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20年代散文(共5篇)

时间:2019-05-13 07:2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章 20年代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第一篇: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第七章 20年代散文

教学目标:

1、把握整个20年代散文的发展概况。

2、掌握重要作家如周作人、朱自清等人的创作。

3、把握鲁迅《野草》的创作特色。教学重点:

1、周作人的“闲话体” 散文;

2、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3、鲁迅《野草》的创作特色。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周作人、朱自清的散文(2课时)

教学重点:周作人的“闲话体”艺术散文风格。

一、20年代散文概况:

鲁迅在30年代曾经这样回顾:到了“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之上。朱自清则评价说:五四阶段散文创作的派别林立,“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这时期产生了周作人、冰心、朱自清、郁达夫等现代散文四大家以及鲁迅、林语堂、徐志摩、梁遇春等诸多不同风致的散文名家。到了三十年代则出现了何其芳的《画梦录》,四十年代又出现了张爱玲的《流言》,是现代散文家的队伍不断扩大。

二、简介五四前期的《新青年》“随感录”散文。

(1)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此后有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杂文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2)《新青年》随感录特点:A、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鲁迅是其中主要作家。此外还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

B: “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必须联系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来阅读。周作人曾列举自己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文章,毫不留情地指出“它只是顽强地主张自己的意见,至多说得理圆,却没有什么余情”。(3)《随感录》对后起的“语丝”派等散文诸流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新青年》《语丝》分化后,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义作家群,所谓言志指派散文流派,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与前一派自是路向不同;不过,在五四初期大体上还是取同一创作立场的。

三、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简介: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浙江绍兴人。1903年赴南京求学,1906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中学教员、大学教授。1921年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执留北平,出任伪职,被指责为汉奸文人。抗战后被捕。1949年出狱,定居北京。散文集《谈虎集》、《谈龙集》等。(1927年提出“闭门读书论”批判左翼文学的“投机趋时”;1937年后,沦为汉奸)

2、周作人的散文理论及其“闲话体”风格言志散文

周作人的散文,有“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体。前者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中,思想意义与社会意义显然更加积极;但真正显示周作人创作个性,并成为他对现代文学艺术独特贡献,而且实际影响更大的,确是后者。周作人的散文多做闲谈体,所追求的是自然而隽永,是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周作人有名士派的夙缘,有叛徒与隐士的二重性格。《北京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等,很能代表周作人言志小品的风格。

周作人的现代散文理论独树一帜,而且他散文创作也和他的理论相呼应。周作人的言志散文理论和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散文理论: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以记叙和抒情为主的艺术散文创作,将叙事、抒情、说理结合在一起。散文不但应是记叙的,而又是艺术性的;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这是周作人发表于1921年的《美文》中重点强调的观点。这给现代散文文体和标准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自此,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了浩浩荡荡的“言志派”这一散文流派。(1920年之前,文坛上多流行议论性散文。)

(2)“闲话体”艺术散文的风格。以生活见闻和日常生活体验为载体,抒发情绪,寻觅交流者,从而形成了周作人的独特风格。

①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诸如茶食、野菜、野花、菱角、自己的初恋、爱女的生病等,在平淡的叙述中有人生的况味,有内心的情趣。尽管那种情趣可能未免落寞、颓废,适合所谓中年心态。

如《北京的茶食》中写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心要的„„”这里写的都是平常的事物,但跟人生不无关系,颇有生活情趣。

②“冲淡平和”的抒情特色。

周作人的人生观之一就是顺从自然,天人合一。他说过:“人的脸上固然不可没有表情,但我想只要淡淡地表示就好,譬如微微一笑,或者在眼光中露出一种感情,自然,恋爱与死等都可以算是例外,无妨有较强烈的表示,但也似乎不必那样掀起鼻子,露出牙齿,仿佛是要咬人的样子。这种嘴脸只好放到影戏里去,反正与我没有关系,因为二十年来我不曾看电影。”

他的散文作品混杂着寂寞的痛苦和淡淡的喜悦,可以说是苦中作乐,忧患中的洒脱,这就是周作人所说的“凡人的悲哀”。

如:《乌篷船》,作者似是在漫不经心地指点朋友如何游览他的故乡,实际要表达的是自我的处世态度:闲适和隐逸,一种消闲的人生观。周作人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这种淡淡的惆怅或落寞,这一方面是一种“人到中年万事休”的心态,另一方面是思想观、人生观和文学观的矛盾所带来的苦涩。

③文词的涩与简单。周作人认为文词应“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揉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一,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我说雅,这只是说自然,大方的风度,并不要禁忌什么字句,或者装出乡绅的架子。”在他的散文中,随外可见这种文白杂揉,简单又自然的文词。文章以文言入文,似“涩”,但读起来,并没有艰涩、生硬之感。全文才100多字,几乎是一句就产生一个转折,简洁通达的文词,却形成一种古雅、“低徊趣味”的审美效果。

四、朱自清的散文。

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家,他以自己的创作,彻底地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和冰心一样,朱自清也擅长从古典语词中吸收营养,但是他驾驭白话的能力更为高超。他的《荷塘月色》、《背影》和《给亡妇》等名篇已经与中国古典散文名篇并驾齐驱。他的散文语言和文体之完美,在现当代作家中罕有人比肩。

