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五位诗人

时间:2019-05-13 07:1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当代五位诗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当代五位诗人》。

第一篇:现当代五位诗人

戴望舒

戴望舒(1905-1950),主要作品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戴望舒早期诗篇的特点:第一部诗集《我底记忆》多是情诗和愁诗,多抒写对现实生活的迷惘、失望、厌弃情绪,大部分作品诗形整饬,注重音乐性。第二部诗集《望舒草》,表现了作者诗艺的趋于成熟。《望舒草》确立了以散文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诗体,在这部诗集中,情绪的节 奏已完全代替了字句的节 奏,其律动表现于诗中现代人的情绪的自由而又有法度的跃动上。戴望舒的诗大多是象征和浪漫抒情相结合而非单一的象征,因而仍是至情的而非主知的。

抗战爆发后戴望舒诗风的变化:《狱中题壁》表达了诗人“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中对于阳光与清风的向往,诗的用语也洗净了前期的铅华而归于朴素质实。《我用残损的手掌》则表现了诗人对“永恒的中国”的讴歌。这类诗,从内容到创作方法,已属于现实主义,表明戴望舒从现代主义向着现实主义的皈依。

以下是荣老师课件内容: 【《雨巷》的写作背景与此诗的真实所指】

发表《雨巷》的1928年,新文学的中心已开始从北京移往上海,亚洲最大的都会上海五光十色的现代风景已经引起一批年轻作家的关注,一列由刘呐鸥、施蛰存、戴望舒等人设计的《无轨列车》,正满载着现代城市生活奢华、浮泛的感觉,从水沫书店开出,让人们观看那些时代旅客对速度、金钱、欲望等“都市风景线”的沉溺。然而,在自己的诗中,戴望舒却像莎士比亚在英雄主义的文艺复兴时代,让哈姆莱特为“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沉思迟疑一样,他也在不夜的都市另辟出一条下着濛濛小雨的巷陌,供忧郁的都市青年哀怨彷徨。《雨巷》在结构上始于寻找,继而进入记忆与幻觉,最终复归惆怅。但结尾不是开头一节的简单重复,不仅是一种诗歌技巧上的照应,幻觉中与芬芳忧郁的丁香姑娘擦肩而过的“相逢”,暗示着寻求永远无法与愿望重合的意识,因而雨巷最终变成了一个象征,并变得更加深不可测。诗人为什么把人们带入这样一个远离喧嚣尘世的语言世界,为什么希望相逢的是一个有着古典色彩却又有现代迷惘的丁香姑娘,同时又把这种相逢写成了一个飘忽的梦?这是不是体现了诗人与现代的紧张关系?

【个人记忆与梦幻的写作】

像大多数抒情诗人那样,戴望舒面对的是个人记忆与梦幻。因为是“个人的”,所以他的诗既不追求意象派诗歌的具体性,也不通向现代主义的非个人化;因为是“记忆”与“梦”,不是面对一个行动着的现实世界,所以“空洞”,多是感觉和想象而没有现实的“内容”。但是我们能否向想象的语言世界要求生活世界的具体内容,能否向寻找微妙的情绪感觉和朦胧神秘气氛的象征主义索要哲理和玄学的意趣?我们该如何对记忆与梦想两者纠缠迎拒下灵魂的挣扎保持必要的理解与同情? 的确,戴望舒是一个优秀的抒情诗人而不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境界不大,诗魂柔弱,但历史地看,戴望舒的诗通过返回个人记忆和梦想的方式推进了现代汉语诗歌对现代“诗质”的探求。就近来看,如前所说,他不再像李金发那样移植西方诗歌,而是用中国的抒情传统嫁接了西方的象征主义诗歌,从而沟通了象征主义诗歌与现实中国经验和古典情调隔着一层的状态。就远一点看,经由个人记忆、梦想的“返回”和象征技巧的运用,更新了新诗的“自我”形象,使之少了许多五四诗歌的浮泛色彩,有了更多的血肉感和真切感。

【通过“返回”来抵达“现代”】

戴望舒是中国诗歌现代性寻求的一个重要的中介,无论从经验的意义上还是从技艺的意义上,现代汉语诗歌都需要戴望舒这样一条通过“返回”来抵达现代的道路。因为有了戴望舒,象征主义变得可以被接纳了;因为有了戴望舒的诗歌,“新”与“旧”似乎不那么势不两立了;因为有了戴望舒对城市病象的一唱三叹,人们对以城市发展为标志的现代生活的感情变得复杂起来了。

卞之琳。

以下是荣老师课件内容:

