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7:5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

第一篇: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

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课前游戏——报名。上课,师生问好。

师:刚才我们做了一个报名的游戏,我发现全班四十位同学,有四十个名字,没有哪两个人的名字是重复的,是这样么?

生: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名字。首先搞一个小调查:你们喜欢不喜欢自己的名字?理由是什么?

(生思考,然后几个同学依次举手)

生:我很喜欢我的名字,虽然我名字的第二个字“尘”是灰尘的“尘”字,但是我觉得我爸爸给我起的这个名字意义很深刻,他希望我不需要非常伟大,只需要像一粒小小的尘埃一样平平凡凡就好,在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作出一点点小小的贡献。(现场老师和学生掌声)师:同学们和老师们为你鼓掌!我也要为你鼓掌!真的,平安就是福。希望你平平凡凡、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好么?

生:谢谢!

生:我也喜欢自己的名字。我觉得我的名字会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师:(惊讶地)噢?你叫什么名字呀? 生:谢引平

师:为什么你的名字会让人感觉不错呢?

生:(笑)嘿嘿……(其他生也跟着笑)可能是我的名字起得太好了吧!(众笑)师:(微笑注视着,点头)嗯……自我欣赏!有的时候自我欣赏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需要勇气!祝贺你有这样的勇气。(生神气地坐下)

生:我也很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我叫黄俊儿,俊是代表很有才华的女子,儿就是我自己,合起来名字的含义就是:我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我也愿意自己努力,实现家长在我身上寄予的期望。(师生掌声)

生:我不喜欢我的名字。因为我的名字有谐音,同学们老给我起外号。

师:可以理解。我相信不喜欢自己名字的肯定不止你自己。(转身问大家)是这样么?(部分同学频频点头)

是啊,我们的名字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是姥姥、姥爷给起的,征求我们的意见了没有?

生:没有!

师:对呀!自己的名字自己竟然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遗憾不遗憾? 生:(拖着长音)遗憾!师:真的遗憾么? 生:真的!

师:想不想弥补这个遗憾?

生:想!(满脸兴奋,声音很响亮)师:声音真响亮!(神秘地)好的,这节课就给你们一个特殊的权利——给自己起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名字。

(同学们没有人表示异常的激动,但是惊喜写在脸上。教师环视,停顿,然后继续提出要求)字数没有限制。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都可以,四个字,也允许。如果你自己不嫌麻烦,也不嫌麻烦别人,起五个、六个字的也没关系。如果有同学说,我不喜欢我的姓,能改掉么?能!你想改成什么都行,只要这个名字是你最喜欢的。愿意么? 生:(异常兴奋,跃跃欲试的样子)愿意!

师:还有一点要求,无论你起一个什么名字,都要找出两条以上的理由,说明你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行么? 生:行!

师:好。把你想好的名字就写在这张小纸片上,把字写得稍大一些,两分钟时间,准备——开始!

(学生开始思考,然后分别写下自己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巡视,询问,与同学交流。大部分学生写完以后,开始交谈。)

师:很多同学的名字都起好了,你的新名字是什么呢?我们一会交流。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让你们给自己起名字的时候,大家有什么表现?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生:老师说完以后,同学们很安静,大家都在思考。师:是的。(若有所思的)好像思考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 生:有的人托着腮帮,有的人干脆直接拿笔敲着头。生:很多人东张西望,很想知道别人的新名字叫什么。师:(顽皮地笑着)一定是想偷窥别人的秘密!生:还有的在桌子上比划着。

生:也有的同学皱着眉头,一副很苦恼的样子。生:还有的同学互相小声议论。

生:也有的同学似乎胸有成竹,拿起笔就写。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细致!好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你给自己起了什么名字?(几个同学把手举得很高,更多同学在观望。)生:我给自己起的名字叫洪武仙。(声音有点小)师:(老师拿起卡片,解释这三个字)洪水的洪,文武的武,仙人的仙。洪武仙,这可是一个很特殊的名字,能知道你的理由是什么吗?

生:看电视的时候,那些大侠很威风,我想和他们一样做一个仙人一样能飞翔的大侠。(众生笑)

生:我给自己取得名字是迈克格雷迪二世。(生大笑)

师:天哪!这么长啊!你的理由是什么呀?

生:NBA里面有个叫迈克格雷迪的球星,我很崇拜他。

师:迈克格雷迪二世,就是第二个的意思是不是?同学们,你发现了没有?他在说自己名字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生:兴奋。

师:他是怎么表现自己的兴奋的? 生:一边说一边笑。

师:你还记得他这个名字么? 生齐:记得。

生:迈克格雷迪二世。

师:还记得他的理由么?

生:因为他很崇拜NAB里面的球星迈克格雷迪。

师:你真了不起!我很佩服你,这个名字我读都读不流畅,你却不仅记下来,还能记住他起名字的理由。

同学们,当别人说的时候,我们就要做这些事情。一是观察他说话时的样子,一是听一听他给自己起的什么名字?他的理由是什么? 下面谁接着来谈? 生:我得真名叫张哲源。我把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源”改成了金钱的那个“元”。

师:(很感兴趣地)为什么改成金钱的“元”?

生:哲是哲学的哲,代表有学问,“元”代表钱,我希望我既有很多学问又可以赚到很多钱。(生大笑)师:(转向大家)谁记住他的名字啦? 生踊跃举手:我!我!师:叫什么? 生齐:张哲元

师:他希望自己——

生:(很兴奋地)又有学问又有钱。

师:你想的美耶!(生笑。)同学们,张哲元说完自己的名字以后,大家有什么表现? 生:哈哈大笑。师:笑什么呢? 生:笑他的名字。

师:笑他的名字怎么啦?

生:笑他的名字太好笑!有点贪钱的意思。(生笑)

师:还真有点儿贪!又贪知识又贪财。他希望知识和金钱都能源源不断地向自己涌来。多么美丽的梦想!掌声祝福他梦想成真!生:我改的名字叫周小杰。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的偶像是周杰伦,他唱歌好听。(生笑)

师:你喜欢唱歌么?

生:喜欢。唱得还不错。师:好,周小杰,老师给你一点忠告:唱歌的时候吐字清楚一点,这样我也会成为你的粉丝。(全场笑)

……

师:最后再给两个交流的机会,看谁能抓住呢?(师环视教室。)

生:我给自己取得名字是梁羽洁,羽毛是代表纯洁的意思,我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纯洁一些。师:不是变得更纯洁一些,而是一直—— 生:纯洁。

师:祝福你美丽的小姑娘!

生:我给自己起的名字叫肖醉蓝,我希望自己能醉心于蓝天里面。师:沉醉的醉,蓝天的蓝,有希望在里面是么?想干什么呢? 生:想当平平凡凡的人。师:平平凡凡怎么醉在蓝天呢? 生:我将来想当一位老师。

师:好!讲台就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讲台上,像武老师一样和大家学习交流,就仿佛在蓝天上飞翔一样快乐。

师:同学们,从开始上课到现在,我们做了哪些事儿?

生:老师问同学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名字?

师:对!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还记不记得我问这个问题时表情动作是什么样子? 生:老师显得很神秘的样子。生:面带微笑。

生:还有一点儿诡异 师:这个词用得好!的确有点想为难一下你们的意思。观察得非常仔细!接下来让同学们干什么? 生:给自己起名字。

师:还记不记得同学们给自己起名字时候的表现了? 生:记得。

师:相信大家都没有忘记。报名的时候,是不是报了很多名字呀? 生:是。

师:你对谁的名字印象最深刻? 生:我对班长的名字印象最深。因为他叫林达凯,我想他爸爸妈妈希望他能达到凯旋的目标。结果他给自己起了一个迈克格雷迪二世,希望自己成球星。

生:我也对林达凯的印象最深,他原本的名字就短短的三个字,现在被他改成了七个字,完全一个外国人名字。

生:我对张哲元的印象深刻,他希望自己又有知识又有钱,虽然大家都觉得他有点贪婪,但是还是用掌声祝福他。

……

师:当有同学报名字的时候,还记得大家的反应么?

