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音乐《白毛女》赏析

时间:2019-05-13 07:4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说音乐《白毛女》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说音乐《白毛女》赏析》。

第一篇:说音乐《白毛女》赏析

说音乐:歌舞剧《白毛女》

防城港市第三中学 张琪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音乐的题目是歌剧《白毛女》,该歌剧是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剧本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等作曲,剧本是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创作的。主题思想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该剧的音乐采用民歌素材和地方戏曲的音调加以创造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

歌剧版《白毛女》采用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戏曲音乐,借鉴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欢快曲调所谱写的“北风吹,雪花飘”来表现喜儿的天真和期待;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拣麦根》的曲调塑造杨白劳的音乐形象;用河北民歌《小白菜》来表现喜儿在黄家受黄母压迫时的压抑情绪;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音乐突现喜儿的不屈和渴望复仇的心情等等艺术处理,都是在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出的永恒旋律。其中较为典唱段《北风吹》(自唱一小段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帐,整七那个天,三十那个晚上,还没回还。)节奏轻柔,舒展,曲调亲切动人,带有一点点的凄美,为什么说凄美呢,凄就是快过年了爹爹还要出门躲帐,美就是喜儿能很快见到爹爹并和能爹爹一 起过年那种幸福,塑造了喜儿活波、纯朴、天真无邪地向往幸福的形象,也表达了她盼望爹爹归来的急切心情。《扎红头绳》这一小段,虽然爹爹没有能力给喜儿买头花,但喜儿能等回爹爹已经很幸福,自已的心情也无比的兴奋。(自唱 人家的的闺女有花戴,我爹钱少不能买,扯回了二尺红头绳,给我扎起来,哎扎呀扎起来)节奏欢快曲调流畅、优美。它以北风吹主题配合得天衣无缝,充分表达了喜儿心中盼望、喜悦的心情。在后面那部分《太阳出来了》曲调又转为宽广、明亮、兴奋而充满希望。

《白毛女》整个歌剧故事很丰富,紧凑,又体现了当时党的领导人所推崇的思想主题,而且人物故事深入人心,歌声,舞蹈,对于整体效果都相当和谐。

经过不断的修改,《白毛女》最终成为新中国最经典的一出文艺作品。首先是歌剧,然后是芭蕾舞剧,还曾被拍成电影和改编成京剧。其中芭蕾舞剧的音乐部分由严金萱主创,芭蕾舞剧版在歌剧的这些艺术特点和基础上,结合舞蹈的特点进行二度创作,并承接了歌剧版的一些经典旋律。于1965年在上海之春音乐节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音乐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通过声音的运动形式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艺术,它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一部音乐作品中,不同的段落,根据剧情需要,可以刻画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不同的人物形象,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等等。我的音乐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近代音乐赏析《白毛女》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全校公选课期末

作业

课程:《中国当代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题目:《白毛女》观后感

学院:信息语学院

姓名:梁妙莹

学号:20101616310015

《白毛女》观后感

《白毛女》是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

《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之后这出歌剧还在国统区演出,广受赞誉。

第三篇:歌剧《白毛女》赏析

歌剧《白毛女》赏析

《白毛女》的主题是“旧社会剥削阶级把人逼成鬼、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白毛女》是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创作背景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农兵群众结合。在同一个时期,延安的共产党人还发动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这使得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要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反映共产党的理念的艺术作品。

1945年中共七大准备召开之际,当时苏联红军已经向德国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据“白毛仙姑”的传说,创作出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文艺标志物,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之后这出歌剧还在国统区演出,广受赞誉。

《白毛女》以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为主要素材,又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主要情节是: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了善良老实的佃户杨白劳,抢走了他的女儿喜儿并奸污了她,最后又逼得她逃进深山。喜儿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了,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黄世仁,又从深山中搭救出喜儿。喜儿获得了彻底的翻身,开始了新生活。全剧通过喜儿的遭遇,深刻地表达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思想,真实地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中贫苦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证明了只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砸碎封建枷锁,使喜儿以及与喜儿有着共同命运的千千万万农民得到解放。

