑。即便是文学泰斗欧阳修,对词也只是抱着“赶陈薄技、聊佐清欢”的游戏态度。魏泰《东轩笔录》卷五还有记载:“王荆公初为参政,闲日看晏元献(殊)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这是王安石对词的态度。由此可以说,词为“艳科”、“小道”是宋初文人头脑中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然而诗在那时的人们心中,是崇高的是主流文化中的“大道”。苏轼主张以诗论词、诗词同源,就是为了破除词卑这一观念,使诗词同道河流,进而推尊词体,提高词品。在那个封建王朝时代,诗就像是皇亲国戚,是高高在上,神圣崇高的,而词只是市井布衣,地位卑微,为公卿所鄙夷。苏轼提倡诗词同源,认为词乃诗之苗裔,就等于是让市井布衣与皇亲国戚沾上血缘关系,从而提高市井布衣的地位,让人们对其刮目相看,进而推尊之。苏轼提出词为诗裔,是为了把词由“艳科”“小道”提高到与诗并驾齐驱的正统地位而正本溯源,提供其历史依据。

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苏轼想使词的地位与诗同高,既需要一定的理由来说服众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获得人们的接受和认可,所以苏轼选择了一条捷径,就是让卑微的词与尊贵的诗直接攀上关系。既然人们如此看重诗,那么作为与诗 2

同源的词,也自然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从而改变诗尊词卑的观念。因此苏轼主张的诗词同源,对改变当时词为“小道”的词坛现状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虽然今天有很多人说苏轼认为词是诗之苗裔,是贬低了词的地位,但这只是在今天诗词可以相提并论、同日而语时我们的看法。我们不能以今度古,站在当今的时代来苛责古人。不管怎样,词在后来地位的逐渐提高,与苏轼的努力是截然不可分开的。

苏轼主张以诗为词,旨在突破花间婉约之传统,改革词风,打破词为艳科的局限,从而开拓词的表现疆域,扩大词体功能。

在苏轼看来,诗的表现疆域是无比开阔的,只要是“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等一切外界事物,只要为诗人“耳目之所接”,并且“杂然有触于中”,就都可以“发于咏叹”。那么作为与诗同源的词,也应该如此。苏轼对于当时词为“艳科”的界定很不满,竭力想要打破这一束缚。他对敢于超越世俗偏见,打破诗词界限者欣然赞许。他在《跋黔安居士渔父词》中说:

鲁直作此词,清新婉丽。问其得意处,自言以水光山色替其玉肌花貌。此乃真得渔父家风也。然才出新妇矶,又入女儿浦,词渔父无乃太澜浪乎? 他对黄庭坚咏渔父的《浣溪沙》词不写“玉肌花貌”而写“水光山色”,认为其词深得古人《渔父词》之遗风真传,而对黄词仍以“新妇”、“女儿”模拟山水,未脱脂粉气,持批判态度。

词为“艳科”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内容上只写艳情,而是风格上独尚婉媚。苏轼在这两方面都作了一定突破。

苏轼在词的题材、内容上身体力行地突破“艳科”的围墙。现存的东坡词中,凡叙事绘景、言志抒情、咏物记游、怀古伤今、赠别悼亡乃至谈禅说理、滑稽戏谑,都应有尽有。正如其诗,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在这里,苏轼彻底冲破了词为“艳科”的牢笼,把词从相思眷念、儿女情长的樊篱中解救了出来,将其引向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刘熙载也说:“东坡词如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

在风格上,苏轼不赞同诗庄词媚的界定,他为词的风格不应该独尚婉媚,而应该像诗一样刚柔并济,因此他突破婉约界限,而写了一些有豪放风格的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说: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段话鲜明地指出了苏词豪放词风的特点。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苏轼革新词风,赞赏豪放之词,并不等于就要反对或否定婉约词,他只是要改变婉约风格独占词坛的局面,从而使词的风格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形成婉约、豪放等多种词风共存并荣的格局。苏轼在《与子由论书》中曾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孙莘老求墨妙亭》也说:“短长肥瘠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所以苏轼对于文艺的审美追求并不偏于一种风格,而对是金马碧鸡、环肥燕瘦皆追求。所以有人认为苏轼对本色词深恶痛绝,是对苏轼革新词风的一种误解。

综上,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诗尊词卑的观念,突破了词为“艳科”的局限,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扩大了词的表现疆界,同时革新了词风,使婉约与豪放词同秀并存,对词的发展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篇:苏轼诗两首

学 科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材名称

苏轼词两首

苏轼词两首 年级

教材出版社

学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学期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这两首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熟悉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充分了解词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苏轼淡定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为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苏轼淡定的人生态度

(一)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确立了一下的教学方法:

1、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2、提问法

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探究主要 合作法 教法、学

(二)学法 法

1、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圈点法

一是指导学生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3、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教 学 多媒体教学设施 资 源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 设计意图 时(教学内容的呈现)(学习活动的设计)

【活动一】 运用这样的方式可以 创设情古典诗词大家已经接触许多,往往说到 在课堂之处就让学生第 境,导入古诗,古文。我们就经常说到一个词: 活跃起来,注重创设品

一 新课 课 时

贬谪,大家想一想,我们读过学过见过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见解 的诗词中有哪些与这个字有关呢?

