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命题作文“收获”(附)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命题作文“收获”(附范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张洁在《我的四季》一文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
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会?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解析
“收获”是什么? 是成功、掌声、笑脸、鲜花、喜悦、敬佩、满足,还是经历、感悟、快乐或者忧伤?可写的内容很多,但这是一则材料式命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对我们的写作内容往往有提示、导向甚至限制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应该对材料进行分析,提取观点。
材料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我收获微少,可是我却欢乐、大笑;第二层写我欢笑的原因——“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
由此提炼出观点:虽然我收获微少,但是我已经经历过、奋斗过、付出过,所以无怨无悔,这就是人生。所以收获可以是一种心态,可以是一种付出,也可以是一种人生态度。
1.收获是一种感悟。
有时,从短时间看,也许是失败了,因为没有成功就是失败。但是,要想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要想从失去中获得,就要总结教训,就要思索人生,这些思索与感悟,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收获远远大于果实本身,当我们辛勤付出而得到果实时,我们会惊喜的发现,收获原来远远超过了我们当时想得到的希望!那些不是果实的部分——经历、经验、教训、感悟„„,乃至汗水与泪水,那才是最宝贵的收获!2.收获是一种付出。
不懂得付出的人,永远不会明白什么是生活的真谛。其实生活就是,我们在每天的付出中,获得收获与喜悦,如果不懂得付出,你就永远也无法明白这一道理。付出是快乐的,就像收获时充满着的喜悦之情一样,因为只
有付出,才会收获到自己劳动的成果,才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甚至可以这么说,喜悦的心情也是一种收获,关键是首先要付出!3.收获是一种人生态度。
生活是甘甜还是苦涩,是精细还是粗糙,是丰厚还是干瘪,是美好还是艰辛,是艰难付出后的收获,还是精心播种后的无奈,全在于一个人对过程的感悟。一时一事的得失,别太在意;一点一滴的收获,千万珍惜!当然,没有经过艰辛劳作的人,是不会真正懂得收获的“滋味”的。从这一角度行文可以使文章具有思考的深度。本次作文,我们可以选取的角度、可以运用的材料很多,但要想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只有自己亲身实践,才会有大的收获,所以行文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另外,这次作文要出彩,在技巧方面还需要多加揣摩与运用,要写出个性与特色。
收 获
“各位同学请注意,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还没等广播里柔美的女声重复第二遍,我又拨开袖子看了下手表,果然!
“天啊,完了完了,来不及了„„可试卷上的作文才只写了个题目啊!”此时的我就像一只失去翅膀的鸟儿,已无力飞翔了。我想,放弃好了,破罐破摔好了!
正当我套上笔套的那一瞬,神经突然紧抽了一下,我差点没在考场上叫出来。我用中指轻轻按着太阳穴,缓缓闭上眼睛,一方面,为了缓解刚才的疼痛;另一方面,是为了等待考试结束的铃声。
大约过了十几秒,我睁开眼睛,扫视了下四周。有的同学写完了正在认真复查,有的同学作文正准备写结尾,大家脸上那严肃而认真的神情所传达给我的,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斗志。这难道是对我的嘲讽吗? 啊,是啊,这是对一个畏难而懦弱的人的彻底嘲讽!“我是怎么了?平日里有着强烈自尊心的我去哪了?性格倔强的我去哪了?”一句句的自我责问不断地抨击着我的内心。心中的天使与恶魔也在激烈的争吵着,所幸似乎天使占了优势,再看看手表,仅有十四分钟了。
我赶紧回过神来,揭开笔盖,端正坐姿,再看看那作文题目——《为时不晚》,只花了五秒不到的时间,整篇文章已构思完毕,我决意要在考试结束前完成那800字的作文。而灵感就来源于刚刚一分钟的心理斗争,对于我来说,那一分钟给我带来的收获时刻都在影响着我。
就这样,我以平均三分钟一个段落的速度,在考试结束铃响前几秒终于将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在停笔的刹那,没有人知道我当时有多么释怀!
更让我欣喜的是,那篇作文竟然还被当作范文在全年级传阅,以供大家借鉴。这更加让我坚信那不安的一分钟给我带来的收获——别轻言放弃。
这次经历不仅教会了我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说放弃。我将会一直珍藏这样的收获,深深记在心里,就像鸟儿飞翔在春天里。◆启示
于细微处做文章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如果说情节结构是记叙性文章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文章才能丰满,才能愉悦人的心灵。本文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开篇的语言描写,使文章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让人一见钟情。文中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细致、真实、生动地传达出“我”在考试结束前紧张激烈的思想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收 获
和谐的幸福让我们品评甜蜜,收获了感动;艰辛的苦难让我们奋力向前,收获了成长;朴实的生活让我们经历岁月,获得了感悟„„
人的一生好似那沉浸在烟雾下日益涨满的湖水,收获得越多,人生也就越充实。人生又如那金秋后装满果实的篮子,用心付出得越多,收获也将越多。
收获是需要日益积累的。在生命的长河中,每走过一段道路,每路过一次驿站,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些收获。然而在这些日益积累的收获中,由始至终陪伴我们生活的,就是那点滴的幸福。
那是一个寒风阵阵,冷雨点点的阴天。我还是与往常一样早早起床,然后走向教室。当我一打开那宿舍门时,看着那灰暗的天空,心里是那样的无可奈何。今天是星期日,一个星期唯一一天可以见到爸妈的日子,爸爸妈妈离学校很远,所以只能一个月来看我一次。前几天,我打电话回家,妈妈说会来看我,我开心地盼望着星期日的到来。可是,这个装载着我期盼的星期日却忽然下起了大雨,路又这么远,妈妈一定不会来了。下课后,我垂着头走向食堂,突然身后传来那久违的熟悉的声音。我带着疑惑转过了头,看到爸妈的那一瞬间,脱口而出的呼喊声带动着我的脚步,直奔爸妈。直
到吃饭时,粗心的我才发现爸妈的衣袖口都淋湿了,我顿时哽咽了,再抬头看看爸妈,还是那样慈爱的微笑,关切的眼神,唯一改变的就是爸妈的面容都有些消瘦。此时,我含着苦涩的泪水,真切体会到爸妈给我的无限关爱与幸福。
临别时,妈妈对我说道:“天气不稳定,一定要注意保暖。每天都要吃饱饭,好好努力,有事就打电话。”此时,我看着母亲,母亲的眼眶里泛着银银泪光,就像溢满的湖水。带着不舍的心情我与父母告别。这个时侯,我收获了责任,因为幸福。
平实的生活,让我们收获幸福。在这点滴的幸福之中,我们又“收获”了感动,在感动中收获拼搏,在拼搏中收获希望,在希望中收获理想,在理想中收获成功„„ 懂得感悟,懂得去品评幸福和人生的苦难挫折,懂得肩负身上那份深深的责任!让这些经历化为人生奋斗的动力,去收获那充满光明而又美好的明天!◆启示
善写真事抒真情 本文收获的是一次感动,由校园生活的细微之处,体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与幸福,又由这些关爱与幸福感悟到人生需要拼搏,需要正面对待人生中的苦难与挫折。抚绿荒原的是温润的细雨,滋润心灵的是点滴的感动。遥望我们走过的生活点滴,是一串
串泪珠伴着感动,是一点点收获伴着成长!能够细腻地叙写真人真事,深入地抒写真情真意,这样收获的才是真真切切的人生。、收 获
如果“爱”可以当作资产的话,那我一定可以成为收获“爱”的大富翁。
那亲情化成的月光从天上洒下来,我则在下面收获着这一丝一缕的爱。