1、朱自清散文突出的美学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擅长写景和抒情的“工笔美文”。其抒情散文的特点:“文中有画,画中有情”。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例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等,都体现出他对景物的细致刻画和对声音色彩的敏感,以千姿百态的鲜明形象、巧妙地比喻和通感等手法,营造出至情至美的意境。但是这类散文有些地方过于雕琢,给人一种厌烦感。

(2)从人格到文风都继承了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从而表现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例如《背影》以平实的口吻和朴素的文字写出家道的不幸,父亲那矮而胖的“背影”在朱自清压抑的情感中体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给亡妇》叙述日常生活琐事,但是生死离别的悲恸却醒目地留在字里行间;《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到卖唱游女和自我道德质疑的时候,那种微微的痛楚,也使桨声灯影变得虚幻起来;《荷塘月色》中,那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落寞感直达人的心灵深处。这种情感收放有度的散文美学保持了情与景的统一,是别人难以模仿的。因此,朱自清的散文美学也是独树一帜的。

2、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

(1)感情真挚醇朴。

(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

(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

(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

教学小结:

周作人与朱自清来两人同时提倡艺术性的“美文”与议论性的说理性散文;他们二人在性格、禀趣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一方面积极关注时事与国计民生;另一方面有深受传统文人的之志趣与艺术的影响,因而其创作呈现出两面性。

第二节:《野草》(2课时)

教学重点:《野草》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简介: 《野草》(散文诗集,独语体散文)

1、关于“独语体散文” 就是“自言自语”式散文,不需要听众和读者,甚至直接排斥读者或者和读者之间形成紧张关系。只有这样,独语的内容才能直接逼视自我和灵魂,才能捕捉到自我微妙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和哲学思考。因此,当1919年鲁迅发表一组类似于《野草》的7篇散文时,就是直接将其命名为《自言自语》。

独语体散文的问题价值:

1、具有自我审视的性质,具有强烈的内省精神。

2、借鉴了来自异域的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2、关于《野草》 该作品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共23篇,1927年劫机出版,最初发表于《语丝》。这是“五四”退潮后,鲁迅思想矛盾加剧,进行上下求索时候的作品。(《新青年》的解体、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北洋军阀的的腐败、兄弟的失和——时代苦闷与个人苦闷的结晶。)

《野草》在思想上已抒写个人内心的苦闷、解剖心灵为主要特色,也有部分正视现实之作。他认为当时的社会为一个“黑色的大染缸”,惟“黑暗与虚无”是“实有”,作者在这的环境之中探索着人生之路。作品正是反映了鲁迅的这种战斗、探索、彷徨、苦闷的内心感受。

二、作品的内容与特色:

1、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①寄托自己的苦闷、求索和进取情怀的作品。(这类作品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寂寞的情绪,但着重表现的下在黑暗重压下的战斗精神、追求精神和牺牲精神。)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秋夜》、《雪》、《过客》、《这样的战士》是诗人自我的精神写照,反映了鲁迅清醒执着,在苦闷当中确又永不停息的战斗的坚韧意志。“枣树”任性的战斗精神;(默默地铁似的直刺奇怪而冷的天空);“朔方的雪”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战斗;

“过客”不只前方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依然不停地跋涉,坚定地向前走去;“这样的战士”:一个孤独而坚强的人,“但他举起了投枪”(反复)勇猛战斗永不歇息。《影的告别》中“影子”面临着黑暗与光明的两重威胁。“彷徨于无地,彷徨于明于暗之间” 《颓败线的颤动》所表现的是爱人者的悲剧。“老母亲”鲁迅的写照; 《死火》自己一心救国的热情到冷冽的社会面前成了“死火”。

②对社会丑恶世态和病态心理的揭露与鞭挞。《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复仇》、《立论》等对国民的愚昧、麻木、圆滑、势利、无聊、中庸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③对封建专制势力、反动军阀的批判。《淡淡的血痕》《一觉》《失掉的好地狱》对军阀的残暴、军阀混战的危害、政客的争权夺利讽刺与控诉。

2、艺术特色

①熔散文的形散神聚合诗歌的诗情画意与一炉,形成独创性的体裁特色。

②艺术上多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自然景物中的天空、小青虫、枣树、江南的雪;人物中,过客、战士、全身赤裸而颤动的老女人;

③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三、品读《题辞》(过程略)

小结:鲁迅是现代散文诗的最早创造者。《野草》以深邃的思想哲理和成熟优美的语言艺术发射异彩,是中国散文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练习布置:

1、评周作人散文观,及其小品文创作的主要特色。

2、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

3、分析《野草》中的“过客”与“这样的战士”的形象。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第二篇:纯真年代的优美散文

今天是9月1日,是学生暑期结束开学的第一天。

女儿马上就上初三了,即将开学了,昨天自己去理了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房间和书包。昨晚洗涮完毕她显得特别兴奋,在我们的床上又蹦又跳,嘴里还不停地说,又要上学了,我最喜欢学校的感觉了。不停地和我说这说那,这小人,就是这么纯真可爱,看到她那兴奋劲我也不忍心说什么,她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她也想有个好的开始,我的心也随她而欢快,我觉得不能给她太多的凡俗之物就给尽可能多的快乐,给她做人的理念让她学会怎么为人处事,让她成为一个心中有大爱为人纯正善良之人,这就是我给她的最大财富。