一方面是玄思的,又在冥想的情境中展开,比较重视知性;另一方面,是努力让“主体声音的对话化”,追求表现上的非个人化和戏剧性张力。

可以说,卞之琳为代表的30年代的现代诗,标志了中国新诗从象征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渡(从以借鉴法国诗为主转向学习美国和欧洲的现代主义诗歌),从认同传统中屈骚式的浪漫主义抒情到认同晚唐诗的创造意境的过渡。

而从“新诗”的发展历程看,它是一次从“主体的诗”到“本体的诗”的美学位移:前者的诗是功能性的,诗为表现诗人的感情和个性而存在;后者,诗人为诗而存在,彰显的是诗歌文本的独立性。

穆旦。

穆旦(1918-1977),创作有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八旗》。

穆旦诗中的“自我”:《诗八首》、《我向自己说》等诗显示了穆旦对于“自我”的独特探索与表现。《诗八首》礼赞了爱情丰富而复杂的过程,礼赞了爱情的美、力量和永恒。穆旦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之中。早期的诗作中已经透露出关注现实人生的倾向。《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直面战争与死亡,礼赞了生命与永恒。穆旦的自我始终处于痛苦的自我解剖之中,致力于展现自己心灵的自我搏斗和种种痛苦而丰富的体验,充满了深沉的内省与思辨的力量。

穆旦的诗持久深入地探索、表现了“自我”。《我》、《我向自己说》、《诗八首》等诗中显示了穆旦对于“自我”的独特探索与表现。①穆旦的“我”是生活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的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我”。《诗八首》既是关于爱情的诗,也是关于自我的诗。诗人抒写、礼赞了爱情丰富而复杂的历程,礼赞了爱情的美、力量和永恒。②穆旦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之中。早期的诗作中已经透露出关注现实人生的倾向。随着诗人的成长、人生阅历的加深,欧美现代派及艾青等诗人的影响,诗艺日益成熟。在社会人生的现实中探讨个体,在个体生命的展开中体认现实,遂成为穆旦诗的显著特色。③穆旦的自我始终处于痛苦的自我解剖之中,致力于展现自己心灵的自我搏斗和种种痛苦而丰富的体验,充满了深沉的内省与思辨的力量。

以下是荣老师课件内容: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1918年出生于天津,少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便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不公正对待,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穆旦于 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50年代起,穆旦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等。现代最好的一组爱情诗。

【穆旦的意义】 穆旦的诗,“综合”了五四以来中国新诗中的许多质素,包括浪漫主义从情感出发的英雄气质和扩张性,现代主义富于知性的冷凝和内敛,东方式的直觉和西方式的分析等等,都被织进了他充满矛盾分裂又有艺术的统一性的诗歌世界。用强烈的抒情而不是通过“距离的组织”来表现非常丰富的矛盾冲突感情经验,是穆旦创造的诗歌奇迹。因此,最早的一篇的评论文章说穆旦诗歌是一个谜:“穆旦诗歌真正的谜却是:他一方面最善于表达中国知识分子的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另一方他的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在别的中国诗人是模糊而像羽毛样轻的地方,他确实,而且几乎是拍着桌子说话。在普遍的单薄之中,他的组织和联想的丰富有点近乎冒犯别人了。” 而同时期的诗人唐湜也强调了这一点:“读他的文字会有许多不顺眼的滞重的感觉,那些特别的章句排列和文字组合也使人得不到快感,没有读诗应得的那种喜悦与轻柔的感觉。可是这种由于对中国文字的感觉力,特别是色彩感的陌生而有的滞重,竟也能产生一种原始的健朴的力与坚韧的勃起的生气,会给你的思想、感觉一种发火的磨擦,使你感到一些燃烧的力量与体质的重量,有时竟也会由此转而得到一种‘猝然,一种剃刀似的锋利’。” 这些“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剃刀似的锋利”而非温柔敦厚的啮心效果,以及丰富而非纯净的美感,正是穆旦给现代汉语诗歌带来的新的“诗质”。它与其说是非中国的,毋宁说是非古典中国的:非“牧歌的情绪”加“自然风景”的,非单线因果和起承转合的,非和谐统一的;而是揿入血肉的矛盾分裂的感觉、意识与潜意识里的恐怖与渴望、寻求超越的追求与挣扎。许多人从穆旦的诗中读出了“丰富的痛苦”,但真正的谜底却在意识到现代生存的矛盾分裂又想“伸入新的组合”.郭小川与贺敬之