1945年5月,《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向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取得极大的成功。在此后的演出过程中,剧本又不断修改,日臻完美。由于思想上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白毛女》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白毛女》全剧共五幕。第一幕有四场,课文只选了第一场和第二场。第一幕是剧情的开端,交代了剧情发生的时间(1935年冬,抗日战争爆发的前夜)和地点(河北某县杨格村,被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村),提供了本剧主人公生活、活动的具体环境和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在头两场戏里,剧中的主要人物先后登场,显示了各自的鲜明性格,很快形成了尖锐的戏剧冲突,将剧情引向深入。

第一场写喜儿盼爹爹回来和杨白劳躲账后回到家里的情景。点明是除夕之夜,增强了悲剧气氛。喜儿是全剧浓墨重彩塑造的反抗型的农民形象,但她的性格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她刚出场时,我们看到的喜儿还涉世不深。生活虽已给她心中投下阴影,但她仍充满希望和幻想。她焦急地盼望出外躲债的爹爹“快回家”,为的是好“欢欢喜喜过个年”。杨白劳回来后,喜儿高兴地接过爹爹带回的二斤白面,惊喜地让爹爹给她扎上红头绳,羞涩地和爹爹撒娇,欢快地贴上门神“叫那要账的穆仁智也进不来”,“故作不知”地打断爹爹谈她婚事的话头,作品通过不多的动作和唱白,使一位天真、淳朴、热爱生活的农村姑娘跃然纸上。这样写,后面的飞来横祸对她的打击才显得更沉重,更震撼人心。和喜儿不同,杨白劳是在地主阶级长期压榨下尚未觉醒的老一辈农民的典型形象。他肩负着生活重担,因而精神是疲惫的,心情是沉重的。作者为他登场后设计的唱段和一连串动作,如“畏缩地看看四周”,“以手急止喜儿不要大声”,“急切地”问等,着重表现的是“躲账”带来的担惊受怕的紧张心情。当他以为“总算又躲过去”了时,情绪马上好转,从怀里掏出三件微薄的“年货”,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勤劳善良的贫苦农民十分朴素的生活愿望。二斤白面和一根红头绳,表明了他对喜儿的疼爱,也表明他希望能有一个起码的人的生活。贴门神揭示了他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也反映出了他向往着摆脱地主压迫、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的最简单的要求。从杨白劳对喜儿婚事的态度可以看出,尽管他对生活前景不甚乐观,但他为争取女儿幸福而劳碌奔波的决心是坚定的。这一场戏表现父女俩真挚的爱和相依为命的骨肉深情,充满了农村生活的情调,把杨白劳、喜儿和广大受压迫的农民的愿望充分表达出来。穆仁智突然上场,立刻改变了场上刚刚舒缓的气氛,剧情又起波澜。杨白劳随穆仁智走下台为观众留下了悬念,预示出戏剧冲突即将爆发。

第二场写黄世仁逼杨白劳以喜儿抵债。场景和气氛的渲染同第一场对比极为鲜明,“几家欢笑几家愁”,显示着两个阶级的对立。“逼债”的戏写得很有层次。黄世仁“微醉,心满意足地剔着牙齿”上场后的唱白,勾画出了一个恶霸地主的嘴脸,点明了他无耻的企图。杨白劳“畏畏缩缩”的进来,显示出性格的软弱;“快回还”的企盼表现出对黄世仁的幻想。黄世仁先是假装客气一番,不动声色地算账,然后要求杨白劳“立地勾账”。杨白劳苦苦哀求。黄世仁“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的台词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反衬出他横行霸道、蛮不讲理的真面目。在穆仁智趁机提出把喜儿领来抵债时,杨白劳如闻霹雳,哀号求告。黄世仁、穆仁智一唱一和,花言巧语,百般哄骗。杨白劳虽然软弱可欺,但要夺走命根子,决不答应。黄世仁翻脸无情,命穆仁智快写卖身文书。逆来顺受的杨白劳尽他的可能进行了挣扎和反抗:他“上前拖住”黄世仁不让他走,“疯狂地拦住”穆仁智,质问他,还要“冲出门去”,“找个说理的地方”。但在穆仁智的软硬兼施和黄世仁的威逼恐吓之下,杨白劳在昏迷中被强迫按下了卖女儿的手印。黄世仁怕杨白劳死在他家,嘱咐穆仁智抢人时“多带几个人去”,“千万不要把风声闹大了”,可以看出他表面上理直气壮,实则色厉内荏。杨白劳苏醒过后,对黄世仁的认识从来没有这般清醒,仇恨的发出了“老天杀人不眨眼,黄家就是鬼门关”的控诉,但他的抗争也仅此而已。他对生活的彻底绝望,对恶势力的束手无策,对女儿的深切的爱,对自己的痛责,使他必然走向自杀这个人生的终点。在力量对比悬殊的冲突中,杨白劳失败了。他的悲惨结局,是对万恶的地主阶级的有力揭露和血泪控诉。黄世仁阴险、凶残、贪婪,穆仁智媚上欺下、狡诈狠毒,杨白劳懦弱、忠厚、善良。激烈的戏剧冲突正是在这一组性格根本对立的人物之间展开的,而人物性格也在戏剧冲突中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和深化。

