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狂热分子》观后感
《狂热分子》读后感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在大学里,在天天忙于学业的庸碌之中,我总是偶尔感到生命的空虚。法国作家雨果也说人类所需要的是,具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正是这种养料。所以在这个放松的周末里,我找到了这本《狂热分子》,希望可以找到时代的生命所需要的启发性的养料,而结果,我想收获颇丰,且意义很大。
这本《狂热分子》是美国码头工人哲学家埃里克·霍弗的沉思录,其作者埃里克·霍弗,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毕竟他不是丹·布朗那样的畅销小说作家,但他也并非是象牙塔里闭门造车的学者,他是个很有戏剧性命运的人,号称为“码头工人哲思者”。霍弗的生活跌宕起伏,他大多时候和“畸零人”“失败者”等这些社会底层人在一起工作生活,所以对他们这个群体的心态、品性、行为都了解得细致入微,对其揭示、评论针针见血,直取要害。所以在看本书的时候,有些地方看似违背直觉常识,让人惊讶,但过细一想,还真的是那么回事,人性中的弱点之大有时会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gc主义、纳粹分子、爱国贼、传销者等等都是利用了这些原理来蛊惑人心并引导群众运动的,最终遭殃受害的却还是广大群众。
本书开篇前言即对作者的生平展开了介绍:“埃里克·霍弗的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后,仍未离开码头,其许多观念都是在码头工作中形成。终日与“乌合之众”混在一起,从而对群体的行为乃至心理有了细致入微的见解,尽管他的论述部分有些极端,但不得不承认他的独到和大胆。霍弗的个人传奇经历就像一部催人奋发的好莱坞影片,他不是“坐在宾馆写稿”,而是亲身体验了生活,他的一生是与“畸零人”和“失意者”为伍的一生,那些弱者、穷人、被压迫者、被剥夺了继承权的人、逃犯、不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他们概括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革命家把他们作为群众基础、革命动力、炮灰和信众;难得是,霍弗自己没有以“愤青”的姿态出现,他不批判“环境”,他解剖“群众”自身。正是这种生活经验和超脱的视野,使他的The True Believer: Thoughts on the Nature of Mass Movements成为研究群众运动的“圣经”;自己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
埃里克•霍弗40岁的时候终于结束了颠沛流浪的生活,有了正经职业:码头搬运工。在旧金山码头,搬运工是两两搭档的。有一天,和霍弗搭档的是码头上笨手笨脚“最不行”的一名工人。霍弗惊讶地发现,这位搭档连两个人份内的活都没有干好,却偏要帮助别的小组。如果霍弗以“穷不帮穷谁照应——当里格党”的道德思维去想这件事,大概会把搭档想象成无私奉献的雷锋式人物,不过霍弗是从心理角度想的,他想到:当你做不好分内的事,别人会耻笑你,但你帮助别人时,便没有人耻笑你。其实很容易理解,人活着,在温饱之外,要的是一份感觉,被世界需要、被社会需要、被他人需要、哪怕是被一只流浪猫猫需要的那种心理满足感,我们传统上把这个心理需要唤作“生活的意义”。感谢这个“最不行”的工人,霍弗灵感一发,开始撰写“群众运动心理学”。作为基础的是“管闲事”这一条:“一个人自己的事要是值得管,他通常都会去管自己的事。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会丢下自己那些没意义的事,转而去管别人家的事。”
作者在扉页写到:“尽管在狂热的基督教徒、狂热的民族主义者、狂热的共产主义者和狂热的纳粹分子之间有着显著不同,但鼓动他们的那股狂热,却可以视为相同的东西。”虽然成长于一个彻彻底底的资本主义社会,但作者可以跳出狭隘的视角,较为客观地寻找这些运动之间的共同之处,并没有给与人一种抵触社会主义或者视之为集权的倾向。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法国大革命的后期,革命党的疯狂较宗教狂热分子有过之而无不及。铁锤、镰刀和卐字,其性质与十字架相当。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立法议会下令要各地建立圣坛,刻下铭文:“凡属公民,均应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战,为祖国而死。”可见其不仅是一场革命,而且是一场民族主义的运动。同样的,布尔什维克和纳粹革命的宗教性格也是不可否认的。
