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伯牙绝弦》美文诵读课堂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美文诵读
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学生预习课文
师领读课文——全班集体诵读
一、高山流水,余音绕梁——感受音乐之美 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片段
1、师说:一曲高山流水,品味独有的宁静和婉约,真美!这一曲千载称颂的知音赞歌也将传之千古,然而水已去,人也去,弦断有谁听?
话说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感人故事。师说:伯牙擅长什么? 生读:伯牙善鼓琴 师说:钟子期擅长什么? 生读:钟子期善听
师说:忆当年:“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生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说:那一曲《高山流水》至今余音绕梁,响在耳畔„„ 男生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女生读: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齐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师说:明代冯梦龙曾经称赞:“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庆幸我们还能再次聆听这绝世的千年古音。
组1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组2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女生读: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男生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全班读: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二、心领神会,引人入胜——打开想象之门
1、译诗解文读——山
师说:(俞伯牙)正在用琴声描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你弹的琴声,让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 1组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深情)2组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高亢)34组读: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全班读: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译诗解文读——水
师说:过了一会儿,(俞伯牙)又用琴声描述流水,钟子期又说:“妙啊,你弹的琴声,让我看到了浩荡的江河。” 1组读: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深情)2组读: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高亢)34组读: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读:伯牙鼓琴,志在流水,全班读: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拓展读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善哉,______兮若_____。
师读:伯牙鼓琴,志在春雨,1组读:善哉,潇潇兮若春雨 全班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读:伯牙鼓琴,志在秋风,2组读:善哉,瑟瑟兮若秋风 全班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读:伯牙鼓琴,志在白雪,3组读:善哉,皑皑兮若白雪 全班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读:伯牙鼓琴,志在树木,4组读:善哉,阴阴兮若夏木 全班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读:伯牙鼓琴,志在波光,5组读:善哉,粼粼兮若波光 全班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读:伯牙鼓琴,志在炊烟,6组读:善哉,袅袅兮若炊烟 全班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三、品山水诗,息息相通,伯牙子期心连心
师说:伯牙鼓琴《高山流水》,时而轻缓;时而急促;时而绵长;时而激昂,“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为什么文中只写到了山和水呢?我们来看看几首山水诗。峨峨泰山,五岳之首。诗人李白登岳写下《登泰山六首》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1、滚雪球读 生1读:平明登日观,生2读: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生3读: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生4读: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全班读: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师读:好一个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诗人把人生理想寄托在山顶,精神四飞扬,难怪——
指名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全班读: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伯牙所念,生读:钟子期必得之。
这是寄托诗人情感之山,心灵之山呀,所以—— 指名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全班读: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伯牙所念,生读:钟子期必得之。
2、两部读 将进酒 李白
师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男生读:奔流到海不复回。
女生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全班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难怪—— 指名读:伯牙鼓琴,志在流水,全班读: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读:伯牙所念,生读:钟子期必得之。
这是寄托诗人情感之流水,心灵之流水呀,所以—— 指名读:伯牙鼓琴,志在流水,全班读: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读:伯牙所念,生读:钟子期必得之。
四、心心相印,痛不欲生——摔琴绝弦谢知音
伯牙钟子期都有山水般的情怀,高山流水般的胸怀,才能心心相印,但是„„
1、师生承接读
师读:子期死了,伯牙说:“这世上在没有我的知音了!”于是,摔碎了琴,扯断了弦,从此再也没弹琴。
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读:子期死„„(忧伤)1组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2组读:乃/破琴/绝弦,3组读:终身/不复鼓!
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读:伯牙所念高山 男生读:钟子期必得之。师读:伯牙所念流水 女生读:钟子期必得之。师读:伯牙所念万物 男生读:钟子期必得之!
2、师说:古往今来,多少人被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情感动着!明代的文学家冯梦龙曾经作诗《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生1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生2读: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生3读:但见一抔[póu]土,惨然伤我心!女生读: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男生读: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全班读: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全班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接力读 师说: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生1读:摔碎瑶琴凤尾寒,生2读:子期不在对谁弹!
