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轼词二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健的词风,了解怀古词的特点。2.把握诗歌结构,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3.欣赏苏词的语言特点,感受婉约与豪放的不同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文学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2.难点:体会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教学过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导入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豪放词风格
豪放派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在文坛上号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带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中难懂字、词的读音、释义,并背诵课文 课文研讨
1.一、二、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有谁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明确: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千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想象,非常自然。我们知道,孔夫子早就有“逝者如斯夫”的嗟叹。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2.四、五句点明什么,写赤壁为何要假借他人之口? 明确:第四句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这一句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赤壁”作为一篇主脑,文章由此生发开去。“人道是”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看课文注释①)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
3.六、七、八句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二、三句总写长江,引起人的怀古思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4.九、十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5.学生齐读上片,体会景中之情,总结内容。
明确: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6.上片重写景,下片“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七十四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片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198)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慨。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7.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
明确: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8.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概的? 明确:“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班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潮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9.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豪放词,那么它的豪放到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明确:(1)景物描写的豪放:你看那“大江东去”,你看那“乱石穿空”,那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那纵横驰骋、游忍有余的描写,给我们呈现现出了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了宏大的气魄。(2)周瑜形象的豪放:这个作者极尽赞美的对象,作者选取了美满婚姻、儒雅风度、卓越的指挥才能三个方面,三个特写,便把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写得形象生动。这个少年得志,在赤壁之战中建树显赫奇功的英雄,正寄托着作者的人生理想。(3)感时伤今的豪放: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但对得起天地良心。不过“风流人物”也是要被历史长河淘尽的,不如在江月、江风中举杯逍遥吧,词人在失落中找到了解脱。
2.如何理解苏轼在这首词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明确: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他一方面仰慕经屈原往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替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发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是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总之,这首词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3.品读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明确:(1)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2)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嫌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七、小结豪放词的特点 明确:(1)要有壮阔景;(2)要写英雄事;(3)要表功业志;(4)要抒苍凉的情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苏轼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再学习苏轼的另外一首词《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课文讲解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明确:雨骤风狂。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4.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明确:(1)阳光总在风雨后;(2)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3)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5)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明确:(1)“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2)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三、背诵苏轼的两首词
第二篇:《苏轼词二首》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教育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风。
2、诵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诗词的意境。
3、比较阅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4、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诗歌能力。【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教学重点:
1、诵读、品味关键词句,理解诗词豪壮的情调。
2、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教学难点:
1、感受作者抒写胸中块垒的豪壮情调。
2、探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所体现的情感和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教学方法: 朗读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研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导入新课 :
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他,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偶像。现代作家林语堂对他极其崇拜,并写有《苏轼传》,说“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仍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相当大的认同。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苏轼的作品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的抚慰;它们亦如晨钟暮鼓,时时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心,要以一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苏轼,走进苏轼的诗词,看一下这位历史文人将要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迪。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二、苏轼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一生宦海沉浮,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他在诗文词赋书画等方面俱为一代大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其中词作成就最高,其词开豪放一派,风格多样,或豪壮清雅,或超逸洒脱,或清秀婉丽,对词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其中《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传诵甚广。
2、回顾背景:
这两首词都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年前(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入狱,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佛释三家思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三、诵读全词,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
⑴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注意正音、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⑵放音频朗读材料,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
四、具体分析,感受全词的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刻画了怎样的意境,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起句写长江是眼前江景,又用以起兴,面对滚滚波涛,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不禁引起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这样开头就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
“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的“人道是”告诉我们此赤壁非彼赤壁,地点的不确定,甚至错误,是否影响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
明确:清代朱日浚曾经说过“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苏轼只不过是借题发挥,“以茶当酒”,借景凭吊古代英雄人物及其功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因此,以上因素丝毫没有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成就,并且成就了苏轼以及这篇旷世之作。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
②这里作者只用13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归纳总结上片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特点:上阕作者的视野开阔,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眼前的大好河山描绘得宏伟壮阔、气势磅礴。
作用:①这就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这也体现了 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6、活动在大江奇景里的英雄人物是谁呢?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7、三国时代的人物很多,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 策的诸葛亮,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作者借对周瑜的描述究竟要 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写孙权,是因为孙权不是赤壁之战的主要谋划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而周瑜三十四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的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壮志未酬,怎能不在感慨万千中生发仰慕之情?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8、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里有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也有追求理想、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这里寄寓着作者入世、出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9、归纳总结:
本词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语言洗练,形象生动。抒发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业绩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感慨,但感慨难掩其雄心。
五、作业:
1、背诵诗词。
2、比较阅读《赤壁赋》,看看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研习《定**》
一、背景导入: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
二、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三、分析诗词,感受全词的意境。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明确: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2、“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明确: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3、下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明确:A、阳光总在风雨后。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 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 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说 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四、比较探讨:
1、两首词在写作手法和情感抒发上有何异同?