看到《狂热分子》读书笔记,被里面的很多字句所打动,并与自己的所见所闻联系起来。人喜欢一本书和一些句子,正是因为从中间找到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说出了懵懵懂懂知道却始终不清晰的观点,说出了自己感同身受的内容。说句题外话,人们看东西通常都在断章取义,只选自己喜欢看的,只为佐证自己的某个观点。断章取义也罢、不明就里也好,每个人读些什么、说些什么,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从中有所悟、重新建构了自己的认知系统、内心获得了某种充实,这就是读书的收获。读者的收获与作者无关,许多的作者写东西也只是为了表达自己,或许作者自己以为背负了什么使命,其实那也不过是他内心的一种幻象,所谓的呕心沥血的作品都是从作者的内在积累中沤出来的,与读者也无关。好了,就把忽然冒出来的这一段记录下来就先放下,来继续说《狂热分子》。
作者霍弗说宗教运动、革命运动和民族运动是热情的发电厂。但凡历史的起义都会以“天授权”为开端!起义领袖心里都很明白如果仅靠感情笼络或者是金钱的收买很难成事,领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群众心里树立一种信仰,让“乌合之众”心里充满着期待,心里有盼头,这样才能使群众不计生死的追随。历史证明,树立信仰,装神弄鬼是屡试不爽的。谈到群众运动,谈到起义,大家都会想到陈涉吴广运用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的方式威服众人,汉高祖刘邦醉酒斩白蛇赢赤帝名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张角太平道收民心,更有“泥马渡康王”过黄河的神乎其神……这种利用宗教信仰在国内国外历史都是不可数的。为什么这一招会这么管用呢?因为群众都好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舍的人。他们敢反敢去玩命,并非是他们不怕死。而是他们觉得“信仰”在心中,死也是伟大的,他们不是单独的个人,或者在狂热的群众运动他们没有“自己”的意识,内心的火热让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他们始终认为他们是为一个乌托邦在努力,他们死后一定会名垂百世,即使死了,他们也会觉得是光荣,他们的灵魂会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宗教运动、革命运动和民族运动中很多人都陷入一种狂热癫狂的状态,已经失去自身的反思机制,认为唯一的真理就是神(领袖)的话,所以当个体抱团成为了一个群体的时候,这是最容易被煽动被忽悠的时候。
作者霍弗又说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一种教义的有效性不在其内容,而在于它的言之凿凿。不管是荒唐的胡说,多余的废话,还是崇高的真理,一旦它们被人接受为唯一,永恒的真理,则他们能够促使人们甘愿去自我牺牲。这很容易让我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那时正好是“文革”时期。看了纪录片的人就会知道一个细节,在文革这个沸腾火热的年代,几乎是每个红卫兵手上都会拿着一本《毛主席语录》,并时不时放在胸口宣誓,时不时举到头顶狂呼。红卫兵在抓人揪斗的时候会拿着《语录》向毛主席像请示,早上出门的时候还是要请示,晚上回家还得像主席像汇报一天的工作,我个人估计很多人跟媳妇同房时候,都得向毛主席报告,请求指示。所以我一直认为那是个很操蛋的年代,他们天天拿着《语录》说着《语录》,可他们从来就没有理解语录的要义,只是一味的将《语录》信仰,将它看似神器,认为有语录在手就拥有无穷的力量。给人唯一的感觉就是手上拿着这样的小本,比心里理解里面的内容更为重要。在这个时代中,在这两年里,我也见(面见或书中见)了些导师,心理学的、成功学的、佛学的……,导师也说了些这样的话:“放下你的头脑、用心去感受。”我自认为已经基本理解了这句话,因我们人自以为聪明的头脑中有很多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幻象,我们从小构建起来的逻辑系统里也埋藏着一个又一个的谬误,所以,头脑的理解太有限了。而善于用头脑的人也常常会迷失在自己的思维中,而失去了和真相连接的能力。就是坊间流传的所谓“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放下头脑,是说我们不能太过于认同自己头脑中的那些“真知灼见”,而对某种教义的狂热的信仰又何尝不是一种认同呢?诚然,这世界太过奥妙,人生却这么短暂,连乌龟都不如,等不到参透世事就离世了。人类社会又总是在还没有找到真相之前就被灭掉了。以人的浅浅的思去解读无垠深奥的自然,如同让蚂蚁去采访人大会议一样。而诸多的各类教义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任意的推翻现有的科学逻辑关系,自圆其说地建构起他们所认为的合理的逻辑链条。而被吸引来的人,就是这本书里所提到的“狂热分子”了。
