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怎样做好家长的角色
各位村社的妇女工作领导干部、家长们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首先,我很感谢乡政府搭建了这个平台,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能在此与家长朋友交流“如何教育引导孩子的话题”。
当了10年的妈妈,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困惑(作为家长,该怎样严格要求孩子);遇到不少问题(孩子不听话时怎么处理);通过读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也有不少收获。很高兴有了一个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我想从“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如何培养孩子?”这两个方面借助一些案例和视频,谈谈自己的一些育儿感悟,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一、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1、介绍尹建莉,既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也是一位好妈妈,她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为题写了一本书,主要是想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引用的教育案例“博士育儿”,说明知识高的人在教育孩子时方法未必正确。
一位博士,他个人无论在做学问、干工作还是为人处世等方面都非常好。因为中年得子,珍爱如宝。他知道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所以特别注意孩子的品格培养。他的孩子刚刚2岁,经常自顾自地玩耍,大人和他说话充耳不闻。做父亲的认为礼貌要从小培养,看到孩子这样,很着急,就会走过去拿开孩子手里的东西,严肃地告诉他,大人和你说话必须要回答。他就一次次地把儿子从玩耍中拉出来,对儿子进行批评教育。
但是博士不知道,2岁的孩子还没建立起与人交往的概念。对这么小的孩子谈礼貌,宛如对牛弹琴,他不仅不懂,还会被吓着。
最重要的是,孩子这时正处于开始认识世界的关键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一张小纸片、半截烟头就可以让他沉迷。儿童的智力发展、注意力培养、兴趣发展都离不开这种“沉迷”。无端地经常性地打扰孩子,会破坏他的注意力,使他以后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有这么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他的形状始终像石头,越来越失去价值。我们手中也有一块玉——
可爱的孩子。我们教育孩子是选择正确的雕刻工具或是锄头呢?
这位博士,他绝不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却不知他教育孩子时运用的正是锄头。因此家长第一、要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的规律,“三翻、六坐、九拿抓”多大的孩子该学习什么,预设合理的教育期望,切勿拔苗助长;第二、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尤为重要。
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是什么呢?-----培养能独立生存的个体,身心健康、懂得体验生活、乐于助人、全面发展的孩子。即:培养健全的人格,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正面引导。
二、如何培养孩子
我选择了这样几个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1、第一则故事说明:家长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读小学的东东,家里阳台上的衣服被楼上的张叔叔浇花时弄湿了,东东爸爸立即冲上去理论,并骂骂咧咧地走回来,嘴里还不停地数落邻居的不是。到了周末,对屋陈叔叔的猫在东东家门口玩,东东看见后立即破口大骂,说猫把他家的门口弄脏了,非要他们洗干净不可。这让邻居哭笑不得,也令冬冬爸爸大吃一惊。
分析: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若有类似情况发生,必然会以父母的行为为准则,依葫芦画瓢,模仿大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办呢?(1)、如果对方实在不对,最好能避开孩子与对方理论;若实在无法避开孩子,那父母的语言必须要有所收敛,注意用语文明,别“教会”孩子骂人的“本领”,污染他纯洁的心灵。(2)、事后,还可向孩子分析事情的对错,同时教育孩子别犯对方刚才所犯的错误。
2、第二则故事介绍了一位智慧的母亲,化解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的不满情绪。这为母亲的智慧与胸怀值得我们学习。
上四年级的女儿,在参加学校举行的“我爱家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好强的孩子回家后天天对着镜子背稿子,准备参加接下来的演讲比赛。孩子的精神可嘉,但她的朗诵演讲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一天放学回家后,孩子翘着小嘴,一脸不悦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请许颖参加演讲比赛而不请我。”
妈妈说:“许颖的朗诵演讲水平比你高,上次家长开放日,家长对她都很佩服。”
孩子愤愤地说:“可她演讲的内容是我获奖的那篇呀!有本事自己写稿子,这是不公平的。”
妈妈知道,孩子发泄够了,也许心里会好受些,于是说:“看来你很有意见,说说为什么?”等孩子噼里啪啦说了一通以后,妈妈这样开解孩子:“妈妈觉得你们的老师真了不起,她发现你的写作优势,许颖的朗诵演讲优势,在比赛中你们都得了奖,值得祝贺,还有什么不愉快的呢?你是最佳编剧奖,许颖是最佳演员奖。”
“是做编剧好还是做演员好呢?”