夜真的很深了,她还是兴奋得不得了,没办法我只好把她拥入怀中,就象小时候。时间真的是飞逝,想想过去的一切仿佛就在眼前,女儿已经从一个吃奶的婴儿长成了大姑娘,比我都高了。但她的纯真善良没变,这是最令我欣慰的事。女儿懂事乖巧,学习成绩优异,我觉得为了她我付出的种种牺牲是值得的。女儿依偎在我怀中睡着了,看到她那恬美的睡容,我轻轻地亲了一下她的脸。真希望她还有我能永远保持那份纯真恬美,这样的内心世界才可安静,心灵之窗才可宽敞明亮,才可容纳更多美好。

今早醒来,天阴沉沉的好象要下雨的样子。真担心下大了会淋湿了她而感冒。女儿却说:“老天爷就爱和我们开这样的玩笑,每当我们上学放学经常要这样,可他玩够了就好了,今天开学第一天他不可能不给面子,一会儿风就会把他的坏心情带走的。”这小人,真会给自己的心找出路,太可爱了。果真,一会儿风停云散,我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女儿要走了,她在家陪了我两个多月,真有点舍不得,临走时我亲了她一下把她送下了楼。

在楼上目送女儿远去。一阵风吹来,好凉啊。是啊,秋天已经到了,外面的一切已经被浓浓的秋意包围。这时我的心中突然涌上一阵凄凉的感觉,我是最受不得这秋风吹过,这时的我总有一种凋落的感觉,秋总是让人伤的。花红落了一地,秋叶也像一片片枯叶蝶随风而舞最终坠入红尘化为泥土,等待来年的相约。而人呢,我们已人到中年,就象这一年四季,我们已步入秋季,也正是花红落地,秋叶飘零的时候,可我们再也不会再重新来过,这又怎能不让人触景伤情,顿感凄凉?

好在秋还是收获的象征,她还有丰收的喜悦。人到中年,这个时候的我们已经历了春的躁动,夏的浪漫,我们已积累了较多的人生经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我们已渐趋成熟,事业处于高峰,家庭和谐美满,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收获,收获得心中满满的。不过,这里面也有很多尘事凡俗的东西在困扰着我们,有时也会让我们不知所措,甚至犯错,但愿我们心中仍存的那份纯真能把这些东西清除。

我想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心存善念,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心中永远保留那份纯真,相信无论我们的人生走到哪一步我们的心都永远不会老,永远都会留在那个纯真年代。但愿我能,但愿你能,但愿他能,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心中给曾经的纯真留有一隅之地,这样大家的心就都能永远年轻。

第三篇:难忘那青春飞扬的纯真年代散文

昨天上街时遇到一初中同学,我们先是感叹一番岁月催人老,然后就海阔天空地聊各自的现状,聊到最后,自然就一起聊到了同窗共读的青春年代。于是思绪穿越时空,翩舞的青春飞扬在那纯真的年代。

我上初中那会,就读于我们镇上的新宁五中。新宁五中是我们新宁县的第五中学,那时在我们所处的地区,新宁二中是最好的初中,而五中就是排名第二的初中,也就是说在这里上初中的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当然也有小学毕业会考时发挥失常的尖等生遗落在此。那时来这里上学的也不只是我们镇和邻镇的人,还有其他县的人,我们班就有好几个是其他县的。

五中离我家很近,走路最多十五分钟就到了,因此一直以来我都是走读上学的(好像我们那个班只有六个走读生)。因为走读的原因,也因为我们那时思想特别保守,因而我与班上的男同学的交集特别少,也因此而闹了一个大笑话。

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我特别喜欢唱歌。那时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的插曲和主题曲,我几乎都会唱。那些寄宿生只是在周末才回家,喜欢唱歌的她们就老是让我课后去教她们唱歌。

一次课后,我又被一个绰号叫“米老鼠”的高个女生给拉到她的座位上去教她们唱歌。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上课铃响了,我正准备回自己的座位去,一抬头,发现一个陌生的男同学还在和我们班的几个男孩子在打闹,我便惊讶地说:“那个男孩是哪个班的呀?都打上课铃了,他怎么还不回教室去?”

她们几个顺着我手指的地方看过去,然后就一起哄堂大笑,“米老鼠”更是笑得气都岔了,我不解地问:“你们怎么啦?……”

旁边一个叫幸嘉嘉的男同学,走过去拍了拍那个男孩子的肩膀:“谢兴叶,有人问你怎么还不回教室去上课呢?”

那个叫谢兴叶的男孩子诧异地说:“什么?谁这么问我呢?”

在他诧异之时,“米老鼠”已经边笑边断断续续地告诉我,那个男孩叫谢兴叶,是上学期转到我们班上来的,都已经在这个班待了一学期多了,而我却不知道,这下糗大了,我连忙逃回自己的座位。很快,任课老师已经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教室,后面那群人还是止不住笑,害得老师以为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妥之处,不停地扫视自己的身上。

就这事,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同学们下课休息时拿来取笑,而我却因此而记住了那个人的名字。

时隔多年后,我们再回忆起当初的事,她依然在笑个不停,而我依然觉得自己很丢分。

一阵笑闹后,往日的记忆渐渐苏醒,那时的点点滴滴又重回到我们的眼前。

说起“米老鼠”,不经意间我们就聊到了班上那些同学的绰号上去了。

那时印象深刻的几个同学的绰号就被我们拿出来翻炒,她说:“还记得那个‘冷地仙’吗?”