作者霍弗还说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自己,他变成了一个受意识支配的玩偶。如果孤立的去看他,去接近他,他可能是一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就变成了野蛮人,也就是一个行为是本能驱使的动物,他会处于那种身不由己,满身狂热和残暴的状态。打过群架的人就知道,自己在整场群架中是完全没有智商的,架打完后,自己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去打这场架,对方跟自己有什么仇怨,甚至很多将人捅死后都不知道对方是谁。这样一场无聊的架为什么会打起来,是因为当清醒的个人组成集体后头脑就会变得不清醒,乃至狂热,他们大都是煽动“义气”的煽动,不去反思而是去盲从,认为这是在做有意义的事,他们是不会去想可能酿造成悲剧。2008年奥运开幕的前期,奥运圣火经过巴黎时发生了多起破坏事件,进而引发肢体冲突的群体事件。因为国内的家乐福也很快受到事件影响。当中国人民得知道“圣火”被抢,民族情绪一瞬间被激发出来,犹如洪流倾泄,数十家海内外网站论坛的一部分中国网民,先后发起了一场抵制家乐福的行动,理由是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期间遭到干扰。当时全国有3000个论坛组织于5月1日抵制家乐福,各地“抵制行动”的QQ联络群有近30个。这个时候愤青就开始愤起来了,本来不是愤青不容易走极端的人,在人的煽动下和行为在带动下也变得了异常的狂热和残暴。短时间内京城数家家乐福顾客人数减少,顾客付款不再排队,毁坏商品,殴打员工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甚至在家乐福工作的中国员工也无可避免遭到了伤害。可见,当个体组成集体,被人煽动,尤其是冠以“名族尊严”帽子后,群众是多么不理智,多么狂躁,他们的破坏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霍弗接着说说,“一个人愈是没有值得自夸之处,就愈是容易夸耀自己的国家、宗教、种族或他所参与的神圣事业;这本质上是对一种事物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带给我们渺小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这倒是心理学上常说的,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安全感差的人总要依附点什么让自己感觉强大起来。“对群众运动而言通过举办游行、检阅、仪式和典礼之类的活动......可以引起每一个心灵的共鸣......最冷静的人也会因为看到壮观的群众场面而动容。” 这样的仪式,以及貌似强大的领导人和他们坚定有力的话语和身体语言,都会让人将自我的价值融合与群体价值之中,在被群体接纳之后找到了安全感。相反的,当一个人无力成就自己的时候,心理驱动力使然,他会盲目投身于某种“神圣事业”,好让个人的责任、恐惧、缺点得到掩埋,好让自己的情感得以寄托。至于投身的事业是政治也好、宗教也好、民族主义也好、法西斯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好,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这场运动能够让他浑然忘我。霍弗指出:“他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 在狂热之下,一个口号、一句话或一枚徽章,都足以使他慷慨赴死。在狂热之下,他献出自己的自由,换来组织的信任,而在上级的命令下,“干下流勾当”是无罪甚至有功的。狂热者可以没有上帝,但是需要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一个可以众志成城的“目标”、以及一个可以同仇敌忾的“魔鬼”。
另外,书中还断言:群体的斯德哥尔摩情节远胜于个人的斯德哥尔摩情节。斯德哥尔摩情节又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于他人。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犯贱”的情节,去年9月河南洛阳警方破获一件离奇大案,洛阳市技术监督局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李浩在地下室先后囚禁6名坐台女子长达两年左右,期间几位女子为得到李浩的“宠爱”而争风吃醋,甚至大打出手。更让人惊诧的是几名女子协助李浩将其中两名女子杀害。然而这些被解救女子却在民警调查过程中试图保护李浩,分析证实这些女子已经被李浩“洗脑”而丧失了人性。