妈妈说:“人的才能不一样,分工也不一样,我们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尽情地展示,同事也要看到别人的优势并由衷地赞赏,而且要善于相互合作达到共赢。”
第二天,妈妈陪孩子看电影《音乐之声》,和孩子讨论编剧、女主演、导演。孩子说:“妈妈,这个片子故事讲得好,演员也演得活灵活现。我昨天真傻。”
分析:这位家长是智慧的!孩子向家长反映情况时,家长可能有许多的处理方法,比如跟孩子一起咒骂学校、社会的不公;比如找到老师,要求给个说法······但智慧的家长却没有这样做。他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也真心欣赏别人的孩子,同时能相信和宽容老师,对老师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解释。
如果家长谦虚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沙子,别人的孩子是金子。”或是“不顾事实的认为只有自己的孩子才是好的。”这样的看法都是不恰当的。只有真心欣赏孩子,才有可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3、青春期的两个小故事。
第一、“女儿有男朋友了”
读初三的女儿,隔壁班一个男孩子经常下课来找她说话,女儿过生日叫几个同学聚会也叫了那个男孩子,他们还有时互相发短信。妈妈在尹建莉老师的帮助下这样和孩子谈了一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肯定孩子,告诉女儿,在你这个年龄对异性产生好感这很正常。有男孩子喜欢你,说明你是个可爱的女孩;你对别的男孩有好感,说明你也是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
接下来她告诉女儿,初中生对异性产生好感,这才是刚刚开始,你作为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将来会遇到很多欣赏你的人,对他们我们都要心存感激,同时,你也会遇到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男孩子。一个人只有自身可爱才值得别人去欣赏;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越来越可爱,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时自己也才能慢慢学会欣赏别人。
从那以后,女儿和妈妈之间能把这样的情况当成正常的事情来交谈。女儿会和妈妈说觉得谁不错,但是在交往时和别的同学没什么两样。
只要大人内心阳光,孩子内心也会很阳光!很正常的事情,干嘛要“责骂、羞于开口”呢?这要家长用恰当的语言引导,相信孩子会理智的看待这样的问题,不至于影响学业甚至逃避家庭。
第二、“儿子的小纸条”
一位母亲给上初二的儿子洗衣服时,在衣兜里发现一张纸条,展开一看,竟是“我爱你”这类传情达意的约会便条。结合前几天老师提醒家长说孩子上课总走神,成绩直线下降,要求家长帮助查找原因,母亲心中顿时明白了原委。她真想立刻将儿子叫到跟前问个究竟,然后狠狠批评他一顿。可又一想,这样大吵大闹可能会逼得孩子在弯路上越走越远。
于是,他与老师商量对策。对于孩子交往的情感需求要满足,更要引导。他发现儿子喜欢语文,就鼓励孩子参加年级朗读组,男女同学在一起阅读文学名著,在老师的指导下排节目,看演出。老师在作文评语中经常和他讨论人生的意义。
经过一学期的和谐教育,一次次的谈心引导、表扬鼓励,孩子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中有了奋斗的目标,爱好得到了发挥,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尝到了更大的欢乐,“兴趣”逐渐移到了学习上。
其实,青春期的爱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爱,它只是异性间相互吸引和朦胧的好感。如果能从容而平淡的引导他们,一切都可以安然无恙的过去。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节选了电影《浅蓝深蓝》的几个片段与大家一同赏析。看看如何才能做好家长的角色。
三
家长的角色
第一、家长应该是孩子成功的领导者。也可以说是家长威信的表现。当孩子做错时,家长要注意把孩子的缺点给指出来,并让他去改正,而不是姑息纵容。
影片中豆丁因为被高大的“大王”欺负,失去了在小朋友中的领袖地位,在受欺负时没有朋友站出来帮他,因此心里很委屈,产生了情绪。但他又不愿告诉妈妈。情绪积累下来于是在生日这一天爆发出来了。不听妈妈话,故意反着做,把一桌子的饭菜浪费了。妈妈罚了他(罚站、罚洗脏衣服)。可是,当豆丁说出自己积压很久的委屈“反正你喜欢我”妈妈有很智慧的给准备离家出走的豆丁以退路。“你要带水吗?饼干?被子?订机票?你走了,妈妈会很孤独·······”豆丁从开始和妈妈的抗拒到融合需要妈妈的宽容与智慧。