我们那儿规定,初三走读生也得上自习。身为走读生我的一直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夜晚回家沿路的建筑一成不变,每每路过都感到十分厌倦。
这一晚,在校外随便吃了两口晚饭便奔回学校上自习,因家离学校很远,因此每晚只能这样简单解决晚饭,饥肠辘辘地上自习。我浑身无力,趴在桌上望着窗外的月亮出了神,想到放学回家就能吃到家里为我准备的晚饭就倍感兴奋。抬头看了看表,时间在不紧不慢地走着,那熟悉的放学铃声终于在耳畔响起,我发疯似的冲到车棚拿车,刚拖了两步就发现车胎不知怎么扎破了!我暗暗地咒骂着,把车挪到了校门口,打电话回家里求救:“喂,爸,我车坏了,你快来带我啊。”“哦,好,马
上就去。”父亲干脆地回答完便挂了电话,我就倚在电瓶车上在路边等了起来。
时间已逼近九点半,散学的同学逐渐变少,宽阔的马路边只剩下我和几个卖小吃的摊位。我看着那路口,依旧是一片漆黑,月亮也被一片乌云遮住了,道路上少去了原有的光辉。父亲的身影依旧没有出现,我的心情渐渐急躁起来,开始在心里责怪他:“烦死了,怎么还不来?还要不要我这个儿子了?”正当我心情异常烦乱的时候,我看到远处有人骑着三轮车来了,因为近视,我起初看得不甚清楚,待他靠近了,才知道就是我父亲。他用袖子擦了擦满脸的汗,看着此时满脸怒气的我,解释道:“航啊,不要生气啊,你车坏了,爸爸开车来就不好运回去,只得到处去借三轮车来带你。”我望着眼前的父亲,想起他在工作上高高在上,而在他儿子面前却“低声下气”。此时内心的怒火已熄灭。我笑了笑,拖着父亲:“快点回家吧,我快饿死啦。”我们七手八脚将电动车抬上了三轮车,一路上父子俩谈着笑着,沿路的街景也不再单调乏味。
这时,遮住那月亮的乌云也散去了。那月光照在父亲的背上,勾勒出淡淡的身影,是那样地健壮。我也将这份亲情轻轻地收获着,装进口袋里,不让它逃跑。◆启示
巧借场景来作衬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这种实话实说就是用真挚朴实的情感再现生活,就是生活写真。本文记叙了生活中我因车子坏了要求父亲来接我的真事,把“我”在等车过程中的不耐烦描写得真切自然。文中前后两处的环境描写很成功,既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增强了文章的语言韵味。
第二篇:2018高考作文预测附经典素材和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2018高考作文预测:附经典素材和范文
一、选题理由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阅读是传承文明的方式,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阅读。现如今,全民阅读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国人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为此,我国大力提倡全民阅读,并把它作为政府工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诸如《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也在全社会掀起阅读热潮。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其在落实“立德树人”“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时,都在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以此纠正学生“重视做题,忽视阅读”的求学弊病。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其中一条为“课外大量阅读”)、天津卷作文题“我的青春阅读”、北京卷作文题“神奇的书签”,都在引导考生重新审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化育后世的名句”、浙江卷作文题“人要读三本大书”、山东卷作文题“24小时书店”,直接考查考生的阅读经历和感受,考生如果没有丰富真切的阅读经历和感受,是难以写出佳作的。
二、命题方向
(一)阅读的内涵和意义——阅读能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阅读能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升华气质。2017年热播的以《朗读者》为代表的综艺节目,唤醒了公众的读书热情,节目中出现的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片段让已读者重拾读书时的乐趣,让未读者产生浓厚
兴趣,助推全民阅读蓬勃兴起。我们提倡阅读,并且提倡读那些经典之作。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有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和民族文化传承。
(二)当下,我们应竭力改变国人的阅读现状——行动起来,倡导全民阅读,扭转全社会的阅读风气。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大概不会有人反对。然而,当今国人的阅读现状并不容乐观:碎片化、娱乐化的浅阅读颇为流行,读书正呈现功利化的趋势,经典名著死活读不下去,去知名书屋的旅游者远远多于想去读书的人……“没时间读书”成了许多人不读书或少读书的理由。泱泱中华,拥有傲人的五千年文明,如今的书香气息竟如此稀薄,实在令人担忧。所以,当务之急是扭转全社会的阅读风气,让每一个人都身体力行地营造健康向上的阅读氛围。
(三)实现全民阅读的有效途径——以优秀图书引领,以创新方式推广。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就要重视阅读。数字时代的到来虽然使阅读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阅读的重点不在方式,而在内容。只要是有价值的读物,读者愿意采取什么方式阅读,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决定。以优秀图书引领阅读,以创新方式推广阅读,是实现全民阅读的有效途径。
三、高分论点
唯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活出优雅
阅读是一种“高贵的坚持”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贵族运动
走不完的路,读不完的书,一本书就是一条路
用书籍养心,让阅读照亮生命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实体书店维系阅读的尊严,代表一种生活方式
速读时代,经典阅读必不可少
四、夺分论据(素材)
阅读让人摆脱平庸
阅读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阅读时要深思多问
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王梓坤
读书人的幸福
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灵智。凡书籍所记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梁衡
读书如交友
阅读是开眼看世界
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
——威尔逊
阅读对社会和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朱永新
阅读是为学之本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朱熹
阅读如交友
我一直认为读书就是读人,看书的过程就像跟人打交道,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但交往的人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和你心灵相通。——麦家
五、热点素材
1、“快闪书店”图谋的是长久书香
有人认为,“快闪书店”不过是一场行为艺术,因为它只有60天的“寿命”。实际上,这家书店在黄浦区思南路营业60天后,会被移到别处,比如外滩、徐汇、滨江等地,总之,会不停地“闪动”。可见,它是要做倡导阅读的星星之火,在多个地方“闪烁”,以期形成阅读的燎原之势。按理说,商业经营要讲究稳定,以追求更多的回头客,不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然而,以播撒阅读种子为己任的“快闪书店”不但不这样,甚至具有牺牲商业利益、追求公益价值的气度。
只要是能拉近读者与书籍的物理和心理距离,能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的行为,都值得肯定。“快闪书店”即使只是一场行为艺术,又有何妨!