生:记得。

师:好!如果让大家把上课开始到报名结束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写下来,你会写么? 生:会

师:知道怎么写么? 生:知道

师: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先把第一行和第二行空出来,从第三行往下写,你们觉得几分钟可以把这一段写完? 生:二十分钟

师:二十分钟?不行,太长!生:十分钟

师:不行,还有点也长!

生:五分钟

师:这样吧,折中一下吧,八分钟。行不行? 生:行!

师:准备——(学生快速准备)写的时候注意不要看别人,一个劲儿的往前写,遇到不会写的字注拼音。开始。

教师与台下教师的交流:

老师们,孩子们开始写作文了,我来说说我为什么这样设计。先说我的课前游戏。老师们看到了,在教学开始以前,我带领同学们作了一个“报名”的游戏,这看起来是老师和学生相互认识的一个游戏,其实是教学向前延伸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有两个特点:一是简单,任何一个同学不用准备就能完成,所以他们的心理没有压力;二是让孩子们人人参与其中,这样做的价值就是能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把思维集中起来。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一前一后提了两个问题:一是你喜欢不喜欢自己的名字,二是想不想给自己起一个最喜欢的名字,这两个问题提出以后,我都没有急于让大家回答。而是在他们中间踱步,或者连续问同一个问题:想给自己起一个新名字么?我为什么这样做呢?原因有二:一是给孩子们留出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体验自己的心理活动;二是为学生留出表现的空间,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素材。我知道,只要我不制止,孩子们会是会充分表现自己的兴奋的。同时我也知道。无论我走在哪里,身上都有一根线牵着同学们,他们的眼睛会随着我的身影转动,这样,就看到了同学的表现。这时候的表现可是有价值的——那是写作的素材!有素材了,就有话可说了,就有东西可写了。

(交流结束后,教师在学生中巡视指导,并把写有同学们名字的卡片收在一起,打乱顺序,备用。)

师:时间到!谁写完了,请举手。请这位男同学来读一读你的作文,我们一起来欣赏。所谓欣赏,就是既要看到写得好的地方,又要发现不足,提出我们的建议。生:(朗读作文)上课了,武凤霞老师神秘地一笑,身子微微向前一倾,问了一个出乎大家意料的问题:“你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呢?”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片刻,便开始窃窃私语。师:停,就到这儿。你们认为他这一部分写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他写得挺好的。他把武老师的动作和表情写出来了,像“神秘的笑了一下”,还有“身子一倾”,让我们读着文章就仿佛看到了武老师的样子。师:(点头)的确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窃窃私语”这个词用得很好,当时同学们就是在小声议论,它很好地概括了当时的情况。生:“片刻”这个词用的也很好。说明这个问题让大家愣了一下,大脑迟钝了一会儿。师:对,而且迟钝的时间非常非常的—— 生齐:短暂。

生:(继续读)武老师来回的游走在课桌间…… 师:停!这句话中有一个词我十分十分欣赏—— 生齐:游走

师:大家的意见十分统一。知道“游走”是什么意思么? 生:就是来回走,徘徊。

师:你为什么没用徘徊而用游走? 生:不太喜欢徘徊这个词。师:仅仅是不喜欢么?

生:这两个词还是有区别的。“徘徊”一般指在思考着的时候走过来走过去的样子,但老师不是在思考问题。所以我觉得用游走比较恰当。

师:我很欣赏你对徘徊的理解,但是你没说出来“游走”这个词为什么恰当? 生;游走是这样走过来走过去,但并不是在同一个地方……(生说不下去了)师:游,谁会游? 生:鱼儿

师:游的时候的感觉是什么呀? 生:轻飘飘

师:又轻又快,给人的感觉非常的轻盈,非常的舒服,是不是这样啊? 生:是

师:武老师脚步轻盈地在大家中间走来走去,仿佛鱼儿在水中游。所以叫—— 生:游走

师:这个词是你造的,我还没听说过呢,不过我挺喜欢。接着读吧。

生:(继续读)武老师来回的游走在课桌间,大家陷入了沉思中,我悄悄往周围一看,只见同学们有的用手撑住了脑袋苦思冥想,有的拿着笔敲着脑袋,还有的一动不动地呆在那儿…… 师:停!(问其他同学)怎么样?

生:它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师:什么修辞手法?

生:排比。每个排比句里面都有一个或两个恰当的成语,所以说他把同学们思考的情景描写得很具体,让大家看到文字像看到了人一样。

师:这几句话的后面还有个省略号,我认为这个省略号用得非常好!你们认为呢? 生(齐):很好

师:你为什么用省略号?

生:说明同学们的姿态还有很多。

师:是的。这五花八门的姿态,无法一一描述,所以就用了省略号。请继续—— 生:(继续读)同学们一个个站起来向大家公布自己的新名字。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名字是张哲元,意思是希望自己学识渊博,并腰缠万贯,当听到这个名字时,我不禁苦笑,这家伙也太贪财了吧!(笑)师:他最后这句话写得太好了!你们觉得呢? 生(齐):很好!

师:我采访采访张哲元,你觉得呢? 张:还行吧。

师:怎么还行啊?

张:不知道。

师:不知道,就是觉得还行。你来说。

生:苦笑用得很好!感觉好笑又感觉很怪,所以就只好用苦笑来形容了。

师:是呀!怪怪的,这家伙怎么想起来这事儿了?不禁苦笑,这家伙太贪财了吧!“这家伙”一般对什么样的人用呢?

生:不喜欢的人,这是个贬义词。师:用在这里你感觉到是贬义的么?

生:不是。感到很亲切。

师:觉得张哲元这小家伙非常的—— 生:好玩,可爱。

师:就是这种感觉,真喜欢你!掌声送他回座位。(生鼓掌)

师:我知道,每个同学都把刚才发生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了下来。时间关系,不再请同学朗读自己的作文。刚才有同学悄悄告诉我说,他很想知道全班每一个同学的新名字。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兴奋地)想!

师:下面我们接着搞一个小小的游戏,这次游戏不是“报名”,是“点名”!(举起手中的卡片)你们的名字都在这里,我点谁的名字,谁要立即站起来回答“xx到”。如果有同学忘记自己的名字了,我们就用掌声把他送到讲台上,让他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我们一起喊他一遍,记住他的名字,行不行呀? 生:行!

师:准备点名!我看看第一个被请起来的是谁。准备了啊!(小声地)我要点名了!(停顿,在教室走动,神秘的)我要点名了!(学生看教师走动)点名了啊!(生笑)什么感觉呀? 生:紧张。

师: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呢,我走到哪里,同学们的眼神都跟着我过来了。怕什么呢? 生:怕点到自己。

师;好了,准备——开始点名!(速度很快地)旧换新。(生笑)生:旧换新到(声音小)

师:你反应很快,就是声音不响亮,我重新点!旧换新!生;到!

师:要说旧换新到,再来一遍。生:旧换新到!

师:周小杰!(没人答应)周小杰!(周小杰才反应过来,在大家的笑声中站起来走上讲台。)你发现了没有,我喊周小杰的时候,他有什么表现? 生:东张西望

师:他在找谁呢?他以为他不是周小杰呢。(生笑)喊他一声。生:周小杰 师:(点名继续进行)张子龙!生:张子龙到!师:张芦其。生:张芦其到!师:柯南。生:柯南道!师:喂!生:喂到!(生大笑)

师:好!他就起了一个字,允许的。准备——黄少晴!生:黄少晴到

师:张廷!(没人应)张廷!生:(半天才反应过来)张廷到!(生鼓掌)师:看他什么表情?描写描写他。生:他低下了头。

生:把头低得好像要藏起来似的。

师:同时他的手还没闲着呢。一边低头一边捂嘴。好,继续开始!尹雨桐!生:尹雨桐到!师:陈晨,陈晨!生:陈晨到!师:粟裕为!生:粟裕为到!

师:我想采访采访你,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生:因为是我原本的名字。师:你原本就叫粟裕为? 生:嗯

师:你没起新名字?

生:嗯

师:你没改名字一定有理由,说说你的理由。

生:粟裕是开国元勋,我希望自己能像粟裕一样大有作为。师:这么好的名字允许你不改!希望你的愿望早日实现!师:好,准备——诗尹汝

生:诗尹汝到!

师:姑娘呀!你的名字太拗口了,让我读了好半天,请坐。李柏林!(没反应)李柏林!生:李柏林到!(鼓掌)

师:你在干什么?为什么没反应过来?