《念奴娇》艺术手法: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基调: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情感:仰慕英雄、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感慨 《定**》艺术手法:记事抒怀、双关 基调:豪放、洒脱、轻快,情感: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五、小结:
总之,苏轼的一生是充满戏剧性的一生,生活上不得意,政治上不断地遭受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正是因为有这么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才使他无论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能拥有一个豁达开朗的心态。而这种豁达开朗的心态和坦然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正是苏轼留给我们的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会默写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
2、读了苏轼的作品你有何感想?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你又该怎么做?请以《笑看人生》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3、阅读苏轼的其他作品。
第三篇:《苏轼词二首》教案
《苏轼词二首》教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词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2,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3,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淡定的人生态度。重难点:
1、重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2、难点在于以定**为例了解文人在人生低谷时的心灵指向与文化成因。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没有人敢否认,苏轼是一个天才,是文学史上的一代天骄。他的文学成就甚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但命运对这位旷世天才太不公平了。仕途不顺,几度贬谪,颠沛流离,坎坷多难。所以,提起苏轼,我们除了崇拜与仰慕,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苏轼本人的不幸恰恰是文学的幸事。如果没有这些坎坷与灾难,我们就读不到如此多的传世佳作。
二、知人论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写作背景:
《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对东坡创作的影响。(见课件)
三、诵读涵咏。
学生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节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纠正字音:故垒(lěi)羽扇纶巾(guān)樯橹(qiáng lǔ)早生华发(huā fà)雄姿英发(fā)还酹江月(huán lâi)教师范读。
四、鉴赏品读。提问:
词的题目为“赤壁怀古”,大家找一找,词中都写了赤壁的哪些景观? 明确: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提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大家读后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它好在何处? 明确:开篇就劈头一句“大江东去”,若万丈高楼忽起平地,先声夺人。写江而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
我们知道,苏轼是豪放词派的鼻祖,其开创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提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改词靡靡之风,开豪放之气的第一句,就是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如此磅礴的气势,开篇就震撼人心的诗句很少有人能够写得出来,但也不是没有,大家能不能想一句出来? 明确: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提问:《三国演义》开篇这首《临江仙》大家看看,跟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不是很相似?那么我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改写苏轼这两句,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以不可以?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学生讨论)指导:同意“风流人物”和“英雄人物”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不同意,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为什么不干脆写作“英雄人物”呢?音律上完全一样,可见苏轼不用“英雄人物”而用“风流人物”不是出于音律的考虑,而是另有原因。
原因迟早会出来的,我们不必急着回答,学完整首词后自然就会明白了。
提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写得最好,那么这一句究竟好在何处?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壮观画面: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用寥寥数语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这一句中几个动词和形容词都用得极妙:“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 “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整句才十三字,便描绘了一幅极为壮观的画面: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提问:从题目“赤壁怀古”可知,作者游赤壁的目的并非看景,而是怀古。那么面对如此磅礴壮美的赤壁景观,作者生发了哪些怀古情思? 明确:看着如此壮美的景象,词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回到三国那个战乱纷每的年代。三国时代的英雄纷纷在脑中涌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所以,他情不自禁地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 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是作者从大自然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慨。
提问:作者如此深沉的感慨后面,隐含着怎样的一种情感?他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明确:隐含着一种失落和伤感。他是通过集中笔墨塑造周瑜,借周瑜的形象反衬自己,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和壮怀难酬的伤感。