生3读:春风满面皆朋友,生4读:欲觅知音难上难。
全班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师说:李白也在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有感而发„„ 李白
生1读: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生2读: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生3读: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生4读: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全班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5、师说:是啊,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只有子期对他说: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的时候,也只有子期对他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如今,子期死了,从此以后,当伯牙弹琴: 志在高山,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齐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齐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他将自己所有的悲痛就化为一个字——(生答)“绝”(板书)。
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绝的是他那颗痛失知音后——弹琴心啊!全班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子期一死,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齐背课文。
第二篇:伯牙绝弦(本站推荐)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和政策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 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 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应当教授普通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
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工作基本要求
推广普通话要努力做好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城镇学校和幼儿园要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要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出色的示范学校。第二,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把普通话作为公务用语,并督促和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等级。第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要成为全社会说好普通话的榜样。第四,提倡商业、旅游、邮政、电信、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鼓励从业员工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帮助干部战士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第三篇:《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评析剖析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评析
临沂九曲小学 邵蕾
教学实录
一、课前谈话:
1、师:孩子们,你们会用掌声来欢迎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大朋友吗?那你们知道我姓甚名谁吗?
2、师:这位老师与你们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最大的不一样,我与是相处的时间,只有一节课。有什么期待吗?
3、师: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你们这节课能够学有所得,并且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能够与你们成为很好的朋友。为了表示诚意,老师带给你们一份见面礼!请看大屏幕——出示“古今交友名句”。(学生自由读)
4、师:来,咱们一起分享一下。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这样说……唐代诗人张九龄这样说……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这样说道……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这样说道……现代作家鲁迅他这样说道……(师引读,生接读)
5、师:是呀,人生的一知己足矣!都说友情是一杯茶,需要慢慢去品;友情是一杯酒,越陈越香。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跟友情有关,同学们,你们做好上课的准备的了吗? 上课!
二、揭题导入
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古文,请同学们举起右手,伸出食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生书空)
师:写字要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绝”字的绞丝旁表示与丝线有关,从刀表示人用刀断丝。(师边板边说)
2、师:读过这个故事了吗? 生齐:读过了。
师:这是一个关于谁和谁的故事? 生:这是一个关于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师:没错,伯牙和钟子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与人物名)故事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经汉阳江口,一时兴起,在江边弹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打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这样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师手指课题)生齐:伯牙绝弦。
3、师:这么一读还真有故事的味道。“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生:应该是说伯牙不再弹琴,然后把琴毁掉吧!
师:你说的一点儿也没错。被人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
1、师:请打开课本第137页。在读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观察课文,课文里有两个小老师,一个是括号里的拼音,另一个是课文下边的注 释。(课件出示原文与导学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再读一读注释,把句子读通。(学生自由读课文)
2、汇报交流。
师:这么快就读好啦!注释和拼音这两个小老师同学们都用好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1)师:请同学们一块儿来读读屏幕上这两个带有注音的词。(出示“善哉”“峨峨兮”)(生齐读)师:读得真准!
(2)师:“哉”和“兮”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这两个字都是语气词,都是表达感情的。师:谁来补充? 生:可以补充为“啊”。
师:其实注释里已经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了。(出示词语及“哉”“兮”的注释)
(3)师:表示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 生:善哉——,峨峨兮——
师:感谢你为我们做出的示范。在“哉”和“兮”的后面一延长,这感叹的语气就出来了,同学们来试一试。(生齐读,读得很有味道)
(4)师:咱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谁来?(出示原 文,二、三句字体变红)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孩子,这两个词你读得真好!你看,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句子,读出了停顿,颇有古文的味道)师:孺子可教也!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好了!(5)谁能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下来?(一生读全文。)
师:真不简单!你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注意到了词句间的停顿,真不错!谁再来?
(再请一生读全文,生读得流利且抑扬顿挫。全场掌声。)
师:不仅同学们给你掌声,在座的老师们也给你掌声了,看来咱们六、二班真是卧虎藏龙呀!