《白毛女》是歌剧。从课文选的两场戏里,可以看出歌剧除了具有一般戏剧的特点(即有人物、有情节、有集中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对话三者兼而有之,《白毛女》就是如此。歌剧的特点,主要是以演员的歌唱来表现剧情、塑造人物,如第一场喜儿的几段唱词和第二场杨白劳的几段唱词就很好地起了这种作用。歌词的语言应是诗的语言,既要有节奏韵律,富有音乐性,又要深刻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如杨白劳躲账回家,从怀里掏出红头绳时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爹爹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哎!扎起来!”这段唱词本身就是诗,押韵上口,适宜吟唱,表现出杨白劳为没有能力给女儿买花的歉疚、对女儿的深挚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歌剧中的独白和对话,往往是在演员歌唱之间,在音乐的伴奏之下,用吟诵的调子或插话的形式来进行的。《白毛女》剧中的独白和对话虽然在歌剧中居于次要地位,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贯穿许多主要情节,和音乐歌唱结合得紧密自然。

《白毛女》是创造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表现了中国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民族的风俗、习惯、性格、品德、心理、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民族新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

在音乐上,《白毛女》采取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加以改编和创作,又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形象。杨白劳躲账回来所唱的“十里风雪一片白”,是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编的,曲调深沉低昂,是刻画杨白劳基本性格的音乐主题。刻画喜儿性格的音乐主题主要来自河北民歌《青阳传》和《小白菜》,并贯穿全剧,随着喜儿性格的变化而变化。如“北风吹”一段,选用的是河北民歌《青阳传》的比较欢快轻扬的曲调;当在奶奶庙与黄世仁相遇时,为了表现喜儿强烈的阶级仇恨,就采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的曲调。

在歌剧的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古典戏曲的歌唱、吟诵、道白三者有机结合的传统,以此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推动剧情发展。如喜儿出场就是用歌唱叙述了戏剧发生的特定情境:“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账整七天,三十晚上还没回还。大婶子给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然后用独白向观众介绍了身世和家庭。其他人物,如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也都在出场时,通过歌唱作自我介绍,有的地方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的是话剧的表现方法,也注意学习戏曲中的道白。

在语言上,《白毛女》的对白是提炼过的大众化口语,自然、淳朴,常使用民间谚语、俗语或歇后语。如穆仁智说的“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吃不了兜着”,“胳膊抗不过大腿”,就是富于性格的口语,有民族特色。歌词凝练、深刻,一般采用传统戏曲唱段中句句押韵的方式,音韵和谐、铿锵,琅琅上口;同时学习了民歌和传统戏曲中抒情写意的方式,大量使用比兴、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巧用对比,也是《白毛女》的一个重要特色。杨家贫寒凄凉,苦度年关,黄家张灯结彩,欢度除夕,场景气氛的对比反映了严重的阶级对立;黄家堂后猜拳行令,狂欢作乐,堂前讨租索债,逼迫卖女,内外情景的对比揭示了地主阶级用穷人的尸骨建筑自己天堂的罪恶本质。特别是在人物塑造上,剧中人物性格迥然不同,黄家主奴的凶残,杨白劳的纯朴忠厚,正反分明,对比强烈,形成尖锐的戏剧冲突,突出地表现了主题。在刻画反面人物时,多以夸张的语言突出其本质特征。如穆仁智上场时“讨租讨租,要账要账”的唱段和黄世仁上场时“花天酒地辞旧岁,张灯结彩过除夕”的唱段,就把狗腿子和恶霸地主的不同身份与丑恶灵魂表现得入木三分。

第四篇:《白毛女》说课

<<白毛女>>说课稿

给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音乐学11级4班的江双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白毛女》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音乐(全一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