1、听读

二、初读.

课文,整

2、学生齐读

体感知

3、自由诵读

【活动二】

1、学生注意听清词语气、节

奏和读音

2、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

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词的印象

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活动三】

1、探究问题一:被贬谪绝对不是一件

1、两位学生分别朗诵两词,通过这一段的讨论与令人高兴的事,那么,在失望、无奈之然后全班一起探究问题一,学点拨,就回答了导入中中大家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呢?苏轼生结合自己平时的体验进行所提出的问题。也突破会怎么排遣这种失意呢? 全班自由讨论,根据课下搜集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学

2、教师用PPT展示苏轼生平资料,性的苏轼的生平资料进行探讨,生结合苏轼的生平经格特点,再补充明确:

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历对苏轼的创作心理结合放映的课件对这一段讨论进行总 进行揣摩,就体会到了

三、研读结:作为文人的苏轼,在经历了起起落苏轼“淡定”的人生态课文,品落的宦海生活后,看透人生,作为文人,度的由来。味赏析 他重视内心的精神寄托,而这种内心的,精神寄托便跟源于他对道教与佛教的

认同。于是在他看来,一切得生活场景 都成为一个生命过程,一切都是很自然 的发生,不必探究其意义,正是有了这 种精神寄托,苏轼走出了抑郁,淡化了 生命的悲剧意识。只要生命个体走向内 心,何必考虑尘世琐碎之事,因为心中 已经有了一切。

味词的意境,并对知识有一个横向的联系。对学生的回答,基本正确的要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问,为何诗人在失意的时候往往能写出经典的诗篇?通过这一设问将诗词的欣赏引向文化心理的层面,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不求学生回答正确,作为一个问题贯穿课堂,引起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对本文有初步的了解

五、总结到:人的一生,不论处在什么朝代,学生结合本篇文章,并分组讨 对课堂知识的回顾与都难免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正所论本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对延伸,深化对传统文化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只要生我们现实生活有哪些启示,推所带来的心理因素的活,就会遇到风雨。李嘉诚说过:“你举组代表发言 认识。想要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 折,你想要过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 遇上最强的的伤害,世界很公平,你想

六、小结要最好的,就一定会给你最痛的。能闯

过去,你就是赢家。”苏轼的被贬也是 成就了他大文豪的一生。苏轼面对苦难 的洒脱正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

安排课后作业:周记一篇:我所熟悉的中国文人。

第三篇:苏轼词_赏析

班级:姓名:学号:

苏轼 《定**》 赏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 苏 轼

今天课上老师讲解了这首苏轼的《定**》,让我深有感触,随着课时的结束,我写下了这首词的赏析。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他,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年前(1079),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地押往京城,惊魂不定的东坡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在严刑逼供下,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表示出对新法(王安石的变法)的不同意见,有时针砭新法的流弊。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第四篇:苏轼词教案

苏轼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苏词的贡献,体会其豪放兼有执着的创作特色。能力目标:学习鉴赏苏轼的词,了解诗词教学。情感目标:体会苏轼旷达的心胸,用以指导人生。教学重点:

欣赏苏轼的词作品,感受其特点。苏轼词的贡献。

教学难点:体会苏轼心境的变化,感受儒、道、释理念在其身上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课件打出问题)如果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会选择出现在苏东坡的生活中吗?

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之一的女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无独有偶,我曾将在某论坛上看到一个类似的话题,跟帖的人大多数都表示如果生活在苏东坡的年代一定要出现在东坡的生活里,不论是朋友,是亲人,哪怕是仆从也在所不惜。苏轼究竟又怎让的魅力,能够让如许多的人都为之倾倒呢?今天我们就从苏轼的词中来找寻答案。

二、词作赏析

(一)、苏轼词概述

课件:喜爱苏轼的理由之一开风气之先的词人

北宋之初,词还被称为“诗余”,因此多是游戏之作,内容无外乎是饮宴之乐、男女之情、深闺清愁,此时苏轼提出以诗为词,用创作诗的态度来写词,任何情感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词创作内容。至此的词题材内容大为丰富

苏轼的词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类

(1)抒情词。苏轼的抒情词具有严肃博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人伦之情等。

(2)咏物词。苏轼词中约有30首咏物词。他的咏物词形神兼备,富有寄托,代表作有《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此首以课件打出)和《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等。

(3)农村词。苏轼的农村词约有10多首,代表作为《浣溪沙》五首,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苏轼的词风格上也独树一帜。北宋年间,词人大多推崇柳永,创作风格上多是婉约之风,声韵绵软,词句香艳,而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先后创作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作品,创立了豪放派,为香软的词坛带来了一阵雄壮之风

苏轼的词作中也有婉约风格的作品,并且在数量上占有绝对多的比例。但苏轼的婉约之词也与当时词坛盛行的婉约之词不尽相同,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

(二)、具体分析

苏轼魅力之二:豪放中的手足情深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课件播放朗读录音

(2)简要介绍背景以及苏轼与弟弟苏辙的感情(3)具体分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化用而来,李白诗与苏轼词又有什么区别呢?