本书中很重头的章节是关于“言辞人”(man of words)的。“言辞人“可以是教士、先知、作家、艺术家、教授、学者或一般识文断字心存高远的知识分子。与大众不同的是,“言辞人”有一种特殊的虚荣,那就是被肯定、被尊重。霍弗说,几乎每一个喜欢找茬的言辞人,一生中都有一个阶段,在位者只要表现出谦恭和怀柔的姿态就可以把他争取过去。要是当权的法利赛人曾经礼贤耶稣,尊他为拉比,那耶稣说不定就不去宣传新福音了。如果路德早早得到主教职位,从事宗教改革的热忱也许就会冷却。普鲁士政府要是授予青年马克思一个头衔和重要政府职位,或许他就不去编那激进的《莱茵报》了。我必须加上,如果蔡元培批给青年润之一个北大图书馆的正式编制指标,那中国的历史没准都要改写了。“不管一个抨击当局的言辞人,多么相信自己是为被压迫者和受伤害者仗义执言的斗士,他的动机十之八九都是私人的和个人性的”——有着不被承认不受赏识的“隐痛”。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千篇一律都是由不满的诗人、作家、历史学家、学者、哲学家之类的人物为先导。正是因此,聪明的当权者应该放下架子、同言辞人结成同盟。如果所有的读书人都是教士,那么教会就是不可动摇的。如果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官吏,那么现政权就比较稳固,说到这里,该恍然大悟了吧,为什么全世界都在组建文官政府,为什么我们要广招公务员,为什么大学越来越大啊。最令人头痛的是没有创造力的言辞人,他们有野心但是没有能力,有抱负但是没有才华,因此更没有资格被政权收编,也就更易于将满腔愤懑投入一个激烈的反叛运动。早在1941年的时候,皮特•菲尔埃克就指出:大部分的纳粹头子都有艺术和文学上的野心,比如希特勒试过搞绘画和建筑,戈培尔写过戏剧,罗森贝格试过建筑和哲学,席拉赫写过诗,丰克试过音乐,施特来谢尔试过绘画——不幸的是,他们的艺术野心没能得到满足,世界也因他们的不幸而更加不幸。
《共产党宣言》上面写着“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为什么要这样写,就是因为剥削者往往很团结,而被剥削压迫的人却很不团结或者是很难做到团结。或者是“人各有志”,只要是剥削者给他们一个馒头或者是一碗面,他们往往都会感激的泪流满面,他们会甘心的为剥削者服务,驯服的群体甚至会帮助剥削者去对付和迫害那些不易驯服的群体。大家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认为同是被剥削者,都是劳动大众应该属于同一战壕,不应该窝里斗的。可是历史一次次证明被剥者就好好窝里斗,他们最妒忌最仇恨的人往往是跟自己同样遭遇人。看过旧电影的人不难发现,资本主义工厂那些拿着皮鞭抽打工人的人往往都是自己的同胞。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斯德哥尔摩”情节,也就是我说的“犯贱”情节。人往往“爱”的是对自己伤害最大的人,因为这些工人终日受到非人的待遇,以致对未来对人权已经绝望了。从此他们心理开始扭曲,进而他们对压迫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认为这样可以在心理上得到补偿,只有靠近压迫者才会有安全感,越是偏离就越会受伤害。只有得压迫者者“喜爱”,拿起皮鞭抽打自己同样遭遇的人,才能找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的成功。由于人都有攀比的劣根性,所以受压迫者就会极力的去讨好压迫者,并都幻想成为压迫者的“最爱”,因此这样情节在群体心理中表现更为强烈。
奥运会开幕式、国庆阅兵、春晚……这些大型的集会、用声光电和激动昂扬的人群烘托出来的气氛会让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激情澎湃,人是一种多么容易被诱导的动物啊!人会觉得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才有价值。终于忘我了、无我了。但跟佛家说的无我,是全然的不一样的。那个“无我”是放下执着,而这个“无我”是超级执着。大到国家,小到一个成功学甚至传销课堂,都能看到这样的导师和这样的狂热分子。人为什么这么容易被煽动?人为什么这么容易随大流即所谓的从众?人为什么这么容易将自己投身于某个据说是伟大的事业之中,甚至像穆斯林的人弹一样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者去屠杀和他一样的人?这本书里说了好多让人痛快不已的话。不过,有机会时我也要问问自己,这些词句怎么就让我“痛快不已”呢?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早就有古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但在某些意义上讲,三个诸葛亮都未必能赛过一个臭皮匠,这也是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的道理……