3、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课文读得更好。请看大屏幕。(出示课文、无注释的三组词语与导学提示)这三组词语在课文里没有注释,如果你能把它们的意思也弄懂了,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1)师:下面请同桌互相交流,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生同桌讨论,师巡视指导。)(2)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认真!有结果了吗? 生:有了!
a、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组,这一组,压力比较大。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善”字呢。(出示)
生:前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后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面两个“善”是“好”的意思。师: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生:“伯牙善鼓琴”的意思是伯牙很会弹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意思是……(生的意思是说对了,但语速过快)师:孩子,其实你的意思是说对了,你的思维非常敏捷,不过我们说话要让大家都能听得清楚,我们先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好吗? 生: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雄伟得像泰山一样!”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广大得像江河一样!”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向你学习!其实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我们的现代文里有,在古文里也是很常见的。b、师:我们再来看第二组。(出示)
生:“伯牙所念”的“念”是“心里所想”的意思,“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钟子期总能准确地道出伯牙心里所想的东西。师;你真厉害,说得非常清楚。c、师:再来看第三组。(出示)
生:“谓”应该是“认为”的意思,“乃”是“于是”的意思,伯牙认 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就摔破琴,终身不再弹琴了。师:你理解得非常正确,而且把意思也说清楚了。
4、师:有了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相信我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出示全文)(生齐读课文。)
四、诵读课文
1、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读古文和我们读现代文不一样,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讲究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
2、师:咱们合作读一读。(出示五句话,竖行排列)你们来读黑色字体的句子,老师来读红色字体的句子。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合作读课文。学生读写伯牙的句子,老师读写子期的句子,学生听了老师的朗读后语调、语速发生了变化。)
师:就是这样,速度放慢一点儿,这古文的感觉就出来了,抓住这种感觉,咱们换过来再读一遍。(师生互换角色,再次合作)
3、师:同学们是越读越有味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当伯牙,一位同学来当子期。
(指名分角色读,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生鼓掌)伯牙和子期配合得多默契啊!
4、师:请男生和女生也分别来读一读,抓住刚才的感觉和味道。(男女生分角色读,越读越有韵味)
5、师:读得真好啊!老师把每一句话的后半句给去掉了,你们还能读吗? 生:能!师:相信你能行!
(出示半填空式,学生背诵)
五、理解故事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一篇古文给背下来了!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先自己练一练。(学生自由练说故事,师巡视指导)
2、师:谁先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请后面那位女同学。生: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巍峨雄伟的泰山!”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江河!”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都能知道。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毁了琴,今生再也没有弹过。
3、师:她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向我们讲述了,真好!谁再来?如果你能用“古时候,有位音乐家叫伯牙”这样的语气来讲就更有故事的味道了。
(再请一生说,挺有故事的味道,学生鼓掌)师:真有故事的味道!看来同学们都把这个故事读懂了。
六、拓展延伸
1、师:伯牙和子期之间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深情厚谊啊!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八月十五的晚上,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当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不由得赞叹道——(出示句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生齐读,读得没有气势。)
师:那是怎样巍峨雄伟的泰山啊!同学们,读出它的气势来!(生再次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再一次发出由衷的赞叹——(出示: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2、师: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除了这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伯牙心里所想,钟子期真的都能从琴声里听出来吗?咱们来试一试。老师来当伯牙,你们来当子期,请听我弹上一曲,看哪位善听的子期能听懂我的琴声,发出由衷的赞叹。(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哉,兮若!善哉,兮若!
(《高山流水》音乐起,师作弹琴状)师:我志在徐徐清风,你钟子期曰——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众笑)
师:没听懂我的琴声。我再弹,我志在徐徐清风。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众笑)师:能听懂我琴声的人真难找啊!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我再弹。师:我志在依依杨柳。
生:(有感情的)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师:你听懂了!我志在皑皑白雪。生:(很有感情的)善哉,皑皑兮若白雪!师:我志在茫茫大海。生齐:善哉,茫茫兮若大海!师:真乃知我者,子期也!