生:我正为我同桌的新名字感到奇怪,没想到很快就叫到了自己。师:脑子跑了,正在笑别人,结果自己被笑上来了,去吧!(李上讲台写名字,回座位)师:同学们发现了么?他怎么回去的? 生:一边跳一边走。

师:是呀!你怎么那么高兴呀!。准备——麦克格雷蒂二世!生:麦克格雷蒂二世到!(生笑)师:马到成功!生:马到成功到

师:张中原 生:(慌慌张张站起来)张……中原到到到!(生大笑)师:你们笑什么呢?

生:他因为紧张都口吃了。生:他太紧张,说了三声到。

师:我发现你真的成了我们的明星了。一开始名字起的好,现在一连串的“到到到”,惹得大家哈哈笑。

师:九舞龙天(没人应)九舞龙天!(还是没人应)不,是龙舞龙天,不对,是龙舞九天!生:龙舞九天到!(生笑)师:这个时候,该观察谁呀? 生:老师

师:观察我什么呀? 生:老师先是念了一个名字,没有人站起来,老师显得很得意的样子,紧接着抓紧点第二遍,结果发现自己错了,赶紧改正,结果又错了,我感到老师有点尴尬,于是念了第三遍,终于对了。

师:观察得仔细,推测的正确!告诉大家,一开始我读了个九舞龙天,看到没人答应,心中很兴奋,心想又逮着一个。于是抓紧喊第二遍,九舞龙天,还是没人到。我一看发现错了,赶紧再喊一遍,还是错了,这时候,真地像他推测的一样,我感到好尴尬。

……

师:同学们,就刚才这个“点名”的游戏,如果让你写下来,你觉得该怎么写?请提提建议。生:应该抓住同学们的神态、动作来写。

生:先写写大家的表现,然后抓住几个重要的详细写,最好写你印象最深刻的人。师:提议很好!就请大家先想想同学们活动中的表现,再想想谁给你的印象深刻,他当时什么表现。(学生静静思考)

接着刚才的往下写,注意跟上文的衔接。准备——开始!

教师与听课教师交流自己的设计理念: 老师们,今天我和同学们其实是在写一个活动作文,让学生把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过程用文字的形式记下来。这种写场面或者说写活动的作文是小学阶段经常练习的。这节课和我们平时的作文指导课的区别在于:平时我们总是搞完活动再写作,这一次是边搞活动边写作。把活动和写作分开的最大的弊端是学生展现在文章中的时间是“过去时”,而在活动中写作学生纪录的是“现在时”。*回忆建立的场面永远不如正在发生的来得新鲜。尤其是同学的表现,自己的感受,个人的心情等等,更是离开了当时的环境就会雨打风吹散。在活动中写作,还有一个好处是他们写的是一个个片断,几个片断下来一篇文章就写好了。这使孩子们感到作文不难而且还很有趣味。

需要特别声明一点的是,在本节作文课中让孩子们写出一篇文章只是我的教学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所以,我总是告诉学生:听听他是怎么说的,看看他是怎么走上了讲台,注意看他的表情多有趣等等。尤其在同学们报新名字和点名时,几次叫停:一是怎么站起来的,二是怎么走上讲台;三是在写完名字以后动作神态怎样。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对正在发展的事情叫停,也就是电影中的“镜头定格”,为的是告诉学生此处要注意观察。又像把一个比较长的连贯的生活划分成一个个阶段,就像电影胶片一样,把一件事情分成了若干个镜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本来瞬间即逝的生活拉长了变细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观察习惯,知道什么时候该仔细观察,该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有的老师会说:在你这样的指导下,学生写的作文会是千篇一律的。是的,我承认,他们的作文会是大同小异,但这有什么可怕的呢?今天的相似是为明天的百花齐放做准备的,没有今天这样的指导,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是一纸空谈。如果我们能这样指导一个学期,学生们就一定能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作文教学就步入自由王国了。我相信,当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时,即使是遥远的回忆,他们依然能够写得惟妙惟肖。师:最后一分钟,快一点儿!加油!

(同学们有的写好坐端正了,有的还在抓紧结尾。)

——停!我们来听两个同学的作文。我知道你没写完,但还是想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作文)武老师微笑地看着我们,笑容中有说不出的诡异。“我要点名了!”武老师的身体往前一送轻声说。同学们勉强平静下来。“我真要点名了!”武老师面不改色,嘴角微微一扬,同学们开始有点骚动了。“我要点名了!”武老师的声音轻轻的飘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同学们开始哄堂大笑。点名开始了!

师:停!就前面这一段评一评,感觉怎么样? 生:词语用得很恰当。

生:把老师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生:感觉没有把同学们的变化写出来。

师:其实,她还是写了同学们的表现,一开始是同学们勉强平静下来,然后呢,同学们开始有点儿骚动了,最后是同学们哄堂大笑。本来你写得很好,为什么同学们没有发现呢? 生:我也不清楚

师:我清楚。因为你的声音太小了。因为你没有有感情地把你写得表现出来,明白了么?下一次读的时候要注意,朗读可以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对另一生)请你来。

生:(读作文)武老师又出题为难我们了。你看她拿着那一摞写着大家新名字的卡片,猫着腰,缓缓地走着,小声地神秘地说:“我要点名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深吸了一口气,紧绷着脸,专著地凝视着武老师。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武老师迟迟不开始点名。“快点呀!快点名呀!”我焦急地在心里催促着。大家也和我一样紧张,没有哪一位同学的眼睛离开老师的。

师:欣赏一下这一段的描写吧!

生:作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得很好。“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深吸了一口气,”这些都写出拉当时他很紧张。

生:作者用数秒的方式写出了时间过得很慢,也衬托了心情很紧张。

生:武老师的动作神态很具体。“猫着腰”、“小声而神秘”都准确写出了当时武老师的表现。师:(赞许的望着大家)示意生继续往下读。生:(继续读)“旧换新!”武老师阴森的突出了三个字。(全场大笑)师:在笑哪一个词? 生:(响亮而快乐地)阴森。师:阴森是什么感觉? 生:恐怖

师:(美美的看着大家)你们看,有武老师这样阴森的人么? 生:(笑)没有!

师:改个词吧!我可不阴森。改个什么好词呢?(生想不起来)

师:想不起来了?没关系,先放这儿。下课后我们接着想好不好?接着往下读。生:(继续读)“旧换新到!”李焕新同学慌慌张张的报上来。“郭涵!”没有人答应。武老师又喊道。“郭涵!”哎?怎么没有人应答?过了一阵子,大家都莫名其妙的东张西望,突然,只见郭涵琰同学紧张的从位子上蹦了起来,高声回答:“郭涵到!” 师:停!有一个词他用的特别好,哪一个呢? 生:蹦。

师:他在“蹦”字上加了一个双引号,目的是什么,你懂么? 生:突出这个词。

生:(继续读)嘿嘿,这么快就有人玩完了?(生笑)师:笑什么呢? 生:写得很幽默。

师:嘿嘿,怎么理解?

生:有点搞笑,还有点夸张

生: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生:他现在笑别人,并不知道老天安排他也要上去被罚。(笑)

师:是的,他在这里幸灾乐祸笑呢。而且不是哈哈笑,哈哈多大方呀!他是嘿嘿,这才叫阴森森呢。对不对?还说我阴森呢,我觉得你才叫阴森呢(同学们大笑,该生不好意思)嘿嘿,不知道老天还要惩罚他呢!读完它!

生:点名游戏仍紧张地进行着。

师:是的,没写完被我拉上来了,去吧!再往下写记住要补上啊!

生:我还有个建议,他在写的时候应该把自己被请到前面也写上。这样他就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被请到前面什么感觉。

师:很好的建议。同学们很会学习,不仅仅会看,会听,会写,而且还会评。厉害!

师:同学们,刚才让你们写作文的时候,好像上面留了两行空格,对不对?告诉我第一格我让你写什么呢? 生:题目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猜的

师:猜得对!第一行写题目。题目一般写在什么位置? 生:正中间

师:第二行写什么?

生:名字

师:对,写上你的名字。我们这篇文章写完了没有? 生:没有

师:缺什么? 生;结尾

师:结尾会写么? 生:会

师:真的会么?可以怎么写呢?