我们时常说要追求自由。本质上是对于现实处境的不满,但是,如果假设我们一开始便不具有自由,或者说像小时候一样完全由父母规划的生活,那么,我们便不容易产生对自由的渴望。事实上,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是有责任的自由。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口中所谓的是无责任的自由,也就说,当自由真正来临的时候,出于对责任的畏惧,我们退却了,有一点像成语中叶公好龙。举例而言,比如二战时期的许多德国人,正是由于打着法西斯的旗号,才敢为所欲为,相当于法西斯承担者全部的罪恶,而他们只是无限行使自身的自由。所以,才有平庸的罪恶一说。
霍弗的这本书是脱下靴子瘙痒,搔得狠了,快感之外很有痛感。他的那些判断比如“爱国主义是歹徒的最后归宿”、“无私者的虚荣心是无边无际的”,如果堂而皇之地摆放中国街头,必然会遭到亿万人民的迎头痛击。不过呢,写《乌合之众》的勒庞是保守派社会精英,遭到大众的痛扁那是“阶级性”使然,而霍弗根正苗红,一生不离体力劳作,是“码头工人哲学家”,说他是“叛徒”?三思啊,请三思!
心怀善意而又立场不坚定的人们应该铭记以下这段:“当希望和梦想在街头汹涌澎湃的时候,胆怯的人最好闩起门扉、关上窗户,蜷伏着以待怒潮过去。因为在希望(不管是多崇高和良善的希望)和它所带来的行动之间,往往存在着重大的不协调,一如在《启示录》里,传布末日四骑士(饥饿、战争、瘟疫、死亡)将临的,乃是以常春藤遮身的少女和头戴花冠的青年。”
作为一本深度剖析群众运动的书,很多地方就我们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是很难理解的。但是,不妨,我们试着去看,这也是我们了解社会的一种手段。对于自身而言,也是一种保护的手段,作为大学生,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激情。激情的代价往往是失去理智,也让大学生时常成为群众运动的先锋。很多时候,与其说为理想献身,不如说是被人利用。因而,学习一下群众运动,完全是必须的。
读罢此书,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成书60年了,其中智慧却更加的弥久愈香。读这样的好书可以开启民智,让人有理性,促进人独立思考,防止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洗脑,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真的是特别有必要,实乃居家外出之必备良品也。注明:本文中有些内容摘自网络,特此注明,以示抄袭之嫌。
第二篇:分子化学教案(定稿)
1.记住分子的基本性质;记住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理解分子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用分子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3.初步了解物质结构的微粒性。
4.通过分子概念的形成和对分子基本性质的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5.通过物质的纯与不纯的相对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6.了解一些化学发展史。【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好分子概念,达到能用分子知识来解答作业问题和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本课重点】 物质结构的微粒性和分子概念 【本课难点】分子概念的形成
【教学仪器】化学仪器、药品、电脑多媒体、投影机 【教学步骤】
valign=top width=“57%”> 教 学 内 容 width=“42%”> 备 注 valign=top width=“57%”> [小实验]: 在课堂上喷香水,让学生闻。将一粒方糖放入水里 方糖消失。
放[多媒体]光碟: “ 第二章 第一节 分子”(伴音乐、声音)“我们周围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所构成的,但物质本身„„” width=“42%”>
1、以小实验引起学生注意:
(提出):为什么能闻到香味?方糖在水里为什么不见了?