3、师:无论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你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我的心意,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讲就是——
生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出示句子)师:一定能道出我的心意,我没听出来,再读。(生再次齐读,强调“必得之”。)
4、师:好一个“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 必得)师:伯牙和子期一个所念,一个必得,你觉得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情谊? 生:心心相印。生:心有灵犀。
师:能遇到这样的朋友容易吗? 生:不容易。
5、师:假如你就是伯牙,得遇钟子期这样的朋友,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拿起你的笔,在老师课前发下的练习单上用几句话写下来。(出示)
“伯牙得遇钟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配乐《琵琶语》,学生练笔。师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记住写字三个“一”,并要注意书写的速度。)师:谁来说?没写完的可以口述。
生:伯牙得遇钟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知我者非你钟子期也!”
师:“善哉”“善哉”道出了你心中的想法。生:善哉!善哉!吾终于遇得一再世知音也!师:那是一种怎样的欣喜若狂啊!
(生再读,读出了伯牙的欣喜若狂。全场掌声)
师:你还能用古文的形式来写,你的古文底子可真厚!佩服!生:善哉!善哉!有幸遇子期,乃我伯牙之福也!(全场掌声)生:善哉!善哉!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懂我琴音,唯有子期,子期乃我知己也!(全场掌声)
师:是呀,正是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对伯牙来说,子期就是他的什么? 生齐:知音!(师板书:知音)
七、吟咏传唱
1、师:有道是“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传说这次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相会,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伯牙兴冲冲地赶到汉阳江边,他见到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音乐起,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听着这样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伯牙看到了子期的坟墓,觉得非常难过,就这样失去了一个知音。
师:是呀,昔日的知音只剩下了伯牙一个人在伤心地哭泣,请你读这句话。
(生深情朗读,语调低沉)
生:我仿佛看到了伯牙久久地跪在子期的墓前,以泪洗面,他想,如果没有人再能懂我,要这把琴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他摔坏了琴,终身不再鼓琴。
师:是啊,子期不再,留琴何用啊!请你读这句话。(生深情朗读)
师:是啊,破琴绝弦,那是绝了伯牙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啊!一起读这句话。(全班深情朗读)
2、师:从你们低沉的声音中,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种悲痛之情!古书中记载,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写下这样一首短歌(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让我们一起吟诵。
(师生深情吟诵)
3、师:孩子们,这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这就是知音难觅的故事,这就是高山流水的故事!像这样千古传唱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外可以再搜集一些来读。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伯牙子期的这份敬意,怀着对知音的无限向往,伴着这曲《高山流水》,一起将这个故事传诵!(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诵读课文)
品评《伯牙绝弦》
黄婷婷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一文,令听者如穿越时空,跟随伯牙一同回到了八月十五,与子期相遇的那个夜晚。"知音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已,俞伯牙得遇钟子期,是命中注定,羡煞旁人,此为人生之大幸;"痛失知音"能通晓伯牙音律的子期,却没能如期赴约,留在世间的仅余一抔黄土,及久久不愿散去的音律,此为人生之大不幸。短短五句文言,七十四个汉字,却道出了人生的喜与悲。
入题。
黄老师的亲切、爽朗给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友情是一杯茶,需要慢慢去品;友情是一杯酒,越陈越香。"从古今交友名句入题,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认识到友情的可贵。
读文。
1、课题入手,"绝"字的解释巧妙绝伦,抽刀断丝。黄老师用故事的意味叙述两人的相遇,学生自然的道出"琴仙"伯牙摔琴、断弦,不再弹琴。
2、借助拼音和注释,学生们自主读文,思考:伯牙绝弦的原因? 由词到句,再到文。"善哉"和"峨峨兮"从解释到语气的诠释,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文言的味道。可见有效的检查和恰当的切入口,相当重要。学生不仅留意了注释的作用,还关注到了语句间的停顿,使得朗读变得有声有色。
3、理解"善""念""必得之"。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生释字、释句。为后面理解文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的层次铺垫十分清晰。
咏文。
伴随着"高山流水"的琴音,师生间的对读就像友人间的述说,让读者、听者欲罢不能。师生、生生、男女生,三种角色的对读,使得吟诵变得巧妙自然,仿若此时,你我已是信手写下这文字的作者一般。
释文。
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俞伯牙得遇钟子期。从翻译古文,到讲出故事的味道,学生不正是用自己的语言诠释出两人的心意相通吗?