生:可以总结我们玩的这两个游戏有没有趣,自己玩得是不是开心。

师: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是一种结尾。

生:可以给别人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比如说,用“我们的游戏还在继续进行着”结尾,后面加个省略号。师:真不错!又简单又有想象的空间!

……

师:好,课下把文章补充完整,并仔细修改。谢谢同学们跟我一起上这两堂课。下课!

第二篇:武凤霞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武凤霞《生命 生命》教学实录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 武凤霞

一、在揭题中交流 ——引发生命的思索

师:我写一个词,相信大家都认识。(板书:生命)大家一起读。生命是什么呢?你问过自己吗?

(教室里一片沉默,老师走到几个同学面前,把话筒递过去。)

生:(依然坐着,不好意思地)我没有想过。

生:(抓抓脑袋)我也没有想过。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猜猜我想过吗?

生:(刚才的沉重马上一扫而光)想过。

师:(笑问)为什么猜测我想过呢?

生:如果武老师没有想过,就不会给我们出这个问题了。

生:老师没有想过的话,就没有把握上好这节课了。

生:因为武老师比我们大,又是老师,当然应该想过。

生:我觉得你可能想过,但不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所以拿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师:谢谢同学们的信任,说实话,我和你们一样,从没想过“生命是什么”的问题。但是,有人想过,就是她。(出示课件:杏林子照片)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师生齐说:杏林子)杏林子是我国台湾一位著名的作家,在她的眼里,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板书:生命把题目补充完整)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生命”在题目里出现了两次。

师:我们过去学的文章题目一般都是一个词,或者是一句话,而这一次的题目是两个词,并且两个词——

生:重复。

师: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你来!

生:生命(停顿)、生命

师:她会读,她知道在这两个词语之间要有所——

生:停顿。

师:对!要有停顿,不要连起来读它,谁再读?

生:生命(停顿)生命(第二个词音量加大加重)

师:她也会读,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她也会读吗?

生:他把第二个生命加强调了。

师:对,他读出来的两个词语在声音的高低、轻重上的变化,读出了区别,所以,你也会读,我们一起来读。(生读:生命!生命!)

点评:这里的读课题,不在于学生能够理解多少,而在于让学生对课题的内涵初步有感悟,同时放松情绪,教师也借此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在阅读中品悟:触摸生命的脉搏

(一)初读感知文章内容

师:预习课文了没有?谁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先读第一段。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她读得非常流利,吐字清晰,但是,我有一个更高一点儿的要求:读书的时候要尽量把这个句子中所表达的内容,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比如这段话中,写作者在干什么。

生:在思考。

师:对,在思考,让我感受到你也在思考。再试一遍。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好多了,哪位同学再来试一试?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一起来!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对,尽量把文字所传递的信息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第二自然段,谁来读,生:(读得快而且语气淡)夜晚,我在灯下写稿子,一只飞蛾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师:(教师适时打断了学生的朗读)骚扰,理解吗?

生:打扰,扰乱。

师:谁打扰谁?

生:作者在写稿子,飞蛾不断打扰作者。

师:作者感到这只飞蛾非常的„„

生:(自由接上)烦人的,讨厌的。

师:再读这句话,让我感受到!

(生读得很有感觉,情感变化体现得也很明显。)

师:(本段读完后,板书:弹)这个字有两个音,一个读:

生:dan子弹。

师:还有一个读——

生:tan

师:在这个词中读tan 轻声。(板书:动弹)

(学生继续往下读,读得都很流畅,没有出现错误。)师:谢谢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看得出来,你们的预习做得很扎实。还有谁读得和他们一样好?或者说比他们还要好?(小手如林,高高举过头顶)

(二)深读感受生命的含义

师:好,我看到了你们的自信!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让我听到每一位同学的读书声。而且边读边感受那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

(教室里一片朗朗的书声。书声中,老师不时弯下身子,侧耳倾听某位学生的朗读。有时微笑点头,有时对一位同学耳语几句,有时拍拍学生的肩。)

师:同学们都读完了,有的同学还做下了标记。哪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读给大家听吧。

1、走进飞蛾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飞蛾在我的手中坚强不屈,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和敌人抗争到底的精神让我没有想到。

师:你没有想到这么脆弱的生命却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

生:“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让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作者竟然放了这只飞蛾让我没有想到,因为前文说:“一枝飞蛾不停的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正是因为这只飞蛾很令人讨厌,所以“我一伸手捉住了它。”,但没想到最后又把它放了。

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完成了由讨厌到释放的转变?

生:(还是上面的这位同学)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感叹号,可见,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作者非常敬佩,飞蛾落到比它强大无数倍的人手中,虽然它知道自己求生的希望几乎是零,但是依然在奋力挣扎,这种精神让作者敬佩,所以放了它。

生:“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这个“稍”字,说明飞蛾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轻轻一捏,它就会死,但他临死不放弃生命,令作者震惊,是作者不得不放了它。

师:他们几个的发言,同学们听明白了么?第一个没想到的是飞蛾的生命竟然如此的脆弱,——

师生齐: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

师:第二个没想到的是——

生:他的生命力又是非常顽强!(一学生大声接出来这句话)

师:(老师赞许地看着她,轻轻点头)对!所以,第三个没有想到,杏林子竟然——

生齐:忍不住放了它。

师:既然这个飞蛾有这么多让我们想不到的地方,我们不妨来研究研究它。同学们再读读这几句话,看看哪一个词最能够引领我们读懂飞蛾的词语。

(生读,读得声音很低,看得出他们在边读边思考。然后,几只手举了起来。)

生:震惊值得我们研究。

生:忍不住值得研究。

生:欲望值得研究。

师:很多的词语都值得研究,但时间不允许,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随意指了一位同学)我发现了,刚才他没有发表意见,我们就让他作主从中挑选出一个词吧。

生:我认为应该研究“欲望”。

师:好,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欲望”。你理解这个词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理解:愿望;心中的想法;心中的希望„„)

师:(老师做疑惑状)飞蛾并没有说自己要逃生,作者怎么感受到了飞蛾心中的想法?我不理解哟。

生:他的行动告诉了作者: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

师:(依然做不解状)我只听说过“言为心声”这个词语,不知道行动也能代表一个人或者动物的心声。我不相信。

生:(一学生小声说)真的,不信你试试。

师:好的,这位同学说我可以试试,我就拿你来试试。

(教师说着,站在该学生面前,微笑着看着他,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然后问大家)我在说什么?

生:(踊跃举手)老师在说:“你的胆子真大!我很欣赏你!”

生:老师在说:“一个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啊!”(生笑)

师:哈哈,我就是这样想的,看来,行动的确能代表一个人的心声,我相信了!那飞蛾挣扎着,极力鼓动着翅膀,它在对自己说什么呢?

生: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逃出去。

生:再加把劲,你马上要逃脱了!你不能够在这里丧失自己的生命!你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

师:是啊,飞蛾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生:我还要为这个世界多做点贡献,所以,我必须要逃出去。

……

师:它会对杏林子说什么呢?

生:你也有生命,我也有生命,你不能够因为自己的强大就随意伤害一个小生命。

生:求求你放了吧,我家中还有孩子没有长大呢。(众笑)

生:放开你的手,给我一条活路,我不会再来打扰你,我给你一个安静的环境!

……

师:是啊,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想求生,那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杏林子感到捏在自己手中的不是一只小小的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

生齐:生命!

师:是的,一个不屈的,一个顽强的生命!杏林子真切地感受到了——

原来生命是飞蛾挣扎的身影,生命是飞蛾极力——

生齐:鼓动的翅膀。

师:生命还是飞蛾——

生齐:强烈的求生欲望!

师:是啊,作者震惊了!谁来读读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你的震惊!

(生读,读得比较轻柔)

师:学习要互相帮助,把你的建议送给他吧。

生:你读得有点一顿一顿的,再流畅点就更好了。

生:“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句话表现的是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你读得太轻柔。

师:提醒他注意那个标点?

生:注意感叹号,要读得有力。

生:要把重点的词语读得突出一点,而不是把每句话的最后一个词语突出。

师:示范一下好么?