“冷地仙”,当然记得啦!那是初中时期唯一一个被我吼过的男生,我怎么可能忘记呢?

那是一次大扫除时发生的事情。那次轮到他和班上几个同学在教室扫地,在扫地时,他和另外一个男生在教室里追打,不小心将我的课桌给撞翻了,我的东西在课桌里翻腾,用来练毛笔字的墨汁瓶被砸烂了,墨汁流出来,将我的书包、书本全都染成了黑色,墨汁顺着课桌的缝隙滴落到地板上,有人提醒他帮我收捡一下,可他却满不在乎地说:“不怕,她是我们班最温柔的女生,绝对不会骂人的。”然后掉头跑到教室外面去玩去了。

等我清扫完后回到教室,还没走到我的座位,就有人好心地告诉我,让我赶紧收拾课桌,并且还将“冷地仙”不屑一顾的话语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我。我是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听完同学的话后,连忙跑到自己的座位,掀开课桌盖,看到我的课桌里一片狼藉,书包、书本上都被染上一大片黑色的印花,那气就不打一处来。边收课桌边跺脚,用抹布、纸巾,一切我想到可以用来清洁我课桌的东西都用上了,依然没能让我的课桌、书包、书本恢复到原来那洁净的最初。气哼哼的我,站到教室门口,等着肇事者回来。

可能已经有人告诉他我生他气了,也有可能他看到我很生气了。平时总是从教室后门进教室的他,居然改从前门进去了,我苦等半天也没等到他,一回头却看到他端坐在座位上,那个气呀,真的没法用语言来形容,于是气呼呼地跑到他面前,用手指着他质问:“冷地仙,是不是因为我温柔,所以你才会这么对待我呀?你是不是想逼着我骂你呀?”

原本热闹沸腾的教室刹那间鸦雀无声,几十双眼睛都在直愣愣地看着我们,知道原由的人就小声地将事情的原委告诉给大家,大家才了然,平时从不高声说话的我今天为什么会这么大声地质问他。“冷地仙”当时满脸通红,呆呆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班长和学习委员跑来了,班长让他向我赔礼道歉,学习委员拉着我的衣袖劝我,并说让“冷地仙”赔东西给我。我其实也是气不过,并没想让他赔东西,看到班干部出面了,而他也知道自己做得过分了,我也就没再说什么,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上初中时,我们都是15、6岁的青春少年,那时的我们,思想都比较守旧,女生和男生之间的那条“三八线”画得特别清楚。从初一到初三,班上一直都没有早恋的事件发生。然而临近初三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却断断续续地惊爆出班上有六对早恋的男女同学。这无疑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当时曾震动了学校的领导。最后究其原因却是源于班主任将班上的男生和女生搭配成同桌而促进了班上同学的早恋。

开始一直都是男生和男生同桌,女生和女生同桌的。在初三第一学期排座位时,排到最后只剩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都没有同桌,于是他们俩便成了同桌。座位排好后没几天,那个女生就不愿意来上课了,原因是班上其他同学笑话她和男生同桌。那女生是班主任的外甥女,叫易淑琳。原本就是一个很腼腆的女生,被同学这么一笑闹,哪还敢来教室上课。

班主任谢老师来班上大发雷霆,最后将班上所有的女生都和男生同桌,只有四个男生多出来,没有女生可以搭配,他们四个是班上仅存的男生和男生同桌的两对。自此后再也没人敢讪笑他人了,男女生同桌的没资格,而那四个男生也不敢嘲笑,怕老师一怒之下,将他们换去和女生同桌。

本以为自此班上便太平无事,大家都会将所有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为老师争得荣耀,为学校争得荣誉,没成想到初三时,却一对对的早恋了,这让一心想带好这个班级的班主任谢老师情何以堪。最让老师气愤的是,早恋的六对里有三对是平时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原本雄心勃勃的谢老师,顿时泄气得像一个漏气的气球,瘪瘪的,再也不提预计会有多少人能考上中专,多少人能考上最好的高中了。

当年早恋的六对,自然没能走在一起。毕业后,各自沿着自己的人生路行走,哪能如愿地走在一起,相伴一生呢?毕竟我们太年轻、太幼稚,哪会考虑到那么多的人生问题。当年因为早恋而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未能如愿进入自己预想学府的同学们现在对当年的事情是何感想,我也就不得而知了……

说到最后,我们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间就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时光,改变了我们的体形,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也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但依然不变的是我们之间的同学情谊,是大家一起共度的纯真的学生时代。那些熟悉的笑脸,那些飞扬的青春年华,都将是我们一生中最温馨、最难忘的美好时光。无论过去多少年,同学的情谊依然是最纯洁无暇的最美感情;无论历经多少载,青春绽放出的绚丽丰姿依然是人生中最惊艳的绝代芳华。

难忘的青春年华,肆意地飞扬在那青青校园,镌刻成一段永恒,一段独一无二的印记。

第四篇:奔腾年代观后感

奔腾年代观后感

不止一次地看《奔腾年代》这部电影,并把自己的网名改成“海洋饼干”,两个小时在我看来,却是至今的挥之不去的余味。曾经古人形容“语音绕梁三日不绝”用来形容这部电影对我的影响,再合适不过了,借用孔子的“三日不知肉味”,我想把《奔腾年代》比作一道大餐,体育电影界一道“形”“色”“香”“味”俱全的大餐。