试想一下,豆丁那句“反正你不喜欢我”仅仅是和妈妈在说吗?有没有把这几天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呢?如果豆丁妈妈赌气的说:“你走吧,走了就不要回来!”那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所以,当孩子做错时,家长可以生气,让孩子知道为什么错了,该怎样改正,承当什么样的责任;却不应该和孩子赌气。
2、家长可以成为孩子亲密的战友。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鼓励与分析。做一个好的家长,还要成为孩子的一个很好的朋友。
为了获得大王这个好朋友,豆丁选择了妥协让步。妈妈看出豆丁其实不想和大王换飞机。于是,她让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然后妈妈和豆丁在草坪上愉快地玩了一下午的飞机。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做了违心的选择而闷闷不乐。
3、当知心的朋友。很好的倾听者,不需要太多的指导与教育,家长安静地听孩子把他的心思讲出来。
凯文本是豆丁的好朋友,因为在豆丁被大王欺负的时候没有帮忙而后悔,虽事后多次向豆丁示好,可是豆丁一直拒绝。凯文妈妈发现了孩子的变化,和孩子朋友似的交谈让凯文如释重负。
4、接受批评的受教育者。家长也是人,当教育方法不妥当的时候,也需要听取孩子的意见。
四、我的教育感悟
在宋家教书也有17年了。非常感谢宋家这遍土地以及我的学生和学生家长。让我从初出学校的学生成长为一名骨干教师。在这些年的教育中,我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从孩子品格方面有这样几种值得家长注意。
第一、孩子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一、二年级经常会发生谁的铅笔、小刀、零花钱不见了的情况。
如果是你的孩子所为,你会怎么办呢?(觉得太丢脸了,给孩子好一顿收拾;或是反正就一点小东西,装着不知道;或是给孩子讲解道理,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满足孩子合理需要。)
有几个孩子,我这么和家长共同教育,孩子改掉了这些错误。
1、通过与孩子谈话“街上卖的···很多,我们能不能去随便拿?如果我们家里的谷子、鸡鸭、衣服也被别人拿了怎么办?所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能拿”。
2、与家长联系,说明孩子犯错很正常,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孩子错了就要改,照价赔偿给同学。如果赔偿的钱能换来孩子的良好品质那是千值万值!
3、在事后,多与孩子闲聊,让孩子感受到,老师不会因为孩子的一次错误而不喜欢他,并在聊天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
第二、孩子的逆反心理。
幼儿园的孩子也有逆反的时候。前两天为了锻炼孩子手的小肌肉群,我让孩子用剪刀学习剪直线。很多孩子都高兴地剪,可是一个平时很聪明的孩子却说“我不想剪。”我估计可能是因为刚才他和小朋友打闹,我批评了他的缘故吧。所以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孩子说的“我不想剪”是真的不想剪还是表达我有情绪了?其实里面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引起老师的注意,我和别人不一样了。
我是这么考虑的:首先,如果老师随他,今天我不想剪,明天我不想画···其实孩子感受到的是老师的不在乎他。孩子本来通过他的与众不同想引起老师的关注或者不满情绪,但是老师不在乎你学不学、画不画。那么孩子的被重视感没有得到满足,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正是我们正确教育引导的时机。
其次,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不可能我不想做就不做,什么都由着性子来。要得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理性的思考问题。
于是,我把孩子叫到身边,轻轻地跟他说了为什么要练习用剪刀,而且激励他,别人都能剪出直直的细细的纸条,老师相信他也能剪得出,而且可能会剪得更好!
孩子接受了我的说法,在过后的几天我也随时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如实地评价和表扬了他几次,后来他的上课注意力和自制力都进步不少。
就像影片《浅蓝深蓝》中豆丁妈妈一样,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原则,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在为他着想;让孩子明白他在家里很重要。
愿每个孩子都快乐、健康地成长!