一、教学内容说明 :

本单元内容属于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从音乐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是通过观看、聆听有关中外歌剧选段(包括某歌剧的整幕或一部歌剧)的音像,引导学生理解歌剧这一体裁的基本内涵,培养他们欣赏歌剧的兴趣爱好,体验中外歌剧选段的韵味,养成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与品格,从而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本单元计划课时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重点是中国歌剧的赏析。

二、教学目的: 1.了解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和语言刻画人物的特点.2.通过学习本文能把握歌剧的特点,并能初步欣赏歌剧,体会人物个性话的语言.3.了解旧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三、关于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经过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以及自己对本文的理解感悟.对资料的搜集整理,我决定选择下列教学内容,对剧本的初步阅读让学生自己完成,因是自渎课文.课堂主要通过学生演唱及观赏精彩片断这种情景创造,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感知戏剧的特点,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再创造的能力,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把握作品通过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即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表现与主题,从而反映社会生活本质.这是因为: 1.尖锐的,集中的矛盾冲突是戏剧最大的特点,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学习剧本着先要弄清剧中的矛盾冲突.这对以后阅读剧本或观赏戏剧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即要表现主题,这是大纲规定的,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3.文学源与生活而高与生活.学生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文学作品.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欣赏戏剧文学中个性话人物语言.这是因为: 1.学生可以顺利的朗读人物语言对人物刻画的作用理解不到位,这还需要在学习文章中不断的建立这方面的素养.2.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这是大纲明确规定的.四、教学方法: 根据着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用的是课堂表演,课堂欣赏,共同赏析等方法.属于启发式教学符合教学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文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启发式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西和主动性.五、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要“学会”,而且更要教会学生“会学”.: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敢尝试”“会设疑”,只产生疑问,学习才有动力.学生首先要对“什么是歌剧”? “歌剧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产生,然后才能积极思考.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尝试,体会.找出较完美的答案.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师也起到了正确的引路作用。

六、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

1.导入

讲述“白毛仙女”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并出示课题。

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第一场的赏析,让学生对<<白毛女>>这一剧本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这是第一场矛盾冲突还不明显,喜儿的反抗尚未体现出来.但学生的自我表演已激发了想更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已把学生引向对歌剧特点了解的思考角度.因为剧本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结合学生的演唱及观看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这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悲剧的发生创设了独特的氛围.在以上第一场的的赏析中,我注意摆出了教师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刚注意了这种文学题材的特点.通过复述演唱,赏析对比等段,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诱发其创造性发展,这也就是教育理论中所说的,教无定法.3.第二场的赏析: 第二场:戏剧的矛盾冲突初显端倪,进而全部暴露出来。根据前面讲过的有关戏剧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去清理剧中的冲突.顺着这个思路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采用了怎样的手法使戏剧矛盾中突显的更明显。既作为文学它具有一般叙事作品的共同要点.这里利用了思维的迁移作用,剧本文学的两重性在这里显示出来.沟通了知识的联系,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探究性活动

在这里,我带着学生共同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文中的矛盾冲突是地主阶级对贫苦人民的压迫,作者是怎样构思这场尖锐的戏剧突出的,时间为什么安排在除夕夜?写天气晴朗好,还是风雨交加好?写杨白劳家庭人口多好,还是只有俩父女好? 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推荐同学想全班作表示性回答.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实际创设了一种问题情景,启发学生质疑由疑激是,促进思维开放,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5.小结: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始终围绕《白毛女》为主线,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准上,通过听、说、唱等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在赏析《白毛女》的过程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让学生在视觉与共同感观中感受歌剧的魅力。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理解。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第五篇:音乐赏析

古典主义音乐(18世纪中下期):18世纪70年代进入盛期。成熟的古典主义以海顿,莫扎特的中晚期,贝多芬的早中晚风格为代表。

1.古典主义音乐特点:所谓古典,原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艺作品。以和谐、均衡、明晰、严谨为特征。古典主义音乐讲究的是典雅、平衡、规范、严谨、有序。你很少能在古典主义的作品听出狂放、激情、震撼人心的东西。贝多芬是个过渡人物。

2.古典主义器乐主要在四种形式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交响曲成就最大,其次,奏鸣曲。古典协奏曲以及弦乐四重奏。