当熟悉的琴音再次想起,"峨峨泰山"、"洋洋江河"、"徐徐清风"、"皑皑白雪"都化作两人的相遇与相知。这正所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切的一切都在这琴音与琅琅应答中得到共鸣。教师的一问一答,拓展的不漏痕迹。
你的子期此刻在哪儿?如若你有幸成为伯牙,你会是怎样的欣喜若狂,又会道出怎样的感慨?知音就在你我的文字间。(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没有刻意要求用古文书写,只是以"善哉!善哉!"作出提示。)
揭题。
繁花落尽,已是深秋。友人作别,却再难聚首。当你我为这两人的相知所感染时,绝望之音已娓娓传来......第二年中秋的汉阳江边,只余伯牙一人伤心哭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此时的琴音已幻化成伯牙的泪水,一首短歌,在师生的咏颂间道出了知音别离的万分悲痛。教师的语言,音乐的渲染,配合悼词的补充,使得"知音"一词,印刻在学生的心中。
传唱。
当一曲"高山流水"再次响起时,学生们的吟诵中不再是单薄的节奏感,而是知音难觅,俞伯牙碎琴谢知音的深情厚谊。
《伯牙绝弦》的文字,读过不是一遍两遍,这课听过也不是一节两节,自迈入高年级的课堂,得遇这篇文章,就被其简短的文字、浓浓的情谊所感染。有人说,伯牙与子期不似友人,胜似恋人。也有人说,真正懂得伯牙琴音的,不是钟子期,而是那个陪伴伯牙多年,却一直不露琴艺的妻子。可有人说,也仅是传说,就连这荡气回肠的故事,也无从考证。但,"知音"一词却深深的印刻在你我等每个人的脑海中。就如同新美南吉笔下的树和鸟儿一般。感谢黄婷婷老师的这堂课,从释字到咏颂,如涓涓细流,一气呵成。愿这经典诵读同样的令孩子们得以借鉴,吟诵,传唱。
第四篇:《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完整版
揭题导入
1、师:刚刚同学们欣赏了一首好听的乐曲,有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老师来告诉大家吧!这首乐曲叫<高山流水>。它不仅好听,背后还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伯牙绝弦)
2、师:故事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伯牙是晋国的上大夫,琴艺高超,被人誉为“琴仙”,传说有一年的中秋节,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途经汉阳江口,一时兴起,在江边弹琴,优美的琴声吸引了砍柴归来的樵夫钟子期,两个人就这样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后来就有了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3、师:绝弦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在弹了现在他弹完的这一首曲子之后就这一生再也不弹了
师:被人誉为“琴仙”的伯牙为什么要绝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介绍背景,质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读课文
师:请打开课本第137页。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里的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读准哉”和“兮”
师:课文当中有哪些字音特别难读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预设哉”和“兮”
生:善哉——,峨峨兮——
师:读得真准!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大家一起来读读看?(生齐读)
师:哉字一延长,好像琴声都落到心里去了。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咱们把这两个 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谁来?怎么读呢?
(出示原文,二、三句字体变红)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齐读句子,读出了停顿,颇有古文的味道)
【指导读好语气词,突破了本篇古文朗读教学的难点。】
2、师:这么难读的句子都读好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课文读下来?
(一生读全文。)
师:真不简单!你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注意到了词句间的停顿,真不错!谁再来?