苏词语气上更为关注而迫切。

李白诗强调问天的是“我”,给人有第三人在场的感觉,显得比较潇洒。苏词强调问的是“天”,显然是对月独饮,更有孤寂之感。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表现词人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欲„„又恐„„表现作者的矛盾。

写作者想高蹈遗世,又觉得天上非理想之所,内心深自彷徨。传达出此人在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彷徨抉择的心路历程。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在入世与出世间彷徨,那么他最终做了怎样的选择?

倾向与入世

神仙人间也可做得不一定非要上天。

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低”字能否换成“窥” 学生各抒己见,有觉得窥好,窥字拟人化,有生气。画面感觉生动。一个低字表明月将要落山,说明“无眠”是整整一夜,反映“无眠”的程度之深。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解释一下“何事”“长向” “何事”为什么,“长向”总是在。

此句化用石延年诗:“月如无恨月长圆”,与石诗有何不同?

石认为月亮是有感情的,苏轼反其道用之。更显其内心的痛苦与执著。至此两句,苏轼的执著与痛苦已经达到顶峰,接下来他是怎样突破思想与情感的枷锁的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指导学生完成)喜爱苏轼的理由之三:伉俪情长 通过读来体会苏轼的深情(1)范读(2)介绍创作背景

苏轼十九岁娶十六岁的王弗为妻,婚后二人琴瑟相和感情甚笃。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

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七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3)自由朗读(两分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和费解的词语(4)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喜欢的诗句、费解的诗句。(5)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公布,相互交流。可能被提出的诗句 不思量,自难忘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尘满面,鬓如霜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旧时之景,今日之伤,在明知不可能的梦境中得到团聚的满足。梦境之惊更反衬现实的无奈与凄凉。

(6)小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铭心刻骨的至情,也是全篇的核心。“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自己身陷政治波折,衰老不堪,面对妻之坟,纵有前言万语,却是喉咙哽咽。此刻的苏轼,情感深处的脆弱也通过词风流露出来。

(三)苏词特色小结

东坡先生以其充溢之天才,复益之以儒家善处穷通、道家逍遥齐物、佛家随缘而适之学,始能成就其潇洒超旷之词风,对世事变幻,泰然处之。近人叶嘉莹以为「其写儿女之情者,是用情而不欲为情所累,故当观其入而能出之处;其写旷逸之怀者,则又未全然忘情于用世之念,故又当观其出中有入之处」,此言可谓深得苏词之三昧矣。

三、总结

经过对苏轼词的学习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说如果与苏轼同时代哪怕为仆为奴也要生活在他的生活之中。作为文学家,他的光芒不让李白杜甫;作为兄长,他与苏辙手足情深;作为丈夫,他真心诚意的怀念着妻子。当然,东坡的魅力远不只这些,他是忠君爱国的臣子,是勤政爱民的官员,是忠实诙谐的朋友,他是书法家是画家是美食家是酿酒师,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无论在天上还是人间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乐观逍遥的神仙,人间的神仙,比神仙少了一份高不可攀,比凡人多了一份旷达超然。这也许才是苏轼魅力的核心所在吧。

四、作业

用课件播放《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课后写篇赏析文字,下节课上交流。

板书

苏轼词 开风气之先

豪放风格 婉约风格 水调歌头 江城子

第五篇:苏轼词两首

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苏轼词两首

【教学目标】 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一、知识教育目标 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板书课题)2.写作背景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4.关于《定**》

《定**》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范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4.【提问】《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5.【提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6.【提问】如何理解《定**》所抒发的感情?

【明确】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7.【提问】对《定**》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必修4 第二单元备课人:李老师

【明确】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总结、扩展

句不离篇,并非一枝独秀;篇不离句,篇因句而生辉。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所见:大江淘浪风流人物 乱石惊涛多少豪杰

所思:周郎(雄姿英发)自己(早生华发)

下载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轼词两首

    《苏轼词两首》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月夜江上壮美的景色,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

    苏轼词两首

    《苏轼词两首》教案 一、 教材 苏轼词两首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二......

    以生命为诗,以诗为生命

    以生命为诗,以诗为生命 ————顾城 (一) 他建筑了一个女儿国,而后摧毁。 鲜血浇筑为城墙的骨骼,坚强也脆弱。 (二) “红过的果子 落在地上 花开在近旁 这是它爱过的果子”“我来......

    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满分作文

    以苏轼为素材的高考满分作文 作文教学 2009-04-30 15:35 阅读431 评论1 字号: 大中小 《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词两首1(大全)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 济源六中李改艳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词的意境应通过学生诵读来......

    苏轼词两首 教案

    苏轼词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词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 2,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3,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淡定的人......

    苏轼词两首教案

    苏轼词两首教案 【三维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两词的写作背景, 2、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3、品味两首词不同的风格,感受豪放与婉约的不同......

    苏轼词两首教案

    5、苏轼词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2.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3.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