交响曲:典型的交响曲分四个乐章。

首乐章要有一定长度,速度一般是快板或中板。有时也会有个短小而严肃的引子。

第二乐章速度慢,情绪平稳。

第三乐章具有舞蹈节奏,通常是一首小步舞曲。

末乐章是快板,比第一乐章更快,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奏鸣曲:是指一首曲子。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首乐章是快板或中板,一般为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是慢乐章,曲式不固定。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变奏曲式。

末乐章是快板或很快,常常为回旋曲式。奏鸣曲式不同于奏鸣曲,(奏鸣曲式是用于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及其他器乐曲的第一乐章的曲式。)弦乐四重奏:是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乐曲。分四个乐章,与交响曲很接近。

协奏曲:独奏乐器炫技为主要特征。一般为三个乐章。除去没有小步舞曲外,其余乐章和交响曲一样。

3.古典歌剧: 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只有宣叙调和咏叹调。古典主义则出现了重唱和合唱。重唱和合唱可以同时表现几个人物的性格和感情。莫扎特的歌剧达到古典主义顶峰。4.维也纳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为德国人。

5.海顿:1732-----1809,他确立了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的标准结构,有弦乐四重奏之父 交响曲之父的美名。性格乐观开朗,喜欢在生活中开一些小玩笑,他认为音乐就是拿来享受的。他不喜欢表现人类的阴暗复杂的一面。他的音乐纯净悠扬,他的音乐喜乐光明,令人如沐春风。他信仰坚定,幽默诙谐,亲切朴实,被亲切的称谓“海顿老爹”。他的一生一帆风顺,音乐生涯总是踏着稳健的脚步前进。

赏析作品:G大调94号交响曲《惊愕》,《告别交响曲》

弦乐四重奏《皇帝四重奏》,莫扎特:1756-------1791,个性纯真热情,爱情生活也多姿多彩。他的音乐吸收的来自不同地区的曲风融合而成,以最简单的音符,打动人的心扉。音乐纯净、优美、欢乐、灵巧。成就主要是歌剧。

赏析作品:1.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

2.安魂曲

3.21号钢协第二乐章

4.第11号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

5.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贝多芬:1770---1827,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过渡 时期的人物。贝多芬的交响曲是古典主义的顶峰。此外他钢琴奏鸣曲一般二或四个乐章。,弦乐四重奏也是音乐艺术的巅峰。音乐风格:他的音乐基本情绪是乐观的,作品前半部分压抑、挫折、挣扎之后,在结尾处获得。他的作品是他呕心沥血的产物,一改再改,几乎无瑕疵。

赏析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钢琴奏鸣曲《月光》 浪漫主义音乐:与18世纪古典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喜欢把眼光投向遥远的往昔和不可知的未来。作品更注重个人的情感描述。特征是饱含热情,孜孜不倦的追求,渴望综合一切艺术。1。分为A

19世纪标题音乐,将音乐以外的因素化为乐思,用文字来说明其思想内容。常由诗歌,绘画或某种事物激起灵感,但主观性更强。

B

民族主义,19世纪又是民族主义的世纪。在北欧,东欧搜集民歌,选民族的历史故事,自然风光,人民生活等题材,运用本民族的民族民间音乐舞曲的音调节奏,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音乐语汇。

C

后浪漫主义,19世纪的后30年,世纪之交,国际局势和社会动荡,与19世纪中上叶相比,在音乐内容与风格上有了显著的变化。在德奥,作曲家更着重音乐表现,作品篇幅庞大,出现感情过剩和极度外溢的现象。

19世纪音乐体裁;

器乐:

A

交响曲分为纯音乐(舒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和标题的交响曲。

B

钢琴,仍然沿袭传统的体裁,回旋曲,变奏曲。幻想曲,赋格。

C

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体裁;各种特性乐曲(一般规模较小,也有长的)和标题小曲。

常见的体裁有前奏曲、夜曲、叙事曲、狂想曲、无词歌、间奏曲。它们的标题就标

出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气氛。

声乐:

A

艺术歌曲,是声乐与诗歌相结合的一种体裁,深受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喜爱。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法德艺术歌曲造诣最高。