“快闪书店”拉近了读者与书籍的距离,激发了公众的阅读兴趣,自然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其实,对真正热爱阅读的人而言,书店的经营模式并不重要,只要能够给人带来良好的阅读和消费体验,都值得肯定。
2、《晓说》这类知识性脱口秀节目,能代替读书吗
近年来,以《罗辑思维》《晓说》等为代表的知识性脱口秀节目在互联网上大量涌现,其中不少是读书类节目。有的节目把几本书的内容浓缩,由主讲人口述精华,以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给观众,比如对曾经大热的科幻小说《三体》,《晓说》就用“圣母和小镇青年”“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人类挽歌”四个篇章解读。对已经习惯用看视频的方式打发业余时间的网友而言,这样的知识性脱口秀节目寓教于乐,比看书轻松,比看影视剧有益,因此这类节目很受网友追捧。但是,你若认为看这样的节目自己就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那就错了。
事实上,看知识性脱口秀节目在本质上与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两回事。阅读或者学习型阅读是一项艰苦的工作,需要记忆、理解、联想乃至困惑、怀疑、否定的一整套流程,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很少有什么知识是可以轻易学到的,也很少有什么技能是不经反复练习而能轻易掌握的。
知识性脱口秀节目所推荐的书大都质量不错,如果看完节目能再找来一本阅读,自然很好,但恐怕大多数观众都止步于看节目了。对他们而言,看知识性节目不过就是娱乐的一种方式而已。抱着这种心态,观众收获的将不是知识,而是谈资——有助于聊天时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吸引崇拜的目光,但无助于提升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学者卡尔说:“把记忆外包给机器,必然导致文明消亡。”你以为自己是在学习,其实是在娱乐。不要满足于欣赏知识性脱口秀节目,如果我们真的打算学点什么,的办法是找本靠谱的书,一页一页读下去。
3、地铁“听书馆”让阅读有了新形式
2017年10月,搭乘北京地铁4号线的乘客,惊喜地发现自己乘坐的竟是“知识专列”:车厢两侧“陈列”着大量书籍,乍看之下,俨然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其实,这是得到app与北京地铁合作,用“移动听书馆”的主题概念,重新装饰了地铁车厢。乘客只需扫描车厢内的二维码,就能通过软件收听车厢两侧海报上展示的书籍的精华内容。本次活动的初衷是用最便于用户接收的方式,把人类历已有的知识和新出现的知识重新生产一遍,帮助大家提升阅读效率、拓展知识视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大众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有了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潮席卷了整个社会。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从业者响应这一理念,建立了以得到app为代表的一批知识付费平台,对知识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进行大胆创新,生产了不少更适应当下时代特点和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为社会大众提供了知识获取和碎片化学习的多样化解决方案,有效地满足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推进全民阅读仍然任重道远。地铁“知识专列”的出现,顺应时代潮流,为全民阅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4、吴清友:坚持一辈子做喜欢的书店
2017年7月18日晚,大型连锁书店——诚品书店的创办人吴清友因病去世,享年67岁。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做城建、做厨具起家的吴清友在台湾房地产市场低迷之际大量购进房产。1987年,台湾房价暴涨,吴清友在极短的时间内赚到了天文数字般的财富。但他感到很不安,他觉得自己并没有付出很大的努力,却得到了不相称的财富。1988年,吴清友的先天性心脏扩大症病发,从死亡边缘被抢救回来后,他决定从事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业——开书店。1989年3月12日,诚品书店诞生。
一个被广为传诵的事件是,诚品书店经营15年才盈利,吴清友的车也用了15年才换,因为他曾发誓,诚品书店不盈利,自己就不换车。诚品书店确实做了很多跟挣钱没什么关系的事情,为推广阅读,吴清友不惜成本地为顾客提供各种福利,包括举办演讲、座谈、表演、展览等活动,内容涵盖文学、戏剧、舞蹈等,所以,虽然口碑一直高高在上,但因长期交不出漂亮的成绩单,诚品书店多次濒临倒闭,靠着银行融资才奇迹般地存活下来。
传统书店为了摆放更多图书,一般将书架设计得很高、很密集;诚品书店则将书架设计得很矮、很宽松,且书架面板保持15度倾斜,让顾客能以舒服的姿态挑选图书。这是因为吴清友不想与顾客建立一种“买与卖”的交易关系,而希望把诚品书店打造成顾客的一个心灵港湾、一个摆脱喧嚣尘世的精神圣地。这是他的经营之道,也是他的处世哲学。就这样,他用数十年的时间,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点亮了“诚品”这盏灯。
吴清友是难得的两种领域都兼顾的人,他有做生意的天赋,又有做文化的热情。他留给当代华人书店界的遗产,除了让书、文化与大众亲近,恐怕就是他早在书店及纸质书式微前,就为后来的书店人找到了一条在现实与浪漫间让商业与文化平衡的新路。
六、经典素材
1、王阳明的心学读书法则
现代人读书是为了什么?大部分人为了考试或升职,还有人为了消遣娱乐,也有人为了求知,为了做学问。然而,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幼年读私塾时,曾问老师:“人生的终极价值到底是什么?”老师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王阳明却认为人生的终极价值应是读书做圣贤。他提出的读书做圣贤,可以说超越了上面任何一个目的。
王阳明读书还讲究四点:背诵经典、以无心之心读书、养不动心、发明本心。这四点对应了读书的三个阶段:第一个是背诵阶段,这一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一定要背诵经典,将重要的经典默记于心;第二阶段就是用心揣摩,争取将看到的内容全部理解;第三阶段就是自得于心,“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王阳明的这句话就是说:你所理解的知识只要和你的心相印证契合,它才是真知识,如果不能和你的心相契合,那纵然是孔圣人的言语,也不是真知识。
读书的目的是培养自家心体。如果我们读书,不能触动我们的内心,不能让我们发现内心、昌明良知、懂得道理,那么我们将什么也得不到。因此,王阳明读书的境界和他心学的主张是一以贯之的:“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读书不能太功利,要通过读书修养心性。成功学书籍、鸡汤文虽然易读,但用于做事情时,会让人处处碰壁。因此,读书还得读经典作品,通晓前人智慧,遇事情才能做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2、沈尹默以书为师的大智慧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是曾在《新青年》上刊登过的一首短诗。这首诗在从美国归来的胡适博士看来,可谓*,他盛赞道:“几百年来哪有这样的好诗!”这首诗,犹如一幅白月夜图景,霜、风、月、树等事物,动静结合,明暗对照,同时注意韵脚和节奏,表现出一种自由独立的精神。这首诗的作者便是沈尹默。
沈尹默五岁上学,启蒙的*是一位年过七十的不第秀才,*爱好诗歌,时常喜欢念几遍千家诗中的名句,如“将谓偷闲学少年”之类给学生们听。沈尹默自小记忆力不强,十四岁那年,因背不过书,他急出了病,在家中休养,颇感轻松自在。于是,他一连读了几遍《红楼梦》,又看了一些唐诗宋词,尤喜读白居易的作品。从此,他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成年后,沈尹默加入《新青年》,并尝试着发表了十余首新诗。在创作白话诗的同时,沈尹默还认真研习古代诗词,并与鲁迅、柳亚子、苏曼殊、章士钊、于右任等诗人以诗词交往,写下不少恬淡清远的古体诗词。
后来,有学者问沈尹默,哪位是他写诗的老师。沈尹默笑答:“我写诗不曾拜过老师,若说有,那就是曹雪芹了。”对方困惑不解。他接着说:“在读《红楼梦》中的诗时,我就用手遮住诗句中的一个字,假使我是曹雪芹,我应该用什么字。这不是在请教曹雪芹吗?”他不仅请教曹雪芹,诸如屈原、陶潜、杜甫、李白、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等大家他也常常请教。他不赞成师承一家,主张“多师”。
沈尹默发明了“遮字读书法”,每读一部名家的作品,就仿佛在跟一位老师“对话”。正是因为他的乐读书、巧读书,才有他在诗词领域所展现出来的大智慧,才有他日后在文学界取得的崇高地位。
七、金题范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江西赣州市月考作文题)
快节奏时代,时间变得碎片化,“短平快”的阅读方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人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进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了。为什么?因为没有时间,也因为没有心境。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背景下,你认为如今的我们需要怎样的阅读方式?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阅读我做主①
一考生
有人说,快节奏时代,时间变得碎片化,阅读也应与时俱进,以“短平快”方式略读即可,没有必要精读。我认为这个观点失之偏颇,休闲文学自然可以快读,经典作品要精读才能体会其精髓。所以,需要怎样的阅读方式,跟我们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有关,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来对待不同的书籍。一句话,我的阅读我做主。②
经典作品要精读。经典作品养心,对于这类书籍,我们应该要读慢一点,精读,细细读,才能真正体会那一个个文字连接起的思想与情感,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③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珠宝。”是的,经典作品就属于这一类。那些经历时光沉淀下来的、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理论,以及许许多多的人生哲学和做人的道理。细心品读,能使人内心平静如水,使人的精神得以升华。④