提问:作者是借周瑜来反衬自己,那作者笔下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明确:风流倜傥,英姿勃发。儒雅、潇洒,年轻有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问,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可看出来。“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反映出了他对这次战争成竹在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的胜利过程。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试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卓异不凡的年轻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战船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如此儒将,难怪让苏轼倾慕不已。
提问:作者在塑造周瑜时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 明确: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是想突出强调周瑜的年轻。提问:当时周瑜多少岁了? 明确:24岁。
提问:小乔刚刚嫁给周瑜时他确实只有24岁,但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那时他已经结婚十年了,都34岁了,小乔也不小了,快成老乔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苏轼搞错了,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
明确:都不是。应该是苏轼明知其错而故意为之,以此突出周瑜的年轻。提问:词中着意表现周瑜年轻的地方不止一处,大家能不能找出来? 明确:“羽扇纶巾”可见出周瑜的年轻。年轻才有这种雅兴搞这种装扮。“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特意用“周郎赤壁”而不用“周瑜赤壁”就是突出他的年轻。“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而用“周瑜”就没有这个效果。“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
提问: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极力突出周瑜的年轻? 明确:以此反衬自己一把年纪还功业无成。后面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回想起当年周瑜的丰功伟绩,对比自己,四十好几,早已过了周瑜当时立功的年龄,自发都一大把了,还一事无成,所以特别伤感。
作者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不单单是为了突出周瑜的年轻,还另有目的。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现在把两个问题联系起来,我想大家应该明白 “英雄人物”一般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韧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的:“雄姿英发”。但“风流人物”不但要有英雄气概,还要有儿女情长,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所以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就是为了表现周瑜“风流”的一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是为了表现周瑜卓异不凡的智慧与聪明,谈笑自若的胆略与气度。这才是风流人物。
苏轼心目中所仰慕的,就是像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度翩翩、气度不凡的“风流人物”!提问:三国时代的英雄非常多,比如:孙权、刘备、曹操、诸葛亮。为什么作者偏偏只塑造周瑜一个人呢? 明确:因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将,作者又是在赤壁怀古,选他当然最合适不过了。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曹操在小说中被塑造成反角,形象不好。都不适合表现作者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孙权虽也是英雄,同时还是周瑜的上司,但赤壁之战的主将是周瑜,所以用周瑜更合适。周瑜能够少年得志,成就功名是因为能遇到孙权这个明主。苏轼借这个人物婉转地表达了自己不遇明主、怀才不遇的失望和不满。他认为,如果像周瑜一样遇到明主,自己也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来。
提问:为什么不选诸葛亮呢?他也是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啊,而且当时他比周瑜还年轻呢。
明确: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不能体现“风流”一面。诸葛亮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要用来反衬作者的怀才不遇就没多大力量了。
提问:作者塑造周瑜,就是为了反衬自己,表达深沉情感,那么作者在词中何处透漏了自己的情感?他的情感又是怎样的? 明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句,表达了时光消逝、年华已老而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怅惘伤感。
提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该怎么理解?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我认为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算得了什么呢,在这千古风流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看到这千古不变的江月,不禁感慨月之永恒、生之短暂,然后他就把自己杯中的酒敬给这亘古不变的江月。
提问:那么你觉得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明确:虽然诗人充满了怅惘和伤感,但他并未想到隐退或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情绪。诗人只是以“人生如梦”自慰,并不甘于消极。他遥想公瑾当年,感叹壮志难酬,正表现了他不忘世情的用世精神。词的最后,他还是迅速地从这种惆怅失意中走出来,表达了自己特有的旷达洒脱。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只有大自然才是他寄托自己感情的最好最终的归宿。苏东坡一生虽然是坎坷的,但是他始终笑对人生。
五、总结。