首先来说说“形”,“形”便是该电影的结构。它的主线是一匹马和三个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奋斗史。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波三折。

查尔斯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可是中年丧子,家庭粉碎,这是第一个起伏;如果说有人是含着银勺子长大的话,那么瑞德可以说是从小在漂泊中长大,最后在拳击场上沉沦,这是第二个起伏;汤姆是个优秀的驯马师,却一直被埋没,恰似失去钟子期的俞伯牙,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第三个起伏;“饼干”虽有优秀的血统,但是身形矮小,生性懒惰,被人弃之,这是第四个起伏。而这四个起伏聚集到一起,便成了海上汹涌的波涛,爆发出惊人的震撼力,那赛马场上场下的欢呼声,说明了这一切。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在取得成功后,又不遗余力地刻画失败,在克服失败后,又在用外界的考验来推波助澜,至此,影片的后半段是个高潮,瑞德和马受伤后,影片用大量手笔平静地叙述着他们的生活,恰如龙卷风的风眼中总是一片平静,而在风眼周围,作为观众的我们,无不伤心落泪,感叹命运的无常与无奈。

如果影片仅仅是叙述这样一个故事,那么这样的起伏在希区柯克面前,也算不上一流。对于它的结构,点睛之笔就是影片的虚实相生。历史的照片,穿插在现实的镜头中,是那么自然,不留任何修饰痕迹。在现实灰暗的时候,那些黑白照片带给我们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或许年代是萧条的,但记忆却是充实的。这样的照片,让我们感受到真实;这样的真实,使饼干的故事更加切肤。

再来说说“色”,色彩是给我们最直接的印象,在《英雄》里,我们记住了最后飘零欲滴的金黄;在《辛德勒名单》中,我们记住了最后的红玫瑰;在《黑客帝国》里,赋予了绿色独特的气质;在《碧海蓝天》里,梦想成了永恒无涯的蓝色。在《奔腾年代》这部电影里,我们很容易发现影片前半部分是黑白的基调,并且偏重高调。在这样的色彩中,我们感到了压抑,这种高调的压抑,生在萧条的年代,生在波折的人生,压抑更容易把观众卷入到影片中大有“浓阴落尽有高柯,昨日流莺在何处”的意味。

直到海洋饼干出场,它懒惰地躺在草丛上,才让人的眼睛一亮,这样的“一亮”,是影片色彩的一个转折。由此,后半部分色彩开始变亮。特别是在赛马取的胜利后,瑞德洒下的花瓣,让人身心愉悦起来。

而海洋饼干和瑞德相伴的日子,色彩完全明艳化,虽然,这样的相伴是个悲伤的故事,那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那平整厚实的跑道,那油漆刚过的白色栅栏,是种难以言喻的美。自古以来,人们见到美的事物,总是那样稍纵即逝,会内心忧伤,而用美本身来修饰悲伤,不禁想对瑞德和饼干说,某一天,我们失散在这世间的哪个角落,无论我们在此岸或彼岸,我们还会相遇,这就是宿命。色彩,让故事做到了“花瓣泪飘落风中,虽有悲意也从容”的境界。

“香”是调动我们除视觉感官外的因素。所以,我更愿意用除视觉感官以外的因素来比喻《奔腾年代》的“香”。

它的香,来自它的音乐,浑厚大气的音乐加之嘈杂的现场声,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赛马运动,各种小乐器加之流利八卦的解说,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整个音乐奠定了它恢弘的基调,音乐的延伸,就是给人感觉:历史,在脚下延伸。

它的香,还来自它的台词。“I was crippled for the rest of my life.I got better.He made me better.Hell, you made me better.”瑞德叫嚣着这句话的时候,我落泪了,他不愿承受没有赛马之痛的宣言。包括查尔斯的无数次宣言,都让我们感到处在萧条中的振奋。

它的“香”,来自它的细节,从瑞德吃饭的多少,我们可以判断他复杂的心理活动,希望自己骑着海洋饼干创造辉煌,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体型太大,克制着自己的食量。此外,还有很多细节反映时代。

最后,再看看《奔腾年代》的“味”,即给观众的感受。众所周知,这是一部励志电影,里面面向困难与残缺,敢于挑战的体育精神更是影响着观众。但是,我想,一部电影如果光是描述体育精神,还远远不够,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更深的内容。首先是时代精神,乐观,就是美国精神的主线。好莱坞总是一个早就美国梦想的地方。所以,它从文化背景方面,是美国本土文化精神的体现。其次,我们知道,三个人都信奉着“没有不可能”,他们才能轰轰烈烈地赶出这番事业。但是这样的信奉,上升到哲学高度,就是世界上本来没有奇迹,人在最接近奇迹的时候不是上帝向人们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人们认识到世界上本无奇迹的时候,仍然对世界保持执着的时候。所以,当瑞德再次跨上海洋饼干,就是对奇迹的一种宣誓。

第五篇:《觉醒年代》观后感言范本(共)

该剧主要讲述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觉醒年代》观后感言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觉醒年代》观后感言范本【一】

近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震撼开播。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由张永新执导、龙平平编剧、于和伟、张桐、侯京健、张晚意等联合主演。以史为据、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重温党的初心。首播后反响热烈收视率不断攀升,特别是张晚意饰演的陈延年一角,颇受观众喜爱好评不断,新生代演员抗领大旗,颜值演技双双在线。