郭小川诗歌创作特色

① 鲜明的时代色彩,浓烈的革命激情 : 郭小川被誉为“战士诗人”,他的诗洋溢着强烈而真挚的激情。诗人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50年代,他热烈歌颂祖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黑暗永远地消亡了/随太阳一起/滚滚而来的/是胜利和欢乐的高潮。”(《向困难进军》)。60年代,他把对党、对祖国的激情化作对祖国钢都、煤都、林海、草原、边塞、海防的礼赞,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歌颂,在《厦门风姿》中诗人以浓墨重彩描绘这座地处海防前线的英雄城市“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百样仙姿、千般奇景、万种柔情”。从他的诗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历史的风云,而且可以咀嚼诗人关于人生、理想、生活、幸福的精辟见解。如《致青年公民》 《团泊洼的秋天》 和《秋歌》等

② 立意高远,哲理性强:他善于将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加以诗意的表现。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无论是描绘现实生活图景,还是对重大社会命题进行诗的议论,都努力从自己的理解中提炼出闪耀着思想火花的哲理,发人深省,促人向上。如在《青松歌》中,诗人赞美青松:“活着时,/为好日月欢呼;/倒下时,/把新世界建筑。”实际上是对革命战士高尚节操和英雄品格的赞颂,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引人思索,耐人寻味。同类诗歌还有《望星空》《致大海》《白雪的赞歌》《致青年公民》等。

③ 艺术上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诗人曾努力尝试过多种体裁样式,如民歌体、新格律体、自由体、半自由体、楼梯式等,从中吸取营养,进而加以创新,以推动诗歌的民族化和群众化,更好地表达丰厚的内容,热烈的情怀。他吸取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融进民歌的优点,运用比兴相结合的“赋”的铺陈手法,创造了他所独有的相当格律化的诗体――“新辞赋体”。“新辞赋体”格局比较严谨,章节大致对称,大量采用铺陈排比、自然流畅、音调铿锵的长句体和短句体,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内部的严整,强化了诗的形式美、节奏美和抒情气氛,形成一种宏阔彭湃的气势。如《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节奏感强而韵律鲜明,气势浩荡又婉转流畅,达到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新辞赋体”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一大贡献,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诗人及其代表作

中国现当代诗人及其代表作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 覃子豪 纪弦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汉 屠岸 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子 痖弦 昌耀 林泠 20世纪60年代: 郑愁予 任洪渊 杨牧 叶维廉 食指

20世纪70年代: 江河 北岛 芒克 多多 舒婷 刘自立 严力 杨炼 梁小斌 顾城

20世纪80年代(上): 周伦佑 于坚 翟永明 王小妮 欧阳江河 廖亦武 孙文波 吕德安 韩东 骆一禾 20世纪80年代(下): 孟浪 陆忆敏 陈东东 万夏 杨黎 张枣 李亚伟 西川 海子 小海

20世纪90年代(上)诗阳 李元胜 马永波 臧棣 树才 伊沙 余怒 吴晨骏 戈麦 蓝蓝 桑克 西渡 杨键 徐江 安琪

20世纪90年代(下)孙磊 木朵 康城 朵渔 胡续冬 巫昂 范想 廖伟棠 沈浩波 吕叶 马兰 庞培 宋非 杨小滨 章平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 〖再别康桥〗 〖偶然〗 〖我等候你〗 闻一多 〖幻中之邂逅〗 〖孤雁〗 〖死水〗 李金发 〖夜之歌〗 〖爱憎〗 〖时之表现〗 穆木天 〖苍白的钟声〗 〖苏武〗 〖落花〗

冯至 〖十四行集(节选)〗 〖蚕马〗 〖帷幔——乡间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 〖仍然〗 〖无题〗 〖秋天,这秋天〗 戴望舒 〖雨巷〗 〖烦忧〗 〖我用残损的手掌〗 李广田 〖秋灯〗 〖笑的种子〗 〖地之子〗

艾青 〖时代〗 〖大堰河——我的保姆〗 〖给太阳〗 卞之琳 〖断章〗 〖妆台(古意新拟)〗 〖古镇的梦〗 何其芳 〖预言〗 〖圆月夜〗 〖声音〗 南星 〖守墓人〗 〖石象辞〗 〖响尾蛇〗 辛笛 〖航〗 〖风景〗 〖再见,蓝马店〗 覃子豪 〖过黑发桥〗 〖瓶之存在〗 〖吹箫者〗 纪弦 〖幻象〗 〖狼之独步〗 〖过程〗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 〖他〗 〖巴黎码头边〗 〖1948年圣诞〗 陈敬容 〖珠和觅珠人〗 〖出发〗 〖题罗丹作《春》〗 杜运燮 〖Narcissus〗 〖山〗 〖秋〗