2、以图象、声音和音乐再次引起学生注意,并让其知道本课题。valign=top width=“57%”> [投影]学习目标(详见表一)
关键词:认识、了解、理解、重点、难点、概念、性质、分子、纯净物、混合物、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width=“42%”> 把学习目标告诉学生: 让学生知道:前一章的学习是通过物质的宏观变化来进行的,而这一章我们将讨论物质的微观化,从而建立“宏观”“微观”的概念。valign=top width=“57%”> 1.[学生实验](如下图示)
2.[思考]:糖为什么会溶在水里? 图:(请看打印件)酒精和水混合后为什么体积会缩小?碘受热为什么会变成蒸气? 3.[提供反馈] 1 练习:详见表四(0.5分钟)width=“42%”>
1、每组学生可全做或选做三个实验:
(现象)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让学生感到分子的真实存在:阅读课本1-2自然段 valign=top width=“57%”> 分子基本性质(略)
[放多媒体](伴声音解说):通过动画图象来表现物质微观状态的运动,并解释学生三个实验所引起的思考。width=“42%”> 让学生了解分子基本性质和分子性质的运用 valign=top width=“57%”>
(二)分子概念(略)[演示实验]如右图 图:(请看打印件)[放多媒体](伴声音解说): 通过多媒体宏观微观的变化,展示酒精受热蒸发和燃烧的过程。强调分子概念:
①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保持物质物理性质)②一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4.强调: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性质不同。5.[提供反馈]2:(练习):分a、b两组练习题(1分钟)。width=“42%”> 1,(讲解)①受热:酒精分子挥发出来了,你看得见吗?说明分子很小)②点燃尖嘴管口:可让你感觉到酒精分子存在.(可见的火焰)③分析:酒精灯里肉眼看得见的酒精可以燃烧尖嘴管口肉眼看不见的分子也可以燃烧.2、(说明):(酒精)分子是保持(酒精)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根据自己对分子概念理解的深浅,可选a组或b组题作练习。valign=top width=“57%”>
(三)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1.投影片:水的三态变化:冰←水→水蒸气 点燃燃烧: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2.放[多媒体光碟]:归纳、叙述。3.[提供反馈]3:(练习1分钟)详见表四 width=“42%”>
物理变化:只是状态改变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本身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与硫分子化学性质不一样)
(让学生理解分子概念和分子概念的运用)valign=top width=“57%”>
(四)用分子观点分析: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展示实物]:五瓶贴标签的药品:空气、氧气、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碱式碳酸铜
[投 影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多媒体光碟] 图表:判断几种物质哪些是纯净物?混合物?(略)...
[投 影] 图片: 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与“纯净物、混合物“的关系(略)„ 口头练习:有人说:氧气是纯净物,二氧化锰是混合物,对吗? 干净的物质就是纯净物,对吗?