第二篇: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今天,李老师让我介绍一下育儿经验。其实,我也没什么经验。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在座的许多家长经验都比我丰富,一朵在班上也并不优秀。如果一定说有,也只是一些心得和感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
我觉得,育儿是一种很具个性化的活动,但是,也有共性的一面。下面,我就讲一讲个人认为是共性的方面。
1、不懂就问,多阅读,读懂儿童的心理。我认为,人人都会成为父母。但是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从古至今,有那么多专门研究儿童的心理学家,研究出了那么多的结论。身边又有那么多的教子高手。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如果任何经验都靠自己摸索,等摸索出来,黄花菜凉了倒是小事,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那“罪过”可就大了。有了一朵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在育儿方面是个文盲。说句实在话,一朵的性格比较倔强、暴躁,对于一些要求,如果不能马上满足她,她会撒泼,在地上打滚。有一段时间,我都快崩溃了。心里在讨饶:求求你,放过我吧!面对她,我经常有一种失败感和无助感。刚开始,我就打她,没有效果。心想,老是打,也不是个办法。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只是我没找到。后来给她讲道理,听不进去。最后没辙了,就冷落她,任你鬼哭狼嚎,我自岿然不动。又过了一段时间,不知是这种方法有效果了,还是人大了,懂事了。反正,她的反应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后来看了书才知道,小孩撒泼时,是处于不可理喻的时期,这时候,任何反应都是多余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冷处理”。等她平静下来,再跟她讲道理。当然,道理她不一定听得进去,但至少她明白了一件事:哭闹是没有用的,我并不是家里的老大,我也会受到冷落。当然,冷落后的安抚工作是不能缺少的。不然,她会认为爸爸妈妈是因为不爱她了,才会这么的”无情”。用舟山话讲就是:“打好还要揉好”。
2、言传身教。女儿身上有什么缺点,我先反思自己身上有什么缺点,或者自己什么地方做得还不到位。比如,前段时间,女儿说话很高声,翻白眼,语气恶狠狠的。我们认为这是不好的习惯。一开始我们想:她怎么这副模样啊?后来仔细一想,平时她不听话的时候,我们不就是这样对她说话的吗? 在无形中,我们在教她用这种方式与人交往!她以为,跟人说话就应该用这种语气。原来,缺点在大人身上。再比如,寒假里,一朵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四五个小时以上。我们责怪她老是看电视。再反过来看我们自己,经常为了图一时的宁静,让她自己找乐子去。没有玩的伙伴,没人陪她玩玩具,她除了看电视,还能做什么?原来,错的又是我们!后来,我谎称电视弄坏了。现在也逐渐习惯了没有电视的生活。因为,在不看电视的时间里,我们在陪她做其他的事情。有时,我觉得,如果哪一天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那这一天等于白活了。但徐金一诺的妈妈告诉我:你怎么这么自私?女儿是你生命的延续,有什么白活不白活的。
3、无痕教育。这个词是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看来的。幼儿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面对一种陌生的情境,都会产生犹豫、畏惧的心理。这就要求父母预先做好铺垫工作。我听说许多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时,有哭闹的现象。去年暑假时,我告诉她,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可以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有许多家里没有的玩具可以玩。总之,为她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并模拟一些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场景。让她对幼儿园的生活有个大概的认识,如我所愿,她顺利地渡过了开学初的不适应期。每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比如去医院打针,去别人家做客等等,我会提前告诉她,等会儿我们会看到什么东西,会遇见什么人。让她心理有所准备,并作好心理疏导工作。
4、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一朵很小的时候,经常用手抓饭,我们就放手让她去抓,弄得我妈直摇头:哪有这样教育孩子的?我认为,小孩用手抓着吃是天性。不让她抓着吃,你让她怎么吃?喂她吗?等孩子大了,过惯了饭来张口的生活,到时候再让她自己吃,她习惯吗?愿意吗?用手抓着吃,至少说明她喜欢自己动手,仅仅这一点就应该鼓励。等她再大一点,我教她怎么用调羹,再大一点,教她怎么用筷子。一路地鼓励她,她的成就感大大的,更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了。好多人都不太相信,一朵在不到两周岁的时候,就能用筷子夹泥螺吃了。她还有一句口头禅:“我自己来”!这些,不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吗?再比如,外面玩耍时,她喜欢捡树枝、石头,玩泥巴。我从来不阻止她,有时还和她一起玩。只是在事后,让她把手洗干净。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总想知道个究竟。她不是在捣蛋,而是在学习,是在了解这个世界。为什么要阻止她呢?只要危险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我都会放手让她去做。放了手之后,再让她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毕竟,社会交往是有一定规则的。
5、了解儿童的心理。在我们看来,孩子许多时候一点也不听话,你不让她做的事,他偏要做。比如:一朵以前总是摸取暖器。每次她的手伸过去的时候,我们就大声地阻止她。后来,我们先把摸取暖器的后果告诉她,然后让她把手慢慢靠近,再问她的感受,让孩子明白离取暖器越近就会越烫,她自己就把手抽回来了。关于这件事,有位教育学家专门分析过:孩子想摸取暖器,说明她有探究的欲望。被取暖器烫了一下,至少她学会了两个知识:
一、知道什么叫做烫;