整首词作皆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这么一种心情,这就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这首词通过缅怀英雄表达了他追求功业的壮心,当追求功业一旦不得成功的时候,他把自己的豪情寄情于大自然,这么一种巧妙的、缜密的构思,做得非常漂亮。这是第一点。同时大家也知道,在苏东坡之前的词人都是以写艳词为主的,而苏东坡能一反前人创作的委靡之气,在词的创作中渗透进这种豪放的风格。这一点表现出他相当大胆的创新意识。要知道在他之前像周瑜这样的英雄进入词里面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是没有的。所以我们从某个意义上说真应该感谢他的黄州被贬,没有黄州被贬,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一道天光就不可能射向天际。所以正是黄州被贬导致了这样一首旷世杰作的产生。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本词。
第二课时
一、诵读感知。
(学生诵读,教师纠音。)
这首词和我们前面学的几首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读过两遍后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它最短,字数最少。正文前面还有一个小序。
提问: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小序对我们解读这首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序言的最后一句的“故作此”可知,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解释为什么要写这首词。“沙湖道中遇雨”,告诉我们这首词是作者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而作者去沙湖看田是因为想在沙湖终老。从他想在此买田终老的行为可以看出,现状已经如此,洗冤复职不是自己想了、争取了就能实现的,自己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再去改变这个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再怨天尤人、悲观消沉,而是“既来之,则安之”,安家置业,筹划生活,这恰恰反映了他积极乐观、旷达洒脱的一面。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都能随遇而安,随乡入俗,落地生根。这样的例子在苏轼长期的贬谪生涯中出现过多次,如他被贬到更为偏远的惠州时。
多媒体课件展示:
绍圣元年十月,苏轼被朝廷以“讥斥先朝”罪名贬谪惠州,在惠州居住了两年又七个月。苏轼在惠州时,钟情惠州山水,游览了罗浮山、白水山、汤泉及西湖中诸多胜景,写下很多诗文,赞叹惠州山水之美,抒发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时也鞭笞了当权者。与惠州人交朋结友,上至地方官,下至文人百姓,甚至黄婆这样的卖酒人家,都是他的朋友。东坡不仅与他们密切交往,而且还屡以诗文赞誉他们的友情。苏轼更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在此安居终老的愿望。
贬居惠州期间,听闻元祜党人永不叙复,“已绝北归之望”,遂决计“买田筑室,作惠州人矣”。在白鹤峰买数亩地建屋二十间,栽植果木,凿井取水。令其子迈挈诸子孙至惠居住,以遂“长作岭南人”的夙愿。可是好景不长,居住40天后,又遭贬海南。此后其子孙诸人一直居住到东坡内迁才离去。
那么,除此之外,小序还向我们传达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明确:小序也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因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引发出一些感慨而写下的词。“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说雨来时,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而没带雨具的同行都很狼狈.只有“我”一点不觉慌乱,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故作此”是说作者因此写下这首词。从这些文字可以推断,正文的内容写的是作者在雨来时怎样“独不觉”和为什么能做到“独不觉”的。就是说,正文是描写自己在雨中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
提问: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在雨中是怎样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他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先来看一下,苏轼说自己“独不觉”,那么雨来时,他的反应究竟是怎样的? 明确:“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劝别人别去听雨水穿林打叶的声音,不妨吟咏长啸,慢慢前行。
提问:从这几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苏轼? 明确:可以看到一个雅致潇洒的苏轼,他有一种骨子里流露出来的潇洒。途中忽遇风雨,又没带雨具,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都会很狼狈,会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一个避雨场所。从小序“同行皆狼狈”看,事实也正是如此。但苏轼却一点不慌张,从容不迫,悠然 如故。还劝同行之人“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打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一般来说,有风雨,自然会有“穿林打叶声”,但苏轼不这样认为。“莫听”是劝人不要去听,也是告诫自己别去听。只要不听则心不乱,心不乱则不狼狈,自可以“吟啸且徐行”。它已不仅仅是一次风雨中的举动,而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自然表现了。耳边的各种嘈杂声音,尤其是能使人狼狈不堪的风雨声,最好“莫听”,只要心静,自有安宁天地。什么都听,什么都担心,一点风吹革动也乱心。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本是客观存在,但一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故只“莫听”二字便见出性情,便见出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
提问:那么,你们又是怎样看待苏轼在雨中“吟啸且徐行”的? 明确:“吟啸”是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突如其来的雨非但没有令苏轼慌张狼狈,反而激起他吟诗高歌的雅兴。从容不迫,悠然自在,在风雨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是多么地与众不同,多么地潇洒,多么地浪漫,我最喜欢这样的苏轼了。
提问:风雨中苏轼不仅从容不迫,还表现出无尽的浪漫和潇洒。为什么苏轼能达到这种境界? 明确:“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说自己不怕,再大的风雨,都是拄着竹杖、穿着芒鞋、披着蓑衣走过来的,“任平生”三字更可以看出,苏轼的一生都是这么过来的,早已饱经风雨。这里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竹杖芒鞋”既是指这一次雨中的装扮,也隐喻走过一生风风雨雨时艰苦的条件。尤其是“一蓑烟雨”中的蓑衣,不是写跟前实景,作者当时根本没披蓑衣。前面已经提到“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所以它只能喻指走过平生烟雨时的艰苦的条件。
