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上《课外古诗词》【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3 07:0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上《课外古诗词》【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上《课外古诗词》【参考答案】》。

第一篇: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上《课外古诗词》【参考答案】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词》【参考答案】

一 《长歌行》 以葵之茂盛与露之短促作对比,说明生之短暂的句子是 2 以朝露易干起兴引起下文的句子是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3 万物受到的恩惠是公平的,春天给每个人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句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秋来叶落,时光不可逆转的句子是 11 诗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是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5 青春岁月无情,恰是百川入海,一去不返的句子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提醒人们及时努力,珍惜少年时代的句子是 7 文中点明主题,富含哲理的句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诗句是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诗中暗示美景不是永恒不变的,从而隐喻时光一去不返,人的寿命有限,要加倍珍惜时光之意的一句是 朝露待日晞 12 诗中蕴意深远,水到渠成,极具感染力和劝勉之意的诗句是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3 古诗词中有许多告诫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二 《野望》 写出了秋野动景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4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0 诗中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是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诗中以互文见义写秋天晚景的诗句是 2 写出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诗中表达了诗人避世退隐的心态,道出了内心抑郁和孤独之情的诗句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是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9 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是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三 《早寒江上有怀》 写景起兴点明季节的诗句是 6 诗中借鸿雁南飞,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是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暗含睹物伤情,正所谓“悲落叶于劲秋”的诗句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3.诗中写望乡之情的诗句是 5 以景来烘托作者迷茫的心情的诗句是 7 诗中表现诗人欲归不能的抑郁之情的诗句是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4 情景交融,宣泄强烈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8 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诗句是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到“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王绩《野望》一诗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中借“乡泪”、“归帆”表达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是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2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远离他乡的羁旅之情的诗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1 诗中交代家乡的位置而自然成对的诗句是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王湾 表现湖水与天浑然一体的诗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 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和声势的诗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引用典故表达诗人希冀出为世用的急迫心情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诗句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抒写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的诗句是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文中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7 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9 诗中表明作者祈望出仕而心怀内疚的诗句是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10 诗中表明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8 诗中表明作者对自己不能报效君主而深感愧疚的一句是 端居耻圣明 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3 古诗词中有许多有关于水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曹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白居易 五 《黄鹤楼》 借传说落笔,释得名之由的诗句是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12 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 写黄鹤楼远处景致之美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直抒胸臆,抒写乡愁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中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的诗句是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描写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9 请写出古诗词名句中关于“乡情”的连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六 《送友人》 点明送别地点的诗句是 2 诗中不仅对偶工整,而且色彩明丽的诗句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3 文中点题的诗句是4 文中表达对友人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是5 用比喻的修辞,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是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6 情景交融寓意丰富的诗句是 7 诗中抒写与朋友难舍难分的缱绻情谊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七 《秋词》 诗中标新立异颂咏秋天的诗句是 2 作者认为秋色胜过春的诗句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3 诗中借景抒情表现诗人昂扬进取精神的诗句4 诗中反映了作者豪迈的气概,表现一种豁达情怀的诗句是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 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特创新视角的诗句是 6 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诗句是 9 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秋词》中与之情调相反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10 除刘禹锡的《秋词》外,我国古代诗文还有许多关于“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八 《鲁山山行》 诗中写作者爱山的情趣的诗句是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诗中进一步写山行的诗句是 3 诗中写山的千变万化,夜景之幽和夜情之浓的诗句是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6 诗中表现出余味无穷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7诗中表明山景让人欣赏不够,目不暇接的诗句是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8 诗中描写秋天空野自然之趣的诗句是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诗中表明山中人烟稀少,游者离山村较远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山往往因其巍峨高峻而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山宏伟气魄的连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九 《浣溪沙》 8 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贺知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李白 诗中借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8 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一句诗是 我言秋日胜春朝。

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悯农》李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李煜 诗中写山行中所见到的动景是 5 诗中采用互文见义的诗句是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杜甫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 李白 交代做词背景的语句是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中通过细小的眼前景物勾画出生机勃勃明丽春光的语句是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由景生情的语句是 4 抒发作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情怀的语句是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词中表明环境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词句是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词中使人振奋,且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有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苏轼《浣溪沙》中,反其意而用之的词句是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 词中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的词句是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诗中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是 4 诗中充分表达诗人爱国主义思想的诗句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中反映作者心情志向,虚实结合的诗句是 3 诗中饱含作者慷慨悲壮之情的诗句是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出任意连续两句关于爱国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 诗中极写诗人老病而孤凄冷清却又念念不忘的忧国之心的诗句是 8 陆游《示儿》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复国的决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达与其相同意思的诗句是 9 曹操《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10 除本诗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表达诗人欲为国立功,报效国家的名句。请你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6 诗中诗人巧借自然风雨,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的诗句是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诗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李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第二篇:三十二、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出师表》[范文]