我的阅读我做主。名人精读经典作品,也各有其方法。茅盾能背《红楼梦》,巴金能背《古文观止》,数学家苏步青能背《左传》等。经济学家王亚南以抄写的方式读书,曾抄过好几本大部头。诗人沈尹默则发明了“遮字读书法”,遮住书中的关键字眼,先考问自己,再将自己填写的字与名家的原著相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他们都从自己特有的精读方式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一步步走向成功。⑤
快餐文学可略读。现代社会,媒体多如牛毛,各类报道与作品花样频出,快餐式文化盛行,对此类内容,精读就显得有些“违和”与“沉重”了。所以,此时,“短平快”的阅读方式该登场了。⑥
快节奏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分散、零碎,而且,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压力下,阅读更加注重休闲、功利和实用。因而,短时间内能引起人共鸣的书籍受到青睐。于是,将零碎时间有效利用起来的“短平快”的阅读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⑦
当然,精读和略读的区别只在于方式不同,本质上仍是阅读。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是的,读书的过程就如甘泉洗去心头的负荷,如清风拂去心头的尘埃,许许多多哲理早已蕴藏在一本本书中。我的阅读我做主,方式可以不同,但阅读必须坚持。⑧
苏子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会阅读,选择恰当的方式,快读也好,精读也罢,都能读出一种心境、一种素养。阅读,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与启迪。我的阅读我做主,让书籍照亮我们的生命。⑨
点评
①标题化用流行语,幽默直白,态度鲜明,简洁有力。
②开篇扣题,表明观点:书籍的类型决定了阅读方式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③分论点一,总写经典作品要精读。
④阐述经典著作需精读的原因,名言引用恰当。
⑤列举名人精读的事例,论证分论点一,表明精读的方法和效果。
⑥分论点二,阐述“快餐文学”可以略读的观点。
⑦分析阅读现状,指出“短平快”的阅读方式存在的必要性。
⑧小结两个分论点,指出精读、略读都是阅读,形式不重要,关键是要坚持阅读。
⑨以苏轼的诗句引出结尾段落,再次亮明观点,收束全文。
亮点借鉴
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文章语言朴实,行文流畅,以“我的阅读我做主”作为关联全文的中心句,贯穿文章始终,使逻辑清晰;以分论点的形式表明阅读不同的作品应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内容有序;文章的标题、开篇、结尾与观点照应,使结构严密。总体来看,文章论证有力,颇有气势。
第三篇:【语文】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没有以后”(附)
【语文】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没有以后”(附
范文)
【金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请以“没有以后”为标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首先需要审题。这是材料命题作文,格式无非是材料+提示语+命题要求。材料部分把考生引导到生活中去,要求考生反观自己的现实生活,抓住关键语句“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还有“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引发考生对当下现实的关注、感悟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其次,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大致有二:一可写对已逝的亲人的亏欠、愧疚之情(含对亲朋做下的某些事,或许下的却难以救赎践行的诺言);二可写人生经验方面的,如是否抓住机遇、注重现实等的体会。前者适合用记叙文体,后者宜写成议论文。
第三,需要关注提示语和命题要求。提示语限制考生的是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考生一定要注意,这限制性要求明确告诉你,要写我们自己而不是他人。考生必须按所给标题去写,不能另起炉灶,否则就会离题。此外,还要警惕在选材和语言方面的一些通病。主要是材料撞车,立意平庸,语言平淡。例如,不少考生在选材时会出现严重的“撞车”现象,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一般来说,大量作文都是记叙文,大都写高中生活枯燥无味,一心埋头学习,没有发现身边亲人的关爱。对象不是母亲就是奶奶,事件不是做点心就是送伞,在立意上也不能翻出新意。而且叙述时胡编乱造,情感虚假,缺乏细节描写,也缺乏哲理性的语言。譬如在写到人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时,往往不禁想起一首歌:“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那些还在时间上徘徊的人,那些还停留在过去,想象未来的人,那些白白虚度光阴的人,不要再犹豫,只有把握现在,才是最理想的唯一选择。”这种语言虽通俗,但没有深度。而如果使用一些恰当的
修辞手法,就会使语言显得生动而深刻。如有的写道,当最后一片森林、最后一棵树被砍伐时,才知道已经没有以后;有的写道,当我们迷恋网络中,面对考试如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无奈,才知道没有以后;有的写道,当我们踏上人生路,遇到种种挫折,才知道没有以后,而需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和坚强„„。而类似这些哲理性的语言和修辞,都会使文章增色不少。
【写作案例与点评】
没有以后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曾经总是天真地以为,现在还早,我可以以后去实现我的梨园梦。
当初,我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的时候就在幻想着我的未来:我站在属于我的舞台上,挥舞着水袖,台下的观众为我而鼓掌。种种原因,我已带着我的梦想进入了小学。那深深的乡音对我产生了诱惑的迷恋,那越剧带给我的艺术享受让我感觉这夹着浓浓的潮湿味儿的冬天里,那种与生俱来的向往印在我蠢蠢欲动的心灵之上,优美的旋律与意味着绍兴的气质和气息吸引着我,那时的我,内心的欲望愈发强烈,但由于自己的胆小,不敢放开歌喉,而以年纪小为借口,又把这梨园梦推迟到了我口中的“以后”。
流光似水,还是那乡音,而我却已不再是坐在小学教室里的那个孩童了。
到了我敢于表现,敢于推荐自己的年龄了,而我却也没权改变我的宿命,眼前放着两条路,一条通向高中,一条通向艺校„„
即使心里十分痛苦,我想走的那条路,偏偏是我不能选的那条路。但还是安慰自己:没关系,以后上大学还有机会。
一直到十七岁,这个对于想在舞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却已是偏大了的年龄,才猛地意识到,我的未来已经不再由我创造,我怀里揣着的梦不知不觉地破灭了,因为——我没有又一个“以后”了。
此生注定与梦想擦肩而过,“以后”只是对自己心灵上的安慰,仅此而已。有些东西,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辈子,生活中永远没有以后„„。
心中的梦,还是随着我,只是我没有机会实现了。
丝竹邀来水乡月,共诉悲欢离合;水袖轻舞杨柳风,醉了天上人间。但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个“以后”,可以让我醉一回?
我这儿是如痴如狂,一声越剧,一股情愫,不仅仅是越剧的清音,更是人事变迁的顿咽。我愿做梨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献我唯一的光彩,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一轮明月高升,一角新蟾隐秀,雾中蓬莱,那是我梦中的仙境,刹那间,拨动心魂„„
点评:
这篇作文题材新颖,“人无我有”,写的是自己的梨园梦一直无法实现,希望把握机会。文章处处切题,譬如“曾经总是天真地以为,现在还早,我可以以后去实现我的梨园梦。”“我怀里揣着的梦不知不觉地破灭了,因为——我没有又一个‘以后’了。”“有些东西,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辈子,生活中永远没有以后„„”使得主题突出,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文章很好地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句,领会并体现了深层的含义。加上如诗如月的语言,如“我愿做梨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献我唯一的光彩,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这些都是文章的亮点之所在,很好地表达了真挚的情感。
没有以后
以后,这是个看似美好、充满希望其实只是充满着幻想而又虚无空洞的词语。谈以后要怎么样,大多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为自己的不全心投入寻找借口。一切都是瞬息,若只谈以后,我们只会抓不住现在,而之前的以后也全都化作泡影。其实,世上没有以后,我们要做的只有现在就做买要做到明智果敢,全力以赴。
暴风雨来临,我们一般都会想把之前决定要做的云云推到以后。但,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境,而是学会在暴风雨中跳出最美的舞蹈。切记,没有以后,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即使是暴风雨也不能阻挡我们舞动的步伐,正如未赚到钱、未挣到工资、未成为富豪不能阻挡我们表达对母亲的爱一样。
“我感到特别欣慰,我的脑子很少用到无意义的地方。”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环保理念。她在美国学习相关知识后立即回国投入环保事业中,不仅自己长期保持着低欲望、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而且还倡导更多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绿色、环保。汶川地震后,她立即带着筹集的380万爱心捐款到大坪村进行灾后复建。倘若她只想着以后再做这些事,她将不会获得“苏菲环境大奖”、“绿色中国人物”以及《时代周刊》的“环保英雄”等荣誉,更不会有“乐和家园”的和谐与环保事业的进步。没有以后,让廖晓义全力以赴,从现在、点滴小事做起,让环保理念影响到更多的人,让她的人生生辉!