提问:若是指这次雨中的装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若是隐喻走过一生风雨时艰难的条件,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经历?就这样走过自然界的风雨、生活中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又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明确:可以看出他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不喜欢穿官服、摆架子,喜欢简单、闲适的生活。说明苏轼在走过人生的风霜雨雪时,经历过很多的磨难,没有任何可以借助的外力,条件简陋、处境艰难、生活困顿,都是凭借自己的单薄之力,依靠最简陋的条件,拄竹杖、穿芒鞋、披蓑衣,坚强地走过来了。从中可以看出苏轼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的一面。仅“竹杖芒鞋”“一蓑”便可“烟雨任平生”,走过自然界、生活中、政治上的风风雨雨。
提问: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人生境界? 明确:一种得道的境界:从容淡定,悠然宁静。有一种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平和。我觉得这一句含意丰富,思想深广,只有反复咀嚼品味,才能解读透彻,才能深刻理解苏轼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遭遇坎坷,屡受打击,长期被贬,在生活中和政治上经受的风雨太多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对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不惊慌,不害怕,不退缩,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一句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下阕又写了什么内容。(学生默读下阕,思考)6 下阕写了风雨过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风雨停了,天气出现了变化,开始还寒风袭人,但很快雨就停了,夕阳也露出脸来了。
提问:作者是怎么感觉到寒风袭人的? 明确: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可以知道,春风吹醒了他的酒性,让他觉得有点寒冷。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出行之前还喝了酒,是带着醉意出行的。
提问:出行是“竹杖芒鞋”,出行前还要喝酒,这“吹酒醒”的描写对我们解读苏轼其人有无帮助? 明确:一方面可以看出苏轼生活的随意、闲适,即便要出行,也不忘喝点小酒,随兴而饮,尽兴而醉,虽然被贬,仍有情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苏轼在被贬后处境艰难,心情苦闷,经常借酒浇愁。但不管怎么样,这个细节都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形象更加丰满的作者。
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天气出现了变化,雨住太阳出。那么,天气变化后作者的举止、神态和心态有没有变化? 明确:神态依旧坦然自若,从容悠然。
提问:但他有一个动作很有意思。“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看到风停雨住,斜阳相照,他特地“回首”看了一下刚才下雨的地方。对这一“回首”,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这一“回首”意味深长。天气的突然放晴,引起了作者“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兴趣,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现在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其隐含之意是:风雨过后,雨洗刷过的地方,或许有了新的变化,但我还是我,虽然全身湿透,酒醒微冷,可从容依旧,潇洒如故,再大的风雨也不能改变我。这是一个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的动作。“回首向来萧瑟处”,心下肯定是这样想的:就你这点风雨,能把我怎么样?我还好好的,你来得越突然、越猛烈,我越潇洒、越快乐。一个“回首”,更凸现出苏轼骨子里的潇洒。如果联系前一句“山头斜照却相迎”就更可以理解了。刚才作者还在风雨中行进,现在迎着他的却是山头的斜阳了。这一句极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但它又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天气,也指政治上的天气、人生中的天气。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同样变化多端,政局就像自然界的天气一样,变幻莫测;人生也一样,盈亏无律,起伏不定。但苏轼已饱经风雨,备受磨砺,见怪不怪,再大的风雨也对他无可奈何了。所以他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既是回首刚才下雨的地方,也是回首人生,回首被贬的经历,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告白:风雨奈我何!提问:从淋雨到天晴苏轼的心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明确:应该说没有。从结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知,他的心态一样的坦然、平和,没有多大的变化。
提问:为什么这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态没有变化?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风雨袭来时不慌乱、不狼狈;雨过天晴,虽然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回首向来萧瑟处”,但也不欣欣然、不得意忘形,马上便“归去”,内心都一样的平和、自然、宁静。因为对苏轼来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什么天气,晴天也好,雨天也罢,都是一样的,都无所谓。表明了一种超然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三、总结。
全词,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慌乱、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展现了不因物喜、不以 己悲,宠辱不惊的高超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对我们如何走过人生风雨,开创灿烂明天很有启迪意义。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定**》
第三课时
预习要求:
课前需背诵该词,并对本词写作背景做一个了解。同时,按自己的阅读体会,在读过学过的诗词中积累一些类似题材和风格的作品。
一、导入新课。
古典诗词大家已经接触了许多,往往说到古诗,古文。我们就经常说到一个词——贬谪,大家想一想,我们读过学过见过的诗中有那些与这个字有关呢?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问,为何诗人在倒霉的时候往往能写出经典的诗篇? 那么,我们就从苏轼的这首定**中寻找答案吧。
二、诵读体会。
1、学生背诵《定**》。
2、提问:大家从我们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这是苏东坡贬到黄州后的作品,大凡做一件事,写一首诗,作者都会有一个心理动机,大家能不能结合这首词的文本与上节课的讲解,用两个字说明苏轼创作时的心态?