(学生示范,掌声。)

师:(亲切地)能不能再试试?我相信你能把大家的建议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把这几句话读好的。

(学生读,有了不小的进步。齐读。)

师:我相信这只顽强不屈的飞蛾不仅写在了文字上,写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同时也写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那么,就让我们读着已经印到了我们脑海中的文字,把这只飞蛾再一次带到大家的眼前吧。(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

师:(微笑地)你有什么要求么?想自己背是么?

(女孩子点了点头。)

师:佩服你的勇气!试试吧。

(生备,但不流畅,老师和同学帮助纠正)

生:让我们先为她的勇气鼓掌!(又转向那位同学)我相信,你再来一遍会更熟练,要不要„„

生:(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女孩子就勇敢地接过来)我再试一遍。“夜晚„„”

(这一次比较熟练也很有感情。老师带头为她鼓掌!眼睛中满是赞许。)

师:谢谢你为大家带个好头,我相信同学们和你一起背,你会更熟练。

(齐背。)

师:我还相信,即使把前面的几句话加上我们依然能把这个场景完整地展现出来。

(学生踊跃欲试,背诵比较熟练。)

点评:飞蛾的挣扎,杏林子的震撼,课文里写得一清二楚,孩子们一读就明白,如此“一目了然”的文字,武老师却引导孩子们玩味得细腻深沉,这得益于她咬文嚼字的功力。“三个没有想到”层层铺陈,把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而“飞蛾可能对自己、对作者说些什么”这一话题的设计尤为精妙:这既是一种想象说话训练,又是对飞蛾不言放弃、顽强抗争精神的言说。学生看似在替飞蛾说话,实则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于是,文与人、蛾与己就此相遇交融,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一致。

2、走进香瓜子

师:大家真了不起!除了飞蛾,还有哪里是你没有想到的?

(一学生站起来读第三自然段。)

生:这个小小的香瓜子能长成一截小瓜苗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植物如果没有的阳光、泥土等必要的因素就无法生长,但小瓜苗却顽强的生长起来,虽然只是仅仅几天,但它依然不放弃,真的没有想到。

生:不仅我们没有想到,作者也没有想到。

师:(惊讶的)你怎么知道?

生:他连续用了两个相似的词语“竟然”、“竟”。

(板书竟然)

师:什么意思?

生:没有想到的。

生:出乎意料。

生:不可思议的奇迹。

生: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师:见过香瓜子么?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边比划边说)很小。

生:摸一摸硬硬的。

师:像葵花籽一样饱满么?

生:(很多人若有所思,但不少学生马上反对)不是,很瘪很瘪,薄薄的。

生:摸着他就不知道里面还有瓜子仁。

师:就是这个小小的瘪瘪的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里竟然发芽了,而且还长出了一截小小的瓜苗,真是一件——

生齐:不可思议的事情。

师:读这段话,让我感受到你们的不可思议。

(学生读)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再一个小小阴暗潮湿的墙角,一小截瓜苗在迎风舞动,杏林子就坐在墙角,注视着这株小小的瓜苗,她在感叹,你听,她说——

生命就是墙角——

生齐:砖缝中的小瓜苗。

师:生命就是香瓜子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生命就是在没有——

生齐: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学生不知说什么好了,老师在等待)决心。(有同学小声说:力量。老师对他点头。)生命还是虽然仅仅只活几天——

生齐:也要顽强地活着的精神(勇气、力量)。

师:是啊,这个时候的杏林子还仅仅只感到不可思议么?

生:敬佩;震撼;感动。

师:让我们感受到你惊讶中的震撼!(学生齐读。)我相信这粒香瓜子也一样写在了大家的心中。齐背。

3、走进杏林子

师:除了香瓜子和飞蛾以外,还有你没有想到的么?

(学生沉默)

师:同学们,有的想不到就在文字中,一眼就可以看到,有的想不到却是藏在文字后面的,或者说藏在文章的后面,需要我们去走进,才能发现。下面我们就来走进杏林子。

师:有一天,她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是的,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在这么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很多的意思,我再读一读,请同学们听一听,看看你能听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生命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想活下去才能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做出有意义的事情。

生:我给他补充一下,这句话我联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匆匆》一课,那一课说我们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能白白的浪费它。

生:生命是属于我们个人的,除了我们没有人可以控制它,我们可以好好的利用它,在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而相反,我们也可以不拿他当回事,白白的糟踏它,就像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说得那样,这两种选择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这个作者最后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就可以看出来作者是想好好的利用这个生命。

师:刚才他说到了一个词:白白的糟踏生命。糟蹋你懂吗?

生:浪费

师:怎么做是糟蹋生命呀

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什么也不做让时间白白的浪费掉

生:把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浪费在时间上

生:天天无所事事的

生:虚度光阴来浪费自己的生命。

师:是的,不能够白白的糟踏生命。杏林子在这段话中所没有说出来的话在文章的第五段都说出来了,我们一块来读一下

师:其实,我觉得杏林子是最有理由放弃自己生命的人。(学生瞪大了眼睛看老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了解杏林子。(出示上课开始的那张照片)

师:同学们,看着这张照片,你觉得杏林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乐观的人。

生:十一个慈祥的人,看到她我想到了我的奶奶。

生: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师:是的,我相信,每一位看到杏林子的人首先看到的是她一脸的微笑,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呀,也是这阳光般的微笑,让我震撼!她让我感觉到了她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幸福,非常的乐观。但是你知道吗?杏林子十二岁的时候,就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叫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关节坏死,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腿不能动,腰不能转,臂不能抬,头也不能随意的转动,就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作了整整五十年,想到了吗?(学生们睁大眼睛看着老师,满脸写着不相信)

杏林子说地震有五级之分,我的病痛也有五级之分,小痛,中痛,大痛,剧痛和狂痛。在他患病的五十年的时间里,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她都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是,你看这一脸的微笑,这一脸的阳光,从这阳光般的笑容里,你感受到了吗,她现在也许正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我知道,你们想不到,我也没有想到,任何人从她的照片中也不可能想到,再请你们看一张图片:(出示杏林子的一双手)你们看,这是什么?

(教室里一片沉默,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静静地看。几秒钟后,有的同学小声交谈。)

生:这是手。

生:不是手。

生:是手,看!还拿着笔。

生:里面那只怎么像脚?

……

(教师制止了学生的议论)

点评:老师通过多媒体补充的内容,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巧妙地完成了一个由文及人的过程,从而引发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杏林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些资源的拓展和补充,使得原本平面单薄的文本立体丰满起来,阅读开始由亲近文字进入亲近生命。

师:他说这是脚,我告诉同学们,这是一双手。这是杏林子的一双手。我们这篇文章就是杏林自靠着这样一双手,坐在轮椅上,趴在膝盖上写出来的。你想到了吗?是的,还有你没有想到的,在杏林子患病的五十年时间里,她就是用这样一双手写下了四十多本著作(出示课件)其中有小说,有散文,有影视评论还有影视剧本等等,这四十多本著作的出版,是杏林子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而且还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同学们,你想到过吗?我看到了同学们的震撼!那么这个时候,了解了杏林子以后,你觉得生命仅仅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生命还是什么?

生:生命还是杏林子忍着病痛的一脸微笑

生:生命是杏林子靠她的毅力写下的一本本书和散文集

师:书和散文集重复了。生命还是什么?