二、知道取暖器是摸不得的,下次她就不会摸了。如果你阻止她,第一、阻止了她探究的欲望,而探究又是儿童的天性,你在抹杀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上面两个知识她都没学会,当然,你阻止她,也让她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当着大人的面做的。下次她肯定还想学。专挑你不在的时候学,那就更危险了。我们是成人,知道摸了之后有什么后果。但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她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摸。如果你让她尝试过了,哦,原来爸爸说的是对的。那么,下次,下下次,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会认为你说的都是正确的,她才会听你的。唉,儿童的心理是如此的奇妙,如果不站在她的角度,即使和她朝夕相处,我们和她也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我们要用她能理解的方式教育她,用她能理解的方式与她交往,这样的教育才有效果。想通了这点,也许,我们就不会做“炸弹父母”,一点就着,就会淡定许多。在这里,建议大家看一看动画片《大耳朵图图》。这部动画片与其说是给孩子看的,还不如说是给初为父母的我们看的,每一集里都有关于儿童心理的描述。
育儿的事务,千头万绪,在这千头万绪中,忽略了哪一头都不好。我觉得做父母很累,有位教育学家说过:为人父母,就意味着你要做十八年的演员,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儿女模仿的榜样。我坚持一个观点:孩子没有任何错,错的只有家长。
我觉得自己育儿是粗线条的,有许多细节我还没有注意到,有时,注意到了,但还没想到好的办法,经常会出现指挥失灵的情况,导致一朵身上还有许多缺点。我在想,这些缺点是如何产生的,用什么办法把它纠正过来,我自己需要改变什么。
第三篇:家长会育儿经验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在一起,探讨交流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也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一个交流平台,让我们学生家长能与学校和老师零距离地探讨交流子女的教育问题、学习好的做法和经验。下面,我就如何加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等方面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我的孩子刚进入这个班时,我在为他能加入这个优秀的集体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为他担心,担心他能否适应这里的学习环境,能否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能否融入这个尖子生云集的集体。的确,进入了新的学习环境,竞争性更强了,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加大了。此时,作为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和交流,帮助他分析存在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首先,作为家长要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心里有事总希望找个知心的朋友说一说。同样,孩子心里有话也需要有个倾听的对象。孩子进入高中学习之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较短,而高中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性格定型期,他们的欢乐想与人分享,他们的苦闷想对人倾述,这时一个会聆听的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倾述对象。因此家长要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利用各种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要耐心听、认真听,不但要听进去,而且还要思考。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倾诉心不在焉,孩子就会觉得跟你讲也是白讲,久而久之,孩子有话就不会对父母说,孩子的心灵大门就可能对我们关闭了。相反,如果我们认真聆听,鼓励他将心里面的话说出来,这样做既对孩子多了一些了解,也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孩子一旦遇上什么重要事情,就会来跟你说,找你商谈。我的孩子是一个自尊心和进取心都很强的阳光男孩,他进入了阳光班后,看到周围都是成绩好的同学,学习压力很大,孩子的原先一直以来的优越感不复存在,有了一种挫折感。他将自己的苦恼说给我听的时候,我非常认真地听,鼓励他把心的话都说出来,同时和他一起分析并劝导他:首行要自信,你也有自己的优势;其次你非常幸运,庆幸自己能跻身于这么一个优秀的群体之中,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我鼓励他,不和别人比,和自己比,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有进步,这个阶段的你比上个阶段的你有进步,你每天都在努力就可以了。这样比他就有了努力的目标,人也就变得自信了。孩子有了自信,不管将来他干什么,我相信他都会走好自己的路。
其次与孩子要平等交谈。我们做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有时喜欢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表情,让孩子感到不易亲近和反感,交流也就不能有效进行。父母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交谈,最好的方式是以朋友的形式进行平等交谈。这种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也能引起孩子的热烈回应。
