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日常礼仪规范歌谣
一、小学生日常礼仪规范歌谣
进校 立正肃静升国旗,仰望国旗徐徐起。
做操
上课
课间
待人
集会
环境
值日
回家
少先队员行队礼,高唱国歌情无比。发言举手身站直,声音响亮口齿清。读写姿势要正确,聚精会神学知识。先人后己互助好,律己宽人不争吵。遇见来宾问声好,进办公室先报告。校园卫生保持好,不吐不涂不乱抛。爱惜树木和花草,爱护公物要做到。回家路上不乱跑,交通安全要记牢。进家先问长辈好,孝敬父母听教导。
第二篇:小学生日常礼仪规范要求
小学生日常礼仪规范要求(家庭礼仪篇)
一、尊敬父母、敬重长辈:
1、早上起床后、晚上就寝前、父母下班回家时,应向父母表示问候。离家外出、上学或放学回家应向父母打招呼。当父母不在家,而你又要外出时,应打电话或写留言条告知父母你的去向和回家时间,以免父母担心。
2、记住父母的生日;当父母过生日或母亲节、父亲节时,能给父母送上一件有意义的小礼物,并郑重地祝贺。
3、过新年时,应向父母拜年并给予祝福。
4、当父母生病时,要殷勤问候、细心照顾(端茶送水、喂药等),少让或不让父母烦心。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立、品德上自强,少让父母操心。
6、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7、正确的称谓长辈。
8、对年岁较大、行动不便的长辈能给予特殊的照顾。⑴ 吃饭的时候,主动为他们盛饭夹菜。
⑵睡觉前,为他们铺床、放垫、落蚊帐,防止他们着凉。
⑶对走路困难的长辈,要时时加以搀扶,提防他们摔跤。
⑷有空时,陪他们说话、聊天,给他们解闷,不要嫌弃老人说话唠叨。
⑸老人病了,要细心照料,帮助送水、喂药;洗脚或擦身等。
二、餐桌礼仪:
1、入座时应请长辈先坐,女士先坐,客人先坐,待别人坐定后,自己才可入座。
2、平时等父母及家人一同就餐;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做客时主人未示意开始,不要动筷。自己先吃完饭时,应礼貌的叫他人“慢用”。做客时主人未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3、就餐要文雅,要细嚼慢咽,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或边吃边说。正确使用筷子,忌敲筷、掷筷、叉筷、插筷、浑筷、舞筷。喝汤要用汤勺舀到小碗内用汤匙送到嘴里,不要将汤碗直接就口。切不可口对着热汤吹气;喝汤不能发出响声。
4、不要挑食,不要剩“碗底”,更不要独食。父母给自己做好吃的,也要让父母先偿或给他们留部分。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不需要时,应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5、用餐完毕,帮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三、待客做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迅速开门或主动到门外迎接客人,热情与客人打招呼,如果客人手提重物,应主动帮忙,对长者或体弱者可上前搀扶。
2、进入室内后,一般请客人坐在最重要的座位上,然后拿茶水、糖果招待。冲泡茶时首先要清洁茶具,每杯茶以斟杯高的2/3为宜,敬茶应双手捧上放在客人的右手上方,先敬尊长者。
3、之后,及时与客人交谈(寒暄),不冷落客人。假如客人有事要求与父母交谈,则应主动回避。父母不在家,非常熟悉和客人才迎进门;对陌生的来客,可借故请其改日再来。
4、接待老师应像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5、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6、客人提出告辞,通常要婉言相留,等来客起身后再起步送至门外,并说:“请慢走……,欢迎您再来!”
7、选择适当的时间,最好事前同对方约定时间。
8、做客时穿戴要整齐,仪容要整洁。
9、进门前要按门铃或轻轻敲门,待有回音或有人开门后方可进入。
10、主人斟茶或给糖果,应起立双手接过,并说“谢谢”。
11、不可与小伙伴一起忘情嬉闹,不可随便进入大人的卧室和乱翻别人的东西。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12、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13、离开亲友家时,要郑重其事的告别。
第三篇:小学生交往礼仪歌谣
小学生交往礼仪歌谣
大中华,五千年,礼仪之邦美名扬; 与人处,有讲究,听我给你细细数,细
细
数!