生:生命是杏林子在轮椅上度过的五十个春秋,师:生命就是他生活在非常痛苦的世界里,但是依然——

生:依然顽强写下的一本本著作。

……

师:我知道大家体会到很多,我们不说了,把我们的感叹和震撼融入语言,读这两段话。

(学生的声音比较轻,没有了开始的慷慨激昂,但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思考。)

师:让我们再回到文章第一段提出的问题:

生齐: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三、在思考中提炼:聆听生命的拔节

师:是啊,生命是什么呢?这个一开始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现在能回答出来了么?你们说,我打印到屏幕上。

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飞蛾极力挣扎的身影。

生命是飞蛾极力鼓动的翅膀;

生命是墙角砖缝中昂然挺立的小瓜苗;

生命是香瓜子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

生命是香瓜子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的的决心,生命是心脏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生命是杏林子留给我们的一本本沉甸甸的著作

生命是杏林子向命运不屈的抗争。

……

(写完以后,学生一起读,声音慷慨激昂。)

师:真好!同学们,杏林子知道自己的生命像飞蛾一样脆弱,疾病会突然间夺走它,但她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像香瓜子一样顽强,哪怕仅仅只能活几天,也会顽强的活着。正是因为知道生命的不易,所以,杏林子对自己的生命格外的——

生:珍惜;珍爱。(板书:珍惜)

师:对身边的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飞蛾,一棵小小的瓜苗她都是心存敬畏(板书:敬畏)

点评:屏幕上每一行文字的跳出,都是一个生命注脚,一个又一个生命注脚的铺展,就是一曲动人的生命赞歌。这种建立在准确理解和深刻感悟基础上现场生成的文字,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又是孩子们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武老师以这样互动生成的方式,引领孩子们第二次整体把握全文,打破了概括课文内容的传统模式,颇具匠心。由感悟自然的生命,到珍惜脆弱的生命;由珍惜脆弱的生命,到敬畏一切的生命。这种阅读历程就是精神生命发展的历程。

四、在生活中追问:走进生命的林子

师: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窗外杨柳依依,生命就是杨柳那嫩绿的枝条;课堂上看到你们的张张笑脸,生命就是同学们如花的笑靥;听到黄鹂在柳枝间鸣叫,生命就是黄鹂那清脆的歌声。在你的眼睛中,生命又是什么呢?打开你的记忆,把五彩的生活放进来吧,拿起笔,可以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还可以像作者一样写一件事,让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学生写作。七分钟后交流。)

生:生命是杨树传送种子的杨絮,生命是小草顽强生长的嫩芽,生命是垂柳一根根垂下的柳枝,生命小蚂蚁寻找食物的身影,生命是陪伴张海迪顽强学习的轮椅,生命是探险者勇往直前的勇气。

师:好!多么富有生命力的诗歌!

生:生命是海里游动的小鱼儿,生命是天上展翅飞翔的大雁,生命是不毛之地里勇敢前行的骆驼,生命是在茫茫沙漠里翠绿的灌木丛,生命是夏天里漫天飞舞的杨絮,生命是我们心目中追求的生命之树。

师:生命无处不在,生命奔流不息。

生:生命是人类遇到困难时的乐观,生命是人类为祖国做出的贡献,生命是遇到危险时别人伸出的一双双热情的手,生命是父母对儿女的期盼,生命是老师为培养下一代流下的辛勤汗水,生命是警察不畏危险勇斗犯罪分子的智慧。

生:生命是我们在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生命是同学们在课堂上朗朗的书声,生命是马路旁一棵棵白杨,生命是被人们踩踏后又直起身来的的小草,生命是墙角不起眼的蚂蚁,生命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灿烂之花。

生:生命是海伦凯勒在黑暗中看过的一本本书,生命是强烈的暴风雨过后依然顽强开放的小花,生命是鱼儿在临死前的拼命挣扎,生命是围着墙向上的爬山虎,生命是脆弱的但生命又是坚强的。

师:生命的本质是脆弱,生命的价值在坚强。

生:生命是在人们手中那一条条挣扎的小鱼,生命是那百年老树高大的身躯,生命是那一股股奔涌向上的泉水,生命是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兔子„„

生:一群蚂蚁在来回搬运物品的时候,我轻轻的走过去,只是用脚轻轻的一碰,蚂蚁就像炸开了锅一样,惊慌失措,东跑西窜。一只小小的蚂蚁多么珍惜自己的生命啊!

师:用脚轻轻的一碰,一个多么敬仰生命的孩子!

生:当马烽在树上嗡嗡作响的时候,我的心里讨厌极了,这些该死的马蜂怎么老是骚扰我,于是我拿了一支树枝朝马蜂窝打下去,结果没打到,反而把马蜂全都引出来了,向我飞过来,尽力的蜇我,我吓得拔腿就跑,这是我才想到生命原来就是马蜂保卫家园的精神。

师:好一个保卫家园的精神!同学们,刚才他已经读了一段非常美的诗,这是一段即兴作文。让我们把掌声再送给他!

生:我补充一下,生命还是马蜂极力反抗侵犯的精神。

师:是的,我觉得生命还是当你破坏马蜂窝的时候马蜂齐心合力得追你的那种勇气!

点评:原本孩子们获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强烈体验之后就可以结课,但武老师没有停留在单纯的文本层面,而是轻轻地推开生活的大门,把孩子们从文本引入生活。一切的学习只有最终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教师如诗般的言语,神奇地点化着孩子们身边眼前的生命,孩子们似乎一下子就步入了一个神奇的生命林子。我不愿意说这就是读写结合的典范,尽管这里的精彩足以证明这就是典范,因为聆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听课,忘记了是在课堂学习,我们已经陶醉在这一片生命的林子中。

五、在标点中抒怀:舒展生命的张力

师:同学们,其实呀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虽然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生命这一节课,但是我相信大家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请你把自己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课题上,你觉得可以加上什么呢?

生:在第一个生命后加一个分号,在第二个生命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师:(板书)为什么?

生:因为这一课先说的是飞蛾,然后说的是香瓜子,最后说的是作者自己,也就是相当于把这一篇课文平均分成了三份,这三份是并列的,最后是作者的感悟。(生读)

生:第一个后面加一个问号,第二个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生:第一个是问什么是生命?后面是感悟到什么是生命了,觉得应该珍爱自己和所有的生命!

生:我给他补充一下,这四个字两个符号可以概括全文!作者在一开始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通过询问飞蛾,香瓜子和杏林子,知道了生命的含义,最后发出感叹,告诉自己要珍惜生命!

师:真了不起,能够以文章的内容为依据加标点,把掌声送给他!你来读读题目吧。(生读)

生:我在两个生命的后面都加感叹号。因为,他们表示的都是生命的震撼。(学生读)

生:我在第一个后面加上感叹号,在第二个后面加上三个感叹号。因为,我想表达更强烈的震撼,我想提醒大家敬畏每一个生命!(学生读)

生:我在第一个后面加上问号,后面一个加上感叹号。因为,作者在一开始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通过询问飞蛾,香瓜子和杏林子,知道了生命的含义,最后发出感叹,告诉自己要珍惜生命!

师:同学们都是在第二个词后面加感叹号。有没有不是这样加的?谁和别人加的还不一样?

生:第一个生命后面加一个分号,第二个生命后面加省略号。第一个生命加分号是因为他们是不同的生命,后面还有很多的生命所以第二个用省略号。

师:哦,还有很多的生命给作者带来了很多的生命的感悟。我加一组标点符号,我第一个后面加感叹号,我第二个后面加问号。同学们想一想我这样加有没有道理?

生:第一个加感叹号是说你感叹了生命是多么脆弱,有多么顽强,第二个问号说明你在思考:生命到底又是什么呢?

师:更深层次的思考!

生:第一个感叹号是说作者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第二个是在问读者:你们知道生命的真谛是什么么?

生:第一个感叹号是说你了解了生命是什么,第二个问号是在问自己:我的生命该怎么度过?

……

师:谢谢同学们给我的标点赋予了这么多层的含义。是呀,不同的人对着生命有着不同的感悟,我觉得你们加的每一种标点都是有道理的,也都是正确的,他也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存在,但是你长成了一个人,它长成了一匹马,你是花园里的一颗美丽的鲜花,她是路边的一棵小草,虽然生命存在的形式不一样,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要给同学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记住对自己的生命要格外的珍惜,对别的生命要心存敬畏。谢谢同学们和我一起学习了两节课,下课。

点评:给课题加标点,这看似简单的技巧,到了武老师的手里,却化平淡为神奇,一句“请你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标点也化作承载生命的符号。

从读课题入手,到给课题加合适的标点结课,首尾呼应,保持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性,彰显了课的层次性和教学的发展性。这不是简单的原点回归,而是从原点基础上的对比提升。从开课的“生命追问”到结课的“赞赏每一种生命”,表面看来,孩子们似乎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确切答案,但孩子们对生命的思索,已经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

专家点评 一位理想课堂的不懈追求者

王庆华

武凤霞热爱教育,喜欢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是一位理想语文课堂的追求探索者。

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语文课堂就不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就不能用一个方法教学每一篇课文。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设计,使每节语文课都像一个极富吸引力的磁场,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吸引。”自从做了语文教师以后,这便成了武凤霞一个不懈的追求。

教学设计是一种思路。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一部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片,蕴含着教师的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凸显着教师对教材的到位理解和对学情准确把握的能力。为了备出教学设计不断更新的课,她写教案常常是几易其稿,不厌其烦。有时她会为一节课设计出七八种导入方法,会为一个知识点准备三到五个引导的预案。

追求教学设计的不断更新,成了武凤霞职业阅读、不停学习的动力。教学《秋天的怀念》时,她重新阅读了《我与地坛》、《荔枝》,教《匆匆》时,她已把曹操的《长歌行》、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烂熟于胸„„想想也是,在教材中,每一篇选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美丽的文字如阳光、雨露、空气、养料飘荡在空气中,散布在土壤里,只有在我们手到眼到的时候才能走进我们的心灵。有它们做底子,就拥有了能把一滴水看成一片大海,把一粒沙子看成一片沙滩的能力,如此,如何还会有对一篇文章的重复解读?