电视剧《觉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真实地再现了一百年前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峥嵘岁月。其中,张晚意饰演的陈延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党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于和伟饰)的长子,曾为中国解放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该剧的导演张永新在采访中也表示:“张晚意成功塑造出了陈延年这种后生可畏的气质和气势,本身陈延年在剧中的戏份吃重,而张晚意又是年轻演员,但他的戏很稳,可塑性也很强,角色最后呈现出来的状态,与人物十分契合”。

对于陈延年一角的塑造,在很多细节上足以印证了张晚意的用心程度,首先是人物的台词方面,少壮有志铿锵有力,一字一句均完美表现出了角色不同于常人的胸怀与筋骨。其次是人物内心戏份的演绎,因与父亲聚少离多而产生的生疏感和敬畏心拿捏的恰到好处,真实还原了人物内心渴望新知识新眼界却又碍于父子关系的这种矛盾心理。最后是张晚意对于人物小细节的添加,在拾金不昧的那场戏中,陈延年与弟弟在原地等候失主,碰到醉酒的外国人前来打招呼,陈延年第一反应是用手将弟弟护在身后,担当与勇气尽显,也因此而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网友评价张晚意“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实力”。从《林海雪原》到《莫斯科行动》,再从《共产党人刘少奇》到如今热播的《觉醒年代》,张晚意在荧屏塑造了多个正义、正直、意气风发的正面角色,均取得了不俗口碑。先天的外型优势加之细腻的演技功底,令观众和粉丝对他的影视作品抱有一定的期待,且每一次均能递交高分答卷。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张晚意的另一部作品《风起霓裳》正在湖南卫视金鹰剧场热播中,此次他所饰演的“曹王”倾心权势、野心勃勃,在亦正亦邪间无缝切换。结合他今年的另一部待播剧《乔家的儿女》,可谓是开年霸屏未来可期。

精选《觉醒年代》观后感言范本【二】

最近观看《觉醒年代》,真的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一些文人,让人肃然起敬,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蔡元培等等,如今央视终于出了一部《觉醒年代》,犹如高山流水,让人赏心悦目,实乃三生大幸!《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有电影的质感,年代感画面感极强,清晰勾勒出大时代的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所有大人物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之担当,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反思当下我等众生,物富思空,望尘莫及,勿忘历史,永留初心!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张桐扮演李大钊,于和伟扮演陈独秀,侯京健扮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强大的演员整容,本身就有很多看点!

开头几集,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激情却不用力过猛,有气场却不虚张声势,既展现了先知先觉者的深邃的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无可奈何情感纠葛。使得人物有温度有情感,看起来可信而有感染力。

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年轻人演的非常好:他们热情满怀,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厚道,又坚持原则……在父亲面前,又是一个让老父亲常常下不了台的刺猬孩子。两个年轻演员的演技棒棒哒!

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觉醒年代》是好看的,这几集,断断续续出场了好一些学术大师,钱玄同、刘半农、刘师培、鲁迅、胡适……,还有一些现在在台词中可能之后会出场的,梁漱溟、吴虞、杨昌济、蒋梦麟、徐悲鸿……,那些学术名人们,一个一个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们或英姿焕发,或朝气蓬勃,或傲骨凛然,就算是顽固派辜鸿铭,也有着自己的学术风骨。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剧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我们只有看清历史,才能放眼未来,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好地爱自己的国与家。

也有人说,剧中人物不尽然是光彩照人传播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也有投鼠忌器的“小人”,争议最激烈的便是襄助张勋复辟,欲将中国历史走向倒退的辜鸿铭,剧中的辜鸿铭让人讨厌至极,在个人看来,也不尽然。

当时北大的文科可真是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啊,简直像是风云际会,精彩万分!像辜鸿铭、黄侃及刘师培这样,性格刁钻,脾气古怪的人,太正常了,现在的老头不也都是这样吗?还常常被人误以为是“迂腐”,“老顽固”。

不要看人物片面之行为,就草率给他盖棺定论,就否定了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否定了他整个人,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身为后辈的我们最是没有资格说那些守旧顽固派迂腐,他们大多数人往往都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有大智慧的大师级人物,往往深藏不露,平时看他哪哪都不顺眼,行事风格往往让常人无法理解,但在关键时刻,可以一鸣惊人。

辜鸿铭这个人物不简单啊,生于南阳,学于西洋,成名东洋,服务北洋,“老古董”级大师,精通9国语言,学贯中西,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奇才,号称清末之怪杰。说实话,讲洋文,当时恐怕没几个比得过他辜鸿铭,论学术造诣,他的境界无人质疑。他的资质,的确够得上北大教授,国学大师的称呼。

但是他走错了一步,襄助张勋复辟,民愤四起,作为清朝培养出来的人才,辜鸿铭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当时是民国,决不能逆天而行。有才无德,任何时候都无法受人尊敬,更不会让他委以重任。搞学问,做研究,教书育人,学术水平要看,立场与原则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好在他是真才实学,让北大师生有幸看他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他留着长辫子,也许在学生们看来,他封建,他保守,他迂腐,但辫子在他心里就是爱国,中国优秀文化的象征。而那个时候,很多从国外归来的思想家、文学家大力推崇国外的各种制度,免不了会出现部分人走极端,失去对中国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而辜鸿铭论“中国人的精神”,犹如高山流水,石破天惊!警醒中国人中华文化之重要性,并立誓用其一生将中国人之精神和民族之文化发扬光大,辜老的狂傲,透着一种精神力量,有着旧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一番高论,无一人反驳,无愧于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当然,刘师培、黄侃等人皆是如此,中国处于探索阶段,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强国之路,思想有分歧是必然的。