(再请一生读全文,生读得流利且抑扬顿挫。全场掌声。)
师:不仅同学们给你掌声,在座的老师们也给你掌声了,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是卧虎藏龙呀!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书是越读越有滋味的,读古文和我们读现代文不一样,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讲究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
师:咱们来合作比赛读。(出示五句话,竖行排列)你们来读黑色字体的句子,老师来读红色字体的句子。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合作读课文。学生读写伯牙的句子,老师读写子期的句子,学生听了老师的朗读后语调、语速发生了变化。)
师:就是这样,速度放慢一点儿,这古文的感觉就出来了,抓住这种感觉,咱们换过来再读一遍。
(师生互换角色,再次合作)师:同学们是越读越有味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当伯牙,一位同学来当子期。
(指名分角色读,生读得声情并茂。)师:此处应该有掌声。(生鼓掌)伯牙和子期配合得多默契啊!请男生和女生也分别来读一读,抓住刚才的感觉和味道。
(男女生分角色读,越读越有韵味)师:善哉!老师把每一句话的后半句给去掉了,你们还能读吗?
生:能!
师:相信你能行!
(出示半填空式,学生背诵)
3、师:这么短时间内大家不仅把这篇古文读通顺、读出韵味、还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真了不起!有句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三组词语是课文里没有注释的,请同桌互相交流,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先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生同桌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认真!有结果了吗? 生:有了!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组,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善”字呢。(出示)
生:前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后面两个“善”是一个意思,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面两个“善”是“好”的意思。
师:再说说句子的意思。生:“伯牙善鼓琴”的意思是伯牙很会弹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的意思是……(生的意思是说对了,但语速过快)师:孩子,其实你的意思是说对了,你的思维非常敏捷,不过我们说话要让大家都能听得清楚,我们先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好吗? 生:前面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雄伟得像泰山一样!”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广大得像江河一样!”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向你学习!其实这种一字多义的现象在我们的现代文里有,在古文里也是很常见的。我们再来看第二组。(出示)生:“伯牙所念”的“念”是“心里所想”的意思,“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钟子期总能准确地道出伯牙心里所想的东西。
师;你真厉害,说得非常清楚。再来看第三组。(出示)生:“谓”应该是“认为”的意思,“乃”是“于是”的意思,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就摔破琴,终身不再弹琴了。
师:你理解得非常正确,而且把意思也说清楚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先自己练一练。
(学生自由练说故事,师巡视指导)【练说,面向全体,突出主体性。】 师:谁先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请后面那位女同学。生: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巍峨雄伟的泰山!”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江河!”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都能知道。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毁了琴,今生再也没有弹过。
师:她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向我们讲述了,真好!谁再来?如果你能用“古时候,有位音乐家叫伯牙”这样的语气来讲就更有故事的味道了。
(再请一生说,挺有故事的味道,学生鼓掌)
【从翻译古文,到“讲出故事的味道”没有刻意拔高,学生却在老师的一句点拨下,有了一种意识,得到了一次锻炼。】
师:真有故事的味道!看来同学们都把这个故事读懂了。
三、明知音
师:伯牙和子期之间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深情厚谊啊!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八月十五的晚上,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当伯牙心里 想到高山,钟子期不由得赞叹道——(出示句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生齐读,读得没有气势。)
师:那是怎样巍峨雄伟的泰山啊!同学们,读出它的气势来!
(生再次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再一次发出由衷的赞叹——(出示: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除了这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伯牙心里所想,钟子期真的都能从琴声里听出来吗?咱们来试一试。我请周语桐来当伯牙,你们来当子期,请听她弹上一曲,看哪位善听的子期能听懂我们的琴声,发出由衷的赞叹。(出示)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哉,兮若!善哉,兮若!
(周语桐弹《高山流水》音乐起)
师:我志在徐徐清风,你钟子期曰——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众笑)
师:没听懂我的琴声。我再弹,我志在徐徐清风。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众笑)师:能听懂我琴声的人真难找啊!
【学生答错了,说明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可能是学生对这种表达形式还很生疏。教师敏感地抓住这一契机,把语言形式与“知音”这一主题联系起来,做出引导,颇见教学机智。】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我再弹。师:我志在依依杨柳。生:(有感情的)善哉,依依兮若杨柳!师:你听懂了!我志在皑皑白雪。生(齐):善哉,皑皑兮若白雪!师:真乃知我者,子期也!