十二、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出师表》

一、文学常识填空

1.2.表: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cú)疲弊()不懈()陛下()恢弘(hóng)

忠谏()菲薄(fěi)(bó)陟(zhì)臧否(zāng)(pǐ)攸(yōu)费祎()以遗(wèi)陛下裨补(bì)猥(wěi)自枉(wǎng)屈夙(sù)庶(shù)竭驽(nǔ)钝咎(jiù)咨诹(zī)(zōu)昭(zhāo)遗诏(zhào)

三.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中道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

3、不懈于内(懈怠)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

5、忠志之士(忠诚有志)

6、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

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

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10、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失,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12、以塞忠谏之路(堵塞)

13、陟罚臧否(陟,奖励臧,善否,坏、恶)

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15、付有司论其刑赏(给予,交付)(罚)

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公平明,明察)(治)

17、不宜偏私(偏爱)

18、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19、志虑忠纯(忠诚无二)20、是以先帝(以是,因此)

21、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

22、愚以为(自称的谦辞我)

24、裨补阙漏(增益补阙)(通“缺”,过失)

25、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26、晓畅军事(明晓、通达)

27、举宠为督(推举)

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军队行阵)(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轻浮、衰败)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遗憾)

31、贞良死节(贞,坚贞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32、躬耕于南阳(亲自)

3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33、不求闻达(显达,有名望)

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卑鄙)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

36、由是感激(感动 奋发)

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

39、尔来(那时)

40、寄臣以大事(托付)

41、夙夜忧叹(早,早晨)

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

43、深入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121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45、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的势力)

46、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8、愿陛下亲之信之(亲近)(信任)

49、以彰其咎(表明)(过失)50、咨诹善道(询问)

51、察纳雅言(明察)(接受)(正言)

52、临表涕零(落泪)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 今义:店铺开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今义:极为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 今义:言行恶劣。

4、由是感激。古义:; 今义:深刻的感谢。

5、晓畅军事。古义:; 今义: 明白通达。

6、临表涕零。古义:; 今义鼻涕。

7、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 今义:驱车赶马。

五.一词多义:

益:有所广益(好处)斟酌损益(增加)

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效:恐托付不效(奏效)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

行:性行淑均(行为)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

为:俱为一体(判断动词,是)举宠为督(动词,做当)

能: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能力)必能使行阵和睦(能够)

道:中道崩殂(道路)咨诹善道(办法)

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判,判定)每与臣论此事(议论,谈论)

六.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必得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疏漏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

3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

七.词类活用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期(时候,时刻)

2、恢弘志士之气。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3、猥自枉屈。猥,这里指:降低身份

4、此皆良实。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5、庶竭驽钝。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6.此皆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7.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8.深入不毛:名词用作动词,长苗,长庄稼

9.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10.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指能力强的与能力弱的人(好的差的)

八、重点语句翻译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122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译: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在先帝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译:希望陛下把讨伐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译: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1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大概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报答给陛下啊

九.理解性默写1、25、文中的“臣”“先帝”“陛下”

8.《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101120、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

21、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2

32324、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125、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627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2829、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031、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

32、简述“三顾茅庐”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34、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

35、第七段中“大事”

3637、“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

十.基本要点:

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3、文中的“臣”“先帝”“陛下”

4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

5“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6、7、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124

第三篇:三十一、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醉翁亭记》

十一、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醉翁亭记》

一、文学常识

2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二.语音环滁(chù)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é)三.一词多义。

归:①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归集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乐:①山水之乐乐趣,名词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动词

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为“以„„为乐”;后为“乐趣”

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形容词②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动词谓:①太守自谓称谓②太守谓谁是,为

而: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而”表示递进关系,而且。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而”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③朝而往,暮而归“而”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④溪深而鱼肥“而”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表示转折关系,却。四.重点词语解释

1、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234

567、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8 觥,酒杯。筹,酒筹。

91011、醉翁之意不在酒:

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意:情趣。121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117

岩穴瞑(míng)伛偻(yǔ lǚ)酒洌(liè)山肴yáo

野蔌(sù)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

颓然(tuí)阴翳(yì)蔚wèi潺chán霏fēi

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14芳,香花。发,开放。

15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16、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171819、太守谓谁:20、2122、23

2425相大白。

六.重点语句翻译

1、醉能同 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译

1011、翻译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1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七.课文内容理解

1.归纳段意: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主题探访: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

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3.问题探讨:

第一段:

A.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

B.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D.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E.文中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千古名句。这个千古名句是什么?