高中时期是孩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因此,家长与孩子的交谈应是朋友式的,要做到这一点,应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一是融洽关系,这是平等交谈的前提条件。我们平时如果和孩子交流得很少,发生了问题之后就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咄咄逼人地严厉训斥孩子,久而久之,与孩子的感情距离渐渐拉大,以后再想听到他的真话就很难了。因此,我平时与孩子交谈,尽量制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比如用幽默的方式说句笑话,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等,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沟通效果也会好得多。
二是尊重、理解孩子,向孩子敞开心扉。爱孩子,首先要尊重信任孩子。合格的父母,不仅是孩子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也是孩子的老师,更是孩子的朋友。当孩子向我们敞开心扉,向你倾诉他伤心、愤怒、困惑时,一定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理解和接纳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也表现在父母向孩子敞开心扉。我有时想,中国的父母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袒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成为亲子沟通的障碍。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我有时在孩子面前,用我的缺点来放大孩子的优点,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仅让孩子觉得你更亲近,而且能把一种坦然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三是语言精炼,把握谈话时间。孩子都反对啰嗦,最讨厌没完没了的唠叨。谈话只求效果,达到目的后,要适可而止。
三、做好孩子的参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是朋友和参谋,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充分尊重孩子意见的基础上,为孩子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往往有时你的一句善意的提醒、你的一句正中他心怀的话让他觉得非常温暖,起到的作用将会是无穷的。作家长,也要给孩子留下属于自己的空间,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告诫自己:对孩子“不当领导当参谋,多提建议少命令。”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和观点强加给孩子。
四、多与老师沟通。家长和老师作为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通过沟通,让双方都了解了孩子在校、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形式一是开家长会,二是与老师单独沟通。我在开家长会时,首先会准备一个专门记录家长会内容的本,在家长会上把关键内容记录下来。会后,再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回家后用亲和的态度和孩子说家长会的内容。具体到孩子身上,介绍一下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对他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地转达,和孩子一同分析问题,找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五、加强自身学习,做好表率。高中阶段是孩子的特殊阶段。在此之前,我认为给孩子足够的爱护就行了。随着孩子进入高中的学习,慢慢地具有自己的判断和思想,我才感到做家长的担子重了起来,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些力不从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的自身素养和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为了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我常常到新华书店去阅读有关孩子成长方面的书籍,在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通过学习,不仅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自已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精神,也是在给孩子作榜样。
以上是我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足之处恳请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家长批评指正。随着孩子离高考越来越临近,如何与孩子更有效的沟通、如何缓解紧张情绪、释放压力,我非常想听听在座老师的专业指导建议,听听在座家长有益的经验。
作为家长,我衷心希望能把孩子教育成为这样三种人:一是成为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二是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自食其力的人;三是成为一个有创造力、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成龙成凤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共同心愿,衷心地祝愿全体家长心想事成,祝愿全体同学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第四篇:育儿经验交流
育儿经验交流
小小三张献元爸爸
人在一生中要具备很多种能力,其中某些方面(注意力、观察力、口语表达、动手操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儿时开始培养,我们对这些方面也没有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只是从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做法上来简单的表诉一下: 观察力: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让他观察形状和颜色,解释看到的形体之间的差异,反复讲解,不强求其记住。孩子对形状和颜色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就很直接并且有兴趣,观察力能得相应的锻炼与提高。