[提供反馈]:练习(详见表四)分a、b两组题。width=“42%”> 根据[展示实物]和[投影片]:请你判断这几种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通过屏幕的图表:请你找出(物质)“名称”、“化学式与“纯净物”“混合物”的宏观微观概念关系。
[同学间讨论]→[老师引导]→[提问归纳出结论]→[再看投影片归纳] ,以此来训练同学观察、归纳能力,在提问中进行分层引导。
4、(讲解):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所谓纯净物是相对而言,即含杂质量很小,不至于在生产或科研中发生有害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valign=top width=“57%”> 提供反馈1:三条填空练习(0.5分钟),让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一种微粒,分子真实性。提供反馈2:四条选择练习(1分钟内)巩固“分子性质和分子概念”任选a组或b组题。提供反馈3:三条选择练习(1分钟),区别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提供反馈4:三条选择题,区别“纯净物、混合物”,分a、b两组题。(以上练习在教学中穿插进行)width=“42%”>
通过堂练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巩固所学知识,做选择题时使用四色卡。
第三篇:分子 -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quot;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运动论的有关知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分子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分子运动状态、分子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参考:
一、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 第一节 分子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C60分子结构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
第四篇:分子教案之一
分子 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的概念。
2使学生学会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过程:师:前面已经学过氧气的性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物质能够发生这些化学变化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就要学习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初中只讲初步)。
物质的内部结构如何?物质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例如,滔滔不绝的流水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还是由分到最后不能再分的水的粒子构成的?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证明,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到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中有一种叫分子。水、氧气、二氧化碳、酒精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什么样的粒子呢? 【板书】
一、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是很小的粒子(1)体积小
师:以水为例,水是由许许多多水分子构成的,一滴水(按20滴水的体积是1mL计算)里大约有1.67?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日夜夜不停地数下去,要3万年才能数完。如果用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比一样。【板书】(2)质量小
师:仍然以水分子为例,1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0-26 kg。分子虽然小且轻,却是真实存在的。课本上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的照片就有力地证明这一点。(组织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板书】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学生实验】在一只小烧杯里放入半烧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并告诉学生品红是由品红分子构成的。)师:实验现象是什么? 生:品红慢慢扩散,水逐渐变红。师:水变红,因为构成品红的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去了。
同学们遇到分子运动的例子很多。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干;很远的地方就能嗅到花香;糖块放到水里,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这些都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温度低,分子运动慢。(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分子运动的实例。)
【板书】3.分子间有间隔
师:在1体积大豆中加入1体积小米,会不会得到两体积的两者混合物? 生:不会,因为小米可以进入豆和豆之间的空隙内,所得体积小于两体积。师:分子间也有空隙(即间隔)吗?
【演示】把1体积(100 mL)水和1体积(100 mL)酒精充分混合(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液体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师:体积有没有变化? 生:两种液体混合后,体积不等于200 mL,而少于200 mL,说明分子和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师:构成酒精和水的分子之间都有空隙。当这两种分子混合时,有的分子挤占了空隙,使得总体积减小。
固、液、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都有间隔,只是间隔的大小不同。一般讲,气态物质分子间间隔最大,液态、固态物质分子间间隔较小。
师: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请举例说明。
生:分子本身没有变化,例如冰→水→水蒸气,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师:物质状态改变,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因此这是物理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如果分子发生变化,例如硫分子跟氧分子化合,生成二氧化硫分子,这是化学变化(即生成新的物质)。(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分子的观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板书】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师:磷跟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硫跟氧气可以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物中的氧气,不管用什么方法得到,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都有共同的化学性质。所以说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师:分子尽管很小,却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例如,硫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副板书:硫+氧气二氧化硫)。反应中的硫是由硫分子构成的,硫分子具有硫的化学性质;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氧分子有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二氧化硫分子有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即生成的二氧化硫分子不再有硫分子和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下面给分子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板书】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边写边强调要点。)【板书】
二、混合物和纯净物
师:有的物质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有的是由单一成分组成的。
【板书】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即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演示】在两张滤纸上各放少量铁粉和硫粉,让学生观察各自的颜色、状态。再把两种粉末均匀混合,在一张滤纸上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用一个磁铁在混合物上方缓慢移动。师:实验得知:铁粉和硫粉混合物的颜色跟铁粉和硫粉都不相同。磁铁能吸引混合物中的铁而不吸引硫。其实,混合物中的铁和硫能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板书】混合物中的各物质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熟悉的混合物。)师:空气、海水等都是混合物。因为它们都是由不同种物质(即不同种分子)组成的。【板书】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即由同种分子构成。)
师: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氧气、二氧化碳都是纯净物。
研究物质的性质只能使用纯净物。绝对纯的物质是没有的。平时所说的纯净物一般是相对的,它指杂质很少的物质。【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略。
第五篇:分子热运动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教学重点
扩散现象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是重点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直径约为 10-10m,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但大家有没有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瓶,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去了? 【师】为什么他打开香水,我们会闻到香味呢?