F.“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G.太守在文中的自号是什么?*

H.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第二段:

A

B

C.本段文字中含有一个成语,请把它概括出来,再说说它现在的意思。

D.“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山间朝暮、四时之景不同。

第三段:

A.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12B.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其余三幅俱是陪衬,为了突出“太守醉”,“醉”在与民同乐,体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旨意。

C.从文中找出描写“众宾欢” 的语句。*

D.“宴酣之乐”体现在哪里?*

E.本文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联系?

*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F.“太守醉”中的“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第四段:

A.“醉能同其乐”句中的“其”指的是谁?*B.“醒能述以文者”中的“文”指的是什么?*C.文中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是哪句话?

D.文中哪句话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文章的主旨?*E.这段话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衬托太守之乐。

F.“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G.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八.理解性默写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6、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910111213、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1516、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分清春夏秋冬)

1718、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九.开放性试题。

1.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仔细找一找,画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2.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3.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下联: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4.本文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宽对即可,例如:“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等。

5.《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6. 醉翁亭现已成为安微省著名古迹之一,结合课文的阅读,假如让你当一名解说员,你该如何解说。(写要点即可)7.与《醉翁亭记》一样,《桃花源记》也是一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和美好情感的文章,请写出《桃花源记》中反映桃源人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

社会: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而文中又多次提到“醉”字,这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9.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对你有何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第四篇:八上课外古诗词赏析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称为乐府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着的《乐府诗集》中。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翻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着阳光晒干。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边?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主题: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解析:这首诗借物喻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秋风凋零了百草。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写作特点: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2.《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徒(xi三声)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解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钻。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已经过大半。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猃狁来侵犯。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猃狁常为患。)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主旨: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是王绩的代表作。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闲适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译文】

草木枯黄凋零,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充满寒意。我家在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楚地,仿佛在茫茫云端。客居生活让思乡的眼泪已经流尽,孤帆远在天边,此情此景不忍再看。我想找人问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只见海水漫漫。

背景 :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赏析: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何况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呢!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盼望着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归帆”。家人的盼望,自然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

“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主题:表现了诗人怀乡思归的无限怅惘之情和人生失意的郁闷。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背景: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赏析:诗的前四句运用夸张写法,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八月秋水涨潮后洞庭湖碧波连天,天空仿佛装在湖中一般。远望天水一色,湖中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沼泽,湖边的草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湖水汹涌澎湃,使得天摇地动,好象临湖的岳阳城也被摇撼的动了起来。这几句写得形象鲜明突出,笔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洞庭湖,体现了诗人自己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历来为后人所欣赏。后四句借景抒情,第五、六句由湖水的浩阔引出“欲济无舟楫”的感叹,委婉含蓄的表达诗人求荐入仕的愿望和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引用《淮南子》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的典故,进一步的表现自己的心迹,希望能为国为民一展抱负。这首诗前四句起兴自然,写景豪壮;后四句抒情真切,入情入理。诗人运用高明的技巧,既表达了自己希望引荐入仕的愿望,又不见丝毫寒乞相,态度不卑不亢,十分得体。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5.《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 :青山横对着北边外城,水绕行到东边的城池。此地即刻辞别之后,(您)就像孤独的飞蓬一样踏上了万里征程。飘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时的意绪,落日的余绪恰如故人的留恋之情。挥手之间就从此时此地离开了,连离别的坐骑也发出了(让人销魂的)呜叫声!

