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四则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课
题】《论语》四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会读“女、知、敏”等字,理解“子曰、善、其、从、诲、女、知、敏”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积累“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等词语。
3、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能正确疏通文意。
【学习重点】
疏通文章,理解《论语》四则的内容。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快乐链接】
1、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4)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2、<<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五经” 为:<<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基础知识
(1)辨字组词
诲()故()必()论()悔()姑()心()伦()(2)解释下列字词:
子曰:
善者:
从:
诲:
女:
知新: 敏:
温:
故: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的基本要求:
(1)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
(2)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读出层次;
(3)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融情入境,情随文动。
三、【合作探究】
1、学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三人:
其: 焉:
善:
从:
句子释义:
2、学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
女:
知之:
为:
是:
句子释义:
3、学习“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者:
好古:
敏:
求: 句子释义:
4、学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
故:
可: 以为: 句子释义:
四、【拓展延伸】
思考:课文哪几则是谈学习态度的,哪几则是谈学习方法的?
五、【课堂检测】
1.本文中“子曰”的“子”指的是_____,名_____,字_____,_____时 期_____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学派的创 始人。
2.写出本文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本文中孔子认为应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本文中告诉我们要经常复习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后反思】
第二篇:初二传统文化《论语》导学案四
编号:4
学科:初二传统文化
编制人:张艳娟
审定人: 张艳娟
班级
姓名
小组组别
题目
《论语》十三则:
(二)《论语季氏》(四则之1、2则)
学习目标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懂得区别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
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3.结合时代的需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好的朋友。
知识链接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学习内容
一、入境生趣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重视交友,就连皇帝也非孤家寡人,他们也需要朋友。皇帝与臣子以朋友相交的例子有很多:像唐太宗与预审魏征等;像宋太祖经常微服夜行,到赵普家去喝酒聊天。在文学上,唐代的诗最好,唐太宗的诗也写的不错。可是当虞世南死后,唐太宗认为以失去诗学上的知己,就不再作诗了。交友是很有必要的。否则,独学无友,就会孤陋寡闻。什么样的人不能做朋友呢?让我们听听孔子的教诲吧。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诚信的朋友,恕人大度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有节度的快乐为快乐,以赞美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奢放纵取乐为快乐,以尽情游荡
为快乐,以贪图安逸为快乐,就有害了。”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我们应该培养“道人之善”的乐趣。为解读“乐道人之善”,建议你们读一读美国学者戴
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我们中有许多人一碰到一起,就谈论别人的不足,这就是乐道人之恶,这样很不好。宋代的名宰相王曾就能做到“扬善公庭,归过私室”。孔子提倡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圣经》上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在谈论别人的问题上,你看东西两种文化有无相同之处?你体验到“道人之善”的快乐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2.“乐多贤友”,以交了不少贤明朋友为快乐。不仅有生活中的贤友,而且要有穿过时空隧
道的贤友。房龙著的《与世界伟人谈心》,你不妨买来读一读,你能否经常与古往今来的伟人谈谈心?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你怎样看待“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对你帮助最大的朋友都有谁?给过你什么帮助?帮
助大吗?你交过损友吗? 2.你怎样看待不同的乐?
展示提升
1.小组内背诵《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2.交友的秘诀。
达标检测
举出交友的名言:
古人结交惟结心,此心堪比石与金。金石易销心不易,百年契合共于今。
今人结交惟结口,往来欢娱肉与酒。只因小事失相酬,从此生嗔便分手。
嗟乎大丈夫,贪财忘义非吾徒。陈雷管鲍难再得,结交轻薄不如无。
水底鱼,天边雁,高可射兮低可钓。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
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
学习小结
学生反思这节课的收获与不足,老师做总结。
第三篇: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第11课 《论语》十二则 【文海拾贝】:
1、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耀古今。
2、《论语》中并非深不可测的大道理,全是为人处世的真本事,是至圣先师的谆谆教诲,是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
_________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感言
4、“四海之内皆兄弟”。
______联合国总部大堂的标语
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重点)
2、了解孔子及其《论语》。
3、弄懂十二则语录的基本意思,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重点)
4、积累成语、格言。
5、学习儒家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
第一课时
完成目标1、2。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完成文学常识填空: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___,字仲尼。我国_____(朝代)时期伟大的思想家、__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
3、《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共二十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二、课堂研讨重点学习1-6则。
(一)课文内容 1.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第1句讲:学习方法 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修养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4.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本章谈学习方法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二)重点记忆
1、完成加点字注音,请填空。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四十而不惑()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曲肱()而枕之 不舍昼()夜 ..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小题。(1)、解释重点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阅读探究。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习小结】
1.《论语》十二则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内容。
2.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达标检测】
1.当堂背诵前六则。
2.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___家,是____ 家学派创始人。
3.《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书。4.《论语》中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3、4、5。
【学习过程】:
一.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问题回顾上节课内容。
《论语》十二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有的谈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的谈_____________。二.重点学习后六则内容。
(一)课文内容
7.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第十一章
11、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二)重点记忆
1.解释重点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
择其善者而从之()...子在川上曰()
博学而笃志()..2.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朗读吟咏,积累反思。
1.请从《论语》十二则中积累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做人修养的的名言警句,并说明此句告诉了你怎样的道理。
用“我认为_____________与学习方法(态度、修养)有关,这句话告诉我___________的道理”这个句式说话。
如:我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学习方法有关,这句话告诉我要学思结合的道理。
你的收获是: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有关,这句话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生活中为人们广为使用。如:温故知新。请你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一归纳。
出自《论语》的成语:
温故知新、不舍昼夜、乐在其中 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四.多少年过去了,《论语》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有着永久的生命力。找出文章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看法。
略
【学习小结】
泱泱中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留下的灿烂辉煌的文化,至今仍光芒四射。在对《论语》的吟诵流连中,我们唇齿留香,我们获得了多少精神的滋养?怎能不激起我们对祖国灿烂文明的自豪感?