追求教学设计的不断更新,使武凤霞把过去备一课教一课,一步一步地更新为单元备课、全册备课、学段备课;把过去的只备教材不备人,更新为“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许多听过她的课的教师说,每次听武凤霞的课,都让人有一种新鲜感。

武凤霞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她认为,在“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上,无论是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习得“知识、能力、方法”,还是引导学生感悟人类文明,帮助其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应该是与学生生命发展紧密相关的过程。她教学的《生命生命》(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教材四年级下册)一课就是从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实施的。她由学生“没想到动植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开始,引导学生走进飞蛾,走进香瓜子,走进杏林子。通过体会“骚扰”,研究“欲望”等词语和探究动作可不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心声的话题,把枯燥的词语教学和对课文的理解转换成了学生发自内心的生命的需求,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提倡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的整体和谐,要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武凤霞在学生读说成诵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入了生活,引进了创作。不仅使学生深深地理解了生命是什么,而且调动起了创作的激情,短短的7分钟,学生有感而发的片断写作是那样的精彩。可是武凤霞并没有满足学生读、说、写的收获,又运用“为课题加标点”这一神来之笔,再次巧妙地把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关怀结合了起来,使小小的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彰显出了生命的活力。

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还在于武凤霞盘活了教学环节,用活了电教媒体。武老师把对作者的介绍放在了教学过程的中间。她抓住学生没想到杏林子是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的心态,适时抛出“我觉得杏林子是最有理由放弃自己生命的人”这句话,让学生感受到震撼,激发起学生探究杏林子的欲望,再借助多媒体插入对杏林子的介绍,让学生切身感受杏林子的不幸与痛苦,感受她的顽强和成就。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避免了直白的说教。

武凤霞的实践证明:一个教师,只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就能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光彩。(作者系河南省小语会副秘书长、濮阳市教育局小学语文教研员)

第三篇:《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及反思(武凤霞)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反思

河南省濮阳市子路小学 武凤霞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生(沉思后,有同学举手):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师: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

生:老师说的话比较简练,我们平时说的话要复杂一些。

生:老师说的话不怎么好懂,我们现在不这样说。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

生: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温故而知新。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二、一读(读正确)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

生:1.文章的句子很短,我感觉不怎么好读。2.有些句子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好。

师:说说哪个句子你不知道怎么读?

生:“孔指以示儿曰”这个句子我读不好。

师:谁知道这句话该怎么读?(生尝试,但读得都不大正确。)

师: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这样,孔/指以/示儿/曰。(生自由读,齐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一会儿你自己就明白了。谁来把文章读给大家听?(两位学生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有两个字和第一位同学读得不一样??

生:“为设果”中的“为”,李同学读的是第四声,而张同学读的是第二声。

师:哪个读音正确呢?我们先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为设果”就是孩子给孔君平摆上水果。

师:“为”在做“给”的时候读第四声。还有一个字音他们读得也不一样。

生(踊跃):“儿应声答曰”中的“应”,他们一个读第一声,一个读第四声。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

师:“儿应声答曰”形容孩子回答速度很快。现在我们还经常这样用。

三、二读(读明白)

师:同学们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

生:我读懂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非常聪明。

师:非常──聪明,这句话中没有这两个词啊。

生(齐举手):“甚”就是“非常”的意思,“聪惠”的意思是“聪明”。“惠”古代通“慧”。

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明白了。这里的“惠”是个生字,你会写么?(生上台演板,写得很正确)

生:我看下面注释知道了“孔君平诣其父”中,“诣”的意思是“拜见”。

师:好啊,看注释是理解古文最简便的方法之一!“诣”也是个生字,相信每个同学都会写,在本子上写一个,互相检查检查。

生:我读懂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

师:夫子在这里指谁?(生:指孔君平)

师:把孔君平称为夫子,那──夫子就是指孔君平吗?如果来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张君平、李君平,还能称夫子么?(生:能)

师(依然作思考状):如果来的是阿姨呢?

生(略略思考):不能,因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

师(追问):如果来的是一个小男孩呢?

生(迟疑不敢作答):不行,因为夫子好像指的是大人。

师: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龄比较大的男士。

师:如果来的是一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的老农,我们可以称他为夫子么?(生不语)

师:我们来推测一下孔君平的身份。你认为,他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相信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

生:他应该是一个富人,从图中我们看到他穿的衣服很华贵。

生:他应该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他看到杨梅就把杨氏子的姓联系起来,而且还说这个孩子是“君”。这是对人的尊称,能对一个小孩说“君”的,一定是一个有涵养的人。

生: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是写士大夫阶层的事情。

师:是啊,士大夫阶层都是为官之人,都是有文化的人,那么他们的朋友也一定是有学问的人。所以,可以称为夫子。再比如孔子我们就称为──(生齐:孔夫子)孟子──(生:孟夫子)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么?

生:杨氏是一个人的名字么?

师:有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沉默,继而又摇头。)

师:这里的杨是人的姓,而“氏”有两个意思。(师出示)(1)在有特长或者有身份的人的姓或者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2)旧时放在妇女父姓或夫姓的后面称呼已婚妇女。

师:读一读,在这个句子中,你该选择哪一种意思呢?

生:选择第一种。

生:为什么“父不在,乃呼儿出”?这个孩子才九岁,怎么能照顾客人呢?怎么不叫他的妈妈出来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解答?

生:因为他妈妈和他爸爸一起出去了,都不在家。

师:同学们推测了很多种孩子出面招待客人的原因。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只有男人算是人,女人是不算是人的。所以迎接客人都是男人的事情,儿子再小也是男人,也要出来招待客人。母亲呢?只能呆在后堂,只有丈夫、孩子请她出来见客人的时候她才能出来。(学生惊讶,然后又问了几个字的意思,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师:既然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学生自由说)

四、三读(品味语言的精妙)

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们知道是哪两句么?

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很精妙,一般人说不出来。

师: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但是这两句话精妙在什么地方呢?

生:杨氏子姓杨,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所以,孔君平就和孩子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就好像说杨梅是杨氏子的弟弟一样。

生:杨氏之子明白了孔君平的意思。马上也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连起来说。

师:对呀,这在兵法上就叫以其人之道──(生齐:还治其人之身。)

师:所以,课文中这样称赞这个孩子──(生齐:甚聪惠。)

五、四读(读出古文的味道)

师:同学们,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还要读出古文的味道!自己试一试,品味品味古文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有的还摇头晃脑,很可爱)

师:如果配上音乐,那种感觉会更美。先听一遍,想想该从哪个地方开始你的朗读。

师:再听一遍,然后自己试着跟着音乐朗读。

师:谁愿意配乐读给大家听?

(生踊跃举手,一生读,虽然与音乐还不怎么吻合,但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又一生站起来要求朗读课文,在音乐中读得很投入、很美。全班掌声)

师:读得真好!这个小故事简单、有趣,我相信,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背下来。

(学生情绪很高,还没等教师把要求说完,琅琅的背诵声已经响起。)

六、五读(理解中学习运用)

师:同学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一篇文章中有一些词我们现在很少使用,或者有的根本就不用,你能找到这些词语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画出“诣”“乃”“儿”“曰”“氏”“之”“其”几个字。)

师:这些字的意思同学们都懂了,我相信你们也很想试着用一用。看这几句话:(教师出示)1.这是你家的小猫。2.我班的张月十分聪明。3.一个学生说:李娟,你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试着说说。

生:我说第一句,这是君家猫。(生笑,一生举手,教师示意他站起来说)

生:这乃君家猫。

师(赞许):其实,“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你”也常常用“尔”来替代。(板书“此”“尔”)所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踊跃):此乃君(尔)家猫。

师:第二句呢?