赏析:首联点明送别之地。“横”、“绕”两字,写出了青山白水与城为伴的情状。诗人已经送友人来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景色是美好的,两人就在这有山有水的城外话别。

颔联写离别的深情。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末一联写友人别去。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表面上是写马,实际上是写离情。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赏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6.《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本诗的头两句写黄鹤楼命名的由来。前一句写仙人子安或费文韦乘鹤登仙的故事,后一句写仙人已去,楼阁还在,并因此得名。这两句有虚有实,前句是虚,后句是实,且以虚写实。

第三句肯定黄鹤不会再来,楼阁虽有其名,而无其实。第四句表面黄鹤仙人去后,岁月漫长,天上只有白云独自悠悠飘荡,想找黄鹤为伴,自不可得。这两句似有世事茫然,惆怅失意之叹,情绪比较低沉。

第五、六两句写汉阳那边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青草十分茂盛。“晴川”使眼前的境地更加明朗秀美,高楼、大江、茂树、芳草、白云,全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壮阔优美,给人以深邃的感觉。

最后两句抒发离乡去国之感。夕阳落山了,故乡在哪里?看着万古不息的江水,诗人想起了遥远的故乡,心里荡起了游子的孤独与凄凉。于是诗人便发出“乡关何处是”的慨叹。

如果说前四句总体上表达出诗人感情的低落,那么后四句传达出了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五六句,写的是繁荣的景致,但烘托的却是冷清的思乡之情,可谓以荣景显伤情。

主旨:《黄鹤楼》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作者登上黄鹤楼,看长江滚滚急流,望白云悠悠而去,不禁想起了神话传说中仙人骑鹤而去的故事。可是此时,除了黄鹤楼,什么也没有了。这四句,下笔突兀,围绕黄鹤楼反复吟颂诵,景物寥廓,情感空寂。“黄鹤楼一去不复反,白云千载空悠悠”,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叫人浮想联翩,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7.《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主旨: 自古以来,文人每逢写到秋天、秋景,面对秋风落叶一片萧条,大多抒发痛苦悲伤的情感。刘禹锡却反对这种消极悲观的传统,唱出了昂扬向上的秋的赞歌。反映了诗人虽因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但他毫不气妥,仍然决心冲破重重阻力,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努力奋斗。

赏析:第一句从古人写起,指出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往往面对秋景而伤感。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勇敢的同历来的文人大唱反调。紧接着第三句诗人便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一只美丽的白鹤振翅高飞,冲向蓝天,穿过白云。第四句“便引诗情到碧霄”不仅借助白鹤把诗人的激情也引到碧空蓝天之上,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这只鹤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8.《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山峰,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幽深的小路,令孤独的我曾经迷路。傍晚,霜落下的时候,熊以爬到树上,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在回答。

赏析:开头一句即表达出对山野景物的喜爱,第二句交代喜爱的原因:“千山高复低”。到处都可以看到千山的不同姿态,便是“高复低”的具体化。

第二联写山行,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从前半首看,我们还不知他是在什么时候登山的,是春天还是秋天?读到第三联的“霜落”、“林空”,我们才知道他是在秋天登山的,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第四句扣题目“山行”,写独个儿在幽深的小路上行走容易迷路,这也是好峰随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通过“幽径”写出了千山好峰的幽深,开拓了山野的境界。第三联两句通过“熊升树”、“鹿饮溪”进一步写山野景物,点明了山行的节令:“霜落”。中间两联四句收到了动静相衬的效果。最后两句写人家的所在。人家在哪里?在遥远的白云只外,因为听到了一声鸡鸣。

9.《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主旨: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诗的大意说:一个人静静地在这孤村里躺着,却不为自己处境不好而感到悲哀,我还想着去为国家防守边疆。夜静更深,听到窗外风吹雨打的声音,我梦中好像骑上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河,到北方边境上去与敌人厮杀一般。

背景: 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农历十一月四日,天气寒冷,陆游已六十八岁,他罢官后,住在荒凉的孤村里,在一个风雨的深夜里,他念念不忘到前线去为国守边,他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的。

赏析: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孤村”有两层意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自己两年前被废退,不能从事政治活动,只能躺在孤村里虚度岁月。

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表示自己虽已年近古稀,但还想去为国戍守边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这一句突出地描写了他的爱国思想、报国热忱,表达了他的志向。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第三句以“风吹雨”照应题目的“风雨大作”。这里既指自然界的风和雨,也暗喻南宋朝廷的政治气候,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第四句写梦境。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默试题

1、颜真卿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中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王绩的《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6、《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0、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崔颢的《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3、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8、在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课程标准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

《望岳》

1.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 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

1. 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 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3. 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 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 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 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7. 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归园田居》

1. 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2. 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1. 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 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游山西村》

1. 含困境中蕴含希望哲理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 生活中,常有艰难险阻后豁然开朗的情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应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 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 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 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第五篇:八上课外古诗词赏析题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阅读题汇总