明确:淡定
三、解读心理。
设问:被贬谪绝对不是一件令人高兴难过的事情,大家在自己的十六年人生经历中一定也有许多的不高兴,那么,在失望、无奈之中大家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呢?
提问:苏轼会怎么排遣这种失意呢?又将这种郁闷向谁倾诉呢?
提问:为什么苏东坡不和大家一样选择运动、大喊或是唱歌来排遣抑郁?
提问:大家在不开心时,会找人倾诉,而这个人一定是大家所信任的、依赖的。而苏轼在深处人生低谷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灵向文字敞开,向自然田园敞开。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总结:作为文人的苏轼,在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宦海生活后,看透人生,作为文人,他重视内心的精神寄托,而这种内心的精神便根源于他对道教与佛教的认同。于是在他看来,一切的生活场景都成为一个生命过程,一切都是很自然的发生,不必探究其意义。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寄托,苏轼走出了抑郁,淡化了生命的悲剧意识。只要生命个体走向内心,何必考虑尘世琐碎之事,因为心中已经有了一切。
四、平面拓展。
在归纳了苏轼的“淡定”态度的内心原因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谈一谈他们所熟悉的古代文人的人生态度或自觉选择。
由此,教师通过归纳,可以总结出:不论文人们的人生经历如何,有什么样的处世思想,重视内心的精神寄托与自觉的付诸文字是共同的。这也就是千年以来,我国文人一以贯之的心理因素。
五、总结。
人的一生,不论他处于什么朝代,都难免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正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以说,只要生活,就有可能遭受“风雨”,就有可能遭遇不幸。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内心、诉诸文字。白居易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过“顺适自然,则无物不可观,无物不可乐。”苏轼的洒脱正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周记一篇,我所了解的中国文人。
教后记:
诗词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味意蕴和情感,进而了解文学作品的表现技巧。课堂思维密度大,在充分读品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效果很好。
第四篇:苏轼词二首:定**、水调歌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2、了解词人苏轼及其作品
3、了解苏轼词的特点和成就
4、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2、了解苏轼词的特点和成就
3、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三、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多读法,讨论法,多媒体
五、教时安排及教学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导入,了解苏轼及其作品,赏析《定**》
一、导入
同学们,宋人有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吹剑续录》)的说法。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说对苏轼的为人和才情都有一点的了解了。如今我们对他的词做深入一点的探讨。
二、苏轼简介
苏轼(一零三七━一一零一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 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 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 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 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 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 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 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 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三.赏析《水调歌头》
1、指名学生背诵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2、齐读《水调歌头》,整体感知
第五篇:苏轼词两首教案设计
苏轼词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3、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及其与婉约派的文学艺术及写作特点对比。
4、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境界。教材分析:
《苏轼词两首》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2课。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二首》选了苏轼作品中豪放婉约者各一,二首都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感慨;《定**》以路上突遇大雨却未带雨具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淡定自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教学重点:
理解豪放派的艺术风格,与上课所学的婉约派作对比,总结出二者主要的不同之处,提升同学们鉴赏诗歌的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诗歌创作的意识。教学难点:
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以及理解豪放派诗歌的精髓。教学对象分析:
本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必修一第一单元掌握了现代诗歌,必修三了解了唐诗。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上可以侧重于对词中文人情感的探究,进行文化上的拓展。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一
目标:了解苏轼及其诗歌的特色,初步接触豪放派,学会豪放派诗歌的朗诵方法及意境。
时间:40分钟 导入:3分钟
在上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柳永的两首诗,大家都对柳永及其诗词有一定的了解,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在对其诗词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了婉约派诗歌的艺术特色,现在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词。在这里,我给大家一点提示,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走进豪放派词人所展示给我们的诗情画意里面,共同感受中国古典文化震撼人心的魅力!