注意力和持久力:让孩子尽量长时间的去做一件事情,不是要求孩子完成,而是在孩子玩耍的时候不要打扰及中断他的兴趣,这样对其注意力和持久力的培养有益处。理解力:培养孩子理解问题、语言的能力,让其能听明白对方表达的含义。我们的做法是结合孩子的特点(喜欢问为什么—刨根问底),不厌其烦地给其解释他所问的问题(无论问题是否正确,都要争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要求孩子根据事物的特点,说完整的语句。在阅读的时候,不能总是大人给讲、读,(家长一定要有一定的耐力)要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其观察和表达,这几个方面的培养行为并没有特意安排,只是适时地贯
穿于日常生活中,并且这几方面基本上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第五篇:育儿经验交流材料
育儿经验交流材料
《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家长育儿经验交流
**小学六年级8班***家长
这次能与各位家长、老师一起来参加教育孩子的心得交流,心中真是充满喜悦和感激。一直以来,我觉得教育孩子是讲究艺术和策略的,这个过程就是和他们斗智斗勇的过程,这是其乐无穷的过程。所以,今天以其说交流教育心得,不如说是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一、关注孩子的成长,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从开始孕育孩子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今后自己的每一天都将和孩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我很珍惜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也很享受这些过程,可以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自己的成长过程。能和孩子一起成长,享受他们的快乐,这是多么美好的事。这个过程可能有欢笑,有歌唱,也有烦恼,还有可能有激烈的争吵和眼泪,可生活不就是需要这样多姿多彩吗?正是有了这丰富的各种滋味,才使得这个过程更值得去珍惜。我自己就曾有两次被儿子气哭的经历,当时真是气得发抖,但过后想想,这不正是成长过程的必修课吗?这就是生活,重要的是我们能从生活中有所思,有所得。孩子在父母身边成长的时间其实很短,很快他们就要长大,自己生活。作为父母,当然有义务让孩子的这个过程尽量过得开心快乐。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首先要放松心情,学会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过程。
二、创造轻松的学习成长环境,鼓励孩子学会学习,在玩中学习。
我所说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并不只是指读好学校的几本书,考个好成绩就可以了。读书是学习,运动是学习,游戏也是学习,就是打牌也是学习。学习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每一个人都必须有学习的能力,包括我们自己。孩子一般比较好奇,这实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态度。作为家长,可以给孩子带个好头,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多鼓励孩子探知未知世界。有条件的可以多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发展。我的儿子兴趣广泛,平时他只要花很少的时间完成学校的功课,功课完成之后,他可以阅读、画画、打羽毛球、1
学习器乐、看电影,当然还包括上网冲浪了,学书法和素描。我的原则是只要在完成功课后不影响休息,尽管自由支配,尽情玩。其实,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一样会学到不少东西,有时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坚持“学习是自己的事”,从不主张陪着孩子读书,让儿子必须学会自觉完成。刚上小学时孩子还不能适应,开始时他很不习惯,忘了作业,粗心大意是常有的事,我坚持不多过问,让他被老师批评,才会更记得清。这样过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他慢慢养成了自己管理学习的习惯,从那以后,我基本上不用太操心他的学习,就是偶尔抽查一下他的作业,提醒提醒而已。所以,一直到现在,我晚上该看电视照看,该散步照样散步,该运动就运动,而他也已经很习惯地放学回家后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三年级时,针对他做作业边做边玩的现象,我给他讲了烧水泡茶的故事,想让他明白如何利用统筹方法,提高效率。当时的他似懂非懂,但据我观察,从那以后,他似乎能够更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做作业也专心多了,从刚开始的快但乱到后来的较好到最后基本能做到又快又好,而这也正是我想达到的目的,当然对其中的粗心等毛病要有一定的忍耐性,只要不是太离谱,又有什么关系呢?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和同学交谈中居然也知道用上统筹方法教他们提高效率了,看来,我的“效率论”也影响到他了,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所以,良好的习惯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的。
另外,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及时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让孩子结交一些好朋友;和孩子多交流等都是很好的方法,总之,在我看来,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要过度关注,让他尽可能地自由发展,适当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有时反而会有所回报。不敢说会将孩子培养成如何出色的人才,但我一定会尽量做到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身心健康了,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祝我们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