师:无论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你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我的心意,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讲就是——
生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出示句子)师:一定能道出我的心意,我没听出来,再读。(生再次齐读,强调“必得之”。)
师:好一个“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
必得)
师:钟子期必得的是什么?还仅仅是他的琴声吗? 生:还是他的心声、是他的志向、是他的胸怀。师:“知我所志,明我所念”,多会说话啊,你不仅是伯牙的知音,也是文言文的知音啊!
师:伯牙和子期一个所念,一个必得,你觉得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他们之间的情谊?
生:心心相印。生:心有灵犀。
师:是呀,正是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对伯牙来说,子期就是他的什么?
生齐:知音!
(师板书:知音)
师:有道是“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传说这次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相会,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伯牙兴冲冲地赶到汉阳江边,他见到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音乐起,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听着这样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伯牙看到了子期的坟墓,觉得非常难过,就这样失去了一个知音。
师:是呀,昔日的知音只剩下了伯牙一个人在伤心地哭泣,请你读这句话。
(生深情朗读,语调低沉)生:我仿佛看到了伯牙久久地跪在子期的墓前,以泪洗面,他想,如果没有人再能懂我,要这把琴还有什么用呢?于是,他摔坏了琴,终身不再鼓琴。
师:是啊,子期不再,留琴何用啊!请你读这句话。(生深情朗读)
师:是啊,破琴绝弦,对于一位宫廷的琴师来讲,那是绝了伯牙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啊!一起读这句话。
(全班深情朗读)
师:从你们低沉的声音中,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种悲痛之情!古书中记载,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写下这样一首短歌(出示: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让我们一起吟诵。
(师生深情吟诵)
【喜得知音,又痛失知音。前后两句形成强烈落差。教师“遵路寻斯真”,通过音乐渲染,让学生展开想象当时的情景,用煽情的语言,让学生回环复沓读,学生沉浸于故事的“知音”文化中。资料拓展,伯牙绝弦谢知音的情意深深打动了学生。】
传唱知音
1、师:孩子们,这就是《伯牙绝弦》的故事,这就是知音难觅的故事,这就是高山流水的故事!正是因为这得遇知音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颂着它,课文里有个资料袋,就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源远流长,请你快速地浏览一下人们用哪些诗句来怀念这对知音呢?
生: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2、像这样千古传唱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列子》、《吕氏春秋》同学们课外可以再搜集一些来读。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3、师:请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伯牙子期的 这份敬意,怀着对知音的无限向往,伴着这曲《高山流水》,一起将这个故事传诵!
(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生诵读课文)
【在《高山流水》的乐曲中背诵古文,达成了本课“背诵课文”这一教学目标。曲终而意未尽。借一篇古文教学引导学生走向阅读中国的经典文化之旅,教师的“大语文”观可见一斑。】 板书:
所念伯牙绝弦
音
必得
知
第五篇:《伯牙绝弦》教学实录1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关口镇蒿塔小学 王广明
一、课前谈话
每天积累一点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学习课文
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带领大家走进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走进一篇和友谊有关的古文《伯牙绝弦》。(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的字形和字音)谁来读读课题?
生:25.伯牙绝弦 师:绝什么意思? 生:断。师:伯牙绝弦呢? 生:伯牙扯断琴弦。师:再读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 生:伯牙为什么从此之后再也不弹琴? 师:我也想知道。要想解决问题,得干什么? 生:读课文。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你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懂的或者难懂的地方请做个标记。
生:(读课文)师:请你读一下课文。(一生读课文)
师:读出真好,读出了古文的味道。还有谁读?这次要找个男生。(一男生读课文)
师:几遍,就能读成这样,了不起。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同意吗?(学生鼓掌,教师范读)怎么样?