穆旦 〖合唱二章 又题∶Chorus二章〗 〖森林之魅〗 〖葬歌〗 罗寄一 〖音乐的抒情诗〗 〖一月一日〗 〖序〗 郑敏 〖Fantasia〗 〖寂寞〗 〖成熟的寂寞〗 唐祈 〖游牧人〗 〖女犯监狱〗 〖时间与旗〗 袁可嘉 〖沉钟〗 〖走近你〗 〖冬夜〗 牛汉 〖鹰的诞生〗 〖汗血马〗 〖华南虎〗 屠岸 〖纸船〗 〖城楼图铭〗 〖潮水湾里的倒影〗

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 〖逍遥游〗 〖菩提树下〗 〖托钵者〗 羊令野 〖蝉〗 〖秋兴〗 〖无题十二行〗

方思 〖仙人掌〗 〖夜歌〗 〖竖琴与长笛(节选)〗 余光中 〖芝加哥〗 〖白玉苦瓜〗 〖秦俑〗 洛夫 〖烟之外〗 〖湖南大雪〗 〖巨石之变〗 罗门 〖麦坚利堡〗 〖第九日的底流〗 〖观海〗 蓉子 〖一朵青莲〗 〖晨的恋歌〗 〖夏,在雨中〗 痖弦 〖山神〗 〖深渊〗 〖给超现实主义者〗

昌耀 〖花朵受难〗 〖现在是夏天〗 〖朝朝暮暮(五首)〗 林泠 〖阡陌〗 〖散场以后〗 〖不系之舟〗

20世纪60年代

郑愁予 〖错误〗 〖崖上〗 〖最后的春闱〗

任洪渊 〖北京古司天台下〗 〖司马迁的第二创世纪(组诗)〗 〖汉字,二零零零(组诗选三)〗 杨牧 〖水之湄〗 〖延陵季子挂剑〗 〖林冲夜奔(节选)〗 叶维廉 〖赋格(Fugue)〗 〖水乡之歌〗 〖追寻〗

食指 〖相信未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鱼儿三部曲〗

20世纪70年代

江河 〖没有写完的诗〗 〖回旋〗 〖从这里开始(组诗)〗 北岛 〖回答〗 〖宣告〗 〖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芒克 〖阳光中的向日葵〗 〖死后也还会衰老〗 〖城市〗 多多 〖致太阳〗 〖手艺〗 〖玛格丽和我的旅行〗

舒婷 〖致橡树〗 〖神女峰〗 〖会唱歌的鸢尾花〗 刘自立 〖一日又见庞德〗 〖芳香如我的消失〗 〖理性析梦〗

严力 〖还给我〗 〖反省创造无奈〗 〖我是雪〗

杨炼 〖人与火组诗(选三)〗 〖《易经》、你及其他〗 〖诺日朗〗

梁小斌 〖雪白的墙〗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你让我一个人走进少女的内心〗 顾城 〖弧线〗 〖生命幻想曲〗 〖回家〗

20世纪80年代(上)周伦佑 〖镜中的石头〗 〖想象大鸟〗 〖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 于坚 〖作品111号〗 〖我的女人是沉默的女人〗 〖零档案〗 翟永明 〖女人(组诗选四)〗 〖静安庄(组诗选二)〗 〖黑房间〗 王小妮 〖青绿色的脉〗 〖悬空而挂〗 〖白纸的内部(二首)〗 欧阳江河 〖傍晚穿过广场〗 〖咖啡馆〗 〖玻璃工厂〗 廖亦武 〖辞〗 〖海〗 〖渊〗 孙文波 〖歌颂〗 〖回旋〗 〖客居〗

吕德安 〖群山之中〗 〖死亡组诗〗 〖陶弟的土地〗 韩东 〖你见过大海〗 〖沉默——歌词〗 〖有关大雁塔〗 骆一禾 〖诗歌〗 〖女神〗 〖蜜〗

20世纪80年代(下)孟浪 〖冬天〗 〖这一阵乌鸦刮过来〗 〖连朝霞也是陈腐的〗 陆忆敏 〖美国妇女杂志〗 〖年终〗 〖出梅入夏〗 陈东东 〖未完成〗 〖时代广场〗 〖炼丹者巷22号〗 万夏 〖彼女〗 〖渡湖〗 〖度光阴的人〗