一、《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对诗句和词语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朝露待日晞”--园中的葵,浸润着朝露,青翠欲滴,一经阳光照耀,更显晶莹剔透。葵--古代的一种蔬菜;晞--xi,本指天亮,此处引申为阳光照耀。

B.“阳春布德泽”--春日的阳光广施恩惠,为万物创造了生长条件。阳春--指春季第三个月;德泽-即恩惠。

C.“焜黄华叶衰”--原本绚丽的花与翠绿的叶,全都枯黄,衰败了。焜--本义为明亮,或火光照耀,此处与“黄”构成双音节词,形容花、叶的衰败与枯落。

D.“何时复西归?”--什么时候再回头向西流呢?--此句比喻光阴似流水,一去再不返、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歌行》选自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乐府是汉朝国家级的音乐机关;乐府诗是它采集和保存下来的歌辞。

B“相和歌辞”,在乐府诗中属于思想性、艺术性品位较高的作品,它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达意抒情,赋予自然以灵性,激发人的审美愉悦。

C.本诗描绘了这样一种景象:阳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然而,青翠茂盛的植物会随着秋声而衰败;百川东流,岂能西归?可见,自然现象蕴涵着何等深刻的哲理。

D、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因而诗篇告诫青少年:你们如园中葵,似早晨露,千万不要沉溺欢乐以免老而追悔不及。

二、《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

5.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1、“薄暮”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

2、第一句“东皋薄暮望”,说明了试题。地点:_____,时间:_____。事情_____。

3、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对____,____对______。

(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三、《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3分)

2。阅读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3.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4.“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5.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的景象。(3分)

7.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品味“蒸”与“撼”。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

和的特点。(2分)

6.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7.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2分)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

二: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三: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1分),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 ___(2分)

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

1、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答: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答:

3、从诗的最后两联中,我们可以窥定诗人怎样的心曲? 答:

4、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五、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3分)答案:

3.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4)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6.解释下面的词浯。(2分)①历历:

②乡关:

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二:(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答]

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

7.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10、“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4分)答:

11、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4分)答:颈联写到的楼上所见之景有晴空下奔涌的大河,汉阳一带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2分)尾联情景水乳交融,那弥漫在长江之上的浩浩烟波,正是诗人无边乡愁的形象化表达,那越来越深的暮色,也不断强化着诗人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2分)

六、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①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②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3分)

7.诗中“孤蓬”喻指(2分)

8.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七、《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从古到今文人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秋天气象肃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

B.第三句中的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C.第一句应诵读得深沉旷远,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以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D.后三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所以诵读时应愈来愈高昂有力。

1、自古“秋”“愁”难离,马致远有。王绩有。

2、“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

另:①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

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八、《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第一句意思是什么?

2.“好峰随处改”一句中的“处”是指______,“改”指_________。

3.颈联两句,每句前两个字与后三个字之间是______关系,也是对颈联中“___”一句的照应。4.说说尾联的妙处。

5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7、“林空鹿饮溪”一句描绘的景物,是作者远观所见还是近观所见?请说明理由。(4分)7

二、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迷”妙在哪里?

2这首诗描写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3.“适与野情惬”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6分)

三、(5)对这首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B.颔联用一“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

D.最后写云外传来一声鸡呜,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她友疆很远很远。诗人内心陡生隐隐懊恼之情。九、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

3、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什么?

4、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5、前两句采用逐层深入的写法,其中的“__ _”、“___ ”字体现了这种递进。

6、“铁马冰河”与上句中的“_____”相呼应

7、这首诗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8、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下载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上《课外古诗词》【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八上《课外古诗词》【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中考课外文言文

    2013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

    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八上)

    [甲]晏子使楚 略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

    《课外古诗词》默写训练题答案[精选]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默写训练题答案 一 《观刈麦》 1 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2 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及答案解析

    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及答案春 日(宋)晃冲之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注】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1.这首诗通过描绘 _______、......

    课外文言文答案

    1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

    【中考语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合集]

    中考语文: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

    人教版八上作业本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炳烛夜读》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七十岁了,很想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火炬点着呢?”平公说:“怎么会有做臣子的对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呀?”师旷回答:“......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精选合集)

    相信自我是成功的基石,完善自我是成功的阶梯,突破自我是成功的钥匙,合谋共处是成功的翅膀,确立目标是成功的起点,付注行动是成功的号角!古代文人也不乏这种精神。下面就是小编为......