年仅27岁的张尚武,曾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体操冠军,还是一名窃贼,因十次盗窃而锒铛入狱,现在,他是一名乞丐。他在大运会中夺得两金,风头直追郭晶晶,但在后来的训练中损伤了脚跟腱,从此人生有了转折。他开始失意低迷,整天幻想着以后怎样怎样。其实,不能奉献体育事业,他的人生仍有许多选择,许多机遇,只要他现在开始行动。但年轻的张尚武只想以后,不付出行动,终落得令人惋惜的下场。正如李明博《母亲》中未能做到小时候的“以后”而以遗憾收场一样。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有时我会想着高考摇摇无期,今天不想学习了以后可以补回来。殊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当无数个“以后”堆砌在一起时,我们往往因束手无策而彻底放弃。因此,铭记没有以后,现在就做,全力以赴,我们终会看到成功的彼岸草风水美,风细柳斜
没有以后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错过了星星,请不要再错过太阳”,当时,我的心里受到了很大触动,心里一直在重复着“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珍惜现在„„” 人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句话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自己说过,他们说过,她们说过,好像人人都耳熟能详。人总是在失去后对失去的东西怀念,想象它仍在自己身边,从未离去,可是它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斑驳,在对失去的无限怀恋中,深深地陷入,无法自拔。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失去的就是失去了,不在了,不要再多想、怀念,这样说,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无情,多情善感只会让自己痛苦,反正有记忆,失去的,我们只能让它在记忆中存档。我相信,只要好好地珍惜现在,把握现在,你会获得更加快乐。
人生处处有失败,有落寞,总想着自己的天空变得风和日丽,不再下雨,打湿自己的心,可是却一直语中徘徊、回荡,回想着自己的错,责怪自己,藐视自己。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失败人人都有,就让失败作为一根鞭子,变成一种鼓励、鞭策,把失败淡忘,自己又从一个新起点奋力直追,努力地向终点冲去,把握现在,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你会更轻松。
在鲜花簇拥、掌声中,一路走向领奖台,你可能很是自豪,站在高高的领奖台的感觉的确不错,接受别人的祝贺、赞美、鼓励的感觉确实是良好,可是有没有想过“骄兵必败”,是呀,我知道你不会,可是有没有听说过“潜意识”?让往事随风而去,珍惜现在,无论是成功、失败都是人生道路上的里程碑,失败化作一种力量,而成功就让它随风而去,过去的种种已经过去,“繁华似锦终将落”,如果有必要,我想有人会帮你记得胜利的瞬间。不禁想起一首歌:“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就让往事随风而去,对自己、我们、大家而言,现在更加重要,即使错过了星星,明天太阳依旧升起!
第四篇:【语文】高考作文素材:给心找个位置(附)
高考作文素材:给心找个位置(附范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年少时,觉得这个世界很大很大,便一心想着仗剑闯天涯。走上社会后,目不暇接地打量眼中的尘世,恨不得一口气将大千世界吞下肚去。临近中年,却突然间不再向往繁华喧嚣的都市,而是由衷地倾慕起儿时的田园生活来。
请以“给心找个位置”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是浙江省高考的常见题型。对命题作文的审视,一是要关注所给材料的深层含义,二是要审清题目的含义(即抓住其关键词)。对于“给心找个位置”这个题目,首先要理解“位置”的内在含义。这里的“位置”应该是支撑“心”之追求的“驿站”,凡是涉及人生处世的信仰、原则、标准等均
属“位置”范畴。其次要揣摩“位置”的标准。在这里,追寻什么样的“位置”是没有定规的,因为“位置”是个性化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坚守点”,但这个“坚守点”必须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符合民众所推崇的“美德”内容。
我们的心可以顺势飞翔,也可以因时憩息。翻开历史的卷轴,无数仁人志士或“登东皋以舒啸”,仗剑闯天下;或宁可放弃“锦绣前程”,弃官归隐,只为寻求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给自己的“心”找个位置。人无法选择自然的家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家乡。当浮躁、迷茫、虚妄和日益膨胀的物欲源源不断地充斥失去自控的心灵和大脑,越来越多的灵魂游离于精神家园之外时,我们需要让“心”静一静,给“心”找个“恬静”的精神田园,卸下追求功利的包袱,寻求内心的平静„„
写作时,必须针对现实中的某个问题,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有的放矢地进行论述,以使文章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现实教育意义。要确立“位置”的比喻义,紧扣这个意义点来组织材料。比如针对年少气盛、热血沸腾、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的行为现象,“位置”的意义指向应该是劝告摆正自我;比如针对因忙碌、功利而无暇思考反省的行为现象,“位置”的意义指向应是对
自我迷失的救赎„„总之,尽可能用一根主线串起几个相关的事例,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解读与参悟。
分值分配:内容(25)+表达(25)+发展等级(10)
【优秀作文】
给心找个位置
现代许多人为了实现自己或实际或虚幻的人生目标,整日匆匆忙忙,无暇顾及那路旁的悦目风景,无暇倾听那耳边的嘤嘤鸟鸣,甚至无暇仰望那碧空白云。他们快节奏地生活着,掩不住满面的风尘和疲惫。霓虹灯彩绘了子夜,却打扰了他们心灵所渴求的宁谧;摩天大厦泛溢着繁华,却抑不住他们心灵的焦躁。的确,在那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有多少真正充实的灵魂?(摆出现象。写出了人们生活的忙碌和心的焦躁,为提出“给心找个位置”、寻求内心宁谧的观点,提供了事实依据。语句优美,体现出语言素养)
鸟儿的翅膀倦了,温暖的巢穴是它延续飞翔梦想的地方;忙碌的蜂儿累了,沁人的花蕊是它重蓄精神的床;长途颠簸的旅客盼望列车进站,漂泊的心希望找到个归宿。
给心找个位置,让那整日奔波的灵魂找到一席之地,让那颗焦虑的心得到暂时的休憩,让那贫瘠的心得到充实。(针对第一段列举之现象,提出了观点)