B

合唱仍然采用弥撒曲、安魂曲、清唱剧形式。

C

歌剧,民族思潮,综合艺术的思潮反映在歌剧创作中,从18世纪意大利一家独大的统治地位发展为意德法以及东欧都有各自特点并且相互影响的局面。

浪漫主义作曲家

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他创作的中心。他的艺术歌曲特点是第一,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第二,音乐是随着歌词的意义而改变。第三钢琴伴奏,在于为歌曲渲染气氛,营造意境,钢琴与歌曲互相应和,配合的天衣无缝。

舒伯特的音乐在感情深度,表现力度和悲剧感上,接近贝多芬,他比贝多芬更加敏感,具有更多诗人的气质。

赏析作品;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第二乐章。

《鳟鱼A大调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

《冬之旅》第一首晚安

《魔王》 《圣母颂》《野玫瑰》 韦伯:

1786---------1826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先驱。

赏析作品:歌剧《自由射手》,钢琴独奏曲《邀舞》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

他的音乐评论具有革命性,批评守旧的音乐家,不做世俗的歌颂者。他本人多愁善感,音乐具有抒情美,他的想象力丰富,时常描绘梦境或梦想。音乐带有学究气,女性化,深度,厚度不足。作品短小,佳作大部分为钢琴曲。

赏析作品;器乐《蝴蝶》《梦幻曲》《狂欢节》

艺术歌曲《诗人之恋》

门德尔松:家境较好,贵族绅士。他的音乐富于诗意,曲式完美严谨,音乐抒情,优雅,恬静,伤感,与李斯特,柏辽兹,瓦格纳等人的热烈,狂放风格不同。也与肖邦的忧郁音乐有别。他的音乐保守,缺少趣味性。他坚持明晰的古典主义的形式,很少创新。旋律优美抒情。他的浪漫主义主要他现在作品中的情感和强烈的戏剧性。赏析作品:

《第四号交响曲意大利》、《无词歌》、《威尼斯船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肖邦:波兰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音乐风格:一

他从不给自己的作品加标题。用体裁和编号来区分它们。

音乐灵感来源于生活经历和感受。

他是短小体裁的大师。几乎作品都为钢琴,他把钢琴的表现潜能发挥到极致

第一个用音乐作品表达民族主义的作曲家。他一生的创作没有离开波兰的民族音调。

作品体裁有,叙事曲,奏鸣曲、练习曲、夜曲、玛祖、波罗乃兹、幻想曲、协奏曲、回旋曲、室内乐、歌曲。

音乐特征:内敛、含蓄、清丽、婉约。赏析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一分钟圆舞曲》 推荐曲目

《夜曲》21都为精品。玛祖卡

《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军队》

《A小调前奏曲》 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被誉为钢琴之王,创造了交响诗这一种音乐形式。

为狂想曲这种单乐章的体裁树立了典范。

音乐风格:多姿多彩,极富有想象力。外向,豪壮,绚丽,花哨火爆。赏析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 推荐曲目《B小调钢琴奏鸣曲》《浮士德交响曲》 交响曲《前奏曲之三》《爱之梦》

勃拉姆斯: 与贝多芬,巴赫称为3B,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是新古典主义的捍卫者。他的音乐复杂,严谨而高贵,有一些学究气。交响曲风格气势宏大,结构严谨、笔法细腻、表情变化多端。钢琴协奏曲同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室内乐是他自省,内心的表现形式,他的室内乐忧郁而怀旧。

赏析作品: 《匈牙利舞曲》《作品49号第四首摇篮曲》 小约翰 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音乐总的说来肤浅,体裁与题材都显得狭隘同样是欢快的音乐莫扎特的音乐中听到的是对生命的赞颂,是发自灵魂的、天真的、童稚的乐观,而他的音乐是及时行乐主义的宣示。

圆舞曲的特点《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赏析作品:《闲聊波尔卡》轻歌剧《蝙蝠》《溜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 老约翰 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俄国作曲家,作品进入西方音乐正典的头一尾俄罗斯作曲家。

旋律大师。性格内向,敏感、情绪不稳定,长期抑郁。

音乐风格:旋律抒情、华丽,善于利用不同乐器,特别是管弦乐器的音色制造强烈的戏剧效果。音乐特点旋律优美婉转,配器艳丽,情感强烈。过于感性,女性化,音乐情绪忧郁。赏析作品:《斯拉夫进行曲》、《第六交响曲悲怆》《1812序曲》钢琴曲《四季六月船歌》 推荐曲目,歌剧共十部,《叶普盖尼 奥涅金 》、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19世纪民族乐派:

俄罗斯音乐,格林卡

强力集团

赏析作品:鲍罗丁管弦乐交响诗《在中亚西亚草原》 穆索尔斯基: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侏儒,漫步主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第一乐章 捷克民族乐派: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念故乡》

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 挪威民族乐派:格里格管弦乐组曲《培尔 金特》索尔维格之歌 芬兰民族乐派:西贝柳斯交响诗《芬兰颂》 印象派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巴洛克时期

维瓦尔第:1678-----1741 巴

赫:1685-------1750,音乐之父

亨 德 尔 ;1685------1759,清唱剧大师 古典主义

鲁 克;

1714----1787 海

顿;

1732---1809 古典乐派的奠基人

扎 特: 1756----1791 音乐天才 贝多芬

1770---1791 乐圣 浪漫主义时期 早期浪漫主义;

韦伯1786-----1826 浪漫派的先锋 舒伯特1797---1828 歌曲之王 帕格尼尼

柏辽兹

1803---1869 永不停止的 音乐实验家 肖邦

1810---1849 钢琴诗人 李斯特

1811--1886

钢琴之王

舒曼

1810-----1856最具浪漫气质的作曲家 门德尔松

1809---1847 梦幻音乐的翘楚 比才

晚期浪漫主义

柴可夫斯基 1840-----1893俄罗斯音乐的集成大师 勃拉姆斯

1833-------1897 新古典主义的捍卫者 约翰施特劳斯 :1825-------1899 圆舞曲之王 瓦格纳

1813----1883引发热潮的歌剧院狂人 罗西尼

多尼采蒂

威尔第1813-----1901 复兴意大利音乐的歌剧之神

圣-桑斯

民族乐派印象派与后浪漫主义 格林卡

鲍罗丁

穆索尔斯基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1844-----1908 俄罗斯音乐革命家 拉赫玛尼诺夫

德沃夏克

1844-----1904 国民音乐的巨人 斯美塔那 格里格

西贝柳斯

1865---1957 芬兰爱国音乐的斗士

德彪西

1862-----1918 印象派的翘楚 拉威尔

1875---1937 普契尼 布鲁克纳

马勒

1862----1918 交响曲的巨人

理查德 施特劳斯

1864-----1949 浪漫派后期的前卫作曲家 20世纪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

勋伯格 巴托克

普罗科萨耶夫

肖斯塔诺维奇

1906-----1975 用音乐编织的苏联作曲家

下载说音乐《白毛女》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说音乐《白毛女》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赏析[模版]

    100首古典音乐赏析 耳熟不能详 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总时刻伴随着我们的左右,不管你是不是爱乐之人,总免不了或 多或少地接触到它。歌曲、电视节目、广告、广播、互联网、游戏、演......

    音乐赏析

    流行与经典音乐赏析今年我选择了“流行与经典音乐会集锦”这门课,我很喜欢。一方面由于我本身就很喜欢音乐,另一方面由于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的老师很优秀,每次都......

    音乐赏析

    《白毛女》是上海芭蕾剧团里的经典剧目,“喜儿”这实在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人物角色了。全剧从喜儿到白毛女,贯穿出现了四位饰演者,但表演最精彩的莫过于首尾两位,代表了当前上芭......

    音乐赏析

    音乐赏析 今天在课堂上观看了《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是在2008年上映的。之前我没有完整的观看过这部电影,今天算是把他看完整了。 我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有了一些观后感。 一是相......

    音乐赏析

    2010-12-27 12:16 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

    音乐赏析范文大全

    音乐与诗歌 ----《春晓》教学课例与评析 摘自:《岳阳教育教学网》 教学课例: 年级:2010级音乐学2班 课时:一课时 地点:教九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艺术歌曲《春晓》的欣赏,感受音乐......

    《白毛女》观后感

    《白毛女》观后感 “喜儿”嫁“大春”,只能穷嫁穷。“大春”老实,但“老实”不能当饭吃,当钱花,改变不了“喜儿”的命运,生活平淡,环境艰难,家里要富起来,日子要好起来,还不知牛年马......

    白毛女观后感

    芭蕾舞剧《白毛女》观后感 芭蕾舞剧是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于同一舞台空间的戏剧艺术形式。舞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演员在台上不说也不唱,完全依靠形体的表现力来完成所有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