剧中,除了辜鸿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一说,那就是后来投海的易白沙,都说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其实不然。

剧中的易白沙抱着陈独秀大哭,声泪俱下,在今天看来,有些人多少会觉得肉麻,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一个大男人这样哭,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正是太热爱这个国家,爱得深沉,那个时代,爱国早已刻进他们的骨子里,真正心怀天下的人才会哭得如此绝望,像失去亲人般,哭得肝肠寸断。在屏幕前的我,好像被他的哭感染了,顿时感到鼻子好酸,看得人真是心痛啊。

或许感觉现实的无能为力,才如此悲观,前路渺茫,虽说他最后投海,但他的死有种力量,犹如屈原投泪罗,深感国之无望,于是他想要用自己是生命来唤醒国人。

忧国忧民的易白沙,视死如归的易白沙,你若问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爱得深沉!

看这些人物事迹,就像翻看一页页历史书,剧中每一个人都不是无名之辈,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忠于人民,热爱国家,追求真理,是我辈之楷模,有人说,《觉醒年代》是中国影视近十年来的一部精品之作,这部片确实属于不可多得的经典良心之作,觉醒时代——充满黑暗的年代,同时也充满光明与智慧的时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中国革命的先知先觉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缔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急先锋!

满屏正能量,一点一滴皆是历史,这部电视剧的题材很多都可以直接纳入学校教材给学生们看,好的作品就应该流芳百世,因为这部剧可以激励人心,洗涤灵魂,让后辈们知道,多少先贤先烈们前仆后继,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精选《觉醒年代》观后感言范本【三】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那么,“南陈”与“北李”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他们的第一次“交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剧中一开篇,就展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的过程。

1915年,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进步留学生李大钊、高一涵等与主张复辟帝制的学生张丰载、刘一品等开展激烈辩论。李大钊慷慨陈词“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族精神”,引起了流亡日本的革命者陈独秀的关注。遭到学生误解围攻的陈独秀,在李大钊帮助下脱困,二人相见恨晚,就中国的救国之道展开讨论。

其实,早在这次相遇之前,陈独秀与李大钊就曾在章士钊主办的《甲寅》杂志上,有过一段关于爱国主义的对话。

袁世凯窃取国家权力后,以国家、民国的天然代表自居,称那些反对他复辟活动的革命党人,是“以破坏国家为主义者也”,称“但使一息尚存,亦不许谋覆国家之凶徒以自恣”。他打着“国家”与“爱国”的旗号,对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加以镇压。对此,全国人民极为愤怒,纷纷采取不同形式予以反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究竟还值不值得爱?怎样爱国才是正确的?这些问题在先进知识分子中引起很大关注。

1914年11月,陈独秀基于对现实的悲愤,在《甲寅》杂志第1卷第4号上发表了《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对“国家”与“爱国”进行思考与探讨。文中指出,中国并未形成“近代国家观”,国人也没有爱国的“自觉心”。陈独秀认为,爱国要有立场,不能把爱国与效忠袁世凯混同起来,打着爱国旗号来掩饰窃国行为。他写道,若国家为民者则可爱,若国家为害民者则不可爱,“不知国家之目的而爱之则罔,不知国家之情势而爱之则殆”,盲目地去爱国,就会上当受骗。

当时的中国,陈独秀的所思可谓是对旧有观念的打破,让人耳目一新。但即便是这样,李大钊还是从此文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撰文予以回应,标题即为《厌世心与自觉心》。

李大钊抓住的是陈独秀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厌世”态度,即他对旧社会“破”多“立”少。只说缺点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特别是李大钊从自己同学那里得到的反馈,是从陈独秀的文章中已经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了。李大钊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说清楚,需要进一步阐发

“中国至于今日,诚已濒于绝境,但一息尚存,断不许吾人以绝望自灰。”李大钊文的题目虽然有“厌世”二字,但是他要表达的却是反对这种消极的态度,呼吁人民不要放弃爱国主义信念,要提振信心。文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自觉之义,即在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不宜因其国家之不足爱,遂致断念于国家而不爱。更不宜以吾民从未享有可爱之国家,遂乃自暴自弃,以侪于无国之民,自居为无建可爱之国之能力者也。”

这里李大钊想说的是,爱国,就去建设一个可爱的国家;不能反过来从自己的角度考量,这个国家是否值得爱,才去做点什么。真正的爱国者,也可能会“爱之深责之切”,但绝不会停止行动。

精选《觉醒年代》观后感言范本【四】

觉醒时代播出后,引起了大批人民的爱国情怀,在观看几集之后感慨颇深。每个人成长是一个不断去选择的过程,从高中毕业到大学,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主角之一陈独秀,他的出场给人一股正派的爱国情怀。

在那个年代,一头茂密的黑发,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奢侈的个人装饰,刚刚脱离了全男统一披着常常辫子的时代,而披头散发在当时给人一股落魄的感觉。但无论如何,拥有如此发之人,足以让当时的观众相信,一定是有着独特头脑之人。果不其然,我们的英雄陈独秀果然意气风发,他主导创办了《青年杂志》,这个杂志的具体创办情况在电视剧里有详细介绍。