活动1:追根究底
目的:了解该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是同学们将苏轼作为一个文学家去解读,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诗人。材料:教师和学生各自准备的书面或者多媒体材料 时间:12分钟 过程:
1、教师提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那么苏轼一生都有哪些主要的经历影响他自己的文坛生涯?本课所选择的这两首词是作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作的呢?根据苏轼的经历,大家能大致描述一下苏轼的人格特征吗?
2、同学们分组将自己所搜集的材料讨论归纳,小组长统一整理,派组员就以上问题进行本小组陈诉。
3、教师将各组陈述进行整理,将苏轼作为一个文学家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活动:2:配乐词朗诵
目的:使同学们学会正确阅读豪放派的词,学会在阅读中体会词的意境,做到读品相融。
材料:标准朗读录音,同学们事先自己准备的背景配乐。时间:25分钟 过程: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这两首词一遍。
2、播放标准朗读录音,请同学们注意朗读节奏、语音语调和语气。同时体会这种词的阅读方法与婉约词的阅读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3、教师示范朗读,放慢速度,要求同学们在词中划出节奏,并思考为什么要在停顿处停顿。并纠正字音。
4、分小组同学们再次自读。
5、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朗诵,同事配上自己小组准备的背景音乐,由同学们评出最优秀的小组,全班予以掌声鼓励。
课时二
目标:理解这两首诗歌,全面理解豪放派诗歌的意蕴‘ 时间:40分钟
活动3:品读
目的:疏通文意,全面理解这两首词的意蕴,怀着与作者同样的心情感读诗歌,达到感知美、理解美、融入美的境界。材料:幻灯片 时间:40分钟 过程:
1、《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师讲读上片,提出三个思考问题:
一、找出上阙中写景的句子。
二、句子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哪些?
三、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描写的基调怎样?提问:上阙的最后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以上问题主要由学生自由讨论解决,讨论解决以上问题后,老师总结: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伟的景象,大刀阔斧纵画横抹了一幅奇险惊绝的赤壁之景。)(10分钟)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由同学们自习,分组讨论一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慨的?怎样引入感慨的?各小组讨论结果由小组长总结,派代表或者自愿站起来发言。由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提问。(10分钟)
3、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全班齐背。(5分钟)
4、《定**》教师提示:请同学们思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由全班同学共同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思考)并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分小组进行,各小组派代表陈述本小组意见。(10分钟)
5、背诵《定**》,个人自荐,全班齐背。(5分钟)
课时三
目标:全面把握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特色 时间40分钟
活动4:豪放vs婉约
目标:深入理解并亲生体会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区别 材料:纸、笔 时间:40分钟
1、教师示范朗诵所学过的《雨铃霖》及《定**》,之后学生齐读,注意用婉约派词风应该有的语音语调去读。(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婉约词的艺术风格)(5分钟)
2、教师示范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齐读。(3分钟)
3、学生自荐朗读,同学自己选择配乐或者不配乐。由全班同学点评上台同学的朗诵,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10分钟)
4、分组讨论,《雨铃霖》及《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公认为婉约词和豪放词的原因。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由教师进行对比总结。(10分钟)
5、教师从①内容侧重:风花雪月,儿女情长,伤离送别,酣饮醉歌,惜春伤秋VS 家国命运,山川景物,农舍风光,怀古咏史,记游叹物(豪放词对词的贡献是扩大了词的选材范围)②写景方式:铺叙细腻,曲尽其形,辞藻华美 VS 大笔勾勒,朴实明快,语言清晰自然。③抒情方式:委婉含蓄 VS 直抒胸意。④气象意境:较为狭窄 VS 较为阔大。⑤欣赏美感:阴柔 VS 阳刚,等方面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主要不同之处。(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