杨黎 〖鸟之后〗 〖少女十四行〗 〖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 张枣 〖何人斯〗 〖十月之水〗 〖卡夫卡致菲丽丝〗 李亚伟 〖中文系〗 〖少年与光头〗 〖秋天的红颜〗

西川 〖把羊群赶下大海〗 〖虚构的家谱〗 〖厄运(节选)〗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春天,十个海子〗 〖弥赛亚(节选)〗 小海 〖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 〖田园〗 〖村庄组诗(节选)〗

20世纪90年代(上)诗阳 〖人类的宣言(长诗节选)〗 〖影子之歌(长诗节选)〗 〖致半岛与太阳的影子(散文诗)〗 李元胜 〖走得太快的人〗 〖翻书的时候〗 〖必须〗

马永波 〖日子如一对沉默的僧侣〗 〖连通器∶一道做错的物理题〗 〖本地现实∶必要的虚构〗 臧棣 〖完成〗 〖个人书信史话〗 〖抒情诗〗

树才 〖忘掉昨天吧〗 〖对不起 虚无也结束不了……〗 〖多么薄,多么寒冷〗 伊沙 〖结结巴巴〗 〖某日经过广场〗 〖《等待戈多》〗 余怒 〖布道者〗 〖衰老〗 〖现出〗

吴晨骏 〖回到纸上〗 〖不知名的东西〗 〖断章 〗 戈麦 〖誓言〗 〖沧海〗 〖天鹅〗 蓝蓝 〖一件事情〗 〖盲者〗 〖遗失〗

桑克 〖夜泊秦淮 〗 〖漫长与不可以的狂欢节 〗 〖组诗∶农场〗 西渡 〖午后之歌〗 〖一个钟表匠人的记忆〗 〖雪〗 〖蛇〗 杨键 〖在黄昏〗 〖悲伤〗 〖骰子的八面〗 徐江 〖世界〗 〖写在七月的玄言诗〗 〖感伤〗 安琪 〖未完成〗 〖第三说〗 〖之七〗

20世纪90年代(下)孙磊 〖诗歌〗 〖述说〗 〖声音〗

木朵 〖五月的悲伤〗 〖暗器〗 〖十面埋伏〗

康城 〖之前〗 〖来不及品尝你身体里的酒和火焰〗 〖溯溪〗 朵渔 〖宿命的熊〗 〖西风颂〗 〖我的厨子,我的下人(组诗)〗 胡续冬 〖水边书〗 〖槐花〗 〖蔚秀园〗

巫昂 〖情歌没有镜头〗 〖有两个不眠之夜〗 〖到处都是孤寂的生活〗 范想 〖车过仙鱼桥〗 〖献诗〗 〖春日臆想曲〗

廖伟棠 〖夏天,神秘主义的失败之歌〗 〖草莓果园〗 〖歌(组诗)〗 沈浩波 〖词语的变迁〗 〖雨中抒情〗 〖屋檐〗

吕叶 〖是谁在中间走着〗 〖如此纯净的夜〗 〖时间加速度〗 马兰 〖一代人〗 〖献词〗 〖荷花少女〗 庞培 〖夜歌〗 〖风中的味道〗 〖蔷薇〗

宋非 〖林中路〗 〖虚构图案〗 〖轮回(节选)〗 杨小滨 〖灯塔〗 〖音乐会〗 〖四季歌〗

章平〖远不可及的事物〗 〖三座房子放在三个位置〗 〖我从瞬息穿过这枚镜子〗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十大影响力诗人

中国现当代十大影响力诗人

(1891年至2015年最新调查统计,排名不分先后)

NO.1 胡适(已故)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一、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

一、自由主义的先驱。

二、拥有三十六个博士头衔。

三、胡适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编选,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胡适自传》等。多部作品广为流传。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NO.2 艾青(已故)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曾用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鱼化石》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NO.3 徐志摩(已故)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南湖、海谷、云中鹤等笔名。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徐志摩是由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往后他便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并加入文学研究会。他与胡适、陈西滢等人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徐志摩担任翻译。徐志摩曾游历苏、英、美、日、印、德、意、法等国家进行自修,并于1926年回国后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他参加创办新月书店,并在《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徐志摩于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后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后来徐志摩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徐志摩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被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英年早逝,实属天妒。

NO.4 海子(已故)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的《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出版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等。

海子先后于1986年、1988年获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诗作影响、感召了一代青年学子;海子去世后,其作品很快得到诗坛承认并给予极高评价,有关海子诗歌的深度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其主要作品有: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并入选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而跻身于几十位中外名家之中。