给心找个休憩的港湾(明确“位置”之具体含义),在众人眼里看来是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犹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般止步不前,其实不然。给心找个位置,是卸下追求功利的包袱,寻求内心的平静。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是为物质而追求理想:学生勤奋学习是为了能上一所好的学校,将来有份好的工作,能够出人头地;上班族们“择时”“拼命”工作,是为了适时适地给上司留下“深刻印象”,为将来的晋级、晋升做好铺垫„„(从多个社会层面举例,说明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的生活乱象)出于无奈的被动心理,更多更普遍地代替了源于“喜欢”的积极主动(点明人们之所以“奔波”的内在原因)。人们忙碌的行为,往往掩盖着一颗空虚而乏困的心。总有一天,无奈和乏困将战胜那追逐功利所带来的短暂兴奋与自豪,会倦怠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叹息。给心寻找一个宁谧的安放之地,哪怕只是一刻的时间,抛开功利和生活压在肩上的重担,思考人生价值,回忆、展望生活与理想中的一切美好、纯洁的东西(明确上文“休憩的港湾”的深层内涵:思考人生价值,展望生活与理想之美好)。这样,即使你仍不得不在纷繁的社会中为了生活而忙于追逐,但是,你的心至少在此时是充实的,是恬静的,或多或少,它会指引你在对生活的追逐中加入美的色
彩。(从多个层面,举例展示现代社会某些层面的功利行为,为明确为什么要“给心找个休憩的港湾”“给心寻找一个宁谧的安放之地”的观点提供支撑)
给心找个位置,对于一般人而言,也许只是充实内心的过程,然而对于那些有着高度自省意识的人而言,它正是“拷问灵魂”的过程。历史上,拷问自己的灵魂而最终让自己的思想如同闪电般划亮天空、震撼人心者不计其数。尼采也好,鲁迅也罢,在人们内心已近于麻目的状态下,他们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荒谬,于是开始审问自己的灵魂,寻找自己灵魂的皈依处——心灵的驿站。与常人不同的是:他们反省得更深刻,寻找的方向更明确。他们不仅找到那驿站,更尽自己的力量让世人意识到这样的驿站的重要性。于是,他们被称为“伟大的思想者”。(从叩问人生价值而拷问灵魂,内容上又呈递进。“思想”源于不断的思考和反省,以尼采、鲁迅为例,明确“给心找个位置”的重要性)
给心找个位置,让忙碌生活展示的不仅是那拥挤、快速涌动的人流,还有一颗颗充实的心。(呼吁和期望,呼应文章第一段)
点 评
1.内容针对性强,说理层层递进。针对人们因追求功利而产生的生活忙碌现象,无奈的被动替代了源于
“喜欢”的积极主动的心理焦虑,提出了积极的观点,使说理实在而不架空。由行为忙碌而行为功利,从内心无暇思考而静心叩问人生价值,内容上呈现递进。
2.结构严谨而张弛有度。针对生活现象提出观点;结合现代社会某些层面的功利表现,分析其内在原因,来支撑观点;以“伟大的思想者”善于“拷问灵魂”为例,来申明观点。
3.识见深刻,分析到位。比如“伟大的思想者”“拷问自己的灵魂而最终让自己的思想如同闪电般划亮天空”等。对现代社会某些层面追求功利之生活乱象的原因分析,对“思想者”与普通人不同的行为表现分析,都很精辟。
得分: 23(内容)+22(表达)+9(发展等级)=54分
【中等作文】
给心找个位置
昏暗的空间里充斥着令人窒息的味道,烟味,泡面味,几十个人身上散发出的体味,还夹杂着过期面包的气味,任何一个从外面进来的人只会有一种感觉——恶心。(寥寥几笔描写了网吧污浊的气味,具有情绪感染力)我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味。高三开始起我那颗原本安定的心变得再也不安定了。(在一个令人恶心的场
合中,我习惯了,这已经能暗示出我内心的迷失。要是能暗示一下内心迷失的原因就更好了)
两周回家一次的周六对高三的学生来说,像节日,但我却没回家。进高三后,我已经第三次周六不回家躲在网吧玩通宵了。每次不回家的理由都一样,高三了,要好好利用周末自习。周日早上再回家,下午回学校睡觉,晚上参加晚自习。此时,我双眼通红,盯着屏幕,双手飞快地在键盘上移动„„
来到屋外,明亮的阳光刺痛我的双眼,习惯了黑暗,光亮竟然会让人难以接受。我眯着眼,活动着僵硬的四肢与酸痛的十指。该回家了。父母给的一个月的生活费,两个星期就用得差不多了。(和父母的关系仅停留在生活费用上,至此心偏离得很远了)
家里的门上着锁,我才想起现在正是农忙时节,父母应该在田间劳动。远远就看见父母弯腰的身影。走近,看到母亲瘦小的身体掩在稻从中,衣服后背都已被汗水浸湿,我忍不住叫了一声:“妈。”父母同时抬起头,额上的皱纹里布满汗水。
“回来了?快回家休息休息,自己到我们床头柜钱包里再拿点钱,高三学习紧张,吃好点,别省着。中午自己到外面吃点好的,我们得把活干完。”
“我还有钱。”脱口而出,可我明明想再拿点钱的。
从田头到家里5分钟的路,不远,我却走了一个小时。沉重的步伐给了我思考的时间。
父母已经老了,尤其是父亲,白头发已经布满了整个头。额上的皱纹很深,深得让我想要去抹平它的手微微颤抖。明明是兄弟中最年轻的一个,却为何看上去是最年老的一个。常常,我不敢看爸爸的眼睛,甚至是脸,以上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可我却辜负了他的期望。我怕,我怕以我现在的成绩考不上好的大学。我怕他会失望,尽管他什么也没说。但从外人口中我知道,他对我的期望是很大的。所以进入高三后我的心再也静不下,它飘了起来,离开了原有的位置。(仅仅因为看到父母的苍老,我就转变了,说服力不强)
找到原因之后就不那么茫然了。(“原因”是促使我转变的根本,但文中没有说清楚。如果在文章开头有迷失原因的暗示,这里就无须点明了)离开家之前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他什么都没说,末了只一句,“在学校吃好点,别怕花钱。”就是这样简单的话,让我的心情踏实了下来。(从开头到这里,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作者始终没有提及心为什么会偏离位置,更没有写出父母的爱使我的心回到了哪里,所以整篇文字有点不实)
我想,无论以后会怎么样,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自己的心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文中多次提及一个合适的
位置,但就是没有明说怎么样的位置)然后朝着高考的方向好好努力,其他的都不要去想。
现在想想,网吧里的气味还真让人受不了。
【点评】
本文语句通顺,笔法较为老练,体现了一定的写作功力。开头两段的叙述有感染力;叙述节奏控制得很好,用缓缓的语调表现了内心迷失后的恍惚;用大段的饱含愧疚的语言表现被触动后的内心;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了找到位置之后的坚定。
作文材料意在引导我们思考:人生阶段不同,心的位置就不同,给心找个位置就是把心放在这个阶段该放的位置上。那么,高三的学生心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呢?作者语焉不详。作者只是从题目入手,让文章的布局围绕着“心”迷失了方向——感受到亲情之后又找到了位置展开,并没有思考高三学生的“心”应该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这样一来,文章思考的深度就不够了。
【得分】18(内容)+21(表达)+6(发展等级)=45分
修改建议
在开头部分增加一些暗示:原来心是放在什么位置上的,现在不安定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写写心没有放在位置上时内心的痛苦,以此来表明应该给“心”找个位
置。暗示自我内心不安定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表述:为什么玩网游,我说不清楚,是喜欢,还是逃避父母渴望我考上好大学的眼光,还是在游戏中寻找考试中得不到的成功感?