与人交,要真诚,不蒙不骗心换心; 讲真话,吐真情,日久天长获友情。与人交,要友善,不吵不闹喜洋洋; 常微笑,常帮忙,雪中送炭人心暖。与人交,要尊重,不取绰号不乱喊; 不嘲笑,不诽谤,他人隐私不打探。与人交,要守信,守时守约守规章; 不轻易,许承诺,许诺之事不能忘。与人交,要适度,保持热情不冷淡。不巴结,不拍马,过分热情惹人烦。
校园里,遇老师,一声“您好”如蜜糖; 遇熟人,点点头,面带微笑更漂亮。借东西,要商量,没有同意不能拿; 小心用,及时还,下次再借不困难。有问题,要请教,同学老师帮你忙; 站边上,认真听,“请问”“谢谢”挂嘴上。闹矛盾,要冷静;千万不能把人伤。
找原因,要自省,宽容大度心飞扬。有缺点,很正常,不能揪着人不放; 善提醒,促改进,做个榜样给他看。男女生,好朋友,同学几年缘一场; 男孩子,多礼让,女生优先显教养。
小学生,国栋梁,从小学礼莫相忘;
与人交,礼当先,彬彬有礼似圣贤,似圣贤!
第四篇:小学生日常礼仪
小学生日常礼仪规范要求
一、自我修养:
(一)注意仪容仪表:
1、着装要考虑时间、地点、场合三要素,着装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
2、始终保持衣着整洁,佩带红领巾和校徽。同学间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在校期间不穿奇装异服。参加重要的集会时候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3、注意发式:女生应以理短发或梳辫子为宜,不留披肩发,男生不留长头发,要勤洗头、勤洗发,严禁怪异发型。
4、戴帽宜端正,入室需脱帽,在一些特殊场合更应注意戴帽的礼仪。
5、严禁学生戴首饰;严禁学生穿高跟鞋、拖鞋、短裤、背心上学。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6、勤剪指甲,早晚刷牙洁面,常更衣换鞋,注意个人卫生。
(二)保持优美姿势:
1、“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卧如弓”。
2、优雅漂亮的坐姿:上体直立,头部端正,双目平视,两肩齐平,下颌微收,双手自然搭放,双膝并拢。
3、正确美观的站姿:上体直立,头正目平,收颌梗颈,挺胸收腹,双譬下垂,立腰收臀,嘴唇微闭,表情自然。
4、潇洒优美的行姿:上身挺直,头正目平,收腹立腰,摆臂自然,步态优美,步伐稳健、动作协调,走成直线。
5、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不可以骑在栏杆上向下滑,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6、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7、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8、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三)正确使用常见礼节:
1、正确使用鞠躬礼、行鞠躬礼时要脱帽,右手握住帽檐中央把帽子取下,左手下垂,上身前倾约15或90度,两眼注视受礼者,同时表示问候。
2、正确使用点头礼节。
3、正确使用起立礼节。
4、正确使用举手礼节。
5、正确使用握手礼节。
6、正确鼓掌。喝倒彩是极不文明的。
(四)日常举止礼仪:
1、打招呼:面带微笑,目视对方,正确称呼,大声问候!
(1)打招呼是人类最通用、最起码的交际形式,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的纽带,简单的招呼可传达多种多样的善意。
(2)学生应经常做到:上学离开家、放学回到家时,应与父母及亲人打招呼;每天第一次看见学校领导和老师也应打招呼;在路上遇到老师或其他亲戚、朋友或熟人也应打招呼。
(3)熟练地掌握一些常见的招呼语和打招呼的方式。
2、介绍:包括介绍他人、介绍自己和接受介绍。(1)介绍他人:
(A)要先向对方打招呼,“×××,请允许我向你介绍„„”
(B)要注意先后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C)语言要清楚、明确,避免过分赞扬夸大。
(2)介绍自己:必须镇定而充满信心,应善于用自己的眼神表达自己的友善、关怀及渴望沟通的心情。
(3)接受介绍时应:起立;目视对方,面带微笑;握手;问候对方,并复述对方姓名;„„
3、交谈:
(1)学会倾听:集中注意力,真心诚意的倾听;要有耐心,不能随便打断别人讲话;偶尔的提问或提示可以澄清谈话内容,给讲话者以鼓励;适时给予反馈。(2)适度寒暄或闲聊,学会赞美他人。
(3)善于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面带微笑,目视对方面部或眼睛,能通过体态语言表情达意。
二、学校礼仪:
(一)尊敬师长:
1、校园礼仪:
(1)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或点头问好,进出校及上下楼梯靠右行,给老师让行。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
(2)称呼老师,要用尊称,不直呼姓名。
(3)见到来宾应面带微笑主动问“客人老师好”,分别时说“再见”。(4)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如果办公室无人时,学生就不能随意进入。
(5)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应双目凝视、认真倾听;对老师的指点、教诲、帮助,应表示感谢。
(6)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紧急情况除外)。
(7)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并要注意场合。给老师提意见,必须从善意出发,以商量的口气,不要咄咄逼人,应该给老师留有修正的余地。
(8)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态度端正。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服从老
师管理,不顶撞老师。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见解,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诚恳地与老师交换意见。
(9)与老师交朋友,听从老师的教导,有错即改、日益精进。老师家访应恭敬地出门迎接,热情接待,与家长交谈时应礼貌地回避,家访结束后应送行至门外。能向老师表示节日祝福;老师患病时应去看望;登门拜访老师要做到彬彬有礼。
2、课堂礼仪:
(1)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懂得,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是一种起码的礼貌,是对老师的尊重。作为学生应在预备铃一响就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联系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2)一堂课起始时的礼仪规范:
“上课”时:[班长]:起立!礼,立正、目视老师,[全体同学]:(鞠躬礼)同时喊:“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点头礼)。[班长]:请坐!下课时:[班长]:“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目视老师)鞠躬礼“谢谢老师!”[老师]:同学们再见!