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其诗具有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也让他的一些诗作带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在艺术手法上,其诗多采用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三种表现方式,但散漫的抒写并没有影响他语言的特殊节奏和对字句的锻炼。

NO.5 洛夫 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离乡去台湾,1996年移居加拿大。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

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国内外研究洛夫作品之专著颇多,已出版有:《诗魔的蜕变:洛夫诗作评论集》、《洛夫与中国现代诗》、《洛夫评传》、《一代诗魔洛夫》、《漂泊的奥义》、《洛夫:诗、魔、禅》,《洛夫长诗<漂木>十论》,《大河的雄辩——洛夫诗作评论集(第二部)》等。2001年洛夫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NO.8 汪国真(已故)

汪国真,生于1956年,祖籍福建省厦门市,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汪国真在1990年出版第一本《年轻的潮》后引起轰动,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他的诗集和小语集,连续获得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汪国真的诗歌,主题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在表达方式上,其作品经常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然后采用明白畅晓得语言写出一些哲理。其诗更主要的是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站在人生的更高层次的俯视现实中的一切,被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而所谓这种人生态度,实际就是对中国自宋元以来传统诗歌那种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NO.6 易白

易白,字一心,本名王增弘,1986年生于广东汕头,中共党员,是从军队退役的博学者。先后历任普宁易学研究院秘书长、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成都军区分院)画家、中国美术书法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研究院院长、马列主义文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年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当代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主席等职,系国际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先后出版发行有诗集《心界》,文集《偶然记录》、《一心》,长篇小说《逃兵》,唱作发行音乐专辑《走走走》、《那人那事》,其中《亡魂之歌》、《故乡的港口》、《门缝窥人》、《抹不去的彝乡记忆》、《嘴》、《子弹的爱》、《蚂蚁的呐喊》、《七觉》、《容许》、《宣告》、《跳题》、《礁石在论证》、《我并不在乎死神》、《披上婚纱的思念》《疯子的表达》、《荡漾的乡愁》、《离开部队的日子》、《种子的选择》、《梦里梦外》等作品轰动一时,被多家报刊媒体刊发和转发。

他除了是画家、诗人、作家同时也是词人、作曲家、歌手、哲学家、思想家、评论家、设计师,被誉为艺术天才。他凭借其作词作曲演唱的民谣歌曲《花儿又开》一举成名,奠定了“天才神话”,他不仅是艺术领域的多面手,也是易心派诗歌创始人、马列主义文艺哲学思想的推行者。从军队退役后,看到商业文学和伪文学烂泥充数,他大力呼吁文人们多创作“正能量”文学作品给予读者心灵温暖,并倡议当代文人们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研究创作文学,他极力反对资产阶级商业运作文学,曾多次呼吁作家们要拒绝功利写作,是中国互联网文学革命的发起人和精神领袖。

NO.7 北岛

诗人北岛,原名赵振开,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的荒诞现实,造成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等。

NO.8 舒婷

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3年04月28日再次高票当选厦门文联主席。

NO.9 席慕容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NO.10 食指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郭路生的母亲名叫石维元故有 “石之子”之意。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三:食指先生少时尊师,“师”与“食”谐音。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朦胧诗”诗人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朦胧诗”诗人简介

1.北岛

原名赵振开,笔名有“艾珊”、“石默”等。原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69年于北京四中高中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建筑公司,在那里当了11年的混凝土工和烘炉工。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也写过小说《波动》、《幸福大街十三号》等中篇和短篇小说。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并作有诗作《回答》等。1978年12月23日,与诗友芒克等人共同创办的民间文学刊物《今天》创刊,任主编(《今天》于1980年底终刊,共出9期,同时还编有《今天》文学丛书和《今天》文学研究资料等)。1979年在《诗刊》发表《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从此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诗人之一。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朦胧诗最引人瞩目的时期,也是北岛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这时期的创作,最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被看作是这一诗歌流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也是当时最有争议的诗人。80年代初,他的创作有过一个时期的中断,这与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有关,也与他自己的创作由于观念的变化而方法也有所调整有关。

1980年到《新观察》杂志社当编辑,1981年到《中国报道》社任文学编辑,后辞职。这年,他的小说《波动》在《长江》第1期上发表,但因其存在主义倾向受到批判。此后,他还发表有小说《稿纸上的月亮》,出版有诗集《北岛诗选》(1986)、《五人诗选》(1986)等。其中,《北岛诗选》获得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