促使“我”转变的原因要深挖。要用好父母劳动的例子,尤其是父亲说的那句话“我们得把活干完”。他们脚踏实地的努力,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做好适当的事,把心放在适当位置上,这才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而父母的关爱、父母的苍老只是让我愧疚的原因。
【病例作文】
给心找个位置
思、想、恕、怒等字的下面都有一个“心”字。(这句和下一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总会说我们在心中思考,(缺主语)所以,我们有了喜怒哀乐等情绪。(因果关系不明)也有一些如邪念、歪念等词,说明我们的心放错了位置。它不在它应该在的家中。(作者想借有“心”的汉字表达“别把心放错了位置”这一意思,但没有表述清楚)
让我们的心与大海同在吧。体会大海宽广的胸襟。大海容纳百川。我们站在沙岸的这一头,总眺望不到大海的另一头。它养育着许许多多的生物。海底的世界,又是一个美丽的、神奇的仙境。鲨鱼生活在那里。对于
许多弱小的动物来说,鲨鱼是可怕的敌人,一个不小心便成了饥饿的鲨鱼的餐点。对于这样的恶人,大海并没有驱逐它,而是给了它一个家,让它能够生活在这里。清晨,太阳初升的时候,大海上泛起的波纹,将阳光反射得更加美丽。小小的波浪,带着斑斓的色彩,温和的阳光来了。光芒是一闪一闪的,它比水晶还要耀眼美丽,让我们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写大海美丽的句子明显多于写大海对鲨鱼包容的内容,没有抓住重点,语言空泛,没有具体内容)
让我们的心与天同在吧。鸟儿,飞机在天上飞着。它们少了一份束缚,多了一份自由。它们能看到的更多。云聚集在这里,会降下甘霖,滋润了大地。我们的“天”阻挡了紫外线;燃烧了陨石,保护着地球。不然,几千万年来,我们的家——地球,早已被砸得惨不忍睹,我们也无法生活在这里了。我们的心像天一样,多给他人一份自在。我们不要总是对他人要求太多或者对自己要求过多。让别人和自己都活得太累,太压抑。也不要让自己为功名利禄所累,不要在乎太多虚无的东西,多关心自己的家人,多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多一份自由。
让我们的心与太阳同在。和蜡烛一样,太阳也在燃烧着自己,给予了我们光明与温暖,它给予了我们一切。
它在燃烧着,熊熊的火焰,让一切企图靠近它的,顷刻消失在这宇宙中。而它与我们的距离是恰当的。(这两句说太阳和其他事物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本段论述的中心无关)它给予我们的是温暖,并不是炙热的感觉,他不会将我们烤熟。它让植物生长得很茂盛,我们有了食物。太阳给了我们光明,初升的太阳就是在绝境中的希望,我们看到了光明。让我们的心与太阳一同燃烧着,与丹柯的心一样照亮着前方的路。(缺主语,内容空泛,没有指明我们具体该怎么做)
让我们的心与大海、天、太阳同在。给自己一份宽容、自在与希望,让我们的心呆在属于它的位置。(“希望”在第四段中没有点明)
【点评】
并列式的结构,使文章的层次清楚。三个分论点也很有文学气息。第二个分论点是“让我们的心与天同在吧”,作者在描述“天”的伟大后,紧跟着分析“心与天同在”就是要我们不要求太多,追求太多,多给自己和别人一些自在。这样,虚化的观点就落到了实处。但落到实处的仅仅是第二个分论点,“让我们的心与大海同在吧”“让我们的心与太阳同在”这两个分论点都没有落到实处,只是空喊了口号,没有具体分析我们该怎么做,所以这两段可以说是“空对空”。另外一个问题
是开头表述不清,这会使阅卷老师对全文的印象大打折扣。
【得分】14(内容)+18(表达)+3(发展等级)=35分
修改建议
修改第一段的表述。比如:心有不同的家,就像有“心”这个偏旁的汉字,“心”的家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字,不同的意思,可以是“慈”“慧”,也可以是“恕”“怒”,所以,别把心放错了位置。
在第二段和第四段中加入分析,具体分析我们该怎么做才是“与大海同在”“与太阳同在”,化虚为实。比如第二段最后可加上这样几句:像它能容纳百川一样,心怀天下,像它能包容鲨鱼一样,包容我们身边的坏人,给他们改过的机会,不要因为一次错而去否定所有;同时,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他人身上的美。
删掉第二段中部分描写大海美丽的句子。
第五篇: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立着、靠着”(附)
“立”求高直,“靠”守正道 ——材料作文“立着”“靠着”写作导引
【金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该诗于1918年1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1号,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对个性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自立——独立当自强
自立是对现代人的基本要求之一,一个人应该学会自立,只有自立,才能不受制于人。同样,国家和民族也需要自立自强。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确定的立意如人应当自立;自立才能成功等。
2、依靠——与人为邻
人不是独立地活在世上,还需要与别人沟通、合作,这样,人就应该善于借助外物或外人的力量。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确定的立意如:善于“靠着”;适时、适度依靠(外力或外物);说说“靠着的一代”等。
3、靠与立——合作与独立
自立并不排除与他人合作。那么自立和依靠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从这个角度可以组合成关系型话题,即如何在合作中保持独立等。
素材一:女儿当自强 孟佩杰带着养母上大大学
孟佩杰,5岁时生父不幸车祸离世,生母便将其转送给刘芳英抚养。8岁时,养母刘芳英因椎管萎缩症手术失败而半身不遂,养父为逃避生活重担离家出走。自此,小佩杰在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独自照顾刘芳英的生活起居,12年来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离家乡百公里之远的临汾学院录取,由于不放心刘芳英,便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带着母亲上大学”,继续悉心照料养母。
素材点拨:孟佩杰是2012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从她的经历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她的孝顺,也能看到她的自立精神。现在,许多孩子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被父母溺爱的生活,而孟佩杰不仅自己照顾自己,还用她的肩膀支撑起她的家,她的自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适用示范: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相比较而言,孟
佩杰的独立便让我感觉到激动与敬佩。她从未依靠别人。就像生长在岩缝的野草,生长在沙漠的胡杨,她以后的人生也必将精彩。
素材二:靠;借力更给力 牛顿的伟大发现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在力学领域也有伟大的发现,构筑了力学大厦,在光学领域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素材点拨:这个事例说明如果不借助于外力,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也不一定有杰出的贡献。
运用示范: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这句话正是他科学发现的准确感受和真实写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现实社会中智者更应借力而行。素材三:力与靠:合作得双赢 诸葛亮联吴搞曹
三国时期,正当曹操率领八十七万大军南下攻吴之时,诸葛亮审时度势,作出一个双赢的决定,与东吴联合抗曹。此举不但为吴国抗曹补充了兵力,提供了良策,更是为了日后保全自己,发展自己。
素材点拨:自立和依靠的有效运用是一种双赢的智慧,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能力,它能造福于双方。
运用示范:在人类社会中,如能善用自立和依靠往往更能解决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诸葛亮与东吴联合抗曹的双赢决定,的确为后人称道。诸葛亮的成功,在于他善于利用自己和外部的力量,不仅为他国提供帮助,也为自己造福,只施一计便获益匪浅。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国家和个人,还是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离不开独立自主,也离不开联合依靠。
走出他人的光环
梁若冰
“我和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诗句,它曾经引发了一代人的热议,时至今日,也足以令我们深思。
总有一些人的光环无可避免地笼罩着你——那些伟人、名人或许是你的亲人朋友。当你的名字前总是加上他人的名字,你的
心里会有怎样的感想,你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是挺起胸膛,走出光环,还是沉迷于他人的光环,无可自拔?