(3)上课迟到,应先敲门或喊“报告”,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悄悄入座。(4)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专心听讲,不嘲笑回答错的同学。
(5)读、写、坐姿应规范统一,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忌东倒西歪。
(6)严守课堂纪律,不私下说话,不做小动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节课。
(二)团结同学:
1、同学间要面带微笑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直视同学,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或叫同学的侮辱性绰号,不说使别人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选择恰当的方式 真诚地指出同学的不足或肯定同学的长处。
6、男女同学互相尊重和照顾,不欺负对方。男生懂得尊重和照顾女生是应有的礼貌。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一旦遗失,应立即道歉并赔偿。
8、不在同学面前或背后说长论短、搬弄事非,不嘲笑同学。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妨碍同学时要道歉。
10、讲究信用,在不违反校纪校规的前提下答应同学的事要尽力做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
11、到同学家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可否在同学家留餐、留宿,一定要慎重,要懂得借故推辞,要征得父母的同意。
12、主动与新来同学打招呼,把集体的温暖和大家的关爱传递给他(她),让其尽快适应、共同进步。
13、要与人为善,学会宽容,谨慎地结交朋友。
(三)热爱集体:
1、升旗礼仪:
(1)会唱国歌,集体唱时声音要响亮、整齐。
(2)升降国旗时要面对国旗立正、脱帽,行注目礼或队礼。在升降国旗仪式的过程中,所有人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走动、嬉闹谈笑和东张西望。
(3)切不可随手乱放国旗,要叠好并妥善保管,以免弄脏弄破,亵渎国旗的严肃性。
2、集会礼仪:
(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站(坐)好。
(2)自觉服从组织人员安排、按指定地点就位。
(3)集会开始后,不要随便走动和发出声响。保持场地洁净。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坐姿端正,不乱议论,不乱走动。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4)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发言结束后道谢。上台领奖时,应面带微笑向授奖者鞠躬行礼,后双手下接捧证书(奖状、奖品),并向授奖者致谢。
(5)会议、演出进行中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上台谢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场。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三、家庭礼仪:
(一)孝敬父母、敬重长辈:
1、早上起床后、晚上就寝前、父母下班回家时,应向父母表示问候。离家外出、上学或放学回家应向父母打招呼。当父母不在家,而你又要外出时,应打电话或写留言条告知父母你的去向和回家时间,以免父母担心。
2、记住父母的生日;当父母过生日或母亲节、父亲节时,能给父母送上一件有意义的小礼物,并郑重地祝贺。
3、过新年时,应向父母拜年并给予祝福。
4、当父母生病时,要殷勤问候、细心照顾(端茶送水、喂药等),少让或不让父母烦心。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立、品德上自强,少让父母操心。
6、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7、正确的称谓长辈。
8、对年岁较大、行动不便的长辈能给予特殊的照顾。⑴吃饭的时候,主动为他们盛饭夹菜。
⑵睡觉前,为他们铺床、放垫、落蚊帐,防止他们着凉。⑶对走路困难的长辈,要时时加以搀扶,提防他们摔跤。
⑷有空时,陪他们说话、聊天,给他们解闷,不要嫌弃老人说话唠叨。⑸老人病了,要细心照料,帮助送水、喂药;洗脚或擦身等。
(二)餐桌礼仪:
1、入座时应请长辈先坐,女士先坐,客人先坐,待别人坐定后,自己才可入座。
2、平时等父母及家人一同就餐;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做客时主人未示意开始,不要动筷。自己先吃完饭时,应礼貌的叫他人“慢用”。做客时主人未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3、就餐要文雅,要细嚼慢咽,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或边吃边说。正确使用筷子,忌敲筷、掷筷、叉筷、插筷、浑筷、舞筷。喝汤要用汤勺舀到小碗内用汤匙送到嘴里,不要将汤碗直接就口。切不可口对着热汤吹气;喝汤不能发出响声。
4、不要挑食,不要剩“碗底”,更不要独食。父母给自己做好吃的,也要让父母先偿或给他们留部分。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不需要时,应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5、用餐完毕,帮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三)待客做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迅速开门或主动到门外迎接客人,热情与客人打招呼,如果客人手提重物,应主动帮忙,对长者或体弱者可上前搀扶。
2、进入室内后,一般请客人坐在最重要的座位上,然后拿茶水、糖果招待。冲泡茶时首先要清洁茶具,每杯茶以斟杯高的2/3为宜,敬茶应双手捧上放在客人的右手上方,先敬尊长者。
3、之后,及时与客人交谈(寒暄),不冷落客人。假如客人有事要求与父母交谈,则应主动回避。父母不在家,非常熟悉和客人才迎进门;对陌生的来客,可借故请其改日再来。
4、接待老师应像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5、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6、客人提出告辞,通常要婉言相留,等来客起身后再起步送至门外,并说:“请慢走„„,欢迎您再来!”