80年代末以后,他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出版有《太阳城扎记》(美国康耐尔大学出版社)、《北岛顾城诗选》(瑞典好书出版社)等诗集,以及《归来的陌生人》等。90年代后,在欧美流浪,现居美国。

2、舒婷

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石码镇,长于厦门市鼓浪屿。1966年(14岁),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在作文中有抒情表现而受到批评。1969年(17岁)初中未毕业即下乡,到闽西北山区的上杭县插队落户,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被流放到闽西北山区的福建诗人蔡其矫的指导,其诗也在知青中流传。1972年回城,在厦门当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各种临时工。

1977年,认识了北岛等北方的诗人,并成为《今天》的撰稿人,她的诗也开始在社会上流传。1979年4月,在《诗刊》上发表《致橡树》,这是她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1980年,《福建文学》以“关于新诗创作问题”为题,围绕着舒婷的作品开展长达一年多的专题讨论,虽然她的《流水线》和《墙》等作品也受到批评,但仍将她推上了朦胧诗代表人物的地位。1980年调福建文联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

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诗集《双桅船》,并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1979-1982)全国新诗(诗集)评选的“二等奖”。同年,还出版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后,随着北岛的停笔,她也有一段时间的停笔。三年后重新执笔,创作数量有所减少,出版有《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五人诗选》(1986)等,但兴趣已逐渐转向了散文创作。

3、顾城

原籍上海,1956年生于北京,其父是当时的著名诗人顾工。“文革”开始时才10岁,两年后,便随父亲下放山东北部某农场,在放猪的同时喜爱采集昆虫标本,并在那里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无名的小花》,还编有一册格律体的诗集《白云梦》。1973年(17岁)又随父亲返回北京,当过一段时期的木匠、搬运工、借调编辑等临时工。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因《远与近》、《弧线》等引起争议,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主要作家之一。1980年,以《小诗六首》参加“青春诗会”,再次引起争论,从而引发了长达六年的“朦胧诗论争”。1981年,因《抒情诗十首》获“《星星》诗歌奖”。其诗集除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和《五人诗选》外,还有《黑眼睛》、《雷米》、《城》、《水银》等。

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作文化交流。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于新西兰的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同年9月,在新西兰用斧头砍死杀妻子谢烨(诗人雷米)后自杀,身后出版有长篇小说《英儿》(与雷米合著)、《顾城诗全编》等。

4、海子

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1964年生。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治大学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14日,写下最后一首诗《春天,十个海子》,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在短短的七八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一些札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短诗。海子的诗在青年学子有广泛影响,并越来越引起各界的重视,但生前几乎没有结集出版。身后由骆一禾、西川等整理编辑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土地》(长诗,1990)、《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1995)和《海子诗全编》(1997,上海三联书店)等。

5、于坚

原籍四川资阳,1954年生于昆明,(比舒婷小两岁,比杨炼大一岁,比顾城大两岁)。1979年发表处女作《新唐·吉诃德之歌》,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同年与韩东等诗人创办民间诗刊《他们》。出版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运》和随笔集《棕皮手套》等。

第五篇:诗歌理论常识:中国现当代十大诗人

诗歌理论常识:中国现当代十大诗人

(1891年至2015年最新调查统计,排名不分先后)

NO.1 胡适(已故)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一、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

一、自由主义的先驱。

二、拥有三十六个博士头衔。

三、胡适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编选,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胡适自传》等。多部作品广为流传。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NO.2 艾青(已故)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曾用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鱼化石》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NO.3 徐志摩(已故)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南湖、海谷、云中鹤等笔名。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徐志摩是由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往后他便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并加入文学研究会。他与胡适、陈西滢等人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徐志摩担任翻译。徐志摩曾游历苏、英、美、日、印、德、意、法等国家进行自修,并于1926年回国后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他参加创办新月书店,并在《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徐志摩于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后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后来徐志摩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徐志摩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被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英年早逝,实属天妒。

NO.4 海子(已故)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从1984年的《亚洲铜》到1989年的《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数量惊人的诗歌作品,出版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等。

海子先后于1986年、1988年获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诗作影响、感召了一代青年学子;海子去世后,其作品很快得到诗坛承认并给予极高评价,有关海子诗歌的深度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之一。其主要作品有: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并入选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而跻身于几十位中外名家之中。

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其诗具有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也让他的一些诗作带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在艺术手法上,其诗多采用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三种表现方式,但散漫的抒写并没有影响他语言的特殊节奏和对字句的锻炼。

NO.5 洛夫 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离乡去台湾,1996年移居加拿大。洛夫是台湾现代诗坛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