整体的电视剧弥漫着风趣轻松的感觉,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人物和文章演绎着太多的故事,许多任务,资料和画面都被保存了下来,也有太多的复杂关系可供梳理安排。所以,作为观众,你看到的不一定是最为接近时代真实的那些,却不妨碍他们是剧作者最想让你看到的画面,作者编剧别有用心,激发爱国情怀的同时还穿插者幽默的情怀。

有一天网上自己连看了四集,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剧情刚开始看似有点拖沓,却是为后来更多人物的出场和故事情节做铺垫,里面的人物都在忙着大事业,平民的生活也有体现,虽然很少但在是以国风为导向的作品也不足为奇,电视剧里,有很多合情合理的情节,给人一股引人深入的感觉,不知这种感觉是否只是自己。

陈独秀《敬告青年》言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绘之萌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怎样的理想,坚定怎样的信念,确立怎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世代青年提出了六点希望,这六点希望都在影视中意义体现了出来。青春的美丽,正是奋斗之美丽,在新时代里,青年们要依然集结唱响五四奋斗之歌,用实际行动诠释五四精神,让青春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让他当年的岁月,如镜子般诫勉吾辈。

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里有这么一句话,“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没有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用坚定的目光共和真挚的回答向世界传达了一位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一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诚挚承诺的初心回望,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概括。站在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向陈独秀一般拥有者远大虔诚和抱负。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奉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许多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创新,他们这新旧阵容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也在《觉醒时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任务形象。

精选《觉醒年代》观后感言范本【五】

不同的青春,同样的迷惘,然而,青春会成长,迷惘会散去。黑夜过后,太阳照常升起。——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

青春,一个多美好的词儿啊!它是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是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青年,一个多美好的年纪啊!它正如陈独秀所歌的那样∶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副,人生之最好年华也!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希望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诚然,青春似一张车票,过期不候;又像一片云朵,稍纵即逝。可只要青年们一心向上走、一意向前冲,大胆的说话、勇敢地行进,便能够走好青春这段路,创造一个青春的小我、一个青春的中国、一个青春的民族。

以远大理想确立人生航向。青年正处于理想信念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坚定什么样的信念、确立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青年提出六点希望,第一点就是树立远大理想。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就是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笃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信心,坚信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就是要把自己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将人生目标、职业选择与祖国需要、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要像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奔赴北大荒那样坚韧不拔、艰苦创业,铸就拓荒丰碑;像云南“80后”干部李忠凯那样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虽“白发苍苍”却不敢忘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像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群体那样奔赴沙漠播撒梦想,照亮他人诗的远方......以砥砺奋斗一路乘风破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100年前,五四青年挺身而出、奋起抗争,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留给我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今天的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又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年要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矢志艰苦奋斗,依靠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民族复兴。要勤学善思,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掌握技能、增长才干、提高能力;要善于思考,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练就过硬本领。要担当责任,使命呼唤担当,青年引领未来,今天的青年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征程中,埋首本职工作实千、甘于到基层一线苦干、大胆创新创业敢干、勤学善思巧干,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自告奋勇、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尽应尽之责、为应有之为。要不懈奋斗,不畏前路艰辛、不畏路途曲折、不畏长路漫漫,始终保持一颗奋斗的心,用汗水浇灌理想的花朵、用双脚走稳前行的道路、用双手绘就成功的蓝图,创造出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的奇迹。

以品德修为把稳前进之舵。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现实中,每当有老年人品行不端事件发生,大众的怒点就被引燃,纷纷发出“坏人变老了”的喟叹。足见人从青年这个关键期就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坚持自觉的道德养成、进行积极的道德实践,扣好人生道德的第一粒”扣子”。青年锤炼品德修为,就是要像总书记告诫的那样: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事公道、态度公允、情趣健康,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遵从社会公序良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创造清风正气的社会。

下载第七章 20年代散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章 20年代散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1年《觉醒年代》观后感参考(共五则范文)

    该剧主要讲述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共五篇)

    大家看后反响热烈,激情澎湃。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观看《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五篇【一】最近在......

    愚昧的年代 读后感(共5篇)

    人类发展VS环境污染 ——《愚昧的年代》观后感 我从来没有想象过今后的环境会如何如何,也从来没有意识到危难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更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带动的蝴蝶效应。......

    初中历史年代记忆法

    历史知识的三要素是时间、空间、人物,由此构成历史事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浩繁的历史年代,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甚至说“只记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记历史年代,岂不省事吗......

    历史年代顺口溜

    历史年代顺口溜 传说盘古开天地,羲燧神农号三皇。 黄帝颛顼与帝喾,唐尧虞舜五帝王。 夏有大禹商有汤,周文武共称三王。 武王伐纣创西周,平王东迁始东周。 五霸逞强七雄出,始于春......

    《奔腾年代》观后感

    《奔腾年代》观后感 周末,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了一部让我感动的电影《奔腾年代》。 这部电影十分感人,小马海洋饼干那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影片讲述的是富甲......

    优选《觉醒年代》观后感[本站推荐]

    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艰辛历程和党的开创者们鲜活的人物形象,看后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选《觉醒年代》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

    《觉醒年代》观后感

    《觉醒年代》观后感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感触颇多,尤其是李大钊先生的《青春》中提到“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虽然这是对百年前的青年提出的希望也是我们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