【生】因为带有香味的分子跑出来,运动到我们周围,所以我们会闻到 香味。
【师】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断的做运动。
二、开始新课
板书:16.1、分子热运动
一、扩散现象” 【师】(举例让学生更深刻认识扩散现象)
1915年,中国带着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去参加万国博览会,可外国人对中国酒根本不屑一顾,一位中国官员情急之下,摔碎瓦罐,顿时酒香四溢。而茅台酒也一举拿下万 国博览会的金奖。酒香扑鼻是一种怎样的物理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NO2的扩散现象
CuSO4溶液的扩散现象
金与铅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同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梍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
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按照课本图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甲乙
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1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撤掉玻璃板,乙两组不同物质,哪组更容易发生扩散现象? 说明:○2分子间有间隔
【师生活动】想象一下,老师是一种物质的分子,你们是另一种物质的分子,要发生扩散,我们就要彼此进入对方。(我走进学生之间),为什么我可以进入你们中?加深学生对分子间存在间隔的认识。
【师】扩散现象广泛的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你能列举一些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吗? 【生】校园里的花香、饭堂里的饭菜香„„ 【学生活动——练习】
“陆游的《村居书喜》中“花香袭人知骤暖”中,花香袭人是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思考:为什么花香袭人知骤暖?
学生联系到扩散的快慢有可能与温度有关。
2、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热运动
【衔接】既然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在不断运动,那么这本书的分子怎么没有飞散开来,最后书消失不见呢?
实验○1: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压在一起,下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是什么力使两个铅块紧贴在一起?
1、分子间存在引力
【衔接】既然分子间有引力,而分子间又有间隔,那么用力压手中的铅块,它的体积就应该变小,是这样的吗? 引发学生思考斥力的存在,2、分子间存在斥力
【生】当分子间间隔很近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间隔很远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演示实验一】:间隔很近——压缩弹簧,两颗兵乓球之间排斥;间隔很远——拉伸弹簧,两颗兵乓球之间吸引;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小 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
1.A 2.A 3.C 4.B 5.A 6.C 7.气体固体
8.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 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 9.增大引力 10.引斥
一、分子热运动
1.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衣箱里的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 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C.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
D.夏天,水坑里有许多小虫乱动,毫无规律 2.下面说法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的是()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精瓶被打碎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精味 C.用盐腌蛋一段时间后,蛋变咸了 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
3.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也不能相互吸住,原因是()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
4.扩散现象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之间可能有间隙
5.某同学用以下几个事例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中错误的是()A.冬季里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烟”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
C.把糖块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
D.将樟脑丸放在箱子里,过几天后整个箱子里都充满了樟脑味 6.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由于()A.分子间无间隙 B.分子间无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相比较,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分子,间距最小的是_______分子.
8.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______的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分子间没有_______.
10.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下面还可挂重物,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力.平常的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间接地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_______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