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由于表现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国内外研究洛夫作品之专著颇多,已出版有:《诗魔的蜕变:洛夫诗作评论集》、《洛夫与中国现代诗》、《洛夫评传》、《一代诗魔洛夫》、《漂泊的奥义》、《洛夫:诗、魔、禅》,《洛夫长诗<漂木>十论》,《大河的雄辩——洛夫诗作评论集(第二部)》等。2001年洛夫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NO.8 汪国真(已故)

汪国真,生于1956年,祖籍福建省厦门市,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汪国真在1990年出版第一本《年轻的潮》后引起轰动,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他的诗集和小语集,连续获得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汪国真的诗歌,主题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在表达方式上,其作品经常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然后采用明白畅晓得语言写出一些哲理。其诗更主要的是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站在人生的更高层次的俯视现实中的一切,被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而所谓这种人生态度,实际就是对中国自宋元以来传统诗歌那种豁达、飘逸、潇洒、超脱的人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NO.6 易白

易白,字一心,本名王增弘,1986年生于广东汕头,中共党员,是从军队退役的博学者。先后历任普宁易学研究院秘书长、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成都军区分院)画家、中国美术书法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研究院院长、马列主义文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青年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当代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主席等职,系国际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先后出版发行有诗集《心界》,文集《偶然记录》、《一心》,长篇小说《逃兵》,唱作发行音乐专辑《走走走》、《那人那事》,其中《亡魂之歌》、《故乡的港口》、《门缝窥人》、《抹不去的彝乡记忆》、《嘴》、《子弹的爱》、《蚂蚁的呐喊》、《七觉》、《容许》、《宣告》、《跳题》、《礁石在论证》、《我并不在乎死神》、《披上婚纱的思念》《疯子的表达》、《荡漾的乡愁》、《离开部队的日子》、《种子的选择》、《梦里梦外》等作品轰动一时,被多家报刊媒体刊发和转发。

他除了是画家、诗人、作家同时也是词人、作曲家、歌手、哲学家、思想家、评论家、设计师,被誉为艺术天才。他凭借其作词作曲演唱的民谣歌曲《花儿又开》一举成名,奠定了“天才神话”,他不仅是艺术领域的多面手,也是易心派诗歌创始人、马列主义文艺哲学思想的推行者。从军队退役后,看到商业文学和伪文学烂泥充数,他大力呼吁文人们多创作“正能量”文学作品给予读者心灵温暖,并倡议当代文人们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研究创作文学,他极力反对资产阶级商业运作文学,曾多次呼吁作家们要拒绝功利写作,是中国互联网文学革命的发起人和精神领袖。

NO.7 北岛

诗人北岛,原名赵振开,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的荒诞现实,造成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北岛诗选》、《北岛顾城诗选》等。

NO.8 舒婷

舒婷,女,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舒婷,原名龚佩瑜,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1979年4月,《诗刊》从《今天》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两个月后,又发表了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3年04月28日再次高票当选厦门文联主席。

NO.9 席慕容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NO.10 食指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郭路生的母亲名叫石维元故有 “石之子”之意。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三:食指先生少时尊师,“师”与“食”谐音。

下载现当代五位诗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当代五位诗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人

    诗人简介大全六、四班 補金慧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现当代 文档

    1.许杰是那时“成绩最多的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家”,最长的《惨雾》是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 2.《呐喊》、《彷徨》艺术成就 1)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许多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

    现当代

    伤痕、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得名于卢新华的小说《伤痕》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 年发表的《班主任》;同属“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张洁的《从森......

    五位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邓前堆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敬爱的党支部:在县影剧院听取了邓前堆先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后,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邓前堆同志用毕生的时间践行了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用全部的忠诚坚守......

    写给五位老师的话

    语文:我们感谢您,刘老师,您博学多才,谈笑间问题迎刃而解,平易近人的是您的品质,认真负责是您的风格,温柔细腻是您的态度。来自班主任的关怀与问候让同学们一次次中低谷中重新振......

    诗人名号

    诗人名号 1、 诗神--苏轼 2、 诗佛--王维 3、 诗仙--李白 4、 诗圣--杜甫 5、 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 6、 诗豪--刘禹锡 7、 诗杰--王勃 8、 诗骨--陈子昂 9、 诗狂--......

    盛唐诗人

    盛唐诗人 第一节 盛唐边塞诗人 一、 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颀、高适、岑参等,其中高适、岑参又为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合称“高岑”。二、 王昌龄: (一) 芙蓉楼送辛渐......

    诗人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