生:(鼓掌)
师: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
(齐读课文,此时幻灯出示有停顿符号的课文)师:读到这儿,知道课文讲了哪两个人的故事吗? 生:伯牙 钟子期
师:(板书两人姓名)他们是何许人也?老师带来了两个人的资料,想看看吗?(幻灯补充两人资料
俞伯牙 衣着华贵 晋国 上大夫
钟子期 青布包头 楚国 打柴为生的樵夫)师: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质疑两人衣着、国籍、身份的不同,何以成为知己)师:老师也充满了疑问,还是到课文中去找找吧?(生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师: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师:这里有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呢? 生:擅长。
师:谁来介绍一下知己的特长,用古语。生:吾善画。
师: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从哪个可以看出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请你读读课文,画出书上的语句。(生画)好了吗?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这两句古语比较长,有信心读好吗?自己先练一练。(生练习)谁来读一读?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非常自信,再找一个同学来。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读出了古文的味道。老师发现了这两句还有善,这是什么意思呢? 生:好。师:善哉呢? 生:好啊!
师:这是钟子期对伯牙的赞美。这里志是什么意思? 生:想着。
师:请你连起来说说这两句是什么意思?(一生解释句子意思)
师:你能根据句式,并且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意思,真了不起。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据记载,当年的伯牙来到高山前,他席地而坐,他思绪飞向高山之巅,这时候你就是他的知音,你会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直插云霄的泰山。师:这时候,你会赞叹道: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女孩子一起来读一读——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男孩子一起来赞一赞——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咱们一起来——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伯牙又弹起来,洋洋的江河仿佛从他的指尖间流出,子期,这时候你会看到什么呢? 生:真是滔滔不绝的江河!师:这时候你会怎么样赞美呢?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咱们一起来赞一赞吧!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现在,我是伯牙,你是子期,咱们一起来感受那美妙的音乐吧!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师: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什么呢? 生:应该会表现花香鸟语的画面。师:老师仿佛听到了百鸟争鸣。生:表现歌声。
师: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生:仿佛看到了伯牙优雅的舞姿,非常潇洒。师:在他的琴声里,可能还会表现这样动人的画面: 皎皎明月 徐徐清风 萧萧竹叶 潺潺流水 咱们一起读读——
生:皎皎明月 徐徐清风 萧萧竹叶 潺潺流水
师:不管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一定会想到。这就是文中的哪句话?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这一念一得之间,该是怎样的默契啊!让我们再来回到刚才的画面: 伯牙所念,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钟子期曰:“善哉,兮若!”(让学生进行补充语言训练)师:这就是——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这么多年来,有人曾听懂伯牙的心声吗?老师带来一份资料,请大家读一读: 相传,伯牙……(一生读补充资料)
师:你体会到了伯牙怎样的心情?
生:悲伤;愤怒不平,这些官人根本不懂他的心声。
师:伯牙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孤独和寂寞。寻寻觅觅这么多年,终于有人听懂他的心声。此时,伯牙的心情如何呢?
生:激动。
师:假如你就是伯牙,想说些什么呢? 生:知我者,子期也。
师:怎一个喜了得。第二日凌晨,两人惜别,想象一下,我就是子期,你就是伯牙,你在汉阳会说些什么?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不见不散,后会有期。春去秋来,当伯牙满怀希望来到汉阳口,却听说子期已死。此时此刻,假如你面对的是一抔黄土,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生:痛不欲生。
师:是啊,他大声疾呼:我这辈子再也没有知音了!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世再无知音!师:读得痛一些—— 生:世再无知音!师:读得再痛一些—— 生:世再无知音!
师:面对这墓碑,伯牙做了什么? 生: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你从这一破一绝中读出了什么? 生:伯牙对钟子期的情谊。生:伯牙彻底绝望了。师:咱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那没有知音的世界中去了。从此,志在高山,再也没有人赞叹道——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再也没有人赞叹道——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坐在子期的墓前,伯牙写下了这首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是一掊土,惨然伤我心。……
三、小结。
最后,让我们在这首《高山流水》中吟诵这篇流传千古的《伯牙绝弦》—— 生:(齐读课文)师: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难得,愿你我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