生:我班张月甚聪慧。

师:“我”在古文中还有一种说法,有人知道么?(生摇头)“我”在古文中通常称“吾”。(板书“吾”)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说成──

生(齐):吾班张月甚聪慧。

师:第三句好像要有点难度哦!

生:一生曰:李娟,君家在哪里?

师:“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如果换成这两个词,这句话又该怎么说呢?

生:一生曰:李娟,尔家安在?或李娟,君家何在?

师:如果把“一个学生说”改为“一个孩子问”呢?(生自由回答:一儿曰)

师(赞赏):学得不仅牢固,而且灵活。真好!同学们,古文就是这么有意思,课后找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古文读一读,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发现。

【反思】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教学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乃至于对中学文言文教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目前在初、高中,学生普遍感觉文言文学习困难。我想,这除了跟文言文难度的确加大有关之外,应该也与小学初次接触文言文时教师的教法有一定关系。

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开始为原则,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为目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简单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在从课前谈话到课后拓展的每一个环节中:课前谈话时我从学生积累的古代名言佳句入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熟悉句子的意思,在不经意间走近文本,让他们感觉古文并不遥远、陌生。在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文的时候,我没有把读懂当作最重要或者唯一的环节贯穿到底,而是分为“一读(读正确)──二读(读明白)──三读(品味语言)──四读(读出味道)──五读(学习运用)”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这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使教学始终处于移步换景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思维疲劳,时刻感受到“学习古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采用自主思考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教师讲解,在学习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篇文言文,学生是零起步,讲解是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很好手段。讲解在这几处体现得尤为明显:学生不知道“孔指以示儿曰”一句话如何读正确的时候,我直接教他们读;学生提出了“管家怎么不叫他的妈妈,而叫个小孩子出来呢”的问题时,我没有走自主体验的过场,直接讲解里面蕴含的文化渊源;“反译”环节,在学生翻译不到位时,我更是直接告诉学生:“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

整节课,学生既有尝试练习的新奇,又有自主思考的快乐,还有从教师讲解中收获新知的惊讶。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带给我的是一种叫幸福的体验。

第四篇:《我的名字我做主》教学设计

《我的名字我做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中写作,做到语句通顺连贯,内容具体。2.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三.教学过程: 1.解读自己的名字。

师:这节课我们来聊聊我们的名字。先搞个小调查:你们喜欢自己的名字吗?为什么?(学生答略)2.为自己起一个新名字。

师:这节课给你们一个特殊的权力——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学生思考,老师巡视。

师:回忆刚才给自己起名时,大家有什么表现,你的心里在想什么? 学生答略

3.记述起名活动。师生讨论几分钟完成片段。4交流写作成果。

指名读作文,师生一起评。5.总结。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是属于活动作文,即边搞活动边写作.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所以,我总是告诉学生:听听他们怎么说的,看看他们是怎么上台,注意他的表情等等。尤其在同学报新名字和点名时,几次叫停,即“镜头定格”。为的是告诉此处要注意观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观察。学生建立良好的观察习惯,知道什么时候该仔细观察,该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果我们能这样指导一个学期,作文教学就步入自由王国了!

第五篇:凤霞《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广西都安县安阳镇第一小学

潘凤霞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揳入:把揳子、钉子等钉在物体里面。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

袭击:出乎意料地打击对方。

潜伏:隐藏、埋伏。潜:隐藏。

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地形。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漫山遍野:“漫”是到处都是的意思。漫山遍野就是遍及山野,形容很多。

挪动:移动。

2、读出你最受感动的段落。

3、推荐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从课题看,本文主要写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2、简介作者和社会背景。

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是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与“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 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写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感觉邱少云是怎样的人?

2、读后讨论回答。

四、理情脉络,讨论分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提示:找出描写时间的词作为分段的界线,用“‖”标出。

1、学生讨论。

2、学生推荐,教师点拨。

第一段(1)交待这次战斗的目的。

第二段(2~3)写我们连队的潜伏情况。

第三段(4~8)写邱少云牺牲的经过。

第四段(9~10)写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战斗迅速取胜。

五、扩展———按四段读课文,概括每段的小标题。如:可编为:(1)拔毒牙;(2)潜伏好;(3)勇献身;(4)速取胜。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文哪局部最能突出反映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高尚精神的中心呢?(第三段最能表达这一中心。)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出示考虑题:

(1)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他是怎样想的?

(2)邱少云的思想活动是怎样体会到的?

(3)组织学生讨论、推荐,教师点拨。

(4)指导学生看图说说邱少云所处环境和烈火烧身时的表情、动作、展开联想说说邱少云的内心是怎么想的?

(5)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六小节前两句考虑:为什么邱少云能扑灭身上的烈火而不扑,“我”就在他和近,能救邱少云而不去救?下面学习第二段。

2、指名读第二段。考虑:他们隐蔽在什么地方?要求是什么?“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

(1)学生边读边勾画答案。

(2)学生推荐,教师点拨。

(3)小结:在生死关头,在个人与战友,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利益矛盾的时候,邱少云想到的是战友、集体、国家,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呀!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呀!

四、以读代讲一、四段。

五、总结中心思想

六、再读课文,研讨表达特点。

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和中心的呢?

1、学生边读边勾画、批注。

2、小组研讨、准备推荐。

3、学生推荐,教师点拨。学生先从哪方面说都可以。

(1)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这种写法好像是作者在给大家讲故事,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开头、发展、高潮、结局这四局部是一般记叙文的构成局部。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记事完整,叙述清楚,交待明白,层次分明。

(3)本文景物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很突出。这是一篇以写“人物”为主的记叙文,主人公是邱少云。但全文没有直接描述邱少云的语言、动作的词句。因为邱少云所在部队在执行潜伏任务,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作者就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人物外表的描写和“我”的心理描写,突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平安,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忍受痛苦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高尚精神。

(4)本文语言精练、生动。没有多余的句、段,而且段段紧扣中心。

4、品读好词好句。

七、小结

这篇课文表达方法告诉我们,仅仅有了内容,并不能保证写出好文章;虽然内容是最基本的,但不掌握多种表达方法也不能写出好文章来。在学习本课时,不只学习英雄的好思想,也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下载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校园我做主》教学实录(精选多篇)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的校园我做主》 教学实录 活动理念: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的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品德的养成。因此我们要教......

    名师课例《我的名字我做主》

    名师经典学科作文案例:综实作文《我的名字我做主》(武凤霞) 作文教学实录:《我的名字我做主》 (武凤霞) 课前游戏——报名。 上课,师生问好。 师:刚才我们做了一个报名的游戏,......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首先要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猜我是什么?游戏的规则是,我读完谜面最后一个字,你们才能举手。明白吗? 生:明白了。......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

    《我是什么》教案 一、魔术激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一位小魔术师,它就藏在我们要学的课文里,(师指课题问:瞧!我是什么呢?),相信会读书的孩子一定能找到答案。2、师:请同学们......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二(汇编)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一 一、魔术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老师给大家表演个小魔术,瞧!好玩吗?想学吗?谁是今天最出色的孩子,下课了老师一定教给他。 2、师:今天,......

    活动作文:我的名字我做主教案(共五篇)

    活动作文《我的名字我做主》教案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头习作能力; 2.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学重难点: 在活动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

    武凤霞《绘本作文——逃家小兔》课堂实录范文

    武凤霞《绘本作文——逃家小兔》课堂实录 (2010-08-04 23:16:22) 标签: 杂谈 分类: 四年级作文教案 发布者:“阳光之家”小语社:曾远胜根据录音整理 发布时间:2010-4-13 20:16:0......

    我的作文我做主

    我的作文我做主 【摘要】作文批改一直都是语文老师最痛苦的事情。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内心渴望的也许是能够参与评价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