7、选择适当的时间,最好事前同对方约定时间。
8、做客时穿戴要整齐,仪容要整洁。
9、进门前要按门铃或轻轻敲门,待有回音或有人开门后方可进入。
10、主人斟茶或给糖果,应起立双手接过,并说“谢谢”。
11、不可与小伙伴一起忘情嬉闹,不可随便进入大人的卧室和乱翻别人的东西。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12、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13、离开亲友家时,要郑重其事的告别。
(四)打电话礼仪:
1、正确地接电话:
⑴养成电话铃响后中断时立即接听和语调温和地自报家门的习惯。比如:您好!
这是ⅩⅩⅩ。请问您找哪位?
⑵若是找其他人的电话,应让对方稍等,然后迅速叫来听电话的人;若是对方要找的人不在,要询问对方是否有事需要自己转告。
⑶在接听别人的电话时,应由对方先结束谈话。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委婉地告知对方并尽快结束谈话。
⑷在电话机旁放上笔和卡片纸,便于记录、查询、转达。
2、正确地打电话:
⑴要选择适当的打电话时间。⑵查清号码,正确拨号。
⑶接通后,先报出要找的人名。
⑷通话声音要清晰,时间不可过长。⑸为方便使用(节约时间),应把常用的电话号码记在电话薄上并放在电话机旁。
3、宽容地对待打错的电话。
4、文明使用公用电话,爱护公用电讯设施。
5、牢记和正确使用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20、110等。
第五篇:办公室日常礼仪规范
办公室人员基本礼仪规范
为加强办公室正规化管理,规范员工日常行为,提高员工精神面貌和企业形象,制订本规范。
第一条 员工仪容、仪表要求
1.上班时间保持情绪饱满,精神愉悦。
2.面部、颈部、双手清洁员工头发必须经常清洗,保持发型整洁清爽,严禁头发脏乱发型怪异。
3.员工应经常修剪指甲,不得留长指甲,女职工不得涂抹艳丽指甲油。
4.员工上班前不得喝酒,不吃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保持口气、体味清新。
5.提倡女员工化淡妆,不得浓妆艳抹,不得使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6.手机随身携带。
第二条 着装要求
1.办公室员工上班应着公司工装、正装或商务装。2.男员工上班应穿着长裤,严禁穿短裤上班。3.男士的衬衫衣领、袖口应保持洁净,衬衫钮扣必须扣整齐,不结领带时衬衫最多只可敞开领口向下第一颗钮扣。
4.员工上班不得穿着拖鞋进入办公区域。
5.女员工不得穿着露背服装、超短裙(即裙边距膝盖不得少于10cm)、奇装异服及过于透明的服装。
6.工作时间内,怀孕员工可着孕妇装或商务休闲装,但不得穿着不适合在公司工作时间内穿着的服装。
7.员工在上班时间佩戴工作证。
第三条 行为举止要求
1.严禁不雅举止,如脚翘桌面、当众化妆、梳头等。2.禁止随地吐痰。
3.坐姿端正,上班时间不得东倒西歪、趴桌睡觉。4.站姿挺拔,腰部挺直、两脚并拢或自然分开不超过肩宽距离。
5.行走从容,避免脚步迟缓、拖拉,避免鞋跟发出太大声响。
6.上班时间不允许在办公区域进餐。
7.积极参与办公区域卫生清扫,桌面整洁有序。
第四条办公规范要求
1.同事间交谈、接听电话应控制音量,以不影响、干扰领座同事为宜;进出门、开关抽屉应轻手轻脚,避免发出撞击声。
2.办公区域同事不在座位时,在办公电话响铃两声后,其他员工应主动接听,不得使电话长时间响铃。
3.保持办公桌面的整洁有序,垃圾要及时扔入纸篓,保密文件的草稿应及时粉碎。
4.工作时间不得串岗、不得闲聊(包括电话聊天、网络聊天)、不得登录与工作无关的网站。
5.工作时间非因工作需要不得从事听音乐、唱歌等活动,严禁玩电脑网络游戏。
6.电脑桌面应简单、健康。
7.较长时间离开工作岗位,应通知直接上级。8.共享文件要放置统一位置区域。