本科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4.传不习乎 1.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5.饭疏食饮水 与零数之间)饭:名词-动词,吃饭
(二)古今异义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不亦君子乎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四)一词多义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为: 2.可以为师矣 可以为师矣
(当,做)古:可以、凭借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今:可能、许可
3.饭疏食饮水 知 古:粗劣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今:疏通、疏散 温故而知新
(懂得)
4.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而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5.匹夫不可夺志也 温故而知新
(表顺承)
古:普通人 博学而笃志
(表并列)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其 古:多次 仁在其中矣
(它的)今:数词,三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人)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1.学而时习之 省略句: 时:名词-状语,按时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2.吾日三省吾身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日:名词-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 判断句: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贤哉,回也!会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达标检测】
背诵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课外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文
【课后反思】
第四篇:10论语十则导学案
10、《<论语>十则》导学案
七年级备课组主备人:
一、预习内容与要求:
1、给课文标上自然小结。查资料了解作者和《论语》的有关知识。
2、结合课下注释,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结合“白板”出示的字词,扫清课文的字词障碍。
4、用自己的话简洁总结每一则大意。
5、做《课堂训练》第一课时。
附重点字词
(一)给下列字注音 论语愠说三省罔殆弘凋是知也诲
(二)解释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学习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理解、运用《〈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联系自身学习经历,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二、展示学生预习成果:
1、给下列字注音:
论语愠说三省罔殆弘凋是知也诲
2、解释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1、孔子:
2、《论语》:
三、自学提纲
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提示:借助课下注释,时间为5分钟。)
四、目标回顾
五、当堂检测
《课堂训练》第一课时做完。
六、课外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温故而知新
1、《论语》是经典之一,记录及其弟子的一部书。它与、、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
孔子,名,字,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儒家学派创始者。
2.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论()语.
传().陬()邑()愠()三省().... 殆()罔()凋()...
3.看注释,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联系自身学习经历,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三、学习提纲
1、学习提纲一:
说一说,本课的成语有哪些?
(要求:用成语“”出自“”这一则的句式来回答。)
(提示:大声朗读课文,独立思考。时间为3分钟。)
2、学习提纲二:
全文的思想都包括哪些?
(要求:用全文包括方面内容,分别是,第则讲的是方面的内容的句式来回答。)
(方法:默读课文,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采用小组讨论2分钟,利用不同的符号在课文中标识其方面的内容。)
拓展延伸
以“读了《〈论语〉十则》,我懂得了„„”的句式练习,谈谈自己的感悟。
回顾目标
四、达标检测
:“
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选文中的成语(要求三个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学而时习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
见贤思齐
士不可以不弘毅学习态度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修身做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看谁填的对: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
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6、复习的好处可以怎样表达:
7、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是:
8、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的句子是:
9、亚运在广州举办,全市人民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的句子是:
教后记:
第五篇: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论语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学习过程设计: 一 导入: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论语》当然也就稳坐了2000年的宝座。《论语》一书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孔子智慧的结晶。就目前来说,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那么,《论语》中到底有哪些精神食粮供我们学习呢? 二 基础知识检测: 1 给下列的字注音
不亦说()乎
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不逾()矩 论()语
一箪()食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2 解词
时习
愠
信
传
立
天命
耳顺
罔
殆
堪
逾矩
川
乐之者
曲肱
于我如
斯
匹夫
笃
切问
3翻译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 理解性默写
(1)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2)阐述君子应该具备的风度的句子是。
(3)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句大意相同的句子是
。(4)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二 合作交流:
1、作家作品:
孔子——
《论语》——
四书:
五经:(了解)
2、成语:
3、通假字(2个):
4、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
5、文言总结: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三 知识拓展: 1 你喜欢哪一则?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后的收获
2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2分)
(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2分)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四 学贵置疑: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都提到了学习要温习,但侧重点相同吗?
我的疑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