周海婴或许已经告诉我们他的抉择。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斗士鲁迅的儿子。他的父亲用犀利的笔锋唤醒了一代人,而他也注定成为别人心目中的“鲁迅的儿子”。大众在心里为他塑造了一个模型,因为他是鲁迅的儿子,所以他一定要符合那个模型。那段时间对于周海婴来说黑暗的。他不喜欢写文章,偏好于摄影,于是他用摄像机记录下人生百态,也找到了自我。他从不借助父亲的光环,而是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成就自己的事业。他的著名摄影集《历史的“暗室”》表达出了他的烦闷,也代表了他的破茧成蝶。他用一生的长度告诉世人,他是鲁迅的儿子,更是周海婴,他用自己的“独立”和“不依靠”赢得了尊重。孙中山同样是—位伟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长达两千年的统治,他就像一棵大树,但事实证明,他的夫人宋庆龄并非藤蔓,而是和他一株并立的树。当人们提起宋庆龄时,总是先想起她推动发展的中国慈善事业。宋庆龄自己便是—位女强人,她的诸多成就令世人敬佩,而这一切并没有依附于她的丈夫孙中山。她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官太太,而是一个独立自强的人。对比这些伟人的选择,不由得想到现在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诚然,大多数人还是有教养、懂事理的优秀青年,但是其中一些
人却觉得自己是达官之子,豪门之后,生有靠山可依,为有光环护罩,践踏法律,恣意妄为。“我爸是李刚”让人看到的是光环之下的污秽,是迷失自我的无知和狂妄。
当你的身边立着一棵项高的树,你就要小心了,是做一株攀附在树上的藤蔓,永远在他人的阴影之下;还是独立生长,走出别人的光环,成为一棵并肩而立的大树,这都要看你的选择。世界上有很多树,那些高大的,优秀的树木大自然会留下他们的姓名。
立着,却不靠着
有这样一群人,在美国,被戏称为“归巢小鸟”,在中国,名为“啃老族”有这样一群人,在学校,品学兼优,颇得老师青睐;在家里,衣来张口,饭来伸手„„面对现在社会上种种成年子女不能独立自主,还要依靠父母的现象,我想说,作为孩子,我们应该立着,却不靠着(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立着却不靠着,绝不是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是像顶峰上的松柏,借你的高峰来张显自己;也绝不是像飞扬的风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立着却不靠着,是以同样的身份与你站在一起,根交织在地下,叶,缠绕于云里,想
望想立,却从不倚靠(化用舒婷的《致橡树》,形象解说命题“立着却不靠着”)
立着却靠着的人,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对父母的过份倚靠,只会束缚自己发展的脚步,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甚至被当作社会垃圾而淘汰站在别人屋顶看星星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星空的浩瀚与辽阔,当别人的屋顶不再让你倚靠,当父母的肩膀老弱到再也承受不住壮年的你的倚靠时,你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流和荒原?(反面论证“立着却靠着”的后果)
在如今弘扬独立精神的年代,我们应该走出父母的怀抱,走出前人的树荫,走出我人生,秀出我风采,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IT行业的领袖人物李泽楷,拒绝了父亲李嘉诚的种种资助,坚持白手起家,创立自己的事业,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小巴菲特,拒绝了父亲“股神”巴菲特的帮助,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并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立,意味着顶天立地,像大树一样的笔直,像苍鹰一样直冲云霄靠着的人,就像藤蔓一样永远也领悟不到参天大树的风采(联系现实,举例论证只有“立着并靠着”才能成就人生事业)
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先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羊跪乳,鸦反哺,学会对鬓角渐染微霜的父母付出关心,分担辛苦;学会自己整理衣物,收拾刻意;学写作教自己料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学会„„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可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增添对生活的领悟帮助你成为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深入一层,论述怎样才能做到“立着却不靠着”)
立着,却不靠着!(总结强调中心论点,照应开头,呼应题目)
爱我,就让我立着
曾几何时,当我上网聊天的时候,父母会时不时端来玻璃杯茶或几块饼干,以查明我上网的动机;当我和朋友外出时,父母会认真地问清楚朋友的身份;当我和同学打电话,父母会在旁边时不时纠正我们的谈话虽然我知道父母做这些是爱我的表现,但我还是想说:“爱我,就让我立着,我不想一辈子都靠着你们”(从个人经历入手,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爱我,就让我立着,让我学会自立自强(分论点一)初到一中的感觉是苦涩的,亦可说离开父母的依靠感觉是落寞无助的从小被父母视为“家宝”的我衣食无忧,在我眼里,父母的肩膀就
是我避风的港湾,不管是累了困了还是受伤了,有了父母的依靠就有了一切然而,在一中生活了两年我才渐渐明白,父母的过分宠爱并不能帮助我,只有学会自立自强,学会不依赖父母才能铺成通向成功的大道正如但丁所言:“越紧握在手里的小鸟,越容易窒息”爸爸妈妈,爱我就让我立着,让我学会自立与自强 爱我,就让我立着,让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分论点二)我知道爸爸当年是读文科的,舅舅当年也是读文科的,所以父母认为我选文科是理所当然的事,爸爸说选文科将来才能继承他的意愿,妈妈也说选文科将来的路好走可是我不懂,为什么选文还是先理也要搞得像家族遗传一样;我不服,为什么我要顺着爸爸、舅舅的路往下走;我不信,没有了在理科学习上来自爸爸妈妈的帮助,我就不能把路顺顺利利地走完爸爸妈妈,爱我就让我立着吧,让我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让我独自一人走下去,走出自我的风采
爱我,就让我立着,让我独自品味人生的滋味(分论点三)小时候,你们说爬山很危险,我就谢绝了朋友的邀请;你们说游泳不安全,我便独自一人关在房间里看电视;你们说溜冰容易滑倒,我便呆在家里看书可是长大以后我才渐渐懂得,爬山危险却能培养勇气,游泳危险却能锻炼身体,溜冰危险却能培养能力你们的爱让我尝到了生活甜的一面,却失去了让我品味苦的机会爱
我,就让我立着,我不要你们把我抱得太紧,你们的过分的爱会让我窒息的
爱我,就让我立着即使风很大,雨很狂,我也会坚强地挺立着
何不立着?
还记得老家那里有一所老房子,年久失修,破破烂烂的,也没人住旁边种着一排长长的不知名的树,最靠近房子的那棵树斜斜地搭在屋顶上后来刮台风后,脆弱的房子倒塌了,连带那棵搭在上面的树也倒了死死地卧在废墟上再看看旁边那些树,在狂风中傲然挺立、坚定不移„„
不禁感叹:依赖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然而,静下心来细细思索:植物因为依赖而丧失了它的生命,人又何尝还是这样呢?(用生活现象引出中心话题,很有散文的味道)
有一位船长的女儿,在中考过后还未公布分数时,因信心不足,担心成绩不好竟割腕自杀了结果成绩公布,她的分数甚至高出高校录取线几分这位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姑娘,就是太过依赖她的父母,心理承受能力才会如此弱,也导致她小小年纪就结束了自己的性命(此层欠佳,从摆例子至分析都未能很好地扣住中心,论证无力)
有许多人平时写作业,自己不好好完成,就只等着别人写好拿来抄,最终考试就什么都不会写了;有许多人平时在家好吃懒做,什么活都不会干,等到离开父母外出闯荡,竟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料理„„依赖会使人变得懒惰、变得脆弱,甚至变成社会的蛀虫你说,一个作业靠同学,衣食靠父母的人,他将来能够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吗?(举学习生活的例子展开论述本无不可,但显得很小家子气,与开头的意蕴不协调)
老房子的那棵树,如果它不是贪图享乐,不是搭在老房子上的话,它也许就会像它的同伴那样,在狂风中仍直直站立着只想问它:“何不立着?”(照应开头,接起文脉)
靠山山倒,靠水水会流那么,我们何不立着?同学总有一天会而去,去追寻他自己的理想;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不能再照顾你的饮食起居到时候,倘若你执意要靠着,唯一的结果就是你会倒下因此,何不立着?靠我们自己我们是独立的一个人,有自己的能力来照顾我们自己,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何必要靠别人呢?难道真的是你的能力不如别人吗?真的是你不如别人吗?不是的,我们并不比别人差,我们也可以做得很好(靠两个反问句,又自问自答,这样的论述是很苍白的,要正面展开论述才行)
那么,何不立着?靠自己双手来做事,靠自己来思考向别人展示你的聪明才智,让你的个性展现出来 何不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