9.提高成本意识,节约使用复印纸等消耗性办公用品,节约用水用电。
10.传真及对外文件,应用新纸打印。
11.下班离开时,自觉开闭电源、空调、门窗,将办公台面整理好,椅子放回办公桌下。
12.工作期间提倡说普通话,严禁说方言。
如违反以上条款,罚款5元/次,计入办公室公积金。
第五条 基本礼仪指导
(一)接打电话
1.要选好时间。打电话时,如非重要事情,尽量避开受话人休息、用餐的时间,而且最好别在节假日、下班时间打扰对方。
2.“3分钟原则”。要掌握通话时间,最好先想好要讲的内容,以便节约通话时间,不要现想现说,通话一般不长于3分钟。
3.迅速准确的接听。听到电话铃声,应准确迅速地拿起听筒,最好在三声之内接听;
4.通话之初,应先自报家门;请受话人找人或代转时,应说“劳驾”或“麻烦您”。
5.声音清晰、悦耳、吐字清脆,应有“代表单位形象”的意识。
6.打电话过程中绝对不能吸烟、喝茶、吃零食。7.认真清楚的记录。随时牢记5WIH技巧:① When何时② Who何人③ Where何地 ④What何事⑤Why为什么⑥HOW如何进行。
8.挂断电话时,一般应当由打电话的一方提出,然后彼此客气地道别,说一声“再见”,再挂电话,不可只管自己讲完就挂断电话。上下级关系时,上级先挂电话。平级时,拨打方先挂电话。
(二)电话常用礼貌用语
1.你好!这里是新疆庆华(党政综合办公室)。2.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一位?……请讲。3.请放心,我会尽力办好这件事。4.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5.×××不在,需要替您转告吗? 6.这类业务请联系×××处(室)咨询,他们的号码是……。(×××不是这个电话号码,他(她)的电话号码是……)7.对不起,这个问题……,请留下您的联系电话,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好吗? 8.您打错电话了,我是×××公司×××处(室),……没关系。
9.再见!10.你好!请问是×××吗? 11.我是×××公司×××部(室)×××,您怎么称呼? 12.请帮我找×××。年龄大的称呼“王哥、王姐”。党委政府称职务,不重点称呼副职。公司企业称经理。技术人员称“王工”
13.对不起,我打错电话了。
14.找集团领导的电话,统一转专职秘书处。
(三)接待礼仪
1.当有来访人员时,应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向来客问候致意,协调办理。上级来访,应起立。
2.明确对方身份、来访目的后,应立即处理或通报领导。3.不能让来访者坐冷板凳。如果自己有事暂不能接待,可请求其他人员接待。
4.来访者长时间等待,需准备茶水。要将茶水放在临近客人的茶几上,同时要说“请喝茶”。
5.上茶先后顺序一般应为:先客后主;先女后男;先长后幼。茶水不宜斟得过满,以杯深的2/3处为宜。
6.认真倾听来访者的叙述。要尽量让来访者把话说完,并认真倾听。
7.对来访者的意见和观点不得轻率表态,应思考后再作,对一时不能作答的,要约定一个时间后再联系。
8.对能够马上答复的或立即可办理的事,应当场答复,迅速处理,不要让来访者等待,或再次来访。
9.正在接待客人时,有电话打来或有新的来访者,应尽量请他人接待,以避免中断正在进行的接待。
10.对来访者的无理要求或错误意见,应有礼貌地拒绝,不要刺激来访者,以免使其尴尬。
11.要结束接待,可以婉言提出借口,也可用起身的体态语言告诉对方本次接待就此结束。
12.客人离开时,要起身相送。
13.客人离开后,及时整理接待室的卫生。小车队参考制定。
党政综合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八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